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768798A -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8798A
CN112768798A CN202110046035.9A CN202110046035A CN112768798A CN 112768798 A CN112768798 A CN 112768798A CN 202110046035 A CN202110046035 A CN 202110046035A CN 112768798 A CN112768798 A CN 112768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negative electrode
zero
waste lithium
mixed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60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8798B (zh
Inventor
陈帅
高桂兰
关杰
管传金
郭耀广
隆飞
李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460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8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8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8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8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8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54Reclaiming serviceable parts of waste accum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20Graphite
    • C01B32/21After-treatment
    • C01B32/215Purification; Recovery or purification of graphite formed in iron making, e.g. kish graph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5/00Obtaining copper
    • C22B15/0063Hydrometallurgy
    • C22B15/0065Leaching or slurrying
    • C22B15/0067Leaching or slurrying with acids or salts thereof
    • C22B15/0071Leaching or slurrying with acids or salts thereof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7/00Working up raw materials other than ores, e.g. scrap, to produce non-ferrous metals and compounds thereof; Methods of a general interest or applied to the winning of more than two metals
    • C22B7/006Wet processes
    • C22B7/007Wet processes by acid lea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锂电池负极粉碎筛分;2、筛下物用含高氯酸、硝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浸泡,洗涤并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后,放入浓硫酸中浸泡,洗涤并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3、将筛上物与步骤2产物混合;4、将混合物与铁氧化物在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下高温反应,得到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本发明通过破碎筛分、酸洗氧化沉降处理耦合碳热还原反应的方法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使得不含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并构建出高分散性、电子传递能力和反应活性的产品,实现以废治废。

Description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废旧锂电池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LIBs)已被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LIBs相关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导致了庞大数量的废旧LIBs产生,如果不能对废旧LIBs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废旧LIBs的回收主要集中于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优质的负极石墨回收利用的很少,大部分在回收金属材料后再次被废弃或作为碳源在金属回收过程中被焚烧,这造成了大量优质石墨资源的浪费。石墨的导电性比常见非金属高一百倍,密度高,电化学性能稳定,能够耐酸性、耐碱性和耐有机溶剂的腐蚀,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不过,在锂电池过充时,锂会沉积在负极表面。并且,由于过充以及过充时电解液发生的反应,正极材料会发生溶解,从而会导致镍、钴、锰、铅等通过隔膜,最终沉积在负极表面。申请号为201610879320.8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回收方法”,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将负极片粉碎后放入带筛分功能的高温炉体,得到石墨粉末与细碎铜片,后通过机械搅拌与超声得到纯净铜箔。申请号为201911132255.2的发明名称为“一种从废旧锂电池回收铜粉的方法”,公开了一种从废旧锂电池回收铜粉的方法,将负极片在水中浸泡并干燥得到清洁铜箔,对铜箔氧化处理得到氧化铜粉末,后利用还原气体还原为铜粉。但这些方法得到的石墨粉中含有杂质金属锂、镍、钴、锰等,无法得到高品质的产物,并影响回收产品的后续利用。
申请号为201811069884.0的发明名称为“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将负极片第一次热处理使粘结剂碳化,第二次热处理使负极粉中的SEI膜分解,得到活化负极粉,酸洗去除活化负极粉中的锂并将酸洗产物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负极粉。申请号为202010166434.4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将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熔盐混合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水浸处理、固液分离,得到再生负极材料以及水浸液。申请号为201811051656.0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全组分回收与再生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全组分回收与再生的方法,将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与水的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得到铜箔和石墨分散液,铜箔经干燥后循环再用,石墨分散液与有机酸混合进行酸浸得到石墨和含锂浸出液,石墨经干燥后循环再用,含锂浸出液进行蒸发浓缩后滴加碳酸盐饱和溶液,经沉淀、分离、干燥得到碳酸锂。但是,这些方法会产生有害气体,且不能将杂质金属完全除去。
