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1071B - 矫形助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矫形助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01071B CN111801071B CN201980011136.3A CN201980011136A CN111801071B CN 111801071 B CN111801071 B CN 111801071B CN 201980011136 A CN201980011136 A CN 201980011136A CN 111801071 B CN111801071 B CN 1118010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ker device
- receiving section
- portions
- user
- orthoped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95—Shoe-like orthopaedic 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feet against injuries after oper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02—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 A61F5/0104—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without articulation
- A61F5/011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without articulation for the feet or ank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467—Joining articles or parts of a single artic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矫形助行装置(500)或助行靴具有由至少一种膨化热塑性塑料材料形成的主体(501)。该主体(501)限定了上接收部段(503)、下接收部段(505)和鞋床(507)。上接收部段(503)包括由矫形助行装置(500)的正中面(Mp)分开的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并且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独立地围绕或相对于正中面(Mp)铰接,以在上接收部段(503)的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之间沿主体(501)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中的一个张开或收回一段可变的距离。主体(501)可包括由膨化热塑性塑料材料整体式形成为连续结构的上接收部段(503)、下接收部段(505)和鞋床(507)。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家庭事故、工作场所事故及运动相关创伤常常会导致涉及小腿和脚部的扭伤、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手术干预或某些医疗状况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下肢中的其他伤口或敏感区域。这些损伤会对个人产生大范围的影响,并且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不进行治疗、稳定和/或保护,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增加。
在受伤或手术后用于治疗、稳定和/或保护下肢的现有技术方案可分为两种方式:浇注系统和矫形支架。每种方式都可以为使用者的肢体提供所需的刚性支撑,但都有明显的缺陷和缺点。
已知的浇注系统通常直接制造在使用者的肢体上,并且可以直接符合使用者的独特身体结构。浇注系统包括内部衬垫和外部材料层,其可在第一状态下模制成形,之后转变成刚性材料状态,例如为施加在肢体上的模制成形的、然后在适当位置硬化的石膏或树脂。浇注系统通常制造起来困难且麻烦,一旦硬化就无法调节,除非破坏否则就不容易拆卸,无法重复使用,不透气或不卫生,并且必须长时间不间断地穿戴。
矫形支架包括各种夹板、支架和助行靴。支架可以大批量生产,并且可由允许针对使用者的肢体进行调节或收紧的复杂的多部件系统形成。这种多部件系统通常包括多个绑带或其他固定机构,以及用于将衬垫结构固定在肢体周围的刚性的塑料壳或夹板,用于将肢体包围或包裹在柔软或设置有衬垫的内部覆盖物和较硬的框架或外壳中。多部件系统的复杂性和所需材料的成本使得矫形支架对于符合使用者的身体结构或治疗需求的个性化构造来说是不经济的。
因此,需要一种稳定的方案,能够以低成本适应使用者的身体结构,并且能够以较不复杂或不复杂的多部件系统围绕使用者的肢体进行调节。
此外,不合适的浇注系统和复杂的矫形支架都很笨重。浇铸件的外表面可能是粗糙的,而矫形支架的表面轮廓是不均匀的,并且它们都经常会扰乱衣服、家具和/或床上用品的使用,或导致与使用者的另一肢体不适地接触。因此,还需要一种方案,不仅更加舒适地包围肢体,而且在构造上更轻、更具流线型,并且在使用中更加方便。
现有的装置(包括常规的支杆式助行装置)的另一问题在于,现有的固定技术具有不可弯曲、不舒适和不方便的性质。例如,常规的支杆式助行装置包括脚踏板和2个不可弯曲的支杆(通常为金属的),这些支杆与外壳一起布置为能固定用户身体的一部分。常规装置的不可弯曲特性(为了固定而提供)使得装置难以适应使用者的个人需求和尺寸,特别是小腿周围的需求和尺寸,这尤其是因为现有的装置通常设置为基于使用者的鞋子尺寸,而不是基于使用者的小腿尺寸。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该装置能提供所需的固定,同时还能减小由现有的装置的不可弯曲的性质所带来的问题。
本发明的矫形助行装置或助行靴弥补了两种现有技术方案之间的空白,提供了可调节地符合使用者的个体结构的方案优点,并且没有带来增加重量、复杂度和成本的相关缺点。
发明内容
本文介绍了一种矫形助行装置或助行靴,其设置有便于穿脱的构造,并且能为肢体提供可靠的保护和支撑。
助行装置可构造为具有半刚性的主体材料,以减小助行装置的复杂性、成本和重量。主体材料的半刚性性质为肢体提供了刚性支撑,并允许助行装置弹性地保持或返回其原始形状,同时具有柔性或弹性以利于经常性且舒适的穿脱。尽管半刚性的主体材料是优选的,然而其他类型的材料也是可行的。
助行装置结合了浇注系统的强度、支撑和定制适配,以及矫形支架的可调节性及其他功能和结构的优势。由于使用了半刚性的主体材料,所以助行装置可以有利地制造为具有一体式构造或单件式构造,或具有多个部件。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优选地构成一体式构造,以能够舒适且容易地调节为配合在肢体周围,而没有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所需的额外的夹板、支撑件、衬垫或其他部件。相对于浇注系统和传统的矫形支架而言,半刚性的主体材料能进一步降低助行装置的成本和重量。
可以调整助行装置的主体的材料特性,以适应助行装置所需的适配和固定。更大的弹性可以将助行装置在肢体上驱使到闭合位置,从而有助于在活动期间将助行装置固定在使用者的肢体上。更大的刚度可用于非常需要相对于外力进行保护的伤处,和/或设置在需要更多固定或支撑的区域中。
助行装置的主体可以有利地构造有在助行装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的光滑、流线型且柔软的表面,同时还保持足够的强度来稳定肢体。光滑的表面可以防止助行装置挂在衣物或其他物体(例如,膝盖、踏板车或拐杖)上,或避免在睡觉或其他活动时感到不适。
可以基于个体使用者的需求和/或活动水平来选择用于助行装置的主体的材料。较厚或较高密度的材料可用于活动程度较高的使用者,而较薄或较低密度的材料可用于活动程度较低的使用者。可以基于使用者的受伤情况和使用者的活动程度来调节助行装置的主体的材料特性的变化,以治疗许多损伤和使用者。
通过类似的方式,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使用变化的材料特性(包括主体材料的不同的厚度、密度或硬度)来调节助行装置位于肢体周围的不同部分的柔性和弹性。受伤区域可以受到更大的支撑、压缩、固定或保护,而其他区域则具有更大的移动性和舒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助行装置主体的主体材料的厚度和/或密度可以从助行装置主体的近端到远端增加,从而向受伤的脚部或踝部区域提供更多的支撑,同时在小腿区域周围保持舒适的配合,尤其是对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小腿的使用者来说都是如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助行装置主体的主体材料的厚度和/或密度可以在内端部分和/或外端部分更大,或者在前端部分和/或后端部分更大,以形成具有类似于夹板或框架的效果的特性的支撑物,而不会增加复杂性、成本或重量。更大的厚度和/或密度可以针对内端旋转和内端旋转形成更大的支撑,和/或针对前端旋转和后端旋转形成更大的支撑。助行装置的主体可以定制为用于治疗损伤(例如,扭伤),或适应使用者的需要,而无需添加复杂的夹板、衬垫或其他部件。
一种示例性的主体材料可以是膨化塑料。通过理解膨化塑料,可以理解,塑料可以是多孔的或泡沫状的,例如闭孔的。可以根据膨化塑料的刚度或材料组成或结构(例如,厚度)或者根据它们两者来选择膨化塑料。膨化塑料的一个例子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其可以是膨化橡胶或泡沫橡胶,并且可以是弹性体聚合物,其能形成具有橡胶似的柔软性或柔韧性的材料。EVA可以具有不同比例的乙酸乙烯酯,其在结构上可以改变EVA的韧性和刚度。其他聚合材料也可以形成主体,并且材料可以选自包括聚氨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非限制性的组。
与传统的矫形助行装置相比,膨化塑料提供了刚硬但更轻的主体。膨化塑料还提供了便于助行装置的穿戴的柔性。通过设置在助行装置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开口,有利于一体式的助行装置的穿脱,该至少一个开口可以是狭长开口的形式或另一种形式。至少一个开口可以构造为沿着助行装置的肢体接收区域将助行装置主体部分地分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该至少一个开口可以沿着肢体接收区域的长度延伸,以允许使用者将助行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向后折叠,以将肢体插入该肢体接收区域中,而不会使受伤的肢体或关节过度弯曲。这可以有利地使得在仰卧姿态(例如,手术后)中更容易穿戴。
该至少一个开口还可构造为在将助行装置主体固定到肢体上时允许接触到肢体。助行装置的主体可以固定使用者的踝部,同时还具有暴露出脚部和脚趾的近端侧的狭长开口。这样的构造允许临床医生在脚的周围进行包扎,为受伤的脚趾提供额外的空间,和/或在不牺牲所需的稳定性、固定性或支撑性的情况下增加脚的近端侧的通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开口可以仅沿着助行装置的肢体接收区域延伸,助行装置的底面可保持更多的结构完整性,并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保护和舒适性。
至少一个开口可以设置为使得助行装置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构造为外端部分和内端部分,或者构造为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在一种变体中,至少一个开口可以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使得该至少一个开口能围绕矫形助行装置的肢体接收区域缠绕或盘绕。
在另一实施例中,助行装置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可限定至少两个狭长开口,它们沿助行装置的肢体接收区域将助行装置的主体部分地分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至少两个狭长开口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一侧和第二侧构造为外端部分和内端部分,或者构造为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在一种变体中,至少两个狭长开口中的一个或全部都可以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
