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644389B -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4389B
CN113644389B CN202010343221.4A CN202010343221A CN113644389B CN 113644389 B CN113644389 B CN 113644389B CN 202010343221 A CN202010343221 A CN 202010343221A CN 113644389 B CN113644389 B CN 113644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tabs
battery
electrode sheet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32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4389A (zh
Inventor
何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32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4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4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4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电极片;所述多层电极片堆叠设置或者卷绕设置;多个极耳,分别连接在所述多层电极片边缘;极耳封装体,位于所述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位置重叠的所述多个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电池的多层电极片具有多个封装在一起的极耳,能够提升电池的充放电功率,降低电池阻抗,提升充放电速度。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电池容量、快速充电以及小尺寸等都是电池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电池结构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快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在快充的同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则是电池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多层电极片;所述多层电极片堆叠设置或者卷绕设置;
多个极耳,分别连接在所述多层电极片边缘;
极耳封装体,位于所述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
位置重叠的所述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封装体包括:附着在所述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极耳胶;其中,所述极耳为片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为:所述片状结构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的材料包括以下一种或组合:
聚丙烯PP;
聚乙烯PE;
涤纶树脂PET;
聚酰亚胺PI。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位于所述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5至30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的宽度大于所述极耳的宽度,且所述极耳胶的长度小于所述极耳的长度;
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极片的一端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被所述极耳胶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封装体;所述电池封装体包裹所述多层电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封装体上具有开口,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所述开口处,且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的多层电极片由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同步卷绕形成;
所述堆叠的多层电极片由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交替堆叠形成;
所述正电极片的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且所述负电极片的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极耳相互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和所述负电极片交叉分布;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极耳封装体;其中,所述电极片的边缘具有多个极耳;
卷绕或堆叠形成多层电极片,其中,卷绕或堆叠后所述多个极耳的位置重叠;
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
冷却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极耳封装体,包括:
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具有热塑性的极耳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包括:
通过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到120至160摄氏度之间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
压合软化后的所述多个极耳,并密封固定所述多个极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极片的外围包裹电池封装体;其中,所述电池封装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封装体外侧;
在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极耳封装体软化并与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片状集流体上的边缘,形成多个极耳;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形成所述电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形成所述电极片,包括: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材料,形成正电极片;和/或,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碳材料,形成负电极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池的多层电极片具有多个封装在一起的极耳。多个极耳并联,从而具有较小的阻抗,能够增大电极片的电荷传输效率,从而提升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提升充放电速度。此外,将多个极耳封装在一起,不需要将多个极耳焊接在一个大的极耳上,制造工艺简单,并且节省了焊接占用的空间,可以在相同的电池尺寸下增大电极片的面积,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的极耳涂敷极耳胶后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的极耳涂敷极耳胶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极片卷曲形成卷芯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封装后的电池示意图一;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有多个极耳的正极基片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卷曲后多个极耳堆叠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个极耳焊接在一个大极耳上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封装后的电池示意图二;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将多个极耳预封装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封装后的电池示意图三;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模组100包括:
