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8543B -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18543B CN112018543B CN202010349136.9A CN202010349136A CN112018543B CN 112018543 B CN112018543 B CN 112018543B CN 202010349136 A CN202010349136 A CN 202010349136A CN 112018543 B CN112018543 B CN 1120185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wire
- top surface
- electric wire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5—U-shaped sockets having inwardly bent legs, e.g. spade ty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00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23K20/004—Wire wel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making use of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1—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ables or wi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07—Ultrasonic-, H.F.-, cold- or impact wel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38—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应用于线束(WH1)的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W),其具有导电性;及金属端子(1),其设置于电线(W)的末端,金属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10),其与电线(W)连接;箱状部(20),其由与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21)以及从该底体(21)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22、23)形成为箱状,且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宽度方向Y交叉的轴向X插入配对端子;以及弹簧触点部,其位于端子插入空间内,且被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形成与配对端子的触点,箱状部具有限制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与以往的带端子的电线、线束相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在至少一端具备端子的带端子的电线进行超声波焊接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焊接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与焊接部位之间形成使电线自身变形为规定形状而成的振动衰减部,在该状态下进行超声波焊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4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焊接方法中,例如,期望即使在如上述那样进行超声波焊接后的端子中,也能够适当地确保导通性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所述电线具有导电性;以及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设置于所述电线的末端,所述金属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所述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电线连接;箱状部,所述箱状部由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以及从该底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形成为箱状,且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轴向插入配对端子;以及弹簧触点部,所述弹簧触点部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内,且被所述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形成与所述配对端子的触点,所述箱状部具有限制所述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另外,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位移限制部被构成为包含在所述一对壁体的一方设置的凹部以及在所述一对壁体的另一方设置且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另外,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一对壁体分别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体沿着与所述轴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顶面部,所述顶面部从所述侧壁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高度方向隔着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与所述底体对置,所述凹部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的所述顶面部,并贯通该顶面部,所述凸部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顶面部。
另外,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一对壁体分别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体沿着与所述轴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顶面部,所述顶面部从所述侧壁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高度方向隔着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与所述底体对置,所述凹部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顶面部,并贯通该顶面部,所述凸部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的所述顶面部。
另外,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一对壁体分别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体沿着与所述轴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顶面部,所述顶面部从所述侧壁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高度方向隔着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与所述底体对置,所述位移限制部被构成为包含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一对所述顶面部的一方,且夹持一对所述顶面部的另一方。
另外,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弹簧触点部被所述底体支承。
另外,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电线连接部形成与所述电线超声波接合的超声波接合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至少一个带端子的电线,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具有导电性的电线以及在所述电线的末端设置的金属端子;连接对象电线,所述连接对象电线与所述电线连接;以及超声波接合部,所述超声波接合部由所述电线与所述连接对象电线超声波接合而成,所述金属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所述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电线连接;箱状部,所述箱状部由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以及从该底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形成为筒状,且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轴向插入配对端子;以及弹簧触点部,所述弹簧触点部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内,且被所述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形成与所述配对端子的触点,所述箱状部具有限制所述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在金属端子中,在与电线连接部连结的箱状部的端子插入空间部插入配对端子。并且,金属端子通过被支承在该端子插入空间部内的弹簧触点部而在与该配对端子之间形成触点。在这样的结构中,金属端子具有构成箱状部的底体和一对壁体中的限制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根据该结构,金属端子能够通过位移限制部抑制箱状部本身、被该箱状体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承的弹簧触点部的变形。其结果是,起到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对应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线束中的超声波接合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A、1B、201、301、301A、401、401A金属端子
