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977B - 共享资源上的可靠低时延通信 - Google Patents
共享资源上的可靠低时延通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71977B CN112771977B CN201980063909.2A CN201980063909A CN112771977B CN 112771977 B CN112771977 B CN 112771977B CN 201980063909 A CN201980063909 A CN 201980063909A CN 112771977 B CN112771977 B CN 1127719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interval
- data
- preamble
- frequency resource
- urll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第一种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101)前导码,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该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103)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以及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105)该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该第二时间间隔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并且该第二频率资源与该第一频率资源分开。第二种方法包括:监听(111)前导码的传输,当确定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前导码时,在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115)数据,以及当确定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放弃(113)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靠低时延通信的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可靠低时延通信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这样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5G蜂窝通信技术的目的在于支持许多其他垂直行业之间的工业应用。工业应用的关键需求之一是在工厂中的不同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然而,高可靠性和低时延通常很难同时实现。高可靠性通常通过在空域(例如,天线分集或多个无线链路)、时域(例如,重复或重传)和码域(例如,信源/信道编码)中引入冗余的方式来实现,这会给无线通信系统带来额外时延和开销。低时延可以通过只要数据可用就进行发送的方式来实现。然而,无线系统通常使用共享的无线资源,因此由于冲突和/或干扰,无法保证通信可靠性。
“Achieving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Challenges andEnvisioned System Enhancements[实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挑战及设想的系统增强]”,G.Pocovi等人,IEEE网络,2018年3月/4月,披露了针对5G(NR)版本15中的低时延(lowlatency)的最新3GPP改进。这些改进包括使用短于1ms的时隙(例如,0.125ms的迷你时隙)、减少重传的HARQ往返时间、在多路复用eMBB和URLLC数据时进行抢占式资源分配。这些改进解决了UE处于连接模式并与gNB通信时的用户面数据传输问题。
然而,当没有为终端提供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专用无线资源时,使用上述改进并不能针对某些工业应用的高要求实现低时延和高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送前导码和数据的设备,该设备可以用于向高要求应用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接收前导码的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向高要求应用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送前导码和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向高要求应用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收前导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向高要求应用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现第一目的在于,该用于发送前导码和数据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发送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并且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分开。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具有解决某些应用(例如工业应用)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需求的潜力。由于D2D方法允许一组客户端设备(UE)之间进行直接通信而无需总是通过基站(例如,eNB或gNB),因此实现了低时延。
当前由3GPP标准化的最新的D2D通信技术并非为支持需要UE之间的URLLC的工业应用而设计。因此,发明人提出了对当前标准化的D2D通信技术的改进。通过使用多个单独的频率资源发送数据的副本或部分,并通过使客户端设备刚好在发送其URLLC数据之前发送URLLC前导码,而使其他设备(例如,基站、常规客户端设备和不需要URLLC数据传输的支持D2D的设备)在此时间间隔期间放弃发送,可以在不增加时延的情况下满足高要求应用的可靠性需求。相反,典型的时域分组重传(如ARQ和HARQ)会增加时延,从而不再满足高要求应用的时延需求。如果这些副本或部分已编码,则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的副本或部分可以按照与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的副本或部分不同的方式被编码。除了D2D通信之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共享资源上的其他通信。
所述前导码可以指示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需要由所述数据的接收方可靠且紧急地接收。例如,前导码可以是URLLC标志和/或可以在专门为URLLC前导码预留的时隙中发送。例如,可以在3GPP标准中对此进行标准化。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被分配给设备到设备通信,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不被分配给设备到设备通信。当前,LTE中的UE利用专门用于/分配给D2D通信的(上行链路)频率资源。为了实现可靠且低时延的通信,可以使用非专用于/分配给D2D通信的频率资源。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分类为多个类别之一,并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根据所述确定的所述数据的类别发送所述前导码。尽管某些设备可能被配置为仅发送URLLC数据,但许多设备将同时具有URLLC数据和非URLLC数据,并且必须在发送URLLC数据之前仅发送前导码,以能实现时延和可靠性需求。
所述时间间隔各自可以包括用于发送数据的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的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的第二时段、以及在所述第二时段之后的保护时段。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例如,TTI)的一小部分发送前导码来实施本发明。保护时段有助于其他设备处理前导码以及决定在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是否进行发送。优选地,所述第二时段消耗所述时间间隔的15%或更少。
所述前导码可以标识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这允许(接收前导码的)其他设备仍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其数据。前导码还可以标识设备用于发送数据的另一些副本或部分的另一些频率资源。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三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三副本或第三部分。使重复的量、部分的划分和/或编码开销取决于网络状况和通信链路的可靠性需求是有益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期望附加的频率资源。
优选地,所述前导码消耗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15%或更少。这通常足以传达发送URLLC数据的意图,并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发送数据(有效负载)本身。其他系统和/或设备可以在第二间隔、第三间隔和/或第四间隔内发送URLLC前导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前导码也优选地消耗相应时间间隔的15%或更少。
