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7684C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7684C CN1227684C CN 02120628 CN02120628A CN1227684C CN 1227684 C CN1227684 C CN 1227684C CN 02120628 CN02120628 CN 02120628 CN 02120628 A CN02120628 A CN 02120628A CN 1227684 C CN1227684 C CN 12276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hole
- upper plate
- knob
- input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2—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having an operating member rectilinearly slidab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堵塞上板的通孔来封闭框体内部,防止灰尘、异物等侵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具有:框体1,其具有设置了通孔14b的上板14;操作构件8,其能在该通孔14b内在上述上板14的面方向上进行滑动;以及连动构件9、11,它被设置在上述框体内部1p内,同时,利用上述操作构件8进行移动,以此来输出方位信号;在上述操作构件8上从上述上板14的外面安装圆板状的旋钮15,利用该旋钮15的上述上板14侧的面来堵塞上述上板14的通孔14b,封闭上述框体内部1p。
Description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电话、摄像机等移动机、适合于各种输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说明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附图。图5是表示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图6是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7是涉及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第1连动构件的斜视图。
根据图5~图7,说明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框体51具有:8角形底壁部51a、以及从该底壁部51a起垂直设立的多个壁部所构成的侧壁部51b,在与第1方向的X1方向相对的第1侧壁部51c上面对面地设置了凹部51e;在与第1方向相垂直的第2方向即Y1方向相对的第2侧壁部51d上面对面地设置了凹51f。底壁部51a具有:在中央部X1方向上相对的第1导向壁51b、以及在Y1方向上相对的第2导向壁51h,在第1导向壁51b的中间设置切口部51k,在第2导向壁51h的中间也设置切口部51m。并且,在底壁部51a的中央,由开关接点51n和活动接点51q构成了开关部s1,在周围部内埋设了多个固定接点51p。
第1连动构件52如图7所示,大体上是矩形,其中具有:矩形的基部52a,以及在该基部52a的中央形成并在X1方向上延伸的第1槽部52b。第1连动构件52被安置在第1导向壁51b之间,由第一导向壁51b对其进行导向,使其能在Y1方向上滑动。
第2连动构件53,其形状也与图7所示的第1连动构件52相同,大体上呈矩形,其中具有:矩形的基部53a,以及形成在该基部53a的中央,并在Y1方向上延伸的第2槽部53b。该第2连动构件53,其位置垂直于第1连动构件52,被安放在第2导向壁51h之间,由第2导向壁51h对其进行导向,使其能在X1方向上滑动。
加力零件54大体上是L字形,其中具有:包括凸起54b在内的基部54a,以及从该基部54a起在与凸起54b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54c,在基部54a的下面,安装一种由金属板构成、在两端部具有凸起的接片54d。这种加力构件54在X1方向上,延伸部54c与第1导向壁51b的切口部51k相嵌合,延伸部54c在与第2连动构件53的侧面相搭接的状态下保持一对,第1螺旋弹簧55的一端套在凸起54b上,另一端以弹性状态被设置在凹部51e内。并且,在Y1方向上,延伸部54c嵌合在第2导向壁51h的切口部51m上,延伸部54c在与第1连动构件54的侧面相搭接的状态下保持一对,第2螺旋弹簧56的一端套在凸起54b上,另一端以弹性状态设置在凹部51f内。并且,接片54d与埋设在底壁部51内的固定接点51p的一部分相接触。
