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558699B -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8699B
CN112558699B CN202011538359.6A CN202011538359A CN112558699B CN 112558699 B CN112558699 B CN 112558699B CN 202011538359 A CN202011538359 A CN 202011538359A CN 112558699 B CN112558699 B CN 112558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area
touch
displa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83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8699A (zh
Inventor
祝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83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8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8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8699A/zh
Priority to US17/475,023 priority patent/US1166924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8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8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7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housing movement or orientation, e.g. for controlling scrolling or cursor movement on the display of an handhel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4Transparency, e.g. 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和/或所述握持信息,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基于所述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信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笔记本电脑正向着双面屏的趋势发展,目前现有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在实现触控板功能时,通常将触控板设置在屏幕的固定位置,比如,将触控板固定设置在C屏的下侧或者右侧,而且触控板的尺寸不变,比如尺寸为长宽一定的矩形,以此来实现用户对双屏的触控控制。但随着双屏笔记本电脑适用场合的逐渐增加,双屏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姿态、握持状态也越来越丰富,当用户在笔记本电脑不同姿态下握持使用该笔记本时,现有触控板仍然是位置固定且尺寸不变,这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适用性,降低笔记本电脑的便捷性,还会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
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和/或所述握持信息,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基于所述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和/或所述握持信息,确定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和/或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基于所述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电子设备至少还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触控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触控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先获取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然后,基于获取到的信息确定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和/或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且该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并在第一显示区域或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接着,基于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最后,响应于针对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并基于触控参数控制该控制标识执行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如此,能够使得电子设备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尺寸大小可变化,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适用性以及便捷性,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增强电子设备的性能。同时也便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多元化的使用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姿态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姿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平放时的一种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平放时的另一种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平放时的其他一种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竖放时的一种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竖放时的另一种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为透明或半透明区域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当前激活窗口的一种调整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的一种移动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第三”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基于相关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各个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
这里,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两个显示屏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双屏笔记本电脑,还可以是双屏AR设备、双屏VR设备等。以电子设备为双显示屏笔记本电脑为例,当笔记本电脑闭合放置于桌面时,最上面印有标识的外壳为A面,与桌面贴合的底壳为D面,A面的背面为B面,D面的背面为C面。那么,第一显示区域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B面,第二显示区域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C面。
电子设备的使用姿态至少可以包括,如图2A所示的平放打开姿态和如图2B所示竖放打开姿态,电子设备的握持信息用于表征电子设备是处于握持状态还是非握持状态。进一步地,姿态信息可通过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来检测获取到,握持信息可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摸传感器检测获取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便实时检测、采集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握持信息。一方面,重力传感器分析采集到的姿态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出电子设备是处于平放打开姿态还是竖放打开姿态。另一方面,触摸传感器分析采集到的握持信息,当握持信息为空时,表明电子设备并未被用户握持,而是放置于桌面等物体表面;当握持信息不为空时,则表明用户握持该电子设备,那么,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将基于握持信息分析结果判断出用户的握持区域。
步骤S102,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和/或所述握持信息,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