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或所述第三频率资源通常可以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通常可以专用于从基站到客户端设备的传输。可替代地,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通常可以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当前,LTE中的UE仅利用上行链路频率资源进行彼此之间的D2D通信。将这些D2D上行链路频率资源用于URLLC数据传输(其可能需要重复传输或传输数据部分)例如仍然接近当前标准。附加的上行链路频率资源(例如,不是为D2D通信预留的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可以用于(多个)URLLC传输,但是当基站放弃发送时,也可以使用下行链路频率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现第二目的在于,该用于接收前导码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器,至少一个发送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器监听前导码的传输,当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并且当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放弃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
所述前导码可以标识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当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放弃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这允许该系统仍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其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放弃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如果第一频率资源是为D2D通信预留的上行链路资源,则非D2D设备将不会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并且不具有待发送的URLLC数据的D2D UE必须放弃在第一频率资源上进行发送。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来自基站的消息,所述消息向所述系统指派一个或多个频率资源;并且使用至少一个接收器监听所述前导码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指派的频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传输。例如,如果系统是另一D2DUE,则这是有益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附加的URLLC数据传输(例如,重复或多个数据部分),以满足特定应用的可靠性需求。基站可以将附加的频率资源指派给客户端设备,并且将该指派传达给客户端设备。在有利实施例中,该指派至少每天更新一次,并且如果需要的话,甚至可以更频繁地更新,例如每十分钟后更新一次。例如,第一对频率资源(例如,一个上行链路和一个下行链路或者两个上行链路)可以被客户端设备使用更长时间段,同时另外指派其他频率资源或者根据网络状况释放已经指派的频率资源。发送前导码的UE通常会从基站接收到表明为该UE指派一个或多个频率资源的类似的消息,并且这些频率资源由多个UE共享。
根据本发明,实现第三目的在于,该发送前导码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分开。
根据本发明,实现第四目的在于,该接收前导码的方法包括:监听前导码的传输,当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以及当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放弃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所述方法可以由在可编程设备上运行的软件来执行。此软件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提供。
此外,提供了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例如可以由现有设备下载或上传到现有设备,或者在制造这些系统时进行存储。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存储第一软件代码部分,该第一软件代码部分在由计算机执行或处理时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操作,这些操作包括: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分开。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存储第二软件代码部分,该第二软件代码部分在由计算机执行或处理时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操作,这些包括:监听前导码的传输,当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以及当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前导码时,放弃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实施为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的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本披露内容中描述的功能可以实施为由计算机的处理器/微处理器执行的算法。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采取在具有在其上实施的、例如存储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一种或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上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包含或存储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使用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具有在其中(例如,在基带中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实施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传播数据信号。这种传播信号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但不限于,电磁的、光的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是不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可以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使用)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实施的程序代码,这种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纤、电缆、RF等,或上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编写,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包括诸如Java(TM)、Smalltalk、C++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诸如“C”编程语言或相似的编程语言等常规过程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并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场景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任何类型网络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可以进行与外部计算机的连接(例如,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
下面将参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将理解的是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施。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具体是微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单元(CPU)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施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指导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用特殊的方式发挥功能,从而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制造的包括指令的物品,这些指令实施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
