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8808A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Google Patents
高强耐热铝合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18808A CN1718808A CN 200510042954 CN200510042954A CN1718808A CN 1718808 A CN1718808 A CN 1718808A CN 200510042954 CN200510042954 CN 200510042954 CN 200510042954 A CN200510042954 A CN 200510042954A CN 1718808 A CN1718808 A CN 1718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loy
- resistant
- phase
- strength
- resistant allo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Alloys Or Allo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强耐热铝合金,针对现有铝合金强度不高、耐热性和耐磨性差、尺寸稳定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350℃~400℃长期使用的高强耐热铝合金。该高强耐热铝合金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wt%)为:Si 6.5~17.5、Cu 2.5~5.0、Ni 1.0~3.0、Mn 0.4~1.0、Mg 0.4~1.2、Ti 0.1~1.0、B 0.02~0.2、Zr 0.1~1.0、Cd 0.1~0.6、P 0.005~0.05、其余为铝,Si/Mg为10~20,Cu/Mg为4~13。该合金包括分布均匀L12晶体结构的Al3X颗粒和hcc晶体结构的TiB2,它们的点阵参数与铝基体的共格,高温稳定性好,在合金中起到晶粒细化和高温强化的作用。本发明的合金可以用低成本的铸造工艺直接浇注零件,也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运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特别是涉及高温使用的铸造铝-硅合金,具体就是高强而热铝合金。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较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高,机械加工性能优良,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优良的减振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并能承受一定的冲击震动负荷,采用铝合金可以降低产品的自重,减少加工能量,降低能源消耗,因而铝合金广泛地应用于飞机、汽车、摩托车等行业。
铝-硅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铝合金,在汽车工业中占铝合金铸件的85%~90%。依据硅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亚共晶铝-硅合金(<12wt%Si)、共晶铝-硅合金(12~13wt%Si)、共晶铝-硅合金(>12wt%Si)。然而,普通的铝-硅合金由于高温力学性能差(特别是高温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差),致使大部分铝-硅合金在260~380℃的性能达不到所需的要求。现在,铝-硅合金的应用温度范围不超过250℃,高于250℃时,合金中的主要增强相将变得不稳定,快速软化和溶解,造成合金的力学性能急剧降低。因此,这种合金在高于300℃下没有实际用途。
为了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在现有技术中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种是晶须或颗粒增强铝-硅合金。这种方法就是铝基复合材料(MMC)工艺,例如:美国专利5620791用陶瓷颗粒增强铝-硅复合材料制备高温零件如刹车盘。Bowles等人在《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1987年第五期“金属基复合材料活塞的制备”报道了用陶瓷晶须增强铝-硅332合金,提高铝-硅合金的高温强度。Shakesheff等人在《Materials Science Forum》217-222卷1133~1138页“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温行为”报道了用颗粒增强铝-硅合金。P.Rohatgi在《Journal of Matals》1991年第4期“汽车用金属基复合材料”报道了金属基复合材料活塞。所用的这些报道的材料的高温性能有所改善,但还不能满足高温长时间工作对零件的要求,其原因主要还是增强相在高温下的不稳定性。
另一种是陶瓷基复合材料。W.Kowbel在《Journal ofAdvanced Materials》1996年第7期“碳-碳复合材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报道了用非金属碳-碳制备高温活塞。但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普通铝-硅合金,致使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大规模应用。
1994年02期的《热加工工艺》刊有杨留栓、倪峰等撰写的“铝硅钛多元合金在柴油机活塞中的应用”一文,该文中的合金没有共格增强相Al3X,工作温度也低于300℃。
孙海亭在《小型内燃机》1998年第05期发表了“高温强度和耐磨性优良的粉末冶金铝合金活塞”一文,该文中报道的材料均采用成本高的粉末冶金成型,难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人为李秉哲、王汝耀等人的中国专利8 5108934披露了“一种铝硅铜镁镧钛活塞合金”,该发明同样没有Al3X共格增强相。发明人为王健农、肖代红等人,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为1556236的发明是“钛合金化的Al-Cu-Ag系高强耐热铝合金”,虽然名称中也有高强耐热铝合金,但其合金成分与本发明相差很远,成份中无硅,是铝-铜合金,成份中还含有银,因而其成本也是较高的,更重要的是该合金的稳定工作稳定最高处在300℃。
经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中检索,尚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的合金材料和性能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和现有铝-硅合金固有的缺点,有效提高材料的高温机械性能,开发一种低成本、耐磨性强、尺寸稳定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可在350℃长期使用的高强耐热铝合金。
本发明的实现是:该高强耐热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比(wt%)该合金的化学成分为:
Si 6.5~17.5
Cu 2.5~5.0
Ni 1.0~3.0
Mn 0.4~1.0
Mg 0.4~1.2
Ti 0.1~1.0
B 0.02~0.2
Zr 0.1~1.0
Cd 0.1~0.6
P 0.005~0.05
Al 余量