利用零价铁材料降解污染物的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申请号为201911139130.2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利用赤泥和烟煤制备零价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和烟煤制备零价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将拜耳法赤泥和烟煤分别进行干燥处理得到赤泥、烟煤,将赤泥和烟煤机械混合均匀放入密封的铁铬合金反应器内热解干燥处理后得到零价铁催化剂。申请号为 201911290236.2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热解炭负载零价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了一种热解炭负载零价铁(ZVI)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天然赤铁矿粉与粉碎的松木生物质混合,加水超声分散,烘干,将混合原料放置管式炉中共同热解松木生物质与天然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使Fe2O3还原成ZVI并生成复合材料PC/ZVI。申请号为202010318304.8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长期稳定的生物炭-零价铁复合材料及其一步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长期稳定的生物炭-零价铁复合材料及其一步制备方法,采用高价铁盐浸泡处理生物质,利用管式炉热解的方式在无氧高温的条件下热解浸泡处理的生物质,在生物质碳化的同时原位形成零价铁。申请号为201910205128.4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高吸附性多孔碳负载零价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多孔碳负载零价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采用高分子和生物质为碳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零价铁高分散负载在多孔碳骨架内的复合催化剂。但是,这些方法没有解决零价铁表面易钝化与反应活性低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911042901.6的发明名称为“一种Fe-Cu双金属电气石协同微生物除Cr(Ⅵ)填料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Fe-Cu双金属电气石协同微生物除Cr(Ⅵ)填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引入包埋型改性微孔Fe-Cu电气石来提升零价铁除Cr(Ⅵ)性能。申请号为201710642014.7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硫化改性 Fe-Cu双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及去除含铬废水的方法”,公开了一种硫化改性Fe-Cu双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及去除含铬废水的方法,在酸性环境的缓冲溶液中将零价铁与可溶性硫化盐的反应得硫化改性零价铁,硫化改性零价铁与二价铜盐置换反应得硫化改性Fe-Cu双金属材料。但是,这些方法没有解决零价铁在水体中的迁移性差及电子传递能力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工艺所获得的石墨粉中含有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无法得到高品质产物并影响其后续利用的问题,以及零价铁材料反应活性低、表面易钝化、电子传递能力弱的问题,利用机械破碎筛分、酸洗氧化沉降处理耦合碳热还原反应,高效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材料,并获得高附加值复合材料产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其利用机械破碎筛分、酸洗氧化沉降处理耦合碳热还原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拆解后的废旧锂电池负极粉碎,用孔径为0.09mm-0.18mm的筛子筛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筛下物使用2-6倍体积的酸性氧化液浸泡0.1-4h后洗涤,之后利用配气装置以50-30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后放入1.5-4倍体积的浓度为70%-98%的硫酸中浸泡0.1-8h后洗涤,之后再利用配气装置以50-15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防止包括锂、镍、钴、锰和铅在内的杂质金属的混入;其中:酸性氧化液是由50wt%-72wt%的高氯酸与43wt%-68wt%的硝酸等体积混合后,加入高锰酸钾配制而成;酸性氧化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在20-150g/L之间;
步骤3、将步骤1中的筛上物在球磨机中研磨4-24h,将研磨产物与步骤2中所得产物按照质量比1:100-30:100混合;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与铁的氧化物按照质量比1:1-1:10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一氧化碳:氮气体积比为1:1-10:1的混合气体流量为10-500cm3/min时于900-1200℃下加热0.1-6h,得到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中未包含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
本发明中,步骤2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1:4。
本发明中,步骤4中,铁的氧化物的粒度小于0.5mm。
本发明中,步骤4中,铁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铁的氧化物用作造孔剂和碳热还原剂。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实现废旧锂电池负极的高质量回收,避免在回收过程中将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遗留在负极材料中而影响后续的再利用环节,并提升零价铁材料的反应活性。本发明利用高氯酸与浓硝酸配制的混合酸和高锰酸钾的处理,可初步去除筛下物中的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并得到具有一定孔道的石墨,利用浓硫酸的处理及洗涤后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剩余的痕量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进一步溶解、沉淀去除,并可得到孔结构更好的多孔石墨。将处理后的筛上、筛下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与氧化铁在一氧化碳、氮气混合气体氛围下加热可以利用氧化铁还原过程中发生的氧化铁、碳固固反应和氧化铁、一氧化碳固气反应进一步对石墨进行造孔,并实现生成的零价铁-铜双金属在多孔石墨上的牢固负载,生成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试剂,用于污染水体的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处理工艺流程。
图2本发明实施例1处理后石墨XRD结果。
图3是未处理石墨表面形貌SEM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的SEM图。
图5 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SEM图。
