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2444B - 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22444B CN112422444B CN202011074739.9A CN202011074739A CN112422444B CN 112422444 B CN112422444 B CN 112422444B CN 202011074739 A CN202011074739 A CN 202011074739A CN 112422444 B CN112422444 B CN 1124224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load balancing
- message
- forwarded
- port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用以避免级联口出现报文拥堵的情况,节约带宽资源。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若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网络设备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线卡,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可以组成多组AP端口组(Aggregate Port,聚合端口)。VXLAN网络设备获取到待转发报文后,可以有单播和组播两种方式,若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可以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L2MLL(Layer 2Multicast Linked List,二层组播报文复制链)包括的级联口和各个AP端口组,由级联口和各个AP端口组再继续转发待转发报文,如图1所示,为VXLAN网络设备组播待转发报文的示意图。
对于每一个AP端口组,可以包括本地线卡成员口和远端线卡成员口,通过AP端口组转发待转发报文时,会从AP端口组中选择一个成员口转发。若确定通过AP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则根据预先配置的端口映射表确定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级联口,并将待转发报文转发到该级联口进一步转发。
上述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中,若有多个AP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都映射到同一个级联口,并且L2MLL也包括该级联口,那么该级联口就会接收到多个同样的待转发报文,这很容易造成级联口的报文拥堵以及浪费带宽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级联口出现报文拥堵的情况,节约带宽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方法包括: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Expand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扩展虚拟局域网)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若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装置,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复制单元,用于若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处理单元,用于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申请中,当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时,不仅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L2MLL包括的级联口,通过级联口将待转发报文跨卡转发;还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L2MLL包括的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并在确定负载均衡端口组通过负载均衡确定需要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时,由于远端线卡成员口被设置为无效口,因此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不会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映射表将待转发报文映射到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级联口。因此,在组播待转发报文时,相同的待转发报文不会被复制多份到级联口中,通过级联口仅转发一份待转发报文,避免了线卡之间级联口报文拥堵,节约带宽资源。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VXLAN网络设备组播待转发报文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VXLAN叠加网示意图;
图3为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端口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单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整体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本地网络):
VXLAN采用MAC in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文协议)封装方式,是NVO3(Network Virtualizaiton over Layer 3,第三层网络虚拟化)中的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
VXLAN通过隧道机制在现有网络上构建一个叠加的网络,从而绕过现有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签的限制。具有如下优点:
优点一:打破二层网络边界限制,解决MAC容量问题。
VXLAN将虚拟机发出的数据包封装在UDP中,并使用物理网络的IP/MAC地址作为外层头进行封装,对网络只表现为封装后的参数。
因此,除了VXLAN网络边缘设备,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不需要识别虚拟机的MAC地址,减轻了设备的MAC地址学习压力,提升了设备性能。
此外VXLAN针对组播、未知名单播、组播的报文泛洪采用了“头端复制”技术,避免了在物理网络全网泛洪。
优点二:解决Vlan数量不足问题。
VXLAN引入了类似Vlan ID的用户标识,称为Vni(VXLAN Network ID,VXLAN网络标识),由24比特组成,可以支持多达16M的VXLAN段的网络隔离,对用户进行隔离和标识不再受到限制,可满足海量租户。
优点三:解决多租户和IP运维管理问题。
VXLAN通过采用MAC in UDP封装来延伸二层网络,实现了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解耦,租户可以规划自己的虚拟网络,不需要考虑物理网络IP地址和组播域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网络管理的难度。
通过VXLAN构建大二层网络,保证了在虚拟迁移时虚拟机的IP地址、MAC地址等参数保持不变。
VXLAN技术在物理网络基础上(比如3层网络),构建一个叠加的逻辑网络,如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VXLAN叠加网络示意图:
承载网络(Underlay)和虚拟网络(Overlay)完全分离,互不感知。
Underlay网络要求简单、易管理,同时能够为Overlay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转发能力。
Overlay网络需要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Overlay网络也是一个网络,不过是建立在Unerlay网络之上的网络。Overlay网络的节点通过虚拟的或逻辑的链接进行通信,每一个虚拟的或逻辑的链接对应于Underlay网络的一条路径,由多个前后衔接的链接组成。需要注意的是,Overlay网络和Underlay网络是相互独立的,Overlay网络使用Underlay网络点对点(peer-to-peer)的传递报文,而报文如何传递到Overlay网络的目的节点完全取决于Underlay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报文在Overlay网络Ingress和Egress节点(Overlay边缘设备)的处理(如抛弃,转发)则完全由Overlay网络的封装协议来决定。Overlay/Underlay既不新鲜,也不神秘,比如在TCP/IP的Layer模型中,L3的IP网络可以看做L2的Ethernet网络的Overlay网络,而L2的Ehernet网络就是L3的IP网络的Underlay网络。
2、Evlan:
扩展vlan即扩展虚拟局域网,交换芯片内部的逻辑概念,在芯片内部标识报文的一个属性。
3、Eport:
交换芯片上的扩展端口,是逻辑端口组,物理口上不具备的属性,例如隧道封装信息或者vlan信息等等,均由Eport携带,Eport可以映射到物理口上,这样由该物理口转发出来的报文就会带上Eport上的封装信息。在本申请中Eport为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或仅包含本地线卡成员口的逻辑端口组、远端线卡成员口的逻辑端口组等其他端口组的总称。
4、Eport Ecmp(Eport Equal-CostMultipathRouting,等价多路径端口组):
