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792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94792B CN113794792B CN202111266883.7A CN202111266883A CN113794792B CN 113794792 B CN113794792 B CN 113794792B CN 202111266883 A CN202111266883 A CN 202111266883A CN 113794792 B CN113794792 B CN 1137947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rotating shaft
- connecting rod
- electronic device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20347 spindle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机构,柔性屏及传动机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转轴机构活动连接;柔性屏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并覆盖转轴机构,柔性屏可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部,传动部包括连杆座及与连杆座活动连接的扇形连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通过传动部与转轴机构连接;在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于转轴机构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在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于转轴机构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同步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尺寸的追求也逐步增高。为了满足用户浏览网页、玩游戏或观看视频等场景时的视觉体验需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尺寸变得越来越大。但随着显示屏幕的增大,整个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的增大,这就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及握持舒适性。近年来,柔性屏技术发展快速,将柔性屏应用在折叠式电子设备上,成为了大屏化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在相关的技术中,用户通过操控可实现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折叠或者展开。当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之后,体积较小,可方便携带。而当折叠式电子设备展开之后,则可以获得大屏幕显示的效果。但是,在应用中却发现,当前的折叠式电子设备技术成熟度尚有欠缺。其中,以外翻折叠为例,使用柔性屏外翻折叠方案的电子设备,其在外翻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中会出现柔性屏受到压缩或者拉伸应力的作用,这样,柔性屏会不同程度被弯折拱起;尤其是,在经过多次弯折之后,柔性屏上会留下明显的折痕,这会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也会影响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现有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时,其上的柔性屏容易受损伤及表面出现折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转轴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运动;
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并覆盖所述转轴机构,所述柔性屏可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呈对称设置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杆座及与所述连杆座活动连接的扇形连杆,各所述连杆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同步运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折叠式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无痕折叠的方案,柔性屏在随着电子设备进行折叠或展开时,电子设备的机壳也可以产生同步位移,且位移量可与柔性屏的折叠角度相对应,从而使得柔性屏可免受压缩或者拉伸应力的影响,这样即使电子设备多次或者反复经历折叠与展开操作,也不会损伤到柔性屏,不会在柔性屏上形成明显的折痕,可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本申请中所采用的传动机构可以稳定地带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随柔性屏发生适量的位移,且配合关系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1是图10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3是图1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柔性屏;31、第一显示部;32、第二显示部;33、可弯折显示部;4、第一转轴组件;41、第一转轴;42、第一轴支撑件;421、第一支撑结构;422、第二支撑结构;423、限位柱;424、滑动件;43、第一移动件;431、第一啮合齿;5、第二转轴组件;6、轴套;7、扇形连杆;71、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第二啮合齿;74、轴孔;75、滑杆;8、连杆座;81、滑槽部;9、滑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13,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参见图1至图7,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转轴机构,柔性屏3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通过所述转轴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可相对运动;
所述柔性屏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上并覆盖所述转轴机构,所述柔性屏3可随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相对运动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呈对称设置的传动部,各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杆座8及与所述连杆座8活动连接的扇形连杆7,各所述连杆座8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上,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分别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同步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例如为折叠式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外翻折叠式电子设备。例如,外翻折叠式智能手机或者外翻折叠式平板电脑等。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为折叠式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无痕折叠的方案。所述柔性屏3在随着电子设备进行折叠或者展开时,电子设备的机壳(即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可以产生同步位移,并且位移量可与所述柔性屏3的折叠角度相对应,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屏3能免于受压缩或者拉伸应力的影响。即使电子设备多次或者反复进行折叠与展开的操作,也不会损伤到其上的所述柔性屏3,且不会在所述柔性屏3上形成明显的折痕,这样可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本申请的方案中所采用的传动机构可以稳定地带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随所述柔性屏3发生适量的位移,且配合关系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所述转轴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的参与及相互配合,实现了用户在操控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或者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能对所述柔性屏3上的弯折区域(例如中部区域)进行一定的支撑过渡。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可随所述柔性屏3的弯折产生内缩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即相互靠近),同理,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也可随所述柔性屏3的弯折产生外扩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即相互远离),以避免所述柔性屏3产生局部应力,从而有效解决了目前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时(例如外翻折叠时),其上的柔性屏易损伤以及产生折痕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满足用户视觉体验需求的基础上还很好地提升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及用户的握持舒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在反复的折叠或者展开过程中因频繁受力而导致柔性屏损伤或者折痕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折叠式电子设备上柔性屏的使用寿命,从而也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设备的发展。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3,所述柔性屏3包括:第一显示部31、第二显示部3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31与所述第二显示部32之间的可弯折显示部33;