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以引起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施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在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施方式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关于此,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框可以表示包括用于实施(多个)特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还应该指出的是,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框中标明的功能可以不按图中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根据涉及的功能,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被大体同时执行,或者这些框可能有时以相反的顺序被执行。还将指出的是,可以通过执行特定功能或动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施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框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框的组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将进一步阐明,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本发明的系统和设备的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描绘了第一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的示例;
·图7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一示例;
·图8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二示例;
·图9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三示例;
·图10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四示例;
·图11是本发明的设备和系统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性蜂窝电信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12是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示例性数据处理系统的框图。
附图中的相应要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了本发明的系统和设备的实施例。传感器1(S1)、传感器9(S2)、执行器31(A1)、执行器39(A2)和移动设备21(UE1)位于基站11(例如,eNB或gNB)所覆盖的小区中。在大多数电信标准以及本说明书中,传感器1和9、执行器31和39、以及移动设备21均称为用户设备(UE)。在示例场景中,传感器1向执行器31发送数据,传感器9向执行器39发送数据,并且移动设备21向基站11发送数据。在这种场景中,传感器1和9以及执行器31和39进行设备到设备(D2D)的直接通信。
在这种场景中,假设所有需要D2D通信的UE(包括发送URLLC数据的UE)向基站11指示它们打算使用D2D通信,并且假设所有UE都处于覆盖范围内并与基站11连接。传感器1和9包括处理器3、接收器5和发送器7。基站11包括处理器13、接收器15和发送器17。移动设备21包括处理器23、接收器25、发送器23和存储器29。
为了实现低时延通信,传感器1和9的处理器3被配置为使用发送器7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发送前导码,并使用发送器7在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该前导码指示在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需要由数据的接收方可靠地接收。在本说明书中,此数据也称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并且此前导码也称为URLLC前导码。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和9的处理器3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器5监听前导码的传输,当确定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前导码时,使用发送器7在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并且当确定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放弃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
这允许传感器1(S1)例如向执行器31(A1)发送URLLC数据。当传感器9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检测到由传感器1发送的前导码并且自己不具有待发送的URLLC数据时,则其放弃在传感器1(S1)所使用的(多个)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这样可以降低URLLC数据的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和9的处理器3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发送器7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该前导码,使用发送器7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在该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并且使用发送器7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该第二频率资源与该第一频率资源分开。这样可以在不增加时延的情况下实现更可靠的通信。
在图1的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络已经为D2D分组传输预留了一组上行链路(UL)资源,如当前在3GPP中针对自主D2D资源利用所指定的。包括传感器1和9以及移动设备21在内的所有UE均能够监听这些UL资源,并且包括传感器1和9在内的具有D2D功能的UE还能够在这些UL资源上发送数据(URLLC分组或非URLLC分组)。
例如,可以使用下行链路(DL)资源作为第二频率资源。为了实现低时延的可靠通信,基站11的处理器13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器15监听前导码的传输,当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前导码时,使用发送器17在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并且当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放弃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
换句话说,当基站11在UL资源上接收到URLLC前导码时,DL调度器释放(相关联的)DL资源,以使UE(上述示例场景中的传感器1)的URLLC传输可以将这些附加的DL时间/频率资源用于URLLC数据传输。这提高了URLLC分组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不会增加延迟,因为数据的第二副本或部分不是在稍后发送的,而是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的。
移动设备21不直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因此通常将不会在为D2D通信预留的UL资源上发送数据。移动设备21也将不会在DL资源上发送数据,因为这些资源是为基站11进行的通信而预留的。
如果可能出现该第二频率资源或第三频率资源不是为D2D通信预留的UL资源,则为了实现低时延通信,移动设备21的处理器23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器25监听前导码(在为D2D通信预留的UL资源上)的传输,当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前导码时,使用发送器27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在不是为D2D通信预留的UL资源上发送数据,并且当确定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放弃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在不是为D2D通信预留的UL资源上发送数据。
在图1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基站11的处理器13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器15监听发送设备(例如传感器1)向接收方(例如执行器31)的前导码传输,并且当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使用接收器在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数据。该第二时间间隔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处理器13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器15监听该接收方对指示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未被该接收方成功接收的消息(例如NACK)的传输,并且当在第三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消息时,使用发送器17在第四时间间隔重传该数据。