交换芯片上的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EportEcmp用于实现报文在两个或者多个成员口上的负载均衡。
5、AP端口组:
交换芯片上的端口组,是将多个成员口聚合在一起形成汇聚组,以实现出负荷在各成员口中的分担,同时也提供了更高的连接可靠性。
6、trunk id:
交换芯片上的概念,用来指定端口组,即端口组的索引值;用来指定AP端口组,即AP端口组的索引值。
7、L2MLL:
交换芯片上的二层组播复制链,用于负责复制报文,以控制组播往逻辑端口泛洪。加入L2MLL的成员口可以携带VXLAN的封装信息,或者vlan信息。
8、级联口:
交换机线卡之间的内部互联端口,用于报文的跨卡转发。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如图1所示,为VXLAN网络设备组播待转发报文的示意图,待转发报文可以为VXLAN报文;从图1中可知,当确定组播VXLAN报文时,通过根据VXLAN报文所属的局域网对应的L2MLL将VXLAN报文复制到L2MLL中包括的级联口,以通过级联口将VXLAN报文转发;同时将VXLAN报文复制到AP端口组,AP端口组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当VXLAN报文复制到AP端口组时,AP端口组通过负载均衡确定最终通过那个端口将VXLAN报文转发。
若负载均衡确定的为本地线卡成员口,则直接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复制到AP端口组的VXLAN报文;若负载均衡确定的为远端线卡成员口,则根据预先配置的端口映射表,确定与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级联口,通过该级联口转发复制到AP端口组的VXLAN报文。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若有多个AP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都映射到同一个级联口,并且L2MLL也包括该级联口,那么该级联口就会接收到多份相同的待转发报文,这很容易造成级联口的报文拥堵以及浪费带宽资源。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级联口出现报文拥堵的情况,节约带宽资源。
在本申请中,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且当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时,不仅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通过级联口将待转发报文跨卡转发;还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负载均衡端口组,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并在确定负载均衡端口组通过负载均衡确定需要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时,由于远端线卡成员口被设置为无效口,因此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不会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映射表将待转发报文映射到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级联口。因此,在组播待转发报文时,相同的待转发报文不会被复制多份到级联口中,通过级联口仅转发一份待转发报文,避免了线卡之间级联口报文拥堵,节约带宽资源。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的场景进行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场景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在该应用场景中包含有多个终端设备30以及至少一个VXLAN网络设备31,图3中示出的是一个VXLAN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的情形,其中,各个终端设备30通过VXLAN网络设备31进行报文发送,以实现数据交互。
其中,终端设备30可以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和手机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包括各种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能够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或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以及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数据或语音和数据。
其中,VXLAN网络设备31可以为交换机。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30向另一个终端设备30发送报文时,终端设备30发送的报文先到达VXLAN网络设备31,VXLAN网络设备31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报文所属的evlan,之后VXLAN网络设备31根据目的MAC地址和evlan进行MAC地址表查找。若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地址和evlan后,确定目的MAC地址和evlan对应的端口,并通过该端口将终端设备30的报文发送给另一个终端设备30;若在MAC地址表中未查找到目的MAC地址和evlan,则通过该evlan对应的端口进行组播,此时会有一份报文通过组播的方式发送到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30,且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30接收到报文后,会返回应答报文,位于同一evlan中的其他终端设备30接收到报文时,则不作处理。因此通过VXLAN网络设备31实现多个终端设备30之间的报文转发。
下面结合上述描述的应用场景,参考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该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0,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在本申请中,VXLAN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待转发报文后,直接获取待转发报文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待转发报文确定第一evlan。
具体的,第一evlan是VXLAN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待转发报文后,根据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待转发报文分配的,并将为待转发报文分配的第一evlan携带在待转发报文中。
其中,报文标识信息包括:Vni,和报文标签vid和报文的接收端口的组合。
预先配置的映射关系包括:Vni与evlan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或报文标签vid和报文的接收端口的组合与evlan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一映射关系是在PW侧配置Vni与evlan的映射关系,其中,vni是报文携带的,evlan是芯片内部的逻辑,因此PW上收到待转发报文就可以根据待转发报文携带的vni映射为对应的evlan;Pw侧是VXLAN网络到用户网络的隧道端点。
第二映射关系是AC侧配置报文标签vid和报文的接收端口与evlan的映射关系;因此AC侧收到的普通报文即非VXLAN报文的报文,就可以根据接收端口和vid来分配evlan;对应untag报文可以指定vid为0的方式来命中第二映射关系,分配evlan;AC侧是用户接入VXLAN网络的那一侧。
其中,Untag报文为802.3报文;普通报文可以是802.1Q报文也可以是802.3报文;不带vlantag的就是802.3,带vlantag的就是802.1Q;Vid就是802.1Q的vlantag。
因此,在本申请中当VXLAN网络设备确定需要转发待转发报文时,VXLAN网络设备可以直接确定待转发报文的第一evlan和目的MAC地址,并根据目的MAC和第一evlan确定是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还是通过单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的MAC地址和待转发报文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时: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第一evlan和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若查找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转发方式为单播;若未查找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
具体的,在MAC地址表中存储有多个MAC+evlan与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表项,因此在确定了目的MAC+evlan后,通查找MAC地址表就可以确定转发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AC地址表是VXLAN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进行MAC学习获得的。