10、10B电线连接部
11导体压接部
20、220箱状部
21底体
22、23壁体
22a、23a侧壁部
22b、23b顶面部
24端子插入空间部
25、225、325、325A、425、425A位移限制部
26夹持部
30、30A弹簧触点部
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带端子的电线
226、326、326A、426、426A凹部
226a、326a、326Aa、426a、426Aa贯通孔
227、327、327A、427、427A凸部
227a突出片
327a筋部
327Aa、424Aa弯折片
427a折回片
T配对端子
UW、UWB超声波接合部
UWa保护部件
W电线
W1导体部
W2绝缘覆皮部
WA连接对象电线
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线束
X轴向
Y宽度方向
Z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并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件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置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另外,以下说明的图4、图5图示了卸下连接器C的壳体、保护部件的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中的第一方向称为“轴向X”,将第二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将第三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在此,轴向X、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彼此大致正交。轴向X典型地相当于设置有金属端子的电线的延伸方向,相当于金属端子与配对端子的插拔方向。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相当于与轴向X交叉的交叉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在各部被相互装配的状态下的方向。
[实施方式1]
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0具备具有导电性的电线W和设置于电线W的末端的金属端子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0例如应用于车辆等所使用的线束WH1等。
电线W例如构成为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线状的导体部W1和将该导体部W1的外侧覆盖的具有绝缘性的绝缘覆皮部W2。电线W是用绝缘覆皮部W2包覆导体部W1的绝缘电线。导体部W1是将多条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的裸线捆束而成的芯线。导体部W1也可以是将多根裸线绞合而成的绞合芯线。绝缘覆皮部W2是将导体部W1的外周侧包覆的电线覆皮。绝缘覆皮部W2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PP、PVC、交联PE等。考虑耐磨损性、耐药品性、耐热性等来适当选定)等进行挤出成形而形成。电线W至少在导体部W1的一个末端处剥掉绝缘覆皮部W2,该导体部W1的一个末端从绝缘覆皮部W2露出,在该露出的导体部W1的末端设置金属端子1。金属端子1与电线W的导体部(芯线)W1导通。金属端子1例如由后述的连接器C(参照图3等)等保持。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端子1是压接于电线W的末端的压接端子,但不限于此。
在此,参照图3、图4对应用了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线束WH1进行说明。线束WH1例如是为了对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间进行连接而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所使用的多根电线W捆束成为集合部件(电线束),并利用连接器C等将多根电线W与各装置连接的线束。线束WH1具备至少一个带端子的电线100、与构成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电线W连接的连接对象电线WA以及将电线W与连接对象电线WA进行超声波接合而成的超声波接合部UW。线束WH1还可以构成为除此之外包括波纹管、索环等外装部件、电连接箱、固定件等各种构成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1是具备多个(在此为4个)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电线束,该多个带端子的电线100的各电线W通过超声波接合部UW而相互接合。在该情况下,在线束WH1中,对于各带端子的电线100,其他的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电线W相当于连接对象电线WA。本实施方式的各电线W在两端部处从绝缘覆皮部W2露出导体部W1。而且,各电线W在一个端部设置有金属端子1,该金属端子1分别被连接器C的壳体保持,另一方面,另一个端部彼此通过超声波接合部UW而相互接合。
超声波接合部UW是在各电线W中将从绝缘覆皮部W2露出的导体部W1彼此进行超声波接合的部分。超声波接合部UW的各导体部W1的该接合部分被具有绝缘性的保护部件UWa覆盖并保护。换言之,该超声波接合部UW也可以说构成多个电线W分支的分支连接部。
在此,如图5所例示的那样,超声波接合是指,通过构成超声波接合机的振子的焊头M1对连接对象施加超声波振动,并使用该施加的超声波振动进行的金属间接合。在该情况下,作为连接对象的多根电线W在将露出的各导体部(芯线)W1重叠的状态下,由构成支承工具的砧座M2和上述焊头M1夹持该各导体部(芯线)W1,利用焊头M1对该重叠的导体部W1激振超声波振动。其结果,典型地,多个电线W的被重叠的导体部W1的接合面由于超声波振动而相互摩擦,从而由于塑性变形而以固相状态接合,形成超声波接合部UW。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线束WH1中,在超声波接合部UW的形成过程中对导体部W1激振超声波振动时,该振动在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电线W中传播并施加于金属端子1。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的电线100是这样的构造,通过对如上述那样施加振动的金属端子1设置后述的位移限制部25,实现了适当的导通性能的确保。以下,再次参照图1、图2对金属端子1的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金属端子1是与电线W电连接且供具有导电性的配对端子T插拔的端子配件。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端子1形成为阴型的端子形状,与阳型的端子形状的配对端子T电连接。配对端子T形成为中心轴线沿着轴向X的大致矩形柱状。
具体而言,金属端子1具备电线连接部10、箱状部20以及弹簧触点部30。电线连接部10、箱状部20以及弹簧触点部30整体为一体且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构成。金属端子1例如通过对冲压成与电线连接部10、箱状部20、弹簧触点部30等各部分对应的形状的一张金属板进行冲压以及折弯成形而立体地一体地形成各部。金属端子1沿着轴向X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按照电线连接部10、箱状部20的顺序排列并相互连结,在箱状部20的内部设置弹簧触点部30。
电线连接部10是连接电线W并将该电线W的末端的导体部W1与金属端子1电连接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电线连接部10构成被凿紧并压接于电线W的电线压接部。电线连接部10构成为包含导体压接部11、中间部12以及覆皮压接部13。电线连接部10沿着轴向X从箱状部20侧朝向相反侧,按照导体压接部11、中间部12、覆皮压接部13的顺序排列并相互连结。
导体压接部11是在电线连接部10中设置于轴向X的一端侧、在此是设置于箱状部20侧并相对于电线W的导体部W1凿紧并压接的部分。进一步而言,导体压接部11是通过对导体部W1凿紧并压接而与该导体部W1电连接的部分。导体压接部11通过基部14、以及从该基部14沿宽度方向Y带状地延伸而形成的筒片(凿紧片)部11a包住电线W的导体部W1的外侧并相对于该导体部W1凿紧并压接。筒片部11a虽未图示,但从基部14分别向宽度方向Y的两侧呈带状延伸而形成一对。在此,基部14沿着轴向X延伸,构成导体压接部11、中间部12、覆皮压接部13各自的一部分。基部14在轴向X的一侧连结有箱状部20。金属端子1的电线连接部10与箱状部20经由基部14电连接,箱状部20与电线W的导体部W1经由该基部14电连接而导通。
中间部12介于导体压接部11与覆皮压接部13之间,是将该导体压接部11与该覆皮压接部13连结的部分。
覆皮压接部13是在电线连接部10中设置于轴向X的另一端侧,在此是设置于与箱状部20侧相反的一侧且相对于电线W的绝缘覆皮部W2凿紧压接的部分。覆皮压接部13通过上述基部14和从该基部14沿宽度方向Y带状地延伸而形成的筒片(凿紧片)部13a来包覆电线W的绝缘覆皮部W2的外侧并相对于该绝缘覆皮部W2凿紧压接。筒片部13a虽未图示,但从基部14分别向宽度方向Y的两侧呈带状延伸而形成一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线连接部10构成通过使中间部12介于导体压接部11的各筒片部11a与覆皮压接部13的各筒片部13a之间而将各筒片部11a与各筒片部13a断开的所谓分体筒型的压接部。另外,电线连接部10例如能够形成为导体压接部11的一对筒片部11a彼此不相互重合(不重叠)、进行被称为所谓的B卷曲的凿紧压接的电线连接部。然而,电线连接部10的形式不限于此。电线连接部10也可以构成在导体压接部11、中间部12、覆皮压接部13中,一对筒片部沿着轴向X连续地一体化的所谓的一体筒型的压接部。另外,电线连接部10也可以是一对筒片部11a彼此相互重合(重叠)而进行凿紧压接的电线连接部。另外,电线连接部10也可以根本不是电线压接部,也可以以压接以外的形式、例如焊接、紧固等形式与电线W电连接。
