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766468B -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6468B
CN113766468B CN202010502371.5A CN202010502371A CN113766468B CN 113766468 B CN113766468 B CN 113766468B CN 202010502371 A CN202010502371 A CN 202010502371A CN 113766468 B CN113766468 B CN 113766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nfc
card
connection channel
smar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2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6468A (zh
Inventor
姚振栋
许浩维
徐致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23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6468B/zh
Priority to EP21818207.9A priority patent/EP414587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4665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1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6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6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本申请的智能卡分享系统中,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分享至第二电子设备,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与该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并返回第一响应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近场通信NFC读卡器,以完成刷卡操作。在刷卡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NFC虚拟卡完成操作,可以不用开通相应的虚拟卡,节约了重复开通虚拟卡所消耗的资源。

Description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场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连技术研发而成,电子设备可以应用NFC技术模拟各类智能卡。
但是,如果用户想让电子设备模拟智能卡,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通相应的智能卡。当前在电子设备上开通卡片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开卡费用。
因此,当用户拥有多个电子设备时,如果想让多个电子设备都模拟智能卡,则需要在多个电子设备都开通卡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多个电子设备上使用智能卡时,需要在各个电子设备开通智能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卡分享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
接收并存储所述通信参数;
当接收到NFC读卡器发送的与所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信息请求,且发送第一响应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与所述NFC读卡器的交易,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虚拟卡为电子设备上的非实体智能卡。
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可以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将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上述第一NFC虚拟卡可以直接默认为第一电子设备上当前激活的智能卡。或者,上述目标虚拟卡也可以由第一操作确定,此时,第一操作中可以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选择操作,以确定第一NFC虚拟卡。
当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NFC读卡器发送的与上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时,不在本地对该第一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而是将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信息请求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其中,第一交易请求中包括上述通信参数中的部分参数或全部参数。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可以为相同的请求,或者,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也可以为不同的请求。
例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交易请求之后,直接将第一交易请求转发至第一电子设备,此时,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为相同的请求。或者,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交易请求之后,可以对第一交易请求进行处理,比如格式转换、通信参数提取等处理,从而得到第一信息请求,然后再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此时,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为不同的请求。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请求后,对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并将第一响应信息返回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一响应信息中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后,将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NFC读卡器,以此完成刷卡操作。
在刷卡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NFC虚拟卡完成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用开通相应的虚拟卡,可以节约在多个电子设备上重复开通相同类型的虚拟卡所消耗的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实现通信连接。此时,由于蓝牙连接通道以及Wi-Fi连接通道的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应当使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保持合适的距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蜂窝网络连接通道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蜂窝网络连接通道实现通信连接。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传输数据,减小了距离的限制,提高了智能卡分享方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使智能卡分享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当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将所述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刷卡操作后,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会接收到远端服务器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
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执行预设提示操作,以便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了解到交易完成的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提示操作包括振动和/或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提示操作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其中,预设提示操作可能为振动,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振动提示用户交易已经完成。
或者,预设提示操作可能为显示预设文本信息。比如,第二电子设备在屏幕上显示“交易成功”,用户看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文本信息后,可以得知交易已经完成。
又或者,预设提示操作可能为振动和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又或者,预设提示操作还可能为其他提示方式及其组合,比如,呼吸灯闪烁,蜂鸣器发声,语音播报等。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对所述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信息请求对应的NFC读卡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请求后,对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并将第一响应信息返回至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后,将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NFC读卡器,以此完成刷卡操作。
在刷卡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NFC虚拟卡完成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用开通相应的虚拟卡,可以节约在多个电子设备上重复开通相同类型的虚拟卡所消耗的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可以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将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上述第一NFC虚拟卡可以直接默认为第一电子设备上当前激活的智能卡。或者,上述目标虚拟卡也可以由第一操作确定,此时,第一操作中可以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选择操作,以确定第一NFC虚拟卡。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第一信息请求,可以提高智能卡分享方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使智能卡分享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连接通道可以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此时,由于蓝牙连接通道以及Wi-Fi连接通道的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应当使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保持合适的距离。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连接通道也可以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传输数据,减小了距离的限制,提高了智能卡分享方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使智能卡分享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将所述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刷卡操作后,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会接收到远端服务器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
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便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了解到交易完成的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NFC读卡器发送的与上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时,不在本地对该第一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而是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请求后,对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并将第一响应信息返回至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后,将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NFC读卡器,以此完成刷卡操作。
在刷卡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NFC虚拟卡完成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用开通相应的虚拟卡,可以节约在多个电子设备上重复开通相同类型的虚拟卡所消耗的资源。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之前,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
相应的,所述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包括:
获取NFC读卡器发送的与所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第二电子设备模拟智能卡时,第二电子设备上应当有相应的虚拟卡的通信参数。
该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分享的,此时,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并存储。
或者,该虚拟卡的通信参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第二电子设备从云端服务器下载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
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后,可以模拟第一NFC虚拟卡,当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与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处理。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包括:
当检测到NFC场强且所述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与所述NFC场强对应的NFC读卡器建立NFC连接通道;
获取所述NFC读卡器通过所述NFC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NFC读卡器在工作时会产生NFC场强,当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NFC场强,且该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则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处于NFC的工作范围内,且第二电子设备与NFC读卡器处于合适的近程通信距离。