助行装置主体的底面可设置有凹槽部分,以利于助行装置的穿脱。凹槽部分可以构造为允许助行装置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张开,从而为了使用者肢体的插入或移出提供更大的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部分可以构造为从底面的后端延伸到前端,并能提供用于分离助行装置的外端侧和内端侧的关节或顶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需要使用者移动或操控肢体的情况下,例如当使用者仰卧式地躺在医院病床上时,将步行装置的主体有利地打开并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
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理解的那样,凹槽部分和至少一个开口的布置和构造是可以改变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助行装置主体的至少一个开口由助行装置主体的与第二边缘相对的第一边缘所限定。第一边缘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接收凹槽,第二边缘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第一边缘的接收凹槽相对应的凸出部。接收凹槽设置为能接收该凸出部,并有助于封闭助行装置主体的至少一个开口,从而能改进助行装置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的贴合性和封闭性。接收凹槽和凸出部中的一个或全部都可以设置有摩擦增强元件,以改进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连接。
凸出部与接收凹槽的组合导致了通过将助行装置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锁定在一起能使助行装置主体更好地抵抗外力。此外,凸出部与接收凹槽的组合有利地避免了助行装置主体的边缘中的交叠,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的这种交叠会导致不均匀的闭合以及在交叠的边缘处的滑动,从而会降低舒适度和顺应性和/或使用有效性。
凸出部与接收凹槽可以构造为具有互补的形状或表面,以改进助行装置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锁定。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凸出部可以具有J形钩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其设置为能与接收凹槽内的相应槽口或形状相接合。在一个变体中,凸出部和接收凹槽可以设置有增强摩擦的表面纹理。
在另一变体中,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可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凹槽和至少一个凸出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各自的至少一个接收凹槽和至少一个凸出部可以设置为具有相应的形状,以在助行装置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形成拉链状的紧固。
如上文所述,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的锁定或接合或者至少一个凸出部与至少一个接收凹槽之间的锁定或接合可以受到助行装置主体的弹性和/或使用者施加的力的影响,以使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对齐。还可以设置闭合机构,以将助行装置固定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
助行装置主体还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以将助行装置主体固定和/或紧固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该至少一个固定件可以包括钩环紧固件、绑带、带扣,或者设置在助行装置主体上、缠绕在助行装置周围的用于封闭或固定的其他机构等。
助行装置的主体可有利地构造有至少一个接收件,用于在没有附加部件的情况下接收至少一个固定件。该至少一个接收件可包括位于助行装置主体中的至少一个通道、孔、狭槽、狭缝或开口。
如果至少一个接收件构造为至少一个通道、孔、狭槽、狭缝或开口,那么该至少一个接收件可以延伸一定距离而进入和/或穿过助行装置主体的半刚性材料并进入助行装置主体的肢体接收区域内。
至少一个固定件可以穿过至少一个接收件,使得该至少一个固定件可以结合到助行装置主体中,并紧贴使用者的肢体。助行装置主体可以在与肢体的结构形状相对应的位置处(例如在小腿肚处)设置有位于助行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中的多个通道或穿过助行装置主体的外表面的多个孔,以用于固定具有不同身体结构尺寸/形状的使用者。在一些构造中,至少一个接收件可以包括位于助行装置主体的底面中的接收件。这样的构造对于将助行装置固定到使用者的脚上是有利的。
参见上文的描述以及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本文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结构和/或需要来设置至少一个固定件和至少一个接收件。
助行装置主体可以设置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设置为能在助行装置的外侧和内侧之间提供通风。在一种变体中,助行装置主体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水分从肢体导向多个开口的通道。与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和方法相比,这种设置可以增加通风,以用于冷却和干燥助行装置主体内的肢体。
助行装置主体可以制成不同的尺寸,和/或可以进行修改以匹配使用者或肢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助行装置主体可以设置有切割标记,用于调节助行装置的长度或尺寸。切割标记也可以沿着助行装置的其他部分设置,以用于选择性地移除助行装置主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从而减轻助行装置主体的重量,减轻受伤区域上的压力点,或有助于特定区域的医学治疗。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凸出部可以构造为具有多余的长度,使得可以修剪该至少一个凸出部来调节助行装置主体的肢体接收部分的尺寸。
根据上文所述,可以对助行装置的主体进行简单修改,以及适应短型肢体或肿胀肢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装置的可调节框架的部件而言,助行装置主体的切除部分的花费更小,并且消除了每次使用时重新布置部件的需求。一体式的助行装置消除了多部件系统的额外重量和复杂性。助行装置的底面可以构造为鞋底,并且设置为摇摆式形状、摩擦增强的表面图案和/或可变的厚度或刚度,以允许使用者更舒适地行走。
在一种变体中,可以在助行装置主体的底面上附接独立的外底或类似的拖鞋底,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外底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在助行装置主体上,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保护和支撑,包括摇摆式形状、摩擦增强的表面图案和/或可变的厚度或刚度等,以允许使用者更舒适地行走。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底可以构造为具有允许与助行装置主体的改进连接的构造。助行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可设置有与外底中的至少一个凸出部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接收凹槽。
在这样的构造中,在使用者穿戴上助行装置之后,外底可以容易且简单地固定到助行装置的主体上,而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或费用。类似地,可以去除外底,以用于随后的脱下助行装置,或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调整助行装置。在具有上述接收凹槽和凸出部的实施例中,接收凹槽和凸出部可以定位成能避开肢体的敏感或受伤区域,和/或提供改进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助行装置主体上附接护罩部分,以向使用者的肢体的某些部分提供更多的保护。护罩部分可以包括与助行装置主体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并且可以类似地包括至少一个接收件,以用于接收助行装置主体的至少一个固定件。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护罩部分可包括用于开放脚趾的助行装置主体的覆盖物。这样的构造提供了对开放脚趾的助行装置主体进行封闭脚趾构造的额外保护的优点。
助行装置主体的内表面可沿助行装置的整个内部或在需要更大摩擦或缓冲的某些位置处设置有增强摩擦的表面纹理或多个凸起。通过设置增加摩擦的表面或多个凸起,可以在肢体与助行装置之间建立更牢固和更有弹性的配合。表面纹理或多个凸起可以构造为具有可变的延伸长度,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或贴合性,或缓冲压力点。助行装置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的衬垫。可以将记忆泡沫或类似材料固定到助行装置的踝部,以使得与助行装置主体的接触更加柔软,并在助行装置主体与使用者的不同尺寸的肢体之间提供改进的接合。
肢体接收区域本身具有上接收部段和下接收部段。上接收部段具有圆柱形或圆锥形的基本形状,例如管状的基本形状,使得上接收部段符合肢体的形状。下接收区域可以具有与脚部或其他肢体相符的形状,并且可以设置有开放或封闭的脚趾部分。
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以包括EVA、橡胶泡沫、闭孔泡沫、泡沫状材料或具有前述必要材料特性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可以减轻助行装置的重量的材料是优选的,其能为肢体提供足够的强度和支撑,并提供足够的柔性,以利于轻松的、经常性的穿脱。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具有其他的有利特性,例如,更好的耐用性和舒适性。更耐用的材料使用寿命更长,且更易于清洁。耐溶剂和高温的材料(如EVA的情况)是有利的,因为它很容易用溶剂清洗和/或高压灭菌。所有这些特征都能改善用户体验,同时降低复杂性、成本和体积。
根据本文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制造成许多尺寸和构造。一些实施例可以有利地构造为可堆叠的,以便于存储和运输。在一个实施例中,助行装置主体可以构造为能打开成平坦状态,并且第二助行装置主体、第三助行装置主体等可以插到其上,以用于堆叠和存储助行装置主体。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矫形助行装置具有由至少一种聚合材料形成的主体,该主体限定了上接收部段、下接收部段和鞋床。上接收部段包括由矫形助行装置的正中面分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能独立地围绕正中面或相对于正中面铰接,以沿着主体的前端侧或后端侧中之一在上接收部段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张开或收回一段可变的距离。与该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一样,该实施例提供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使用者处于仰卧姿态时将助行装置穿戴在使用者身上,其中可以在不需要抬起腿或膝盖(这是目前需要进行的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在腿上。