注意,在无法预先调度流量的情况下,例如,在事件(例如,紧急故障、警报等)发生时UE具有URLLC分组的情况下,本发明尤其是有利的。由于URLLC分组的到达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这类流量本就无法预先调度。即使可以通过预留资源对其进行调度,这也不会高效,因为在大多时候,由于系统中没有实际的URLLC流量,因此预留的无线资源没有被利用。还有其他类型的URLLC应用,其中,设备生成需要以低时延和高可靠性发送的周期性流量。优选地,以常规方式(通过涉及基站)或通过利用具有周期性资源预留的D2D通信来调度这种流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传感器1和9包括一个处理器3。在替代实施例中,这些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传感器1和9的接收器5和发送器7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蜂窝通信技术,诸如GPRS、CDMA、UMTS、LTE和/或5G NR,以与执行器31和39以及基站19通信。接收器5和发送器7可以合并为收发器。处理器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ARM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传感器可以包括对于传感器而言典型的其他部件,例如电池。例如,传感器可以是运动传感器。本发明的设备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或移动设备之外的另一设备。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11包括一个处理器13。在替代实施例中,基站11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基站11的处理器1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Intel或AMD处理器,或者是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3可以包括多个核。例如,处理器13可以运行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
例如,接收器15和发送器17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蜂窝通信技术,诸如GPRS、CDMA、UMTS、LTE和/或5G/NR,以与UE(例如移动设备21、传感器1和9、以及执行器31和39)通信。接收器15和发送器17可以合并为收发器。基站11可以包括对于(例如,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部件而言典型的其他部件,例如电源。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11包括一个设备。在替代实施例中,基站11包括多个设备。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是基站或移动设备之外的另一系统。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1包括一个处理器23。在替代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移动设备21的接收器25和发送器27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蜂窝通信技术,诸如GPRS、CDMA、UMTS、LTE和/或5G NR,以与基站11通信。接收器25和发送器27可以合并为收发器。
处理器2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ARM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3可以运行谷歌安卓或苹果iOS作为操作系统。存储器29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例如,存储器29可以包括固态存储器。移动设备可以包括对于移动设备而言典型的其他部件,例如,显示器和电池。例如,该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本发明的设备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或移动设备之外的另一设备。
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步骤101包括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步骤103包括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在该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该第二时间间隔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步骤105包括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该第二频率资源与该第一频率资源分开。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方法不包括步骤105,并且数据是在单个频率资源上发送的。在图2的实施例中,该前导码指示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需要由数据的接收方可靠地接收。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步骤111包括监听前导码的传输。步骤115包括当在步骤117中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前导码时,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步骤113包括当在步骤117中确定在该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放弃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数据。
图4中示出了该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的第二实施例。通常,URLLC设备执行该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两者。这在图4中示出。在步骤121中,判定设备是否具有任何待发送的数据。若否,则再次执行步骤121,直到设备具有待发送的数据为止。换句话说,步骤121包括等待直到设备具有待发送的数据为止。如果设备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则接下来执行步骤123。
在图4的实施例中,数据已经被分类为多个类别之一。在步骤123中检查待发送的数据的类别。如果设备具有待发送的URLLC数据,则接下来执行步骤101。在步骤101中,发送前导码。如果设备具有待发送的非URLLC数据,则不发送URLLC前导码,但接下来执行步骤111。在步骤111中,设备监听URLLC前导码的传输。步骤111之后执行的步骤在图3中示出。步骤101之后执行的步骤在图2中示出。在步骤115中发送了数据(非URLLC数据)之后,或者在步骤103和步骤105中发送了数据(URLLC数据)之后,再次执行步骤121。如果设备放弃进行发送,即执行了步骤113,则重复步骤111,并且设备再次监听URLLC前导码的传输,以检查其现在是否被允许发送其非URLLC数据。
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方法的实施例。步骤151包括监听发送设备向接收方的前导码传输。如果在步骤161中确定已经接收到前导码,则接下来执行步骤153。步骤153包括当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前导码时,在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数据。该第二时间间隔在该第一时间间隔之后。步骤155包括在该第二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三时间间隔内监听该接收方对指示在该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未被该接收方成功接收的消息的传输。如果在步骤163中确定已经接收到消息,则接下来执行步骤157。步骤157包括当在第三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消息时,在第四时间间隔内重新发送在步骤153中接收到的数据。
图6描绘了第一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的示例。在图2的步骤101中,在第一时间间隔ti1内发送前导码44。在图2的步骤103中,在第二时间间隔ti2内、在与该前导码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43。如在时间间隔ti3中所示,在用于发送数据的时段53中发送数据43。如在时间间隔ti3中所示,在用于发送前导码的时段54中发送前导码44。时段54在时段53之后,并且保护时段55在时段54之后。保护时段55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基站和其他UE处理通过前导码发送的信息,以及做出关于在下一时间间隔计划的可能通信的决策。该前导码优选地消耗该第一时间间隔的15%或更少。换句话说,时段54优选地消耗这些时间间隔的15%或更少。
图7在表61中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一示例。在图7的示例中,传感器S1(图1的传感器1)在上行链路资源u2上向执行器A1(图1的执行器31)发送URLLC数据。上行链路资源u2被预留用于D2D通信。在发送URLLC数据之前,传感器S1在上行链路资源u2上发送前导码44,例如标志。基站和附近的其他UE(不需要D2D URLLC通信的UE)检测到此前导码44。前导码44指示UE将在下一时间间隔内尝试URLLC传输。如图6所示,保护时段直接跟在前导码44之后。该保护时段标志着时间间隔的结束。在时间间隔中包含前导码和保护时段还意味着,后续时间间隔中的URLLC D2D数据传输的有效负载必须比总时间间隔长度稍短,以便留有空间供需要URLLC传输的相同UE或其他UE传输下一个URLLC前导码。这在图6中示出。
在预期/计划的时间间隔开始之前,常规UE(例如,用于eMMB服务的UE)和具有非URLLC分组的D2D UE首先必须监听URLLC前导码的传输。具有非URLLC分组的D2D UE如果未接收到URLLC前导码,则仅在为D2D通信预留的UL资源上进行发送。常规UE(例如,用于eMBB服务的UE)放弃在下一时间间隔内完全使用由基站调度器指派的UL资源,因为这些UL资源中的一些也可能被URLLC传输使用。与具有URLLC分组的UE不同,具有非URLLC分组的UE将直接发送数据(只要被允许),而无需首先发送前导码。
为了提高可靠性,除了UL资源u2之外,传感器S1还在‘相关联/预配置’的DL资源d2上发送URLLC分组的第二副本或部分。执行器A1接收/监听相同的UL资源u2和DL资源d2。在检测到刚好在时间间隔ti2开始之前发送的URLLC前导码44之后,基站将释放此DL资源d2用于URLLC传输。