这里,所述目标区域为能够接收并响应触控操作的区域,且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控制标识可以为鼠标对应的显示标识。实现步骤S102时,当电子设备处于非握持状态时,那么握持信息为空,此时电子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姿态信息,来确定目标区域;进一步地,在电子设备处于平放打开姿态时,可以将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在实际实现时,结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第一区域可以为第二显示区域下侧的区域,且第一区域可以为面积较大的矩形区域;在电子设备处于竖放打开姿态时,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也可以将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还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在实际实现时,结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第三区域可以为第一显示区域远离第二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第四区域可以为第二显示区域远离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且第三区域或者第四区域的面积均比第一区域的面积小。很显然,电子设备在不同的姿态下,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会发生变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时,此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姿态信息和握持信息来确定目标区域。进一步地,在电子设备处于平放打开姿态时,可以将位于第二显示区域且包含握持区域的第二区域确定的目标区域;在电子设备处于竖放打开姿态时,可以将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且包含握持区域的第五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也可以将位于第二显示区域且包含握持区域的第六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还可以将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且包含握持区域的第五区域和位于第二显示区域且包含握持区域的第六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还可以直接根据握持信息确定包含握持位置的区域为目标区域。
控制标识可以呈现在目标区域中,也可以呈现在目标区域之外。
步骤S103,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尺寸信息可以是长、宽、边长、直径、周长、面积、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等,触控参数可以为用户在目标区域的第一位移与控制标识的第二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触控参数可以表征目标区域的触控精度或触控速度。在实际实现时,电子设备会根据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对应的触控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为平放打开姿态且非握持状态时,此时目标区域的面积较大,则生成的触控精度较高或者触控速度较慢的触控参数;而当电子设备为竖放打开姿态且握持状态时,此时形成的目标区域的面积较小,则生成的触控精度较低或者触控速度较快的触控参数。
步骤S104,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基于所述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操作可以是滚动操作、打开操作、关闭操作、选中操作等,用户可通过目标区域执行触控操作,进一步地,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后,会基于确定出的触控精度或者触控速度控制控制标识执行该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先获取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然后,基于获取到的信息确定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和/或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且该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并在第一显示区域或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接着,基于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最后,响应于针对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并基于触控参数控制该控制标识执行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实现了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尺寸大小可变化,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适用性以及便捷性,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增强电子设备的性能。同时也便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目标区域的操作,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多元化的使用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步骤S1021至步骤S1028来实现上述的步骤S102:
步骤S1021,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一姿态。
步骤S1021在实现时,可以是根据姿态信息确定出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然后判断第一夹角是否小于第一角度阈值且第二夹角大于第二角度阈值,如果第一夹角小于第一角度阈值且第二夹角大于第二角度阈值,那么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此时执行步骤S1022;如果第一夹角不小于第一角度阈值或者第二夹角不大于第二角度阈值,此时确定电子设备未处于第一姿态,此时执行步骤S1025。
这里,第一角度阈值可以为5°,第一夹角小于5°用于表征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关系;第二角度阈值可以为85°,第二夹角大于85°用于表征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为相互垂直或者近似相互垂直的关系。当然,第一角度阈值和第二角度阈值可以是厂商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进行设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角度阈值和第二角度阈值的取值不做限定。
步骤S1022,根据所述握持信息,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握持状态。
步骤S1022在实现时,可以是电子设备分析触摸传感器实时获取到的握持信息,如果分析结果表征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那么确定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第一姿态,此时执行步骤S1023;如果分析结果表征电子设备处于非握持状态,那么确定电子设备处于非握持第一姿态,此时执行步骤S1024。
步骤S1023,基于所述握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这里,所述第二区域包含所述握持信息对应的握持区域。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放打开姿态,且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则根据握持信息确定出用户的握持区域,进一步再确定出在第二显示区域上包含握持区域的第二区域,将该第二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23可以确定出如图4所示的目标区域,在图4中,用户通过左手和右手握持电子设备,并形成对应的目标区域41和目标区域42,那么在目标区域实际接收并响应触控操作时,需要对目标区域41和目标区域42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如下:
控制方式1,触摸传感器检测左右手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接触情况,当左手处于一直与第二显示区域接触,且接触区域长时间未发生变化情况,而右手处于间断性与第二显示区域接触,且接触区域处于变化的情况,此时则表明左手用于握持固定电子设备,而右手是用来触控操作电子设备,因此使能右手对应的目标区域42,使得右手通过目标区域42来执行对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控操作,以此来实现目标区域41和目标区域42的协同控制。
控制方式2,同时使能目标区域41和目标区域42,使得左手可通过目标域41来执行对第一显示区域(或者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控操作,同时使得右手可通过目标区域42来执行对第二显示区域(或者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控操作,以此来实现目标区域41和目标区域42的协同控制。
以上控制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最终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确定时刻,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的显示区域只被一个目标区域控制。
步骤S1024,将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位置信息不同。
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放打开姿态,且电子设备处于非握持状态,考虑到用户触控操作的便捷性,此时电子设备形成的目标区域可以如图5A或者5B所示。当然,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还可根据需要重新设置该状态下的目标区域。并且从图4、5A、5B中可以看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位置、尺寸是不相同的。