在本申请中,获取已接收报文的标识信息和源MAC地址;并在上述第一映射关系或上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evlan;之后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源MAC地址和第二evlan;若在MAC地址表中未查到第二evlan和源MAC地址,则根据已接收报文的接收端口确定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
将第二evlan、源MAC地址和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对应存储在MAC地址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MAC地址表中,查找第一evlan和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时,目的MAC与通过MAC学习获得的MAC地址表中的源MAC地址对应,第一evlan与通过MAC学习获得的MAC地址表中的第二evlan对应;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与通过MAC学习获得的MAC地址表中的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对应。
步骤401,若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若根据目的MAC地址和第一evlan,确定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L2MLL包括的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及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级联口组中包含有多个级联口,级联口用于将多个线卡进行连接;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在本申请中无效口可以NULL0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是按照预设线卡顺序排列的。如图5所示,假设VXLAN网络设备中包括两个线卡,分别为线卡1和线卡2,每个线卡包括至少一个端口,将至少两个线卡的端口设置为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分别为负载均衡端口组1和负载均衡端口组2,每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成员口都按照线卡1成员口、线卡2成员口的顺序进行排列。
在本申请中,当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级联口组时,级联口组内将通过负载均衡的方式确定一个用于转发报文的第一级联口,并通过第一级联口转发复制到级联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
但是对于负载均衡端口组,由于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且只能通过负载均衡端口组中一个成员口对待转发报文进行转发,因此负载均衡端口组内也会做负载均衡处理,确定是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还是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本申请中,主要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用于转发待转发报文的成员口,即是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还是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通过hash算法计算待转发报文的hash值;根据hash值确定成员口编号,成员口编号对应的成员口为转发待转发报文的成员口,其中成员口编号是在向负载均衡端口组下设置成员口时预先设置的。
在确定出成员口编号时,就可以确定对应的成员口,确定出的成员口仅能是本地线卡成员口或远端线卡成员口。
端口组都有连续的编号,比如5个口,就是10、11、12、13、14,hash算法会算出待转发报文的hash值,hash值为一个偏移,范围是[0,5),比如算出来的hash值是3,那么就从编号13对应的成员口转发出去,若编号13对应的成员口为本地线卡成员口,则确定待转发报文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或若编号13对应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则确定待转发报文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
但是由于本申请中将远端线卡成员口设置为无效口,因此将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此时仅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复制到级联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
步骤402,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即在负载均衡端口组内的负载均衡确定需要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后,丢弃负载复制到该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复制到级联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
在本申请中,由于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的远端线卡成员口被设置为无效口,因此确定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报文时,并不会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映射表将复制到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映射到级联口,而是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此时级联口需要转发的待转发报文仅是复制到级联口组中一份待转发报文,避免同一待转发报文被复制多份的问题,避免了级联口的报文拥堵,节约带宽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确定通过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时,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将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的待转发报文转发。即在负载均衡端口组内的负载均衡确定需要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后,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将复制到该负载均衡端口的待转发报文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根据MAC地址和第一evlan,确定通过单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则将待转发报文转发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将待转发报文负载均衡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则根据预设的端口映射表确定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负载均衡后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通过第二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由于,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且仅能通过其中的一个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因此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需要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确定具体通过哪个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即是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还是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本申请中,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具体通过哪个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通过hash算法计算待转发报文的hash值;根据hash值确定成员口编号,成员口编号对应的成员口为转发待转发报文的成员口,其中成员口编号是在向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下设置成员口时预先设置的。
在确定出成员口编号时,就可以确定对应的成员口,确定出的成员口仅能是本地线卡成员口或远端线卡成员口。
在单播方式下,通过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内的负载均衡确定出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时,直接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将待转发报文发送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或;