在图7的示例中,UL频率资源u2被分配给设备到设备通信,而DL频率资源d2不被分配给设备到设备通信。在图7的示例中,URLLC分组的第一副本或部分在UL频率资源上发送,该UL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而URLLC分组的第二副本或部分在DL频率资源上发送,该DL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基站到客户端设备的传输。在替代实施例中,URLLC分组的第二副本或部分也在通常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的频率资源上发送。
可选地,传感器S1可以在附加的‘相关联/预配置’的UL资源上发送URLLC分组的另一副本或部分。这是因为常规UE(例如,eMBB用户)在接收到URLLC前导码时可能会放弃完全使用由基站调度器分配的UL资源。这未在图7中示出。执行器A1将在时间间隔ti2内监听UL资源u2和DL资源d2两者。可选地,执行器A1还将监听可能已经被常规UE(例如,eMBB用户)使用的附加UL资源(图7中未示出)。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不同的数据副本。在替代实施例中,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不同的数据部分。
在图7展示的实施例中,基站还监听UL资源u2(即,在其上发送前导码的同一个频率资源),以解码URLLC分组用于将来在执行器A1未能接收到分组(data1)并在UL资源u2上发送广播NACK的情况下进行(可能的)重传。因此,数据和NACK在通常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器A1决定发送广播NACK,因为它在时间间隔ti1内接收到前导码44。在替代实施例中,执行器A1决定发送广播NACK,因为分组(data1)指示data1是URLLC数据。在图7的示例中,执行器A1在时间间隔ti2内未能接收到URLLC分组,并在时间间隔ti3内发送广播NACK。基站接收此NACK,并且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也接收此NACK。
在传感器S1和S2接收到NACK之后,传感器S1和S2在时间间隔ti4内通过使用UL资源u2重传URLLC分组(data1),因为没有新的URLLC分组准备好发送。在此示例中,有两个传感器重传URLLC分组。实际上,有多少设备将重传URLLC分组可能取决于附近有多少设备愿意为其他设备重传数据。当多个设备发送相同的URLLC分组时,该URLLC分组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从而增加该URLLC分组被适当配置的接收器正确接收的可能性。URLLC分组的重传将优先于新的非URLLC D2D分组。在基站检测到NACK之后,基站释放时间间隔ti4的、在DL资源d2上的先前调度的通信,并将其用于重传URLLC分组(data1)。因此,它在通常专用于从基站到客户端设备的传输的频率资源上重传数据。在执行器A1发送了NACK之后,执行器A1将开始同时在UL资源u2和DL资源d2上监听,以接收传感器S1和基站在时间间隔ti4内重传的URLLC分组。
对于非URLLC D2D流量,仅使用预配置的UL时间/频率资源u2,并且在非URLLC分组传输之前没有发送前导码。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继续在DL时间/频率资源d2上调度常规流量,因为非URLCC流量可以承受更长的延迟。与URLLC服务所需的调度持续时间相比,提供eMBB服务的常规UE的调度持续时间可以长得多(包括多个TTI)。如果URLLC分组在调度的eMBB分组之间到达,则URLLC分组可以通过使用打孔技术得到其所需的部分。
图7中还示出了基站在时间间隔ti1内、在DL资源d4上向UE1(图1的移动设备21)发送非URLLC分组,以及UE1在时间间隔ti4内、在UL资源u4(其不是为D2D通信预留的资源)上向基站发送ACK(ack2)。在图7的示例中,因为UE1正在接收来自基站的非URLLC分组,所以UE1没有重传由传感器S1发送的URLLC分组。在另一示例中,UE1可能另外或可替代地已经重传了由传感器S1发送的URLLC分组。
图8在表81中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二示例。在图8的实施例中,两个传感器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上同时发送URLLC数据。UL频率资源u2和DL频率资源d2已被指派给传感器S1,而UL频率资源u4和DL频率资源d4已被指派给传感器S2。
传感器S2在时间间隔ti1内、在频率资源u4上发送URLLC前导码84,然后在时间间隔ti2内、在频率资源u4上向执行器A2发送URLLC分组(data3)的第一副本或部分,并在时间间隔ti2内、在频率资源d4上向该执行器发送URLLC分组的第二副本或部分。当基站检测到执行器A2在时间间隔ti3内、在UL频率资源u4上发送NACK时,基站向执行器A2重传URLLC分组(data3)。与图7的示例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传感器S1和S2在时间间隔ti3内没有接收到广播NACK,因此在时间间隔ti4内不重传URLLC分组。仅基站在时间间隔ti4内重传URLLC分组。
图9描绘了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本第三示例。图9示出了具有同时URLLC传输的四个D2D对,即,(S1,A1)至(S4,A4)。如果这些D2D对使用相同的UL资源和/或DL资源,则可能会发生分组冲突和干扰,从而导致数据损坏以及延迟增加。可以通过为(S1,A1)至(S4,A4)使用非重叠的单独的UL(和DL)资源,以防止D2D对在其URLLC分组传输中发生冲突来缓解此问题。
为(S1,A1)至(S4,A4)这些对分配非重叠的资源池是通过来自基站的信令以及使用它们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来完成的。因此,传感器S1至S4接收向传感器S1至S4指派一个或多个频率资源的消息,并且如果传感器没有URLLC分组,则其监听前导码在该一个或多个指派的频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和/或锚点频率资源(其可以是指派的频率资源)上的传输。如果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存在其他D2D对,且它们不会给(S1,A1)至(S4,A4)这些对造成严重干扰,则可能会重复使用它们的资源。
为了放弃不同D2D对之间的分组冲突/干扰,非重叠的UL(和DL)资源的量应与旨在同时进行URLLC传输的D2D对的数量相匹配。基站应监测流量状况,然后根据同时活动的D2DURLLC对的数量分配更多资源或释放一些已分配的资源,以放弃资源预留开销。
此外,在存在多个同时URLLC D2D传输的情况下,解决方案还应考虑前导码的传输及其到UL资源和DL资源的映射。对于URLLC D2D对的同时前导码传输,有以下两种选择:
·在相同的UL资源(一种锚点UL资源)上以前导码能够被接收器(基站或周围的其他终端)区分的方式发送前导码。例如,前导码传输可以是Zadoff-Chu序列(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Zadoff-Chu_sequence)或发送前导码索引的编码版本。例如,将8位前导码索引编码为使得接收器可以区分重叠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最多可以同时发送28=256个不同的前导码索引。
·如图9所示,在非重叠的UL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其中,假设四个不同的D2DURLLC对同时进行发送。在时间间隔ti1,每个D2D对可以使用其自己的UL资源(例如,要使用哪个UL资源基于其如基站用信号通知的RNTI)来发送其前导码201至204。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间隔ti3内,在终端与基站之间商定的(即,这是预配置的)相关联UL资源和DL资源上进行实际的D2D URLLC数据传输。
在图9的实施例中,其中两个UE在时间间隔ti3内、在第三频率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的第三副本或第三部分。这些UE在其上发送它们的URLLC数据的第一频率资源和第三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即上行链路频率资源),而这些UE在其上发送它们的URLLC数据的第二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基站到客户端设备的传输(即下行链路频率资源)。
在图9的示例中,第一UE在频率/时间资源211(D2D UL)和231(常规DL)上发送其URLLC数据,第二UE在频率/时间资源212(D2D UL)、222(常规UL)和232(常规DL)上发送其URLLC数据,第三UE在频率/时间资源213(D2D UL)和233(常规DL)上发送其URLLC数据,以及第四UE在频率/时间资源214(D2D UL)、224(常规UL)和234(常规DL)上发送其URLLC数据。前导码201至204是在D2D上行链路频率资源(u3至u6)上发送的。
在时间间隔ti2内发送的前导码还指示在时间间隔ti3内将使用哪些UL资源和DL资源(如与基站商定的那样预配置的)进行实际的URLLC数据传输。频率资源u1和u2可能在D2D类型和非D2D类型的设备之间共享。在这类情况下,非D2D用户在UL资源u1和u2上发送其分组之前将监听映射的D2D资源(例如,在图9中,它们是u4和u6)上的可能的前导码传输。
在图9的实施例中,前导码标识指派的频率资源。如果其他设备知道在哪个频率资源上监听前导码,但不知道在随后的时间间隔内将使用其他哪些频率资源来发送URLLC数据,则这将是有益的。可替代地,其他设备可以监听基站的指派广播。
基站监听所有为D2D预留的UL资源(例如,图9中的u3至u6)(其中可以在时间间隔ti2内、在这些资源上发送前导码),以便检测关于时间间隔ti3内的URLLC数据传输的(呈前导码形式的)通知。没有URLLC数据的具有D2D能力的UE在为D2D预留的UL资源上监听前导码,其中这些UE自己将在该资源上发送(由基站指派给它们的)前导码。非D2D UE在为D2D预留的UL资源上监听前导码,该资源与这些UE将在其上发送数据的非D2D UL资源配对。基站可以广播关于哪些信道被配对的信息。
关于数据,在时间间隔ti3内,D2D接收方(例如,图9中的A1至A4)仅监听映射的UL资源和DL资源(例如,执行器A2监听频率资源212、222和232),其中发送D2D设备将在这些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而基站可以监听所有可能的映射的UL资源和DL资源或这些频率资源中一部分(例如,频率资源211至234一中的个或多个),以便能够正确地接收数据,并在需要时稍后进行重传,如下文所解释的。非活动的周围UE监听它们将在其上发送自己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频率资源或者与这些频率资源配对的频率资源,以便能够正确地接收数据,并在需要时稍后进行重传,如下文所解释的。