步骤S1025,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二姿态。
步骤S1025在实现时,可以是根据姿态信息确定出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三夹角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第四夹角,然后判断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是否均大于第三角度阈值,如果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均大于第三角度阈值,那么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此时执行步骤S1026;如果第三夹角不大于第三角度阈值或者第四夹角不大于第三角度阈值,此时确定电子设备也未处于第二姿态,则返回步骤S101,继续获取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握持信息。
这里,第三角度阈值可以为80°,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均大于80°,用于表征电子设备处于竖放姿态,进一步地,还可以判断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面之间的第五夹角是否大于第四角度阈值,第四角度阈值可以为60°,第五夹角大于60°用于表征电子设备处于打开姿态。那么,当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均大于80°且第五夹角大于60°时,则表征电子设备处于竖放打开的第二姿态。当然,第三、四角度阈值可以是厂商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而设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四角度阈值的取值不做限定。
步骤S1026,根据所述握持信息,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握持状态。
这里,步骤S1026的实现方式与步骤S1022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如果确定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则执行步骤S1027;如果确定电子设备处于非握持状态,则执行步骤S1028。
步骤S1027,基于所述握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六区域,将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包含所述握持信息对应的握持区域。步骤S1027在实现时,电子设备处于竖放打开姿态,且处于握持状态,则根据握持信息确定出用户的握持区域,进一步,还确定出在第一显示区域上包含握持区域的第五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上包含握持区域的第六区域,可以将该第五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也可以将第六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还可以将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27可以确定出如图6所示的目标区域,在图6中,用户通过左手和右手握持电子设备,并在第一显示区域(或者第二显示区域)形成对应的目标区域61,且在第二显示区域(或者第一显示区域)形成对应的目标区域62。此外,参考上述对目标区域41和目标区域42进行控制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区域61和目标区域62的控制,从而使得目标区域61和目标区域62能够协同工作。
步骤S1028,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三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四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
步骤S1028在实现时,电子设备处于竖放打开姿态,且处于非握持状态。考虑到用户触控操作的便捷性,此时电子设备所形成的目标区域可以如图7所示。当然,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还可根据需要重新设置该状态下的目标区域。
在执行步骤S1021至步骤S1028之后,电子设备在不同姿态和/或握持信息下,能够形成不同位置和不同尺寸的目标区域,并且还对应生成不同的触控参数,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适用性以及便捷性,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增强电子设备的性能。同时也便于用户对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及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目标区域之后,且当所述控制标识呈现于所述目标区域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1,接收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区域能够呈现控制标识,那么,目标区域可以为线框围起来的透明区域或者半透明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控制标识可以显示在目标区域中。
步骤S12,响应于所述触控操作,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控制标识显示在目标区域时,电子设备能够接收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并能够控制控制标识执行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此时,电子设备的目标区域既能够实现触控操作的功能,还能够实现正常的显示功能,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效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目标区域之后,且当所述控制标识呈现于所述目标区域之外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21,当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与当前激活窗口存在重叠区域时,确定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通过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尺寸信息可以是长、宽、边长、直径、周长、面积、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等,目标区域可以为处于最上层的非透明图层,电子设备会实时检测当前激活窗口,并判断当前激活窗口是否与目标区域存在重叠区域,当检测出存在重叠区域时,进一步获取该重叠区域的面积。
步骤S22,当所述尺寸信息大于尺寸阈值时,调整所述当前激活窗口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属性信息,使得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当前激活窗口的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信息小于或等于所述尺寸阈值。
其中,所述显示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显示位置信息和显示尺寸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尺寸信息为面积为例,尺寸阈值可以为10平方厘米,当重叠区域的面积大于10平方厘米时,则调整当前激活窗口的位置,假设当前激活窗口位于第二显示区域,则可以将当前激活窗口调整至第一显示区域;如图9所示,也可将当前激活窗口调整至第二显示区域的空白处。
为了达到醒目的效果,目标区域还可以设置为非透明图层,此时,如果用户阅览的当前激活窗口被目标区域遮挡,则该当前激活窗口能够自动调整自身的位置,使得该当前激活窗口不被遮挡,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31,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触控操作,基于所述第一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触控参数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位移与所述控制标识的第二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参数可以为用户在目标区域的第一位移与控制标识的第二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即,第一触控参数可以指触控精度或者触控速度;第二触控参数较第一触控参数可以是提高触控速度或者降低触控精度,即减小比例的数值;也可以为降低触控速度或者提高触控精度,即增大比例的数值。在基于步骤S101至步骤S104确定出第一触控参数,会基于该第一触控参数控制控制标识执行第一触控参数对应的操作指令。
步骤S32,当接收到调整触控参数的调整指令时,响应于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得到第二触控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指令可以为双击、持续一定时间按压等操作。实际使用时,当用户将控制标识移动至接近目标对象时,往往需要精度较高的触控参数,以调整指令为双击操作为例,当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双击指令时,便将当前第一触控参数调整为精度更高的第二触控参数。反之,当用户将控制标识移动至远离目标对象时,往往需要速度较快的触控参数,以调整指令为双击操作为例,当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双击指令时,便将当前第一触控参数调整为速度更快的第二触控参数。
步骤S33,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基于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第二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确定出第二触控参数之后,电子设备便基于精度更高或者速度更快的第二触控参数控制控制标识执行操作指令。
