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8577B - 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28577B CN1728577B CN 200410050886 CN200410050886A CN1728577B CN 1728577 B CN1728577 B CN 1728577B CN 200410050886 CN200410050886 CN 200410050886 CN 200410050886 A CN200410050886 A CN 200410050886A CN 1728577 B CN1728577 B CN 17285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d
- access
- subscriber equipment
- wireless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5'-adenyly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C1=NC=2C(N)=NC=NC=2N1[C@@H]1O[C@H](COP(O)(=O)OS(O)(=O)=O)[C@@H](O)[C@H]1O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用于有线通信领域。本发明切换系统包括:具有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接入网以及核心网。利用本发明技术,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可以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中变换有线接入端口和位置时进行不连续切换,以及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可以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进行切换,从而改变了现有有线通信技术不能有线非连续移动因而无法切换的不足,保证了有线通信的非连续移动特性,以及改变了现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只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切换而没有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无线/有线之间切换的现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信中的切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按方式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现有的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如PSTN/ISDN具有通信环境良好、有线带宽资源丰富、通信质量较高、通信和控制技术较无线移动简单、安全可靠等优势,但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相比,有线通信技术固定静止不可移动、专用不可共享的特性制约了其进一步和快速发展,并使得有线通信技术的上述优势难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新近出现的基于H.323和SIP等技术的IP电话技术虽然具有IP分组技术的许多优势,但通信时需要靠IP地址或域名与IP地址转换,其IP地址同样与分组接入网络设备、接入地点相关联对应,用户设备移动变换接入端口和地点时,需要分组核心网络和分组接入网络设备重新分配、设置IP地址给用户设备,并且难以实现与大量传统的PSTN/ISDN、PLMN之间的双向通信,缺乏象PSTN和PLMN电信网那样用唯一号码通信的电话服务和电信网的控制管理机制,尤其是基于非实时业务承载的IP Internet网络技术和面向无连接方式、实时业务与非实时业务混合传送交换,就更缺乏电信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QoS保证和安全性保证,固定、静止、专用的特性使得现有有线通信技术无需也无法实现切换技术。无线通信尤其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由于具有无线和可移动特性,为用户的通信带来了极大的灵活和方便,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早期的TACS、AMPS、DAMPS、PHS等通信技术到今天的GSM/GPRS、IS95A/B、cdma20001x、GSM/cdma20001x等,以及未来的3G 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Wi-Fi、WiMax等多种丰富多样的通信技术,然而无线通信技术有其固有的、无法回避和难以克服的不足和问题,如无线频率资源的匮乏和昂贵、安全保密性差、通信环境恶劣、通信质量较差、需要大功率射频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和控制技术日益复杂等问题,这些难以逾越的问题恰好是有线通信的优势,因现有的有线通信技术不可移动,所以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只考虑和实现了同类和不同类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切换问题,而且现有无线移动通信的切换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是保证无线用户设备具有移动性的必要技术前提,但由于上述无线通信环境恶劣等问题以及要保证无线移动的连续移动优势,其切换机制却是相当复杂,切换执行的依据有:基于无线信号质量、用户的越区移动、无线网络的容量、业务分布及无线带宽、无线通信频段变换等等,需要经历多参数切换测量、网络或用户设备切换判决、切换执行等复杂的切换过程。
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及无线移动通信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融合技术的出现将解决上述现有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各自的不足,同时又保留了两者的许多优势。为了保证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之间变换接入位置时的正常通信、以及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的正常通信,需要一种新颖的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从而保证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之间、以及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通信业务之间的正常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系统,以实现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之间、以及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的通信切换功能。