助行装置的主体可以限定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开的至少一个开口。该至少一个开口可以是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分开的至少一个狭长开口。至少一个开口的宽度可以从上肢体接收部段的近端到远端逐渐变窄。该至少一个开口可以从下肢体接收部段的近端到远端变宽。至少一个开口中的第一开口可以在主体的前端侧上沿着整个主体从上接收部段延伸到下接收部段。
根据一种变体,助行装置主体可以形成至少两个开口。至少两个开口可以将主体的上接收部段部分地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至少两个开口可以大体上沿着正中面彼此相对。
助行装置的主体可以包括上接收部段、下接收部段和鞋床,并且可由至少一种聚合材料形成连续且一体式的结构。至少一种聚合材料可以是膨化热塑性塑料。
上接收部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具有大致相同或对称的轮廓,使得上接收部段设置为能用于使用者的右腿和左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可具有在上接收部段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之间延伸的曲线轮廓。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沿其内表面具有大致对应于内表面的凹凸性的凸形轮廓。上接收部段可以具有变化的壁厚。
下接收部段可包括由正中面所限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助行装置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具有大致相同的轮廓,使得下接收部段设置为能用于使用者的右脚和左脚。鞋床包括沿着或大致平行于矫形助行装置的正中面延伸的至少一个狭长沟槽。该至少一个狭长沟槽可以沿着鞋床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延伸,并以一定厚度延伸到鞋床中。
主体可以设置为从近端到远端具有增加的刚度。主体可限定有大体上将上接收部段与下接收部段分开的曲线的加强特征。该加强特征比与其邻近的主体区域限定了更大的主体刚度。
通过以下描述、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随附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处于闭合构型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显示了图1中的矫形助行装置处于打开构型中的立体图。
图3显示了图1的矫形助行装置中的连接边缘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处于打开状态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显示了图4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底面的立体图。
图6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B显示了图6A中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7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B显示了图7A中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7C显示了图7A中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8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B显示了图8A中的实施例的后部/前部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B显示了图10A中的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图。
图10C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D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E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F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G显示了图10F的细节图。
图10H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B显示了图11A中的实施例的加强部件的前视立体图。
图11C示意性显示了将鞋底部件设置到矫形助行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11D显示了安装有鞋底部件的图11C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立体图。
图12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2B显示了对图12A中的实施例进行调节的示意性前视立体图。
图13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4A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4B显示了图14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细节XIV处的细节图。
图15A显示了处于闭合构型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5B显示了图15A中的实施例处于打开构型中的后视立体图。
图16A显示了处于第一构型(I)和第二构型(II)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6B显示了具有铰接特征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7A显示了设置为通用的矫形助行装置的立体图。
图17B显示了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侧视图。
图17C显示了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前视图。
图17D显示了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后视图。
图17E显示了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俯视图。
图17F显示了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仰视图。
图17G显示了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各自相对于彼此铰接。
图17H示意性显示了当使用者处于仰卧姿态中时穿戴图17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示意图。
图18A显示了根据一种变体的设置为通用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前侧的示意图。
图18B显示了图18A中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后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例的介绍和用语的定义
矫形助行装置的实施例用于相对于使用者穿脱,并设置为用于稳定和支撑使用者的身体部位(例如,使用者的小腿、脚踝和脚部)。
助行装置具有半刚性或刚性的主体材料,以降低助行装置的复杂度、成本和重量。当助行装置穿戴在肢体上时,主体材料的半刚性的性质能提供刚性支撑,并允许助行装置能够弹性地保持或回复到其原始形状,同时,助行装置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或弹性,以便于经常性的穿脱。与常规的矫形助行装置不同,上述助行装置的主体的优选实施例由单一材料构造,并且能消除采用不同结构材料的必要性。助行装置能消除通过粘合剂和紧固件将不同材料固定在一起的需要,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以承受由脚部、脚踝和腿部所承担的法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同时还能稳定肢体并提供紧密贴合。然而,可以预见的是,矫形助行装置不必仅限于一体式构造。
本发明的助行装置结合了浇注系统的强度和支撑能力以及矫形助行装置的可调节性。然而,由于使用了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因此该助行装置可以有利地制造成整体式的构造,或具有一体式构造。这种简化的构造能提高使用的容易性和舒适性,并提供更加轻质的结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例适于支撑和稳定具有各种身体形状和尺寸的许多使用者的身体部位,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将尺寸设计为适应不同类型、形状和尺寸的身体部位。助行装置可以是适应于下肢和脚部的一般尺寸和形状的现成产品,或者也可以很容易地定制。
应当理解,除非在本文中将用语定义为具有所描述的含义,否则不欲明确或间接地将这些用语的意义限定至超出其普通含义或通用意义之外的范围。
虽然仅描述和示出了前述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的替代和修改(诸如由其他人所提出的那些)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虽然仅结合符合小腿和脚部的形状对矫形助行装置进行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原理可扩展至其他类型的矫形装置和/或用于其他肢体或身体部位。
为了易于理解所公开的矫形助行装置的实施例,对矫形助行装置的前端部分或前侧部分及后端部分或后侧部分进行独立的描述。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由如图17A所示的额状面或冠状面Fp所限定。矫形助行装置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共同作用,以形成包围使用者的身体部位的用于支撑和稳定的靴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矫形助行装置的外端部分和内端部分进行独立的描述。外端部分和内端部分由如图17A所示的正中面或矢状面Mp所限定。矫形助行装置的外端部分和内端部分共同作用,以形成包围使用者的身体部位的用于支撑和稳定的靴子。在矫形助行装置对于左右腿和脚都是通用的或大致对称的情况下,至少如图17A所示,矫形助行装置的侧面SI、SII仅被正中面所分开。
用语“后端”还具有其普通含义,并且是指在一位置之后、或在其后侧的位置。用语“前端”具有其普通含义,并且是指在一位置之前、或在其前侧的位置。用语“内端”具有其普通含义,并且是指靠近身体的正中面的位置,例如脚的内侧。用语“外端”具有其普通含义,并且是指远离身体的正中面的位置,例如脚的外侧。
用语“远端”具有其普通含义,是指远离肢体的连接点的位置。用语“近端”具有其普通含义,并且是指更靠近肢体的连接点的位置。然而,一个结构可以相对于另一参考点位于近端或远端。膝盖在大腿的远端,但在小腿的近端,然而在矫形助行装置的语境下,膝盖用作参考框架,使得近端Pr更靠近膝盖,而远端Di更远离膝盖。
用语“刚性”、“半刚性”和“可压缩”可以区分矫形助行装置的某些特征部分的特性。用语“刚性”应表示该装置的构件没有柔性。在“刚性”的支撑件或壳体的语境中,它应表示,在对支撑件或壳体施加力时,它们不会失去其整体形状,并且如果用足够的力来弯曲支撑件或壳体,则可能会破坏他们。
至于“半刚性”,该用语大体上用来表示这样的支撑件特性:能提供支撑和自立支撑;然而,这种支撑件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或弹性,并且在被施加适当的力时可连续变形。用语“可压缩”大体上可以形容这样的结构特征:能因施加在结构特征上的力而减小尺寸或体积。“膨化”塑料可以具有轻质的蜂窝状结构,例如为闭孔泡沫,然而,膨化塑料也可以涵盖多孔材料或其他大体上为轻质或低密度的材料。
用语“一体”通常可以表示,助行装置的元件在结构上是连续的,与包括独立的和空间可调节的部件的装配件相反。用语“狭长”大体上可以表示,助行装置的元件的长度大于其宽度。
B.实施例的描述