这样便能够使得触控参数更加灵活多变,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41,获取用于移动所述目标区域的移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操作可以为在目标区域上的按住拖动、分别在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双击等操作,电子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到该移动操作。
步骤S42,根据所述移动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位置。
以移动操作为按住拖动为例,则通过按住拖动操作确定出拖动终止的位置,然后将该终止的位置确定为目标区域位置。
步骤S43,响应于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出目标区域位置后,便将目标区域移动至已确定出的目标区域位置处。
为丰富用户的使用需求,当用户预优化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整体布局,需要移动该目标区域时,可以通过步骤S41至步骤S43实现如图10所示的对目标区域的位置移动,也即,电子设备的目标区域可基于用户的移动操作,实现将目标区域移动至的目标区域位置。
通过执行步骤S41至S43,能够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取消操作,并基于该取消操作,取消目标区域的显示。这里,取消操作可以为在目标区域上的单指三连击、双指双击、双指三连击、拨动(或者按压)电子设备上的某个物理按键等,以单指三连击为例,当用户通过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时,需要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均显示视频,而并不需要显示目标区域。那么用户可在已形成的目标区域上进行三连击,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三连击操作,会基于该三连击操作取消该目标区域的显示。从而进一步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51,获取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的操作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长可以为10天、15天、20天等,操作信息可以为触控操作的终止位置信息、操作轨迹信息等。以预设时长为10天,操作信息为触控操作的轨迹为例,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到10天内触控操作的轨迹信息。
步骤S52,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确定触控操作的历史活动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是分析获取到10天内触控操作的轨迹信息,确定出触控操作的历史活动区域。
步骤S53,根据所述历史活动区域,调整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尺寸信息可以是长、宽、边长、直径、周长、面积、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等,以目标区域为矩形且尺寸信息为面积为例,为适应匹配每个用户的个人习惯,电子设备会基于用户的历史活动区域,来调整目标区域的面积。在实现时,当发现用户的历史活动区域频繁聚集在目标区域的边缘位置,则表明该用户的手型较大,则调大目标区域的面积,以便于用户后期的触控操作;反之,当发现用户的历史活动区域频繁聚集在目标区域的中央位置,则表明该用户的手型较小,则调小目标区域的面积,以便于用户后期的触控操作。从而进一步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双屏笔记本电脑,目标区域为触控板区域,控制标识为光标为例,可以将B、C面同时接入一个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该MCU可以是嵌入双屏笔记本电脑的一个新的MCU,也可以是双屏笔记本电脑中原有的MCU;接着,通过MCU来接收、处理用户的触控操作,以此实现当用户操作触控板时,MCU便将控制触控板区域。进一步地,MCU还会将用户的触控操作转换为微软标准触控板对应的操作,从而实现与微软自带物理触控版相同的触控功能。
结合双屏笔记本电脑的如下使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如下:
场景一:平放非握持场景。
在该场景下,如图5A和5B所示,可以将触控板区域设置于C面上,且结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可将触控板区域的面积调整为较大面积,与此同时,MCU会自动降低图像每英寸长度内的像素点数(Dots Per Inch,DPI),也即,降低光标的速度,同时,还会增加触控操作的触控精度,从而用于较为精确的控制。此外,如果当前激活窗口被触控板区域遮挡,为便于用户对当前窗口执行操作,MCU则会将该窗口调整至B面,从而增加双屏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灵活性及智能化。
场景二:平放握持场景。
在平放握持场景下,用户一方面要通过双手握持固定双屏笔记本电脑,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拇指来操控触控板区域,为便于用户拇指操作触控板区域,则确定出如图4所示的触控板区域,考虑到用户的握持、阅读习惯,该触控板区域位于C面两侧中间的位置,从而增强双屏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功能。
场景三:竖放非握持场景。
在这种场景下,如图7所示,可以将触控板区域自动分成两块区域,分别位于该使用场景下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从而无论用户的左手还是右手都可以比较便捷、轻松、舒服地操作触控板区域。与此同时,触控板区域的面积将变小,会给桌面留出更大的可视空间。随着面积的变小,将提高光标的速度,使得用户在通过拇指操作时,可以将光标移动至较远距离的位置,从而提升双屏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性能。
场景四:竖放握持场景。
在竖放握持场景下,用户一方面要通过双手握持固定双屏笔记本电脑,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拇指来操控触控板区域,为便于用户拇指操作触控板区域,则确定出如图6所示的触控板区域,考虑到用户的握持、阅读习惯,该触控板区域位于B、C面两侧偏下的位置,从而增强双屏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便捷性。
在实现上述场景一至四时,当用户将光标移动至接近目标区域时,用户可通过保持第一手指接触,并通过第二手指双击触控板区域的调整操作,来触发触控板区域的高精度模式,在该高精度模式下,会降低光标的速度,提升触控精度,以便用户更精确地定位到目标区域。进一步地,当用户的所有手指均离开触控板区域后,光标速度(或者触控精度)便可恢复至调整之前的光标速度(或者触控精度),从而优化双屏笔记本的触控功能。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该装置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触控装置11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和/或握持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和/或所述握持信息,确定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和/或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呈现控制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可变的;
生成模块1103,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生成触控参数;
控制模块1104,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基于所述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具有触控功能,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1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角度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握持状态时,将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时,基于所述握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含所述握持信息对应的握持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位置信息不同;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均具有触控功能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102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三角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阈值;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握持状态时,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三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四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时,基于所述握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六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包含所述握持信息对应的握持区域;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一使能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使能所述第三区域,以通过所述第三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或者,使能所述第四区域,以通过所述第四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