图10描绘了本发明的方法在某些时间间隔内和频率资源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第四示例。图10示出了其中数据被重传并且存在多个同时URLLC数据传输的情况。在时间间隔ti3内的数据传输之后,并且如果接收方在时间间隔ti4内发送了广播NACK(因为接收到损坏的数据)以请求重传,则数据将被重传两次:
1.基站在时间间隔ti5内、在与时间间隔ti3(频率/时间资源231至234)相同的DL资源d1至d4(频率/时间资源251至254)上重传URLLC分组(如果该分组在时间间隔ti3内被基站正确地接收);以及
2.在时间间隔ti3内正确地接收到所发送的URLLC数据的所有周围非活动的UE(例如,移动设备UE1至UE4)在时间间隔ti5内、在与时间间隔ti3(频率/时间资源211至214)相同的UL资源u3至u6(频率/时间资源241至244)上重传URLLC数据。作为例外,可以允许非D2D设备在专用于D2D的频率资源上重传URLLC数据,因为此重传不是针对基站,而是针对D2D设备。
在图11的电信系统400中,为简洁起见,一起示意性地描绘了三代网络。体系结构和概述的更详细说明可见于3GPP技术规范TS23.002“网络架构”,其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包含在本申请中。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蜂窝电信系统,例如5G蜂窝电信系统。
图11的下部分支表示GSM/GPRS或UMTS网络。
对于GSM/GPRS网络,无线接入网(RAN)系统420包括多个节点,其包括基站(BSC和BTS的组合),在图11中未单独示出。核心网系统包括网关GPRS支持节点422(G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421(SGSN,用于GPRS)或移动交换中心(MSC,用于GSM,图22中未示出)、以及归属位置寄存器423(HLR)。HLR 423包含用户设备401(例如,移动台MS)的签约信息。
对于UMTS无线接入网(UTRAN),无线接入网系统420还包括连接到多个基站(NodeB)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在图11中也未单独示出。在核心网系统中,GGSN 422和SGSN 421/MSC连接到包含用户设备401(例如,用户设备UE)的签约信息的HLR 423。
图22中的电信系统的上部分支代表4G网络,通常表示为长期演进(LTE)系统或演进分组系统(EPS)。
EPS的无线接入网系统410(E-UTRAN)包括在图11中未单独示出的基站(演进的NodeB、eNodeB或eNB),这些基站为用户设备401(例如,用户设备UE)提供蜂窝无线接入。核心网系统包括PDN网关(P-GW)414和服务网关412(S-GW)。EPS的E-UTRAN410经由分组网络连接到S-GW 412。为了信令目的,S-GW 412连接到归属订户服务器HSS 413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411。HSS 413包括用于用户设备401的签约配置文件库SPR。
对于GPRS、UMTS和LTE系统,核心网系统通常连接到另外的分组网络402,例如互联网。
EPS网络的一般架构的进一步信息可见于3GPP技术规范TS23.401“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接入的GPRS增强”。
图12描绘了展示可以执行参考图2至图5描述的方法的示例性数据处理系统的框图。
如图12所示,数据处理系统500可以包括通过系统总线506耦合至存储器元件504的至少一个处理器502。这样,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在存储器元件504内存储程序代码。进一步地,处理器502可以执行经由系统总线506从存储器元件504访问的程序代码。在一方面,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被实施为适合于存储和/或执行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然而,应当理解,数据处理系统500可以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能够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系统的形式实施。
存储器元件5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存储器设备,如例如,本地存储器508和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510。本地存储器可以指在程序代码的实际执行期间通常使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其他(多个)非持久性存储设备。大容量存储设备可以被实施为硬盘驱动器或其他持久性数据存储设备。处理系统5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未示出),这些高速缓存存储器提供至少一些程序代码的临时存储,以便减少在执行期间必须从大容量存储设备510检索程序代码的次数。
被描绘为输入设备512和输出设备514的输入/输出(I/O)设备可以任选地耦合至数据处理系统。输入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键盘、如鼠标等定点设备等。输出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监视器或显示器、扬声器等。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可以直接或通过中间I/O控制器耦合至数据处理系统。
在实施例中,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可以被实施为组合的输入/输出设备(在图12中以围绕输入设备512和输出设备514的虚线示出)。这种组合设备的示例是触敏显示器,有时也称为“触摸屏显示器”或简称为“触摸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物理对象(诸如,例如手写笔或用户的手指)在触摸屏显示器上或附近的移动来提供对设备的输入。
网络适配器516还可以耦合至数据处理系统,以使其能够通过中间私有或公共网络耦合至其他系统、计算机系统、远程网络设备和/或远程存储设备。网络适配器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由所述系统、设备和/或网络向数据处理系统500发送的数据的数据接收器,以及用于从数据处理系统500向所述系统、设备和/或网络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器。调制解调器、电缆调制解调器和以太网卡是可以与数据处理系统500一起使用的不同类型的网络适配器的示例。
如图12所描绘的,存储器元件504可以存储应用程序518。在各种实施例中,应用程序518可以被存储在本地存储器508、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510中,或者与本地存储器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分开。应当理解,数据处理系统500可以进一步执行能够促进应用程序518执行的操作系统(图12中未示出)。以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形式实施的应用程序518可以由数据处理系统500(例如,由处理器502)执行。响应于执行应用程序,数据处理系统50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或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与计算机系统一起使用的程序产品,其中,程序产品的程序定义实施例的功能(包括本文描述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程序可以被包含在各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如本文所使用的,表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有计算机可读介质,唯一的例外是暂时传播的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程序可以被包含在各种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说明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i)其上永久存储信息的不可写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内的只读存储设备,诸如CD-ROM驱动器可读的CD-ROM盘、ROM芯片或任何类型的固态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以及(ii)其上存储可变信息的可写存储介质(例如,闪速存储器、软盘驱动器或硬盘驱动器内的软盘或任何类型的固态随机存取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程序可以在本文描述的处理器502上运行。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种(an)”和“该(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清晰表明之外。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时,其指定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添加。
权利要求中所有装置或步骤加上功能元件的对应结构、材料、动作和等同物旨在包括用于与如具体要求保护的其他要求保护的元件结合执行功能的任何结构、材料或动作。已经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呈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但是所述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或将实施方式限于所披露的形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很多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将是明显的。实施例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一些实际应用,并且当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用途时,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具有各种修改的各个实施例理解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发送前导码和数据的设备(1),包括:
至少一个发送器(7);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3),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7)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其中所述前导码指示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需要由所述数据的接收方可靠且紧急地接收,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7)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并且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7)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被分配给设备到设备通信,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不被分配给设备到设备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分类为多个类别之一,并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7)根据确定的所述数据的类别发送所述前导码。
4.如以上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间隔各自包括用于发送数据的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的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的第二时段、以及在所述第二时段之后的保护时段。
5.如以上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前导码至少标识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
6.如以上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器(7)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三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三副本或第三部分。
7.如以上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或第三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基站到客户端设备的传输。
8.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和所述第二频率资源通常专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到基站的传输。
9.一种发送前导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在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前导码,其中所述前导码指示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需要由所述数据的接收方可靠且紧急地接收;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副本,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以及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副本,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分开。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软件代码部分或存储至少一个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软件代码部分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时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8185197.3 | 2018-07-24 | ||
EP18185197 | 2018-07-24 | ||
PCT/EP2019/069728 WO2020020848A1 (en) | 2018-07-24 | 2019-07-23 |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over shared resourc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71977A CN112771977A (zh) | 2021-05-07 |
CN112771977B true CN112771977B (zh) | 2024-10-18 |
Family
ID=63168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3909.2A Active CN112771977B (zh) | 2018-07-24 | 2019-07-23 | 共享资源上的可靠低时延通信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92840B2 (zh) |
EP (1) | EP3827632B1 (zh) |
CN (1) | CN112771977B (zh) |
WO (1) | WO20200208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53181B (zh) | 2018-07-24 | 2024-11-12 | 皇家Kpn公司 | 用于发送和接收前导码、数据和消息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
CN112771977B (zh) | 2018-07-24 | 2024-10-18 | 皇家Kpn公司 | 共享资源上的可靠低时延通信 |
CN114071247B (zh) * | 2021-11-02 | 2024-03-01 | 上海佰贝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数据广播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98972B2 (en) * | 2002-01-17 | 2011-03-01 | Agere Systems Inc. | Auxiliary coding for home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5006287A (ja) | 2003-05-20 | 2005-01-06 | Hitachi Ltd | パイロット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US7975199B2 (en) * | 2006-04-03 | 2011-07-0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Relay-assisted HARQ transmission system |
US8300653B2 (en) | 2006-07-31 | 2012-10-30 | Harri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ured communications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
JP4952138B2 (ja) * | 2006-08-17 | 2012-06-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継局、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US8670704B2 (en) | 2007-03-16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transmission by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841816B (zh) | 2009-03-16 | 2012-11-0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同步harq的无线中继网络中防止信号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US10027450B2 (en) * | 2015-07-14 | 2018-07-1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
EP3157299B1 (en) * | 2015-10-16 | 2020-07-22 | HT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US10334633B2 (en) * | 2016-01-07 | 2019-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arrow b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frequency hopping patterns and detection schemes |
WO2017179784A1 (ko) * | 2016-04-14 | 2017-10-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변적 서브밴드 구성에 기반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182459B2 (en) * | 2016-06-15 | 2019-01-15 | Convida Wireless, Llc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next gen networks |