图6 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示意性实施例,下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析出的方法,采用三氧化二铁作为碳热还原剂和造孔剂,具体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拆解后的废旧锂电池负极粉碎,用孔径为0.18mm的筛子筛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筛下物使用72%的高氯酸与68%的浓硝酸按照体积比1:1混合并含有高锰酸钾150g/L的混合液浸泡4h,之后利用配气装置以5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氧气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后放入浓度为80%的浓硫酸中浸泡4h后洗涤,之后再利用配气装置以5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氧气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防止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的混入;
利用高氯酸与浓硝酸配制的混合酸和高锰酸钾以及浓硫酸的处理及洗涤后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剩余的痕量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进一步溶解、沉淀去除,并可得到孔结构更好的多孔石墨,处理后的石墨的XRD结果如图2所示,且只含有纯净石墨。
步骤3、将步骤1中的筛上物在在球磨机中研磨24h,将研磨产物与步骤2中所得产物按照质量比5:100混合;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与粒度小于0.5mm的氧化铁按照质量比1:1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一氧化碳:氮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流量为20cm3/min时于900℃下加热2h,得到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中未包含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其中石墨、铁、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6%、41%、3%。
控制三氧化二铁的粒度小于0.5mm可以保证得到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制备过程反应更充分,控制氧化铁的添加量可以调控最终产品的零价铁含量,900℃及以上温度下,多孔石墨和一氧化碳将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零价铁的同时可对石墨继续造孔,并使零价铁-铜双金属牢固负载在多孔石墨上,。
该实施例得到的材料的SEM图如图4所示,与未经回收的石墨(图3)相比,回收后的石墨表面有褶皱,层间距扩大,存在着大量狭缝,比表面积从0.9m2/g增加到2m2/g,这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吸附。同时微米级零价铁和铜牢固且均匀分布于多孔石墨表面,减弱了零价铁的团聚效应,两者构成的原电池效应可促进电子传递,提高了零价铁的反应活性,对污染物有更高的降解效果。
使用0.3g实施例1得到的材料处理100mL浓度5mg/L的4-氯酚模拟废水,18h后去除率可达到75%。
实施例2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析出的方法,采用三氧化二铁作为碳热还原剂和造孔剂,具体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拆解后的废旧锂电池负极粉碎,用孔径为0.09mm的筛子筛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筛下物使用60%的高氯酸与50%的浓硝酸按照体积比1:1混合并含有高锰酸钾25g/L的混合液浸泡1h,之后利用配气装置以6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氧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后放入浓度为75%的浓硫酸中浸泡2h后洗涤,之后再利用配气装置以6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氧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防止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的混入;
利用高氯酸与浓硝酸配制的混合酸和高锰酸钾的处理,可初步得到具有一定孔道的石墨。利用浓硫酸的处理及洗涤后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剩余的痕量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进一步溶解、沉淀去除,并可得到孔结构更好的多孔石墨。
步骤3、将步骤1中的筛上物在在球磨机中研磨10h,将研磨产物与步骤2中所得产物按照质量比10:100混合;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与粒度小于0.5mm的四氧化三铁按照质量比1:1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一氧化碳:氮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流量为10cm3/min时于1000℃下加热2h,得到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中未包含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其中石墨、铁、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42%、6%。
控制三氧化二铁的粒度小于0.5mm可以保证得到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制备过程反应更充分,控制氧化铁的添加量可以调控最终产品的零价铁含量,900℃及以上温度下,多孔石墨和一氧化碳将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零价铁的同时可对石墨继续造孔,并使零价铁-铜双金属牢固负载在多孔石墨上,如图5。
与未经回收的石墨(图3)相比,回收后的石墨表面有褶皱,层间距扩大,存在着大量狭缝,比表面积从0.9m2/g增加到3m2/g,这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吸附。同时,得到的复合材料中,微米级零价铁和铜牢固且均匀分布于多孔石墨表面,减弱了零价铁的团聚效应,两者构成的原电池效应可促进电子传递,提高了零价铁的反应活性,对污染物有更高的降解效果。
使用0.3g实施例2得到的材料处理100mL浓度5mg/L的4-氯酚模拟废水,18h后去除率可达到83%。
实施例3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析出的方法,采用三氧化二铁作为碳热还原剂和造孔剂,具体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拆解后的废旧锂电池负极粉碎,用孔径为0.09mm的筛子筛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筛下物使用50%的高氯酸与43%的浓硝酸按照体积比1:1混合并含有高锰酸钾25g/L的混合液浸泡1h,之后利用配气装置以5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氧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后放入浓度为70%的浓硫酸中浸泡2h后洗涤,之后再利用配气装置以5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氧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防止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的混入;