Si/Mg为10~20,Cu/Mg为4~13,合金的金相组织中包括α-Al固溶体、硅相和多种耐热颗粒相。
本发明为铝-硅合金,并在基体铝中加入了微量元素,采用了来源广泛,价格低的铜、镍、硅、锰、镁、钛、硼的添加反应物,采用普通铝-硅合金的熔炼方式制备成一种新的高强耐热的铝合金材料,在其金相组织中包括α-Al固溶体、硅相和耐热颗粒相。其力学性能优良,组织细小,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都得到提高,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实现还在于:该高强耐热铝合金,合金的α-Al固溶体中包括Ll2晶体结构的Al3X颗粒和hcc晶体结构的TiB2颗粒,它们的点阵参数与铝基体的共格,在合金中均匀分布,尺寸在50~150nm。正是因为本发明的增强相具有高温稳定性,并与α-Al周溶体具有点阵共格关系,使材料的高温机械性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实现还在于:该高强耐热铝合金,合金的金相组织中的耐热颗粒相有三种耐热颗粒相,具体为θ’相(CuAl2)、S’相(Al2CuMg)、T相(Al3(CuNi)2),在合金中均匀分布,尺寸在0.2~3μm。耐热颗粒相是铝合金高温性能的关键因素,多种耐热颗粒相即θ’相(CuAl2)、S’相(Al2CuMg)、T相(Al3(CuNi)2)的组合作用,尺寸细小以及在合金材料中的均匀分布,使得材料在高温下有良好的拉伸性能。
本发明的实现还在于在该高强耐热铝合金中,Ll2晶体结构的Al3X颗粒,X为Ti、Zr、Ni。Al3X的高温增强作用和细化作用,材料整体的耐磨性强、尺寸稳定性高也有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基础。
本发明高强耐热合金,不仅可以用于制备需要耐高温和耐磨损的零件,如活塞、缸体、缸盖、连杆,还可以作为基体材料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也就是说,该合金可以作为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采用该高强耐热合金作为基体材料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为:
一.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分配比,将工业纯铝、纯镁、结晶Si、电解镍Ni、电解铜Cu、钛Ti、锰Mn或Al-Si、Al-Cu、Al-Ti、Al-Mn、Al-Ni中间合金在坩埚炉内熔配,变质、静止、浇注,制成本发明高强耐热铝合金;
二.重熔后精炼,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加入增强物;
三.再次精炼,浇注零件。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本发明形成了高强耐热铝合金的组分构成和含量配比,在合金中具有大量的高温稳定相和hcc晶体结构的TiB2颗粒。使本发明的增强相具有高温稳定性,并与α-Al固溶体具有点阵共格关系,从而解决了铝合金在高温状态下的性能稳定性问题,使材料的高温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本发明还具有低成本、耐磨性强、尺寸稳定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可在350~400℃长期使用的高强耐热铝合金。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合金的热处理态金相组织照片;
图2:本发明实施例1合金的铸态金相组织照片;
图3:本发明实施例2合金的铸态金相组织照片;
图4:本发明实施例3合金纳米相Al3Ti的TEM形貌;
图5:本发明实施例3合金中纳米相TiB2的TEM形貌;
图6:本发明实施例3合金纳米相TiB2的衍射斑点及与基体铝共格关系照片;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合金中纳米相TiB2与基体的共格关系照片;
图8是采用本发明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制备的发动机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采用合金冶炼法熔配本发明合金,其化学成分(wt%)如下:Si:14.5、Cu:2.7、Ni:1.5、Mn:0.7、Mg:0.6、Ti:0.1、Fe:0.3、B:0.08、Zr:0.04、Cd:0.2、P:0.03、其余为铝。将工业纯铝、纯镁、结晶Si、电解镍Ni、电解铜Cu、钛Ti、锰Mn或Al-Si、Al-Cu、Al-Ti、Al-Mn、Al-Ni中间合金在坩埚炉内熔配,经精炼、变质、静止后浇注零件。所得的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在320~380MPa,高温(350℃)拉伸强度在120~160MPa,是普通铝-硅合金高温强度的3~4倍。硬度比铝-硅基体合金合金50%,弹性模量比铝-硅基体合金提高40%。图1是该合金的热处理金相组织照片;
图2是该合金的铸态金相组织照片。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采用合金冶炼技术制备本发明合金。其化学成分(wt%)如下:Si:7.0、Cu:2..0、Ni:1.5、Mn:0.7、Mg:0.6、Ti:0.15、Fe:0.3、B:0.08、Zr:0.04、Cd:0.2、P:0.005、其余为铝,所得的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在320~400MPa,高温(350℃)拉伸强度在120~140MPa,硬度比铝-硅基体合金提高32%。图3是该合金的铸态金相组织照片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采用合金冶炼技术制备本发明合金。其化学成分(wt%)如下:Si 7、Cu 2、Ni 0.5、Mn 0.2、Mg 0.6、Ti 0.08、Fe 0.3、B 0.02、Zr0.04、Cd 0.15、P 0.01、其余为铝,由于该合金包括分布均匀L12晶体结构的Al3X颗粒(X为Ti、Zr、Ni)和hcc晶体结构的TiB2,它们的点阵参数与铝基体的共格,高温稳定性好,在合金中起到晶粒细化和高温强化的作用。所得的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在340~410MPa,高温(350℃)拉伸强度在80~120MPa,硬度比铝-硅基体(相同硅含量的铝-硅二元合金)合金30%。图4是该合金中共格纳米相Al3Ti的TEM形貌图;图5是该合金共格纳米相TiB2的TEM形貌图,其尺寸为120纳米,图6是该合金纳米相TiB2的衍射斑点,图7是该合金纳米相TiB2与基体铝共格关系照片。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合金可以用低成本的铸造工艺直接浇注零件,如:金属型铸造、砂型铸造、压力铸造等,也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运用。以本发明为基体合金用合金冶炼法和液态搅拌法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的具体步骤为:
一.基体合金的化学成分(wt%)如下:Si 14.5%、Cu 2.7、Ni 1.5、Mn 0.7、Mg 0.6、Ti 0.1、Fe 0.3、B 0.08、Zr 0.04、Cd 0.2、P 0.03、其余为铝。将工业纯铝、纯镁、结晶Si、电解镍Ni、电解铜Cu、钛Ti、锰Mn或Al-Si、Al-Cu、Al-Ti、Al-Mn、Al-Ni中间合金在坩埚炉内熔配,经变质、静止后浇注,制成本发明高强耐热铝合金;
二.重熔后精炼,用液态搅拌法加入5%的SiC颗粒;