此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与该NFC读卡器建立NFC连接通道,第二电子设备与NFC读卡器通过NFC连接通道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启动目标定时器;
当所述目标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时,发送等待请求至所述NFC读卡器;
当接收到所述NFC读卡器返回的等待响应时,重启所述目标定时器;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关闭所述目标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信息请求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因此,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处理第一信息请求以及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这三个动作均需耗费一定时间。
为了避免刷卡过程耗时较长导致刷卡失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设置目标定时器,目标定时器设置有定时时长。
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后,启动目标定时器。
如果目标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则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发送等待请求至NFC读卡器,请求NFC读卡器继续等待。
当接收到NFC读卡器返回的等待响应时,第二电子设备重启目标定时器,重新进行计时。
如果继续超时,则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后,将该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NFC读卡器,关闭目标定时器。
通过设置目标定时器,定时请求NFC读卡器保持等待,可以避免刷卡过程耗时较长导致刷卡失败,提高刷卡成功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将第一信息请求转发至第一电子设备。
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第一信息请求,可以提高智能卡分享方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使智能卡分享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连接通道可以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此时,由于蓝牙连接通道以及Wi-Fi连接通道的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应当使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保持合适的距离。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连接通道也可以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传输数据,减小了距离的限制,提高了智能卡分享方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使智能卡分享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刷卡操作后,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会接收到远端服务器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
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可以执行预设提示操作,以提醒用户交易已经完成。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振动和/或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提示操作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其中,预设提示操作可能为振动,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振动提示用户交易已经完成。
或者,预设提示操作可能为显示预设文本信息。比如,第二电子设备在屏幕上显示“交易成功”,用户看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文本信息后,可以得知交易已经完成。
又或者,预设提示操作可能为振动和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又或者,预设提示操作还可能为其他提示方式及其组合,比如,呼吸灯闪烁,蜂鸣器发声,语音播报等。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请求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信息请求对应的NFC读卡器。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分享指令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参数分享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完成通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将所述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请求模块,用于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
相应的,所述第二请求模块,具体用于获取NFC读卡器发送的与所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模块,包括:
通道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NFC场强且所述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与所述NFC场强对应的NFC读卡器建立NFC连接通道;
请求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NFC读卡器通过所述NFC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定时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目标定时器;
第三请求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时,发送等待请求至所述NFC读卡器;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NFC读卡器返回的等待响应时,重启所述目标定时器;
相应的,所述第二响应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关闭所述目标定时器。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知提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知提示模块,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振动和/或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卡分享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分享至第二电子设备,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与该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并返回第一响应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近场通信NFC读卡器,以完成刷卡操作。
也即是说,在刷卡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NFC虚拟卡完成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用开通相应的虚拟卡,从而节约了重复开通虚拟卡所消耗的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多个电子设备上使用智能卡时,需要在各个电子设备开通智能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分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FC芯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NFC芯片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DU指令的传递走向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DU响应的传递走向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NFC芯片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令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近场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连技术研发而成,电子设备可以应用NFC技术模拟各类智能卡,例如公交卡、门禁卡、银行卡、智能门锁、NFC车钥匙等智能卡。
但是,如果用户想让电子设备模拟智能卡,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通相应的智能卡。例如,用户如果想让手机实现公交卡的功能,需要在手机上先开通电子公交卡。
通常在电子设备上开通卡片需要支付一定的开卡费用,例如,当前许多公交卡都需要20至30元的开卡费用。因此,当用户拥有多个电子设备时,如果想让多个电子设备都模拟智能卡,则需要在多个电子设备都开通卡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
并且,当前大多数智能卡都是以不记名的方式开通的,如果在各个电子设备上均开通智能卡,一旦用户更换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遗失,则该电子设备的智能卡内的余额也无法找回,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使多个电子设备共享智能卡,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在多个电子设备上使用智能卡时,需要在各个电子设备开通智能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首先,以图1所示的智能卡分享系统为例,对本申请中即将涉及的各个电子设备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在智能卡分享系统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第二电子设备102以及NFC读卡器103。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101表示已开通智能卡的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102表示请求分享智能卡的电子设备。
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中,包括处理器1011、NFC芯片1012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13。
在第二电子设备102中,包括处理器1021、NFC芯片1022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23。
上述NFC芯片可在电子设备与NFC读卡器103之间实现非接触式通信。NFC芯片可允许电子设备在较低数据速率(例如106kbps)下与NFC读卡器103进行近程通信,并可遵守任何适当的标准,诸如IS0/IEC 7816、IS0/IEC 18092、ECMA-340、IS0/IEC 21481、ECMA-352、IS0 14443以及ISO 15693等标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除此以外,NFC芯片也可允许电子设备在较高数据速率(例如560Mbps)下与NFC读卡器103进行近程通信,并可遵守任何适当标准,诸如Transfer JetTM协议。
上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BT)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蜂窝网络模块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13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无线通信模块1013和无线通信模块1023中应当包括至少一种相同类型的无线通信模块,否则无线通信模块1013和无线通信模块1023无法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
例如,假设无线通信模块1013中包括蓝牙模块以及蜂窝网络模块,则无线通信模块1023中应当包括蓝牙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模块,比如,无线通信模块1023可以包括蓝牙模块以及Wi-Fi模块。此时,无线通信模块1013和无线通信模块1023均包括蓝牙模块,无线通信模块1013和无线通信模块1023可以建立蓝牙连接通道。假设无线通信模块1023只包括Wi-Fi模块,则无线通信模块1013中的蓝牙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均无法与无线通信模块1023中的Wi-Fi模块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
当第二电子设备102与NFC读卡器103处于适当的近程距离(例如0厘米到4厘米的范围)时,第二电子设备102的NFC芯片1022可与NFC读卡器103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电子设备101以及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当上述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时,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以下,将根据图1所示的智能卡分享系统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分享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将智能卡(即前述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如图2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1的NFC芯片1012中,可能管理着一个已开通的智能卡,或者,也可能管理着多个已开通的智能卡,例如图2中的智能卡1、智能卡2至智能卡n,n为大于2的正整数。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102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并基于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需要分享的智能卡,或者,第一电子设备101也可以是默认分享当前激活的智能卡。
然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处理器1011从NFC芯片1012中获取需要分享的智能卡(即前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13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
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23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后,将该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存储至NFC芯片1022进行管理。
