CN1828401A - 防水罩 - Google Patents
防水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8401A CN1828401A CNA2006100080162A CN200610008016A CN1828401A CN 1828401 A CN1828401 A CN 1828401A CN A2006100080162 A CNA2006100080162 A CN A2006100080162A CN 200610008016 A CN200610008016 A CN 200610008016A CN 1828401 A CN1828401 A CN 18284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 bucker
- light
- optical function
- f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Focu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在收容照相机的防水罩中,在覆盖照相机前表面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使光向近距离侧折射的透明窗。由此,使来自照相机的光的前进方向朝接近摄影镜头光轴的方向折射,易于将光投射到被摄体上。光例如是用于自动聚焦的辅助光。
Description
对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本发明基于并要求2005年2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055108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胶片(银盐)照相机、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等设备,以从设备的外部对设备进行操作的防水罩(防水保护装置、防水套)。本发明特别涉及适用于收纳具有自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照相机的防水罩。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照相机装入、收纳在内部来进行水中摄影的防水罩(防水罩、防水套)。通常,防水罩由透光的合成树脂制成,从而能够观察到内部的情况。
如图3所示,具有自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照相机(AF照相机)单体,从设置在照相机20的前表面的发光元件22投射用于自动焦点调节的辅助光(AF辅助光),利用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进行测距,驱动AF镜头聚焦。来自发光元件22的辅助光被朝向近距离侧(光轴侧)投射,使得被摄体被照射后进行反射。例如,辅助光的投光角度设定为使辅助光的光路L1在前方6m的地点X与光轴O交叉。
另一方面,防水罩110的壁(罩壁)112a,形成为考虑了水压的厚度。并且,防水罩110的前表面,由于在防水罩110的内部收纳有照相机的镜头的关系,形成为在前方具有凸圆度的曲面形状。因此,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罩壁112a作为凸透镜发挥作用。因此,将具有自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照相机20收纳在防水罩110中时,由于与照相机前表面的发光元件22相面对的罩壁112a,来自发光元件的辅助光的光路L2朝离开光轴O的方向折射,可能会使辅助光难以到达被摄体。
例如,在具有自动焦点调整装置的照相机20是利用被摄体的对比度进行测距聚焦的类型的情况下,辅助光难以到达被摄体而反射光较少时(被摄体辉度较低时),对比度不突出而难以聚焦。特别是在进行水中摄影时,与在陆地上的一般摄影相比,由于光量本来就少,被摄体辉度较低,因此具有难以进行测距、聚焦的倾向。即使是在陆地上摄影时能够聚焦的距离,在进行水中摄影时有时也不能够聚焦。
已知有在难以利用辅助光进行测距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焦的照相机。例如,在日本特开平06-222258号公报中公开的照相机,在难以利用辅助光进行测距的情况下,送出预定的信号并且使闪光器发光,使镜头固定在固定焦点位置,通过缩小光圈进行摄影,从而可以聚焦。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平06-222258号公报的结构中,只是在将采用该结构的照相机收纳在防水罩中的情况下,能够在水中摄影时对被摄体进行聚焦。而没有公开从防水罩的观点出发来解决因辅助光的折射造成的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防水罩,可以收纳照相机,并且覆盖照相机前表面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的区域。并且,该区域的一部分上具有使从照相机发出的光向近距离侧折射的光学功能面。
通过该光学功能面,与在所述照相机未收纳于所述防水罩中时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相比较,在将所述照相机收纳于所述防水罩中时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被更向近距离侧折射。
因此所述光易于投射到被摄体上。
所述光学功能面可以构成为在防水罩的内面上具有平坦的斜面。此时通过斜面使直射来的光折射。
所述光例如可以是来自所述照相机的自动聚焦用辅助光。
另外,所述光学功能面可以是棱镜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果使光学功能面(透过光入射面)相对透过光轴成为倾斜的面,则与防水罩外侧的透过光射出面相配合,形成棱镜。
另外,罩部件可以用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所谓使光向近距离侧折射,包含使所述透过光朝接近所述照相机的摄影镜头光轴的方向折射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通过投光窗(或者光学面),强制性地使来自照相机的辅助光的投光方向朝近距离侧折射。因此,能够向被摄体投影辅助光,并且可以对利用了辅助光的在近距离侧的被摄体进行测距、聚焦。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所谓“透明”,意味着使光的至少一部分无散射地通过,而并不一定是100%的透光。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的说明书内容、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装置以及方法的各特征、形式和优点。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罩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将防水罩剖开的内表面图;
图3是公知的防水罩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防水罩上设投光窗等,强制性地使来自照相机的辅助光的投光方向朝近距离侧折射。
