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583282B -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3282B
CN113583282B CN202111066756.2A CN202111066756A CN113583282B CN 113583282 B CN113583282 B CN 113583282B CN 202111066756 A CN202111066756 A CN 202111066756A CN 113583282 B CN113583282 B CN 113583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static
optical film
layer
base layer
polyest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67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3282A (zh
Inventor
李良彬
孟令蒲
张文文
王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1110667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3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3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3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3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3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4Forming conductive coatings; Forming coatings having anti-sta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4Electrically-conducting pai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4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J24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抗静电光学膜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至少一侧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由多个交联体交联形成,且所述抗静电层内分散有抗静电材料A;其中,所述多个交联体包括第一交联体、第二交联体以及抗静电材料B。本发明中,抗静电层不仅具有均匀且较强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基于网络结构的设置,本抗静电层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仍能具有抗静电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两种抗静电材料,其一参与三维网络结构构造,使得光学膜各处抗静电性能均衡和稳定,另一分散于网络结构中,在提高光学膜抗静电性的同时,降低抗静电材料B的用量,从而有效控制了光学膜的原料成本,降低了加工难度。

Description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显示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从眼镜镀膜到手机、电视、电脑、车载显示屏等显示面板,光学薄膜无处不在。其中,聚酯薄膜由于其优秀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以及光学性能而在显示模组、薄膜封装保护等方面被广泛使用。
然而,聚酯薄膜基材表面电阻大且抗静电性差,聚酯材料的光学膜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容易吸附灰尘和杂质,还容易在膜表面产生电荷,发生静电放电。如果薄膜在显示组件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发生静电放电极易损伤电路,造成显示产品损坏。如果薄膜在封装、运输过程中发生放电,则还有可能诱发火灾等情况,因此,赋予聚酯光学膜抗静电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显示面板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苛刻条件对显示薄膜组件的抗静电性能又提出而来挑战。例如在冬天尤其是我国北方的冬天,温度低并且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很低,这种条件会极易产生静电。譬如车载显示,户外广告显示,户外使用手机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赋予聚酯光学膜在低温低湿下的抗静电保持性是拓宽聚酯光学膜或显示面板等产品应用条件的必要措施之一。
通过公知的知识知道,所谓提高薄膜的抗静电性能则是通过各种策略提高薄膜内部或表面的导电性即降低薄膜内部或表面电阻,让薄膜积累的电荷能够快速消散,从而达到不聚集、不放电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1)在薄膜表面涂布一层或多层的导电层以减小薄膜的电阻,如中国专利CN112029128A公开了一种含有聚噻吩的杂化丙烯酸涂层的抗静电聚酯薄膜,CN107502122B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含有聚噻吩的改性丙烯酸涂布液制备的聚酯薄膜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中在制备涂布液时需要用到大量的乙醇或者是异丙醇等有机溶剂,不利于环保要求。另一方面,上述方法仍然存在低温低湿下抗静电功能失效的问题。(2)另外一种方案是将抗静电剂与树脂共混制成共混膜,这种膜具有永久性的抗静电性能,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加入大量的抗静电剂,且一旦抗静电剂添加量提高,为保证光学膜的综合性能,其他组分的含量也得重新设计,不仅加工难度大,而且制造成本高。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且抗静电性能稳定的聚酯薄膜是当前光学薄膜行业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现有抗静电光学膜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保持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抗静电光学膜,所述抗静电光学膜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至少一侧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由多个交联体交联形成,且所述抗静电层内分散有抗静电材料A;
其中,所述多个交联体包括第一交联体、第二交联体以及抗静电材料B。
可选地,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1~1.2μm;和/或,