多层电极片110;所述多层电极片堆叠设置或者卷绕设置;
多个极耳120,分别连接在所述多层电极片110边缘;
极耳封装体130,位于所述极耳120的至少一个侧面;
位置重叠的所述极耳120,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130固定在一起。
极耳是充电电池的一种原材料,充电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极耳常用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作为电池正负极引出的金属导电体。电池内部包括正负电极,极耳则用于将正负极引出,并连接至电池的外部。极耳在电池外部的部分则可以作为电池外部电路的接触点。因此,极耳是电池内外电荷传输的桥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中具有多层电极片,多层电极片可以是多片电极片堆叠而成,也可以是一片电极片反复卷绕形成的卷状结构。多层电极片具有多个极耳,例如,每层电极片上包括一个极耳或者每两层电极片上包括一个极耳。多个极耳位于多层电极片的边缘,并且位置相互重叠,相邻的极耳之间,通过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是的多个极耳相互之间固定连接。这里,极耳封装体可以是粘合剂或者连接构件,能够将多个极耳在较小的空间内固定在一起,便于后续与电池的外壳等部件进行封装。
如此,多个极耳能够降低电池模组的阻抗,提升电池模组与外接电路之间的电荷传导性能,提升电池的充电速度。并且,无需将多个极耳焊接在同一个大的极耳上,减少了电池空间的占用,从而相比于将多个极耳焊接在同一个大的极耳上的电池模组提升了电极片的可用空间,进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封装体包括:附着在所述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极耳胶;其中,所述极耳为片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为:所述片状结构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上述极耳封装体可以是涂敷在极耳外侧液态或粘稠状的极耳胶;也可以是固态的极耳胶先放置在极耳表面,再通过加热软化后附着在极耳表面;还可以先用带有粘性的胶水将固态的极耳胶贴在极耳表面,再通过加热软化极耳胶使其附着在极耳表面并与其他极耳相互连接。图2为极耳10上附着有极耳胶20后的示意图;图3为附着有极耳胶20的极耳10的剖面图。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极耳胶附着在极耳四周的整个侧面,或者附着在极耳四周的侧面的部分区域,例如,围绕极耳的四周包裹一圈,或者在相邻方向有另一极耳的面附着极耳胶。
极耳胶可以是具有热塑性的材料,能够在加热状态下软化在极耳表面形成薄膜并与极耳紧密贴合;在冷却固化后能够将两个相邻的极耳紧密连接在一起。将每个极耳都通过涂覆极耳胶的方式与相邻的极耳固定,就可以使电极片的多个极耳连接形成一个大的极耳。因此,使用极耳胶固定相邻的极耳,可以占用极少的空间,且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使得多个极耳之间不存在空隙,便于在后续封装后隔离电池内部与外部的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聚丙烯PP;
聚乙烯PE;
涤纶树脂PET;
聚酰亚胺PI。
极耳胶可以采用上述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或者多种的复合材料。聚丙烯无色,无臭味,无毒,并且为半透明固体的蜡状材料,在常温下还能够耐腐蚀。聚丙烯在155摄氏度左右可以软化,因此,可以在温度为155摄氏度左右,聚丙烯为软化的状态下将聚丙烯涂敷在极耳上,连接两个相邻的极耳后进行降温,则可以使得多个极耳相互连接固定。
聚乙烯也是一种无臭味,无毒的乳白色蜡状固体,能够耐大多数酸碱的腐蚀。聚乙烯的熔点为130至145摄氏度,因此,在这一温度范围下将聚乙烯融化后涂覆在极耳表面,然后连接两个相邻的极耳后进行降温,则可以使得多个极耳相互连接固定。
涤纶树脂是一种乳白色或者浅黄色的结晶固定体,无毒,无味且耐酸碱的腐蚀。这里,可以在100至230摄氏度左右软化。与聚丙烯和聚乙烯类似,均为热塑性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以涂覆在极耳上,作为粘合剂使用,固定多个极耳。
聚酰亚胺则是一种耐热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可以在适当的溶剂作用下软化,或者与其他材料复合,则可以作为粘合剂使用,软化后的聚酰亚胺涂覆在极耳上,可以固定多个极耳。
上述几种高分子材料,大多具有热塑性能,他们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复合材料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液态,从而作为粘合剂。使用上述材料作为极耳封装体将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便于后续将电池模组的封装。此外,由于上述材料的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耐腐蚀作用,因此,可以对封装后的极耳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位于所述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5至30微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极耳的外表面附着极薄的极耳胶,例如5至30微米左右厚度。这样,极耳胶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造成极耳的变形或者扭曲,保护极耳的同时,能够将多个极耳封装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的宽度大于所述极耳的宽度,且所述极耳胶的长度小于所述极耳的长度;
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极片的一端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被所述极耳胶覆盖。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极耳胶为预先制作的长方形薄片固体,加热后可以软化并紧密连接相邻的极耳。极耳胶的宽度大于极耳的宽度,因此在附着在极耳表面时,极耳两侧会露出部分极耳。这样,可以在多个极耳堆叠存在位置偏差的情况下,防止粘合不牢固。
此外极耳胶的长度小于极耳的长度,这样,在极耳远离电极片的一端能够露出部分极耳,用于实现与外接电路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封装体;所述电池封装体包裹所述多层电极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封装体用于隔绝电池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使得电池内部的电荷移动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电池封装体需要将电池内部的多层电极片包裹密封住,从而使得电池内外的环境相互隔绝。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封装体可以采用硬质或柔软的可塑性材料,例如铝塑膜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可以是软包锂离子电池,铝塑膜作为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膜,可以隔绝电池内部与电池外部的环境。铝塑膜由外层尼龙层、粘合剂、中间层铝箔、粘合剂以及内层热封层构成,具有良好的阻隔能力、耐穿刺能力、电解液稳定性、耐高温性和绝缘性,能够有效保护电池内部结构,提升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封装体上具有开口,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所述开口处,且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外侧。