在单播方式下,通过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内的负载均衡确定出通过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时,将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映射表,确定该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并通过第二级联口将待转发报文发送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若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则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或;
若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则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
在本申请中,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单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对应的逻辑端口组,设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通过trunk id把远端线卡成员口和本地线卡成员口加入到逻辑端口组Eport1,即为使用trunk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单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示意图。
由于芯片限制,一个端口只能绑定到一个trunk id上,在单播方式的Eport1中,已经使用了trunk id来绑定远端线卡成员口和本地线卡成员口,因此无法在将使用trunk id绑定远端线卡成员口和本地线卡成员口的方式用于组播方式中。
因此,本申请为用于组播方式的逻辑端口组分配一个EportEcmp,用于待转发报文的组播转发,并把本地线卡和远端线卡的成员口都加入到该EportEcmp,其中远端线卡的成员口用NULL0标识,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示意图。此时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MLL中还包括有只包含本地线卡成员口的第二逻辑端口组,因此在确定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时,还会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L2MLL中的只包含本地线卡成员口的第二逻辑端口组,并通过本地线卡成员口将待转发报文转发。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整体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0,接收待转发报文,确定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以及确定为该待转发报文分配的第一evlan;
步骤801,根据目的MAC地址和第一evlan,在MAC地址表中进行查找,确定是否命中表项,若命中表项则执行步骤802,否则执行步骤806;
步骤802,在MAC地址表中确定与目的MAC地址和第一evlan,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步骤803,通过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负载均衡确定是否通过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待转发报文,若是则执行步骤804,否则执行步骤805;
步骤804,根据预设的端口映射表,确定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并将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映射到第二级联口,通过第二级联口将待转发报文转发;
步骤805,通过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本地线卡成员口将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待转发报文转发;
步骤806,确定通过组播方式转发待转发报文;
步骤807,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步骤808,通过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负载均衡确定是否通过负载均衡端口组中的远端线卡成员口转发报文,若是则执行步骤809,否则执行步骤810;
步骤809,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步骤810,转发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本地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装置,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装置的结构图,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900,用于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复制单元901,用于若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处理单元902,用于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900具体用于: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第一evlan和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查找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转发方式为单播;
若未查找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900还用于:
若确定转发方式为单播,则将待转发报文转发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将待转发报文负载均衡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则根据预设的端口映射表确定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负载均衡后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
通过第二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 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则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或;
若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则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 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900还用于:
获取已接收报文的标识信息和源MAC地址;
在映射关系中查找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evlan;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源MAC地址和第二evlan;
若在MAC地址表中未查到第二evlan和源MAC地址,则根据已接收报文的接收端口确定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
将第二evlan、源MAC地址和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对应存储在MAC地址表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设备,由于该设备对应的方法是本申请实施例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并且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设备的结构图,应用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000和存储器1001;
其中,存储器1001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计算机指令。处理器1000,用于读取存储器1001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若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0根据目的MAC地址和待转发报文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还包括: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第一evlan和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查找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转发方式为单播;
若未查找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转发方式为组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0还用于:
若确定转发方式为单播,则将待转发报文转发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将待转发报文负载均衡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则根据预设的端口映射表确定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负载均衡后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
