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178780B -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8780B
CN112178780B CN202011163546.0A CN202011163546A CN112178780B CN 112178780 B CN112178780 B CN 112178780B CN 202011163546 A CN202011163546 A CN 202011163546A CN 112178780 B CN112178780 B CN 112178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baffle
target position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35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8780A (zh
Inventor
邵家成
罗文君
曾新成
林德贤
丘晓宏
刘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1635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8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8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8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8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8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24F1/003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exhaustion of in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新风装置包括进风口、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排风口挡板和进排风通道;进风口与排风口通过进排风通道连通;进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位于进排风通道两端,用于控制进风口与排风口是否连通,在进风口与排风口连通时,进风口与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只能按预设程序进行排风口排风、进风口进风,新风更换速率低的问题,并且不加大新风装置体积,不增加打孔数量,安装简单。

Description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新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消费者需求升级,当前空调行业在原有的制冷制热功能外又在不断添加新的功能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其中新风模式备受欢迎,但是为了配合空调器的外观及体型,目前空调器配备的新风装置普遍比较小,而且新风装置的进风口只用来进风、排风口只用来排风,造成进风量、排风量都较小,为了保证空调主要功能(制冷\制热)正常运行,主电机与主离心风叶比新风装置中的电机、离心风叶的性能要优越得多,一般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执行制冷、制热送风时,送风量可以达到1000m3/h以上,而新风装置因为体积小,新风装置中的电机的功率也较小,导致新风量只能达到100m3/h,因此,传统的新风装置的新风更换速率低,相关技术中,通过加大新风装置体积或增加新风装置进风口与排风口数量来加大新风量,但这种做法又会造成安装复杂,增加新风管路以及增加安装孔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的新风装置的新风更换速率低,而通过加大新风装置体积或增加新风装置进风口与排风口数量来加大新风量的做法又会造成安装复杂,增加新风管路以及增加安装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
进风口、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排风口挡板和进排风通道;
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进排风通道连通;
所述进风口挡板和所述排风口挡板位于所述进排风通道两端,用于控制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是否连通,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时,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
净化过滤网、进风离心风叶和进风蜗壳;
所述净化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蜗壳之间;
所述进风离心风叶位于所述进风蜗壳内部,用于驱动室外侧新风从所述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进入室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
排风离心风叶和排风蜗壳;
所述排风离心风叶位于所述排风蜗壳内部,用于驱动室内污风从所述排风口和/或进风口排出室外。
进一步的,还包括:
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用于隔离所述进风蜗壳与排风蜗壳。
进一步的,还包括:
新风电机,所述新风电机分别与所述进风离心风叶和所述排风离心风叶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
新风口,用于输出新风;
新风口挡板,所述新风口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蜗壳与新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
进风口挡板驱动电机、排风口挡板驱动电机和新风口挡板驱动电机;
所述进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所述进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进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所述排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所述排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排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所述新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所述新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新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进风目标位置、第二进风目标位置和第三进风目标位置;
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闭合;
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且与排风蜗壳断开;
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同时与进风蜗壳和进排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排风目标位置和第二排风目标位置;
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且与进排风通道断开;
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排风通道连通且与进风蜗壳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和第二新风目标位置;
所述新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新风目标位置时,进风蜗壳与新风口连通;
所述新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新风目标位置时,进风蜗壳与新风口断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
多个触碰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挡板和新风口挡板是否转动到目标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新风装置中的进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连接,用于控制进风口与排风口是否连通,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时,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
主风道、主电机、主离心风叶;
所述主风道与所述新风装置的新风口连通;
所述主电机与所述主离心风叶连接,所述主离心风叶驱动与主风道连通的新风口进行进风或排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主电机通过主风道为所述新风装置进行快速进风或排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