图1示出了处于闭合构型中的矫形助行装置1的前端视图。矫形助行装置1具有一体式的构造,该结构是连续的且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设置为能围绕使用者的身体延伸而不会被中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矫形助行装置1的主体2包括单体材料件。
主体2具有与肢体相对应的形状,并具有一体式的构造,以紧密贴合使用者的身体。主体2构造为在如图2所示的打开构型中能接收使用者的肢体,并且在如图1所示的闭合构型中能围绕使用者的肢体闭合。在图1的闭合构型中,主体2可具有靴子的大体形状,与使用者的脚部和使用者的小腿的一部分(包括脚踝)的形状相一致。当处于靴子的大体形状中时,由于助行装置1的轮廓符合小腿和脚部的大体形状,所以助行装置1的轮廓和体积明显具有流线型。与传统的助行装置不同,主体2的内周和外周都与小腿和脚部的结构形状基本上形状配合。
主体2可配置为用于使用者的预期治疗目的。主体2的高度可以根据要治疗的状况而变化。主体2可以具有沿使用者的小腿向上延伸的高帮,或者可以制造或调整为具有低帮。助行装置1可以构造成不同的高度,以适应用于治疗的病理和适应症。
由于助行装置1的一体式构造,主体2可具有开放或封闭的脚趾部分9。封闭的脚趾部分可优于现有技术的浇注件的实施例(在浇注件的实施例中,只能通过紧密地缠绕脚趾区域来形成封闭的脚趾部分)以及矫形支架的实施例(在矫形支架的实施例中,由于多部件系统的限制,所以脚趾保持开放状态)。与现有技术中的系统相反,助行装置1可构造有围绕和保护、但并不紧密缠绕使用者的脚趾的封闭的脚趾部分9,从而比现有的助行装置更加舒适。封闭的脚趾部分9在不显著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提供了相对于环境的保护性屏障。与传统的助行装置相比,在穿上助行装置1时,闭合的脚趾部分9能优选地在解剖学上符合脚趾的轮廓,并能改善步态,从而使得使用者在穿戴助行装置1时更容易走路。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开放式的脚趾构造(未示出)对于向使用者的肢体提供更多的接触、空间和/或通风而言是有利的。有利的是,主体2可构造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或可以切割或以其他方式改变以适应用户的需求。
主体2可以由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形成为整体式部件。半刚性的主体材料能降低助行装置1的复杂性、成本和重量。主体材料的半刚性性质能为肢体提供刚性支撑,并允许助行装置1弹性地保持或恢复其原始形状,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或弹性,以便于经常穿脱。用于形成主体的优选的材料包括膨化聚合物,例如:EVA、橡胶泡沫或闭孔泡沫。可以使用具有足够刚度的替代聚合物材料,以紧密地支撑和保持下肢和脚部,同时为元件提供保护性屏障,并使主体2同样可以用作经受反复的地面冲击的鞋底。用于形成主体的材料还可以在不牺牲所需的坚固性的情况下有利地减小助行装置的主体重量。
根据一个优选的治疗和/或稳定情况,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构造为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包括材料厚度、密度等。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构造为能基本上保持主体2的闭合构型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构造为使得主体2能在未向主体2施加力或压力时提供压缩,以将主体2固定在肢体周围。肢体2的形状可构造为能支撑特定的区域,或防止肢体的特定运动。
助行装置1和主体2的内部可由两个部分限定,即用于限定矫形助行装置或靴子1与小腿相对应的上部或近端部的上接收部段4,以及用于限定靴子1与使用者的脚部相对应的下部或远端部的下接收部段6。用于形成主体2的优选材料为结构泡沫,主体2可直接固定在肢体上,并能在没有不适感的情况下提供刚性和压缩支撑。
主体2的底面8作为鞋底可构造为具有增加的厚度,或者可以设置有外底。鞋底8可以包括具有诸如增加厚度或防滑表面之类的材料特性的区域,或者可以包括附接的外底。如果鞋底8由主体2形成,则其可以设置有踏面,以在使用者行走时辅助使用者,或者可以是大体上光滑的,以减小整体形状和面积,或者可以使用这两者的组合。可以将楔形物插入助行装置1中,以提供对跟腱的支撑和/或保护。
与传统的助行装置相比,由于助行装置1大体上形成为一体式的主体,因此助行装置1的形状配合性质具有更流线型的形状,并且更符合人脚的形状。围绕助行装置1的脚部部分延伸的倒圆边13示意性显示了助行装置1如何更加构造为能符合人脚轮廓的结构袜,而不是一般形状。助行装置1的形状源自其模制成人脚的形状,并具有一体式的圆周设计。
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主体2限定了至少一个开口10,以利于矫形助行装置1的穿脱。在图1中,至少一个开口10显示为狭长开口,从主体2的一个端部处的近端部分延伸到主体2的第二端处的远端部分。助行装置1限定了位于上接收部段4和下接收部段6处的开口,从而使得肢体(例如,脚部)能滑入像靴子一样的助行装置1中。至少一个狭长开口10将主体2分成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它们相接合以密封或包围使用者的小腿和脚部。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狭长开口10可以仅使上接收部段4打开,从而能增加由下接收部段6所提供的强度和支撑。
图2示出了至少一个狭长开口10包括将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分开的前端狭长开口10A和后端狭长开口10B。狭长开口10A、10B可以分别形成,并且可以相对于彼此闭合,使得后端开口10A可相对于前端开口10B独立地闭合。
两个狭长开口10A、10B可以蛤壳式构造闭合,相对于位于远端处的后端端部25和前端端部27偏斜。通过这种方式,助行装置1的远端能提供基座,狭长开口10A、10B能相对于该基座打开,以接收使用者的小腿和脚部。狭长开口10A、10B可以相对于远端偏斜,从而允许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的近端铰接,以使助行装置1的肢体接收部分15显著地打开可变的尺寸,从而容纳不同尺寸的下肢和脚部。形成助行装置1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弹性,以承受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相对于端部25、27的反复偏斜。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2对应于外端侧,第二侧部14对应于内端侧,并且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能提供针对肢体的外端运动或内端运动的支撑。优选地,至少前端端部27在未达到助行装置1的封闭的脚趾部分29处便终止,以确保对使用者的脚趾的保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开口10不延伸到主体2的底面8,或不沿着主体2的底面8延伸(当底面8设置为用作接触表面时),以便不干扰底面8的任何表面轮廓。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狭长开口10可布置为沿纵向和横向延伸,以在主体2的优选部分中提供更多的支撑。至少一个开口10可大体上沿着助行装置1的额状面限定(对应于腿部),以允许小腿从侧面进入。
如果使用者要穿戴图2中的助行装置1,使用者仅需将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拉开,即可将肢体接收区域15扩展到打开状态,以引入用户的肢体。当使用者释放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之后,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可以返回到闭合状态并包围肢体。
在任意的实施例中,合适的紧固件可以将助行装置1保持在闭合构型中,该闭合构型可限定为至少一个开口10为闭合或大体上闭合的。可以在助行装置的主体2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带扣、绑带、按扣、钩子和其他钩件,以在使用者穿戴时使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保持为彼此直接相邻或大致相邻。尽管不限于此,然而优选的是,助行装置1在使用者周围形成或沿使用者周向地定位,以在使用者进行康复期间完全阻止下肢的运动。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助行装置1紧紧固定在使用者的受伤区域周围,以及至少通过紧固件将助行装置的主体2固定在使用者身上来保持肢体位于固定位置。
半刚性的主体材料可构造为具有预定的厚度、密度和/或刚度,使得主体2可以紧压在肢体或肢体的优选区域上。半刚性的主体2优选地构造为具有能保持对于使用者来说足够的柔性的厚度、密度和/或刚性,以在引入肢体时打开主体2。主体2在整体上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对应于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4的额状面的侧面部分可以具有较大的厚度,以在主体2的需要更多运动限制的其它区域上提供额外的支撑。
主体2可以在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上具有增加的厚度,使得下接收部段6的刚度比上接收部段4的刚度要大。主体2可构造为在有伤区域的周围具有更大的厚度,或者构造为在主体2内形成更厚且更具刚性的“框架”。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替代方案中,矫形助行装置1可具有低帮构造,以使得在有或没有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开口10的情况下使用者都可插入肢体。在这里,低帮构造应理解为对应于对低帮鞋的理解。主体2的长度可以制成任何必要的长度,以向使用者提供适当的支撑。
主体2的材料特性可以变化以利于穿脱。足跟支撑区域可构造有较大的弹性,以允许使用者的足跟在穿戴期间压缩足跟支撑区域。然后,可使足跟支撑区域围绕足跟向上移动,或在足跟周围弹性地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可以根据材料相对于助行装置1的位置来改变材料特性,或者还可根据相对于助行装置1的位置来调节结构特性,例如厚度。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主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16,这些开口构造为允许肢体通风,减小区域上的压力,和/或减轻主体2的重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本文的教导可以理解,在主体2中设置或布置多个开口16时,应当考虑通风、减小压力和减轻重量相对于由主体2所提供的支撑或强度的潜在损失的优势。因此,开口16的布置例如可优化为能在不牺牲支撑的情况下减轻助行装置1的重量。
主体2可设置有切割标记,使得使用者或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切除或去除主体2的一些部分,或者调节矫形助行装置1的尺寸或重量。主体2可以简单地构造为紧密贴合肢体,而不接触对接触敏感的肿胀或受伤部分。通过相同的方式,可以在上接收部段4上设置切割标记,以针对使用者来调节主体2的高度。除了用于修整助行装置1的长度的指导之外,还可以例如通过凹口或凹槽沿着主体2设置切割线。
如图2中的实施例所示,至少一个狭长开口10或多个狭长开口10A、10B可以由第一侧部12上的第一边缘20和第二侧部14上的第二边缘22所限定。第一边缘20可设置有接收凹槽21,其设置为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边缘22的凸出部23。
参照图3,接收凹槽21的形状构造为与凸出部23的形状相对应。接收凹槽21和凸出部23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边缘20和第二边缘22的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J形钩形状。接收凹槽21和凸出部23的表面还可设置有摩擦增强纹理,以加强第一边缘20与第二边缘22的锁定。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0和第二边缘22均可设有至少一个接收凹槽21和至少一个凸出部23,以通过交替的、拉链式的方法进行锁定。