所述抗静电层背离所述聚酯基层的一侧的表面电阻小于5×1010Ω/m2
可选地,所述第一交联体包括共聚酯;和/或,
所述第二交联体包括水溶性醇系树脂;和/或,
所述抗静电材料A包括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抗静电材料A为不可交联材料;和/或,
所述抗静电材料B包括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B为可交联材料。
可选地,所述共聚酯的酸值为5~20KOHmg/g;和/或,
所述水溶性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80%~98%。
可选地,所述共聚酯为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水分散性共聚酯;和/或,
所述第二交联体包括聚乙烯醇树脂;和/或,
所述抗静电材料A包括长链烷基季铵类阳离子抗静电助剂、磷盐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烷基磺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磷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抗静电材料B包括聚醚多元醇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聚酯基层;
对所述聚酯基层热处理后,在所述聚酯基层的表面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
对所述抗静电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抗静电涂层交联固化形成抗静电层;
其中,所述抗静电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交联体20~60份、第二交联体5~30份、交联剂0.1~5份、抗静电组分0.3~1份以及流平剂0.1~2份,所述抗静电组分包括抗静电材料A和抗静电材料B。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聚酯基层热处理后,在所述聚酯基层的表面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的步骤中,在温度为(Tg-10~Tg+20)℃的所述聚酯基层的表面上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和/或,
所述抗静电组分中,抗静电材料A和抗静电材料B的重量比为(0.2~0.5):1。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抗静电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抗静电涂层交联固化形成抗静电层的步骤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00~150℃。
可选地,所述抗静电液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叔胺类催化剂或者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抗静电光学膜所述抗静电光学膜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至少一侧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由多个交联体交联形成,且所述抗静电层内分散有抗静电材料A;其中,所述多个交联体包括第一交联体、第二交联体以及抗静电材料B。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交联体、第二交联体和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抗静电材料B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并在其中分布抗静电材料A,使得抗静电层不仅具有均匀且较强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基于网络结构的设置,本抗静电层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仍能具有抗静电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两种抗静电材料,其一参与三维网络结构构造,使得光学膜各处抗静电性能均衡和稳定,另一分散于网络结构中,在提高光学膜抗静电性的同时,降低抗静电材料B的用量,从而有效控制了光学膜的原料成本,降低了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光学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抗静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抗静电层的原子力显微模量分布;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抗静电光学膜 2 第二交联体
10 聚酯基层 3 抗静电材料A
20 抗静电层 4 抗静电材料B
1 第一交联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聚酯薄膜基材表面电阻大且抗静电性差,聚酯材料的光学膜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容易吸附灰尘和杂质,还容易在膜表面产生电荷,发生静电放电。如果薄膜在显示组件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发生静电放电极易损伤电路,造成显示产品损坏。如果薄膜在封装、运输过程中发生放电,则还有可能诱发火灾等情况,因此,赋予聚酯光学膜抗静电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显示面板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苛刻条件对显示薄膜组件的抗静电性能又提出而来挑战。例如在冬天尤其是我国北方的冬天,温度极低并且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很低,这种条件会极易产生静电。譬如车载显示,户外广告显示,户外使用手机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赋予聚酯光学膜在低温低湿下的抗静电保持性是拓宽聚酯光学膜或显示面板等产品应用条件的必要措施之一。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1)在薄膜表面涂布一层或多层的导电层以减小薄膜的电阻,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加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不利于环保要求,此外还面临着在低温低湿环境下抗静电性能不能持久保持的问题;(2)将抗静电剂与树脂共混制成共混膜,这种膜具有永久性的抗静电性能,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加入大量的抗静电剂,且一旦抗静电剂添加量提高,为保证光学膜的综合性能,其他组分的含量也得重新设计,不仅加工难度大,而且制造成本高。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各种机械设备或家用电器的显示屏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抗静电光学膜100,所述抗静电光学膜100不仅具有较强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在低温低湿环境下具有较好的保持性。图1至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静电光学膜100的具体实施例。