由于极耳的作用是连接电池内部与外部,并作为外部电路的连接端子。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封装体上具有开口,极耳可以从开口处伸出至电池封装体的外侧。由于极耳的表面涂覆有极耳封装体,因此,电池封装体可以在开口处于极耳通过极耳封装体连接固定。例如,极耳表面具有粘合剂,使多个极耳连接并固定在一起,最外层的极耳上的粘合剂可以与电池封装体连接。又如,极耳表面具有固态的极耳胶,在将极耳放置在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时,加热软化极耳胶,然后适当加压使得开口处与极耳胶形成紧密连接的密封结构。
这样,极耳可以固定在电池封装体上,并且极耳封装体与电池封装体相互连接,可以使得电池内部密封,仅将极耳暴露在电池封装体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的多层电极片由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同步卷绕形成;
所述堆叠的多层电极片由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交替堆叠形成;
所述正电极片的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且所述负电极片的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极耳相互分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通过卷曲环绕的方式形成的多层结构,并且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交叉堆叠。也就是说,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是叠放后进行卷曲环绕,形成了多层的电极片。如果是堆叠的多片电极片,则是由多片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交替堆叠形成,并且正电极片之间相互并联,负电极片之间相互并联。由于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相互分离,两者之间不能导通,因此,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分别具有多个极耳,并且正电极片的多个极耳之间相互连接固定,负电极片的多个极耳之间相互连接固定,形成两组相互分离的极耳。例如,电极片与极耳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相互之间能够形成电连接,并且多个极耳之间相互并联。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的相互分离的极耳连接至电池模组的外部,则可以作为电池的正负极与外接电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和所述负电极片交叉分布;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之间。
在电池制造的过程中,隔膜在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之间,三者叠放,然后正电极片、隔膜以及负电极片同步卷曲环绕成卷状,则形成了多层的电极片结构。对于堆叠的结构,则是通过多片电极片以及隔膜按照正电极片、隔膜以及负电极片的顺序交替堆叠而成。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的材料为绝缘体材料,并且具有多孔结构,能够阻隔电子的通过,但是能够使离子通过。因此,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池中的导电离子能够通过隔膜在两极之间移动,从而达到充放电的效果。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极耳封装体;其中,所述电极片的边缘具有多个极耳;
步骤S102、卷绕或堆叠形成多层电极片,其中,卷绕或堆叠后所述多个极耳的位置重叠;
步骤S103、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
步骤S104、冷却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
电池由电极片实现存储电荷以及释放电荷的功能,电极片上连接有极耳,作为与外接电路连接的部件。电极片的边缘连接有多个极耳,他们之间相互并联,能够减少阻抗,提升电池的充放电速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上附着极耳封装体,用来固定和连接多个极耳。在电极片卷绕或者堆叠后,可以形成多层电极片。多层电极片的不同层上可以分别带有至少一个极耳,这样,多个极耳可以在相同的位置相互重叠。因此,各极耳上的极耳封装体分别与相邻的极耳接触。然后通过加热软化,就能够将极耳封装体紧密粘合在极耳上,并且将相邻的极耳相互连接。这样,多个极耳就能够相互连接固定在一起。此外,在加热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压,使得多个极耳紧密压合在一起,之间通过极耳封装体密封连接,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将极耳封装体冷却后,多个极耳就能够形成稳固的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极耳封装体,包括:
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具有热塑性的极耳胶。
极耳胶的材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PP、PE、PET以及PI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这些材料具有热塑性,在常温下为固态,在加热到一定温度下可以软化或者熔融,从而可以改变形态。通过将具有热塑性的极耳胶附着在极耳上,加热后就可以软化并将多个极耳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包括:
通过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到120至160摄氏度之间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
压合软化后的所述多个极耳,并密封固定所述多个极耳。
所述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包括:
通过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到120至160摄氏度之间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
压合软化后的所述多个极耳,并密封固定所述多个极耳。
加热极耳封装体的温度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几种材料,则可以在大约120至160摄氏度的温度下使材料软化,再通过压合使得多个极耳间紧密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密封的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极片的外围包裹电池封装体;其中,所述电池封装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封装体外侧;
在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极耳封装体软化并与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
由于极耳上带有极耳封装体,因此可以在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再进行加热压合,利用极耳封装体将极耳与开口处相互连接并密封,从而形成内外相互隔绝的密封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片状集流体上的边缘,形成多个极耳;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形成所述电极片。
集流体是指汇集电流的结构,在锂离子电池上主要指的是金属箔,如铜箔、铝箔。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集流体上包括极耳。在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后作为电极片,活性材料具有存储电荷的功能,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集流体将电池活性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然后通过极耳则可以将电流输出至电池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形成所述电极片,包括: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材料,形成正电极片;和/或,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碳材料,形成负电极片。