箱状部20是与配对端子T电连接的部分。如上所述,箱状部20形成为阴型的端子形状,与形成为阳型的端子形状的配对端子T电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箱状部20与电线连接部10连结并形成为箱状,且构成能够在内部的端子插入空间部24将配对端子T沿轴向X插入的部分。
箱状部20形成为中心轴线沿着轴向X的筒状。本实施方式的箱状部20构成形成为大致矩形筒状的中空的箱部。箱状部20沿轴向X延伸,轴向X的一侧开口而形成端子插入口24a,在另一侧与电线连接部10连结。并且,箱状部20的内部的空间部构成端子插入空间部24。端子插入空间部24是供形成为大致矩形柱状的配对端子T插拔的空间部。
更具体而言,箱状部20具有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由这些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形成为箱状。底体21和一对壁体22、23成为一体而形成大致矩形筒状的箱部。
底体21形成为板厚方向沿着高度方向Z的大致矩形板状,沿着轴向X延伸。底体21的轴向X的一方的端部(与端子插入口24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电线连接部10的基部14连结。
一对壁体22、23在底体21中从宽度方向Y的两端分别突出而形成。更详细而言,一对壁体22、23分别形成为具有侧壁部22a、23a以及顶面部22b、23b。侧壁部22a和侧壁部23a分别是在壁体22、23中从底体21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的部分。侧壁部22a和侧壁部23a形成为板厚方向沿着宽度方向Y的大致矩形板状,沿着轴向X延伸。并且,侧壁部22a和侧壁部23a沿着宽度方向Y隔着端子插入空间部24隔开间隔地对置。顶面部22b和顶面部23b分别是在壁体22、23中从壁体22、23的侧壁部22a、23a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部分。顶面部22b、23b与上述的底体21同样,形成为板厚方向沿着高度方向Z的大致矩形板状,且沿着轴向X延伸。并且,顶面部22b、23b与上述的底体21沿着高度方向Z隔着端子插入空间部24隔开间隔地对置。在此,顶面部22b和顶面部23b沿着高度方向Z重叠,且一对顶面部22b、23b中的顶面部22b位于内侧(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顶面部23b位于外侧(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的相反侧)。
端子插入空间部24由如上述那样形成的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划分。即,端子插入空间部24的高度方向Z由底体21和壁体22的顶面部22b、23b划分,宽度方向Y由壁体22的侧壁部22a和壁体23的侧壁部23a划分。由此,端子插入空间部24在箱状部20的内部沿轴向X延伸地形成。并且,箱状部20通过底体21、侧壁部22a、23a、顶面部22b的轴向X的一方的端部(电线连接部10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相对于端子插入空间部24的端子插入口24a。箱状部20经由形成于轴向X的一方的端部的该端子插入口24a沿轴向X向内部的端子插入空间部24插入配对端子T。
弹簧触点部30位于端子插入空间部24内,是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于箱状部20并形成与配对端子T的触点的部分。弹簧触点部30形成为板厚方向沿着高度方向Z的大致矩形板状,且沿着轴向X延伸。弹簧触点部30的位置设置为高度方向Z的一侧与底体21对置,在另一侧与顶面部22b、23b对置。并且,弹簧触点部30的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与底体21连结并被支承。即,弹簧触点部30的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即基端部与底体21连结而被支承,轴向X上的与端子插入口24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前端部成为自由端。在此,弹簧触点部30通过使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从底体21连续而折回从而构成支承于该底体21的基端部。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弹簧触点部30被底体21以能够在高度方向Z上弹性变形的方式悬臂状地支承。另外,弹簧触点部30通过以轴向X上的中段部分向顶面部22b侧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有触点形成部30a。触点形成部30a是与插入到端子插入空间部24的配对端子T接触并在与该配对端子T之间形成触点而导通的主要部分。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金属端子1中,配对端子T经由端子插入口24a沿着轴向X插入到端子插入空间部24。此时,金属端子1中,该配对端子T一边使弹簧触点部30向底体21侧挠曲一边被插入到端子插入空间部24。而且,金属端子1的弹簧触点部30经由触点形成部30a等与配对端子T接触,通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向该配对端子T侧按压,在与该配对端子T之间形成触点。其结果是,金属端子1能够经由触点形成部30a等与配对端子T导通,将电线W与配对端子T导通连接。
而且,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端子1通过使箱状部20进一步具有位移限制部25,从而实现适当的导通性能的结构。位移限制部25是设置于箱状部20且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部分。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25构成为包含夹持部26。夹持部26形成为设置于一对顶面部22b、23b的一方,且夹持一对顶面部22b、23b的另一方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夹持部26设置于位于高度方向Z的外侧的顶面部23b,并夹持位于高度方向Z的内侧的顶面部22b。在此,夹持部26是通过在顶面部23b将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沿着高度方向Z向内侧、即顶面部22b侧折回而形成的夹子状的折弯片。夹持部26形成为从顶面部23b的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连续而折回,且在高度方向Z上与顶面部23b对置,在与该顶面部23b之间夹持顶面部22b。即,箱状部20在轴向X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在高度方向Z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重叠地配置夹持部26、顶面部22b、顶面部23b,在夹持部26与顶面部23b之间夹持顶面部22b。夹持部26例如在通过冲压及弯折等对金属端子1的各部分进行成形时被成形。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25通过利用该夹持部26在夹持部26与顶面部23b之间夹持顶面部22b,来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限制壁体22与壁体23的相对位移。
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100、线束WH1在与电线连接部10连结的箱状部20的端子插入空间部24中插入配对端子T。并且,金属端子1通过被支承于该端子插入空间部24内的弹簧触点部30而在与该配对端子T之间形成触点。在这样的结构中,金属端子1具有限制构成箱状部20的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中的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25。根据该结构,金属端子1例如通过利用位移限制部25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抑制箱状部20自身、被该箱状部20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支承的弹簧触点部30的变形。其结果是,金属端子1例如即使在超声波接合部UW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在电线W中传播并传递至金属端子1,也能够抑制箱状部20自身、被该箱状部20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支承的弹簧触点部30因该振动而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对振动的耐性。由此,金属端子1例如能够抑制振动所伴随的箱状部20与弹簧触点部30的相对位移,能够抑制弹簧触点部30过度地弹性变形或较大的应力作用于该弹簧触点部30的基端部。因此,即使超声波振动被传递到该金属端子1,金属端子1也能够适当地维持能够经由弹簧触点部30在与配对端子T之间形成触点而导通连接的结构。其结果是,带端子的电线100、线束WH1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能够抑制连接可靠性的降低。