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罩10的概略剖面图。另外,为了使附图简化,虽然是整体包含摄影镜头光轴的纵剖面图,但是采用了剖面图的一部分不包含摄影镜头光轴而包含后述的发光元件的纵剖面图。
防水罩10,例如具有收纳数字照相机等照相机的罩主体12。在实施方式中,具有自动焦点调节装置的照相机(AF照相机)20被收纳在罩主体12中,投射用于自动焦点调节的辅助光(AF辅助光)的发光元件22设置在照相机的前表面上。另外,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仅表示出照相机20的轮廓。
罩主体12的基本结构与现有的结构是相同的。罩主体12由使用具有耐水压的厚度的合成树脂分别形成的主体部12-1和后盖部12-2通过铰链连接而构成。另外,将用于从照相机的外部对照相机20的开关进行操作的各种开关操作部件15适当地设置在主体部12-1和后盖部12-2上。为了能够看到内部的照相机20,罩主体12的主体部12-1和后盖部12-2全部由透光的合成树脂制成。
图2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罩主体12的主体部12-1的剖开内表面图。如图1、图2所示,在与照相机前表面的发光元件22面对的罩壁12a上,形成有使来自发光元件的辅助光透过的投光窗14。投光窗14,例如是使其窗面形成为光学面14a的圆形孔,如图1所示,光学面14a形成为其上端倒向被摄体侧的平坦的倾斜面(平斜面)。因此,光学面14a和作为罩壁12a的外表面发挥棱镜的作用。并且,由光学面14a和所述外表面构成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棱镜,只要是使所述辅助光(发光、投光)折射的形状就可以。除了棱镜以外,只要具有与用于产生折射的光学作用相同的作用即可,因此例如可以采用伴随着聚光作用进行折射的透镜。
投光窗14以窗面作为光学面14a,并面对发光元件22形成在罩壁12a上。光学面14a是使其上端倒向被摄体侧的平坦的倾斜面(平斜面),因此从发光元件投射的辅助光借助投光窗14,与利用照相机单体发光的情况相比,被强制性地更向近距离侧折射。例如,设定投光窗14的光学面14a的倾斜角度,使辅助光的光路L2′与光轴O在距离60cm的地点X′交叉。另外,光路L1表示照相机20未收纳在防水罩10中时的辅助光的光路,例如,在距离6m的地点X与光轴O交叉。
这样,从照相机(AF照相机)20的发光元件22发出的辅助光(AF辅助光)借助罩壁12a的投光窗14被强制性地向近距离侧折射。因此,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罩壁作为凸透镜发挥作用,辅助光被可靠地投影到近距离侧的被摄体上。因此,即使在光量较少的水中摄影时,也能够利用辅助光的反射光进行测距,并能够对近距离侧的被摄体进行聚焦。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投光窗14设置在罩壁12a上这样的简单结构,可以消除罩壁12a的不良影响,该投光窗14将来自于照相机20的发光元件22的辅助光强制性地朝近距离侧折射。
另外,无论将怎样的照相机收纳在防水罩10中进行水中摄影,都能够相对近距离侧的被摄体进行聚焦,对被收纳的照相机没有限制。
光学面14a,只要将来自于照相机20的发光元件22的辅助光强制性地朝近距离侧折射就可以了,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那样的平坦的倾斜面(平斜面)。但是,如果是平斜面,则能够使辅助光无散射地可靠地投影到近距离侧的被摄体上。
根据本发明,如果是可收纳的照相机,则无论是怎样的照相机都可以使用共同的防水罩,适用范围广泛。
虽然对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应认为包含了落入权利要求范围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0)
1、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罩,其可收纳所述照相机,并且该防水罩的覆盖照相机前表面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是透明的;以及
透明窗,其设置在所述一部分区域中,并且具有光学功能面,与在所述照相机未收纳于所述防水罩中时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相比较,该光学功能面能够使在将所述照相机收纳于所述防水罩中时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更向近距离侧折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面在防水罩的内面上具有平坦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使来自所述照相机的自动聚焦用辅助光透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面构成棱镜的至少一部分。
5、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收纳所述照相机并使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透过的投光窗,其中该投光窗具有光学功能面,与在所述照相机未收纳于所述防水罩中时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相比较,该光学功能面能够使在将所述照相机收纳在所述防水罩中时从所述照相机发出的光更向近距离侧折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防水罩的具有所述投光窗的罩部件由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面在防水罩的内面上具有平坦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窗使来自所述照相机的自动聚焦用辅助光透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面构成棱镜。
10、用于照相机的防水罩,其特征在于,包含使从所述照相机射出的光透过的区域,
其中,所述区域使所述透过光朝接近所述照相机的摄像镜头光轴的方向折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55108 | 2005-02-28 | ||
JP2005055108A JP2006243075A (ja) | 2005-02-28 | 2005-02-28 | 防水ハウジン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8401A true CN1828401A (zh) | 2006-09-06 |
CN100507701C CN100507701C (zh) | 2009-07-01 |
Family
ID=36932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801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701C (zh) | 2005-02-28 | 2006-02-23 | 防水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193614A1 (zh) |