为了增加主体2在肢体周围的舒适性和贴合性,肢体接收区域15的内表面可设置有带纹理的表面或多个凸起。该带纹理的表面或多个凸起设置为允许针对肢体的运动来增加摩擦,或者为肢体提供较低密度的衬垫。
图4和图5示出了助行装置17的另一实施例,该助行装置的底面28设有凹部30,以利于助行装置17的穿脱。凹部30可构造为能增大位于助行装置17的第一侧部18和第二侧部19之间沿着至少一个开口的可变距离d,以提供供使用者的肢体插入的更大的开口。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部30显示为从底面28的后端32延伸到前端34。凹部30用作为用于分离助行装置的外端侧和内端侧的关节或顶点。通过这种方式,可在不需要使用者移动或操控肢体的情况下(例如,当使用者躺在医院病床上时)将助行装置的主体有利地打开并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凹部30和至少一个开口的位置和构造是可以变化的。
图6A和图6B显示了助行装置31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该助行装置具有用于支撑周向绑带39A、39B的一体式的绑带保持机构36A、36B。绑带保持机构36A、36B可包括由助行装置的主体形成的至少一个通道、孔、狭槽、狭缝或开口,以允许插入绑带39A、39B来闭合助行装置31,和/或使绑带39A、39B围绕助行装置31牢固地固定。
助行装置31还具有这样一种构造,该构造可容易地容纳不同尺寸的脚和小腿,同时通过形成开放的脚趾部分37而允许接触脚趾。助行装置31的脚背部分35还可与脚趾部分37一起打开,以使脚背部分35处释放。助行装置31优选地在近端38A和远端38B之间形成连续的开口,并且在前侧由绑带39A、39B闭合。助行装置31的后端侧可以闭合而没有开口,或者可像其他实施例中那样包括后端开口。如果助行装置31仅设置有前端开口33,那么助行装置31的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弹性,以调节至助行装置31的前端侧周围的开口来容纳小腿和脚部,然而当绑带39A、39B张紧时,助行装置31能稳固且牢固地抑制脚踝和脚部的运动。
图7A至图7C示意性显示了另一种助行装置40,其具有不同地形成的部分,这些部分优选地来源于整体式构造,可以被认为是同时模制的,或者后期制造为具有不同地形成的部分。不同地形成的部分可以在结构上不同地布置,或者可以形成为具有不同的性质,或者两者皆有。
助行装置40包括主体44,其限定有用于接收绑带(未示出)的凹部41。凹部41大体上围着助行装置40周向延伸,以容纳绑带,该绑带同样优选地围绕助行装置40周向固定,以使前端开口53和后端开口59闭合。如前述实施例中那样,助行装置40形成绑带保持机构43,以将绑带保持在凹部41内。绑带保持机构43限定有供绑带延伸穿过的狭槽45。
助行装置40在靠近鞋底47的远端处限定有垫块46A、46B。垫块46A、46B可以是助行装置40的加厚区域,其厚度大于相邻部分48的厚度,该相邻部分可具有更大的柔性。垫块46A、46B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成分形成,可以是表面粗糙的,或者可以具有其他特征,以与相邻部分48相比具有更大的韧性,这是因为垫块46A、46B可能会遭受更多的磨损和撕裂。
鞋底47与助行装置40的其他部分相比可由更坚韧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具有踏面特征51,以改善使用者行走时的牵引力。鞋底47的上部49还可提供用于增强耐用性以及使鞋底47的结构增强至对于使用者的脚部来说足够的特征。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底47可由能向使用者提供减振效果和/或能量返回的材料形成。
前端开口53和后端开口59可以彼此不同地形成,以利于穿戴。前端开口53具有脚背开口55,该脚背开口的开口截面比前端开口53的其他部分的开口截面更大,这有助于将脚放到助行装置40内。后端开口59在近端61A处张开,以适应小腿的一般结构(例如,小腿肚处)。后端开口59通过朝着远端61B减小宽度而逐渐变窄,这同样适应了跟腱的一般结构。在具有前端开口53和后端开口59的情况下,这两者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绑带闭合,其中凹部41适当地设置为有助于助行装置40的闭合。
图8A和图8B示出了具有多个部件的助行装置50的另一实施例,该多个部件包括可彼此分离的后端部件52和前端部件54。然而,部件52、54均优选地在结构上是一体的,并且彼此对应地配合。
后端部件52包括与腿部的后端相对应的腿部部分56和踝部部分58,并限定了脚部部分60。腿部部分56限定了布置为向前延伸的近端翼57A、57B。脚部部分60可具有与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实施例类似地限定的底部59。脚部部分60形成了用于接收使用者的脚部的鞋床84。
前端部件54设置为在后端部件52上延伸,并且具有与后端部件52的腿部部分56、踝部部分58和脚部部分60相交叠的腿部部分62、踝部部分64和脚背部分66,以大体上完全包围小腿和脚部。例如,后端部件52的边缘79延伸并与近端翼57A、57B相交叠。前端部件54优选地限定了封闭的脚趾部分68,该脚趾部分包围脚部部分60的脚趾部分。
绑带70、72、74的结构固定在后端部件52和前端部件54上,以将后端部件52和前端部件52、54彼此拉近。前端部件54可形成狭槽76,绑带70沿着前端部件54的一侧上的周向边缘79而围绕狭槽76固定,并且在一体形成在前端部件54上的相应狭槽或支架78的周围接合或成环,其中,形成支架78的材料与形成前端部件54的材料不同,或者支架78由前端部件54形成,例如,支架78由与前端部件54相同的材料整体模制而成。
后端部件52的脚部部分60可以形成具有其厚度的狭槽82,绑带74可送入到该狭槽中,以将前端部件54拉向后端部件52的脚部部分60。绑带70、72、74的构造不限于所显示和描述的那些,而是可具有其他形式,本文设想可使用或采用这些构造。
图9示意性显示了助行装置的任意实施例可如何设置有加强件。具体来说,助行装置100包括主体102,该主体至少沿助行装置100的后端侧形成开口104,从而将主体102的第一近端部分106和第二近端部分108分开。第一近端部分106和第二近端部分108可通过如图6A至图7C所示的绑带构造而被牵引到一起。
助行装置100的后端侧包括从主体102的近端110设置到远端112的狭长的加强件114。加强件114可以在开口104的下方延伸到足跟凹槽128的正上方。足跟凹槽128可设置为减压特征,以缓解助行装置100的足跟冲击。加强件114设置为选择性地插入并穿过由助行装置的主体102形成的保持机构120,其中加强件114的远端124接收于由主体102所形成的远端座126处。加强件114的近端122可以自由地延伸,或者可以被接触到,从而可以移除加强件114。
助行装置100可具有位于主体102的相反两侧上的外端/内端加强件116,以增加助行装置的强度,特别是主体102的踝部部分周围的强度。保持机构130可由主体102形成,或附接到主体102上,以允许向助行装置100选择性地添加外端/内端支撑件116。类似地,前端/后端加强件118可选择性地添加到助行装置100的外端和内端上,并由保持机构132保持和/或由固定件134接收。
可以从具有不同硬度和其他有用特性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加强件中选择上述加强件114、116、118。一些加强件可比其他加强件更具刚性。一个例子包括由可延展的铝构造的加强件,其可适应于特定使用者的身体结构。如有必要,加强件114、116、118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修改。通过设置根据本文的实施例中的加强件114、116、118,助行装置100可有利地包括与现有的装置相比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的主体102,而不会牺牲所需的强度和支撑。
由加强件114、116、118所提供的其他益处或功能可以包括运动范围控制、能量返回,和/或改善的稳定性方向或区域。例如,可以在使用者的踝部附近和使用者腿部的指示侧上设置加强件,以固定和支撑使用者。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另一种助行装置150,其具有可拆卸且可设定轮廓形状的加强件154。虽然上述加强件114、116、118大体上都为杆或棒,但是加强件154可限定由助行装置的相应的凹槽156所接收的特定的复杂的形状,该助行装置的凹槽由助行装置的主体152形成。加强件154可以压配到凹槽156中,或者通过其他已知的诸如粘合剂之类的紧固件或可拆卸的紧固件(例如,钩环连接件)粘附到凹槽156上。加强件154可以通过周向绑带170固定在主体152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助行装置150的后端部分158接收包括近端翼162和远端翼164的加强件154,除了由加强件154的后端部161在近端翼和远端翼164之间提供的后端支撑之外,近端翼和远端翼还能向助行装置150提供外端支撑和内端支撑。可根据使用者的支撑需求而将加强件154选择性地添加到主体152上。
图10A的实施例还示意性显示了助行装置150如何可具有脚背壳体160,该脚背壳体160的边缘轮廓与主体152的边缘轮廓相对应。脚背壳体160的一侧可以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到主体152,或者可以与主体152完全分离。脚背壳体160与主体152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可以设置在脚背壳体160上延伸并连接到主体152的绑带168,该绑带168使脚背壳体160相对于主体152保持。
图10C示出了矫形助行装置172如何可以具有用加强脚板176或其他合适的插入物来加强的鞋床174(或其他位置和部分)。加强脚板176可以由许多结构材料构成,其强度或弹性比形成矫形助行装置172的主体的材料的强度或弹性更大。
图10D示出了矫形助行装置178如何可以具有通过材料厚度或其他结构特征来加强的主体180,该其他结构特征例如为由相对于主体180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形成的补充材料部分181、182、183、184,这些补充材料部分设置在解剖学上可区分的部分中。加强特征181可以对应于脚部,而加强特征182可以对应于踝部或脚踝。加强特征183可沿主体的后端延伸,以抑制柔性,加强特征184可位于脚部之下。
在本文的某些实施例中,与踝部相对应的加强特征182可以相对于主体180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更小的弹性,以改善稳定性和/或固定使用者的脚踝,然而这并无限制作用。作为替代或附加,加强特征183可提供与主体180不同的弹性,以控制脚部的运动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可以设想替代的设置。
图10E示意性显示了一种具有加强特征186的矫形助行装置185,加强特征186意欲围绕或沿着踝部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形成轮廓。指示部或标记187可以表示用于矫形助行装置185的修改的区域,例如用于为了伤口安全、治疗、减压、通风、减轻重量或其他目的而去除材料的切除区域188。标记187可以由主体180形成,并且可以包括主体180的凸出或凹陷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记187和/或切除区域188可以设置在矫形助行装置185的内表面上。
图10F至图10G示出了一种矫形助行装置189,其中边缘部分190具有相对于主体180的厚度tb的厚度te。边缘部分190可具有沿主体180的内侧(如图所示)或外侧形成的锥度部分191。较薄的边缘部分190为矫形助行装置189提供了更具柔性的边缘,以减少压力部分或压力点,和/或允许临床医生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结构来修整主体180。
图10H示意性显示了矫形助行装置192如何可以具有用于修改主体180的切除部分193。在所显示的图示中,切除部分193设置为用于去除主体180的跟腱区域194周围的材料,以提供减压。切除部分193可以形成为材料较少部分,如果不希望被移除,则可以保持为主体180的一部分。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一种助行装置200,包括可以添加到助行装置的主体202上的加强件204的另一示例,以对助行装置200的鞋底进行限定和提供支撑。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件204可以比形成主体202的材料硬得多且强韧得多。加强件204可从主体202下方的脚背部分206延伸到后端部分207。
加强件204的该示例包括脚背部分208、脚趾部分210、鞋底部分212、足跟部分214和后端部分216。加强件204还可具有缠绕在足跟周围(例如在内端侧和外端侧的周围)的翼部218和后端部分214、216。
