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6563B -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46563B CN113846563B CN202111117960.2A CN202111117960A CN113846563B CN 113846563 B CN113846563 B CN 113846563B CN 202111117960 A CN202111117960 A CN 202111117960A CN 113846563 B CN113846563 B CN 1138465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n
- steel
- pier
- steel truss
- gir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4—Cable-stayed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属于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本施工方法在主塔墩施工期间,在主塔墩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在主塔墩墩旁托架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利用主塔墩的吊装设备在主塔墩墩旁托架的顶部逐段拼装钢导梁,并在钢导梁的顶部拼装架梁吊机;架梁吊机起吊钢桁梁节段与钢导梁对接;架梁吊机和顶推系统完成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后,准备下一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直至将钢桁梁对接和顶推至辅助墩和边墩的墩顶。本申请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整节段吊装+顶推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法,将传统现场焊接拼装转移到钢梁加工基地拼装,提高了钢梁焊接质量,减少了现场钢梁焊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钢梁距离河面较高、边跨及辅助跨不通航且大型浮吊设备无法进场的钢桁梁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梁架设施工。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技术能力的提升,跨越江河湖海的特大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钢桁梁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梁架设,第一种常规方案是采用在墩旁托架上利用大型浮吊在主跨侧拼装墩顶节段,再在墩顶节段拼装架梁吊机,利用架梁吊机双悬臂架设,对于边墩和辅助墩顶钢梁节段采用浮吊吊装至墩旁托架上。第二种常规方案是在主墩、边墩和辅助墩设置墩旁托架,在墩旁托架上设置纵移装置,再利用浮吊拼装钢导梁、钢梁和架梁吊机,利用架梁吊机散拼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并逐步顶推到设计位置。
对于上述两种常规施工方法:一是需要长时间占用浮吊资源,设备使用费较高;二是常规的架梁吊机散拼钢桁梁杆件,对施工精度要求高,且施工周期长,相对费用增加。因此,急需一种针对边跨钢桁梁施工可以不采用浮吊设备,且能减少现场拼装钢桁梁工作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边跨及辅助跨钢梁架设施工效率低和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塔墩施工期间,在主塔墩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在主塔墩墩旁托架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利用主塔墩的吊装设备在主塔墩墩旁托架的顶部逐段拼装钢导梁,并在钢导梁的顶部拼装架梁吊机;
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然后在钢导梁的前端设置配重平台和配重块,架梁吊机起吊钢桁梁节段与钢导梁对接;
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拆除钢导梁前端1/2重量的配重块;
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再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利用架梁吊机再次起吊钢桁梁节段与已拼接钢桁梁对接;
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第三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完全拆除钢导梁前端的配重块;
架梁吊机和顶推系统完成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后,准备下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直至将钢桁梁对接和顶推至辅助墩和边墩的墩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导梁拼装过程中,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上的顶推系统将拼装完成的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前后纵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墩旁设置辅助墩墩旁托架,在辅助墩墩旁托架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所述边墩旁设置边墩墩旁托架,在边墩墩旁托架的顶部设置滑道梁、滑块和顶升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推系统包括滑道梁、张拉千斤顶、钢绞线、滑块和顶升单元,所述张拉千斤顶通过钢绞线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梁的顶部,所述张拉千斤顶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滑道梁的两侧端部,所述顶升单元固定在滑道梁的两侧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导梁拼装过程中,钢导梁的下弦杆设置的滑块间距根据要求由单节间长度调整为双节间长度,且纵向相邻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纵向连杆以使滑块同步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由多块混凝土块或金属块组成。