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第六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1,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d1+d3+d5+d7+d9)/d11≤2.20;
(R5+R6)/(R5-R6)≤-1.00。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10≤f2/f≤-1.00。
优选的,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3.00≤R10/R9≤-1.00。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27≤f1/f≤1.45;
-1.10≤(R1+R2)/(R1-R2)≤0.33;
0.03≤d1/TTL≤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49≤(R3+R4)/(R3-R4)≤5.29;
0.01≤d3/TTL≤0.05。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799.68≤f3/f≤-0.60;
0.01≤d5/TTL≤0.06。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5.39≤f4/f≤53.93;
-185.55≤(R7+R8)/(R7-R8)≤30.09;
0.01≤d7/TTL≤0.04。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39≤f5/f≤1.33;
-0.99≤(R9+R10)/(R9-R10)≤-0.02;
0.02≤d9/TTL≤0.14。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18≤f6/f≤-0.54;
0.03≤(R11+R12)/(R11-R12)≤0.39;
0.06≤d11/TTL≤0.29。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像高为I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H≤1.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且具有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特性,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10。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该摄像光学镜头10包括六个透镜。具体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光圈S1、第六透镜L6以及像面Si。第六透镜L6和像面Si之间可设置有光学过滤片(filter)等光学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为塑料材质,第二透镜L2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L3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L4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L5为塑料材质,第六透镜L6为塑料材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所述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第六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1,满足下列关系式:1.00≤(d1+d3+d5+d7+d9)/d11≤2.20,当(d1+d3+d5+d7+d9)/d11满足条件时,可有效分配各镜片厚度,有助于镜片安装加工。
定义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R5+R6)/(R5-R6)≤-1.00,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有利于像差校正,提高像质。
定义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满足下列关系式:-2.10≤f2/f≤-1.00,规定了第二透镜L2焦距与摄像光学镜头焦距的比值,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光学系统性能。
定义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3.00≤R10/R9≤-1.00,规定了第五透镜的形状,在条件式规定范围内,可以缓和光线经过镜片的偏折程度,有效减小像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定义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0.27≤f1/f≤1.45,通过将第一透镜L1的正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优选地,满足0.44≤f1/f≤1.16。
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L1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1.10≤(R1+R2)/(R1-R2)≤0.33,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镜头向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上色像差问题。优选地,满足-0.68≤(R1+R2)/(R1-R2)≤0.26。
所述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1/TTL≤0.10,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4≤d1/TTL≤0.08。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L2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L2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1.49≤(R3+R4)/(R3-R4)≤5.29,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镜头向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上色像差问题。优选地,满足2.38≤(R3+R4)/(R3-R4)≤4.23。
所述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1≤d3/TTL≤0.05,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2≤d3/TTL≤0.04。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定义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799.68≤f3/f≤-0.60,通过将第三透镜L3的负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优选地,满足-499.80≤f3/f≤-0.75。
所述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1≤d5/TTL≤0.06,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2≤d5/TTL≤0.04。
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定义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满足下列关系式:-25.39≤f4/f≤53.93,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的比值,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光学系统性能。优选地,满足-15.87≤f4/f≤43.14。
所述第四透镜L4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以及所述第四透镜L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85.55≤(R7+R8)/(R7-R8)≤30.09,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115.97≤(R7+R8)/(R7-R8)≤24.07。
所述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1≤d7/TTL≤0.04,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2≤d7/TTL≤0.04。
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定义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0.39≤f5/f≤1.33,对第五透镜L5的限定可有效的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线角度平缓,降低公差敏感度。优选地,满足0.62≤f5/f≤1.06。
所述第五透镜L5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以及所述第五透镜L5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99≤(R9+R10)/(R9-R10)≤-0.02,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62≤(R9+R10)/(R9-R10)≤-0.03。