参阅图1,所述抗静电光学膜100包括聚酯基层10,所述聚酯基层10的至少一侧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由多个交联体交联形成,且所述抗静电层内分散有抗静电材料A3;其中,所述多个交联体包括第一交联体1、第二交联体2以及抗静电材料B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交联体1、第二交联体2和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抗静电材料B4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并在其中分布抗静电材料A3,使得抗静电层不仅具有均匀且较强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基于网络结构的设置,本抗静电层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仍能具有抗静电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两种抗静电材料,其一参与三维网络结构构造,使得光学膜各处抗静电性能均衡、稳定,另一分散于网络结构中,在提高光学膜抗静电性的同时,降低抗静电材料B4的用量,从而有效控制了光学膜的原料成本,降低了加工难度。
具体地,聚酯基层10的材质为透明的聚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聚酯基层10的材质包括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芳酯(PAR)、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萘二甲酸丁二酯(PBN)、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以及聚萘二酸丙二醇酯(PTN)中的一种,或者上述材料中的多种的共聚物,选用上述材料作为聚酯基层10的材质能够赋予抗静电光学膜100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透明度。更进一步地,出于对抗静电光学膜100的耐热性、光学性能以及成本的综合考虑,聚酯基层10的材质优选为PET。
本抗静电光学膜100中,既可以只在聚酯基层10的其中一侧表面设置抗静电层,也可以在聚酯基层10的两侧表面上均设置抗静电层,对此,本发明不做限定。进一步地,聚酯基层10设有抗静电层的一侧上,可以只设置一层抗静电层,也可以设置多层抗静电层。
抗静电层由多个交联体交联反应形成,参阅图2和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交联体1、第二交联体2以及抗静电材料B4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网络结构(通过交联剂进行交联),交联体系的形成一方面保证了抗静电材料B4在体系中的均匀分布,也使得抗静电材料A3在抗静电层中的分散均匀性更好,使得抗静电光学膜100各处抗静电性能一致,另一方面抗静电材料B4与其他交联体交联,使抗静电网络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且抗静电材料A3分布在交联网络的网格中对抗静电性能进一步提升,降低薄膜表面电阻,另外通过交联网络网格对抗静电剂A3的空间位阻限制作用,防止抗静电剂A3发生团聚、漂移等现象。因此,通过上述策略制备的抗静电组分即使在低温低湿等外界条件下也不会失去原有的导电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1~1.2μm,例如,0.1μm、0.2μm、0.5μm、0.7μm、0.8μm、1.0μm、1.1μm、1.2μm等,在此范围内,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抗静电性能,又能避免因抗静电层固化成型过程中组分沉降,而导致成型的抗静电层中靠近聚酯基层10处的网络结构相较远离聚酯基层10处的网络结构密实,使得抗静电层网络结构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抗静电光学膜100的雾度。作为优选,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5~1.1μm。
聚酯基层10的厚度可以是任意厚度,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但从抗静电光学膜100使用性上考虑,抗静电光学膜100的总厚度优选为30~300μm,如此,既能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也不会因过薄而导致加工难度提升,不会因过厚而影响使用体验。
此外,所述抗静电层背离所述聚酯基层10的一侧的表面电阻小于5×1010Ω/m2。如此,能够保证抗静电光学膜100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
第一交联体1和第二交联体2具体种类本发明不做限定,只需使得多个交联体能够交联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交联体1包括共聚酯,即多元醇和多元酸经过酯化、缩聚等步骤形成的共聚物;进一步地,第一交联体1优选为与聚酯基层10材质具有相似结构的共聚酯,例如主链或侧基具有芳香环结构的共聚酯,如此,能够提高抗静电层和聚酯基层10之间的粘附性,使得二者紧密结合,防止抗静电层从基层上脱落。第一交联体1进一步优选为具有水溶性或者水分散特性的材料,相较其他材质,水溶性涂液更加环保,生产过程中不会或极少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共聚酯为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水分散性共聚酯。只要符合上述要求的材质均可作为第一交联体1,第一交联体1可以在市面上购得,也可以自行制备得到,例如,第一交联体1可以是二甲基对苯二酸酯、间苯二甲酸磺酸钠、丙二醇、钛酸四丁酯、乙二醇、二乙二醇以及己二酸反应得到的聚酯产物。
所述共聚酯的酸值为5~20KOHmg/g,优选为7~15KOHmg/g,例如7KOHmg/g、8KOHmg/g、10KOHmg/g、11KOHmg/g、12KOHmg/g、15KOHmg/g等,在此范围内,一方面利于多个交联体与交联剂反应,利于第一交联体1和第二交联体2相容,有助于提升光学性能,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第一交联体1交联过度而导致网络结构分布不均匀。
第二交联体2包括水溶性醇系树脂,水溶性醇系树脂与水分散性共聚酯的分散性较好,能够与第一交联体1很好地混合并反应。例如,第二交联体2可以是聚醋酸乙烯酯醇解而得到的聚乙烯醇及其衍生品,聚乙烯醇的缩醛化、氨基甲酸酯化、醚化、磷酸酯化改性产物,醋酸乙烯酯与具有共聚性的单体的皂化共聚产物等。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交联体2可以是乙二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醇-乙烯丁醛共聚物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经醇解、皂化得到的醇系树脂,也可以是聚乙烯醇树脂,考虑到加工难度的问题,第二交联体2优选为聚乙烯醇树脂,如此可以在市面上购置后直接投料,而不需要繁杂的预处理工序。