如图11B所示,可以根据助行装置200需要加强的区域来修改加强件204,而不是使所有的部分都具有加强件。加强件204可以具有例如位于脚趾部分210和脚背部分208之间的有助于弯曲的铰接部分220(例如,活动铰链),同时保持连续形成的加强件204。加强件204不限于连续形成,而是可以包括选择性地设置在主体202的期望部分处的多个部段。加强件204的部段/部分可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材料或特性。
图11C和11D示意性显示了如何将鞋底部件228添加到具有主体223的矫形助行装置222的鞋床226上。鞋床226限定了至少延伸到下接收部段236的一部分中的外表面227。鞋床226可以限定大体上对应于脚趾可延伸的位置的开放的前端区域235。鞋底部件228可具有封闭的前端区域230,该前端区域设置为能与鞋床226的前端侧适当地接合,以封闭开放的前端区域235。
鞋底部件具有鞋床226可以插入其中的空腔229,以及围绕鞋床226的后端区域237延伸的封闭的后端区域231,并且该后端区域231还可以延伸到下接收部段236。如图11D所示,鞋底部件228可具有弹性,由此封闭的前端区域230和后端区域231可以弹性地延伸至适当且紧密地接合在主体223上。鞋底部件228可以形成踏面或其他合适的表面,以向矫形助行装置222提供牵引力。鞋底部件228可以用作为用于将使用者的脚保持在主体223内的鞋床226和下接收部段236处的绑带。
图11C和图11D还示出了主体223如何可以形成凹槽224、225,以用于将绑带232、233保持在预定位置,从而防止绑带232、233在主体223的表面上移动。主体223可以形成具有狭槽240的保持机构239,绑带232、233延伸穿过该狭槽,以为绑带232、233提供额外的保持机构。
鞋底部件228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到助行装置的主体223上,包括但不限于磁体、拉链、钩子和相应的环、钩环紧固件、绑带、卡扣式部件等。鞋底部件228和鞋床226的外表面227可以包括相应的结构(未示出),它们能在处于接合构型中的鞋底部件228与助行装置的主体223之间提供接合和支撑。相应的结构可以包括配合肋,它们能提供结构支撑,并且设置为能进行配合以使得组合好的助行装置的主体223和鞋底部件228的轮廓可以具有最小的轮廓。
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部件228与鞋床226相比可具有更宽的构造,以用于在行走表面上分散压力和优化牵引力。在其他实施例中,鞋底部件228可以包括拉环,以便于穿脱鞋底部件2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个尺寸或版本的助行装置222(因为助行装置222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用户),然而可以提供不同尺寸的鞋底部件228,这些鞋底部件可相对于助行装置222进行更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助行装置222和鞋底部件228的厚度或构造可设置为能减小助行装置222与使用者的未受伤的脚之间的足跟高度差。例如,鞋底部件228可设置为具有与户外用鞋相同的高度或厚度,而鞋床226可以具有较小的厚度,以减小在室内时的足跟高度(例如,如果使用者的未受伤的脚不穿鞋)。
图12A和图12B示意性显示了一种具有不同透气性区域的助行装置250。助行装置的主体252形成助行装置250的框架,特别是沿着后段侧、内端侧和外端侧,以及沿着鞋底或鞋床。在助行装置的主体252外侧的区域中,可以设置织物、泡沫或其他柔性和透气的材料254。主体252可具有绑带段258,该绑带段可设置在透气材料254上,以将助行装置250紧固在使用者的身体周围。助行装置的主体252的框架件或另外的绑带260可与透气材料254相交叠,从而为主体252提供改进的结构。
图12B具体显示了绑带段258、260如何可修剪到对于使用者来说合适的长度。这些绑带段258、260可以由与主体252相同的材料直接由主体252形成。
图13示出了包括助行装置300的另一实施例,该助行装置具有主体302,在主体302内设置有透气材料的桥接区域304。助行装置300具有由主体302形成或由固定到主体302上的独立的材料形成的脚趾部分306。主体302限定了相对于主体302一体且连续的绑带308。绑带308形成了多个设置为用于接收紧固件310的狭槽312,这些紧固件用于固定到由主体302形成的多个狭槽314中的至少一个内。
紧固件310包括由绑带308的至少一个狭槽312保持的基部316。紧固件310通过沟槽322而置于至少一个狭槽312内,紧固件310的头部320从绑带308处凸出,以与主体302的至少一个狭槽314相接合。紧固件310优选地由比形成主体302的材料更硬的材料形成,从而当头部320被压入至少一个狭槽314中时,至少一个狭槽314周围的材料可以稍微屈服以容纳紧固件310。紧固件310的结构可以由形成绑带308和主体302的材料形成。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助行装置35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至少一个绑带358独立地连接到助行装置350的主体352上。主体352限定有边缘354,该边缘限定有狭槽356,绑带358穿过该狭槽而固定。绑带358可以形成凸台360,该凸台的尺寸大于狭槽356的尺寸,以将绑带358保持在主体352上。
图15A和图15B示意性显示了具有主体402的另一助行装置400的实施例,其中后端部分406能从主体处背离前端部分404旋转。助行装置400通过后端部分406打开而提供后部进入开口,以便于穿脱。主体402可以与前端部分404和后端部分406是一体的,从而活动铰链412允许后端部分406铰接。后端部分406可以与近端前端部分410相交叠,并且可通过紧固件416进行紧固。可以设置围绕前端部部分404和后端部分406周向延伸的绑带414,该绑带延伸穿过由后端部分406形成的狭槽418。后端部分406可以包括内端/外端翼308,它们可以围绕前端部分410的一部分延伸并与之交叠,以使得当绑带414围绕翼408和前端部分410延伸时,可以实现更好的贴合性。
图16A示出了具有主体452的助行装置450的一个实施例,该主体具有形成助行装置450的支杆的第一部分454和第二部分456,并且它们设置为能通过相对于由主体452形成的活动铰链458偏置而打开。第一部分454和第二部分456可修整为适应使用者的特定尺寸。第一部分454和第二部分456可以包括独立段459,独立段设置为能相对于第一部分454和第二部分456的相邻段离散和分离,以形成使用者定制长度的支杆。在弯曲部分460的相反两侧(例如,前端侧和后端侧)上可限定凹槽或释放区域464,以减少材料并有利于第一部分454和第二部分456向外和向内偏置。鞋床464可以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包括添加部件,例如跟腱楔、记忆泡沫、减振材料、热成型材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
图16B示出了矫形助行装置470的另一实施例,该矫形助行装置具有设置在助行装置470的铰接部分478附近的铰链特征474,以利于第一部分471和第二部分472在穿戴时大体上沿着矫形助行装置470的正中面打开和闭合。与第一部分471和第二部分472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以具有相似的结构,以允许它们均能铰接。可以在第一部分471和第二部分472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上设置释放区域475、476,以减少铰接部分478处或附近的材料。可以在铰接部分478内设置至少一个材料释放段477,以使第一部分471和第二部分472中的每一个都能更好地相对于彼此铰接。
图17A至图17H和图18A至图18B示出了矫形助行装置500的另一实施例,该矫形助行装置设置为左右腿和脚都通用。助行装置500具有大体上对称的第一侧SI和第二侧SII,它们由正中面Mp分开。图18A示出了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如何相对于彼此对称,使得尽管它们各自具有从近端到远端的曲线轮廓548,但它们也可以适应左右腿和脚。与传统的助行装置相比,曲线轮廓548限定为更自然地贴合腿部、踝部和脚部。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的间隔在上接收部段503逐渐变窄,并且其轮廓构造为至少在下接收部段505中容纳踝部的踝骨。
例如,曲线轮廓548可以限定位于踝部附近的扩张部分550,以用于容纳和舒适地固定使用者的腿部,同时还在渐缩轮廓549处沿着腿部限定有不同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助行装置500可适应对应于左腿的腿部轮廓LL和对应于右腿的腿部轮廓LR,从而能简化向使用者提供适当支撑的方式。鞋床522可相应地形成轮廓,以容纳左右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SI和第二侧SII可以通过对称而限定相同的轮廓,以使得对右腿和左腿一样适配。
图18B示出了助行装置500如何沿着额状面Fp具有改进的额状面控制,特别是考虑到传统的双支杆式助行装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改进的额状面Fp控制:至少上接收部段503和下接收部段505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缠绕在使用者的腿部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周围的延伸区域551、552,使得当绑带553、554设置在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周围时,助行装置500能够更好地稳定或固定腿部。在使用膨化的热塑性材料来形成助行装置的主体501时,能够实现显著的重量节省,因此延伸区域551、553可以设置成不会不利地增加助行装置500的重量。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在助行装置500的内端侧和外端侧上所限定的轮廓可以不是对称的,而是可以是侧面特定式的;也就是说,一些部分可以适配于对于左腿或右腿来说共有的特定尺寸。例如,可以对小腿肚和踝部附近的部分进行调节,以适应特定侧面的尺寸,其中例如,内端侧上的踝部部分设置得更高且更靠前,或者如果所需的空间较小,则可以使其更具轮廓性,以便于使助行装置500具有通用性,这是因为通用的助行装置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容纳任一只踝部。另外,侧面特定式的助行装置500可具有较窄且形状不对称的鞋床507,其中的脚趾部分较窄,以改善站立阶段后期的翻转/步态动力学。
回到图17A至图17H的实施例,助行装置500限定了由至少一种聚合材料所形成的主体501。主体501限定有上接收部段503、下接收部段505和鞋床507。上接收部段503包括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它们由矫形助行装置的正中面Mp分开。
如图17G所示,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设置为能围绕或相对于正中面Mp(通常在下接收部段和/或鞋床处)独立地铰接运动或旋转,以扩大或缩小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之间的可变距离d。该可变距离d可以随着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如下所述地旋转或铰接运动而增大:从竖直的预定构型至少旋转90°,或至少正交式地旋转至打开构型。竖直的预定构型为默认位置,如果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旋转的负载向外释放,那么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可以停在该位置或返回该位置。
竖直的预定构型至少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用于形成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的聚合材料的弹性,和/或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相对于下接收部段505和/或鞋床507的结构形状和构造。竖直的预定构型大体上定向为使得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在近端方向Pr和远端方向Dr方向上延伸,并且是默认构型。尽管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可以至少彼此相反地向外垂直旋转,以为了穿戴而打开助行装置500,然而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也可以在施加负载(例如使用绑带至少沿助行装置500的圆周方向或部分圆周方向张紧)时相对于彼此向内旋转。