第二使能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规则,使能所述第五区域,以通过所述第五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或者,使能所述第六区域,以通过所述第六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触控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触控操作,基于所述第一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触控参数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位移与所述控制标识的第二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调整触控参数的调整指令时,响应于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得到第二触控参数;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基于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第二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102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标识呈现于所述目标区域时,接收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控操作,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通过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所述触控装置11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与当前激活窗口存在重叠区域时,确定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信息;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尺寸信息大于尺寸阈值时,调整所述当前激活窗口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属性信息,使得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当前激活窗口的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信息小于或等于所述尺寸阈值,其中,所述显示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显示位置信息和显示尺寸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11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移动所述目标区域的移动操作;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位置;
移动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的操作信息;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确定触控操作的历史活动区域;
第三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活动区域,调整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触控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200包括:一个处理器12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202、用户接口12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1204和存储器1205。其中,通信总线12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203可以包括显示屏,且该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外部通信接口12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12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触控方法的程序,以实现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AC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触控操作,基于第一触控参数控制显示区域的控制标识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所述触控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位移与所述控制标识在显示区域的第二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
当接收到调整触控参数的调整指令时,响应于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得到第二触控参数;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基于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第二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具有触控功能,所述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包括:
根据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角度阈值;
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握持状态时,将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
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时,基于握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含所述握持信息对应的握持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位置信息不同;
将所述第二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均具有触控功能,所述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包括:
根据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三角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阈值;
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握持状态时,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三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四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区域;
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握持状态时,基于握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六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包含所述握持信息对应的握持区域;
将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三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四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使能所述第三区域,以通过所述第三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或者,使能所述第四区域,以通过所述第四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
所述将所述第五区域和/或所述第六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规则,使能所述第五区域,以通过所述第五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或者,使能所述第六区域,以通过所述第六区域接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标识的触控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和位置是可变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标识呈现于所述目标区域时,接收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
响应于所述触控操作,控制所述控制标识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通过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与当前激活窗口存在重叠区域时,确定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信息;
当所述尺寸信息大于尺寸阈值时,调整所述当前激活窗口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属性信息,使得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当前激活窗口的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信息小于或等于所述尺寸阈值,其中,所述显示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显示位置信息和显示尺寸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移动所述目标区域的移动操作;
