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9549A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29549A CN1629549A CNA2004100073827A CN200410007382A CN1629549A CN 1629549 A CN1629549 A CN 1629549A CN A2004100073827 A CNA2004100073827 A CN A2004100073827A CN 200410007382 A CN200410007382 A CN 200410007382A CN 1629549 A CN1629549 A CN 16295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unit
- connection portion
- piping connection
- tube connector
- heat ex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提高了运输和安装方便程度的空调机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包括:用于执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排出室内热交换器运行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滴水盘;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以及在连接管的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的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机,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以容易地以倒立方式安装的空调机室内单元。进一步地,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室内单元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排出问题得到了解决,并由此提高了使用效率。而且,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运输和安装方便程度的空调机室内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地,空调机是一种安装于室内空间如办公室、居室或类似地方内的冷却/加热装置,用于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另外,空调机也是一种通过一系列制冷循环来改变空气状态的装置,而这一系列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来实现。
空调机包括安装于室外空间的室外单元和安装于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室内单元。室外单元具有冷凝器和压缩机,室内单元具有蒸发器。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安装有用于循环液体或蒸气制冷剂的制冷剂管道。
室内单元呈矩形的柜子形状,并且其外形由前板、侧板、后板和顶板形成。室内单元的下表面开口形成吸气入口,并且上表面被穿透形成空气出口。同时,可进一步在吸气入口和排气出口中安装连接风管来连接室内单元和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
在室内单元的内部安装有挡板,将室内单元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部和下部。在挡板下面安装有风扇室,风扇室内容纳有用于强制空气流动的室内风扇。在风扇室的下方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用于使流经制冷剂管道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驱动流入/流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安装有滴水盘。滴水盘用于收集室内热交换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且将其排出到外部。
滴水盘具有突伸出的排水部分。排水部分被暴露于外部,用于将停留在滴水盘中的冷凝水排出到外部。在前板上,具有用于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的制冷剂管道以及多个穿透孔,滴水盘的排水部分穿过该多个穿透孔来连接到室内单元的外部。
传统的室内单元具有如下一些缺陷。也就是,当依据安装室内单元的位置变化以及安装室内单元的位置的宽度和长度的变化,需要以倒立的方式来安装室内单元时,就不可能得到合适的与之相一致的室内单元。具体地说,当室内单元以倒立的方式安装于相对高的天花板或类似地方时,滴水盘被置于室内单元的最高处,而室内热交换器则处于滴水盘之下,这样就给冷凝水的收集造成了困难。
另外,在室内单元的结构被制造为仅仅允许以倒立方式安装的情况下,它就只能以倒立安装的方式来使用。于是,使用者不能有选择地以倒立或正立的方式来安装室内单元。除了正立安装和倒立安装外,就是在卧式安装时,冷凝水的排水问题也一样存在着。
最后,由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而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按理想方向来安装室内单元的结构。特别地,因鉴于近年来室内空间日趋狭小、使用密度日趋增高,所以迫切地需要具有能对室内单元的安装位置进行各种变换的功能。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室内单元,它有效地解决了因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所造成的一个乃至更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室内单元,它可以在需要时改变室内热交换器和滴水盘的安装方式,从而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改变室内单元的安装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室内单元,当室内单元的安装方向改变时,冷凝水可以迅速地被排出而不用考虑到冷凝水因重力作用的运动方向。换句话说,恰如室内单元以正立方式、倒立方式或卧式安装时一样,即使室内单元以任意方向安装,室内单元也可以将主要产生于室内热交换器运行过程中的冷凝水完全地排出到外部,由此可以积极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室内单元,它可以不受任何空间限制地方便安装,并且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