三.再次精炼,浇注大功率发动机活塞。所得的该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在300~340Mpa,比ZL109提高了30%;高温拉伸强度在100~120MPa,比ZL109提高了30%;其硬度比ZL109提高近一倍,弹性模量比ZL109提高40%,磨损性能比ZL109提高70%。采用本发明作基体合金制备的大功率发动机活塞可在350℃长期使用。参见图8。
Claims (5)
1.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比(wt%)该合金的化学成分为:
Si 6.5~17.5
Cu 2.5~5.0
Ni 1.0~3.0
Mn 0.4~1.0
Mg 0.4~1.2
Ti 0.1~1.0
B 0.02~0.2
Zr 0.1~1.0
Cd 0.1~0.6
P 0.005~0.05
Al 余量
Si/Mg为10~20,Cu/Mg为4~13,合金的金相组织中包括α-Al固溶体、硅相和多种耐热颗粒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热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的α-Al固溶体中包括Ll2晶体结构的Al3X颗粒和hcc晶体结构的TiB2颗粒,它们的点阵参数与铝基体的共格,在合金中均匀分布,尺寸在50~1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热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的金相组织中的耐热颗粒相是三种耐热颗粒相,具体为θ’相(CuAl2)、S’相(Al2CuMg)、T相(Al3(CuNi)2),在合金中均匀分布,尺寸在0.2~3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耐热合金,其特征在于:Ll2晶体结构的Al3X颗粒,X为Ti、Zr、Ni。
5.一种高强耐热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可以作为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采用该高强耐热合金作为基体材料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为:
一.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份和配比,将工业纯铝、纯镁、结晶Si、电解镍Ni、电解铜Cu、钛Ti、锰Mn或Al-Si、Al-Cu、Al-Ti、Al-Mn、Al-Ni中间合金在坩埚炉内熔配,经变质、静止后浇注,制成本发明高强耐热铝合金;
二.重熔后精炼,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加入增强物;
三.再次精炼,浇注零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42954 CN1718808A (zh) | 2005-07-18 | 2005-07-18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CN 200610041893 CN101045970A (zh) | 2005-07-18 | 2006-03-08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42954 CN1718808A (zh) | 2005-07-18 | 2005-07-18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8808A true CN1718808A (zh) | 2006-01-11 |
Family
ID=3593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42954 Pending CN1718808A (zh) | 2005-07-18 | 2005-07-18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18808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8721B (zh) * | 2006-09-22 | 2011-08-1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05847B (zh) * | 2009-09-09 | 2011-11-09 | 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Co-Ni-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828081A (zh) * | 2011-06-14 | 2012-12-19 |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Zr高强度耐热铝合金材料 |
CN104694792A (zh) * | 2015-03-23 | 2015-06-10 | 苏州市神龙门窗有限公司 | 一种含亚共晶硅防腐铝合金材料及其处理工艺 |
CN106191533A (zh) * | 2014-11-19 | 2016-12-0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发动机活塞的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
CN108389593A (zh) * | 2017-02-03 | 2018-08-10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磁记录介质用衬底及硬盘驱动器 |
CN110129628A (zh) * | 2019-06-06 | 2019-08-16 | 扬州好管家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电子原器件制造用高强度抗干扰铝镍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
CN112375923A (zh) * | 2020-11-10 | 2021-02-19 | 将乐三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硅锆碳铝合金的工业生产方法 |
CN113042729A (zh) * | 2021-03-16 | 2021-06-29 | 中南大学 | 一种3D打印专用Al-Cr耐热合金粉末、制备方法、应用及Al-Cr耐热合金 |
-
2005
- 2005-07-18 CN CN 200510042954 patent/CN171880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8721B (zh) * | 2006-09-22 | 2011-08-1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05847B (zh) * | 2009-09-09 | 2011-11-09 | 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Co-Ni-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828081A (zh) * | 2011-06-14 | 2012-12-19 |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Zr高强度耐热铝合金材料 |
CN106191533A (zh) * | 2014-11-19 | 2016-12-0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发动机活塞的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