本发明是一种新颖的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切换系统包括:具有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接入网以及核心网,三个部分相互共同配合以完成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多种类型的切换,其中的用户设备为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接入网为有线接入网、无线/有线融合接入网,核心网为有线非连续移动核心网、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切换类型有: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中,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变换有线接入位置时的不连续切换,包括同一用户端接入设备中变换不同接入端口的切换、同一局端接入设备中变换不同用户端接入设备的切换、同一核心网中变换不同有线接入网的切换,以及独立的同类有线通信网之间的切换;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变换接入模式时的连续切换,包括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时独立的有线接入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的切换、融合的无线/有线接入网中有线用户端接入设备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切换,以及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切换方法如下:正在进行通信中的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中变换有线接入位置时,或者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户设备无需重新拨号呼叫或重新被叫,通信系统就能为其原来的通信在新的有线接入位置或新的无线移动覆盖区域中建立新的链路连接,而用户设备原来的链路连接和有线或无线接入资源将被删除和释放。在进行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内变换有线接入位置的切换和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到无线移动通信接入模式变换的切换时,需要用户通过用户设备的人机界面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来人为触发切换,并协同配合相关的接入网、核心网完成有关切换,否则只作为离线和通信异常中断而不作为切换来处理;进行无线移动通信到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变换接入模式的切换时,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能自动触发切换,并协同配合相关的接入网、核心网完成切换。
采用本发明所述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改变了现有有线通信技术不能有线非连续移动因而无法切换的不足,并保证了有线通信的非连续移动特性,改变了现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只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切换而没有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无线/有线之间切换的现状。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中,同一用户端接入设备中变换不同接入端口的切换、同一局端接入设备中变换不同用户端接入设备的切换、同一核心网中变换不同有线接入网的切换,以及在独立的同类有线通信网络之间的切换。
图2是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中融合的无线/有线接入网中有线用户端接入设备与无线基站之间变换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接入模式时的切换。
图3是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中独立的有线接入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变换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接入模式时的切换,以及在融合组网中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独立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的切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切换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利用本发明切换技术用户设备101在同一个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内变换有线接入位置而进行的不连续切换,以及不同的同类有线通信网络之间的切换。用户设备101是具有有线非连续移动功能的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或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101通过有线连接有线接入网102中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的某个接入端口、并通过有线非连续移动核心网104正在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此时用户设备101需要变换接入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的另一个接入端口,用户应先通过用户设备101人机界面的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向有线接入网102和核心网104发出切换请求并保持用户设备101现有的工作状态后断开原接入端口的有线连接;有线接入网102收到该切换请求后,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先检测其有无空余的接入端口以及其有线接入的信道资源情况,如果有空余接入端口和有线接入信道资源可用,则在设定的t1时间内继续保留与局端接入设备102a之间刚才分配给用户设备101通信的有线接入资源,在t1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101又重新有线连接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的某个接入端口,则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先作简单验证然后将保留的有线接入资源重新交叉连接到该新的接入端口完成切换,用户设备101便能够继续刚才的通信,同时通过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将新的接入位置立即上报局端接入设备102a和核心网104以更新位置登记。
如果没有空余接入端口或没有有线接入的信道资源可用,或者设定的t1时间已到用户设备101还没重新有线连接接入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用户端接入设备102b将通知局端接入设备102a立即释放刚才分配给用户设备101通信的有线接入信道资源;或者在t1时间内局端接入设备102a证实用户设备101已经有线连接其控制下的其它用户端接入设备如102c的接入端口并已接入了有线接入网102,局端接入设备102a将发起释放刚才分配给用户设备101通信的有线接入资源。在设定的t2(t2>t1)时间内局端接入设备102a仍然保留与核心网104之间已经建立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在t2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101重新有线连接由局端接入设备102a控制下的任何用户端接入设备如102c的某个接入端口并接入有线接入网102,局端接入设备102a简单验证后立即分配有线接入信道资源给该用户设备101,并接续刚才保留的与核心网104之间已经建立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完成切换,用户设备101将继续刚才的通信,同时通过局端接入设备102a将用户设备101新的接入位置立即上报核心网104以更新用户位置登记。