出风口,用于向室内出风;
出风口挡板,所述出风口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风道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
出风口挡板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所述出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出风目标位置和第二出风目标位置;
所述出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和出风口连通;
所述出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和出风口断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空调所处环境的空气参数,在所述空气参数超出预设阈值时产生报警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控制所述新风装置中的新风电机和/或主电机启动或停止。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参数包括空气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控制方法,适用于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包括:
获取空调所处环境空气参数;
根据所述空气参数确定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快速进风模式、快速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式;
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模式为快速进风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一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一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和新风电机同时启动,以使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进入室内;
在所述空气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进入新风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一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模式为快速排风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二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二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启动,以使室内侧污风从进风口和/或排风口排出室内;
在所述空气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进入新风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二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出风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新风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三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三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和新风电机同时启动,以使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进入室内且室内侧污风从排风口排到室外。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三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模式还包括制冷或制热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四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四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启动,以向室内输出冷风或热风。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四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在执行对应动作时还包括:
判断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包括:
在驱动挡板转动后等待预设时长,在持续所述预设时长后判定挡板达到目标位置;
和/或,
采用触碰开关监测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在接收到触碰开关发送的到位信号后判定挡板到达目标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新风装置包括进风口、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排风口挡板和进排风通道,进风口与排风口通过进排风通道连通,进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位于进排风通道连通两端,用于控制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是否连通,在进风口与排风口连通时,进风口与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可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只能按预设程序进行排风口排风、进风口进风,新风更换速率低的问题,并且不加大新风装置体积,不增加打孔数量,安装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新风装置包括:
进风口101、进风口挡板102、排风口103、排风口挡板104和进排风通道105;
进风口101与排风口103通过进排风通道105连通;
进风口挡板102和排风口挡板104位于进排风通道105两端,用于控制进风口101与排风口103是否连通,在进风口101与排风口103连通时,进风口101与排风口103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
传统空调器配备的新风装置普遍比较小,而且新风装置的进风口只用来进风、排风口只用来排风,造成新风更换速率低,相关技术中,通过加大新风装置体积或增加新风装置进风口与排风口数量来加大新风量,但这种做法又会造成安装复杂,增加新风管路以及增加安装孔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包括进风口、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排风口挡板和进排风通道,进风口与排风口通过进排风通道连通,进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位于进排风通道连通两端,用于控制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是否连通,在进风口与排风口连通时,进风口与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可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只能按预设程序进行排风口排风、进风口进风,新风更换速率低的问题,并且不加大新风装置体积,不改变原有新风装置结构,不增加打孔数量,安装简单。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新风装置,如图2所示结构示意图,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新风装置还包括:
净化过滤网106、进风离心风叶107和进风蜗壳;
净化过滤网106设置于进风口101与进风蜗壳之间;
进风离心风叶107位于进风蜗壳内部,用于驱动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101和/或排风口103进入室内。
排风离心风叶108和排风蜗壳;
排风离心风叶108位于排风蜗壳内部,用于驱动室内污风从排风口103和/或进风口101排出室外。
隔离板109,隔离板109用于隔离进风蜗壳与排风蜗壳。
新风电机110,新风电机110分别与进风离心风叶107和排风离心风叶108电连接。
新风装置内,进风离心风叶107与排风离心风叶108同时安装在新风电机112两侧的轴上,进风离心风叶107处于进风蜗壳内,用于驱动室外侧新风进入室内,排风离心风叶108位于排风蜗壳内,用于驱动室内污风排出室外,进风蜗壳与排风蜗壳之间设置隔离板109,用于隔离进风蜗壳与排风蜗壳,使进风、排风两个功能不生产相互影响;净化过滤网106设置在进风口101与进风蜗壳之间,进风口101进入的新风必须经过净化过滤网后才能进入室内,可实现过滤PM2.5、甲醛等空气净化功能;排风蜗壳与室内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风蜗壳与排风蜗壳之间设置隔离板,可以使进风、排风两个功能不生产相互影响,通过在进风口与进风蜗壳之间设置净化过滤网,可以在新风进入室内前滤除空气污染物,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新风装置包括:
进风口挡板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与进风口挡板连接,控制进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进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进风目标位置、第二进风目标位置和第三进风目标位置;
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闭合;
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且与排风蜗壳断开;
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同时与进风蜗壳和进排风通道连通。
进风口处设置可转动的进风口挡板,用于控制进风口与进风蜗壳、排风蜗壳的连通与断开,当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闭合,室内、室外空气都无法通过此风口;当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室外侧新风可经由进风口进入室内,同时进风口与排风蜗壳断开;当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与进风蜗壳、通道连通。
如图4所示,排风口挡板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与排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排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排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排风目标位置和第二排风目标位置;
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且与进排风通道断开;
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排风通道连通且与进风蜗壳断开。
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有进排风通道,排风口处设置可转动的排风口挡板,用于控制排风口与排风蜗壳、排风口与进风蜗壳的连通与断开,当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进风离心风叶启动时,室外侧新风可经由排风口进如室内;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排风通道连通,与进风蜗壳断开,此时若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或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时,室内侧污风可经由排风口排除室外。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新风口,用于输出新风;
新风口挡板,新风口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蜗壳与新风口之间。
新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新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新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新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和第二新风目标位置;
新风口挡板位于第一新风目标位置时,进风蜗壳与新风口连通;
新风口挡板位于第二新风目标位置时,进风蜗壳与新风口断开。
新风口挡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新风蜗壳通道与新风口之间,当新风口挡板处于第一新风目标位置时,新风装置的进风蜗壳与主风道连通,当新风口挡板处于第二新风目标位置时,新风装置进风蜗壳与主风道隔开,不能向室内输送新风。
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挡板和新风口挡板挡板均由驱动电机驱动控制,为检测各个挡板是否到达目标位置,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多个触碰开关,用于检测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挡板和新风口挡板是否转动到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挡板和新风口挡板进行控制,实现进风口与排风口的连通,从而实现进风口与排风口同时进行进风或排风,在不增加进风口和排风口的情况下增大新风量,并且,通过新风口挡板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是否向室内输入新风的切换。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空调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装置51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控制器52与新风装置51中的进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连接,用于控制进风口与排风口是否连通,在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时,进风口与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
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装置51位于空调机内部的中下部位置。
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主风道52、主电机53、主离心风叶;
主风道52与新风装置51的新风口连通;
主电机53与主离心风叶连接,主离心风叶驱动与主风道52连通的新风口进行进风或排风;
控制器还用于控制主电机53通过主风道52为新风装置51进行快速进风或排风。
出风口54,用于向室内出风;
出风口挡板55,出风口挡板55可转动地设置在主风道52和出风口54之间。
出风口挡板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出风口挡板56目标位置迁移;
出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出风目标位置和第二出风目标位置;
出风口挡板55位于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52和出风口54连通;
出风口挡板55位于第二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52和出风口54断开。
主风道52具有上风口、下风口,分别与空调机的上出风口与下出风口连通;新风装置的新风口位于主风道内部,出风口挡板55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54处,用于连通或断开出风口,当出风口挡板56均处于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52下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当出风口挡板55处于第二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下风口与出风口断开,主风道52不能通过下风口向室内吹风。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空调所处环境的空气参数,在所述空气参数超出预设阈值时产生报警信号,其中空气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空气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报警信号控制新风装置中的新风电机和/或主电机启动或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安装在空调机任一与室内空气连通的位置,具体位置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主电机功率叫新风电机功率大,主风道也较大,因此可以实现在不加大新风装置体积、不增加新风进、排风口的情况下,利用主电机、主离心风叶来排出室内污风,增大新风量。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新风控制方法包括:
S61:获取空调所处环境空气参数;
S62:根据空气参数确定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快速进风模式、快速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式;
S63: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