通过独立地铰接,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均可以从预定构型向远侧旋转或铰接运动,而不必移动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中的另一个。同样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可以设置为使得它们都能同时打开或向主体501的远端倾斜,以便能够快速且简单地穿戴。
图17H示出了当使用者处于仰卧姿态时如何穿戴助行装置500。通常来说方案是这样:使用者在手术后保持在仰卧姿态,助行装置500的打开布置使得能够在不抬起腿和脚的情况下穿戴助行装置500。然而,使用者不必须处于仰卧姿势来穿戴助行装置500,并且可以由使用者来打开和/或踏入助行装置500来进行穿戴。
图17E和图17F示意性显示了助行装置500如何不仅仅要依靠形成主体501的材料的弹性来实现铰接运动。鞋床507可包括沿着内表面522在前端517和后端518之间定位的至少一个通道或沟槽540、542,该至少一个通道或沟槽深入到该内表面522的厚度中。中间沟槽542大体上沿着正中面Mp延伸,以允许在鞋床507处发生助行装置500的铰接运动,而不是仅通过形成助行装置500的材料的弹性和/或铰链来使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旋转。
可以在中间沟槽542的旁边设置额外的沟槽542,以允许鞋床507扩展或弯曲而实现助行装置500的仰卧穿戴,如图17G所示。鞋床507可以具有特殊的形状或构造,以解决和减少翻转。
由于用于形成鞋床507的材料,例如诸如EVA之类的膨化热塑性塑料,鞋床507可以有利地达到与现有装置相同的舒适度,并且还相对于现有装置具有较小的构建高度,这是因为可以在不牺牲舒适度的情况下省去特殊的内底材料。在现有的助行装置中,使用硬塑料来实现肢体的固定,其具有特定的厚度来实现最佳固定。添加了厚泡沫鞋底,以便为硬塑料的主体提供缓冲,从而改善步态的舒适性。由于改进的防翻转轮廓和EVA,可以减少和/或去除常规装置中的厚泡沫鞋底与硬塑料层的结合。
鞋床507的外表面534同样可形成大体上沿着正中面Mp或在正中面旁边的至少一个沟槽546。内表面522或外表面534的凹槽均可具有一致的宽度,或者根据相对于前端517和后端518的位置而具有可变的宽度。虽然所示的沟槽在前端517和后端518之间延伸过鞋床的长度,然而它们也可仅部分地延伸和/或以不同的方向、图案和/或间隔延伸。
主体501限定有至少两个开口536、538,它们至少部分地将主体501的上接收部段503分成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该至少两个开口536、538优选地大体上沿着正中面Mp而彼此相对,并且大体上沿近端方向Pr和远端方向Di狭长地延伸。尽管该至少两个开口536、538可以相对于彼此铰接,但是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可以以预定的构型相对于彼此可变地间隔开,而无需故意改变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相对于彼此的距离。图17C示出了第一前端边缘537和第二前端边缘539在主体501的近端处以宽度w1间隔开,而在中间位置处的宽度w2可以小于宽度w1。在鞋床或远端处的第一前端边缘537和第二前端边缘539可以比宽度w2更宽的宽度w3间隔开。
类似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的第一后端边缘541和第二后端边缘543可相对于彼此可变地间隔开,其中近端部分可以具有宽度w4,而远端部分可以具有宽度w5。至少两个狭长开口536、538的间隔可以彼此不同,并且可以根据大体上位于前端侧和后端侧以及外端侧和内端侧的腿部、踝部和脚部的独特形状而在近端方向Pr和远端方向Di上不同地变化。
如图所示,主体501包括由至少一种聚合材料一体式形成为连续性结构的上接收部段503、下接收部段505和鞋床5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至少一种聚合材料可以是膨化热塑性塑料,其能在提供刚性结构的同时节省重量。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膨化热塑性塑料可以选自包括以下材料的组: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然而这并无限制性。
根据该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相对于彼此对称,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在上接收部段504的近端方向Pr和远端方向Di之间延伸的曲线轮廓。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沿其内表面558具有凸形轮廓560、561。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沿其外表面559具有大体上对应于内表面558的下凹性的凸形轮廓562、563,这是因为希望凸形轮廓560、561紧密地贴合助行装置500内的腿部和踝部的轮廓,特别是如果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旋转以容纳使用者的腿部时或在穿戴助行装置500时尤其如此。
如相对于前述实施例所述,上接收部段503可以具有变化的壁厚,或基本均匀的壁厚。上接收部段503可以至少在其外围508的附近具有相对于外围508之外的区域更大的厚度。该更大的厚度可以具有在截面上逐渐变窄的区域510,并且可以与根据需要额外支撑的区域而具有曲线厚度差的区域512相关联,而不包括具有更大厚度的区域之外的区域,诸如区域506、514、516。需要额外支撑的区域可以位于踝部处,以更好地固定额状面中的运动,或者该区域可位于前端脚趾区域518处。
如图17B所示,加强区域512在踝部545上方延伸,其中前端部524和后端部528逐渐延伸至峰部526处,以形成更接近使用者的身体结构和区域(这些身体结构和区域可能更需要增强的额状面控制)的过渡支撑。加强区域512可以仅向外凸出,而不会干扰主体558的与使用者的腿部、踝部和脚部相接合的内侧。
鞋床507可具有与传统的助行装置相比非常小的厚度t,其与前端唇部530一起示出。一个常见的问题为助行装置的高度与未受伤的脚部、踝部和腿部不匹配。鞋床507具有其上放置脚部的内表面522,并延伸一段助行装置的远端部分的长度520。上接收部段503和下接收部段505的改进的支撑允许鞋床507更薄,并且与助行装置500的主体501的整体式构造相结合。鞋床507的外表面534可以具有带有踏面(未显示)的曲线轮廓535,以允许行走时的脚部翻转和牵引。
部分地参见图11C和图17B,鞋床507可包括唇部530和后端沟槽532,以至少用于与鞋底部件相互锁定。
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矫形助行装置,矫形助行装置可结合现有的浇注装置与现有的助行装置中的矫形支架的优势,即:比现有装置重量更轻,并且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使用者的肢体的必要的强度和刚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矫形助行装置可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肢体的额外特征,而不会增加显著的重量,例如拉杆或插入件、透气开口、利于仰卧穿脱的纵向开口、可拆卸的外底等。
Claims (14)
1.一种矫形助行装置(500),包括:
主体(501),所述主体由一种作为闭孔泡沫的膨化热塑性塑料材料形成;
所述主体(501)包括由所述膨化热塑性塑料材料整体式形成为连续结构的上接收部段(503)、下接收部段(505)和鞋床(507);
其中,所述上接收部段(503)包括由所述矫形助行装置(500)的正中面(Mp)分开的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所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邻的下接收部段(505)设置为能围绕或相对于所述正中面(Mp)铰接,以在所述上接收部段(503)的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之间张开或收回可变的距离,
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上接收部段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之间沿着所述上接收部段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具有相对的弧形截面,并且在后侧和前侧方向上朝向正中面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构和尺寸设置成封闭了使用者的小腿,
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造成能使上接收部段展开到打开状态以接收使用者的小腿,以及使上接收部段收回到闭合状态以封闭使用者的小腿,
所述上接收部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至少通过膨化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弹性而被偏压至闭合状态,使得当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围绕或相对于正中面转动的负载向放释放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回到闭合状态,
所述主体限定了沿着所述主体的正中面彼此相对的狭长的前端侧开口和狭长的后端侧开口,它们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着后端侧和前端侧彼此间隔开,
所述狭长的后端侧开口从所述上接收部段的近端延伸到所述鞋床的后端,所述狭长的前端侧开口从所述上接收部段的近端延伸到所述鞋床的前端,所述后端侧开口和前端侧开口彼此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的后侧开口(538)的宽度从所述上接收部段(503)的近端(Pr)向远端(Di)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的后侧开口(538)从所述下接收部段(505)的近端(Pr)向远端(Di)变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的前侧开口(536)沿着整个主体(501)在主体的前端侧上从所述上接收部段(503)延伸到所述下接收部段(5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具有大体上相同的轮廓,使得所述上接收部段(503)设置为能用于使用者的左腿和右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均具有在所述上接收部段(503)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之间延伸的曲线轮廓(548),所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具有沿其内表面(558)的凸形轮廓(560,5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具有沿其外表面(559)的大体上对应于所述内表面(558)的凸形轮廓的凸形轮廓(562,56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收部段(503)具有变化的壁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收部段(505)包括由所述正中面(Mp)限定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SI)和第二侧(SII)具有大体上相同的轮廓,使得所述下接收部段(505)设置为能用于使用者的右脚和左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床(507)包括沿所述矫形助行装置(500)的正中面(Mp)延伸或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矫形助行装置(500)的正中面(Mp)延伸的至少一个狭长沟槽(54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狭长沟槽(540)沿所述鞋床(507)的内表面(522)或外表面(534)延伸,并以一定厚度延伸到所述鞋床(507)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01)设置为具有从近端(Pr)到远端(Di)增大的刚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01)限定有将所述上接收部段(503)与所述下接收部段(505)分开的曲线加强特征(512),所述主体(501)在所述曲线加强特征(512)处的刚度比所述主体(501)的与所述曲线加强特征(512)相邻的区域的刚度更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助行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热塑性塑料材料选自包括以下材料的组: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25527P | 2018-02-02 | 2018-02-02 | |
