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304538A -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4538A
CN112304538A CN201910680373.0A CN201910680373A CN112304538A CN 112304538 A CN112304538 A CN 112304538A CN 201910680373 A CN201910680373 A CN 201910680373A CN 112304538 A CN112304538 A CN 112304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evice
air pressure
air
sealing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03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宇
褚会来
郭树财
张致伟
谢洪勋
周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03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45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4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4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3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3209Details, e.g. container closure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3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3281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removably mounted in a test cell
    • G01M3/329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removably mounted in a test cell for verifying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closed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密封装置与被测物间的压强变化;密封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于被测物周围,使所述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被所述密封装置覆盖。可针对被换玻璃的车窗单独进行气密性的验证,无需再次进行车辆的解编,避免了大量的返工试验。同时,该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密封性能良好,能够很好地满足气密性检测要求。

Description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动车组进行高级修过程中,检修过程分为组装阶段检修、单车调试阶段和列车调试阶段,组装检修阶段是对列车的部件进行状态检查,发现故障后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或对部件进行更换,此阶段对于更换操作比较方便;一旦列车进入列车调试阶段后发现问题部件,则需更换,而更换过程则存在很大的困难。
在此检修阶段一直有一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车窗玻璃出现裂纹,一旦发现裂纹,则需要对此玻璃进行更换,但更换完毕后必须对此车窗的气密性进行验证,以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列车编组后不存在整车验证气密性的可能性,只能将列车此节车厢进行解编,然后将车厢两端风挡处用气密设备封堵,用鼓风机向车体内部分别加压、减压至±4KPa,并在60s时间内分段检测压力变化值,从而判定车厢的气密性。
现有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只能局限于单节车厢状态,若在列车调试阶段更换车窗玻璃,不仅会在进行列车解编和重新编组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在列车恢复编组后还须补做大量的相关试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严重影响列车的检修周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密检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气密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密封装置与被测物间的压强变化;
密封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于被测物周围,使所述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被所述密封装置覆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包括:
风管接口,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之间的气压;
排气阀,设置于所述风管接口上端,用于调节所述密封装置中的气压;
控制手柄,设置于所述排气阀一侧,用于控制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
气压表,设置于所述排气阀另一侧,用于监测所述密封装置内气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气嘴,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之间的气压;
壳体,与所述气嘴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第一密封胶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被测物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二密封胶圈,设置于所述被测物周围,用于将所述密封装置固定于所述被测物表面;
固定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胶圈上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胶圈固定于所述被测物周围。
一种气密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将所述气密检测装置固定于被测物周围,并确定所述密封装置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密封装置间的压强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密封装置间的压强变化包括:
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进行充气加压,当气压表显示压强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后,松开把手,停止充气,同时通过按动排气阀,将气压调节到第一预设阈值,实时观察气压表示数在预设时间内的数值变化;
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进行抽气减压,当气压表显示压强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后,松开把手,停止抽气,同时通过按动排气阀,将气压调节到第二预设阈值,实时观察气压表示数在预设时间内的数值变化。
上述气密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密封装置与被测物间的压强变化;密封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于被测物周围,使所述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被所述密封装置覆盖。可针对被换玻璃的车窗单独进行气密性的验证,无需再次进行车辆的解编,避免了大量的返工试验。同时,该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密封性能良好,能够很好地满足气密性检测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气密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气压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气密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见图1,一种气密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气压监测装置100,与所述密封装置200连接,用于向所述密封装置200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200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密封装置200与被测物间的压强变化;
密封装置200,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300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至少一个固定装置300,用于固定于被测物周围,使所述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被所述密封装置覆盖。
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监测装置100包括:
风管接口101,与所述密封装置200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之间的气压;
排气阀102,设置于所述风管接口101上端,用于调节所述密封装置200中的气压;
控制手柄103,设置于所述排气阀102一侧,用于控制所述气压监测装置100向所述密封装置200加压或减压;
气压表104,设置于所述排气阀102另一侧,用于监测所述密封装置200内气压。
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200包括:
气嘴201,与所述风管接口101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气压监测装置100与所述密封装置200之间的气压;
壳体202,与所述气嘴201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第一密封胶圈203,设置于所述壳体202下部,用于将所述壳体202与所述被测物密封。
若被测物为车窗,那么测试时需要将密封装置200的第一密封胶圈203完全将车窗玻璃和玻璃的密封胶覆盖。
参见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300包括:
第二密封胶圈301,设置于所述被测物周围,用于将所述密封装置固定于所述被测物表面;
固定把手302,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胶圈上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胶圈固定于所述被测物周围。
具体地,所述固定装置可为四个或者六个等,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将固定装置300放置到规定位置后,用力按压固定装置300,待第二密封胶圈301被按压到最大形变后,依次闭合固定把手302,固定装置300固定到位。
参见图5,一种气密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将所述气密检测装置固定于被测物周围,并确定所述密封装置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步骤S2: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密封装置间的压强变化。