其中,上述无线连接通道104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无线连接通道104可以为蓝牙连接通道、Wi-Fi连接通道、蜂窝网络连接通道等通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可以根据具体选用的NFC通信协议以及智能卡的类型进行确定。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选用ISO14443协议时,如果需要分享的智能卡为公交卡,则第一电子设备101需要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可以包括NFC卡片的唯一识别码(unique identifier,UID)、NFC-A类请求指令的应答(answerto request-type A,ATQA)、选择确认(select acknowledge,SAK)、选择应答(answer toselect,ATS)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智能卡参数配置步骤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一:
在本应用场景中,假设第一电子设备101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智能手表。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13中包括第一蓝牙模块,无线通信模块1023中包括第二蓝牙模块,手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智能手表的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通道。
在手机和智能手表初次建立蓝牙连接通道时,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手机的实体按键的按压操作或对手机的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等操作,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进入手机的主页页面。
如图3所示,手机的主页页面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标,例如“天气”、“相机”、“浏览器”、“视频”、“钱包”、“计算器”、“相册”、“设置”等图标。当用户操作这些图标时,可以进入相应的应用程序或系统功能。
如图4和图5所示,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向下滑动操作,唤出状态栏。在手机的状态栏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控件图标,例如“WLAN”、“NFC”、“移动数据”、“振动”、“自动旋转”、“飞行模式”、“免打扰”、“蓝牙”等控件图标。
然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功能的控件图标的长按点击操作,进入蓝牙功能的设置页面。
或者,手机也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手机的主页页面中的“设置”图标的点击操作,进入系统设置页面。
如图6所示,在系统设置页面中,包括多种系统功能的设置选项,例如“软件更新”、“无线与网络”、“设备连接”、“桌面和壁纸”、“手势识别”、“显示”、“声音”、“通知中心”、“安全与隐私”、“用户和账户”等设置选项。
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设备连接”选项的点击操作,进入“设备连接”的设置页面。“设备连接”的设置页面中可以包括多种设备连接的设置选项,例如“蓝牙”、“NFC”等。
之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的点击操作,进入蓝牙功能的设置页面。
如图7所示,在蓝牙功能的设置页面中,可以包括蓝牙功能的开关按键以及设备名称设置选项。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功能的开关按键的点击操作,开启手机的蓝牙功能。
在开启了手机的蓝牙功能之后,手机可以显示历史中已配对的设备(例如Flypods3),以及可用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设备3、设备4以及设备5)。可用设备表示电子设备目前搜索到的,可以建立蓝牙连接电子设备。在蓝牙功能的设置页面的底部,还设置有“扫描”和“帮助”选项,当用户想重新扫描周围开启了蓝牙功能的电子设备时,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扫描”按键的点击操作,重新扫描周围开启了蓝牙功能的电子设备。
之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可用设备中智能手表的选项的点击操作,与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通道。
此外,如果手机和智能手表并非首次建立蓝牙连接,则在手机和智能手表的蓝牙功能开启后,手机和智能手表可以自动配对建立蓝牙连接通道。
如图8所示,在手机与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通道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返回主页页面,然后,手机响应于用户对“钱包”图标的点击操作,进入钱包应用程序。
如图9所示,在钱包应用程序的主页面中,可以包括“刷卡”、“付款码”、“扫一扫”、“零钱”等功能,以及钱包应用程序提供的一些服务,比如“借钱”、“信用卡”、“交通”、“智卡”、“代币”、“充值”、“商城”、“发票”等。
在钱包应用程序的主页面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页面切换选项,比如“首页”、“生活”、“卡包”、“我的”。其中,“首页”为钱包应用程序的主页面,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卡包”选项的点击操作,切换至智能卡的页面。
如图10所示,在“卡包”页面中,可以根据类别收纳相应的智能卡。例如,智能卡的类别可以包括“银行卡”、“交通卡”、“证件”。
假设用户需要将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给智能手表时,则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交通卡”的选项的点击操作,进入交通卡收纳界面。
如图11所示,手机中可能已开通了多张交通卡,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岭南通交通卡的点击操作,进入岭南通交通卡界面。
如图12所示,手机进入岭南通交通卡界面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右上角的按键的点击操作,弹出“优惠券”、“设置默认卡”以及“分享”选项,然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分享”按键的点击操作,在页面底部弹出分享选择栏。
如图13所示,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分享选择栏中“蓝牙”选项的点击操作,弹出分享提示框。当手机检测到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是”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手机将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或者,当手机检测到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否”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手机取消将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上述应用场景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蓝牙连接通道传递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除了蓝牙连接通道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无线连接通道104传递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1还可以通过Wi-Fi连接通道、蜂窝网络连接通道等方式,将第一电子设备101上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第二电子设备102。本申请对第一电子设备101传递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方式不做任何限制。
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第二电子设备102之后,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执行相应智能卡的刷卡操作。
当用户使用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开启无线通信功能,使得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无线通信模块1013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并且,第二电子设备102还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开启NFC功能。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先开启无线通信功能,再开启电子设备NFC功能;或者,第二电子设备102也可以先开启电子设备NFC功能,再开启电子设备无线通信功能。
第二电子设备102在开启了NFC功能后,电子设备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与NFC读卡器103的距离保持在合适的近程距离(例如0厘米到4厘米),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NFC芯片1022可以与NFC读卡器103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之后,NFC读卡器103可以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第一交易请求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NFC芯片1022。
NFC芯片1022接收到第一交易请求后,将第一信息请求传递至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23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无线通信模块1013。
其中,第一交易请求中包括上述被分享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中的部分参数或全部参数。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可以为相同的请求,或者,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也可以为不同的请求。
例如,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第一交易请求之后,直接将第一交易请求转发至第一电子设备101,此时,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为相同的请求。或者,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第一交易请求之后,通过处理器1021对第一交易请求进行处理,比如格式转换、通信参数提取等处理,从而得到第一信息请求,然后再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1,此时,第一交易请求和第一信息请求为不同的请求。
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处理器101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13接收到第一信息请求后,将第一信息请求传入NFC芯片1012中进行处理。
如图14所示,NFC芯片1012中可以包括NFC控制器芯片以及安全芯片。其中,NFC控制器芯片用于控制NFC芯片与其他支持NFC功能的电子设备建立NFC连接通道105。安全芯片是可信任平台模块,是一个可独立进行密钥生成、加解密的装置,封装有安全芯片的NFC芯片可以实现各类身份识别操作以及支付操作,使NFC芯片可以模拟各类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操作的智能卡以及涉及资金交易的智能卡,例如银行卡、公交卡等。
处理器1011获取到第一信息请求后,可以将第一信息请求传入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中进行处理。
安全芯片对第一信息请求处理完毕后,反馈智能卡响应信息(即前述第一响应信息)至处理器1011。
处理器1011获取到智能卡响应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13将智能卡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102。
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23接收到智能卡响应信息后,将智能卡响应信息传入NFC芯片1022的NFC控制器芯片,由NFC芯片1022的NFC控制器芯片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智能卡响应信息发送至NFC读卡设备,完成刷卡操作。
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刷卡过程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二:
在本场景中,假设用户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第一电子设备101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智能手表。手机的无线通信模块1013包含有第一蓝牙模块,智能手表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包含有第二蓝牙模块,手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智能手表的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通道。
以用户打算乘坐公共汽车为例,用户在上车时,双手拎着东西,不便掏出手机扫码支付,用户通过智能手表刷卡支付。
如图15所示,NFC读卡器103在工作时,会产生NFC场强。在智能手表靠近NFC读卡器103的过程中,智能手表可以在合适的近程距离内检测到NFC场强。
出于节省电量的考虑,手机等电子设备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检测到用户的操作,会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当智能手表在检测到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后,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可以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发送进场通知给手机,上述进场通知用于唤醒手机,提醒手机配合后续的刷卡操作。
当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进场通知时,如果手机处于休眠状态,则处理器1011控制手机退出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之后,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可以基于ISO14443-3协议规定的内容进行初始化操作,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建立了NFC连接通道105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选择应答请求(request for answer to select,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RATS指令后,根据RATS指令检查NFC芯片1022中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如果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中设置有相应的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则智能手表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回复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并且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还可以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发送相应的卡片激活通知给手机的第一蓝牙模块。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卡片激活通知后,准备执行刷卡操作。