通过第二级联口转发待转发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 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则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或;
若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则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 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0还用于:
获取已接收报文的标识信息和源MAC地址;
在映射关系中查找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evlan;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源MAC地址和第二evlan;
若在MAC地址表中未查到第二evlan和源MAC地址,则根据已接收报文的接收端口确定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
将第二evlan、源MAC地址和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对应存储在MAC地址表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应用服务器的访问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的步骤。
其中,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信号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所述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所述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扩展虚拟局域网evlan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所述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若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所述第一evlan对应的二层组播报文复制链L2MLL包括的所述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所述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MAC地址和所述待转发报文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具体包括: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所述第一evlan和所述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查找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单播;
若未查找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组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单播,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将所述待转发报文负载均衡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则根据预设的端口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负载均衡后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
通过所述第二级联口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汇聚trunk 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则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等价多路径端口组EportEcmp;或,
若所述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则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已接收报文的标识信息和源MAC地址;
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查找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evlan;
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查找所述源MAC地址和所述第二evlan;
若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未查到所述第二evlan和所述源MAC地址,则根据所述已接收报文的接收端口确定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
将所述第二evlan、所述源MAC地址和所述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对应存储在所述MAC地址表中。
6.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VXLAN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线卡中,所述至少两个线卡之间分别通过级联口连接,所有的级联口设置为一个级联口组,所述至少两个线卡的各个端口设置为至少两个负载均衡端口组,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所属的第一evlan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的转发方式,其中所述第一evlan是根据预设的报文标识信息与evlan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待转发报文确定的;
复制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组播,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复制到与所述第一evlan对应的L2MLL包括的所述级联口组和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其中,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至少一个远端线卡成员口为无效口;
处理单元,用于丢弃复制到至少一个负载均衡端口组中负载均衡确定的成员口为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的待转发报文,并通过所述级联口组负载均衡确定的第一级联口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所述第一evlan和所述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查找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单播;
若未查找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则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组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若确定所述转发方式为单播,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
若将所述待转发报文负载均衡到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则根据预设的端口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负载均衡后的远端线卡成员口对应的第二级联口;
通过所述第二级联口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汇聚trunk 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则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或,
若所述第一负载均衡端口组为EportEcmp,则所述第二负载均衡端口组为使用trunkid方式绑定本地线卡成员口和/或远端线卡成员口的第一逻辑端口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已接收报文的标识信息和源MAC地址;
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查找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evlan;
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查找所述源MAC地址和所述第二evlan;
若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未查到所述第二evlan和所述源MAC地址,则根据所述已接收报文的接收端口确定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
将所述第二evlan、所述源MAC地址和所述第三负载均衡端口组对应存储在所述MAC地址表中。