在此,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100、线束WH1构成为位移限制部25包含夹持部26。通过该结构,金属端子1通过利用夹持部26在与顶面部23b之间夹持顶面部22b,能够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能够通过位移限制部25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因此,带端子的电线100、线束WH1能够如上述那样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夹持部26设置于位于高度方向Z的外侧的顶面部23b并夹持位于高度方向Z的内侧的顶面部22b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夹持部26也可以形成为设置于位于高度方向Z的内侧的顶面部22b,且夹持位于高度方向Z的外侧的顶面部23b。在该情况下,带端子的电线100、线束WH1也能够利用构成位移限制部25的夹持部26来限制一对壁体22的相对位移,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箱状部20的弹簧触点部30被支承于底体21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图6所例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WH1A具备带端子的电线100A,该带端子的电线100A具备金属端子1A。线束WH1A、带端子的电线100A、金属端子1A在具备弹簧触点部30A来代替弹簧触点部30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1、带端子的电线100、金属端子1不同。线束WH1A、带端子的电线100A、金属端子1A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1、带端子的电线100、金属端子1大致相同的结构。本变形例的弹簧触点部30A支承于顶面部22b、23b侧,更详细而言,支承于夹持部26的端部。换言之,在此,弹簧触点部30A与夹持部26一体地形成。弹簧触点部30A的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被从顶面部23b折回的夹持部26的轴向X上的电线连接部10侧的端部支承。即,弹簧触点部30A的轴向X上的端子插入口24a侧的端部即基端部与夹持部26连结而被支承,轴向X上的与端子插入口24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前端部成为自由端。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弹簧触点部30被夹持部26以能够相对于高度方向Z弹性变形的方式悬臂状地支承。即使在该情况下,带端子的电线100A、线束WH1A也与上述同样地,通过在箱状部20设置位移限制部25,从而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电线连接部10构成电线压接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压接以外的形式、例如焊接、紧固等形式与电线W电连接。例如,图8所例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WH1B具备带端子的电线100B,该带端子的电线100B具备金属端子1B。线束WH1B、带端子的电线100B、金属端子1B具备电线连接部10B以代替电线连接部10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1、带端子的电线100、金属端子1不同。线束WH1B、带端子的电线100B、金属端子1B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1、带端子的电线100、金属端子1大致相同的结构。本变形例的电线连接部10B形成为板厚方向沿着高度方向Z的大致矩形板状。在此,箱状部20的底体21(参照图1等)与该形成为板状的电线连接部10B连结。并且,电线连接部10B通过与从绝缘覆皮部W2露出的电线W的导体部W1进行超声波接合而形成超声波接合部UWB。即,该带端子的电线100B在该带端子的电线100B自身也具备超声波接合部UWB。在此的超声波接合部UWB是在带端子的电线100B中将金属端子1B的电线连接部10B与电线W的导体部W1进行超声波接合的部分。与图5的例子同样,带端子的电线100B在将电线连接部10B与导体部W1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砧座M2和焊头M1来夹持电线连接部10B和导体部W1,利用焊头M1对该重叠的部分激振超声波振动。其结果是,带端子的电线100B中,典型地,被重叠的电线连接部10B与导体部W1的接合面通过超声波振动而相互摩擦,从而通过塑性变形而以固相状态接合,形成超声波接合部UWB。由此,带端子的电线100B能够将电线W导通连接于电线连接部10B。并且,带端子的电线100B、线束WH1B即使在带端子的电线100B自身形成超声波接合部UWB那样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通过在箱状部20设置位移限制部25,从而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线束的位移限制部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共同的符号,并且对于共同的结构、作用、效果,尽量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同样)。
图8、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2具备带端子的电线200,该带端子的电线200具备金属端子201。线束WH2、带端子的电线200、金属端子201在具备箱状部220来代替箱状部20且具备位移限制部225来代替位移限制部25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1、带端子的电线100、金属端子1不同。线束WH2、带端子的电线200、金属端子201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1、带端子的电线100、金属端子1大致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箱状部220与上述的箱状部20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对顶面部22b、23b中的顶面部23b位于内侧(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顶面部22b位于外侧(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的相反侧)。箱状部220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箱状部20大致相同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225在构成为包含凹部226以及凸部227来代替夹持部26这一点上与上述的位移限制部25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225是构成为包含凹部226和凸部227,且通过它们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部分。
凹部226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一方。凸部227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的另一方并与凹部226嵌合。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26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2,本实施方式的凸部227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3。
更具体而言,凹部226在壁体22的侧壁部22a形成为凹部状。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26形成为沿宽度方向Y贯通侧壁部22a的贯通孔226a。在此,构成凹部226的贯通孔226a的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贯通孔226a在侧壁部22a中形成于高度方向Z上的顶面部22b侧的端部。
另一方面,凸部227在壁体23的顶面部23b形成为凸部状。本实施方式的凸部227在顶面部23b形成为从宽度方向Y上的侧壁部22a侧的端面沿着宽度方向Y突出的突出片227a。在此,构成凸部227的突出片227a的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该突出片227a形成为在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呈箱状的状态下,该突出片227a可沿宽度方向Y嵌合(插入)并贯通于构成凹部226的贯通孔226a的位置、大小。
凹部226、凸部227例如在通过冲压以及弯折等对金属端子201的各部分进行成形时被成形,成为凸部227与凹部226嵌合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225通过成为凸部227与凹部226嵌合的状态,从而限制侧壁部22a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限制壁体22与壁体23的相对位移。
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200、线束WH2通过利用位移限制部225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能够抑制箱状部220自身、被该箱状部220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承的弹簧触点部30的变形。其结果是,带端子的电线200、线束WH2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在此,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200、线束WH2构成为包含形成于侧壁部22a的凹部226以及形成于顶面部23b的凸部227。通过该结构,金属端子201成为凸部227与凹部226嵌合的状态,从而能够限制侧壁部22a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能够通过位移限制部225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因此,带端子的电线200、线束WH2如上所述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凹部226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2,凸部227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3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凹部226也可以设置在壁体23侧,凸部227设置在壁体22侧。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线束的构成位移限制部的凹部、凸部的位置关系等与实施方式2不同。另外,以下说明的图10以示意性的截面的形式图示出箱状部。另外,图12表示图10所示的A-A剖视图。