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由于本施工方法在主塔墩施工期间,在主塔墩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在主塔墩施工期间,在主塔墩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在主塔墩墩旁托架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利用主塔墩的吊装设备在主塔墩墩旁托架的顶部逐段拼装钢导梁,并在钢导梁的顶部拼装架梁吊机;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然后在钢导梁的前端设置配重平台和配重块,架梁吊机起吊钢桁梁节段与钢导梁对接;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拆除钢导梁前端1/2重量的配重块;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再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利用架梁吊机再次起吊钢桁梁节段与已拼接钢桁梁对接;顶推系统将钢导梁和架梁吊机第三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完全拆除钢导梁前端的配重块;架梁吊机和顶推系统完成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后,准备下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直至将钢桁梁对接和顶推至辅助墩和边墩的墩顶。
因此,本施工方法用了现场既有塔吊进行主塔墩上的钢导梁结构的拼装,再在钢导梁上拼装架梁吊机结构。然后利用已拼装的架梁吊机整节段起吊首节段钢桁梁节段,并与已拼装的钢导梁进行对接。最后,利用主塔墩及辅助墩上的顶推系统将边跨及辅助跨的钢桁梁逐步顶推到设计位置。该施工方法充分利用了现场既有吊装设备,有效节约了大型浮吊设备费。同时,该方法采用了主塔墩和钢桁梁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可在主塔墩施工期间即可进入钢桁梁架设工作,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此外,该施工方法采用了整节段吊装+顶推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法,无需在施工现场焊接拼装钢桁梁节段,将钢桁梁节段转移到钢梁加工基地拼装,提高了钢桁梁焊接质量,减少了现场钢桁梁焊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架梁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7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8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9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顶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塔墩;2、主塔墩墩旁托架;3、顶推系统;4、已拼接钢桁梁;5、钢导梁;6、架梁吊机;7、配重块;8、临时墩;9、辅助墩;10、边墩;11、辅助墩墩旁托架;12、边墩墩旁托架;13、顶升单元;15、滑道梁;16、张拉千斤顶;17、钢绞线;18、滑块;401、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2、第二段钢桁梁节段;403、第三段钢桁梁节段;404、余下的钢桁梁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边跨及辅助跨钢梁架设施工效率低和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见图1至图6所示,在主塔墩1施工期间,在主塔墩1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2,主塔墩墩旁托架2沿纵桥向对称设置在主塔墩1的两侧,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3。
利用主塔墩1旁的吊装设备(图中未画出)起吊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并放置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的顶部,利用吊装设备在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的顶部拼装架梁吊机6的杆件,吊装设备优选为主塔墩1旁的塔吊。
利用顶推系统3将已拼装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和架梁吊机6的杆件整体向边跨侧移动一个节段长度,利用主塔墩1旁的吊装设备起吊钢导梁5的第二节段,并将钢导梁5的第二节段与第一节段拼接成一体。
利用吊装设备在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顶部继续拼装架梁吊机6的杆件,钢导梁5拼装过程中,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的顶推系统3将拼装完成的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前后纵向移动,以满足吊装设备的吊距在安全范围内。
利用顶推系统3再次将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及架梁吊机6的杆件整体向边跨侧移动一个节段长度,并利用吊装设备在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顶部继续拼装架梁吊机6的杆件完成架梁吊机6的主体结构拼装。
利用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的第一节段、第二节段和架梁吊机6的主体结构整体向主跨侧移动两个节段长度;利用吊装设备起吊钢导梁5的三角形节段的配重平台与第一节段的边跨侧拼接成一体,并利用吊装设备在三角形节段的配重平台上安装配重块7,配重块7安装完成后在架梁吊机6的主体结构上安装吊具。