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模式为快速进风模式,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S6311: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一目标位置,具体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S6312:在挡板达到第一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和新风电机同时启动,以使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进入室内;
S6313:在空气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进入新风模式。
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模式为快速排风模式,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S6321: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二目标位置,具体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出风目标位置。
S6322:在挡板达到第二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启动,以使室内侧污风从进风口和/或排风口排出室内;
S6323:在空气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进入新风模式。
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模式为新风模式,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S6331: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三目标位置,具体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S6332:在挡板达到第三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和新风电机同时启动,以使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进入室内且室内侧污风从排风口排到室外。
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模式还包括制冷或制热模式,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S6341:驱动挡板转动到第四目标位置,具体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S6342:在挡板达到第四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启动,以向室内输出冷风或热风。
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对应动作时还包括:
判断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包括:
在驱动挡板转动后等待预设时长,在持续所述预设时长后判定挡板达到目标位置;
和/或,
采用触碰开关监测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在接收到触碰开关发送的到位信号后判定挡板到达目标位置。
通过在驱动挡板转动后等待预设时长,在持续所述预设时长后判定挡板达到目标位置,可以减少触碰开关数量,降低成本和硬件故障率;通过采用触碰开关监测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在接收到触碰开关发送的到位信号后判定挡板到达目标位置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如图7所示,空调启动快速排风时,进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出风目标位置,此时新风装置与主风道连通,进风口、排风口均与进风蜗壳连通,排风口与排风蜗壳断开,主风道下风口与空调出风口断开,主电机启动,新风电机不运转,大量室内污风由主风道送到进风蜗壳,再经由进风口及排风口排出室外,实现快速排风,排风的同时,还能将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及脏污吹走,达到清洁过滤网的效果。
如图8所示,空调启动快速进风时,进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此时新风装置与主风道连通,进风口、排风口均与进风蜗壳连通,排风口与排风蜗壳断开,主风道下风口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主电机、新风电机同时启动,室外新风在进风离心风叶的带动下,经由排风口、新风口同时通过净化过滤网,净化后的新风进入进风蜗壳,通过新风口进入室内,由于主电机的开启,主风道下风口同时出风,下风口的风经过新风口时,由于风速比进风蜗壳内新风的风速快以使主风道侧压力小于新风装置侧,新风口两侧存在压力差,进风蜗壳内的新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可以更快进入室内,进一步加大新风进风量;
如图8所示,空调启动新风模式,即进风与排风同时进行时,进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新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此时排风口与排风蜗壳连通、进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新风口打开,主电机、新风电机同时启动,室外空气经由风道下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经由排风蜗壳排出室外,在主电机、新风电机同时启动时,新风量也明显增加。
如图9所示,制冷\制热(不开新风)功能控制流程包括:
空调启动制冷/制热模式(不开新风模式),主电机启动,新风电机不运转,进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排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此时主风道与整个新风装置隔离开,冷风或热风经由风道上、下风口吹出,气流从主风道经出风口输出,气流流向示意可参照图5所示;
接收启动制冷\制热指令,进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排风挡板运行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挡板运行至第二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持续预设时长;主电机启动,换热器启动,开始制冷\制热。
具体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
步骤1: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将检测数据传到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数据是否已达到预设阀值,是,即向用户发出空气质量差的警告信号;
步骤2:接收用户指令,判断指令为快速进风、快速排风还是新风模式,执行相应动作;
步骤3:若接收快速进风指令:
3-1执行进风口挡板运行至位置1,排风挡板运行至位置1,新风挡板运行至位置1,风道挡板运行至位置1,持续预设时长;
3-2主风机、新风风机启动,执行引进新风动作;
3-3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是否达到预设值,是,转至新风模式;否,继续执行快速进风指令;
步骤4:若接收快速排风指令:
4-1执行进风口挡板运行至位置1,排风挡板运行至位置1,新风挡板运行至位置1,风道挡板运行至位置2,持续预设时长;
4-2主风机启动,执行排出污风动作;
4-3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是否达到预设值,是,转至新风模式;否,继续执行快速进风指令;否,继续执行快速排风功能;
步骤5:若接收新风指令:
5-1执行进风口挡板运行至位置2,排风挡板运行至位置2,新风挡板运行至位置1,风道挡板运行至位置1,持续预设时长;
5-2主风机、新风风机启动,执行引进新风、排出污风动作。
本实施例中,获取空调所处环境空气参数,根据空气参数确定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快速进风模式、快速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式,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可以实现快速排出室内污风、快速引进新风或者正常换新风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口、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排风口挡板和进排风通道;
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进排风通道连通;
所述进风口挡板和所述排风口挡板位于所述进排风通道两端,用于控制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是否连通,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时,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