操作部57具有:由薄圆盘状构成的基部57a、以及从该基部57a起形成垂直状并具有穿通孔57c的筒部57b,该操作部57,其筒部57b被插入到第1槽部52b和第2槽部53b相垂叠的地方,使其能在框体51的底壁部51a上滑动。并且,金属制操作轴58被嵌入到操作部57的穿通孔57c内。
上板59由8角形的薄板构成,中央具有方形的通孔59a。该上板59如图6所示,为了覆盖框体51的内部,在被置于侧壁部51b的顶部上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操作部57、操作轴58从通孔59a中突出来,操作部57、操作轴58能在通孔59a的范围内移动。
以下说明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当操作轴58在X1方向上移动时,第2连动构件53移动,加力构件54被按压,第1螺旋弹簧55挠曲。这时,加力构件54的接片54d和固定接点51p的一部分导通,输出方向信号。然后,当除掉按压力时,利用第1螺旋弹簧55的弹力使加力构件54被推回,利用加力构件54使第2连动构件53返加到中立位置上,并且,接片54d也返回到原位置,所以,与固定接点51p不导通,变成切断状态。
当操作轴58被移动到Y1方向上时,因为和X1方向的移动相同,所以其说明从略。并且,当操作轴58被按压到下方时,活动接点51q被按压,开关部S1进行动作,输出开关信号。
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具有上述构成,图中未示出的旋钮,其设置状态是从操作轴58的端头上压入,直到与形成在该操作轴58的大约中间部的法兰盘部相接为止,利用该旋钮来操纵操作轴58,进行上述说明的动作。但是,在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中,在上板59上设置有一种允许操作部57滑动的通孔59a,该通孔59a处于对外部开放的状态,所以存在的问题是:灰尘、异物会从通孔59a中侵入,使接点的接触可靠性降低。并且,利用设置在操作轴58上的一个旋钮来进行滑动动作和按压操作,按压时会出现错误的滑动操作,或者相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是鉴于该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堵塞上板的通孔来封闭框体内部,防止灰尘、异物等侵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1装置的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中有:框体,其具有设置了通孔的上板;操作构件,其能在该通孔内在上述上板的面方向上进行滑动;以及连动构件,它被设置在上述框体内部,同时,利用上述操作构件进行移动,以此来输出方位信号,在上述操作构件上从上述上板的外面安装圆板状的旋钮,利用该旋钮的上述上板侧的面来堵塞上述上板的通孔,封闭上述框体内部。
并且,第2解决方法的结构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旋钮的上述上板侧的面、以及上述上板的上述旋钮侧的面在上述旋钮的初始状态和移动时总是进行面接触。
再者,第3解决方法的构成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旋钮具有一种穿通孔,该孔与上述操作构件的凸出部相嵌合,该穿通孔以及与该穿通孔相嵌合的上述操作构件被设置在上述旋钮表面上的堵塞部进行覆盖。
再者,第4解决方法的构成是:在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框体内形成开关部,在上述操作构件中,对上述开关部进行操纵的按压构件保持在能上下移动的状态下,上述堵塞部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该堵塞部来对上述按压构件进行按压。
再者,第5解决方法的结构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堵塞部的中央部比周围部壁薄,能在该中央部对上述按压构件进行按压。
再者,第6解决方法的结构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开关部具有一种被上述按压构件进行按压的半圆球状的活动接点,上述按压构件接受上述活动接点施加的力,从上述操作构件的中央孔中突出来的部分以弹性方式与上述堵塞部相接触。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中有:框体,其具有设置了通孔的上板;操作构件,其能在该通孔内在上述上板的面方向上进行滑动;以及连动构件,它被设置在上述框体内部,同时,利用上述操作构件进行移动,以此来输出方位信号,在上述操作构件上从上述上板的外面安装圆板状的旋钮,利用该旋钮的上述上板侧的面来堵塞上述上板的通孔,封闭上述框体内部。因为灰尘等异物不会从上述的通孔中进入内部,所以,接点等上不会附着异物,能提供高可靠性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旋钮的上板侧的面、以及上板的旋钮侧的面在上述旋钮的初始状态和移动时总是进行面接触。