JP (1) | JP2006243075A (zh) |
CN (1) | CN100507701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29847B2 (en) | 2008-06-18 | 2011-04-19 | Sanwa Technologies Limited | User-configurable waterproof camera case |
WO2015192382A1 (zh) * | 2014-06-20 | 2015-12-23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30606B2 (en) * | 2013-03-14 | 2015-05-12 | Gopro, Inc. | Wireless camera housing illuminato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98468A (en) * | 1970-02-02 | 1971-08-10 | Donald M Perry | Optical system with tilted concave mirror and astigmatism compensator |
US3940204A (en) * | 1975-01-23 | 1976-02-24 |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 Optical display systems utilizing holographic lenses |
US4697897A (en) * | 1983-08-30 | 1987-10-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Watertight camera |
CN1497325A (zh) * | 1999-03-19 | 2004-05-19 | ��ʿ��Ƭ��ʽ���� | 防水型带镜头摄影胶片单元 |
JP3891535B2 (ja) * | 2000-03-16 | 2007-03-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照射角可変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
JP2002207246A (ja) * | 2001-01-10 | 2002-07-26 | Ricoh Co Ltd | カメラ用防水ケース |
-
2005
- 2005-02-28 JP JP2005055108A patent/JP2006243075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2-01 US US11/344,617 patent/US2006019361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2-23 CN CNB2006100080162A patent/CN1005077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29847B2 (en) | 2008-06-18 | 2011-04-19 | Sanwa Technologies Limited | User-configurable waterproof camera case |
WO2015192382A1 (zh) * | 2014-06-20 | 2015-12-23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105612666A (zh) * | 2014-06-20 | 2016-05-25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105612666B (zh) * | 2014-06-20 | 2018-04-24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07701C (zh) | 2009-07-01 |
US20060193614A1 (en) | 2006-08-31 |
JP2006243075A (ja) | 2006-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196090A1 (en) | Adapter lens | |
US20220329735A1 (en) | Photographing metho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828401A (zh) | 防水罩 | |
US7012647B2 (en) | Camera having a refractive optical system with an inclined surface folding an axis of entered object light | |
US20090295936A1 (en) | Light quantity adjusting device,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
JP4576155B2 (ja) | ファインダーの表示装置 | |
JP4652836B2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 | |
US6879781B2 (en) | Light-projecting device | |
CN101498880B (zh) | 照相机的取景器装置 | |
JP2006340126A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2706776Y (zh) | 镜头模组及应用该镜头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727981A (zh) | 光量调节装置和摄像装置 | |
JP3286011B2 (ja) | 電子カメラ装置 | |
CN1287187C (zh) | 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 | |
JP2005037493A (ja) | 光学機器の表示装置 | |
CN101672444B (zh) | 照明设备 | |
JP7415324B2 (ja) |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
TWM356923U (en) | Photographic lens and photographic device | |
JP3911239B2 (ja) | ファインダのスーパーインポーズ板 | |
CN1091207A (zh) | 相机取景器 | |
CN113805408A (zh) | 一种双镜头潜望式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JP2002139777A (ja) | 閃光発光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 |
JP2004219910A (ja) | ファインダのスーパーインポーズ板 | |
CN1197224A (zh) | 照相机 | |
JP4883344B2 (ja)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