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43372A - 高频电刀 - Google Patents

高频电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3372A
CN112043372A CN202010966444.6A CN202010966444A CN112043372A CN 112043372 A CN112043372 A CN 112043372A CN 202010966444 A CN202010966444 A CN 202010966444A CN 112043372 A CN112043372 A CN 112043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working
electrode
conduction
conductiv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6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3372B (zh
Inventor
孙一鸣
郑卓容
吴拱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664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3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3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3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3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3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601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05Electrodes having a specific shape
    • A61B2018/1412Bla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电刀,包括护套、第一电极、绝缘连接件、第二电极与导电件,第一电极包括工作部与导通部,工作部与护套的远端连接,且能够沿护套的轴向伸出和缩回,导通部与工作部的远端连接;绝缘连接件的近端与导通部连接;第二电极与绝缘连接件连接,包括位于绝缘连接件的近端的导通端,导通端与导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导电件与护套的远端连接,导电件与工作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当工作部缩回至设定位置时,导通部与导电件之间,以及导通端与导电件之间均从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本发明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更换器具的步骤,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Description

高频电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频电刀。
背景技术
单级高频电刀广泛应用于组织的切割,常见的单级高频电刀包括杆状的电极与连接在电极头端的绝缘体,电极在通电后会在与组织的接触处形成相对较大的接触电阻,从而发热以焦化或汽化组织,绝缘体则用于抵靠不需切割的组织上,避免电极头端放电而灼伤组织。在利用高频电刀进行组织切割之前,为了使操作者能够准确的捕捉手术范围,通常需要在待切割组织的外周进行局部灼烧以标记范围。由于需要实现标记、切割等多种功能,手术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器具进行操作,手术时间长,医师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频电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电刀,包括:
护套;
第一电极,包括工作部与导通部,所述工作部与所述护套的远端连接,且能够沿所述护套的轴向伸出和缩回,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工作部的远端连接;
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近端与所述导通部连接;
第二电极,与所述绝缘连接件连接,包括位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近端的导通端,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导电件,与所述护套的远端连接,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工作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其中,当所述工作部缩回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之间,以及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电件之间均从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端偏离所述工作部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工作部的径向外侧,且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连接于所述护套的远端,环绕于所述工作部并具有环槽,所述导电件嵌入所述环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部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部具有通孔,所述导通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孔壁与所述导通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沿所述导通部的径向延伸至所述导通部的外侧壁,以在所述外侧壁上形成开口,所述导通部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形成尖锐部。
进一步地,当所述导通端接触所述导电件以使二者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具有第三间隙,当所述工作部受到缩回方向的力时能够带动带动所述绝缘连接件和所述导通部能绕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电件的接触部位偏转,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的远端端面具有凸起,当所述导通端接触所述远端端面而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绝缘连接件和所述导通部能够绕所述导通端与所述远端端面的接触部位偏转,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凸起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电件接触的部位具有弧面。
进一步地,当所述导通端接触所述导电件以使二者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导通端能够受所述导电件的挤压而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隙内设置有相对所述绝缘连接件分离的第二绝缘隔离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连接件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工作端,所述工作端位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连接件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电极且贯穿的安装腔,所述工作端和所述导通端分别从所述安装腔的两端开口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连接件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所述工作端位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远端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连接件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所述第二电极为直线型电极且偏离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通部均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且所述导通端环绕于所述工作部的径向外侧。