因为采用面接触,所以,防尘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因为通孔始终处于被旋钮堵塞的状态,所以防尘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能提供一种能稳定地向滑动方向移动、操作性良好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再者,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上述旋钮具有一种穿通孔,该孔与上述操作构件的凸出部相嵌合,该穿通孔以及与该穿通孔相嵌合的上述操作构件被设置在上述旋钮表面上的堵塞部进行覆盖。所以,能防止灰尘等异物从穿通孔和突出部的微小间隙中进入内部,使防尘性进一步提高。并且,也不会出现误操作,还能进一步提高装配性。再者,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堵塞部由挠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该堵塞部来对按压构件进行按压,所以,开关部容易操作,能提供操作性良好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再者,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堵塞部的中央部比周围部壁薄,能在该中央部对按压构件进行按压,所以,开关部更容易操作,能提供操作性更好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再者,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开关部具有被按压构件按压的半圆球状活动接点,按压构件受到活动接点的反作用力,操作构件从中央孔中突出来的部分与堵塞部进行弹性接触。所以,操作构件和堵塞部的接触不会脱离,因此,能防止操作构件和堵塞部磨损,能提供长寿命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并且,当按压堵塞部时,开关部立即操作,所以能提供操作性更好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内部平面图。
图5是表示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7是涉及过去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第1连动构件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附图加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侧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
以下根据图1~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框体1由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其中具有:
底壁部1a:一对第1侧壁部1b,它从该底壁部1a的缘部起设置成竖立状;以及一对第2侧壁部1c,它从底壁部1a的缘部起竖立设置,同时与第1侧壁部1b相邻接而形成。并且,一对第1侧壁部1b在第1方向X上呈相对状,一对第2侧壁部1c在与该第1方向X相垂直的第2方向Y上呈相对状态。
底壁部1a在中央部具有导向凹部1d,在该导向凹部1d和第1侧壁部1b之间,沿第1方向X形成一对第1接点用凹部1e,其形状是在第2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并且,在导向凹部1c和第2侧壁部1c之间,在第2方向Y上形成一对第2接点用凹部1f,其形状是在第1方向X上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并且,从底壁部1a到第1侧壁部1b,与第1接点用凹部1e相平行地形成一对由L字形的凹部构成的第1安放部1g,同时,从底壁部1a到第2侧壁部1c,与第2接点用凹部1f相平行地形成一对由L字形凹部构成的第2收放部1h。并且,在第1、第2侧壁部1b、1c的外面上分别形成爪部1k。
开关部S具有:由金属构成的固定接点部2、以及把金属制的半圆球状的2块板簧重叠起来而构成的活动接点3,固定接点部2被埋设成露出于框体1的底壁部1a的导向凹部1d的状态,活动接点3在由导向凹部1d导向的状态下被设置在固定接点部2上。并且,在活动接点3上从上方到底壁部1a粘贴一种下面上涂敷粘合剂的具有挠性的薄片4。然后,当按压活动接点3时,该活动接点3反转,与固定接点部2形成导通,输出按压信号。而且,活动接点3有2片相重叠是为了增大按压时的作用力。
第1方位检测用接点5由细长的金属板构成,并被埋设成在第1接点用凹部1e处露出在外部,再者,在第1接点用凹部1e的端部附近形成该底壁部1a直接露出来的状态,构成露出部1m。并且,该第1方位检测用接点5与端子部5a连接成整体,该端子部5a被埋设在框体1内,并向外突出,同时沿第1侧壁部1b进行弯曲。