如果设定的t2时间已到用户设备101还没接入有线接入网102,则局端接入设备102a将释放与核心网104之间已经建立的为用户设备101原来的通信保留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或者在t2时间内核心网104已证实用户设备101已有线连接并接入该核心网104控制下的其它有线接入网如103,则核心网104将发起释放与局端接入设备102a之间为用户设备101原来的通信保留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在设定的t3(t3>t2)时间内核心网104仍然保留与外部网络和用户设备101通信的某用户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在t3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101重新有线连接由核心网104控制下的有线接入网如103中用户端接入设备103b的某个接入端口并已接入有线接入网103,核心网104简单验证后立即分配与局端接入设备103a之间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给用户设备101,并接续刚才保留的与外部网络和用户设备101通信的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完成切换,用户设备101将继续刚才的通信,同时通过新接入的有线接入网103将用户设备101新的接入位置立即上报核心网104以更新用户的位置登记。
如果在设定的t3时间内,用户设备101有线连接到另一个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有线接入网105接入核心网106并建立了有线接入承载连接,通过核心网106与核心网104的信令交互,核心网104将发起释放原先通过有线接入网102为该用户保留的所有接入承载资源并将保留的与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经与核心网106间的接口透明转移传送给核心网106通过交换连接到新建立的有线接入承载链路上完成切换。t3时间到,如果用户设备101没有建立任何新连接,则通信将中断,切换失败。
图2是利用本发明切换技术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201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中通信时,用户需要在无线/有线融合接入网中的有线用户端接入设备与无线基站之间变换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接入模式时的连续切换。
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201通过有线连接融合接入网202中用户端接入设备202b的某个接入端口、并通过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203正在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此时如果用户需要离线变现在的有线接入模式为无线接入模式并继续保持原有的通信,用户应先通过用户设备201人机界面的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触发切换同时保持原有的有线通信连接,并启用用户设备201中的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在设定的T1时间内,通过覆盖该有线接入端口位置的融合接入网202中的基站202c进行无线接入,经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简单认证后,为用户设备201建立到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的无线承载,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将原来已经建立的与核心网104之间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交叉连接到新建立的无线承载链路上,并通知核心网203更新用户设备201新的位置登记和接入属性记录;新的无线通信连接建立后,用户设备201将通过用户端接入设备202b通知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释放原来的有线接入信道资源,并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有线接入模式到无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用户设备201可以断开有线连接离线。如果在设定的T1时间到后,用户设备201无法建立无线接入,则用户设备201将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并指示用户无法切换,用户将继续通过原来的有线接入方式进行通信。
用户设备201通过无线连接融合接入网202中的基站202c和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接入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203、并通过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203正在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此时如果用户需要变现在的无线接入模式为有线接入模式并继续保持原有的通信,则用户设备201可直接有线连接接入融合接入网202中用户端接入设备202b的某个有线接入端口,并保持原有的无线通信连接,在设定的T2时间内用户设备触发切换同时启用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配合融合接入网202中的用户端接入设备202b进行有线接入,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简单验证后为用户设备201建立到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的有线承载,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将原来已经建立的与核心网104之间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交叉连接到新建立的有线承载链路上,并通知核心网203更新用户设备201新的接入属性和位置登记记录;新的有线通信连接建立后,用户设备201将通过原来无线接入的基站202c通知融合接入控制器202a释放原来的无线接入信道资源,并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无线接入模式到有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如果在设定的T2时间到后,用户设备201无法建立有线接入,则用户设备201将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指示用户无法切换,用户将继续通过原来的无线接入方式进行通信。
图3是利用本发明切换技术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301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中独立的有线接入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变换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模式时的连续切换,以及在融合组网中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与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的切换。