配重块7由多块混凝土块或金属块组成,配重块7的重量根据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平衡状态进行确定,以保证架梁吊机6起吊钢桁梁节段时防止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倾覆,并缩短钢导梁5的长度,减少钢导梁5的钢材用量。
步骤2、参见图7所示,利用架梁吊机6起吊首段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1与钢导梁5进行对接。
步骤3、参见图8所示,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1对接完成后,利用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架梁吊机6、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1第1次整体向边跨侧纵向移动设定长度(即一个节段长度);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竖向千斤顶整体起顶并锁定后,将钢导梁5上的配重块7拆除50%重量,并将滑块18向主跨侧移动1个设定长度。
步骤4、参见图9所示,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架梁吊机6、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1第2次向边跨侧纵向移动设定长度,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设定长度,利用架梁吊机6整体吊装第二段钢桁梁节段402,并与已拼接钢桁梁4进行对接。
步骤5、参见图10所示,第二段钢桁梁节段402与已拼接钢桁梁4对接完成后,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架梁吊机6与已拼接钢桁梁4第3次向边跨侧纵向移动设定长度;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的竖向千斤顶整体起顶并锁定后,拆除钢导梁5上余下的全部配重块7,并将滑块18向主跨侧移动1个设定长度。
步骤6、参见图11所示,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架梁吊机6与已拼接钢桁梁4第4次向边跨侧纵向移动设定长度,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设定长度,利用架梁吊机6整体吊装第三段钢桁梁节段403,并与已拼接钢桁梁4进行对接。
步骤7、如图12所示,第三段钢桁梁节段403对接完成后,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顶推系统3和辅助墩9上的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架梁吊机6、已拼接钢桁梁4整体向边跨侧纵向移动2个设定长度,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移动2个设定长度,按上述步骤,重复完成余下的钢桁梁节段404的拼接作业。
步骤8、参见图13所示,余下的钢桁梁节段404对接完成后,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架梁吊机6、已拼接钢桁梁4整体向边跨侧纵向移动1个设定长度,将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1顶推至边墩10的顶部,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移动1个设定长度,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临时墩8和边墩10上的竖向千斤顶整体起顶并锁定后,将滑块18向主跨侧移动1个设定长度。
步骤9、参见图14所示,利用边墩墩旁托架12附近的吊机,拆除钢导梁5的所有杆件,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临时墩8和边墩10上的竖向千斤顶整体起顶并锁定后安装永久支座,将已拼接钢桁梁4下落至设计位置,完成边跨及辅助跨钢梁架设。
本申请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利用了现场既有塔吊进行主塔墩1上的钢导梁5结构的拼装,再在钢导梁5上拼装架梁吊机6结构。然后利用已拼装的架梁吊机6整节段起吊部分钢导梁节段及钢桁梁节段401,并与已拼装的钢导梁5进行对接。最后,利用主塔墩1及辅助墩9上的顶推系统3将边跨及辅助跨的钢桁梁逐步顶推到设计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充分利用了现场既有吊装设备,有效节约了大型浮吊设备费。同时,该方法采用了主塔墩1和钢桁梁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可在主塔墩1施工期间即可进入钢桁梁的架设工作,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
此外,该施工方法采用了整节段吊装+顶推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法,无需在施工现场焊接拼装钢桁梁节段,将钢桁梁节段转移到钢梁加工基地拼装,提高了钢桁梁的焊接质量,减少了现场钢桁梁焊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时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7至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的主塔墩1和辅助墩9之间间隔设置一组或多组临时墩8,临时墩8具体数量根据主塔墩1和辅助墩9之间的间距具体设定。
在临时墩8的墩顶设置支撑钢桁梁的滑道梁15、滑块18和顶升单元13,顶升单元13优选为竖向千斤顶。滑块18在滑道梁15上以支撑已拼接钢桁梁4向边跨侧移动,顶升单元13以向上顶升已拼接钢桁梁4以使滑块18移动至初始位置,为下一步已拼接钢桁梁4顶推施工做准备。
本申请实施例在主塔墩1和辅助墩9之间间隔设置临时墩8,本实施例的临时墩8设有一根,临时墩8位于主塔墩1和辅助墩9之间距离的1/2处。临时墩8为已拼接钢桁梁4向边跨侧移动提供临时支撑,以保证已拼接钢桁梁4向边跨侧移动时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7至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的辅助墩9旁设置辅助墩墩旁托架11,辅助墩墩旁托架11沿纵桥向对称设置在辅助墩9的两侧,在辅助墩墩旁托架11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3,辅助墩墩旁托架11顶部的顶推系统3用于配合主塔墩墩旁托架2顶部的顶推系统3对已拼接钢桁梁4同步配合顶推施工作业,以保证已拼接钢桁梁4能顺利向边跨侧顶推。