所述第一显示部3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所述第二显示部3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设置于所述转轴机构的上方;
参见图12和图13,在所述柔性屏3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处于弯曲的状态,所述转轴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
此外,参见图10和图11,在所述柔性屏3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其上的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则相应的处于展开(或称为展平)的状态,此时,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水平的悬置于所述转轴机构的上方。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将所述柔性屏3的静态显示区域和动态弯折显示区域做分离处理。其中的静态显示区域是指所述第一显示部31和所述第二显示部32。其中的动态弯折显示区域是指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部31和所述第二显示部32均不会随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而发生弯折/弯曲,其分别固定支撑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上。而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可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其可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下表现为展平,参见图1示出的展开状态,还可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下表现为弯曲,参见图2示出的折叠状态。
在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转轴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
其中,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能够实现所述柔性屏3在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针对其中的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进行支撑。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可带动电子设备的两个壳体(即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随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的弯折产生相互靠近的位移;当然,所述传动机构也可带动电子设备的两个壳体(即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随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的展平产生相互远离的位移。该设计可以很好地避免在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上产生压缩或者拉伸应力,进而可以避免在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上产生折痕,也不会对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造成损伤。
参见图10至图13,所述电子设备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或者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区域长度自身是不发生变化的。为了避免折叠时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可能产生压缩或者拉伸变形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设计了使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可适当外扩,以及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可适当内缩,而这两个壳体之间产生的位移量与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弯曲弧度相对应,从而确保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不受压缩或者拉伸应力作用,就不会产生折痕或者拉伤等问题。
参见图1、图3、图4、图10和图11,其中均展示了电子设备的展平状态。参见图2、图6、图12和图13,其中均展示了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7至图9,所述转轴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组件4、第二转轴组件5及轴套6;
其中,所述轴套6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至少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通孔内;
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的结构是相同的,二者呈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轴套6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是固定不动的,其能够起到支撑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的作用。
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可带动所述第一壳体1产生滑移运动,同样地,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可带动所述第二壳体2产生滑移运动。这样,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在弯曲或者展平时,在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下方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可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产生同步运动,可用以避免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因频繁受压缩或者拉伸应力而导致的屏幕损伤或者折痕问题。
当电子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以外翻折叠操作为例,所述柔性屏3上的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能够被所述轴套6仿形顶起而产生弯曲弧度,参见图13。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13,所述轴套6在垂直于其轴向的方向上,所述轴套6的横截面为凸起的弧形结构。
该凸起的弧形结构可用于支撑所述可弯折显示部33形成的弯曲。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8和图9,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包括:第一转轴41、第一轴支撑件42及第一移动件43;
所述第一转轴41包括主体段,及所述主体段两端分别延伸出的螺纹段,且各所述螺纹段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端延伸出固定段;
所述主体段位于所述轴套6内;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固定套接在所述固定段上,且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与所述第一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4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螺纹段上,并与所述螺纹段形成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移动件43与所述扇形连杆7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可随所述第一壳体1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41转动,所述第一移动件43可沿着所述螺纹段移动,并带动所述扇形连杆7转动。
其中,所述主体段、所述螺纹段及所述固定段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所述第一转轴41。一体成型结构外观美观,且各段之间的连接牢度高。
所述主体段在所述轴套6内是可以绕自身的轴向进行转动的。并且,转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本申请中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所述螺纹段和所述固定段均伸出至所述轴套6之外。