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301通过有线连接有线接入网302中用户端接入设备302b的某个接入端口、并通过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304正在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此时如果用户需要离线变现在的有线接入模式为无线接入模式并继续保持原有的通信,用户应先通过用户设备301人机界面的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触发切换同时启用用户设备301中的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并保持原有的有线通信连接,在设定的T3时间内,通过覆盖该有线接入端口位置的无线接入网303中的基站303b和基站控制器303a建立到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304的无线接入承载链路,核心网304再将原来已经建立的与外部网络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交叉连接到与用户设备301刚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链路上,通过无线接入建立起另一条通信连接后,用户设备301将通知有线接入网302和核心网304释放原来的有线接入信道资源和有线接入承载通信链路,并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有线接入模式到无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用户可以断开有线连接离线;在设定的T3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301通过无线接入网305接入无线移动核心网306并建立了新的无线接入承载连接,通过核心网306与核心网304的切换信令交互,核心网304将保留的与外部网络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经与核心网306间的接口透明转移传送给核心网306并通过交换连接到新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链路上,之后释放原先为该用户保留的所有有线接入资源并完成切换,用户设备301关闭有线移动通信功能,用户可以断开有线连接离线。如果在设定的T3时间到后,用户设备301无法接入无线接入网303并无法建立起另外的无线通信连接,则用户设备301将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并指示用户无法切换,用户继续通过原来的有线接入和交换连接进行通信。
用户设备301通过无线连接无线接入网303中的基站303b和基站控制器303a接入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304、并通过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304正在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此时如果用户需要变现在的无线接入模式为有线接入模式并继续保持原有的通信,则用户设备301可直接有线连接接入有线接入网302中用户端接入设备302b的某个有线接入端口,并保持原有的无线通信连接,在设定的T4时间内用户设备触发切换同时启用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配合有线接入网302和核心网304进行用户设备301的有线接入,通过核心网304将已经建立的和外部网络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交叉连接到与用户设备301刚建立的有线链路上,通过有线接入建立起另一条通信连接后,用户设备301将通知无线接入网303和核心网304释放所有为其建立的无线接入信道资源和通信链路并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无线接入模式到有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如果用户设备301是从独立的由无线接入网305、核心网306组成的无线移动通信网切换到融合组网中由有线接入网302、核心网304组成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在设定的T4时间内用户设备301保持现有无线通信连接,同时可直接有线连接接入网302并建立与核心网304新的有线接入承载连接,通过核心网304与核心网306的切换信令交互,无线移动核心网306将保留的与外部网络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经与核心网304间的接口透明转移传送给核心网304并通过交换连接到新建立的有线接入承载链路上,之后释放原先通过无线接入网305为该用户保留的所有无线接入资源并完成切换,用户设备301关闭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如果在设定的T4时间到后,用户设备301无法接入有线接入网302、并无法通过核心网304与外部某个通信用户设备再建立起另外的有线通信连接,则用户设备301将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提示用户无法完成切换,用户将继续通过原来的无线接入和交换连接进行通信。
上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将不限于用户设备进行电路域业务通信时的切换,可利用用户设备进行其它通信业务如分组域业务通信时的切换来实现本发明的优点。
以上对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使得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制造、利用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各种变化对本领域内的那些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明显的,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可应用于其它实施例而不使用发明创造性。于是,本发明将不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依据与这里揭示的原理和新特征所构成的最宽范围来考虑。
Claims (4)
1.一种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具有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接入网以及核心网,其中用户设备为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接入网为有线接入网、无线/有线融合接入网,核心网为有线非连续移动核心网、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其中
用户设备在同一个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内变换有线接入位置进行不连续切换时,以及在不同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变换有线接入位置进行切换时,用户设备通过有线连接有线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和局端接入设备,并通过有线非连续移动核心网进行通信;或者
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时,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无线/有线融合接入网的有线用户端接入设备与无线基站之间变换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和无线移动通信的接入模式进行连续切换时,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通过有线连接融合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或通过无线连接融合接入网中的基站,并通过融合接入控制器接入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进行通信;或者
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的独立的有线接入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变换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以及在融合组网中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与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变换接入模式进行切换时,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通过有线连接有线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局端接入设备或通过无线连接无线接入网中的基站、基站控制器,并通过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进行通信。