图10、图11、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3具备带端子的电线300,该带端子的电线300具备金属端子301。线束WH3、带端子的电线300、金属端子301在具备位移限制部325来代替位移限制部225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2、带端子的电线200、金属端子201不同。线束WH3、带端子的电线300、金属端子301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2、带端子的电线200、金属端子201大致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325在被构成为包含凹部326和凸部327来代替凹部226和凸部227这一点上与上述的位移限制部225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325是被构成为包含凹部326和凸部327,并利用它们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部分。
凹部326设置在一对壁体22、23中的一方。凸部327设置在一对壁体22、23中的另一方,并与凹部326嵌合。本实施方式的凹部326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3,本实施方式的凸部327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2。
更具体而言,凹部326在壁体23的顶面部23b形成为凹部状。即,凹部326设置于一对顶面部22b、23b中的位于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高度方向Z的内侧)的顶面部23b。本实施方式的凹部326形成为沿高度方向Z贯通顶面部23b的贯通孔326a。在此,构成凹部326的贯通孔326a的与高度方向Z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该贯通孔326a在顶面部23b在轴向X以及宽度方向Y的大致中央部沿轴向X延伸地形成。
另一方面,凸部327在壁体22的顶面部22b形成为凸部状。即,凸部327设置于顶面部22b,该顶面部22b位于一对顶面部22b、23b中的与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相反的一侧(高度方向Z的外侧)。本实施方式的凸部327在顶面部22b形成为轴向X以及宽度方向Y的大致中央部沿着高度方向Z被向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内侧)按出的突出部327a。在此,构成凸部327的筋部327a以将被形成于顶面部22b的一对切口线327b夹持的部分向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内侧)推出的方式形成。一对切口线327b在顶面部22b上沿着宽度方向Y隔开间隔,且沿着轴向X相互平行地形成。该筋部327a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该筋部327a形成为在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呈箱状的状态下,该筋部327a可沿高度方向Z嵌合(插入)并贯通于构成凹部326的贯通孔326a的位置、大小。
凹部326、凸部327例如在通过冲压及弯折等对金属端子301的各部分进行成形时被成形,成为凸部327与凹部326嵌合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325通过成为凸部327与凹部326嵌合的状态,从而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限制壁体22与壁体23的相对位移。
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300、线束WH3通过利用位移限制部325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抑制箱状部220自身、被该箱状部220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承的弹簧触点部30的变形。其结果是,带端子的电线300、线束WH3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在此,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300、线束WH3构成为包含形成于顶面部23b的凹部326以及形成于顶面部22b的凸部327。根据该结构,金属端子301通过设置成凸部327与凹部326嵌合的状态,从而能够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能够通过位移限制部325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在此,金属端子301通过使构成凸部327的筋部327a嵌合于构成凹部326的贯通孔326a,且各自的端面彼此抵接,而能够可靠地限制一对壁体22、23以向宽度方向Y的两侧打开的方式位移。因此,带端子的电线300、线束WH3如上所述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在此,进一步地,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300、线束WH3通过将筋部327a设置在顶面部22b的结构和将弹簧触点部30设置在底体21的结构的协同效应,能够通过弹簧触点部30的恢复力提高对被插入到端子插入空间部24中的配对端子T进行保持的力。即,带端子的电线300、线束WH3能够兼用用于抑制箱状部220等的变形并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结构和用于提高配对端子T的保持力的结构,相应地,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凸部327由筋部327a构成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图13、图14所例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WH3A具备带端子的电线300A,该带端子的电线300A具备金属端子301A。线束WH3A、带端子的电线300A、金属端子301A在具备位移限制部325A来代替位移限制部325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3、带端子的电线300、金属端子301不同。线束WH3A、带端子的电线300A、金属端子301A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3、带端子的电线300、金属端子301大致相同的结构。另外,图14表示图13所示的B-B剖视图。
本变形例的位移限制部325A在构成为包含凹部326A及凸部327A来代替凹部326及凸部327这一点上与上述的位移限制部325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325A是被构成为包含凹部326A及凸部327A,并通过它们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部分。
凹部326A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一方。凸部327A设置在一对壁体22、23中的另一方,并与凹部326A嵌合。本实施方式的凹部326A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3,本实施方式的凸部327A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2。
凹部326A与凹部326同样地设置于顶面部23b。凹部326A与凹部326同样地形成为沿着高度方向Z贯通顶面部23b的贯通孔326Aa。并且,本变形例的贯通孔326a在顶面部23b形成于靠近宽度方向Y的侧壁部23a侧的端部的位置。
另一方面,凸部327A与凸部327同样地设置于顶面部22b。并且,本变形例的凸部327A形成为在顶面部22b中宽度方向Y的与侧壁部22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一部分沿着高度方向Z向顶面部23b侧大致垂直地弯折的弯折片327Aa。该弯折片327Aa形成为在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呈箱状的状态下,该弯折片327Aa可沿高度方向Z嵌合(插入)并贯通于构成凹部326A的贯通孔326Aa的位置、大小。
凹部326A、凸部327A例如在通过冲压以及弯折等对金属端子301A的各部分进行成形时被成形,成为凸部327A与凹部326A嵌合的状态。本变形例的位移限制部325A与位移限制部325相同,通过设置成凸部327A与凹部326A嵌合的状态,从而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限制壁体22与壁体23的相对位移。
在该情况下,带端子的电线300A、线束WH3A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线束中,构成位移限制部的凹部、凸部的位置关系等与实施方式3不同。另外,以下说明的图15以示意性的截面的形式图示出箱状部。另外,图17表示图15所示的C-C剖视图。
图15、图16、图1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4具备带端子的电线400,该带端子的电线400具备金属端子401。线束WH4、带端子的电线400、金属端子401在具备位移限制部425来代替位移限制部325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3、带端子的电线300、金属端子301不同。线束WH4、带端子的电线400、金属端子401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3、带端子的电线300、金属端子301大致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425在构成为包含凹部426及凸部427来代替凹部326及凸部327这一点上与上述的位移限制部325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425是构成为包含凹部426及凸部427,并通过它们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部分。