对于所述第一转轴41来说,其上的所述螺纹段和所述固定段各设置两个,且相对于所述主体段呈对称设置。各所述螺纹段上活动设置有所述第一移动件43,各所述固定段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5,在所述第一移动件4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431,所述扇形连杆7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431相配合的第二啮合齿73,所述第一移动件43与所述扇形连杆7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啮合齿431和所述第二啮合齿73组成齿啮合传动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可随所述第一壳体1而发生转动,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与所述第一转轴41之间为固定连接设置,这样,在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随所述第一壳体1转动时就可带动所述第一转轴41绕自身轴心发生旋转,此时,所述第一移动件43则可沿着所述第一转轴41上的螺纹段进行水平移动。在所述第一移动件4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431,所述第一啮合齿431可用于与所述扇形连杆7端部上的第二啮合齿73形成一种啮合传动连接结构。采用这种齿啮合传动的成本低、稳定性好。进而,可由所述第一移动件43的移动带着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产生向电子设备中部方向收缩的相对位移。
其中,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的设置数量例如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41的两个固定段上。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件43的设置数量例如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移动件43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41的两个所述螺纹段上。
通过上述设计,有助于使所述第一壳体1的运动更加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9,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包括第一支撑结构421,及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连接的第二支撑结构422;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41的固定段的外部;
参见图13,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2上设置有滑动件424,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滑轨结构9,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2通过所述滑动件424与所述滑轨结构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可通过所述滑轨结构9沿所述滑动件424滑移。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可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与所述第一转轴41形成连接结构,并且还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2与所述第一壳体1形成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例如呈柱结构,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41上的固定段可固定插设于该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2例如呈板状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形成滑动连接。这样,所述第一壳体1就可以产生平稳地滑移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2及所述滑动件424设置为一体化结构,以形成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一体化结构外观美观、连接牢度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的结构相同。二者呈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可带动所述第二壳体2进行运动,这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可带动所述第一壳体1进行运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以下结合前述的第一转轴组件4对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进行描述。
例如,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轴支撑件及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转轴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转轴41的结构是相同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的结构是相同的;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43的结构是相同的。
例如,所述第二转轴包括主体段,及所述主体段两端分别延伸出的螺纹段,且各所述螺纹段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端延伸出固定段。
所述第二转轴的主体段位于所述轴套6的其中一个通孔内。
所述第二轴支撑件例如设置为两个,该两个第二轴支撑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个固定段上,且该两个第二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2为滑动连接设置。这使得所述第二壳体2可产生滑移运动。
所述第二移动件设置为两个,该两个第二移动件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个螺纹段上,且各所述第二移动件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三啮合齿,该第三啮合齿例如与所述第一移动件43外表面上的第一啮合齿431是相同的结构,其用于与所述扇形连杆7端部设置的第二啮合齿73形成齿啮合传动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轴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的结构例如是相同的。
例如,所述第二轴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结构及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的第四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21相同,所述第四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2相同。在该结构设计下,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固定段的外部,所述第四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滑动件(与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上的滑动件424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也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1上相同的滑轨结构9,参见图5、图8和图9。
参见图13,所述第四支撑结构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滑轨结构9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就可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滑轨结构9沿所述第四支撑结构上的滑动件进行滑移运动。这与所述第一壳体1通过其上的所述滑轨结构9沿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上的滑动件进行滑移运动是相同的。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例如呈柱结构;并且,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固定段可以方便地固定插设于该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四支撑结构例如呈板状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形成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2可以产生平稳地滑移运动。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轴支撑件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转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支撑件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第四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壳体2形成滑动连接。