2.一种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在进行通信中的单模有线用户设备、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中变换有线接入位置时,或者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户设备无需重新拨号呼叫或重新被叫,上述切换就能为其原来的通信在新的有线接入位置或新的无线移动覆盖区域中建立新的链路连接,而用户设备原来的链路连接和有线或无线接入资源将被删除和释放;以及
在进行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内变换有线接入位置的切换和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到无线移动通信接入模式变换的切换时,需要用户通过用户设备的人机界面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来人为触发切换,并协同配合相关的通信网络完成有关切换,否则只作为离线和通信异常中断而不作为切换来处理;以及
在进行无线移动通信到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变换接入模式的切换时,无线/有线多 模多网络用户设备会自动触发切换,并协同配合相关的通信网络完成切换,并包括以下步骤:用户设备通过有线连接有线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的某个接入端口、并通过有线非连续移动核心网正在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用户设备需要在该核心网内变换接入位置时,
a)用户应先通过用户设备人机界面的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向有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发出切换请求并保持用户设备现有的工作状态后断开原接入端口的有线连接;
b)有线接入网收到该切换请求后,用户端接入设备先检测其有无空余的接入端口以及其有线接入的信道资源情况,如果有空余接入端口和有线接入信道资源可用,则在设定的t1时间内继续保留与局端接入设备之间刚才分配给用户设备通信的有线接入资源;
c)在t1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又重新有线连接该用户端接入设备的某个接入端口,则用户端接入设备先作简单验证然后将保留的有线接入资源重新交叉连接到该新的接入端口完成切换;
d)用户设备继续在新的接入端口进行原来的通信,同时通过用户端接入设备将新的用户设备接入位置立即上报局端接入设备和核心网以更新位置登记;
e)如果没有空余接入端口或没有有线接入的信道资源可用,或者设定的t1时间已到用户设备还没重新有线连接接入用户端接入设备,该用户端接入设备将通知局端接入设备立即释放刚才分配给用户设备通信的有线接入信道资源;或者在t1时间内局端接入设备证实用户设备已经有线连接其控制下的其它用户端接入设备的接入端口并已有线接入,局端接入设备将发起释放刚才分配给用户设备通信的有线接入资源;
f)在设定的t2,t2>t1时间内局端接入设备仍然保留与核心网之间已经建立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在t2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重新有线连接由局端接入设备控制下的某用户端接入设备的一个接入端口并接入有线接入网,局端接入设备简单验证后立即分配有线接入信道资源给该用户设备,并接续刚才保留的与核心网之间已经建立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完成切换;
g)用户设备将继续刚才的通信,同时通过局端接入设备将用户设备新的接入位置立即上报核心网以更新用户位置登记;
h)如果设定的t2时间已到,用户设备还没接入有线接入网,则局端接入设备将释放与核心网之间已经建立的为用户设备原来的通信保留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或者在t2时间内核心网已证实用户设备已有线连接并接入该核心网控制下的其它有线接入网,则核心网将发起释放与局端接入设备之间为用户设备原来的通信保留的链路连接 接口信道资源;
i)在设定的t3,t3>t2时间内,核心网仍然保留与外部网络和用户设备通信的某用户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在t3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重新有线连接由核心网控制下的某有线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的一个接入端口并已接入该有线接入网,核心网简单验证后立即分配与局端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给用户设备,并接续刚才保留的与外部网络和用户设备通信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完成切换;
j)用户设备将继续刚才的通信,同时通过新接入的有线接入网将用户设备新的接入位置立即上报核心网以更新用户的位置登记;
k)在设定的t3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有线连接并接入到了另一个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建立了新的有线接入承载连接,通过原核心网与新核心网的切换信令交互原核心网将发起释放保留的所有接入承载资源,并将保留的与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经与新核心网间的接口、透明转移传送给新核心网并交换连接到新建立的有线接入承载链路上完成切换;以及
l)t3时间到,如果用户设备没有建立任何新的接入,则通信中断、切换失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中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有线通信时,用户需要在无线/有线融合接入网中进行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之间切换,
a)用户应先通过用户设备人机界面的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触发切换,同时保持原有的有线通信连接,并启用用户设备中的无线移动通信功能;
b)在设定的T1时间内,通过覆盖该有线接入端口位置的融合接入网中的基站进行无线接入,经融合接入控制器简单认证后,为用户设备建立到该融合接入控制器的无线承载;
c)融合接入控制器将原来已经建立的与核心网之间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交叉连接到新建立的无线承载链路上,并通知核心网更新用户设备新的位置登记和接入属性记录;
d)新的无线通信连接建立后,用户设备将通过接入的用户端接入设备通知融合接入控制器释放原来的有线接入信道资源,并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
e)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有线接入模式到无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用户设备可以断开有线连接离线;
f)如果在设定的T1时间到后,用户设备无法建立无线接入,则用户设备将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并指示用户无法切换,用户将继续通过原来的有线接入方式进行通信;
g)正在进行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可直接有线连接接入融合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的某个有线接入端口,并保持原有的无线通信连接;
h)在设定的T2时间内,用户设备触发切换同时启用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配合融合接入网中的用户端接入设备进行有线接入,融合接入控制器简单验证后为用户设备建立到融合接入控制器的有线承载;
i)融合接入控制器将原来已经建立的与核心网之间的链路连接接口信道资源交叉连接到新建立的有线承载链路上,并通知核心网更新用户设备新的接入属性和位置登记记录;