利用高氯酸与浓硝酸配制的混合酸和高锰酸钾的处理,可初步得到具有一定孔道的石墨。利用浓硫酸的处理及洗涤后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剩余的痕量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进一步溶解、沉淀去除,并可得到孔结构更好的多孔石墨。
步骤3、将步骤1中的筛上物在在球磨机中研磨5h,将研磨产物与步骤2中所得产物按照质量比5:100混合;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与粒度小于0.5mm的氧化铁按照质量比1:2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一氧化碳:氮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流量为10cm3/min时于1000℃下加热2h,得到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中未包含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其中石墨、铁、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59%、4%。
控制三氧化二铁的粒度小于0.5mm可以保证得到的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制备过程反应更充分,控制氧化铁的添加量可以调控最终产品的零价铁含量,900℃及以上温度下,多孔石墨和一氧化碳将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零价铁的同时可对石墨继续造孔,并使零价铁-铜双金属牢固负载在多孔石墨上,如图6所示。
与未经回收的石墨(图3)相比,回收后的石墨表面有褶皱,层间距扩大,存在着大量狭缝,比表面积从0.9m2/g增加到6m2/g,这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吸附。同时,得到的复合材料中,微米级零价铁和铜牢固且均匀分布于多孔石墨表面,减弱了零价铁的团聚效应,两者构成的原电池效应可促进电子传递,提高了零价铁的反应活性,对污染物有更高的降解效果。
使用0.3g实施例3得到的材料处理100mL浓度5mg/L的4-氯酚模拟废水,18h后去除率可达到91%。

Claims (4)

1.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拆解后的废旧锂电池负极粉碎,用孔径为0.09mm-0.18mm的筛子筛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筛下物使用2-6倍体积的酸性氧化液浸泡0.1-4h后洗涤,之后利用配气装置以50-30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后放入1.5-4倍体积的浓度为70%-98%的硫酸中浸泡0.1-8h后洗涤,之后再利用配气装置以50-150cm3/min的速度通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过滤、洗涤、烘干,防止包括锂、镍、钴、锰和铅在内的杂质金属的混入;其中:酸性氧化液是由50wt%-72wt%的高氯酸与43wt%-68wt%的硝酸等体积混合后,加入高锰酸钾配制而成;酸性氧化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在20-150g/L之间;
步骤3、将步骤1中的筛上物在球磨机中研磨4-24h,将研磨产物与步骤2中所得产物按照质量比1:100-30:100混合;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与铁的氧化物按照质量比1:1-1:10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一氧化碳:氮气体积比为1:1-10:1的混合气体流量为10-500cm3/min时于900-1200℃下加热0.1-6h,得到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多孔石墨负载零价铁-铜双金属中未包含杂质金属锂、镍、钴、锰、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铁的氧化物的粒度小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铁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
CN202110046035.9A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Active CN112768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6035.9A CN112768798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6035.9A CN112768798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8798A true CN112768798A (zh) 2021-05-07
CN112768798B CN112768798B (zh) 2022-08-12

Family

ID=7570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6035.9A Active CN112768798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87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7075A (zh) * 2022-07-15 2022-11-04 濮阳天地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收废旧锂电池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土壤修复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45057A (zh) * 2022-12-19 2023-04-1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废弃电池复合零价铁材料靶向降解VOCs的应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9481A (ja) * 2011-04-27 2012-11-22 Japan Metals & Chem Co Ltd 使用済み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類の有価物の分別回収方法
CN106558739A (zh) * 2016-11-28 2017-04-05 安徽得盈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基于废旧手机中锂离子电池环保高效回收分离工艺
CN107262263A (zh) * 2017-05-27 2017-10-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从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分离钴酸锂和石墨的方法
CN107653378A (zh) * 2017-08-25 2018-02-02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镍钴锰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CN108584922A (zh) * 2018-04-27 2018-09-28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动力电池回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WO2018192122A1 (zh) * 2017-04-18 2018-10-25 中科过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混酸浸出及回收方法
CN110589812A (zh) * 2019-09-17 2019-12-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多孔石墨烯的方法