此外,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第二轴支撑件分别为一体成型结构件。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例子中,参见图8和图9,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部,并且,各传动部分别具有两套由所述扇形连杆7和所述连杆座8组成的组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对两个壳体运动的驱动更加简单、稳定且易于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参见图5、图7及图9,所述扇形连杆7包括第一部分71及与所述第一部分71连接的第二部分72,所述第一部分71具有弧形端部,且所述弧形端部与所述转轴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71上设置有轴孔74,所述转轴机构上还设置有限位柱423,所述扇形连杆7通过所述轴孔74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限位柱423上;所述第二部分72远离所述第一部分71的一端上设置有滑杆75;
所述连杆座8上设置有滑槽部81,所述滑杆75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部81内;
所述扇形连杆7在绕所述限位柱423转动的情况下,其可带动所述滑杆75在所述滑槽部81内做弧线运动。
其中,参见图5、图7及图9,在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还设置有所述限位柱423,所述限位柱423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所述扇形连杆7与所述转轴机构活动连接,使得所述扇形连杆7可绕着所述限位柱423发生转动。也即,给所述扇形连杆7的转动提供了一个支点。
所述第一部分71例如呈扇形结构,所述第二部分72例如呈杆状结构;所述第一部分71与所述第二部分72例如为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扇形连杆7。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的所述第二轴支撑件上也设置有限位柱,其与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上的限位柱423的结构和作用均是完全相同的,本申请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以所述第一壳体1的运动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9至图13,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中的各所述第一轴支撑件42会随所述第一壳体1的转动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41发生旋转,各所述第一移动件43随着所述第一转轴41的转动可产生例如向上的位移,此位移通过与所述扇形连杆7的扇形部分(即所述第一部分71)上的所述第二啮合齿73啮合互配转换成扇形的外轮廓线位移,以带动所述扇形连杆7整体可绕所述限位柱423进行转动,此时,所述扇形连杆7尾部(即所述第二部分72)上的滑杆75会随着转动沿所述连杆座8的所述滑槽部81向下运动,同时拉动所述连杆座8向电子设备的中部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壳体1产生向电子设备中部方向收缩的相对位移。
所述第二壳体2的运动与所述第一壳体1是相同的,且二者可同步运动,本申请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所述第二壳体2的运动。
当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切换时,其运动过程与上述切换至的折叠状态的运动过程方向相逆,但原理是相同的,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折叠式智能手机中,还可以应于折叠式平板电脑或者折叠式笔记本电脑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设备中,本申请中对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转轴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运动;
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并覆盖所述转轴机构,所述柔性屏可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呈对称设置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杆座及与所述连杆座活动连接的扇形连杆,各所述连杆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
在所述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转轴机构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同步运动;
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组件及轴套;
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轴支撑件及第一移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包括主体段,及所述主体段两端分别延伸出的螺纹段,且各所述螺纹段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端延伸出固定段;
所述主体段位于所述轴套内;所述第一轴支撑件固定套接在所述固定段上,且所述第一轴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螺纹段上,并与所述螺纹段形成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扇形连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轴支撑件可随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移动件可沿着所述螺纹段移动,并带动所述扇形连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可弯折显示部;
所述第一显示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显示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可弯折显示部设置于所述转轴机构的上方;
在所述柔性屏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可弯折显示部处于弯曲状态,所述转轴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可弯折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组件;
所述轴套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至少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通孔内;
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转轴组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在垂直于其轴向的方向上,所述轴套的横截面为凸起的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所述扇形连杆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相配合的第二啮合齿;
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扇形连杆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二啮合齿组成齿啮合传动结构。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支撑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支撑件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段上;
所述第一移动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移动件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螺纹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及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的第二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固定套接在所述固定段的外部;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滑动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滑轨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通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可通过所述滑轨结构沿所述滑动件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连杆包括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弧形端部,且所述弧形端部与所述转轴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机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轴孔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扇形连杆通过所述轴孔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上设置有滑杆;
所述连杆座上设置有滑槽部,所述滑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部内;