本发明更多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阐明于下面的描述之中,而其余部分对于那些研究过下文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说是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认识到的。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尤其是文字描述、文本中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指明的结构来实现和得到。
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的一些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此处所实施和大致描述的,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实施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排出热交换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滴水盘;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以及在连接管的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实施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排出热交换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滴水盘;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在连接管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以及前板,在与管道连接部分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管道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实施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强制吹动空气的风扇部分;用于排出热交换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滴水盘;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以及在连接管的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
根据本发明,室内单元的安装自由度提高了,使用者的方便程度也增加了,并且室内单元的安装空间得以有效的使用。另外,空调机还可以根据使用者所希望的方式进行安装。
应当明了,上文关于本发明的综述和下文关于本发明的详述都是举例性质和说明性质的,并且都是意图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且包括于本申请中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且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外形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内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中间框架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前下板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在正立方式下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
图7示出了在倒立方式下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以及
图8示出了当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在倒立方式下使用时,其前板的状态。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下部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下部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图11是图10中“A”部分的详图;
图12是流道导件的透视图;
图13和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下部的内部和外部透视图,其中在连接管的左侧设置有流道导件;以及
图15和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下部的内部和外部透视图,其中在连接管的右侧设置有流道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由附图示出。对于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对本发明实施各种修改和变换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申请的意图在于涵盖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换,只要这些修改和变换落入了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描述的范围之内。
第一个实施例
图1到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外形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内部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图1到3,室内单元100大致呈矩形的盒子形状,并且通常包括:形成室内单元100外形的壳体部分,用于执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分,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冷凝水流道导向部分,用于强制吹动空气的风扇部分,以及用于安装各种电器零件的电设备部分。
具体而言,壳体部分被构造成包括形成室内单元100前部外形的前板110、120,形成侧部外形的侧板130,形成后部外形的后板140,形成顶部外形的顶板150,以及底部框架200,由此形成了室内单元100的整个外表形状。前板110和120被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由置于上侧的前上板110和置于前上板110之下的前下板120组成。板支撑件160插入于前上板110和前下板之间,从而紧密接触前上板110的下端和前下板120的上端至侧板130。作为另一种选择,侧板130和后板140也可以做成整体形式以节省制造成本。
具体而言,在前上板的左上侧,具有开关外露孔112。开关外露孔112大致呈矩形,并且被构造成用来将电源开关376暴露于外部。另外,当空调机未使用时,开关外露孔112可以由防护板114关闭,防护板114具有与开关外露孔112相应的尺寸。