如图16所示,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智能卡交互(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APDU)命令(即第一交易请求)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APDU命令后,通过I2C接口将APDU命令传递至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2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将APDU命令传递至手机的第一蓝牙模块。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APDU命令后,通过SPI接口将APDU命令传入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中。
如图17所示,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即智能卡响应信息),并通过SPI接口将APDU响应传递至手机的处理器1011。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将APDU响应传递至智能手表的第二蓝牙模块。
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通过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到APDU响应后,通过I2C接口将APDU响应传递至NFC芯片1022。NFC芯片1022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发送至NFC读卡器103。
至此,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完成了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在刷卡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当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NFC读卡器103、智能手表以及手机可以参照上述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的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
上述蓝牙模块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蓝牙模块可以是标准的蓝牙模块,或者,上述蓝牙模块也可以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模块。此外,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以选用其他通信范围合适的通信模块以代替上述蓝牙模块。例如,可以采用Wi-Fi模块代替上述蓝牙模块。
应用场景三:
在应用场景二中,无线通信模块1013和无线通信模块1023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通信距离较短的无线通信模块,因此,应用场景二所展示的刷卡过程适用于用户同时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的近程刷卡场景。
但是,在另一些场景中,用户可能不会同时携带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例如,在家庭中,可能父亲在自己的手机上开通了电子公交卡后,手机通过上述智能卡参数配置步骤,将公交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儿童的智能手表上。当儿童使用智能手表进行公交卡刷卡操作时,父亲不一定在身边,即父亲的手机和儿童的智能手表的空间距离较远,智能手表无法通过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通信距离较短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导致智能手表无法实现上述刷卡过程。
因此,在应用场景三中,如图18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无线通信模块1013中可以包括第一蜂窝网络模块,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中可以包括第二蜂窝网络模块。此时,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通过第一蜂窝网络模块以及第二蜂窝网络模块建立蜂窝网络连接通道,并通过蜂窝网络连接通道实现上述刷卡过程。
在本应用场景中,假设第一电子设备101为父亲的手机,第二电子设备102为儿童的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支持蜂窝网络。
儿童在单独乘坐公共汽车时,使用智能手表执行刷卡支付操作。
NFC读卡器103在工作时,会产生NFC场强。智能手表在靠近NFC读卡器103的过程中,智能手表可以在合适的近程距离内检测到NFC场强。如果智能手表检测到NFC场强且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则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通过第二蜂窝网络模块发送进场通知给手机,上述进场通知用于唤醒手机,提醒手机配合后续的刷卡操作。
当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蜂窝网络模块接收到进场通知时,如果手机处于休眠状态,则处理器1011退出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之后,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可以基于ISO14443-3协议规定的内容进行初始化操作,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建立了NFC连接通道105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选择应答请求(request for answer to select,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RATS指令后,根据RATS指令检查NFC芯片1022中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如果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中设置有相应的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则智能手表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回复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并且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还可以通过第二蜂窝网络模块发送相应的卡片激活通知给手机的第一蜂窝网络模块。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蜂窝网络模块接收到卡片激活通知后,准备执行刷卡操作。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智能卡交互(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APDU)命令(即第一交易请求)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APDU命令后,将APDU命令传递至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2通过第二蜂窝网络模块将APDU命令传递至手机的第一蜂窝网络模块。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蜂窝网络模块接收到APDU命令后,将APDU命令传入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中。
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即智能卡响应信息),并将APDU响应传递至手机的处理器1011。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蜂窝网络模块将APDU响应传递至智能手表的第二蜂窝网络模块。
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通过第二蜂窝网络模块接收到APDU响应后,将APDU响应传递至NFC芯片1022。NFC芯片1022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发送至NFC读卡器103。
至此,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完成了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在刷卡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当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NFC读卡器103、智能手表以及手机可以参照上述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蜂窝网络模块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蜂窝网络模块可以为2G蜂窝网络模块、3G蜂窝网络模块、4G蜂窝网络模块、5G蜂窝网络模块或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制式的蜂窝网络模块。本申请对蜂窝网络模块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通过上述应用场景二以及上述应用场景三的示例可知,第二电子设备102不在本地对第一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而是通过无线连接通道104将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1进行处理,然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01返回的智能卡响应信息。
因此,在刷卡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可能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后,才能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返回的智能卡响应信息并将智能卡响应信息反馈至NFC读卡器103。
而在NFC读卡器103中,可能设置有预设时间阈值的等待时长。NFC读卡器103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器,通过第一定时器记录NFC读卡器103等待的时间,如果NFC读卡器103等待的时间超过了预设时间阈值且未接收到智能卡响应信息,则NFC读卡器103会断开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NFC连接通道105。
所以,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交易请求,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101后,可以启动一个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上述预设时间阈值。
如果处理器1021在第二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智能卡响应信息,则停止第二定时器,将智能卡响应信息发送至NFC读卡器103以完成刷卡操作。
如果处理器1021在第二定时器超时之前未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智能卡响应信息,则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等待请求至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等待请求后,延长可等待时长或刷新第一定时器,重新计算NFC读卡器的等待时长。然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返回等待响应至第二电子设备102。
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通过NFC芯片1022接收到等待响应后,刷新处理器1021设置的第二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
如果第二定时器再次超时,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重复上述步骤,重复发送等待请求至NFC读卡器103,请求NFC读卡器继续等待。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超时等待功能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四:
假设NFC读卡器103上设置有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2s,如果第一定时器超时,则NFC读卡器103断开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NFC连接通道105。
第二电子设备102上设置有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1.5s。
如图19所示,在NFC读卡器103发送APDU命令至第二电子设备102后,NFC读卡器103启动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开始计时。
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APDU命令后,开启第二定时器并将APDU命令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1。
在1.5s后,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APDU响应,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等待请求(WTX REQ)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WTX REQ后,重置第一定时器,使第一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并回复等待响应(WTX RES)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WTX RES后,重置第二定时器,使第二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
在1.5s后,第二定时器超时且仍未接收到APDU响应,第二电子设备102再次发送WTX REQ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WTX REQ后,再次重置第一定时器,使第一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并回复WTX RES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WTX RES后,重置第二定时器,使第二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
在1s后,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APDU响应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APDU响应后,关闭第二定时器,将APDU响应发送至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PDU响应后,关闭第一定时器,完成本次APDU指令的交互。
在上述描述的应用场景二、应用场景三以及应用场景四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均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且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但是,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可能无法与第二电子设备102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开通的智能卡。