所述水溶性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80%~98%,在此范围内,不仅能够保证水溶性醇系树脂的溶解性能足以符合抗静电液的制备需求,又能保证交联反应顺序进行,利于形成网络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优选为85%~90%。
抗静电材料A3用于分散在抗静电层网络结构中,原则上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抗静电性能且能够均匀分散在多个交联体体系中的材料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材料A3为不可交联材料,即抗静电材料A3不具有能够与第一交联体1和第二交联体2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团,所述抗静电材料A3包括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抗静电材料A3包括长链烷基季铵类阳离子抗静电助剂、磷盐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烷基磺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磷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更具体地,所述抗静电材料A3可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和抗静电剂LS、或者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
抗静电材料B4用于参与交联网络。抗静电材料B4为主/侧链和/或端基上具有活性基团的抗静电剂,能够与交联剂发生反应,进而与第一交联体1和第二交联体2共同形成互穿的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材料B4包括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B4为可交联材料。具体地,所述抗静电材料B4包括聚醚多元醇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例如,聚乙二醇200。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抗静电材料A3为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B4为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如此,既能提高抗静电光学膜100的抗静电效果,又能提高抗静电效果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抗静电材料A3和抗静电材料B4的重量比为(0.2~0.5):1,优选为(0.3~0.4):1,如此,一方面能够提升抗静电性能,另一方面有助于维持抗静电组分在抗静电层中的结构稳定性,有助于保证抗静电光学膜100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保持性。
此外,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的在抗静电功能层中添加爽滑剂、紫外吸收剂、阻燃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静电光学膜100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100。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光学膜100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
参阅图4,所述抗静电光学膜100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聚酯基层10。
其中,所述聚酯基层10的材质包括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芳酯(PAR)、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萘二甲酸丁二酯(PBN)、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以及聚萘二酸丙二醇酯(PTN)中的一种,或者上述材料中的多种的共聚物,优选为PET。
聚酯基层1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抗静电光学膜100的总厚度进行调整,抗静电光学膜100的总厚度优选为30~300μm。
步骤S20,对所述聚酯基层10热处理后,在所述聚酯基层10的表面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
其中,所述抗静电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交联体20~60份、第二交联体5~30份、交联剂0.1~5份、抗静电组分0.3~1份以及流平剂0.1~2份,所述抗静电组分包括抗静电材料A和抗静电材料B。
具体地,第一交联体包括共聚酯,优选为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水分散性共聚酯,更优选为酸值为5~20KOHmg/g的共聚酯。
第二交联体包括水溶性醇系树脂,例如,第二交联体可以为聚乙烯醇树脂或是乙二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醇-乙烯丁醛共聚物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经皂化处理后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乙烯醇树脂。所述水溶性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80%~98%。
交联剂可以是任意一种能够参与交联反应的常见交联剂。在一些实施例中,交联剂包括三聚氰胺类、异氰酸酯类或者碳二亚胺类交联剂,如此,能够提高抗静电层的透明性,且有助于网络结构的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交联剂为封端的异氰酸酯类,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等,如此,交联反应温度更易于控制,有助于优化控制网络结构且有利于在实际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调配。基于此,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交联剂优选为封端的异氰酸酯类,更有选为解封温度高出聚酯基层10的Tg(聚酯基层10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温度5~50℃的交联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Tg:75℃)为例,交联剂优选为封端异氰酸酯HY-243FW。