j)新的有线通信连接建立后,用户设备将通过原来无线接入的基站通知融合接入控制器释放原来的无线接入信道资源,并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
k)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无线接入模式到有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以及
l)设定的T2时间到后,如果无法建立新的接入,则用户设备将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指示用户无法切换,用户将继续通过原来的无线接入方式进行通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无线/有线多模多网络用户设备在无线移动/有线非连续移动融合组网中和外部网络的某用户设备进行有线通信时,用户需要在独立的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间变换接入模式,以及在融合组网中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与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变换接入模式时,
a)用户应先通过用户设备人机界面的切换菜单或切换功能按键触发切换同时启用用户设备中的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并保持原有的有线通信连接;
b)在设定的T3时间内,通过覆盖该有线接入端口位置的无线接入网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建立到无线/有线融合移动核心网的无线接入承载链路;
c)核心网再将原来已经建立的与外部网络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交叉连接到与用户设备刚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链路上;
d)通过无线接入建立起另一通信连接后,用户设备将通知有线接入网和核心网释放原来的有线接入信道资源和有线接入承载通信链路,并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
e)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有线接入模式到无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用户可以断开有线连接离线;
f)在设定的T3时间内,如果用户设备无线接入了新的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并建立了新的无线接入承载连接,通过新的移动核心网与原核心网的切换信令交互,原核心网将保留的与外部网络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经与新核心网间的接口透明转移传送 给新核心网并通过交换连接到新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链路上,之后释放原来保留的所有有线接入资源完成切换,用户设备关闭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用户可以断开有线连接离线;
g)在设定的T3时间到后,如果用户设备无法接入无线接入网并无法再建立起另外的无线通信连接,则用户设备将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并指示用户无法切换,用户继续通过原来的有线接入和交换连接进行通信;
h)正在进行无线移动通信的用户设备可直接有线连接接入有线接入网中用户端接入设备的某个有线接入端口,并保持原有的无线通信连接;
i)在设定的T4时间内,用户设备触发切换同时启用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配合有线接入网和核心网进行用户设备的有线接入;
j)通过核心网将已经建立的和外部网络某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交换连接交叉连接到与用户设备刚建立的有线链路上;
k)通过有线接入建立起另一条通信连接后,用户设备将通知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释放所有为其建立的无线接入信道资源和通信链路并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
l)同时提示用户已完成无线接入模式到有线接入模式的连续切换;
m)如果用户设备是从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切换到融合组网中的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网络,则在设定的T4时间内用户设备保持现有的无线通信连接,同时可直接有线连接并建立与新核心网的有线接入承载连接,通过新核心网与原核心网的切换信令交互,原核心网将保留的与外部网络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经与新核心网间的接口透明转移传送给新核心网并通过交换连接到新建立的有线接入承载链路上,之后释放原来保留的所有无线接入资源完成切换,用户设备关闭其无线移动通信功能;以及
n)如果在设定的T4时间到后,用户设备无法接入有线接入网并无法再建立起另外的有线通信连接,则用户设备将关闭其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并提示用户无法完成切换,用户将继续通过原来的无线接入和交换连接进行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50886 CN1728577B (zh) | 2004-07-30 | 2004-07-30 | 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PCT/CN2005/001147 WO2006010338A1 (fr) | 2004-07-30 | 2005-07-28 | Procede et systeme de commutation bases sur la technologi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non successive cable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50886 CN1728577B (zh) | 2004-07-30 | 2004-07-30 | 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8577A CN1728577A (zh) | 2006-02-01 |
CN1728577B true CN1728577B (zh) | 2012-06-20 |
Family
ID=35785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50886 Expired - Lifetime CN1728577B (zh) | 2004-07-30 | 2004-07-30 | 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28577B (zh) |
WO (1) | WO200601033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8656A (zh) * | 2015-09-27 | 2016-02-17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一种跨域的智能设备互联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22368A (ja) * | 2006-07-13 | 2008-01-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通話切り替え方法 |
CN102238691B (zh) | 2011-07-25 | 2018-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不同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3634934B (zh) * | 2013-04-12 | 2017-06-06 | 苏州太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跨平台智能连接方法 |