在边墩10旁设置边墩墩旁托架12,边墩墩旁托架12沿纵桥向对称设置在边墩10的两侧,在边墩墩旁托架12的顶部设置滑道梁15、滑块18和顶升单元13。边墩墩旁托架12顶部的滑块18在滑道梁15上以支撑已拼接钢桁梁4向边跨侧移动,顶升单元13以向上顶升已拼接钢桁梁4以使滑块18移动至初始位置,为下一步已拼接钢桁梁4顶推施工做准备。
工作原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由于本施工方法在主塔墩施工期间,在主塔墩1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2,在主塔墩1施工期间,在主塔墩1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2,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3,利用主塔墩1的吊装设备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的顶部逐段拼装钢导梁5,并在钢导梁5的顶部拼装架梁吊机6;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然后在钢导梁5的前端设置配重平台和配重块7,架梁吊机6将钢桁梁节段与钢导梁5对接;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钢桁梁节段和架梁吊机6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拆除钢导梁5前端1/2重量的配重块7;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再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利用架梁吊机6再次起吊钢桁梁节段与已拼接钢桁梁4对接;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第三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完全拆除钢导梁5前端的配重块7;架梁吊机6和顶推系统3完成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后,准备下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直至将已拼接钢桁梁4对接和顶推至辅助墩9和边墩10的墩顶。
该施工方法充分利用了现场既有吊装设备,有效节约了大型浮吊设备费。同时,该方法采用了主塔墩1和钢桁梁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可在主塔墩1施工期间即可进入钢桁梁的架设工作,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此外,该施工方法采用了整节段吊装+顶推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法,无需在施工现场焊接拼装钢桁梁节段,将钢桁梁节段转移到钢梁加工基地拼装,提高了钢桁梁焊接质量,减少了现场钢桁梁焊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时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塔墩(1)施工期间,在主塔墩(1)旁设置主塔墩墩旁托架(2),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3),利用主塔墩(1)的吊装设备在主塔墩墩旁托架(2)的顶部逐段拼装钢导梁(5),并在钢导梁(5)的顶部拼装架梁吊机(6);
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然后在钢导梁(5)的前端设置配重平台和配重块(7),架梁吊机(6)起吊钢桁梁节段与钢导梁(5)对接;
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拆除钢导梁(5)前端1/2重量的配重块(7);
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再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利用架梁吊机(6)再次起吊钢桁梁节段与已拼接钢桁梁(4)对接;
顶推系统(3)将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第三次向边跨侧顶推至指定位置,同时架梁吊机(6)向主跨侧前行至指定位置后,完全拆除钢导梁(5)前端的配重块(7);
架梁吊机(6)和顶推系统(3)完成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后,准备下一个钢桁梁节段的对接和顶推循环,直至将已拼接钢桁梁(4)对接和顶推至辅助墩(9)和边墩(10)的墩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导梁(5)拼装过程中,利用主塔墩墩旁托架(2)上的顶推系统(3)将拼装完成的钢导梁(5)和架梁吊机(6)前后纵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墩(9)旁设置辅助墩墩旁托架(11),在辅助墩墩旁托架(11)的顶部设置顶推系统(3),所述边墩(10)旁设置边墩墩旁托架(12),在边墩墩旁托架(12)的顶部设置滑道梁(15)、滑块(18)和顶升单元(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推系统(3)包括滑道梁(15)、张拉千斤顶(16)、钢绞线(17)、滑块(18)和顶升单元(13),所述张拉千斤顶(16)通过钢绞线(17)与滑块(18)连接,所述滑块(18)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梁(15)的顶部,所述张拉千斤顶(16)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滑道梁(15)的两侧端部,所述顶升单元(13)固定在滑道梁(15)的两侧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导梁(5)拼装过程中,钢导梁(5)的下弦杆设置的滑块(18)间距根据要求由单节间长度调整为双节间长度,且纵向相邻的两个滑块(18)之间设置纵向连杆以使滑块(18)同步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块(7)由多块混凝土块或金属块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17960.2A CN113846563B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17960.2A CN113846563B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46563A CN113846563A (zh) | 2021-12-28 |