具体地,预设时间指提前设定的一段时间,可为30min或者1h等,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列车调试阶段发现有车窗破裂并进行更换、打胶密封后,需验证此更换车窗玻璃的气密性,以保证列车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乘客体验的舒适性。验证前,首先将装置的密封装置扣在需检测气密性的车窗上,要求密封装置的第一密封胶圈将玻璃的密封胶完全覆盖在内。待装置安放到位后,向下按压固定装置,使固定装置的第二密封胶圈产生形变,当形变达到最大时,依次闭合每个固定装置的固定把手,令整个气密检测装置紧固到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进行充气加压,当气压表显示压强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后,松开把手,停止充气,同时通过按动排气阀,将气压调节到第一预设阈值,实时观察气压表示数在预设时间内的数值变化;
步骤S22: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进行抽气减压,当气压表显示压强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后,松开把手,停止抽气,同时通过按动排气阀,将气压调节到第二预设阈值,实时观察气压表示数在预设时间内的数值变化。
具体地,预设压强指设定的压强强度,可为4KPa或者10KPa,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设定。第一预设阈值指设定的最高压强强度,第二预设阈值指设定的最低压强强度。
上述气密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密封装置间的压强变化;密封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于被测物周围,使所述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被所述密封装置覆盖。可针对被换玻璃的车窗单独进行气密性的验证,无需再次进行车辆的解编,避免了大量的返工试验。同时,该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密封性能良好,能够很好地满足气密性检测要求。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密封装置与被测物间的压强变化;
密封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于被测物周围,使所述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被所述密封装置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包括:
风管接口,与所述密封装置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之间的气压;
排气阀,设置于所述风管接口上端,用于调节所述密封装置中的气压;
控制手柄,设置于所述排气阀一侧,用于控制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
气压表,设置于所述排气阀另一侧,用于监测所述密封装置内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气嘴,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密封装置之间的气压;
壳体,与所述气嘴连接,用于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第一密封胶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被测物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二密封胶圈,设置于所述被测物周围,用于将所述密封装置固定于所述被测物表面;
固定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胶圈上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胶圈固定于所述被测物周围。
5.一种气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将所述气密检测装置固定于被测物周围,并确定所述密封装置覆盖被测物以及被测物的密封胶;
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密封装置间的压强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加压或减压并调节所述密封装置内的气压,以便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密封装置间的压强变化包括:
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进行充气加压,当气压表显示压强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后,松开把手,停止充气,同时通过按动排气阀,将气压调节到第一预设阈值,实时观察气压表示数在预设时间内的数值变化;
气压监测装置向所述密封装置进行抽气减压,当气压表显示压强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后,松开把手,停止抽气,同时通过按动排气阀,将气压调节到第二预设阈值,实时观察气压表示数在预设时间内的数值变化。
CN201910680373.0A 2019-07-26 2019-07-26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23045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373.0A CN112304538A (zh) 2019-07-26 2019-07-26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373.0A CN112304538A (zh) 2019-07-26 2019-07-26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4538A true CN112304538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2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0373.0A Pending CN112304538A (zh) 2019-07-26 2019-07-26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453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7810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ok Corp 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2009216434A (ja) * 2008-03-07 2009-09-24 Itoki Corp 気密扉の気密性試験方法と試験装置
CN103162915A (zh) * 2013-03-23 2013-06-19 吉林大学 高速列车车窗水密性试验测试系统
CN204323366U (zh) * 2014-12-26 2015-05-13 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列车车门充气密封装置
JP2017121982A (ja) * 2016-01-06 2017-07-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りかごドア気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6384106U (zh) * 2017-01-17 2017-08-08 肥东凯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密封性检测功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07703416U (zh) * 2018-01-20 2018-08-07 广州市正高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单品检具
CN109596288A (zh) * 2019-02-15 2019-04-0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7810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ok Corp 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2009216434A (ja) * 2008-03-07 2009-09-24 Itoki Corp 気密扉の気密性試験方法と試験装置
CN103162915A (zh) * 2013-03-23 2013-06-19 吉林大学 高速列车车窗水密性试验测试系统
CN204323366U (zh) * 2014-12-26 2015-05-13 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列车车门充气密封装置
JP2017121982A (ja) * 2016-01-06 2017-07-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りかごドア気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6384106U (zh) * 2017-01-17 2017-08-08 肥东凯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密封性检测功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07703416U (zh) * 2018-01-20 2018-08-07 广州市正高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单品检具
CN109596288A (zh) * 2019-02-15 2019-04-0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3263B2 (en) Air-tightness test equipment for turbine reduction gearbox
CN201034798Y (zh) 制动管气密性试验台
CN104299845B (zh) 一种不用拆卸就能直接校验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2507107B (zh) 用于测量车厢气密性的试验设备
CN105352677A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1855744U (zh) 一种动态气密性试验装置
CN107907280A (zh) Abs液压单元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5319029A (zh) 油冷交流发电机壳体密性试验装置
KR102626840B1 (ko) 타이어 유지보수 수단
CN112304538A (zh) 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WO2004046675A3 (de) Verfahren zur dichtheitsprüfung von klimaanlagen in kraftfahrzeugen
CN212363586U (zh)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JPH09236528A (ja) 内圧試験装置
KR100569943B1 (ko) 에어필터 테스트장치
CN201163261Y (zh) 一种透气度测试仪的试样夹持器
CN111649880A (zh)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CN201387374Y (zh) 铁路车辆微控折角塞门、组合式集尘器综合试验台
CN202757740U (zh) 汽车线束橡胶件密封测试仪
KR100937819B1 (ko) 타이어 수압 시험 장치
CN201302505Y (zh) 一种车轮轮辋焊口真空测试密封装置
CN210774739U (zh) 移动式列车制动试验装置
CN104458165A (zh) 绝缘手套密封性检测方法
CN206387545U (zh) 一种水下密封舱体双向承压充气气密检查装置
CN104422570A (zh) 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929003A (zh) 一种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