所述扇形连杆在绕所述限位柱转动的情况下,其可带动所述滑杆在所述滑槽部内做弧线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呈扇形结构,所述第二部分呈杆状结构;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扇形连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66883.7A CN113794792B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66883.7A CN113794792B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94792A CN113794792A (zh) | 2021-12-14 |
CN113794792B true CN113794792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78878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66883.7A Active CN113794792B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947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45625B (zh) * | 2021-12-15 | 2024-09-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244936B (zh) * | 2021-12-29 | 2024-07-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244933B (zh) * | 2021-12-29 | 2024-07-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244934B (zh) * | 2021-12-29 | 2024-08-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5103044A (zh) * | 2022-06-10 | 2022-09-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5059685A (zh) * | 2022-07-26 | 2022-09-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
CN116248784A (zh) * | 2023-02-23 | 2023-06-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7615A (zh) * | 2018-10-31 | 2019-01-04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广告展示用支架 |
CN109495621A (zh) * | 2018-12-17 | 2019-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CN110233918A (zh) * | 2019-06-18 | 2019-09-13 | 陈健 | 一种折叠屏、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
CN111583791A (zh) * | 2020-05-07 | 2020-08-2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屏终端 |
WO2020211257A1 (zh) * | 2019-04-18 | 2020-10-22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12003929U (zh) * | 2020-04-10 | 2020-1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装置 |
CN113055569A (zh) * | 2021-03-09 | 2021-06-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21129641A1 (zh) * | 2019-12-24 | 2021-07-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3268109A (zh) * | 2021-04-29 | 2021-08-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14507124U (zh) * | 2021-02-08 | 2021-10-26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一种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16954B (zh) * | 2011-03-31 | 2013-11-21 | Jarllytec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support stand |
TWI715023B (zh) * | 2019-04-30 | 2021-01-01 |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六) |
-
2021
- 2021-10-28 CN CN202111266883.7A patent/CN1137947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7615A (zh) * | 2018-10-31 | 2019-01-04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广告展示用支架 |
CN109495621A (zh) * | 2018-12-17 | 2019-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WO2020211257A1 (zh) * | 2019-04-18 | 2020-10-22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0233918A (zh) * | 2019-06-18 | 2019-09-13 | 陈健 | 一种折叠屏、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
WO2021129641A1 (zh) * | 2019-12-24 | 2021-07-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12003929U (zh) * | 2020-04-10 | 2020-1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装置 |
CN111583791A (zh) * | 2020-05-07 | 2020-08-2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屏终端 |
CN214507124U (zh) * | 2021-02-08 | 2021-10-26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一种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CN113055569A (zh) * | 2021-03-09 | 2021-06-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268109A (zh) * | 2021-04-29 | 2021-08-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环形连杆机构原理的可展结构设计;罗尧治;刘晶晶;;工程设计学报(03);23-27 * |
转出无限视野 另类LCD新品SHOW;Vision;;电脑迷;20100801(15);3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94792A (zh) | 202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94792B (zh) | 电子设备 | |
WO2021120849A1 (zh) | 折叠屏及折叠显示终端 | |
CN112682668B (zh) | 电子设备 | |
CN208190691U (zh) | 半自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
KR101839615B1 (ko) | 연성 표시부를 구비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 |
CN211118419U (zh) | 显示装置及其支撑结构 | |
CN113325924B (zh) | 电子设备 | |
JP2020034947A (ja) | 携帯用端末機の軟性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CN209201112U (zh) | 可弯曲显示终端 | |
CN112901645B (zh) |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 |
CN207022053U (zh) | 可折叠移动终端 | |
CN110022386A (zh) |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 |
CN112468623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951684A (zh) |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0253601A1 (zh) | 一种应用于内折柔性屏终端的运动机构及内折柔性屏终端 | |
CN213458799U (zh) | 折叠机构及终端设备 | |
CN109002079A (zh) |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
CN207321314U (zh) | 可折叠移动终端 | |
CN112558687A (zh) | 具滑动屏幕的电子装置 | |
CN113176813A (zh) | 电子设备 | |
CN213879900U (zh) |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2901649A (zh) | 一种三段式内折叠铰链 | |
CN113438338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198386A (zh) |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 |
CN115126767A (zh) | 一种阻尼机构、转轴机构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