具体而言,前下板在其左侧和右侧具有一些管道孔122,制冷剂管道贯穿这些管道孔122与室内热交换器250连接。每一组管道孔122都包括用于流通高压制冷剂的高压管道穿过的高压管道孔121,以及用于流通低压制冷剂的低压管道穿过的低压管道孔123。排水孔124同样也形成于前下板120中,滴水盘230的排水部分232通过该排水孔124暴露于外部。此外,侧排水孔126形成于排水孔124之上,侧滴水盘240的侧排水部分242通过该侧排水孔126暴露于外部。
具体而言,在前下板120的上端和下端,具有彼此对称的弯折端128和129。换句话说,前下板120的上端首先被弯折预定部分,然后再次向上弯折形成上弯折端128,同样前下板120的下端首先被弯折预定部分,然后再次弯折形成下弯折端129。这样,由于前下板120被构造成上端和下端彼此对称,因而即使室内单元以倒立的方式进行安装,它也可以很容易地与周围部件进行装配。通过图5示出的前下板的透视图,可以清楚地理解前下板120的形状。
具体而言,顶板150形成了室内单元100上表面前半部分的外形。顶板150上表面的剩余后半部分开口以形成排气出口170。室内单元中的室内空气通过该排气出口170排出到外部。
具体而言,在侧板130的下侧形成有底部框架200。底部框架200包括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固定于侧板130下侧的侧框架部分202,与侧框架部分202的前端连接的前框架部分204,以及与侧框架部分202的后端连接的后框架部分206。由框架部分202、204和206限定出的底部框架200的内部空间形成矩形的吸气入口210,该吸气入口210用于引导从外部流入室内单元100内部的空气。另外,在侧框架部分202的上端部还进一步形成有沿侧边突出的盘滑动部件208。换句话说,盘滑动部件208以预定长度从侧框架部分202向内伸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滴水盘230和室内热交换器250由盘滑动部件208的上表面支撑,而且滴水盘230置于盘滑动部件208上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另外,过滤器罩220设于底部框架200的前表面上,并且矩形的空气过滤器222固定于过滤器罩220的后表面。于是,在过滤器罩220连接于底部框架200的前表面时,空气过滤器222盖住吸气入口210,从外部流入的杂粒就被过滤掉。
接着,将描述冷凝水流道导向的构造。在底部框架上,安装有滴水盘230。滴水盘230是用于收集和排出室内热交换器250中产生的冷凝水的部分。在滴水盘230的前部,排水部分232引导停留于滴水盘230中的冷凝水排出到前侧。排水部分232通过前下板120上的排水孔124暴露于外部,并且引导冷凝水的排出。同时,最好是滴水盘230的底部局部倾斜,从而停留于底部的冷凝水可自然地流到前端。另外,滴水盘230在其前端和后端还进一步具有盘固定元件234、236,以将滴水盘230固定于底部框架200上。具体言之,滴水盘230可拆卸地在其前端具有前端固定元件234,用以将滴水盘230的前端连接到前框架部分204。同样,滴水盘230可拆卸地在其后端也具有后端固定元件236,用以将滴水盘230的后端连接到后框架部分206。后端固定元件236可以与后框架部分206整体模铸成形。
除此之外,在滴水盘230的左侧边缘上进一步地设置有侧滴水盘240。侧滴水盘240具有与室内热交换器250的高度相对应的高度,从而当室内单元100以倒立的方式安装于建筑物中时,该滴水盘240可用来收集从室内热交换器250上因重力作用而滴下的冷凝水。侧排水部分242在侧滴水盘240的下部朝前突出。侧排水部分242引导停留于侧滴水盘240中的冷凝水通过前下板120的侧排水孔126而被排出到前侧。侧滴水盘240可以安装于室内单元的右侧而不是左侧,或在室内单元的两侧都安装。
接着,将描述热交换器的构造。室内热交换器250安装于滴水盘230之上并且与滴水盘230整体连接。室内热交换器250在流经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和外部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并且被构造成“^”形。室内热交换器25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被遮盖住以切断空气的入流。室内热交换器250与制冷剂管道相连接,这样膨胀后的制冷剂流入其中并随后在其中蒸发以冷却周围空气。
同时,中间框架260安装于板支撑件160的后侧。中间框架260包括固定于侧板130上的侧部252,以及固定于后板140上的后部254。在中间框架260的内侧表面上,突出有盘导向件256以支撑滴水盘230。具体言之,当室内单元100以倒立的方式安装时,室内热交换器250和滴水盘230被放置于中间框架260的上表面上。在这时,以预定宽度从中间框架260向内突出的盘导向件256支撑着滴水盘230的下表面。当本发明的室内单元以倒立的方式安装时,中间框架260用于引导室内热交换器250的定位和安装结构。通过图4示出的中间框架的透视图,可以清楚地理解中间框架260的形状。
接着,将具体描述风扇部分的构造。上部框架300安装于中间框架260之上并与之隔开预定距离。上部框架300包括用于将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和下部的挡板310,以及从挡板310的后端竖直向上弯折并延伸的竖直导向部分320。挡板310具有排气孔312,用于引导排出从室内风扇332强制吹出的空气,风扇332将在下面具体描述。壳体组件330安装于挡板310的下面。壳体组件330包括用于产生空气流动的室内风扇332,用于为室内风扇332提供旋转动力的风扇电机,以及用于容纳室内风扇332的风扇壳体336。
具体而言,风扇电机334包括用于将风扇电机安装于其外圆周的电机座338。在风扇壳体336的上端,设有用作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的出口的排气孔340。另外,沿着排气孔340的一个边缘,进一步设有壳体安装导向部分342。壳体安装导向部分342以预定宽度从排气孔340的边缘向外突出,并且可以通过该风扇壳体336相对挡板310的下表面处的壳体安装部分(未示出)的前后滑动操作,来将风扇壳体336连接到挡板310上。当风扇电机334运行时,室内风扇332旋转,从而产生强制的空气流动。
具体而言,竖直导向部分320具有与排气导向元件350的高度相对应的预定高度,来向上引导通过排气孔312排出的空气。竖直导向部分320包括加热器安装槽322,安装槽322向后凹入,用于锁住电加热器360的后端。排气导向元件350用于向上引导室内风扇强制吹动的空气,它包括侧板352和前板354,并且安装于挡板310的排气孔312上。排气导向元件350的前板354包括加热器安装孔356,电加热器360贯穿于该孔中。电加热器360利用外部提供的能量来产生热量以提高空气温度,并且它被安装于排气导向元件350中。换句话说,电加热器360安装于由排气导向元件350和竖直导向部分320形成的排气出口170中,以加热由室内风扇332排出的空气。
加热器支撑板362位于电加热器360的前端并且与之形成整体。于是,当加热器支撑板362固定于排气导向元件350的前板354上、并且电加热器360的后端插入到在竖直导向部分320中形成的加热器安装槽322中时,电加热器360的安装完毕。电加热器360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意愿有选择地安装。在没有安装电加热器360的情况下,排气导向元件350的加热器安装孔356可以由另外的防护板(未示出)遮盖住。