CN111883869A (zh) * 2020-06-24 2020-11-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石墨负极回收锂及其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9481A (ja) * 2011-04-27 2012-11-22 Japan Metals & Chem Co Ltd 使用済み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類の有価物の分別回収方法
CN106558739A (zh) * 2016-11-28 2017-04-05 安徽得盈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基于废旧手机中锂离子电池环保高效回收分离工艺
WO2018192122A1 (zh) * 2017-04-18 2018-10-25 中科过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混酸浸出及回收方法
CN107262263A (zh) * 2017-05-27 2017-10-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从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分离钴酸锂和石墨的方法
CN107653378A (zh) * 2017-08-25 2018-02-02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镍钴锰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CN108584922A (zh) * 2018-04-27 2018-09-28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动力电池回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10589812A (zh) * 2019-09-17 2019-12-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多孔石墨烯的方法
CN111883869A (zh) * 2020-06-24 2020-11-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石墨负极回收锂及其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从斌等: "负载零价铁膨胀石墨的合成及对水中NO_3~-去除的效果与机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杨生龙等: "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硫酸浸出回收研究", 《电源技术》 *
高桂兰等: "废旧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 《环境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7075A (zh) * 2022-07-15 2022-11-04 濮阳天地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收废旧锂电池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土壤修复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45057A (zh) * 2022-12-19 2023-04-1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废弃电池复合零价铁材料靶向降解VOCs的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8798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g et al.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re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aphite recovered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A review
Fahimi et al. A microwave-enhanced method able to substitute traditional pyrometallurgy for the future of metals supply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Wei et al. Recycling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by self-supplied reductant roasting
CN106241880B (zh) 一种由废旧干电池回收高纯度二氧化锰的方法及用途
Zhou et al.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through biomass pyrolysis gas-induced reduction
CN111905720B (zh) 一种废旧电池正极材料在催化剂中的应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8796B (zh) 一种处理废旧锂电池的方法
CN114381603B (zh) 一种水动力分选湿法剥离极粉的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组分全回收的方法
CN112768798A (zh) 一种在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过程中防止杂质金属析出的方法
CN110034350B (zh) 低氧裂解综合回收废旧锂电池的方法
Hou et al. Repurposing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 as a green reductant for efficiently refining the cathode metals
Li et al. A process for preferential recovery of lithium and manganese from spent NCM by vacuum carb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Ding et al. Research on green recycling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cathode waste powder
CN110548485B (zh) 一种改性废旧阴极炭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WO2024130843A1 (zh) 一种低铜铝无碳电池黑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77082A (zh) 一种报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再利用的方法
Jiang et al. An innovative dual-strengthening pretreatment to improve Li and Co leaching in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Pyrolysis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grinding
CN117185319A (zh) 一种硫酸盐空气焙烧回收磷酸铁锂电池的方法
CN111468502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的植物茎秆处理及高值化利用方法
CN115072715A (zh) 一种回收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氧化-酸洗除铜工艺
CN114835099B (zh) 一种废磷酸铁锂的再生利用方法及再生利用系统装置
CN115367732B (zh) 一种工业硫酸盐固废和废弃镍钴锰锂系电池协同资源化回收方法
TWI767284B (zh) 廢車用鋰鐵電池正負極混合物的回收方法
CN114162840B (zh) 退役三元锂电材料优先提锂的方法
CN118079950B (zh) 一种基于电解阳极锰渣的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