因此,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102上也开通智能卡。
当用户使用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可以先检查无线通信模块1023是否与无线通信模块1013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
如果无线通信模块1023未与无线通信模块1013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则处理器1021可以通知NFC芯片1022调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如果无线通信模块1023与无线通信模块1013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则处理器1021可以通知NFC芯片1022调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进一步地,即使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无线通信模块1013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但是,第一电子设备101也可能因为未开通智能卡等原因,未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102,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也无法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智能卡。
因此,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使用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可以先检查无线通信模块1023是否与无线通信模块1013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以及检测第一电子设备101是否已分享智能卡的通信参数。
比如,在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中,可以设置通道状态参数和智能卡状态参数。
通道状态参数用于记录无线连接通道104的状态。例如,处理器1021可以用1和0表示无线通信模块1023是否与无线通信模块1013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当通道状态参数为0时,表示未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当通道状态参数为1时,表示已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
智能卡状态参数用于记录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的状态。例如,处理器1021可以用1和0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是否分享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第二电子设备102;当智能卡状态参数为0时,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未分享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第二电子设备102;当通道状态参数为1时,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已分享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根据上述通道状态参数以及智能卡状态参数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处理器1021根据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指示NFC芯片1022执行相应的刷卡操作。
如图20所示,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可以主要划分为关机状态、单机状态、联机状态以及共享状态。
在关机状态下,第二电子设备102保留NFC功能,但是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当处于关机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NFC芯片1022可以检测本地是否开通了相应的智能卡。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开通了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使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未开通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完成相应的刷卡操作,刷卡失败。
在单机状态下,第二电子设备102已开机,但是未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无线连接通道104。当处于单机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处理器1021可以指示NFC芯片1022检测本地是否开通了相应的智能卡。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开通了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使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未开通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完成相应的刷卡操作,刷卡失败。
在联机状态下,第二电子设备102已开机,且第二电子设备102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但是,可能因为第一电子设备101未开通智能卡,或第一电子设备101未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分享至第二电子设备102等因素,导致第二电子设备102上不存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当处于联机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处理器1021可以指示NFC芯片1022检测本地是否开通了相应的智能卡。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开通了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使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未开通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完成相应的刷卡操作,刷卡失败。
在分享状态下,第二电子设备102已开机,第二电子设备102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并且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第二电子设备102。当处于分享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处理器1021可以指示NFC芯片1022优选选择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执行上述刷卡操作;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匹配,则根据以上描述的内容完成刷卡操作;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不匹配,则NFC芯片1022选择本地开通的相应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如果第二电子设备102未开通相应的智能卡,则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完成相应的刷卡操作,刷卡失败。
此外,第二电子设备102并非固定处于某一终端状态,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
如图20所示,当第二电子设备102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开机操作启动设备,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可以在开机后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单机状态。
当第二电子设备102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104时,则第二电子设备恩102的终端状态可以从单机状态切换至联机状态。
在联机状态下,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01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同步至第二电子设备102,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由联机状态切换至共享状态。
但是,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01将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同步至第二电子设备102时,通信参数同步失败,或者,第二电子设备102删除了第一电子设备101同步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由共享状态切换至联机状态。
当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处于联机状态或共享状态时,一旦无线连接通道104断开连接,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切换至单机状态。
当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处于单机状态、联机状态或共享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关机操作关闭设备,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终端状态切换至关机状态。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第二电子设备102在不同的终端状态下的刷卡流程进行介绍。
在以下的各个应用场景中,可以假设第一电子设备101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智能手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无线通信模块1013包括第一蓝牙模块,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无线通信模块1023包括第二蓝牙模块。
在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处理器1021中,设置有Ch2_Status(即通道状态参数)和Terminal_Status(即智能卡状态参数)。当Ch2_Status=0时,表示手机和智能手表未建立蓝牙连接通道;当Ch2_Status=1时,表示手机和智能手表已建立蓝牙连接通道;当Terminal_Status=0时,表示手机未分享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智能手表;当Terminal_Status=1时,表示手机已分享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给智能手表。
应用场景五:
智能手表处于关机状态,此时,智能手表上大部分功能不可用,仅保留少数功能,比如NFC功能。
用户在公共汽车上使用智能手表执行刷卡操作。当智能手表检测到NFC场强且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与NFC读卡器103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根据RATS指令查询本地是否开通了公交卡。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已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回复该公交卡对应的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进入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APDU命令给NFC芯片1022。
NFC芯片1022在NFC芯片1022的安全芯片中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并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返回至NFC读卡器103,完成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当刷卡过程仅需进行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完成了公交卡刷卡操作。
当刷卡过程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重复上述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从而完成公交卡刷卡操作。
此外,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未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刷卡失败。
应用场景六:
智能手表已开机,用户在公共汽车上使用智能手表执行刷卡操作。当智能手表检测到NFC场强且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智能手表的NFC芯片与NFC读卡器103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发送刷卡通知给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1根据刷卡通知查询Ch2_Status和Terminal_Status。
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查询到Ch2_Status=0,Terminal_Status=0或1,则表示智能手表为单机状态。此时,处理器1021通知NFC芯片1022使用本地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处理器1021的通知后,根据RATS指令查询本地是否开通了公交卡。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已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回复该公交卡对应的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进入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APDU命令给NFC芯片1022。
NFC芯片1022在NFC芯片1022的安全芯片中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并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返回至NFC读卡器103,完成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当刷卡过程仅需进行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完成了公交卡刷卡操作。
当刷卡过程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重复上述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从而完成公交卡刷卡操作。
此外,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未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刷卡失败。
应用场景七:
智能手表已开机,用户在公共汽车上使用智能手表执行刷卡操作。当智能手表检测到NFC场强且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智能手表的NFC芯片与NFC读卡器103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发送刷卡通知给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1根据刷卡通知查询Ch2_Status和Terminal_Status。