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刀具有位于远端部的第二电极,且第二电极能够通过第一电极的移动实现通电状态的切换,当第二电极不通电时,第二电极可以直接接触人体组织,避免第一电极在工作状态(例如切割组织)下对其他部位的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当第二电极通电时,第二电极可以执行标记等操作,从而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更换器具的步骤,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高频电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高频电刀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高频电刀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高频电刀的工作部处于缩回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局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高频电刀显示绝缘连接件的近端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高频电刀显示绝缘连接件的近端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1中高频电刀处于处于导通状态的剖视图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导通端与导电件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导通端与导电件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导通端与导电件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导通端与导电件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高频电刀处于处于导通状态的局部示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显示第二绝缘隔离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高频电刀的局部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高频电刀的局部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高频电刀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相关技术中,电刀的远端部通常为绝缘体,无法执行标记操作,因此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更换其他器具,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高频单极电刀,第二电极位于电刀的远端,当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断开时,可以利用第一电极进行切割等操作,第二电极可以接触人体组织而不造成损伤;当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导通时,可以利用第二电极执行标记等操作。
以下参照图1至图4具体说明发明实施例的高频单极电刀。
第一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高频电刀包括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200、护套300、绝缘连接件400与导电件500,其中,第一电极100包括工作部110与导通部120,工作部110与护套300的远端连接,且能够沿护套300的轴向伸出和缩回。导通部120与工作部110的远端连接。
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与导通部120连接,第二电极200与绝缘连接件400连接,使得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200与绝缘连接件400能够同步运动。第二电极200包括位于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的导通端210,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21,第一间隙121使得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在工作部110未缩回时处于断开状态。导电件500与护套300的远端连接,且位于工作部110的径向外侧,导电件500与工作部11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11,第二间隙111使得第一电极100与导电件500在工作部110未缩回时处于断开状态。
当工作部110未缩回时(例如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之间,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之间,以及导通部120与导通端210之间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电极200中无电流通过,可以通过第一电极100进行切割等操作;当工作部110缩回至设定位置时(例如处于图4所示状态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之间,以及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之间均从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导电件500从第一电极100传递至第二电极200,此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极200执行标记等操作。
本申请所称的“远端”指相对远离控制者的一端,“近端”指相对靠近控制者的一端,“远端”与“近端”用于说明相对位置,并不意味着限制为构件的端面。当涉及构件的“轴向”与“径向”时,用于说明构件的延伸或者运动趋势,并不意味着将构件限制为圆柱体。当涉及构件的“轴线”时,既可以指回转体的回转轴,也可以指非回转体的对称轴。“导通状态”指高频电流在构件间通过并满足电极工作要求的状态,包括构件之间相互接触,或者构件之间的间隙小于设定值的情形(由于高频电刀使用交流电工作,当间隙足够小时就可以通过足够强度的电流,使电极导通后可以实现标记等功能);“断开状态”指阻隔电流通过或者通过的电流极微弱的状态。(当然,将间隙和两侧的导体看作电容,除了距离以外还需要考虑导体相对面积和间隙内材质对电流大小的影响,这些在后面的叙述中会提到。)
具体的,护套300可以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圆管,第一电极100的工作部110可以是杆状电极,工作部110插接在护套300的内部,且第一电极100整体可以相对护套300沿护套的轴向运动。当第一电极100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时,工作部110的远端位于护套300的外侧,可以在通电后进行组织的切割。当第一电极100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时,工作部110几乎全部或者全部位于护套300内。工作部110的近端可以通过导电连接件130(例如图3中的套管)与钢丝绳140连接,钢丝绳140的近端连接未示出的操作手柄,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手柄与钢丝绳控制第一电极100的轴向移动,同时,未示出的电源也能够通过钢丝绳向第一电极100供电。
本实施例的电刀具有位于远端部的第二电极200,且第二电极200能够通过第一电极100的轴向移动实现通电状态的切换,当第二电极200不通电时,第二电极200可以直接接触人体组织,避免第一电极100在使用时对其他部位的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当第二电极200通电时,第二电极200可以执行标记等操作,从而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更换器具的步骤,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通端210偏离工作部110的轴线,从而能够在避免工作部110与导通端210干涉的基础上实现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200与绝缘连接件400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10为杆状电极,且截面为圆形,护套300为圆管,工作部110的近端插接在护套300内,且与护套300同轴。导通端210与工作部110沿轴向平行,且偏离工作部110的轴线设定距离。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00还包括工作端220,工作端220位于绝缘连接件400的远端,用于在第二电极200通电后执行标记等操作。