US20180027576A1 (en) * | 2016-07-21 | 2018-01-25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that transceive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messages amidst delay tolerant transceptions |
WO2018024943A1 (en) * | 2016-08-05 | 2018-02-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of contention based channel for transmission repetitions |
CN110199484A (zh) * | 2016-09-28 | 2019-09-03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urllc服务的免授权访问方法 |
TWI666946B (zh) * | 2016-12-22 | 2019-07-2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支援低延遲高可靠性通訊服務之使用者裝置、支援增強型行動寬頻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
US11251908B2 (en) * | 2017-01-06 | 2022-02-15 | Idac Holdings, Inc. | Advanced coding on re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control |
US11546929B2 (en) * | 2017-01-09 | 2023-0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for semi-static configuration in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
KR20180090658A (ko) * | 2017-02-03 | 2018-08-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102807B2 (en) * | 2017-04-14 | 2021-08-2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URLLC service in 5G NR |
US11394494B2 (en) * | 2017-05-03 | 2022-07-19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performance of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 when impacted by low latency traffic |
KR102383274B1 (ko) * | 2017-06-28 | 2022-04-0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9219148A (zh) * | 2017-06-29 | 2019-01-15 | 索尼公司 | 基于免授权频段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12041619B2 (en) * | 2018-01-11 | 2024-07-16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WO2019198248A1 (ja) * | 2018-04-13 | 2019-10-1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
CN112771977B (zh) | 2018-07-24 | 2024-10-18 | 皇家Kpn公司 | 共享资源上的可靠低时延通信 |
CN112753181B (zh) | 2018-07-24 | 2024-11-12 | 皇家Kpn公司 | 用于发送和接收前导码、数据和消息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
-
2019
- 2019-07-23 CN CN201980063909.2A patent/CN11277197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7-23 EP EP19742375.9A patent/EP3827632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3 US US17/261,831 patent/US117928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3 WO PCT/EP2019/069728 patent/WO2020020848A1/en unknown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III.R1-1700586 "Discussion on eMBB and URLLC multiplexing in UL".3GPP tsg_ran\WG1_RL1.2017,(TSGR1_AH),第2节. * |
Samsung.R1-1710732 "Indication of Preempted Resources in DL".3GPP tsg_ran\WG1_RL1.2017,(TSGR1_AH),第2.1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27632B1 (en) | 2025-01-08 |
CN112771977A (zh) | 2021-05-07 |
WO2020020848A1 (en) | 2020-01-30 |
EP3827632A1 (en) | 2021-06-02 |
US20210307028A1 (en) | 2021-09-30 |
US11792840B2 (en) | 2023-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59952B2 (ja) | Harqプロセス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端末、ならびに記憶媒体 | |
JP6035614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 |
JP5492944B2 (ja) | Sps機能のharq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US20080232284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mi-dynamic persistent allocation | |
EP333130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 |
JP2022078280A (ja) | 通信システム | |
WO2011082675A1 (zh) | 调度请求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10081597A (ja) | Bsrをトリガーするタイマー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WO2014048171A1 (zh) | 集群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
CN112771977B (zh) | 共享资源上的可靠低时延通信 | |
JP2016532337A (ja) | ページング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EP3954150B1 (en) | Network entity and user equipment for exploiting resilience to consecutive transmission failures | |
WO2018010497A1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处理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02119502A (zh) | 用于在网络中通信的方法及用于其的次站和系统 | |
US10693619B2 (en)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2753181B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前导码、数据和消息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 |
CN102595626B (zh) |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 |
JP2018511276A (ja) |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シグナリング再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
US10652861B2 (en) | Uplink grant-free transmission enhancement for latency and reliability | |
CN114731237B (zh) | 利用针对重传的附加资源分配对基于争用的共享预配置上行链路资源机制的增强 | |
WO2022006914A1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的反馈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7751539A (zh) | 方法、通信装置和基础设施设备 | |
WO2018086707A1 (en) | Feedback based flexible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ntention-based urllc transmission | |
US20240121805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230284216A1 (en) |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device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