第2方位检测用接点6由细长的金属板构成,并被埋设成在第2接点用凹部1f处露出到外部的状态,再者,在第2接点用凹部1f的端部附近,形成底壁部1a照原样露出的状态,构成露出部1n。并且,该第2方位检测用接点6与端子部6a连接成一个整体,该端子部6a被埋设在框体1内并向外突出,同时,沿第2侧壁部1c进行弯曲。
按压构件7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其中具有:由4角形薄板构成的基部7a、以及从该基部7a向上方突出的园柱状突部7b。该按压构件7,形成基部7a的下面与薄片4相搭接的状态,当该按压构件7被按压时,活动构件3反转,对开关S进行操作。
操作构件8具有:由4角形薄板构成的基体8a、从基体8a向上方鼓起形成矩形的突出部8b、以及从基部8a到突出部8b穿通的中央孔8c。该操作构件8,其基体8a的下面被置于底壁部1a上,能在该底壁部1a上滑动地移动,中央孔8c支承按压构件7并使其能上下移动。
第1连动构件9是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其中包括:薄板状构件9a、在该板状构件9a中在第1方向X上延伸而形成的第1槽部9b、以及在该第1方向X上形成了一对的第1侧缘部9c,在第1侧缘部9c上形成由凹部构成的第1切口部9d,同时,在该第1切口部9d上形成一种从各端缘部9e上突起来并互相面对面的夹持部9f。并且,在第1槽部9b和各第1切口部9d之间分别以向下方倾斜的状态而形成第1滑动子9g。在与第1槽部9b的第1方向X相平行的侧缘附近形成隆起部9h。该隆起部9h是为了增加板状构件9a强度而设置的。该第1连动构件9是利用冲压加工法对一块金属板冲制而成,其上形成第1槽部9b、第1端缘部9c、第1切口部9d、夹持部9f、第1滑动子9g,其制造方法非常简便。而且,第1切口部9d的Y方向的长度,形成为大体上可以看作是等于第1收放部1g的Y方向的长度,实际上比第1收放部1g稍短。
第1螺旋弹簧10用金属制成,在使夹持部9f插入到弹簧端部10a内的状态下,把弹簧安装在第1连动构件9上。该第1螺旋弹簧10被安装在一对第1切口部9d内,并且,两侧的端部10a处于和该第1切口部9d的端缘部9e弹性连接的状态。
安装了这种第1螺旋弹簧10的第1连动构件9,在第1侧缘部9c与第1侧壁部1c相搭接并被导向的状态下,被安放在框体1的内部1p上并使其能够滑动。当收放该第1连动构件9时,第1螺旋弹簧10被收放在第1收放部1g内,在第1连动构件9的中立状态(初始状态)下,第1螺旋弹簧10的端部10a一部分与第1切口部9d的两端的端缘部9e进行弹性连接,端部10a的其余部分几乎全都处于和L字形的端壁1q进行弹性连接的状态。这样,把第1螺旋弹簧10安装到第1侧缘部9c的外边,所以,第1螺旋弹簧10不进行叠层,因此,有助于减小厚度。再有,因为只要把第1螺旋弹簧10安装到第1切口部9d上,把该第1螺旋弹簧10嵌合到第1安放部1g上即可,所以,装配非常简单。并且,在该中立状态下,一边的第1滑动子9g所处的状态是与露出在第1接点用凹部1e内的露出部1m滑动连接。
并且,操作构件8的基体8a被埋入到第1槽部9b内,把操作力加到该操作构件8上,当操作构件8在第2方向Y上滑动时,基体8a按压第1槽部9b的内壁面,第1连动构件9进行连动,在由第1侧壁部1b进行导向的状态下进行滑动。这时,第1螺旋弹簧10的一边的端部10a受到第1切口部9d中与前进方向相反一侧的端缘部9e的按压,另一端部10a与第1安放部1g中的前进方向一侧的端壁1q进行弹性接触。所以,第1螺旋弹簧10被压缩。第1滑动子9g分别从露出部1m接触在靠前进方向上所形成的第1方位检测用接点5。并且,一对第1滑动子9q通过板状构件9a而导通。所以,面对面的一对端子部5a之间导通,电流流过,检测出方位。并且,在相反方向上滑动的情况下,同样在不同的端子部5a间电流通过,检测出方位。
并且,当取消对操作构件8的操纵力时,第1螺旋弹簧10返回,第1连动构件9的第1切口部9d的端缘部9e被第1螺旋弹簧10的端部10a按压,第1连动构件9返回。并且,端部10a与第1安放部1g的端壁1q相搭接,于是,限制第1螺旋弹簧10返回,与此同时,也限制第1连动构件9返回,第1连动构件9返回到中立位置上。这时,操作构件8也被第1槽部9b按压,返回到中央部。再者,当第1连动构件9返回时,第1滑动子9g与露出部1m滑动连接,端子部5a之间断开。
第2连动构件11是对一块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其中具有:薄板状的板状构件11a、在该板状构件11a上在第2方向Y上延伸而形成的第2槽部11b、以及在该第2方向Y上形成的一对第1侧缘部11c,在第2侧缘部11c上形成由凹部构成的第2切口部11d,同时,在该第2切口部11d上形成一种从各端缘部11e凸起并互相相对的凸起的夹持部11f,第2侧缘部11c和夹持部11f从板状构件11a起向下下降一级而形成。这样做是为了当组装第1、第2连动构件9、11时,第1连动构件9夹持部9f和第2连动构件11的夹持部11f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并且,在第2槽部11b和各第2切口部11d之间,分别以向下斜倾的状态形成第1滑动子11g。该第2连动构件11是利用冲压加工方法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压,形成第2槽部11b、第2侧缘部11c、第2切口部11d,夹持部11f和第2滑动子11g,制造方法非常简便。而且,第2切口部11d的X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第2安放部1h的X方向的长度稍短,即可以看作是等于第2收放部1h的X方向的长度。