凹部426设置在一对壁体22、23中的一方。凸部427设置在一对壁体22、23中的另一方,并与凹部426嵌合。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26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2,本实施方式的凸部427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3。
更具体而言,凹部426在壁体22的顶面部22b形成为凹部状。即,凹部426设置于顶面部22b,该顶面部22b位于一对顶面部22b、23b中的与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相反的一侧(高度方向Z的外侧)。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26形成为沿着高度方向Z贯通顶面部22b的贯通孔426a。在此,构成凹部426的贯通孔426a的与高度方向Z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该贯通孔426a在顶面部22b形成于靠近宽度方向Y的侧壁部22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
另一方面,凸部427在壁体23的顶面部23b形成为凸部状。即,凸部427设置于一对顶面部22b、23b中的位于端子插入空间部24侧(高度方向Z的内侧)的顶面部23b。本实施方式的凸部427在顶面部23b中形成为:宽度方向Y上的与侧壁部23a侧相反侧的端部的一部分沿着高度方向Z向顶面部22b侧大致垂直地弯折,进而朝向顶面部23b侧折回的折回片427a。该折回片427a形成为在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呈箱状的状态下,该折回片427a可沿高度方向Z嵌合(插入)并贯通于构成凹部426的贯通孔426a的位置、大小。
凹部426、凸部427例如在通过冲压及弯折等对金属端子401的各部分进行成形时被成形,成为凸部427与凹部426嵌合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425通过成为凸部427与凹部426嵌合的状态,来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限制壁体22与壁体23的相对位移。
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400、线束WH4通过利用位移限制部425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抑制箱状部220自身、被该箱状部220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承的弹簧触点部30的变形。其结果是,带端子的电线400、线束WH4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在此,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400、线束WH4构成为包含形成于顶面部22b的凹部426以及形成于顶面部23b的凸部427。根据该结构,金属端子401通过设置成凸部427与凹部426嵌合的状态,能够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能够利用位移限制部425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在此,金属端子401通过使构成凸部427的折回片427a与构成凹部426的贯通孔426a嵌合,且使各自的端面彼此抵接,从而能够可靠地限制一对壁体22、23以向宽度方向Y的两侧打开的方式位移。因此,带端子的电线400、线束WH4如上述那样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在此,进一步,以上说明的带端子的电线400、线束WH4通过使构成凸部427的折回片427a经由构成凹部426的贯通孔426a向顶面部22b的外侧突出,从而也能够使该折回片427a作为防反向插入突起发挥功能。在此,防反向插入突起防止金属端子401相对于连接器C的壳体以与适当的位置关系不同的位置关系插入。即,带端子的电线400、线束WH4能够兼用用于抑制箱状部220等的变形并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结构和用于防止金属端子401相对于连接器C的壳体的反向插入的结构,相应地,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凸部427由折回片427a构成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图18、图19所例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WH4A具备带端子的电线400A,该带端子的电线400A具有金属端子401A。线束WH4A、带端子的电线400A、金属端子401A在具备位移限制部425A来代替位移限制部425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线束WH4、带端子的电线400、金属端子401不同。线束WH4A、带端子的电线400A、金属端子401A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的线束WH4、带端子的电线400、金属端子401大致相同的结构。另外,图19表示图18所示的D-D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425A在构成为包含凹部426A及凸部427A来代替凹部426及凸部427这一点上与上述的位移限制部425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位移限制部425A是构成为包含凹部426A及凸部427A,并通过它们来限制一对壁体22、23的相对位移的部分。
凹部426A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一方。凸部427A设置在一对壁体22、23中的另一方,并与凹部426A嵌合。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26A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2,本实施方式的凸部427A设置于一对壁体22、23中的壁体23。
凹部426A与凹部426同样地设置于顶面部22b。凹部426A与凹部426同样地形成为沿着高度方向Z贯通顶面部22b的贯通孔424Aa。
另一方面,凸部427A与凸部427同样地设置于顶面部23b。并且,本变形例的凸部427A在顶面部23b中形成为宽度方向Y上的与侧壁部23a侧相反侧的端部的一部分沿着高度方向Z向顶面部22b侧大致垂直地弯折的弯折片427Aa。该弯折片427Aa形成为在底体21以及一对壁体22、23呈箱状的状态下,该弯折片427Aa可沿高度方向Z嵌合(插入)并贯通于构成凹部426A的贯通孔426Aa的位置、大小。
凹部426A、凸部427A例如在通过冲压及弯折等对金属端子401A的各部分进行成形时被成形,成为凸部427A与凹部426A嵌合的状态。本变形例的位移限制部425A与位移限制部425同样,通过设置成凸部427A与凹部426A嵌合的状态,从而限制顶面部22b与顶面部23b的相对位移,其结果,限制壁体22与壁体23的相对位移。
在该情况下,带端子的电线400A、线束WH4A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和线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的各电线W,对在一个端部设置有金属端子1、1A、1B、201、301、301A、401、401A,另一个端部彼此在超声波接合部UW相互接合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各电线W也可以在两端部分别设置金属端子1、1A、1B、201、301、301A、401、401A。并且,超声波接合部UW也可以是在各电线W的中部部分对从绝缘覆皮部W2露出的导体部W1进行超声波接合的部分。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线束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对于各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以其余的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的电线W成为连接对象电线WA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对于线束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在具备至少一个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的基础上,相对于该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的连接对象电线WA也可以不是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的电线W。
在以上的说明中,线束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以具备超声波接合部UW,并且在超声波接合部UW的形成过程中对金属端子1、1A、1B、201、301、301A、401、401A施加振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线束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也可以是不具备超声波接合部UW,且超声波振动等不会传递到金属端子1、1A、1B、201、301、301A、401、401A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线束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也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带端子的电线100、100A、100B、200、300、300A、400、400A例如是作为应用于车辆等所使用的线束WH1、WH1A、WH1B、WH2、WH3、WH3A、WH4、WH4A等的电线,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要素而构成。