抗静电组分包括抗静电材料A和抗静电材料B,其中,所述抗静电材料A包括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抗静电材料A为不可交联材料;具体地,所述抗静电材料A包括长链烷基季铵类阳离子抗静电助剂、磷盐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烷基磺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磷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静电材料B包括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B为可交联材料;具体地,所述抗静电材料B包括聚醚多元醇。进一步地,优选为,所述抗静电材料A为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B为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A和抗静电材料B的重量比为0.2~0.5:1。
流平剂可以是任意一种市面上常见的流平剂,优选为与其他组分相容性更好的流平剂,例如,流平剂为BYK333、BYK3510、BYK358、BYK380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直接影响抗静电层的性能,例如,当第一交联体添加量过低时容易引起互穿网络结构不稳定,导致抗静电层在基底上脱落,当第一交联体过高时,容易导致抗静电液各组分分散性下降,进而影响抗静电光学膜100的雾度和抗静电性能的均匀性;因为第二交联体承担了整个交联网络主体骨架的作用,当第二交联体添加量过低时容易导交联网络的强度低,稳定性差;第二组分含有大量的反应性功能羟基基团,当第二交联体添加量过高时,不利于其它组分的均匀分散,则不利于形成多组分相互交织、互相贯穿的网络结构,不利于抗静电组分均匀分散,影响抗静电性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当抗静电组分添加量过高时会大大增加抗静电剂与其它组分的相互分散的均匀性,进而导致抗静电组分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抗静电光学膜100的抗静电性能的均一性和在低温低湿环境的稳定性。基于此,本发明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进行优化,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第一交联体20~60份、第二交联体5~30份、交联剂0.1~5份、抗静电组分0.3~1份、流平剂0.1~2份。在此范围内,抗静电光学膜100在光学性能、稳定性、成本等方面综合效果最佳。
为了能够加快抗静电涂层后续交联固化过程中的固化速率,强化和细化贯穿网络间的相畴尺寸,所述抗静电液还可以包括催化剂,且,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第一交联体的重量比为(0.3~2):(20~60),即,所述抗静电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交联体20~60份、第二交联体5~30份、交联剂0.1~5份、抗静电组分0.3~1份、流平剂0.1~2份以及催化剂0.3~2份。优选为,每20~60份第一交联体对应加入催化剂0.1~1份。具体地,催化剂可以是叔胺类催化剂或者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例如,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铅、辛酸钴、辛酸铁、环烷酸锌、铁酸四异丁酯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相较其他催化剂,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对本反应体系的催化效率更高。
此外,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在本发明抗静电液中适当添加其它功能助剂,例如适当添加润湿剂以使抗静电液在聚酯基层10上快速扩散;适当添加一些无机粒子以获得更好的爽滑性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比中,各组分重量份数均是指组分有效固定成分的重量份数,例如,在一抗静电液中,第一交联体分散液的重量份数为100份,其固含量为30%,则该抗静电液中第一交联体的重量份数为30份。
此外,在对聚酯基层10进行涂布时,优选先对聚酯基层10进行热处理,以使得聚酯基层10因高温作用而具有更高的链运动特性,有助于抗静电液在涂布过程中渗入到聚酯基层10的内部,进而增强抗静电涂层与聚酯基层10的粘结牢固性,有助于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和抗静电组分的分布均匀性,提高抗静电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热处理使得聚酯基层10的表面的温度升至(Tg-10~Tg+20)℃,并在该表面温度条件下涂覆抗静电液,其中,Tg是指聚酯基层10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当聚酯基层10的表面的温度在此范围内时,既能保证热处理效果,提高抗静电光学膜100的抗静电稳定性,又能避免因抗静电液挥发太快而导致抗静电涂层中出现气泡。
步骤S30,对所述抗静电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抗静电涂层交联固化形成抗静电层。
本实施例对抗静电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得抗静电涂层中各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固化形成抗静电层。具体地,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00~150℃。在这个温度区间内进行固化既可以保证基底材料不发生热变形又可以最大化满足基地材料在后加工可能变化的温度条件。
其中,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1~1.2μm;所述抗静电层背离所述聚酯基层10的一侧的表面电阻小于5×1010Ω/m2
除此之外,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需的抗静电光学膜100的结构设计的不同,实际操作时可以适应性调整步骤S20和S30。例如,对于聚酯基层10两侧均设有抗静电层的结构设计,在其中一侧涂布抗静电液并热处理固化成型抗静电层后,还需要在另一侧再次涂布抗静电液并热处理固化成型抗静电层,或,在两侧涂布抗静电液后再对两侧统一进行热处理。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抗静电液中各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不同种类的第一交联体分散液的制备:
(1)共聚酯Ⅰ液的制备方法:在高压釜中加入194.2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3.8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62重量份乙二醇、106重量份二乙二醇,在160℃开始搅拌,然后在后续5h内逐步将温度升高至240℃,充分完成酯交换反应。然后逐渐减少压力至60Pa,在235℃~245℃下反应1.5~2h,得到酸值为8KOHmg/g的共聚酯。取一定含量的上述配置的共聚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固含量为30%共聚酯Ⅰ液。