第2螺旋弹簧12和第1螺旋弹簧10一样,由金属制成,在夹持部11f插入到端部12a的状态下被安装到第2连动构件11上。该第2螺旋弹簧12被安装在一对第2切口部11d上,并且,两侧的端部12a处于和该第2切口部11d的端缘部11e进行弹性接触的状态。
安装了这种第2螺旋弹簧12的第2连动构件11,在第2侧缘部11c与第2侧壁部11c相搭接并得到导向的状态下被安放在框体1的内部1p内并能滑动。当安放该第2连动构件11时,第2螺旋弹簧12被安放在第2安放部1h内,在第2连动构件11的中立状态(初始状态)下,第2螺旋弹簧12的端部12a的一部分与第2切口部11d的两端的端缘部11e进行弹性接触,端部12a其余部分几乎均处于和L字形的端壁1r进行弹性接触的状态。这样在第2侧缘部11c的外面安装第2螺旋弹簧12,所以,第2螺旋弹簧12没有叠层,因此有助于减小厚度。再者,只需把第2螺旋弹簧12安装到第2切口部11d上,与第2安放部1h相嵌合即可,所以,装配作业非常简便。并且,在此中立状态下,一边的第2滑动子11g所处的状态是与另一边的第2接点用凹部1f内露出来的露出部1n滑动连接。
并且,操作构件8的突出部8b被装入到第2槽部11b,把操作力加到该操作构件8上,当操作构件8在第1方向X上滑动时,突出部8b按压第2槽部11b的内壁面,第2连动构件11进行连动,在由第2侧壁部11c进行导向的状态下进行滑动。这时,第2螺旋弹簧12一边的端部12a受到第2切口部11d中与前进方向相反一侧的端缘部11e的按压,另一端部12a与第2安放部1h中的前进方向一侧的端壁1r进行弹性接触。所以,第2螺旋弹簧2被压缩。第2滑动子11h分别从露出部1n接触在靠前进方向上所形成的第2方位检测用接点6。并且,一对第2滑动子11g通过板状构件11a而导通。所以,面对面的一对端子部6a之间导通,电流流过,检测出方位。并且,在相反方向上滑动的情况下,同样在不同的端子部6a之间电流通过,检测出方位。
并且,当取消对操作构件8的操纵力时,第2螺旋弹簧12返回,第2连动构件11的第2切口部11d的端缘部11e被第2螺旋弹簧12的端部12a按压,第2连动构件11返回。并且,端部12a与第2安放部1h的端壁1r相搭接,于是,限制第2螺旋弹簧12返回,与此同时,也限制第2连动构件11返回,第2连动构件11返回到中立位置上。这时,操作构件8也被第2槽部11b按压,返回到中央部。再者,当第2连动构件11返回时,第2滑动子11b与露出部1n摩擦接触,端子部6a之间断开。
胶片13由具有挠性的胶片材料制成,它具有4角形的基部13a、以及形成在中央的矩形孔13b,该胶片设置在第2连动构件11上。
上板14是薄金属板制成的箱形件,它具有:平板上的上壁14a、设置在该上壁14a中央的矩形通孔14b、以及从上壁14a向下方延伸形成的侧壁部14c,在侧壁部14c的中央部形成细长的结合孔14d,在该结合孔14d的两端附近设置切口部14e。
该上板14作为框体的一部分从框体1的上方进行覆盖,利用使爪部1k与结合孔14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装,第1、第2连动构件9、11、开关部S等的各个零件被安放在内部1p内,形成的状态是,连动构件8的突出部8b和按压构件7的突部7b从通孔14b向上方突出。而且,端子部5a、6a位于切口部14c内。
旋钮15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其中具有:圆盘状部15a、设置在圆盘状部15a的上面的中央部的凹部15b、以及从该凹部15b到下面穿通形成的穿通孔15c。该旋钮15从框体1的上板14的外方进行安装,操作构件8的突出部8b与穿通孔15c相嵌合,同时、圆盘状部15a的上板14侧的面即下面与上板14的圆盘状部15a侧的面即表面互相进行面接触,在此状态下对框体1的内部1P进行封闭。并且,如图2所示,在旋钮15的穿通孔15c的下方设置圆筒部15d,该圆筒部15d位于上板14的通孔14b内。利用该圆筒部15d能增大与突出部8b的嵌合余量,同时,该圆筒部15d碰到通孔14b上,即可形成旋钮15水平方向滑动的止动器。而且,设置了圆孔的移动电话等机壳Z位于圆盘状部15a上方的外缘部上,一方面允许向任意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防止旋钮15被拔出。
若这样安装旋钮15,则通过旋钮15的滑动操作,能使操作构件8跟踪操作,第1、第2连动构件9、11进行滑动。并且,旋钮15的初始状态,即操作构件8位于中心的位置和移动时,旋钮15的下面和上板14的上面始终保持面接触的状态,即使旋钮15移动,也能使框体1的内部1P始终保持被封闭状态。