具体的,工作端220从绝缘连接件400的远端伸出,当第二电极200不通电时,工作端220可以直接接触人体组织;当第二电极200通电时,位于整个电刀的最远端的工作端220可以方便的执行标记等操作。本实例中,工作端220为圆锥体,圆锥状的工作端220便于提高接触面的电流密度以提高标记组织的效率。
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400为以工作部110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工作端220位于绝缘连接件400的远端的中心。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200为折弯型电极,即第二电极200的工作端220与导通端210不同轴,如此,在保证导通端210偏离工作部110轴线的基础上,可以使工作端220位于绝缘连接件400的远端的中心,即使绝缘连接件400发生转动,工作端220也不会偏离操作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工作端220位于绝缘连接件400的中心,因此绝缘连接件400可以是球体、半球体或者圆锥体,即绝缘连接件400的径向截面沿工作部110的伸出方向逐渐缩小,便于绝缘连接件400进入组织内部。
参照图2、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电件500为以护套300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使得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相对护套300转动至任意角度均可以通过导电件500进行导通。
具体的,本实施例导电件500为环形导电片,工作部110穿过导电件500中心的通孔,工作部110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111。
能够理解的是,第二电极200可以如图所示包括一个导通端210,也可以包括多个导通端210,多个导通端210沿导电件500的周向分布,从而能够增加导电件500与第二电极200之间的导通位置。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刀还包括第一绝缘隔离件600,第一绝缘隔离件600连接于护套300的远端,环绕于工作部110并具有环槽610,导电件500嵌入环槽610内以实现导电件500的安装固定。
具体的,第一绝缘隔离件600包括第一连接部620与第二连接部630,第一连接部620与第二连接部630均为圆管,且第一连接部620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630。第一连接部620位于护套300的外侧,第二连接部630位于护套300的内侧,第一绝缘隔离件600通过第一连接部620和/或第二连接部630的护套300连接,工作部110穿过第一绝缘隔离件600内的通道。
第一连接部620的远端的端面具有环槽610,导电件500嵌于环槽610内,并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导电件500的远端端面可以从第一连接部620的远端端面伸出,以便接触导通端210,也可以与第一连接部620的远端端面平齐。本实施例将导电件500设置于第一绝缘隔离件600的远端端面的环槽610内,既能够实现与导通端210、导通部120的导通,又能够避免导电件500接触人体组织而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工作部110与导电件500之间的第二间隙111内设有第三绝缘隔离件640,第三绝缘隔离件640可以与第一绝缘隔离件600一体连接(如图中所示),也可以是相对第一绝缘隔离件600分离的独立构件,第三绝缘隔离件640环绕于工作部110。当需要工作部110执行切割操作时(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三绝缘隔离件640可以阻隔工作部110与导电件500之间的电流,避免导电件500导电而损伤人体组织。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通部120为以工作部110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
具体的,导通部120为环形导电片,连接于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导通部120与绝缘连接件400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简化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例如,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端面具有定位凹槽410,导通部120的远端端面上伸出有定位柱122,安装时,将定位柱122插入定位凹槽410内,以实现导通部120与绝缘连接件400的定位,然后再通过粘接剂连接导通部120与绝缘连接件400。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导通部120在相对护套300转动至任意角度时均可以与导电件500接触。当导电件500也为回转体时,还可以增加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之间的接触位置,进一步保证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的导通。此外,当第二电极200与绝缘连接件400伸入至粘膜内后,导通部120的外侧边缘还可以从黏膜的内侧进行切割,从而增加电刀的切割方式。
参照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通部120具有通孔123,导通端210穿过通孔123,且通孔123的孔壁与导通端21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21,通孔123沿导通部120的径向延伸至导通部120的外侧壁,以在外侧壁上形成开口,导通部120在开口的边缘处形成尖锐部124。
具体的,导通部120上开设有通孔123以避让导通端210,导通端210穿过通孔123,且且通孔123的孔壁与导通端21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21,以避免导通端210直接接触导通部120。
此外,通孔123沿导通部120的径向延伸至导通部120的外侧壁并在外侧壁上形成开口,且导通部120在开口的边缘处形成尖锐部124,由于电流的“尖端趋肤效应”,尖锐部124会大量放电,从而能够提高切割效率。
本实施例中,由于导通部120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导通端210的通孔123,因此导通部120的直径可以不受导通端210位置的限制,能够沿径向向外延伸以增加切割面积。此外,通孔123开口处的尖锐部124能够提高切割效率。
能够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23也可以完全位于导通部120的内部,通孔123的形状可以根据导通端210的截面形状调整,例如圆孔。
参照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400具有延伸部420,延伸部420填充于第一间隙121内,实现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之间的绝缘。
具体的,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端面伸出有延伸部420,延伸部420至少填充在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之间的间隙内,能够加强对电流的阻隔能力。延伸部420可以沿导通端210的周向环绕导通端210。本实施例中,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之间通过绝缘连接件400上的延伸部420进行绝缘,无需设置单独的隔离件,有助于降低构件数量、减少组装步骤。