Claims (5)
1.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线,所述电线具有导电性;以及
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被设置于所述电线的末端,
所述金属端子具备:
电线连接部,所述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电线连接;
箱状部,所述箱状部由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以及从该底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形成为箱状,且所述箱状部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轴向插入配对端子;以及
弹簧触点部,所述弹簧触点部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内,且被所述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支承,形成与所述配对端子的触点,
所述箱状部具有限制所述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其中,所述位移限制部被构成为包含在所述一对壁体的一方设置的凹部以及在所述一对壁体的另一方设置且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其中,所述一对壁体分别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体沿着与所述轴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顶面部,所述顶面部从所述侧壁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高度方向隔着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与所述底体对置,
其中,所述凹部被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顶面部,并贯通该顶面部,并且
其中,所述凸部被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的所述顶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子的电线,其中,
所述位移限制部被构成为包含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被设置于一对所述顶面部的一方,且夹持一对所述顶面部的另一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端子的电线,其中,
所述弹簧触点部被所述底体支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端子的电线,其中,
所述电线连接部形成与所述电线超声波接合的超声波接合部。
5.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
至少一个带端子的电线,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具有导电性的电线以及在所述电线的末端设置的金属端子;
连接对象电线,所述连接对象电线与所述电线连接;以及
超声波接合部,所述超声波接合部由所述电线与所述连接对象电线超声波接合而成,
所述金属端子具备:
电线连接部,所述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电线连接;
箱状部,所述箱状部由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以及从该底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形成为筒状,且所述箱状部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轴向插入配对端子;以及
弹簧触点部,所述弹簧触点部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内,且被所述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支承,形成与所述配对端子的触点,
所述箱状部具有限制所述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其中,所述位移限制部被构成为包含在所述一对壁体的一方设置的凹部以及在所述一对壁体的另一方设置且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其中,所述一对壁体分别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体沿着与所述轴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顶面部,所述顶面部从所述侧壁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高度方向隔着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与所述底体对置,
其中,所述凹部被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顶面部,并贯通该顶面部,并且
其中,所述凸部被设置在一对所述顶面部中位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部侧的所述顶面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00064 | 2019-05-29 | ||
JP2019100064A JP7005117B2 (ja) | 2019-05-29 | 2019-05-29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18543A CN112018543A (zh) | 2020-12-01 |
CN112018543B true CN112018543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73264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49136.9A Active CN112018543B (zh) | 2019-05-29 | 2020-04-28 |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88471B2 (zh) |
JP (1) | JP7005117B2 (zh) |
CN (1) | CN112018543B (zh) |
DE (1) | DE1020202053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25353B2 (ja) | 2020-09-28 | 2024-07-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金属端子 |
JP7472828B2 (ja) * | 2021-03-10 | 2024-04-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46958A (ja) * | 2002-05-29 | 2003-12-05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雌端子金具 |
CN1653650A (zh) * | 2002-05-17 | 2005-08-10 | 菱星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端子 |
JP2006107882A (ja) * | 2004-10-04 | 2006-04-20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
JP2013045622A (ja) * | 2011-08-24 | 2013-03-04 |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 ブランチケーブル |
JP2013251072A (ja) * | 2012-05-30 | 2013-12-12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端子金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3328A (en) * | 1993-11-04 | 1997-01-14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for connector |
JP3014944B2 (ja) * | 1994-03-31 | 2000-02-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の製造方法 |
JPH0935796A (ja) * | 1995-07-24 | 1997-02-07 | Yazaki Corp | 雌端子 |
JP3473521B2 (ja) * | 1999-10-08 | 2003-12-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雌端子金具 |
JP3801889B2 (ja) * | 2001-09-07 | 2006-07-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JP2003331965A (ja) * | 2002-05-17 | 2003-11-21 |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 接続端子 |
US6905376B2 (en) * | 2003-04-15 | 2005-06-14 | J.S.T. Mfg. Co., Ltd. | Terminal |