所述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9/TTL≤0.14,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4≤d9/TTL≤0.11。
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定义整体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所述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满足下列关系式:-1.18≤f6/f≤-0.54,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1.13≤f6/f≤-0.68。
所述第六透镜L6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L6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03≤(R11+R12)/(R11-R12)≤0.39,规定了第六透镜L6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05≤(R11+R12)/(R11-R12)≤0.31。
所述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为d1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6≤d11/TTL≤0.29,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9≤d11/TTL≤0.23。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高为IH,满足TTL/IH≤1.95,从而实现超薄化。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60.00°,从而实现广角化。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光圈值FNO小于或等于2.50,从而实现大光圈,摄像光学镜头成像性能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L1与所述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为f12,满足下列条件式:0.36≤f12/f≤6.35,在条件式范围内,可消除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差与歪曲,且可压制摄像光学镜头10后焦距,维持影像镜片系统组小型化。优选的,满足0.58≤f12/f≤5.08。
当满足上述关系时,使得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根据该光学镜头10的特性,该光学镜头10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
下面将用实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各实例中所记载的符号如下所示。焦距、轴上距离、曲率半径、轴上厚度、反曲点位置、驻点位置的单位为mm。
TTL:光学总长(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单位为mm;
光圈值FNO:是指摄像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和入瞳直径的比值。
优选的,所述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曲点和/或驻点,以满足高品质的成像需求,具体的可实施方案,参下所述。
表1、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
【表1】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S1:光圈;
R: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
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
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
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1: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
d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
nd1:第一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4:第四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nd5:第五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nd6:第六透镜L6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v6: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其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是非球面系数。
y=(x2/R)/{1+[1-(k+1)(x2/R2)]1/2}+A4x4+A6x6+A8x8+A10x10+A12x12+A14x14+A16x16+A18x18+A20x20 (1)
其中,x是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y是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x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上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表3、表4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其中,P1R1、P1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2R1、P2R2分别代表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3R1、P3R2分别代表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4R1、P4R2分别代表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5R1、P5R2分别代表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6R1、P6R2分别代表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反曲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反曲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驻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驻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
【表3】
|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P1R1 |
1 |
1.685 |
/ |
P1R2 |
0 |
/ |
/ |
P2R1 |
2 |
0.805 |
2.525 |
P2R2 |
1 |
1.095 |
/ |
P3R1 |
2 |
0.755 |
2.355 |
P3R2 |
2 |
0.435 |
1.735 |
P4R1 |
1 |
2.315 |
/ |
P4R2 |
1 |
2.275 |
/ |
P5R1 |
0 |
/ |
/ |
P5R2 |
1 |
1.275 |
/ |
P6R1 |
1 |
4.105 |
/ |
P6R2 |
2 |
1.795 |
6.575 |
【表4】
|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驻点位置2 |
P1R1 |
1 |
2.465 |
/ |
P1R2 |
0 |
|
/ |
P2R1 |
1 |
1.495 |
/ |
P2R2 |
0 |
|
/ |
P3R1 |
1 |
1.555 |
/ |
P3R2 |
2 |
0.825 |
2.275 |
P4R1 |
0 |
/ |
/ |
P4R2 |
0 |
/ |
/ |
P5R1 |
0 |
/ |
/ |
P5R2 |
1 |
1.885 |
/ |
P6R1 |
0 |
|
/ |
P6R2 |
1 |
4.065 |
/ |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60nm、540nm及620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460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后出现的表17示出各实施方式1、2、3、4中各种数值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如表17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满足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NPD为5.200mm,全视场像高IH为7.5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65.50°,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摄像光学镜头20包括六个透镜。具体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圈S1、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像面Si。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