CN106191533B (zh) * | 2014-11-19 | 2018-11-30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发动机活塞的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
CN104694792A (zh) * | 2015-03-23 | 2015-06-10 | 苏州市神龙门窗有限公司 | 一种含亚共晶硅防腐铝合金材料及其处理工艺 |
CN108389593A (zh) * | 2017-02-03 | 2018-08-10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磁记录介质用衬底及硬盘驱动器 |
CN110129628A (zh) * | 2019-06-06 | 2019-08-16 | 扬州好管家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电子原器件制造用高强度抗干扰铝镍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
CN112375923A (zh) * | 2020-11-10 | 2021-02-19 | 将乐三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硅锆碳铝合金的工业生产方法 |
CN113042729A (zh) * | 2021-03-16 | 2021-06-29 | 中南大学 | 一种3D打印专用Al-Cr耐热合金粉末、制备方法、应用及Al-Cr耐热合金 |
CN113042729B (zh) * | 2021-03-16 | 2022-05-06 | 中南大学 | 一种3D打印专用Al-Cr耐热合金粉末、制备方法、应用及Al-Cr耐热合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5970A (zh)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
Chandel et al. | A re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f aluminum-based hybrid composit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
Pandey et al. | Effect of TiC particl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alloy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MMCs) | |
Amirkhanlou et al. | A review on high stiffness aluminum-based composites and bimetallics | |
CN1643171A (zh) | 高温应用中的高强度铝合金 | |
Dhanesh et al.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ybrid aluminium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 review | |
CN102296196B (zh) |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Mohanavel et al. |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tanium diboride particles reinforced aluminum alloy matrix composit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 |
CN104878238A (zh) | 纳米颗粒弥散化的超细晶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Raja et al. | A review on tribological, mechanical, corrosion and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stir cast AA6061 composites | |
Das et al. | 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A6061 reinforced with (SiC/B4C) micro/nano ceramic particle reinforcements | |
CN104120310A (zh) |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Singh et al. | Effect of TiB2 on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alloys–a review | |
Krishna et al. | Research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s and fabrication of hybri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 |
Ayar et al. | Advanced research progresses in aluminium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n overview | |
CN1718808A (zh)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
WO2000071772A1 (en) | Aluminum-silicon alloy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 |
CN1676644A (zh) | 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00071767A1 (en) | Aluminum-silicon alloy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nd articles cast therefrom | |
CN113897520A (zh) | 发动机活塞用高强耐热铸造铝硅合金 | |
JPH07224304A (ja) | ホウ素含有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の製造方法 | |
CN114182141A (zh) | 新型高强韧耐热铝硅铸造合金 | |
Li et al. | 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structure tuning of heat-resistant cast aluminum alloys | |
Rong et al. | recent progress in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in situ oxide ceramics | |
Singh et al. | A literature survey on effect of various types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on the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alloy matrix hybrid nano composit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