活性材料一般分为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或者镍钴锰酸锂等等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材料;而负极活性材料一般为石墨、硬碳或者软碳材料等等。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以下示例: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通过铝塑膜封装隔绝电池内外环境,使电池内部形成独立的环境,从而防止外界的干扰。电池的极耳作为连接电池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导电装置,极耳的结构和封装方式对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充放电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正电极片410与负电极片420各焊接一个极耳430,然后,如图5B所示,将正电极片410、隔膜440和负电极片420叠放后进行环绕卷曲形成卷芯,再通过胶纸510固定。此时,电池共有一个正极极耳和一个负极极耳。
然后,如图6所示,通过铝塑膜610包裹卷芯620,铝塑膜610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图6为侧视图,仅示出一个极耳630)分别热封装,形成最终的电池结构。
这种结构正负极各有一个极耳,导致欧姆阻抗大,影响充放电速率。并且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局部电流密度大,容易导致电池局部过热,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多极耳的设计方式,如图7所示,正极基片710的边缘分布有多个极耳720。负极基片相同,具有多个极耳。通过电池基片的卷曲环绕成卷芯,如图8所示,正极的多个极耳810堆叠在一起,负极的多个极耳堆叠在一起。然后,如图9所示,将正极的多个极耳810焊接在一个正极大极耳910上,负极的多个极耳820焊接在一负极大极耳920上。
最后,如图10所示,采用铝塑膜1010包裹住卷芯1020,焊接点1030位于铝塑膜的内部,大极耳1040(图10中仅示出一个大极耳,包括正极大极耳和负极大极耳)。
这种结构具有正电极和负电极各有多个极耳,欧姆阻抗小,因此可以具有较快的充电速率,并且充放电时的电流密度低,不容易发生过热的现象。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多个极耳与一个大极耳的焊接工序,制造工艺复杂,并且焊接区域占据了电池内部的空间,使得电极片的面积缩小,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多个极耳上封装及薄的极耳胶,例如5只30微米厚度的极耳胶。极耳胶的材料可以为PP、PE、PET或者PI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合材料。卷曲环绕后的电极片使得多个极耳堆叠在同一位置,通过极耳胶相互连接,达到预封装的效果。如图11所示,通过极耳胶1110,可以将多个极耳1120固定在一起。
然后,如图12所示,使用铝塑膜1210包裹住卷芯1220,并通过极耳胶1110与极耳1120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最后的电池封装。
这样,电池通过多个极耳进行充放电,提升充电速度,并且电流密度低,不易发生过热的现象;同时,由于不需要将多个极耳焊接在一个大极耳上,因此节省了电池内部焊接所需的空间,可以使用更大面积的电极片,从而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300的实体结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3,电子设备1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301,存储器1302,电源组件1303,多媒体组件1304,音频组件1305,输入/输出(I/O)接口1306,传感器组件1307,以及通信组件1308。
处理组件1301通常控制电子设备1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1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30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30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3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304和处理组件13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310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1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1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3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303为电子设备1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3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1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电源组件1303中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组。
多媒体组件1304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1300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3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3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3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310或经由通信组件13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3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306为处理组件13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3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1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307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1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1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307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1300或电子设备1300的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1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1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1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3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307还可以包括光感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3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308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1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1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3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3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或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02,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300的处理器131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为软包电池模组,包括:
多层电极片;所述多层电极片堆叠设置或者卷绕设置;
多个极耳,分别连接在所述多层电极片边缘;
极耳封装体,位于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
位置重叠的所述多个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
电池封装体,具有开口,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封装体包括:附着在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极耳胶;其中,所述多个极耳为片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为:所述片状结构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的材料包括以下一种或组合:
聚丙烯PP;
聚乙烯PE;
涤纶树脂PET;
聚酰亚胺P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位于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5至3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极耳的宽度,且所述极耳胶的长度小于所述多个极耳的长度;
所述多个极耳远离所述电极片的一端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被所述极耳胶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体包裹所述多层电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的多层电极片由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同步卷绕形成;所述堆叠的多层电极片由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交替堆叠形成;
所述正电极片的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且所述负电极片的多个极耳固定在一起;
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极耳相互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和所述负电极片交叉分布;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之间。
9.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为软包电池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极耳封装体;其中,所述电极片的边缘具有多个极耳;
卷绕或堆叠形成多层电极片,其中,卷绕或堆叠后所述多个极耳的位置重叠;
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
冷却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封装体固定在一起;
在所述电极片的外围包裹电池封装体;所述电池封装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多个极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封装体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极耳封装体,包括:
在电极片的各极耳的侧面附着具有热塑性的极耳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多个极耳上附着的极耳封装体相互连接,包括:
通过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到120至160摄氏度之间软化所述极耳封装体;
压合软化后的所述多个极耳,并密封固定所述多个极耳。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加热所述极耳封装体,使所述极耳封装体软化并与所述电池封装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片状集流体上的边缘,形成多个极耳;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形成所述电极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活性材料,形成所述电极片,包括: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所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材料,形成正电极片;和/或,
在所述片状集流体形成述多个极耳以外的区域,涂覆碳材料,形成负电极片。
CN202010343221.4A 2020-04-27 2020-04-27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644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3221.4A CN113644389B (zh) 2020-04-27 2020-04-27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3221.4A CN113644389B (zh) 2020-04-27 2020-04-27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4389A CN113644389A (zh) 2021-11-12
CN113644389B true CN113644389B (zh) 2023-05-16

Family

ID=7841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3221.4A Active CN113644389B (zh) 2020-04-27 2020-04-27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4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1842A1 (ko) * 2022-11-11 2024-05-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및 배터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9610A1 (ja) * 2005-04-05 2006-10-19 Nec Corporation 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CN102468471A (zh) * 2010-11-17 2012-05-23 索尼公司 二次电池、电池单元和电池模块
CN202275893U (zh) * 2011-09-30 2012-06-13 李震祺 锂离子电池
CN204885269U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高功率电芯及电池
CN105261781A (zh) * 2015-10-28 2016-01-20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9427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厦门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动力电池的内部组成结构
CN106207285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智能设备
CN206650131U (zh) * 2017-02-26 2017-11-17 东莞市千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软包电芯结构
CN207320220U (zh) * 2017-11-07 2018-05-04 吉安力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多极耳卷绕式聚合物电池
WO2018095170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电芯
WO2018186660A1 (ko) * 2017-04-07 2018-10-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CN108886126A (zh) * 2016-01-06 2018-11-2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9358B2 (en) * 2001-04-06 2005-02-01 Ngk Spark Plug Co., Ltd. Lithium ion battery