表5、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
【表5】
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6】
表7、表8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7】
|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P1R1 |
0 |
/ |
/ |
P1R2 |
1 |
1.755 |
/ |
P2R1 |
1 |
0.905 |
/ |
P2R2 |
1 |
1.335 |
/ |
P3R1 |
0 |
/ |
/ |
P3R2 |
0 |
/ |
/ |
P4R1 |
0 |
/ |
/ |
P4R2 |
0 |
/ |
/ |
P5R1 |
2 |
0.995 |
1.885 |
P5R2 |
1 |
2.025 |
/ |
P6R1 |
1 |
4.225 |
/ |
P6R2 |
2 |
2.145 |
6.615 |
【表8】
|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P1R1 |
0 |
/ |
P1R2 |
0 |
/ |
P2R1 |
1 |
1.585 |
P2R2 |
0 |
/ |
P3R1 |
0 |
/ |
P3R2 |
0 |
/ |
P4R1 |
0 |
/ |
P4R2 |
0 |
/ |
P5R1 |
0 |
/ |
P5R2 |
0 |
/ |
P6R1 |
0 |
/ |
P6R2 |
1 |
4.395 |
图6、图7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60nm、540nm及620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波长为460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如表1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满足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NPD为5.200mm,全视场像高IH为7.5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62.20°,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三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摄像光学镜头30包括六个透镜。具体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圈S1、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像面Si。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表9、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
【表9】
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0】
表11、表12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1】
|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P1R1 |
1 |
1.235 |
/ |
/ |
P1R2 |
0 |
/ |
/ |
/ |
P2R1 |
3 |
0.685 |
2.405 |
2.705 |
P2R2 |
2 |
0.945 |
2.195 |
/ |
P3R1 |
1 |
0.725 |
/ |
/ |
P3R2 |
2 |
0.075 |
2.195 |
/ |
P4R1 |
1 |
1.075 |
/ |
/ |
P4R2 |
2 |
0.485 |
0.955 |
/ |
P5R1 |
0 |
/ |
/ |
/ |
P5R2 |
1 |
1.265 |
/ |
/ |
P6R1 |
1 |
4.325 |
/ |
/ |
P6R2 |
2 |
2.105 |
6.555 |
/ |
【表12】
图10、图11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60nm、540nm及620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2则示出了,波长为460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以下表17按照上述条件式列出了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各条件式的数值。显然,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上述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NPD为5.200mm,全视场像高IH为7.5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62.08°,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四实施方式)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四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摄像光学镜头40包括六个透镜。具体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4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圈S1、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像面Si。
表13、表14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的设计数据。
【表13】
表14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4】
表15、表16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5】
|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P1R1 |
1 |
1.445 |
/ |
P1R2 |
1 |
2.785 |
/ |
P2R1 |
1 |
0.825 |
/ |
P2R2 |
1 |
1.105 |
/ |
P3R1 |
1 |
0.585 |
/ |
P3R2 |
2 |
0.055 |
2.395 |
P4R1 |
2 |
0.425 |
1.005 |
P4R2 |
2 |
0.545 |
0.995 |
P5R1 |
0 |
/ |
/ |
P5R2 |
1 |
1.345 |
/ |
P6R1 |
1 |
4.485 |
/ |
P6R2 |
2 |
2.015 |
6.655 |
【表16】
|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P1R1 |
1 |
2.195 |
P1R2 |
1 |
3.005 |
P2R1 |
1 |
1.495 |
P2R2 |
1 |
2.365 |
P3R1 |
1 |
1.115 |
P3R2 |
1 |
0.085 |
P4R1 |
0 |
/ |
P4R2 |
0 |
/ |
P5R1 |
0 |
/ |
P5R2 |
1 |
2.065 |
P6R1 |
0 |
/ |
P6R2 |
1 |
4.245 |
图14、图15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60nm、540nm及620nm的光经过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6则示出了,波长为460nm的光经过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以下表17按照上述条件式列出了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各条件式的数值。显然,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上述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NPD为5.200mm,全视场像高IH为7.5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60.00°,所述摄像光学镜头40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表17】
参数及条件式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f |
11.540 |
12.348 |
12.312 |
12.813 |
f1 |
7.252 |
11.927 |
6.756 |
8.438 |
f2 |
-14.101 |
-13.352 |
-24.729 |
-17.72 |
f3 |
-14.424 |
-4937.24 |
-11.039 |
-16.670 |
f4 |
-146.518 |
443.926 |
-32.891 |
-81.369 |
f5 |
9.392 |
10.915 |
9.609 |
10.140 |
f6 |
-9.472 |
-10.086 |
-11.121 |
-11.449 |
f12 |
13.235 |
52.241 |
8.923 |
14.657 |
(d1+d3+d5+d7+d9)/d11 |
1.21 |
1.01 |
1.28 |
2.15 |
(R5+R6)/(R5-R6) |
-1.84 |
-116.64 |
-1.01 |
-1.01 |
FOV |
65.50° |
62.20° |
62.08° |
60.00° |
TTL |
13.041 |
14.600 |
13.990 |
14.599 |
IH |
7.500 |
7.500 |
7.500 |
7.500 |
FNO |
2.22 |
2.37 |
2.37 |
2.46 |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