11.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4739.9A CN112422444B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4739.9A CN112422444B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22444A CN112422444A (zh) | 2021-02-26 |
CN112422444B true CN112422444B (zh) | 2022-07-19 |
Family
ID=7485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4739.9A Active CN112422444B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224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1266B (zh) * | 2021-04-21 | 2024-03-22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异构交换芯片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
CN116192729B (zh) * | 2021-11-26 | 2024-10-29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层次化ecmp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80480A (zh) * | 2012-10-17 | 2014-05-0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WO2017166138A1 (zh) * | 2016-03-30 | 2017-10-0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911301A (zh) * | 2017-12-28 | 2018-04-1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696459A (zh) * | 2018-04-28 | 2018-10-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及报文转发方法 |
CN108768866A (zh) * | 2018-09-06 | 2018-11-06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组播报文跨卡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809836A (zh) * | 2018-05-31 | 2018-11-1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1385026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t设备虚拟化的方法及olt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49266B2 (en) * | 2009-07-27 | 2014-02-11 | Lester F. Ludwig | Flow state aware management of QoS with a distributed classifier |
WO2012019631A1 (en) * | 2010-08-13 | 2012-0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Load distribution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ing tunnell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
-
2020
- 2020-10-09 CN CN202011074739.9A patent/CN1124224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80480A (zh) * | 2012-10-17 | 2014-05-0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WO2017166138A1 (zh) * | 2016-03-30 | 2017-10-0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911301A (zh) * | 2017-12-28 | 2018-04-1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696459A (zh) * | 2018-04-28 | 2018-10-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及报文转发方法 |
CN108809836A (zh) * | 2018-05-31 | 2018-11-1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768866A (zh) * | 2018-09-06 | 2018-11-06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组播报文跨卡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385026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t设备虚拟化的方法及olt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 El Hachimi 等."Control algorithm for QoS based multicast in Diffserv domai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ceedings, 2003. ICCT 2003.》.2003, * |
曾斌等.移动IP网的多目广播协议实现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第02期),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22444A (zh) | 2021-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036951A1 (en) | Segment routing with fast reroute for container networking | |
CN108259291B (zh) | Vxlan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3200069B (zh) |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
US9654409B2 (en) | Method for scaling address lookups using synthetic addresses | |
CN111092801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9306837B1 (en) | Source IP-based pruning of traffic toward dually-connected overlay hos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 |
CN107547243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08880968B (zh) | 软件定义网络中广播、组播实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WO2017215390A1 (zh) | 一种纵向堆叠系统的数据转发端口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7113241B (zh) | 路由确定方法、网络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WO2021052381A1 (zh) | 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WO2021088433A1 (zh) |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262667A (zh) | Overlay网络中控制组播传输的方法、装置 | |
CN113132202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6209689B (zh) | 从vxlan至vlan的组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
CN112422444B (zh) | 一种报文跨卡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542111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9194560A (zh) | 组播方法及vtep | |
JP2022044029A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WO2016000186A1 (zh) |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及设备 | |
CN109962846B (zh) | 路由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Amamou et al. | A trill-based multi-tenant data center network | |
WO2021164245A1 (zh) | 负载分担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 | |
CN112583736A (zh) | 一种信令报文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2187609A (zh) | 表项生成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