CN201167106Y (zh) * 2008-02-15 2008-12-17 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大功率层叠型动力锂电池极耳结构
CN101286577A (zh) * 2008-05-23 2008-10-15 清华大学 一种大功率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JP2012212506A (ja) * 2009-07-01 2012-11-01 Hitachi Maxell Ltd ラミネート形電池
CN101714624A (zh) * 2009-09-11 2010-05-26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线多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10457U (zh) * 2011-01-19 2011-07-27 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短路的低内阻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
CN102544437A (zh) * 2012-02-16 2012-07-04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差节距极片及采用该差节距极片的动力电池
JP6027268B2 (ja) * 2013-11-27 2016-11-16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二次電池用ポーチ及びこれを含む二次電池
CN204271174U (zh) * 2014-12-29 2015-04-15 昆山斯格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CN105161667A (zh) * 2015-09-25 2015-12-16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耳与电池外壳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5882054U (zh) * 2016-08-01 2017-01-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6450470A (zh) * 2016-10-14 2017-02-22 四川赛尔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无胶极耳设计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9418631U (zh) * 2019-04-11 2019-09-20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10325964U (zh) * 2019-07-08 2020-04-14 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电芯、电池以及车辆
CN110323403A (zh) * 2019-07-10 2019-10-11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极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9610A1 (ja) * 2005-04-05 2006-10-19 Nec Corporation 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CN102468471A (zh) * 2010-11-17 2012-05-23 索尼公司 二次电池、电池单元和电池模块
CN202275893U (zh) * 2011-09-30 2012-06-13 李震祺 锂离子电池
CN105529427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厦门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动力电池的内部组成结构
CN204885269U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高功率电芯及电池
CN105261781A (zh) * 2015-10-28 2016-01-20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6126A (zh) * 2016-01-06 2018-11-2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6207285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智能设备
WO2018095170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电芯
CN206650131U (zh) * 2017-02-26 2017-11-17 东莞市千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软包电芯结构
WO2018186660A1 (ko) * 2017-04-07 2018-10-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CN207320220U (zh) * 2017-11-07 2018-05-04 吉安力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多极耳卷绕式聚合物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4389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1239C (zh) 电池单元以及采用了该单元的锂二次电池
US8795864B2 (en) Lithium polymer battery
KR101090568B1 (ko) 비수성 전해질 전지
US888928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condary battery
US20130095389A1 (en) Graphene current collectors in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1355788B2 (en)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pack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N101090150A (zh) 由薄膜状封装材料覆盖的密闭型电池
CN10764501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WO2022111126A1 (zh) 电池组件及其加热方法、电子设备
CN113921993A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包含该电化学装置的电子装置
JP2021517341A (ja) ベンティング装置
CN113644389B (zh)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KR20190046172A (ko) 파우치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US20150064548A1 (en) Battery cell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24631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7041805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US2023003743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WO2021221018A1 (ja) 二次電池
KR20190055994A (ko) 이차 전지
CN218513649U (zh) 电极组件、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9066907U (zh)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09690858B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19642961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7933938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8996755U (zh)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