接着,将具体描述电设备部分的构造。控制盒370设置在排气导向元件350的前面。控制盒370具有多个用于控制空调机运行的控制部件,比如电源变压器372或者配电盘374。电源开关376安装于控制盒370的左前端。电源开关376通过开关外露孔112暴露于外部。控制盒370的上表面由顶板150遮盖住。
同时,连接风管(未示出)可进一步地安装于吸气入口210和排气出口170上。换句话说,当室内单元100没有直接与室内空间接触来进行空气调节、而是以分离的部分安装于仓库或类似地方时,连接室内单元和进行空气调节的内部空间的连接风管(未示出)可以分别与吸气入口210和排气出口170连接。
另外,在外壳比如侧板130或后板140中,可进一步设置用于阻挡外部热量的绝热元件380。在进一步安装了绝热元件380的情况下,可在中间部分进一步安装使绝热元件380与板130、140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的绝热元件固定导件382。
在下文,将描述具有前述构造的空调机室内单元的运行和相互作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室内单元在正立方式下的使用,以及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室内单元在倒立方式下的使用。
根据图6和7,本发明的室内单元如图6所示是在正立方式下使用。在这时,空气通过吸气入口210从下方流入到室内单元100的内部,并且在空气调节操作完成以后通过上表面处形成的排气出口170被排出。
具体而言,在室内风扇322由外部提供的动力驱动旋转时,则产生吸气动力并由此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入口210被吸入到室内单元100中。通过吸气入口210流入到室内单元100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杂粒通过空气过滤器(见图3的附图标记222)被过滤掉,并且过滤后的空气在穿过热交换器250时进行热交换。换句话说,当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在冷却模式下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250用作蒸发器,从而通过吸气入口210吸入的空气的热量被流经室内热交换器250的制冷剂带走。当然,如果室内热交换器250用作冷凝器的话,则吸入的空气将被加热。
同时,当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50进行热交换时,温差将导致室内热交换器250中产生冷凝水。产生的冷凝水因重力作用向下流动并被收集于滴水盘230中。滴入滴水盘230的冷凝水被输送到滴水盘的前端,并且随后通过排水部分232被排出到室内单元100的外部。
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50时散热的空气通过风扇壳体336的侧向被引导入室内风扇332,然后在圆周方向被排出。由室内风扇332在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由风扇壳体336所引导,并随后通过排气孔340向上排出。由风扇壳体336的排气孔340排出的空气通过排气出口170再被排出到外部,该排气出口170由排气导向元件350和上部框架300的竖直导向部分320形成。当然,尽管附图中没有示出,也可进一步在排气出口170和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之间安装单独的连接风管来引导空气。
另外,尽管附图中没有示出,当室内单元100进行上述运行时,用安装于分离空间的室外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于是,由于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向环境释放热量,因而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的各部件就组成了一个循环。
接着,将描述将室内单元用作热泵进行加热的情形。在这时,制冷剂(工作流体)流过室内热交换器250的流向被改变为相反的流向,从而可将室内热交换器250用作冷凝器,或者简便地操作电加热器360来加热空气。由于仅仅只需将制冷剂的流向改为相反,就可实现室内热交换器250作为热泵进行运转,因此此处省略掉它们的详细说明,而将具体描述使用电加热器360来进行的加热。
外部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在室内风扇332的旋转作用下通过吸气入口210被吸入到室内单元100中,然后再穿过室内热交换器250。在这时,由于室内热交换器250处于未运行状态,没有发生热交换,从而吸入的空气向上移动,并且通过风扇壳体336的侧向流入到室内风扇中。由室内风扇332强制吹动的空气由风扇壳体336引导向上流动通过排气导向元件350的内部。
在这时,由于电加热器360被外部电源加热,因此通过排气导向元件350的空气被电加热器所加热,从而热空气通过排气出口170被排出到了室内空间。由此,实现了对室内空间的加热。特别地,电加热器360可方便地用于需要快速加热的初始运行阶段。
同时,如果需要,上文所述构造的室内单元还可以以倒立的方式来安装。在室内单元以倒立的方式来安装的情况下,则需要按图7所示的来改变室内热交换器250和滴水盘230的安装方式,以处理室内热交换器250中产生的冷凝水。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安装于室内单元100下侧的室内热交换器250和滴水盘230被向前拉出并且拆下分离之后,将室内单元100倒立放置,再将室内热交换器250和滴水盘230安装于中间框架260上。正如处理室内热交换器250一样,前下板120同样也被拆下分离,再以倒立的方式安装。通过这种方式,滴水盘230的排水部分232通过前下板120的排水孔124暴露于外部,这还是和室内单元100直立时的情况一样。
同时,如前所述,在滴水盘230和室内热交换器250被安装于中间框架260的情况下,先将滴水盘230的后端放置于中间框架260的前端上,然后将滴水盘230向后推以将滴水盘230的两端滑入放置于盘导向件256的上表面上,继续向后推动滴水盘230并将其安装上去。
因此,在室内热交换器250和滴水盘230以倒立的方式安装的情况下,前板110、120的状态由图8的前视图示出。
再考察一下这种安装方式下的运行状态。室内风扇322首先通过外部电源的作用而旋转,正如正立安装下的情况一样。
由于室内风扇332的旋转作用,外部空气从上侧被吸入到室内单元100内。通过吸气入口210吸入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50时与其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转变成为冷空气。
这时,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50的表面产生冷凝水,然后产生的冷凝水被收集于滴水盘230中,滴水盘230位于室内热交换器250下方并与之成为整体。于是,停留于滴水盘230中的冷凝水就可以通过其前端的排水部分232而排出到外部。
另外,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50的空气向下流动,并且通过风扇壳体336的侧部被引导入室内风扇332中。导入室内风扇332内的空气从圆周方向排出,接着通过排气出口170向下排出。可进一步在排气出口170上安装连接风管(未示出)。该连接风管可将从排气出口170排出的空气引导到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