参照图4、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导通端210接触导电件500以使二者处于导通状态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具有第三间隙125,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能够绕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的接触部位偏转,以使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的,导通端210从导通部120或者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端面上伸出,当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接触后,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之间会形成第三间隙125,此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处于断开状态(如图4所示)。同时,工作部110的直径小于第一绝缘隔离件600内通孔的孔径,当通过钢丝绳对工作部110施加拉力时,由于工作部110与导通端210不同轴,因此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能够绕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的接触部位偏转(如图8所示),以使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相互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或者,当第三间隙125缩小至设定值以下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也能实现有效导通)。相比于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的近端端面平齐而同步接触导电件500的方案,本实施例可以避免因加工、组装精度或者构件变形等原因导致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参照图9,能够理解的是,导电件500可以是规则的环形结构,即导电件500的远端端面为平面。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接触的部位具有外凸的弧面,使得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之间可以通过点接触的形式实现导通。当通过钢丝绳对工作部110施加拉力时,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能够绕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的接触点转动,直至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相互接触。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电件500采用规则的环形结构,因此可以降低加工难度,此外,由于导电件500的远端端面为平面,即使导通端210的伸出距离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调整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的偏转量保证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的接触,也即,本实施例无需精确限定导通端210的伸出距离,精度要求较低,从而能够降低加工难度。
能够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导通端210接触导电件500以使二者处于导通状态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也可以同时接触以处于导通状态,具体如图10所示,导电件500的远端与导通端210的近端均具有平面,二者的平面相互贴合以实现导通。
或者,参照图11,导电件500的远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510,第一凸起510围绕形成凹槽,且内环侧壁具有斜面,导通端210为可以是半球结构或者锥台结构。当导通端210接触导电件500时,第一凸起510上的斜面与导通端210的外表面接触,既能实现导通,又能对导通端210(也即第二电极200)起到一定的径向限位作用。
或者,参照图12,导电件500的远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510与第二凸起520,第一凸起510与第二凸起520共同围绕形成环槽,且第一凸起510的内环侧壁与第二凸起520的外环侧壁均具有斜面,导通端210为可以是半球结构或者锥台结构。当导通端210接触导电件500时,第一凸起510与第二凸起520上的斜面分别与导通端210两侧的外表面接触,既能实现导通,又能对导通端210(也即第二电极200)起到一定的径向限位作用。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中,导电件500的远端端面530具有第三凸起540,当导通端210接触远端端面530而处于导通状态时,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能够绕导通端210与远端端面530的接触部位偏转,以使导通部120与第三凸起540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有助于减少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的偏转量。
具体的,导电件500的远端端面530上伸出有第三凸起540,第三凸起540可以是环绕于工作部110的环形凸起。第三凸起540靠近导电件500的内侧,导通端210靠近导电件500的外侧,故当工作部110带动第二电极200缩回至设定位置时,导通端210将与导电件500的远端端面530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在导通端210从导通部120或者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端面上伸出距离相等的条件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可以缩小第三间隙125,从而减少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的偏转量。能够理解的是,也可以是第三凸起540靠近导电件500的外侧,导通端210位于靠近导电件500的内侧。
参照图13,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通端210上用于接触导电件500的部位具有弧面,即导通端210的近端可以是半球体,从而能够减少与导电件500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能够顺畅的偏转。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导通端210能够受到导电件500的挤压产生形变,以使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的,导通端210从导通部120或者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端面上伸出,且导通端210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例如,导通端210采用可以折弯的金属片或者金属丝,当导通端210受到其他构件的挤压时,导通端210发生弹性形变,而使第三间隙125缩小至设定值以下或者缩小至消失。
当导通端210与导电件500接触后,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之间会形成第三间隙125,此时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处于断开状态。然后,通过钢丝绳对工作部110施加拉力,导通端210将在导电件500的挤压下发生形变,因此绝缘连接件400和导通部120朝导电件500的方向进一步移动,直至导通部120与导电件500相互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类似地,相比于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的近端端面平齐而同步接触导电件500的方案,本实施例也可以避免因加工、组装精度或者构件变形等原因导致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14,本实施例中,电刀的第一间隙121内设置有相对绝缘连接件400分离的第二绝缘隔离件700,实现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之间的绝缘。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刀还包括第二绝缘隔离件700,第二绝缘隔离件700是相对绝缘连接件400分离的单独构件,其安装在第一间隙121内,能够加强对电流的阻隔能力。当导通端210的周边均环绕有导通部120时,第二绝缘隔离件700可以是套接在导通端210上的绝缘环。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隔离件700是单独的构件,便于加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第一间隙121内填充第二绝缘隔离件700或是填充绝缘连接件400的延伸部420,均可以使第一间隙121内的介电常数减小,以防止从导通部120耦合至导通端210的电流过大,从而保证在不使用第二电极200进行标记等操作时(即工作部110伸出时)尽量地与第一电极100绝缘,防止对非目标组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另外,在本申请多个实施例的结构设计中,其具体形状也保证了第一间隙121两侧导体的相对面积足够小,进一步地减小在非工作状态下第二电极200中的电流。