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查询到Ch2_Status=1,Terminal_Status=0,则表示智能手表为联机状态。此时,处理器1021通知NFC芯片1022使用本地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处理器1021的通知后,根据RATS指令查询本地是否开通了公交卡。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已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回复该公交卡对应的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进入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APDU命令给NFC芯片1022。
NFC芯片1022在NFC芯片1022的安全芯片中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并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返回至NFC读卡器103,完成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当刷卡过程仅需进行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完成了公交卡刷卡操作。
当刷卡过程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重复上述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从而完成公交卡刷卡操作。
此外,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未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刷卡失败。
应用场景八:
智能手表已开机,用户在公共汽车上使用智能手表执行刷卡操作。当智能手表检测到NFC场强且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智能手表的NFC芯片与NFC读卡器103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发送刷卡通知给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1根据刷卡通知查询Ch2_Status和Terminal_Status。
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查询到Ch2_Status=1,Terminal_Status=1,则表示智能手表为分享状态。此时,处理器1021通知NFC芯片1022使用优先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处理器1021的通知后,根据RATS指令查询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中是否包含公交卡的通信参数。
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中包含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则NFC芯片1022回复该公交卡对应的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并通过应用场景二所述的APDU指令的交互方式完成公交卡刷卡操作。
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的通信参数中不包含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根据RATS指令查询本地是否开通了公交卡。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已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回复该公交卡对应的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进入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APDU命令给NFC芯片1022。
NFC芯片1022在NFC芯片1022的安全芯片中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并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返回至NFC读卡器103,完成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当刷卡过程仅需进行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完成了公交卡刷卡操作。
当刷卡过程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则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重复上述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从而完成公交卡刷卡操作。
此外,如果NFC芯片1022查询到本地未开通公交卡,则NFC芯片1022刷卡失败。
应用场景九:
在本应用场景中,将会对开通智能卡、分享智能卡以及刷卡支付的流程进行描述。
如图8所示,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钱包”图标的点击操作,进入钱包应用程序。
如图9所示,在钱包应用程序的主页面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页面切换选项,比如“首页”、“生活”、“卡包”、“我的”。
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卡包”选项的点击操作,切换至智能卡的页面。
如图10所示,在“卡包”页面中,可以根据类别收纳相应的智能卡。例如,智能卡的类别可以包括“银行卡”、“交通卡”、“证件”。
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交通卡”的选项的点击操作,进入交通卡收纳界面。
如图21所示,手机中可能已开通了多张交通卡。
如图22和图23所示,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左滑操作或右滑操作切换不同的交通卡的显示界面。比如,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左滑操作,从岭南通交通卡界面切换至深圳通交通卡界面。
如图24和图25所示,假设用户想要开通新的交通卡,则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交通卡界面右上角的“+”图标的点击操作,进入可开通的交通卡列表界面。
如图26所示,假设用户想要开通京津翼互联互通卡,则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京津翼互联互通卡的选项的点击操作,进入京津翼互联互通卡的开通界面。
如图27所示,然后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下一步”选项的点击操作以及支付操作,进入智能卡加载界面。
智能卡加载完成后,京津翼互联互通卡添加成功。
假设用户希望分享岭南通交通卡至智能手表。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开启蓝牙功能,与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通道。
如果岭南通交通卡为默认卡,则表示手机当前激活的智能卡为岭南通交通卡。如图28所示,此时,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钱包应用程序的主页面的“分享”选项的点击操作,在页面底部弹出分享选择栏。
如图29所示,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分享选择栏中“蓝牙”选项的点击操作,弹出分享提示框。当手机检测到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是”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手机将当前被激活的智能卡(即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或者,当手机检测到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否”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手机取消将当前被激活的智能卡(即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的操作。
或者,如图30和图31所示,手机也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岭南通交通卡的显示界面的“分享”选项的点击操作,弹出分享提示框。当手机检测到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是”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手机将当前被激活的智能卡(即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或者,当手机检测到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否”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手机取消将当前被激活的智能卡(即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的操作。
如图32所示,手机响应于与用户对分享提示框中的“是”按键的点击操作,将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传递至智能手表。
上述通信参数包括NFC卡片的唯一识别码(unique identifier,UID)、NFC-A类请求指令的应答(answer to request-type A,ATQA)、选择确认(select acknowledge,SAK)、选择应答(answer to select,ATS)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33所示,在手机分享了岭南通交通卡的通信参数至智能手表之后,手机可以创建该岭南通交通卡的副卡,副卡为分享至其他电子设备的智能卡。
副卡的显示形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副卡的显示卡片调节为半透明状态,以此区分手机上开通的智能卡和分享至其他电子设备的副卡。
刷卡支付过程以用户乘坐公共汽车的场景为例。
假设用户上车后,手机放在口袋中,手机和智能手表建立了蓝牙连接通道。此时,用户使用智能手表执行刷卡操作。
在智能手表靠近NFC读卡器103的过程中,智能手表可以在合适的近程距离内检测到NFC场强。
当智能手表在检测到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后,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可以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发送进场通知给手机,上述进场通知用于唤醒手机,提醒手机配合后续的刷卡操作。
当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进场通知时,如果手机处于休眠状态,则处理器1011控制手机退出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之后,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和NFC读卡器103可以基于ISO14443-3协议规定的内容进行初始化操作,建立NFC连接通道105。
建立了NFC连接通道105之后,NFC读卡器103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选择应答请求(request for answer to select,RATS)指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RATS指令后,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发送刷卡通知给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1根据刷卡通知查询Ch2_Status和Terminal_Status。
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查询到Ch2_Status=1,Terminal_Status=1,则表示智能手表为分享状态。此时,处理器1021通知NFC芯片1022使用优先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处理器1021的通知后,根据RATS指令检查NFC芯片1022中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如果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中设置有相应的公交卡的通信参数,则智能手表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回复ATS指令给NFC读卡器103,并且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还可以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发送相应的卡片激活通知给手机的第一蓝牙模块。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卡片激活通知后,准备执行刷卡操作。
如图16所示,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TS指令后,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发送智能卡交互(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APDU)命令给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并启动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2s,将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间假定为第0s。
智能手表的NFC芯片1022接收到APDU命令后,通过I2C接口将APDU命令传递至处理器1021,处理器1022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将APDU命令传递至手机的第一蓝牙模块,并且,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1.5s。
手机的处理器101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APDU命令后,通过SPI接口将APDU命令传入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中。
如图17所示,NFC芯片1012的安全芯片对APDU命令进行处理,得到APDU响应(即智能卡响应信息),并通过SPI接口将APDU响应传递至手机的处理器1011。
手机的处理器1011在第2s时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将APDU响应传递至智能手表的第二蓝牙模块。
其中,由于2s大于1.5s,因此,在第1.5s时,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APDU响应,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等待请求(WTX REQ)给NFC读卡器103。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WTX REQ后,重置第一定时器,使第一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并回复等待响应(WTX RES)给第二电子设备102。
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WTX RES后,重置第二定时器,使第二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
在第2s时,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通过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到APDU响应后,通过I2C接口将APDU响应传递至NFC芯片1022。NFC芯片1022通过NFC连接通道105将APDU响应发送至NFC读卡器103,并关闭第二定时器。
NFC读卡器103接收到APDU响应时,对APDU响应进行处理,并关闭第一定时器。