堵塞部16由具有挠性的圆形合成树脂薄片构成,其中央部16a与周围部相比厚度较薄。该堵塞部16的周围部的下面被粘贴安装在旋钮15的凹部15b内,与旋钮15构成一个整体。这样当安装堵塞部16时,穿通孔15c和操作构件8被堵塞部16覆盖,穿通孔15c被密封,防尘性良好。并且,能防止灰尘、异物等从按压构件7和操作构件8的中央孔8c之间的微小间隙中侵入。而且,按压构件7被活动接点3加力,突部7b的前端面保持在与堵塞部16的中央部16a的下面进行弹性接触的状态。
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具有上述构成,以下说明其动作,当操作旋钮15时操作构件8跟踪操作。并且,当操作构件8在第1方向X上滑动时,第2连动构件11就滑动,输出一种表示在第1方向X上进行了操作的方位检测信号。这时,因为第1槽部9b构成退让部,所以,第1连动构件9不移动,操作构件8能在第1方向X上移动。并且,当操作构件8在第2方向Y上滑动时,第1连动构件9就滑动,输出一种表示在第2方向Y上进行了操作的方位检测信号。这时,操作构件8,第2槽部11b变成退让部,该第2连动构件11不移动,能在第2方向Y上移动。并且,当取消对旋钮15的操作力时,被压缩的第1、第2螺旋弹簧10、12复位,第1、第2连动构件9、11返回,操作构件8也进行连动,返回到中央部,旋钮15也跟随操作构件8返回到中立位置上。而且,在倾斜方向上也能使旋钮15移动,这时,第1、第连动构件9、11滑动,从双方输出方位检测信号,在倾斜方向上能检测出移动。
而且,在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中,第1、第2螺旋弹簧10、12的复位在第1、第2收放部1g、1h受到限制,所以不依靠螺旋弹簧的弹力的平衡,即可准确地使第1、第2连动构件9、11返回到中立位置上。因此,螺旋弹簧的弹力即使多少有些误差,也能准确地使第1、第2连动构件9、11返回到中立位置上,既能提高可靠性,又能提高合格率。
再者,若按压堵塞部16,则按压构件7被按压到下方,伴随一种卡嗒声,使开关部S接通,输出按压信号。并且,因为堵塞部16的中央部16a壁薄,所以,容易进行按压操作,手感良好。再有,因为按压构件7的突部7b的前端面始终与堵塞部16的中央部16a的下面进行弹性接触,所以,除手感良好外,该前端面和中央部16a的下面始终进行接触,能防止分离,所以能减少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旋钮15制成圆板状,其上面几乎与堵塞部16形成的高度相同,所以,能减小厚度,并且,因为滑动操作用的旋钮15和按压操作用的堵塞部16分别进行设置,所以,不会在按压操作时出现滑动操作等误动作。再者,堵塞部16由旋钮15进行支承,所以,与用按压构件7来支承该堵塞部相比较,能提高装配性能,同时能提高多方向输入装置的防尘性能。
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采用上述构成和动作,但不言而喻,并非仅限于上述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把堵塞部16粘贴在旋钮15上的构成,但不一定需要堵塞部16。并且,也可以用半圆球形弹簧来形成堵塞部。
Claims (3)
1、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其具有设置了通孔的上板;操作构件,其能在该通孔内在上述上板的面方向上进行滑动;以及连动构件,它被设置在上述框体内部,同时,利用上述操作构件进行移动,以此来输出方位信号;
在上述操作构件上从上述上板的外面安装圆板状的旋钮,利用该旋钮的上述上板侧的面来堵塞上述上板的通孔,封闭上述框体内部;
上述旋钮的上述上板侧的面、以及上述上板的上述旋钮侧的面在上述旋钮的初始状态和移动时总是进行面接触;
上述旋钮具有一种穿通孔,该孔与上述操作构件的凸出部相嵌合,该穿通孔以及与该穿通孔相嵌合的上述操作构件被设置在上述旋钮表面上的堵塞部所覆盖;
上述框体内形成开关部,对上述开关部进行操纵的按压构件能上下移动地保持在上述操作构件上,上述堵塞部由具有挠性的部件构成,通过该堵塞部来对上述按压构件进行按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堵塞部的中央部比周围部壁薄,能在该中央部对上述按压构件进行按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部具有一种被上述按压构件进行按压的半圆球状的活动接点,上述按压构件接受上述活动接点施加的力,从上述操作构件的中央孔中突出来的部分以弹性方式与上述堵塞部相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53923/2001 | 2001-05-23 | ||
JP2001153923A JP2002352670A (ja) | 2001-05-23 | 2001-05-23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8542A CN1388542A (zh) | 2003-01-01 |