JP4514728B2 (ja) | 2006-04-21 | 2010-07-28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端子付き電線の溶接方法 |
US7419410B2 (en) * | 2007-02-02 | 2008-09-0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Sealed orientation feature for a terminal |
US7530859B2 (en) * | 2007-05-08 | 2009-05-1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tact |
DE102007040937B3 (de) * | 2007-08-30 | 2009-01-15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Elektrischer Kontakt |
DE102007049055B3 (de) * | 2007-10-11 | 2009-03-26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Vibrationsdämpfendes Kontaktelement |
JP5285985B2 (ja) * | 2008-07-17 | 2013-09-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雌型端子金具 |
JP5437741B2 (ja) * | 2009-08-24 | 2014-03-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超音波溶接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JP5557377B2 (ja) * | 2010-03-23 | 2014-07-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の電線に対する接続構造 |
US8333622B2 (en) * | 2010-12-06 | 2012-12-18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Dual contact beam terminal |
JP5757429B2 (ja) * | 2012-05-17 | 2015-07-2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JP5958394B2 (ja) * | 2013-03-21 | 2016-08-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JP6044513B2 (ja) * | 2013-03-21 | 2016-12-1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JP6215681B2 (ja) * | 2013-12-12 | 2017-10-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 |
US9118130B1 (en) * | 2014-02-06 | 2015-08-25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Low insertion force terminal |
JP2017152224A (ja) * | 2016-02-25 | 2017-08-3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芯線と接合対象物との接合物、端子、超音波接合装置、及び、芯線と接合対象物との接合方法 |
JP6439743B2 (ja) * | 2016-04-27 | 2018-12-1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US10090608B2 (en) * | 2016-09-29 | 2018-10-02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a terminal with contact ridges |
JP6781934B2 (ja) * | 2017-04-26 | 2020-11-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 |
-
2019
- 2019-05-29 JP JP2019100064A patent/JP7005117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7 US US16/859,652 patent/US1108847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4-28 CN CN202010349136.9A patent/CN112018543B/zh active Active
- 2020-04-28 DE DE102020205332.4A patent/DE102020205332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3650A (zh) * | 2002-05-17 | 2005-08-10 | 菱星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端子 |
JP2003346958A (ja) * | 2002-05-29 | 2003-12-05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雌端子金具 |
JP2006107882A (ja) * | 2004-10-04 | 2006-04-20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
JP2013045622A (ja) * | 2011-08-24 | 2013-03-04 |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 ブランチケーブル |
JP2013251072A (ja) * | 2012-05-30 | 2013-12-12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端子金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81846A1 (en) | 2020-12-03 |
US11088471B2 (en) | 2021-08-10 |
JP7005117B2 (ja) | 2022-01-21 |
DE102020205332A1 (de) | 2020-12-03 |
JP2020194717A (ja) | 2020-12-03 |
CN112018543A (zh) | 2020-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42097B2 (en) | Method for forming a terminal metal and terminal metal formed by the method | |
JP2836463B2 (ja) |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CN112018543B (zh) |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 |
CN110754019B (zh) | 连接器 | |
JP6466984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05149935A (ja) |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JP2014164897A (ja)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 |
JP7359571B2 (ja)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WO2014068847A1 (ja) | 圧接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 |
JP5483273B2 (ja) | オス端子への電線接続構造 | |
JP4864340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の電気コネクタ | |
JP4317079B2 (ja) |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の電線収束構造 | |
JP2005149936A (ja) |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US11431142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 |
WO2018173684A1 (ja) | コネクタ | |
JP7575993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 |
JP7431091B2 (ja) | 接続端子 | |
US20040248456A1 (en) | End-processing structure of flat cable and method of end-processing of flat cable | |
JP7518016B2 (ja) | 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 |
JP7495319B2 (ja) |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コネクタユニット、並びに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 |
JP7126936B2 (ja) | 金属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 |
JP2022054531A (ja)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金属端子 | |
JP2014164896A (ja)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 |
JP6669137B2 (ja) | 端子 | |
JP2022163250A (ja) |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金属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