(2)共聚酯Ⅱ液的制备方法:除将“在高压釜中加入194.2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3.8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124重量份乙二醇、212重量份二乙二醇”改为“在高压釜中加入97.1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97.1重量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76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62重量份乙二醇、84.8重量份二乙二醇”外,其他步骤均与共聚酯Ⅰ液的步骤相同。共聚酯Ⅱ液的固含量为30%,酸值为20KOHmg/g。
(3)共聚酯Ⅲ液的制备方法:除将“在高压釜中加入194.2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3.8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62重量份乙二醇、106重量份二乙二醇”改为“在高压釜中加入194.2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48.5重量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3.8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93重量份乙二醇、106重量份二乙二醇”外,其他步骤均与共聚酯Ⅰ液的步骤相同。共聚酯Ⅲ液的固含量为30%,酸值为5KOHmg/g。
(4)共聚酯Ⅳ液的制备方法:除将“在高压釜中加入194.2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3.8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62重量份乙二醇、106重量份二乙二醇”改为“在高压釜中加入194.2重量份对苯二酸酯二甲酯、48.5重量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9.6重量份间苯二甲酯-5-酸磺酸钠、19重量份丙二醇、0.3重量份钛酸四丁酯、139.5重量份乙二醇、50重量份二乙二醇”外,其他步骤均与共聚酯Ⅰ液的步骤相同。共聚酯Ⅳ液的固含量为30%,酸值为2KOHmg/g。
不同种类的第二交联体分散液的制备:
(1)树脂Ⅰ液的制备方法:取15份聚合度为500、皂化度为90的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到85份的去离子水中,在80℃条件下机械搅拌3h使聚乙烯醇树脂完全溶解,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可。树脂Ⅰ液的固含量为20%。
(2)树脂Ⅱ液的制备方法:取15份聚合度为500、皂化度为98的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到85份的去离子水中,在80℃条件下机械搅拌3h使聚乙烯醇树脂完全溶解,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可。树脂Ⅰ液的固含量为20%。
(3)树脂Ⅲ液的制备方法:取15份聚合度为500、皂化度为80的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到85份的去离子水中,在80℃条件下机械搅拌3h使聚乙烯醇树脂完全溶解,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可。树脂Ⅰ液的固含量为20%。
实施例1
表1抗静电液配方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141
在25℃下将表1所列组分按份数比例加入到带有搅拌器的容器中,以转速400r/min的转速,搅拌2h得到抗静电液。
取厚度为50μm、A4大小的双向拉伸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合肥乐凯)作为聚酯基层10。
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90℃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温度稳定在90℃。快速取出聚酯基层10置于平整桌面上,立即使用涂布棒在聚酯基层10表面涂上抗静电液,然后将涂布后的薄膜立即置入120℃的真空烘箱中固化1min,得到抗静电光学膜100,该抗静电光学膜100中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5μm。
实施例2
除将抗静电液的各组分调整为表2所示的配方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2抗静电液配方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151
实施例3
除将抗静电液的各组分调整为表3所示的配方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3抗静电液配方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152
实施例4
除将抗静电液的各组分调整为表4所示的配方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4抗静电液配方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161
实施例5
除将抗静电液中的各组分调整为表5所示的配方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5抗静电液配方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162
实施例6
除将抗静电液中第一交联体分散液的种类改为共聚酯Ⅱ液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除将抗静电液中第一交联体分散液的种类改为共聚酯Ⅲ液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除将抗静电液中第二交联体分散液的种类改为树酯Ⅱ液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除将抗静电液中第二交联体分散液的种类改为树酯Ⅲ液,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除将抗静电层的厚度调整为0.2μm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除将抗静电层的厚度调整为0.1μm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除将抗静电层的厚度调整为1.2μm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除将“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90℃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温度稳定在90℃”改为“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95℃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温度稳定在95℃”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4