CN113846563B true CN113846563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7897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17960.2A Active CN113846563B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465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7331B (zh) * | 2021-12-30 | 2024-02-27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钢梁顶推施工的导梁及钢箱梁架设方法 |
CN114250712A (zh) * | 2021-12-31 | 2022-03-29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 一种不对称托架架设斜拉桥钢桁梁方法 |
CN115125852B (zh) * | 2022-06-30 | 2025-01-10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跨海斜拉桥的塔区无索梁段施工方法 |
CN115094764B (zh) * | 2022-06-30 | 2025-01-10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跨海斜拉桥的临时支架及施工方法 |
CN115305835B (zh) * | 2022-08-15 | 2023-07-11 |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运用架梁起重机架设双节间整节段钢桁梁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04771B2 (ja) * | 1992-05-30 | 2000-10-30 | 前田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 押出し工法による複合斜張橋の構築工法 |
CN104480862B (zh) * | 2014-12-03 | 2016-04-20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边跨钢桁梁的架设方法 |
CN108103953B (zh) * | 2018-03-09 | 2019-10-15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适用于高墩大跨度钢桁梁桥双滑块顶推施工方法 |
CN108867383B (zh) * | 2018-06-25 | 2019-11-29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塔五跨钢箱桁梁斜拉桥快速施工方法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11117960.2A patent/CN11384656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46563A (zh) | 2021-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46563B (zh) |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边跨及辅助跨钢桁梁架设的施工方法 | |
CN109868750B (zh) | 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及顶推方法 | |
CN112900281B (zh) | 复杂曲线梁上顶推施工装置及方法 | |
CN111139749A (zh) | 一种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悬臂架设施工方法 | |
CN113123238B (zh) | 一种变宽段钢桁梁横移架设方法 | |
CN109629449B (zh) | 一种钢箱拱桥拱脚钢混结合段安装定位支架及对位方法 | |
CN110093862B (zh) | 可实现纵横向拼装的三工作面架桥机及盖梁无便道节段拼装工法 | |
CN110468734B (zh) | 钢拱肋顶推系统及钢拱肋顶推施工方法 | |
CN110205948B (zh) | 一种宽体架桥机及其架设方法 | |
JP4188170B2 (ja) | 鉄骨構造物の建方工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112523090B (zh) | 一种钢桁梁斜拉桥起始节间安装方式 | |
CN210766431U (zh) | 钢拱肋顶推系统 | |
CN112376440A (zh) | 一种斜拉桥的主梁无合拢吊装的施工工艺 | |
CN215925692U (zh) | 一种超长多跨装配式一体化多功能架桥机 | |
CN209873587U (zh) | 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 | |
CN114875810A (zh) | 一种桥梁架设方法 | |
CN115961549A (zh) | 一种斜拉桥大吨位整节段钢梁后喂梁式架设施工方法 | |
CN210315235U (zh) | 可实现纵横向拼装的三工作面架桥机 | |
CN215629392U (zh) | 一种预制箱梁拼宽设备 | |
CN212245935U (zh) | 一种高墩钢梁顶推设备吊装装置 | |
CN210368664U (zh) | 一种宽体架桥机 | |
CN210262748U (zh) | 钢箱梁顶推施工悬臂支承结构 | |
CN114263114A (zh) | 大截面钢箱梁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8989877U (zh) | 大跨度钢桁梁桥双滑块顶推施工结构 | |
CN113944115B (zh) | 用于大跨径斜拉桥砼主梁拆除的全自动一体化拆桥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