JP6516491B2 (ja) * | 2015-01-30 | 2019-05-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7579850B (zh) * | 2017-09-05 | 2021-05-18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数据中心基于sdn控制的有线无线混合组网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876A (zh) * | 1994-01-11 | 1996-08-28 |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 移动式无线通信方式 |
CN1464710A (zh) * | 2002-06-18 | 2003-12-31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集团用户接入系统和方法 |
CN1516501A (zh) * | 2003-01-09 | 2004-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网实现用户位置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5306B (fi) * | 1997-06-10 | 2000-07-14 | Nokia Networks Oy | Radiojärjestelmä |
US6424637B1 (en) * | 2000-06-23 | 2002-07-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mobile station to UMTS while operating in GSM dedicated mode |
-
2004
- 2004-07-30 CN CN 200410050886 patent/CN172857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7-28 WO PCT/CN2005/001147 patent/WO200601033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876A (zh) * | 1994-01-11 | 1996-08-28 |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 移动式无线通信方式 |
CN1464710A (zh) * | 2002-06-18 | 2003-12-31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集团用户接入系统和方法 |
CN1516501A (zh) * | 2003-01-09 | 2004-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网实现用户位置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伟章.有线移动通信网.电信技术 1.2004,(1),25-28. |
李伟章.有线移动通信网.电信技术 1.2004,(1),25-28.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8656A (zh) * | 2015-09-27 | 2016-02-17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一种跨域的智能设备互联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6010338A1 (fr) | 2006-02-02 |
CN1728577A (zh) | 2006-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170670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switch handover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ystems | |
KR100407933B1 (ko) | 교환기간핸드오프시스템 | |
KR100670873B1 (ko) | 반송파 제어 없이 무선 통신망들 사이의 양방향 소프트핸드오버를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208979B (zh) | 一种由多模移动终端建立用于切换的链路的方法 | |
KR20080026187A (ko) | 핸드오버 제어장치,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핸드오버 방법 | |
US6263203B1 (en) | Method for the decentrally controlled, seamless handover of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between base stations | |
WO200400437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bi-directional soft handovers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via media gateway control | |
KR19980702326A (ko) | 기지국 제어기간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010022755A (ko) | 무선통신네트워크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무선네트워크제어기 | |
JPH07222235A (ja) | 交換装置 | |
CN101009940A (zh) | 最小化分组呼叫重连延迟时间的切换方法及其多模终端 | |
GB2413741A (en) | Executing handover and relocation involving plural RNCs without using Iur interface. | |
CN1728577B (zh) | 基于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技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
CN102164389B (zh) | 终端的系统间切换方法及装置 | |
EP1799002B1 (en) |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 |
WO2002089519A1 (en) | Improvements in a third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 | |
CN100367807C (zh) |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 |
CN1728565B (zh) | 具有有线非连续移动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 |
CN101287185B (zh) | 一种码型变换器外置的a接口中继电路管理方法 | |
KR100413191B1 (ko) |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소프트 핸드오버 경로 제어 방법 | |
US20060182060A1 (en) |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manage in ue switch process | |
WO201007719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igrate transport protocols | |
KR100696334B1 (ko) | 인터넷 프로토콜 기반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기지국(비티에스)간 다이버시티 장치 및 소프트 핸드오프방법 | |
CN201015192Y (zh) | 有助多重网络型兼容性的无线通信组件 | |
JP2002135823A (ja) |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