还包括:进风口挡板驱动电机、排风口挡板驱动电机和新风口挡板驱动电机;所述进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所述进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进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所述排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所述排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排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所述新风口挡板驱动电机与所述新风口挡板连接,控制所述新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所述进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进风目标位置、第二进风目标位置和第三进风目标位置;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闭合;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且与排风蜗壳断开;进风口挡板处于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时,进风口同时与进风蜗壳和进排风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净化过滤网、进风离心风叶和进风蜗壳;
所述净化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蜗壳之间;
所述进风离心风叶位于所述进风蜗壳内部,用于驱动室外侧新风从所述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进入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离心风叶和排风蜗壳;
所述排风离心风叶位于所述排风蜗壳内部,用于驱动室内污风从所述排风口和/或进风口排出室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用于隔离所述进风蜗壳与排风蜗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新风电机,所述新风电机分别与所述进风离心风叶和所述排风离心风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新风口,用于输出新风;
新风口挡板,所述新风口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蜗壳与新风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排风目标位置和第二排风目标位置;
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风蜗壳连通且与进排风通道断开;
排风口挡板处于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时,排风口与进排风通道连通且与进风蜗壳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和第二新风目标位置;
所述新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新风目标位置时,进风蜗壳与新风口连通;
所述新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新风目标位置时,进风蜗壳与新风口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触碰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挡板和新风口挡板是否转动到目标位置。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新风装置中的进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连接,用于控制进风口与排风口是否连通,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时,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同时用于进风或排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风道、主电机、主离心风叶;
所述主风道与所述新风装置的新风口连通;
所述主电机与所述主离心风叶连接,所述主离心风叶驱动与主风道连通的新风口进行进风或排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主电机通过主风道为所述新风装置进行快速进风或排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口,用于向室内出风;
出风口挡板,所述出风口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风道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口挡板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挡板目标位置迁移;
所述出风口挡板目标位置包括第一出风目标位置和第二出风目标位置;
所述出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和出风口连通;
所述出风口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出风目标位置时,主风道和出风口断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空调所处环境的空气参数,在所述空气参数超出预设阈值时产生报警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控制所述新风装置中的新风电机和/或主电机启动或停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参数包括空气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6.一种新风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空调所处环境空气参数;
根据所述空气参数确定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快速进风模式、快速排风模式和新风模式;
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为快速进风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一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一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和新风电机同时启动,以使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进入室内;
在所述空气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进入新风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一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为快速排风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二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二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启动,以使室内侧污风从进风口和/或排风口排出室内;
在所述空气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进入新风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二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三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二出风目标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为新风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三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三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和新风电机同时启动,以使室外侧新风从进风口进入室内且室内侧污风从排风口排到室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三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还包括制冷或制热模式,所述执行对应动作以按照确定出的工作模式运行,包括:
驱动挡板转动到第四目标位置,
在所述挡板达到第四目标位置后,控制主电机启动,以向室内输出冷风或热风。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挡板转动到第四目标位置,包括:
驱动进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进风目标位置,排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一排风目标位置,新风口挡板转动至第二新风目标位置,出风口挡板运行至第一出风目标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对应动作时还包括:
判断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包括:
在驱动挡板转动后等待预设时长,在持续所述预设时长后判定挡板达到目标位置;
和/或,
采用触碰开关监测挡板是否达到目标位置,在接收到触碰开关发送的到位信号后判定挡板到达目标位置。
26.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
CN202011163546.0A 2020-10-27 2020-10-27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Active CN112178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3546.0A CN112178780B (zh) 2020-10-27 2020-10-27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3546.0A CN112178780B (zh) 2020-10-27 2020-10-27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8780A CN112178780A (zh) 2021-01-05
CN112178780B true CN112178780B (zh) 2021-09-14

Family

ID=73923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3546.0A Active CN112178780B (zh) 2020-10-27 2020-10-27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8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6582A (zh) * 2021-02-18 2021-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03791A (zh) * 2021-10-09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4216163A (zh) * 2021-11-16 2022-03-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83030U (zh) * 2013-02-21 2013-07-24 刘华荣 分体式节能新风机
CN103836758A (zh) * 2014-02-10 2014-06-04 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04238U (zh) * 2014-02-24 2014-07-09 刘华荣 新风机功能调换原理及其应用
CN104697102A (zh) * 2015-02-17 2015-06-10 宁波中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孔板式新风引进净化装置
CN206257776U (zh) * 2016-11-14 2017-06-16 北京艾瑞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CN208750841U (zh) * 2018-08-27 2019-04-16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484788U (zh) * 2018-11-23 2019-10-11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机
CN111076322A (zh) * 2019-12-27 2020-04-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10624821U (zh) * 2019-08-23 2020-05-26 南京清安科技有限公司 单风机实现进风、排风和内循环转换的新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5636A (en) * 1988-01-29 1991-04-09 Staefa Control System, Inc. Variable air volume ventila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20100015905A1 (en) * 2007-03-07 2010-01-21 Sine Kon Hu Airflow boosting assembly for a forced air circulation and delivery system
JP5906111B2 (ja) * 2012-03-27 2016-04-20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用空調システム
CN204115106U (zh) * 2014-09-10 2015-01-21 牛京伟 新风一体式空气净化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83030U (zh) * 2013-02-21 2013-07-24 刘华荣 分体式节能新风机
CN103836758A (zh) * 2014-02-10 2014-06-04 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04238U (zh) * 2014-02-24 2014-07-09 刘华荣 新风机功能调换原理及其应用
CN104697102A (zh) * 2015-02-17 2015-06-10 宁波中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孔板式新风引进净化装置
CN206257776U (zh) * 2016-11-14 2017-06-16 北京艾瑞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CN208750841U (zh) * 2018-08-27 2019-04-16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484788U (zh) * 2018-11-23 2019-10-11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机
CN210624821U (zh) * 2019-08-23 2020-05-26 南京清安科技有限公司 单风机实现进风、排风和内循环转换的新风机
CN111076322A (zh) * 2019-12-27 2020-04-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8780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8780B (zh) 新风装置、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JP2002267249A (ja) 流体送り装置
CN111023452B (zh) 一种多联机自清洁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
CN111356881A (zh) 空调机、空调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1178034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JPH09159208A (ja) 空調用換気装置
JP202006036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998496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212719997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热回收式风管机系统
JP2001304661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JPWO2018230128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4017050A1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005243A1 (zh) 室内机的滤网检测方法、室内机、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3237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15183365B (zh) 风管结构、新风模块、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WO2022242236A1 (zh) 滤网堵塞检测方法、系统及通风换气设备
CN115540072A (zh) 移动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H03195835A (ja) 空調装置
JP2014055681A (ja) 空気清浄機
CN100439810C (zh) 整体式空调
CN111380149B (zh) 一种空调过滤网清洗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5218317A (zh) 空气处理设备
JPH1016022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847655B (zh) 一种可移动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CN218001700U (zh) 一种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