根据所推荐的本发明实施例,无论室内单元是以正立的方式安装,还是以倒立的方式安装,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都可以方便地被排出到外部。换句话说,按本发明的发明实质,由于滴水盘总是被置于室内热交换器之下,因重力作用而滴下的冷凝水就可以方便地被排出到外部。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由图9到16示出,并且其中许多部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然而,应当明了,第二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消除了在使用连接管251来将室内热交换器连接到制冷剂管道的安装中的局限。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着相同的部件。
具体而言,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连接管251固定于室内热交换器250前端的左侧,因而在连接管251连接于制冷剂管道的情况下,就会带来安装上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就是只可能通过室内单元前表面的左侧来连接制冷剂管道。于是,在左侧前方有障碍物时,就会给安装带来困难。另外。连接管251总是在前板120的前方伸出。因此,当意图移动室内单元100时,就应当安装保护托架来保护连接管251。
除此之外,由于连接管251在前板120的前方伸出,因而在室内单元在其运输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受到损伤。另外,当意图同时运输数个堆积起来的室内单元时,就会产生单位面积运输容量减少的缺陷。于是,本实施例被构造成连接于室外单元的制冷剂管道可以有选择地与热交换器的左侧或者右侧相连,从而进一步提高室内单元安装的方便程度。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特别说明的部件可以无须任何改动地采用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构造。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下部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室内单元下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图11是图10中“A”部分的详图。
根据图9到11,室内单元400大致呈矩形盒子形状,并且通常包括形成室内单元400前部外形的前板410,形成侧部外形的侧板420,形成后部外形的后板430,以及设置于下侧用于支撑内部部件的底部框架440。
具体而言,在前板410中间部分的左侧和右侧,设有管道孔412和413。管道孔412、413包括设置于左侧的左管道孔412和设置于右侧的右管道孔413。这些管道孔412和413具有与流道导件(见图13的附图标记470)的直径相对应的左、右(水平的)直径以及竖直直径,使得流道导件470可以无需考虑其伸出位置来进行安装。具体言之,管道孔412和413被构造成它们的竖直长度大于水平长度。这也就是说,尽管流道导件470在竖直方向上的前伸出位置上有一些差异,但是仍然可以实现流道导件470通过管道孔412、413向前伸出。
在左管道孔412的前面,安装有固定板414。固定板414固定住流道导件470以实现向前伸出地安装流道导件470。于是,在固定板的中间部分,设有穿透孔415,该穿透孔具有与流道导件470的外直径相对应的直径。
在右管道孔413的前面,安装有用于盖住未使用的右管道孔413的右防护板416。当然,在流道导件470没有安装于左管道孔412中,而是向前伸出地安装通过右管道孔413时,也可以将左管道孔412盖住。在下文,将描述流道导件470安装于左管道孔412中的例子。
在前板410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分别设有排水孔418。排水孔418用于引导滴水盘480的排水部分482向前突伸出。
在室内单元400内,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460。室内热交换器460用于流经热交换器460的制冷剂和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被模铸成“^”形。
在热交换器460的前端,设有用作制冷剂流入和流出通道的连接管462。连接管462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热交换器460的前上端。连接管462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向下弯曲以形成管道连接部分464、465。换句话说,在连接管462的左端,设有左管道连接部分464,而在连接管462的右端,设有右管道连接部分465。流道导件470有选择地与左、右连接部分464和465中的任一个连接。换句话说,流道导件470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连接于左管道连接部分464或右管道连接部分465。
流道导件470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它的中间部分以预定的角度弯曲。流道导件470具有与管道连接部分464或465连接的连接部分471,以及从前板440向前伸出的伸出部分473,并且在连接部分471和伸出部分473之间以预定角度弯曲。于是,当流道导件470的连接部分471与连接管462的管道连接部分464或465连接时,伸出部分473的相对侧从前板440的前方伸出。根据图12示出的流道导件的透视图,可以更为清楚地理解流道导件的形状。
同时,在将室内单元400运输到安装位置之后,将流道导件470连接到连接管462上。在室内单元400的运输途中,流道导件470与连接管462是分离的。于是,连接管462的管道连接部分464和465被盖上管帽来进行运输。具体言之,用保护帽474来随意地将左管道连接部分464盖上。在运输结束后,将保护帽474从左管道连接部分464上移除,并且随后将流道导件470连接到左管道连接部分464。因而,保护帽474最好是被构造成容易分离的结构。保护帽474通过对一端部进行比如发泡、冲压或类似的机械加工来制成易于装配和拆卸的形状。作为另一种选择,保护帽47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右管道连接部分465上。
在连接管462的右管道连接部分465中,安装有密封帽476。密封帽476密封住右管道连接部465,以防止流经连接管462的制冷剂泄漏到外部,并且该密封帽476优选地使用与连接管462相同的材料。
将流道导件470连接到左管道连接部分464的前端,从而流道导件470的伸出部分473向前板410的前方伸出。然后,将制冷剂管道(未示出)安上,该制冷剂管道的一端连接到伸出部分473,而另一端连接到室外单元,以循环制冷剂。
在热交换器460的下面,安装有滴水盘480。滴水盘480安装在设置于室内单元400下侧的底部框架440上,并且用于收集和排出热交换器460中产生的冷凝水。