CN1227684C true CN1227684C (zh) | 2005-11-16 |
Family
ID=1899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1206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7684C (zh) | 2001-05-23 | 2002-05-22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2352670A (zh) |
CN (1) | CN1227684C (zh) |
TW (1) | TW5415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14279B2 (ja) * | 2004-04-23 | 2006-08-23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多方向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4348268B2 (ja) * | 2004-09-29 | 2009-10-21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JP5117335B2 (ja) * | 2007-12-27 | 2013-01-16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
-
2001
- 2001-05-23 JP JP2001153923A patent/JP200235267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
- 2002-04-12 TW TW91107500A patent/TW54155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5-22 CN CN 02120628 patent/CN12276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41555B (en) | 2003-07-11 |
JP2002352670A (ja) | 2002-12-06 |
CN1388542A (zh) | 2003-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63881A (zh) | 按钮开关 | |
CN101499388A (zh) | 开关装置 | |
CN1240301A (zh) | 按钮开关及使用该按钮开关的输入装置 | |
US20170277227A1 (en) | Keyboard and notebook computer with same | |
CN2631025Y (zh) | 按压按钮开关 | |
CN1267945C (zh) | 多向滑动开关 | |
CN1183568C (zh) | 复合操作型开关装置 | |
CN101604589A (zh) | 按钮开关 | |
CN101404230A (zh) | 开关装置 | |
CN104658790A (zh) | 一种按钮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227684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160919A (zh) | 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 | |
CN1178251C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设备 | |
CN1305207A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
CN203406212U (zh) | 按压型开关装置 | |
CN101047076A (zh) | 按压·滑动开关 | |
US5816833A (en) |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 |
CN1227685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221997C (zh) | 按钮开关 | |
KR20010021007A (ko) | 복수개의 수동 스위치를 구비하는 다방향 스위치 | |
CN1338765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84654C (zh) | 开关装置 | |
CN1293584C (zh) | 杠杆开关 | |
CN1264177C (zh) | 开关 | |
CN1215506C (zh) | 开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