除将“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90℃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温度稳定在90℃”改为“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65℃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温度稳定在65℃”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5
除将固化温度从120℃调整为100℃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6
除将固化温度从120℃调整为150℃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7
除将抗静电材料A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调整为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8
除将抗静电材料A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调整为(3-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和抗静电剂LS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除将“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90℃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度稳定在90℃”改为“将聚酯基层10四边固定后置于25℃鼓风烘箱中放置2min,使聚酯基层10的度稳定在25℃”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除将抗静电层的厚度调整为1.5μm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除将抗静电液中第一交联体分散液的种类改为共聚酯Ⅳ液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除将抗静电液中的各组分调整为表6所示的配方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6抗静电液配方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191
取实施例1至18和对比例1至4制得的抗静电光学膜100,检测表面电阻、透光率以及雾度(分别记为表面电阻1、透光率1和雾度1),结果记入表7中。然后将上述实施例1至18和对比例1至4制得的抗静电光学膜100置入25℃,20%的相对湿度下放置720h,然后测试测试表面电阻(记为表面电阻2)、然后检测透光率和雾度(分别记为透光率2和雾度2),结果记入表7中。
其中,表面电阻使用表面电阻仪(HZR:model-100)检测得到;透光率和雾度采用透光率雾度仪(上海仪电物光有限公司;型号SGW-820)检测得到。
表7性能测试
Figure BDA0003256583440000201
从上表可以看出,相较普通的聚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各实施例制得的抗静电光学膜100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且在低温低湿环境仍具有较好的性能稳定性;相较各对比例,各实施例制得的抗静电光学膜100具有更好的性能稳定性,相较对比例3,具有更好的雾度。说明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抗静电光学膜100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透光率、雾度,且在低湿度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性能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抗静电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至少一侧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由多个交联体交联形成,且所述抗静电层内分散有抗静电材料A;
其中,所述多个交联体包括第一交联体、第二交联体以及抗静电材料B;
所述第一交联体包括共聚酯,且所述共聚酯的酸值为5~20KOHmg/g;且所述抗静电材料A和所述抗静电材料B的重量比为(0.2~0.5):1;
所述第二交联体包括水溶性醇系树脂,所述水溶性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80%~98%;
所述抗静电材料A包括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抗静电材料A为不可交联材料;
所述抗静电材料B包括非离子型抗静电助剂,且所述抗静电材料B为可交联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1~1.2 μm;和/或,
所述抗静电层背离所述聚酯基层的一侧的表面电阻小于5×1010 Ω/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酯为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水分散性共聚酯;和/或,
所述第二交联体包括聚乙烯醇树脂;和/或,
所述抗静电材料A包括长链烷基季铵类阳离子抗静电助剂、磷盐阳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烷基磺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磷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阴离子抗静电助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抗静电材料B包括聚醚多元醇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聚酯基层;
对所述聚酯基层热处理后,在所述聚酯基层的表面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
对所述抗静电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抗静电涂层交联固化形成抗静电层;
其中,所述抗静电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交联体20~60份、第二交联体5~30份、交联剂0.1~5份、抗静电组分0.3~1份以及流平剂0.1~2份,所述抗静电组分包括抗静电材料A和抗静电材料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聚酯基层热处理后,在所述聚酯基层的表面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的步骤中,在温度为(Tg-10~Tg+20)℃的所述聚酯基层的表面上涂覆抗静电液以形成抗静电涂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抗静电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抗静电涂层交联固化形成抗静电层的步骤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00~15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液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叔胺类催化剂或者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静电光学膜。