至此,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完成了一次APDU指令的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在刷卡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当NFC读卡器103和智能手表需要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时,NFC读卡器103、智能手表以及手机可以参照上述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的APDU指令的交互过程进行多次APDU指令的交互。
在刷卡完成后,手机101的钱包应用程序接收到远端服务器发送的交易成功通知。此时,手机可以通过振动或发出提示音的方式提示收到新消息,并亮屏显示该交易成功通知;或者,手机也可以接收该交易成功通知,但不执行消息提示操作。
此外,手机的处理器1011还可以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将交易成功通知传递至智能手表的第二蓝牙模块。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021通过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到交易成功通知后,执行相应的消息提示操作。
消息提示操作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如图34所示,智能手表102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提示用户收到新消息,并亮屏显示“交易成功”。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分享方法中,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执行刷卡操作时,可以将NFC读卡器103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1进行处理,并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对第一信息请求处理完毕后,将第一电子设备101反馈的智能卡响应信息转发至NFC读卡器103,完成刷卡操作。
当第二电子设备102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时,无需在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开通相应的智能卡,因此,第二电子设备102不用支付相应的开卡费用。
并且,由于第二电子设备102只是借用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该智能卡存在于电子设备101上,因此,即使第二电子设备102遗失,该智能卡也不会遗失。
此外,当用户更换了新的电子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101也可以通过上述智能卡参数配置步骤,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智能卡分享至新的电子设备上,不会因为更换了新的电子设备,导致旧的电子设备上的智能卡闲置。
同时,由于第二电子设备102在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时,NFC读卡器103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是由第一电子设备101的NFC芯片1012处理的。因此,第二电子设备102的NFC芯片1022中可以不设置安全芯片。由于NFC芯片中,安全芯片的成本占据整个NFC芯片的总成本的70%左右,因此,当NFC芯片1022不设置安全芯片时,虽然第二电子设备102无法独立支持NFC的智能卡功能,但是可以极大地降低NFC芯片的成本,减少资源消耗。
当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13和无线通信模块1023均包括蜂窝网络模块时,即使用户并未同时携带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第二电子设备102也可以通过蜂窝网络连接通道远程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
另外,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可能无法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无线连接通道,无法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因此,用户也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开通部分智能卡以应对此类特殊应用场景。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根据无线连接通道104的状态以及智能卡的通信参数的状态,确定自身的终端状态,并根据终端状态针对性地选择第一电子设备101分享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或者,选择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请参阅图3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如图3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请求模块3501,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一响应模块3502,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3503,用于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信息请求对应的NFC读卡器。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分享指令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参数分享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模块35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
可选地,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可选地,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完成通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将所述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如图3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请求模块3601,用于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请求转发模块3602,用于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第二响应模块360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
相应的,所述第二请求模块3601,具体用于获取NFC读卡器发送的与所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模块3601,包括:
通道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NFC场强且所述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与所述NFC场强对应的NFC读卡器建立NFC连接通道;
请求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NFC读卡器通过所述NFC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定时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目标定时器;
第三请求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时,发送等待请求至所述NFC读卡器;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NFC读卡器返回的等待响应时,重启所述目标定时器;
相应的,所述第二响应模块3603,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关闭所述目标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请求转发模块3602,具体用于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可选地,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知提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
可选地,所述通知提示模块,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振动和/或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7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7包括:处理器370、存储器37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7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72。所述处理器3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72时实现上述智能卡分享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37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7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37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372在所述电子设备37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电子设备37可以是手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70、存储器3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7仅仅是电子设备37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7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3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371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37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37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371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37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37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37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37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37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37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如前所述,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以手机为例,图38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38,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810、存储器3820、输入单元3830、显示单元3840、传感器3850、音频电路38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3870、处理器3880、以及电源38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8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38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38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38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38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38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8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8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3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38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830可包括触控面板38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832。触控面板38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3831上或在触控面板38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38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880,并能接收处理器38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3831。除了触控面板3831,输入单元3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8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3840可包括显示面板38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8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3831可覆盖显示面板3841,当触控面板38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8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8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8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38中,触控面板3831与显示面板38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3831与显示面板38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8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38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38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860、扬声器3861,传声器38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8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861,由扬声器38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8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8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880处理后,经RF电路38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8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38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38示出了Wi-Fi模块38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38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8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8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8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38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8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可选地,摄像头在手机的上的位置可以为前置的,也可以为后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手机可以包括单摄像头、双摄像头或三摄像头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手机可以包括三摄像头,其中,一个为主摄像头、一个为广角摄像头、一个为长焦摄像头。