在滴水盘480的前左侧和前右侧,设置有从滴水盘480的前端向前突伸出的排水部分。排水部分482通过前板410上的排水孔418而暴露于外部,并且用于将停留于滴水盘480中的冷凝水向前排出。排水软管(未示出)可进一步与排水部分482连接以将冷凝水引导和排出到别处。滴水盘480已经由第一个实施例作出说明,并且此处可引证第一个实施例的描述。
在下文,将描述空调机室内单元的运行。
图13和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下部的内部和外部透视图,其中在连接管的左侧设置有流道导件,以及图15和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下部的内部和外部透视图,其中在连接管的右侧设置有流道导件。
根据图13到16,在运输室内单元400时,连接管462的两侧端分别由保护帽474和密封帽476盖住。换句话说,左管道连接部分464由可容易分离的保护帽474盖住,而右管道连接部分465由焊接于其上的密封帽476密封住。这时,在前板410安上时,如图10所示室内单元400中流道导件470没有朝前板410的前侧伸出。于是,可以容易地运输室内单元。流道导件470是与室内单元主体分离的单独部分,并且可以单独进行运输。
在室内单元400的运输结束以后,将插在左管道连接部分464上的保护帽474去掉,并随后将流道导件连接到左管道连接部分464上。这时,将流道导件470的伸出部分474朝前伸出安装。由于右管道孔413没有使用,它就由防护板盖上。
通过这种方式,室内单元400的外形就如图13和15所示。将制冷剂管道(未示出)连接到流道导件470的前端以与室外单元(未示出)连通。
图15和16图示的是流道导件470连接到右管道连接部分465并且通过右管道孔413伸出到室内单元400的外部。当然,可以想到,防护板416、保护帽474和密封帽476将被固定于与流道导件470连接到左管道连接部分464时相对称的位置。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室内风扇、电设备以及类似部件的所有构造被整体设置于室内单元的上侧,正如它们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情形一样。然而,应当明了,前述的限制并不是必须的。作为另一种选择,室内单元可以构造成室内风扇和电设备部分不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460之上。换句话说,室内风扇和电设备部分是分离的元件,并且可以不布置于同一竖直线上而是分别地布置于不同地方。同样,它们还可以不设置于同一壳体部分内。通过这种方式,室内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另外的地方实施吹风而空气可以通过管道强制流动。
除此之外,象第一个实施例一样,还有可能将孔设置于前板的左侧和右侧,而管道通过孔延伸到外部。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可以在其中设置与第二个实施例相同的室内热交换器。换句话说,有可能在左侧和右侧都设置用于从室内热交换器吸入制冷剂的入口和用于将制冷剂排至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
根据本发明推荐的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室内单元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具体而言,即使在室内单元的前方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利用穿过左、右管道孔中的任一个使流道导件伸出的方式来安装室内单元。另外,即使当室内单元以或者正立或者倒立的方式来安装,室内热交换器和滴水盘也能够可变换地安装于合适的位置,从而可以方便地实施空调机的室内安装。
除此之外,由于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以滑动方式来安装或卸下滴水盘,因而可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此外,由于前板的结构可依据室内单元的正立安装方式或倒立安装方式来方便地改动,因而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而且,由于毋须在前板的预定位置再额外地另开孔,因此节省了人力。另外,由于排水孔的数量减少了,室内单元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接触空间也减少了,由此提高了隔热效果和室内单元的热效率。
另外,在室内单元的运输过程中,由于连接管没有从前板向前伸出,因而防止了连接管在运输途中的折断。此外,当数个室内单元被堆积起来时,可加载的室内单元的数量增加了,从而运输和装箱也变得容易了。
Claims (15)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实施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预定部分设置有排水部分的滴水盘,用于排出热交换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形成室内单元的外形的壳体部分,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以及
在连接管的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的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管道连接部分位于热交换器的左侧和右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进一步包括流道导件,该流道导件可依选择地固定于管道连接部分的两端中的任一端上,用于使制冷剂与连接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管道连接部分包括用于封闭连接管的密封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焊接固定的密封帽,以密封地封闭管道连接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管道连接部分具有由保护帽保护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进一步包括流道导件,该流道导件的一端连接到管道连接部分的一端,而另一端通过壳体部分暴露于外部。
8、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实施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预定部分设置有排水部分的滴水盘,用于排出热交换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形成室内单元的外形的壳体部分,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在连接管的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的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以及