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00的工作端220为圆柱体,圆柱状的工作端220便于加工。
第六实施例
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00的工作端220为半球体,工作端220位于绝缘连接件400的中心。具体的,绝缘连接件400的内部具有安装腔430,安装腔430包括沿远端至近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在绝缘连接件400的远端形成第一开口,工作端220从第一开口中露出,第二腔体在绝缘连接件400的近端形成第二开口,导通端210从第二开口中露出。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00的主体结构均位于安装腔430内,通过绝缘连接件400进行包覆以避免接触外部的组织,工作端220从安装腔430远端的第一开口露出,以进行标记等操作,导通端210从安装腔430近端的第二开口露出,便于与导电件500进行导通。
第七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400为以工作部110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第二电极200为直线型电极且偏离绝缘连接件400的中心。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200为直线型电极,本申请所称的“直线型电极”,是指电极的轴线为直线,未发生弯折,从而保证第二电极200的工作端220与导通端210同轴,如此,第二电极200无需弯折,绝缘连接件400的安装腔430可以是直孔,能够降低加工难度。为了避免导通端210与工作部110之间的干涉,第二电极200整体偏离绝缘连接件400的中心,由于绝缘连接件400的直径较小,因此工作端220相对绝缘连接件400中心的偏移量也较小,即使使绝缘连接件4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工作端220相对操作位置的偏移量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00的主体部分为圆柱体,即截面积保持恒定,能够理解的是,第二电极200的横截面积也可以发生变化,例如,沿近端至远端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400可以是圆柱体,或者近似圆柱体的结构,保证在第二电极200整体偏离绝缘连接件400中心的基础上,绝缘连接件400仍能够包覆第二电极200的主体结构。
第八实施例
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中,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均为以工作部110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且导通端210位于工作部110的径向外侧,使得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相对护套300转动至任意角度均可以通过导电件500进行导通。
具体的,导通端210可以是圆环,导通部120可以是圆盘,且导通端210的内径大于导通部120的外径,使得导通端210可以围绕在导通部120的径向外侧。导电件500沿径向延伸设定的长度,以在工作部110缩回至设定位置后能够同时与导通端210、导通部120接触。由于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均为回转体,本实施例中的导电件500可以是非回转体结构,例如是导电条等。
本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400包括第三连接部440与第四连接部450,第三连接部440为圆柱状,位于第二电极200的内部,用于连接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且使得导通端210与导通部120互不接触。第四连接部450套接在第二电极200的外侧,并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从而包覆第二电极200的主体结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8)

1.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套;
第一电极,包括工作部与导通部,所述工作部与所述护套的远端连接,且能够沿所述护套的轴向伸出和缩回,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工作部的远端连接;
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近端与所述导通部连接;
第二电极,与所述绝缘连接件连接,包括位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近端的导通端,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导电件,与所述护套的远端连接,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工作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其中,当所述工作部缩回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之间,以及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电件之间均从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端偏离所述工作部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工作部的径向外侧,且为以所述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连接于所述护套的远端,环绕于所述工作部并具有环槽,所述导电件嵌入所述环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为以所述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具有通孔,所述导通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孔壁与所述导通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导通部的径向延伸至所述导通部的外侧壁,以在所述外侧壁上形成开口,所述导通部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形成尖锐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通端接触所述导电件以使二者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具有第三间隙,当所述工作部受到缩回方向的力时能够带动所述绝缘连接件和所述导通部绕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电件的接触部位偏转,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处于导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远端端面具有凸起,当所述导通端接触所述远端端面而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绝缘连接件和所述导通部能够绕所述导通端与所述远端端面的接触部位偏转,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凸起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电件接触的部位具有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通端接触所述导电件以使二者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导通端能够受所述导电件的挤压而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处于导通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内设置有相对所述绝缘连接件分离的第二绝缘隔离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工作端,所述工作端位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远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电极且贯穿的安装腔,所述工作端和所述导通端分别从所述安装腔的两端开口露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所述工作端位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远端的中心。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所述第二电极为直线型电极且偏离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中心。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端与所述导通部均为以所述工作部的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且所述导通端环绕于所述工作部的径向外侧。