可选地,当手机包括多个摄像头时,这多个摄像头可以全部前置,或者全部后置,或者一部分前置、另一部分后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智能卡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
接收并存储所述通信参数;
接收NFC读卡器发送的选择应答请求指令,根据所述选择应答请求指令检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设置有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回复选择应答指令给所述NFC读卡器;
接收NFC读卡器发送的与所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建立无线连接通道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调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信息请求,且发送第一响应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与所述NFC读卡器的交易,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卡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卡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蜂窝网络连接通道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卡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当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将所述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卡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提示操作包括振动和/或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6.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其中,所述通信参数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NFC读卡器发送的选择应答请求指令时,根据选择应答请求指令检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设置有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回复选择应答指令给所述NFC读卡器;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请求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未建立无线连接通道时,第二电子设备调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对所述第一信息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信息请求对应的NFC读卡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信息请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交易完成通知时,将所述交易完成通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2.一种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并存储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近场通信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
接收NFC读卡器发送的选择应答请求指令,根据所述选择应答请求指令检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设置有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通信参数,回复选择应答指令给所述NFC读卡器;
获取所述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通道时,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虚拟卡的交易信息;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建立无线连接通道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调用本地开通的智能卡执行刷卡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NFC读卡器发送的与所述通信参数对应的第一交易请求。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近场通信NFC读卡器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包括:
当检测到NFC场强且所述NFC场强大于预设场强阈值时,与所述NFC场强对应的NFC读卡器建立NFC连接通道;
获取所述NFC读卡器通过所述NFC连接通道发送的第一交易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启动目标定时器;
当所述目标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时,发送等待请求至所述NFC读卡器;
当接收到所述NFC读卡器返回的等待响应时,重启所述目标定时器;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关闭所述目标定时器。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通过无线连接通道发送第一信息请求至第一电子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蓝牙连接通道或Wi-Fi连接通道。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通道为蜂窝网络连接通道。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发至所述NFC读卡器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卡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执行预设提示操作,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交易完成通知时,振动和/或显示预设文本信息。
2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02371.5A 2020-06-04 2020-06-04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66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371.5A CN113766468B (zh) 2020-06-04 2020-06-04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1818207.9A EP4145875A4 (en) 2020-06-04 2021-03-31 METHOD FOR SHARING A CHIP CAR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CT/CN2021/084665 WO2021244118A1 (zh) 2020-06-04 2021-03-31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371.5A CN113766468B (zh) 2020-06-04 2020-06-04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468A CN113766468A (zh) 2021-12-07
CN113766468B true CN113766468B (zh) 2023-10-20

Family

ID=7878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2371.5A Active CN113766468B (zh) 2020-06-04 2020-06-04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45875A4 (zh)
CN (1) CN113766468B (zh)
WO (1) WO20212441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6134B (zh) * 2023-02-27 2023-06-06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nfc卡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70936A (zh) * 2023-03-29 2023-07-21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Nfc卡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3455A (zh) * 2015-06-11 2015-09-23 邬学农 一种nfc卡虚拟使用的方法及系统、虚拟终端
CN110020569A (zh) * 2019-03-11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选择nfc模拟卡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8216B1 (en) * 1999-07-22 2011-03-15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Internet payment, authentication and loading system using virtual smart card
US20090143104A1 (en) * 2007-09-21 2009-06-04 Michael Loh Wireless smart card and integrated personal area network,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less payment system
US10475026B2 (en) * 2014-05-16 2019-1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management of transactions using a smart/virtual card
CN108805539A (zh) * 2018-02-09 2018-11-13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机卡模拟的支付方法、移动设备及存储装置
SG10201806753RA (en) * 2018-08-08 2020-03-30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card-not-present payment transaction by a purchaser using a friend's card for obtaining a rewar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3455A (zh) * 2015-06-11 2015-09-23 邬学农 一种nfc卡虚拟使用的方法及系统、虚拟终端
CN110020569A (zh) * 2019-03-11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选择nfc模拟卡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5875A4 (en) 2023-09-27
EP4145875A1 (en) 2023-03-08
WO2021244118A1 (zh) 2021-12-09
CN113766468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43408A1 (zh) 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2992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13156A1 (zh) 蓝牙切换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8604342B (zh) 基于nfc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WO2020134872A1 (zh)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20220343317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543287B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209961A1 (en) Emulation card switch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42621B2 (en) PPG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454240A1 (en)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20088633A1 (zh) 支付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4518945B (zh) 一种发送、接收社交网络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766468B (zh)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2861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03986B (zh)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13672133A (zh) 一种多指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90340601A1 (en)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Barcode
CN104202301B (zh) 数值转移方法和装置
CN111479219A (zh)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48453A1 (zh)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92434B (zh) 一种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07357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74130B (zh) 通知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197370B (zh) 二维码生成、支付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32942A (zh) 跨设备的导航任务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