根据所述移动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位置;
响应于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触控操作的操作信息;
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确定触控操作的历史活动区域;
根据所述历史活动区域,调整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信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38359.6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58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8359.6A CN112558699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7/475,023 US11669241B2 (en) 2020-12-23 2021-09-14 Touch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8359.6A CN112558699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8699A CN112558699A (zh) 2021-03-26
CN112558699B true CN112558699B (zh) 2024-04-26

Family

ID=7503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8359.6A Active CN112558699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9241B2 (zh)
CN (1) CN112558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873B (zh) * 2022-03-29 2024-09-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5340A (zh) * 2016-09-21 2017-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终端显示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04186A (zh) * 2017-09-01 2018-02-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09634A (zh) * 2017-11-30 2018-04-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75451A (zh) * 2017-05-10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图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114267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58553A (zh) * 2019-12-31 2020-05-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98637A (zh) * 2019-12-30 2020-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5328B2 (ja) * 2011-07-29 2013-09-18 Kddi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パッドによる入力が可能な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入力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152001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justing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US20130300668A1 (en) * 2012-01-17 2013-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Grip-Based Device Adaptations
KR102304023B1 (ko) * 2015-04-03 2021-09-24 한국과학기술원 증강현실 기반 인터렉티브 저작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KR102532478B1 (ko) * 2016-08-12 2023-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947160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1237598B2 (en) * 2018-11-15 2022-02-01 Dell Products, L.P. Application management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5340A (zh) * 2016-09-21 2017-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终端显示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75451A (zh) * 2017-05-10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图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07704186A (zh) * 2017-09-01 2018-02-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09634A (zh) * 2017-11-30 2018-04-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8637A (zh) * 2019-12-30 2020-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67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58553A (zh) * 2019-12-31 2020-05-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8699A (zh) 2021-03-26
US11669241B2 (en) 2023-06-06
US20220197497A1 (en)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3570B1 (en) Thumb touch interface
CN10684373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36593B (zh) 提供虚拟绘图辅助工具并与其交互的设备、方法和介质
KR102090964B1 (ko) 터치 스크린에 디스플레이되는 아이콘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US20150185953A1 (en) Optimization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interface
US20140022193A1 (en) Method of executing functions of a terminal including pen recognition panel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method
US20150205400A1 (en) Grip Detection
CN106855783A (zh)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965669A (zh) 物理按键触控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KR20150019352A (ko) 전자장치에서 그립상태를 인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96860A (ko) 햅틱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WO2019062243A1 (zh) 触摸操作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915202A (zh) 一种触摸设备的触控方法及系统
US11740754B2 (en) Method for interface operation and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thereof
EP3321791B1 (en) Gesture control and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ouch-sensitive surface and display
CN106775404A (zh) 一种显示界面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218134B (zh) 一种输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7577415A (zh)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KR20140105331A (ko) 터치 스크린 상에서 객체 디스플레이를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WO2021197487A1 (zh) 一种鼠标控制终端屏幕的方法、装置、鼠标及存储介质
US20130127867A1 (en) Freestyle drawing supported by stencil edge shapes
WO2015024375A1 (zh) 微件面积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257870A1 (zh) 一种虚拟标尺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2558699B (zh)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40106996A (ko) 햅틱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