前板,在与管道连接部分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管道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单元,进一步包括固定于管道连接部分上的流道导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单元,进一步包括可依选择地固定于管道连接部分的两端中的任一端上的流道导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前板包括位置可变换的第一板,从而排水孔可以设置于与滴水盘相对应的位置。
12、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实施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预定部分设置有排水部分的滴水盘,用于排出热交换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形成室内单元的外形的壳体部分,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强制吹动空气的风扇部分;
设置于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以及
在连接管的两端开口的管道连接部分,用于允许制冷剂与连接管的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单元,进一步包括固定于管道连接部分两端中的任一端上的流道导件,并且该流道导件延伸至室内单元的外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管道连接部分双侧彼此对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前板包括:
具有穿透孔的第一前板;以及
独立于第一前板并且不具有穿透孔的第二前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93630/2003 | 2003-12-19 | ||
KR1020030093630A KR100575304B1 (ko) | 2003-12-19 | 2003-12-19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93630/03 | 2003-12-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9549A true CN1629549A (zh) | 2005-06-22 |
CN100354574C CN100354574C (zh) | 2007-12-12 |
Family
ID=34675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738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574C (zh) | 2003-12-19 | 2004-03-02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28500B2 (zh) |
KR (1) | KR100575304B1 (zh) |
CN (1) | CN100354574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7483B (zh) * | 2006-11-24 | 2010-06-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7559969A (zh) * | 2017-09-20 | 2018-01-0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立式风管机 |
CN115677175A (zh) * | 2022-11-18 | 2023-02-03 |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电熔室空调防结露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42368A1 (en) * | 2006-09-28 | 2008-04-10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
JP4734386B2 (ja) * | 2008-08-22 | 2011-07-27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屋内埋込型熱源機 |
JP5334928B2 (ja) * | 2010-08-04 | 2013-11-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US9551498B2 (en) * | 2012-06-28 | 2017-01-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
JP5723863B2 (ja) * | 2012-12-13 | 2015-05-2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6238759B2 (ja) * | 2014-01-15 | 2017-11-2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品箱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US20150219386A1 (en) * | 2014-02-03 | 2015-08-06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Evaporator Coil Mounted Electric Heater Assembly |
WO2016084185A1 (ja) * | 2014-11-27 | 2016-06-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US20160209055A1 (en) * | 2015-01-20 | 2016-07-21 | Allied Air Enterpris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heating and cooling unit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US11573028B2 (en) * | 2019-06-03 | 2023-02-07 |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 Heater assembly of a heating unit |
JP6782343B1 (ja) * | 2019-08-09 | 2020-11-11 | 三井ホーム株式会社 | 空調ユニットの施工方法、空調ユニットおよび空調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82688A (en) * | 1973-06-01 | 1975-05-13 | Carrier Corp | Conn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precharged refrigeration system |