CN202111066756.2A 2021-09-10 2021-09-10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113583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6756.2A CN113583282B (zh) 2021-09-10 2021-09-10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6756.2A CN113583282B (zh) 2021-09-10 2021-09-10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3282A CN113583282A (zh) 2021-11-02
CN113583282B true CN113583282B (zh) 2023-01-17

Family

ID=78241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6756.2A Active CN113583282B (zh) 2021-09-10 2021-09-10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32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5110A (zh) * 2018-10-08 2019-02-26 安徽大学 一种防霉变无卤阻燃竹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2725A (ko) * 2007-09-28 2009-04-01 도레이새한 주식회사 대전방지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111655800A (zh) * 2018-01-29 2020-09-11 东丽先端素材株式会社 抗静电涂覆溶液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抗静电聚酯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9970B2 (en) * 2007-07-23 2013-05-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tistatic articl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4870592B (zh) * 2012-12-19 2016-10-12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膜用粘着剂组合物及表面保护膜
JP2017506277A (ja) * 2014-02-07 2017-03-02 デュポン・テイジン・フィルムズ・ユー・エス・リミテッド・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帯電防止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2725A (ko) * 2007-09-28 2009-04-01 도레이새한 주식회사 대전방지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111655800A (zh) * 2018-01-29 2020-09-11 东丽先端素材株式会社 抗静电涂覆溶液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抗静电聚酯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3282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7989B1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用離型フィルム
TWI548525B (zh) 聚酯疊層薄膜
KR101254166B1 (ko) 광학용 2축 배향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CN110317550A (zh) 一种oled薄膜封装制程用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6366A (zh) 透明涂料半成品制备方法、耐磨及低透水率光伏透明背板
CN105103014A (zh) 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4204049A (zh) 涂布膜
CN107267079B (zh) 聚酯膜
CN113583282B (zh) 抗静电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N109575782A (zh)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电泳树脂、聚氨酯电泳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6831B (zh) 涂布膜
JP6610810B2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用離型フィルム
KR101124581B1 (ko) 광학용 이접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CN102432815B (zh) 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JP5388798B2 (ja) 低オリゴマー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39849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1140562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4141557A (ja) 離型フィルム
US8980385B2 (en) Optical film
JP6194617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773769B (zh) 一种胶黏层、亚克力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8632888A (zh) 层叠聚酯膜
KR101453847B1 (ko) 광학시트 제조용 친수성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광학시트
TWI658858B (zh) Dispersio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material thereof, and laminated body
KR10193338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배면전극 형성용 도전성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