CN202010966444.6A 2020-09-15 2020-09-15 高频电刀 Active CN112043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6444.6A CN112043372B (zh) 2020-09-15 2020-09-15 高频电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6444.6A CN112043372B (zh) 2020-09-15 2020-09-15 高频电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3372A true CN112043372A (zh) 2020-12-08
CN112043372B CN112043372B (zh) 2024-08-16

Family

ID=7360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6444.6A Active CN112043372B (zh) 2020-09-15 2020-09-15 高频电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337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00352D0 (en) * 1996-01-09 1996-03-13 Gyrus Medical Ltd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20060178669A1 (en) * 2005-02-09 2006-08-10 Pentax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JP2009240380A (ja) * 2008-03-28 2009-10-22 Fujifilm Corp 高周波ナイフおよび高周波ナイフシステム
JP2010284244A (ja) * 2009-06-10 2010-12-24 Hoya Corp 内視鏡用高周波ナイフ
KR20130062490A (ko) * 2011-12-05 2013-06-13 주식회사 파인메딕스 가변 절개부를 구비한 고주파나이프
CN104411265A (zh) * 2012-09-12 2015-03-1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高频电刀
CN105434038A (zh) * 2015-12-15 2016-03-30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用多功能高频刀具
CN205163237U (zh) * 2015-10-23 2016-04-20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了电刀、水刀功能的手术刀头
CN213758526U (zh) * 2020-09-15 2021-07-23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电刀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00352D0 (en) * 1996-01-09 1996-03-13 Gyrus Medical Ltd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20060178669A1 (en) * 2005-02-09 2006-08-10 Pentax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JP2009240380A (ja) * 2008-03-28 2009-10-22 Fujifilm Corp 高周波ナイフおよび高周波ナイフシステム
JP2010284244A (ja) * 2009-06-10 2010-12-24 Hoya Corp 内視鏡用高周波ナイフ
KR20130062490A (ko) * 2011-12-05 2013-06-13 주식회사 파인메딕스 가변 절개부를 구비한 고주파나이프
CN104411265A (zh) * 2012-09-12 2015-03-1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高频电刀
CN205163237U (zh) * 2015-10-23 2016-04-20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了电刀、水刀功能的手术刀头
CN105434038A (zh) * 2015-12-15 2016-03-30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用多功能高频刀具
CN213758526U (zh) * 2020-09-15 2021-07-23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电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3372B (zh) 2024-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606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surgical system
US6767349B2 (en) Bipolar forceps for endoscopes
US6214001B1 (en) Electrocauterizing tool for orthopedic shave devices
US8795273B2 (e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EP2147650B1 (en) High-frequency treatment instrument
JP2007325721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10693604B (zh) 内窥镜及扩展支架
WO2011033881A1 (ja) 高周波処置具
CN213758526U (zh) 高频电刀
CN216136020U (zh) 高频电刀
CN215079577U (zh) 高频电刀
GB2508956A (en) Electrosurgical plasma apparatus having a braided tubular conductor
US20230172657A1 (en) Endoscopic surgical electrode assembly
CN112043372B (zh) 高频电刀
CN215425045U (zh) 高频电刀
CN112237476B (zh) 高频电刀
CN115414111A (zh) 消融导管及消融系统
CN112545641B (zh) 高频电刀
CN113499133A (zh) 一种双功能的手术器械
US20210338310A1 (e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Methods of Making a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a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CN219207273U (zh) 内外管前置式防短路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术器械
EP1595509B1 (en) Vessel sealing instrument
CN112545637A (zh) 高频电刀
JP2019205625A (ja) 内視鏡用バイポーラ型加熱処置装置
US20230136593A1 (e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