US3905789A (en) * | 1974-03-20 | 1975-09-16 | Tappan Co | Evaporator coil assembly fitting mount |
US4184661A (en) * | 1977-02-28 | 1980-01-2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isconnectable coupling for a split system air conditioner |
US4354359A (en) * | 1981-01-05 | 1982-10-19 | Hall Roger W | Cold storage assembly |
US4410033A (en) * | 1981-07-02 | 1983-10-18 | Carrier Corporation | Combination coupling retainer and support for a heat exchange unit |
US4593536A (en) * | 1985-06-21 | 1986-06-10 | Burlington Northern Railroad Company | Carbon dioxide refrigeration system |
JPH08178346A (ja) * | 1994-12-27 | 1996-07-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壁掛形空気調和機の冷媒配管装置及びその配管方法 |
JPH09178212A (ja) * | 1995-12-21 | 1997-07-11 | Zexel Corp | 空調用室内機の配管接続構造 |
TW330977B (en) * | 1996-06-04 | 1998-05-01 | Jinkichi Aizawa | Heat exchanger, method of reusing and recovering refrigerant thereof |
JP3745916B2 (ja) * | 1999-03-23 | 2006-02-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KR100433394B1 (ko) * | 1999-06-29 | 2004-05-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실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바이패스 냉매량 제어방법 |
-
2003
- 2003-12-19 KR KR1020030093630A patent/KR10057530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1-14 US US10/756,287 patent/US702850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02 CN CNB2004100073827A patent/CN10035457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7483B (zh) * | 2006-11-24 | 2010-06-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7559969A (zh) * | 2017-09-20 | 2018-01-0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立式风管机 |
CN115677175A (zh) * | 2022-11-18 | 2023-02-03 |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电熔室空调防结露窗 |
CN115677175B (zh) * | 2022-11-18 | 2024-03-26 |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电熔室空调防结露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50061977A (ko) | 2005-06-23 |
US7028500B2 (en) | 2006-04-18 |
US20050132737A1 (en) | 2005-06-23 |
CN100354574C (zh) | 2007-12-12 |
KR100575304B1 (ko) | 2006-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39649C (zh)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 |
CN100354573C (zh)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 |
CN1143093C (zh) | 具有高热交换能力的空调机的紧凑式室外装置 | |
US7971448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629549A (zh)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 |
CN105378389A (zh) | 空调器 | |
CN1154805C (zh) | 一种空调器的户外单元 | |
CN1300513C (zh) | 空调器 | |
CN2725760Y (zh) |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1782576A (zh) | 一拖多空气调节器 | |
CN105216579B (zh) | 一种薄型汽车空调器 | |
CN1888585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01206089A (zh) | 空调器室外机的储液罐结构 | |
CN1699892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752670A (zh) | 空调器分油器 | |
CN1752610A (zh) | 空调的过冷却结构 | |
CN1782551A (zh) | 一拖多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888694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 |
CN1782547A (zh) | 一拖多空调器 | |
CN1699879B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888617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699881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699844A (zh) | 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安装结构 | |
CN1712790A (zh)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
CN1699848A (zh) | 空气调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