US62/625,527 | 2018-02-02 | ||
PCT/US2019/016462 WO2019152906A1 (en) | 2018-02-02 | 2019-02-04 | Orthopedic walk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01071A CN111801071A (zh) | 2020-10-20 |
CN111801071B true CN111801071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6544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11136.3A Active CN111801071B (zh) | 2018-02-02 | 2019-02-04 | 矫形助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240057A1 (zh) |
EP (1) | EP3746008B1 (zh) |
CN (1) | CN111801071B (zh) |
WO (1) | WO20191529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53402B2 (en) * | 2018-03-03 | 2022-02-22 | Fastform Research Ltd. | Orth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
US20200253772A1 (en) * | 2019-02-07 | 2020-08-13 | Mary-Kate Reid | Waterproof Ankle-Foot Orthosis |
US11865027B1 (en) * | 2019-10-18 | 2024-01-09 | Matthew Danzel Milton | Hamstring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
US11369163B1 (en) * | 2019-12-03 | 2022-06-28 | Jesse Offutt | Athletic shoe having integral ankle support |
US20220151812A1 (en) * | 2020-11-19 | 2022-05-19 | Ossur Iceland Ehf | Orthopedic walker |
US20230141450A1 (en) * | 2021-11-09 | 2023-05-11 | Allen Medical Systems, Inc. | Surgical traction boot having resilient heel pad and medial and lateral straps |
WO2024086686A1 (en) | 2022-10-21 | 2024-04-25 | Ossur Iceland Ehf | Pump assembly for an orthopedic device |
US11931281B1 (en) | 2022-12-30 | 2024-03-19 | Protect3D, Inc. | Adjustable brace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6263A (en) * | 1991-10-11 | 1996-03-05 | Ascent Technologies Group, Inc. | Ankle stabilization system |
US7455651B2 (en) * | 2006-06-14 | 2008-11-25 | Natalia Mollica | Anti-gravity decompressant for lower extremiti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6606A (en) * | 1886-08-03 | John g | ||
DE3435955A1 (de) * | 1984-02-23 | 1985-09-26 | Gunter Dr. 6301 Wettenberg Grisar | Gelenkmanschette |
US5056509A (en) * | 1991-01-11 | 1991-10-15 | Swearington Derritt R | Ankle brace |
EP0770369A1 (en) * | 1995-10-27 | 1997-05-02 | Johnson & Johnson Professional, Inc. | Ankle brace |
US6517505B1 (en) * | 1999-10-26 | 2003-02-11 | Bernie T. Veldman | Pliable orthotic device |
US7727173B2 (en) * | 2002-05-17 | 2010-06-01 | Rooney John 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ulcers and foot deformities |
US7597674B2 (en) * | 2002-07-23 | 2009-10-06 | össur hf | Versatile orthopaedic leg mounted walker |
US7513064B2 (en) * | 2003-07-22 | 2009-04-07 | Keen, Inc. | Footwear having an enclosed and articulated toe |
US7044926B2 (en) * | 2004-02-24 | 2006-05-16 | Tamarack Habilitation Technologies, Inc. | Spherical joint orthosis |
US7631440B2 (en) * | 2005-07-15 | 2009-12-15 | The Timberland Company | Shoe with anatomical protection |
US8012112B2 (en) * | 2006-02-14 | 2011-09-06 | Alessandro Aldo Barberio | Orthopedic braces and casts with aerating arrangements |
USD548846S1 (en) * | 2006-02-17 | 2007-08-14 | Cascade Dafo, Inc. | Orthosis |
US20090227927A1 (en) * | 2008-03-10 | 2009-09-10 | Frazer Michael J | Orthopedic walking brace |
US20100287793A1 (en) * | 2009-05-13 | 2010-11-18 | K-2 Corporation | Sports boot construction |
FR2949051B1 (fr) * | 2009-08-14 | 2011-09-23 | David Benjoar | Dispositif de massage |
US9078735B2 (en) * | 2012-01-25 | 2015-07-14 | Coyote Design & Manufacturing, Inc | Ankle-foot orthotic device |
US9603736B1 (en) * | 2013-10-02 | 2017-03-28 | David C. Buck | Enhanced forefoot protection for orthopedic rehabilitation devices |
CN203591362U (zh) * | 2013-12-02 | 2014-05-14 | 庄汝杰 | 一种中后足支撑支具 |
US11413180B2 (en) * | 2015-03-20 | 2022-08-16 | TayCo Brace, LLC | External ankle brace |
US10758396B2 (en) * | 2016-01-28 | 2020-09-01 | Dimension Orthotics, LLC | 3D printed splint and cast |
US10667939B2 (en) * | 2016-03-15 | 2020-06-02 | Choonghwan KIM | Leg protector and shoe sole for same |
-
2019
- 2019-02-04 CN CN201980011136.3A patent/CN11180107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04 EP EP19705694.8A patent/EP3746008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2-04 US US16/266,925 patent/US2019024005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2-04 WO PCT/US2019/016462 patent/WO2019152906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6263A (en) * | 1991-10-11 | 1996-03-05 | Ascent Technologies Group, Inc. | Ankle stabilization system |
US7455651B2 (en) * | 2006-06-14 | 2008-11-25 | Natalia Mollica | Anti-gravity decompressant for lower extremiti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46008B1 (en) | 2024-03-27 |
WO2019152906A1 (en) | 2019-08-08 |
CN111801071A (zh) | 2020-10-20 |
EP3746008A1 (en) | 2020-12-09 |
US20190240057A1 (en) | 2019-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01071B (zh) | 矫形助行装置 | |
US8622946B2 (en) | Ankle brace | |
EP3034051B1 (en) | Circumferential walker | |
US8226589B2 (en) | Night splint with digital dorsiflexion | |
US7125392B2 (en) | Ankle-foot orthotic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020128574A1 (en) | Below knee cast replacement walker | |
US20220151812A1 (en) | Orthopedic walker | |
EP3968908B1 (en) | Walking boot, chafe assembly, protective rim for a push-button release valve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20080302371A1 (en) | Boot for Ulcer Treatment | |
EP2603181B1 (en) | An orthopaedic walker | |
JPS6130580B2 (zh) | ||
CN116157099A (zh) | 矫形支持系统和使用方法 | |
CN116963698A (zh) | 矫形助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