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8103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28103A CN111628103A CN202010420890.7A CN202010420890A CN111628103A CN 111628103 A CN111628103 A CN 111628103A CN 202010420890 A CN202010420890 A CN 202010420890A CN 111628103 A CN111628103 A CN 1116281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mitting
- anode
- oled
- cath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在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第一类阳极材料具有透光性,第二类阳极具有反射性,第一类阴极具有反射性,第二类阴极材料具有透光性,该方法制作的显示面板包括底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底发射OLED单元包括第一类阳极和第一类阴极、顶发射OLED单元包括第二类阳极和第二类阴极,通过在同一面板上设置顶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能够实现显示面板正反显示,减少工艺成本,减少显示面板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具有色域广、对比度高、自发光、轻薄可折叠的优点,在TFT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传统的双屏幕AMOLED显示技术来说,大多数以两个独立的AMOLED显示器来组合成一组双屏幕的显示器,需要将独立的显示器分别封装,再加以结合,将两个发光装置黏合在一起。如此,无论在成本及工艺上均需要单一显示器的两倍,这种双面显示技术均仅为一般的组装,并无任何的优点,除了在成本上造成负担之外,也丧失了目前电子产品所追求的轻、薄、小的要求。
因此,现有的双面显示面板存在制作成本过高,显示器不够轻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显示面板存在制作成本过高,显示器不够轻薄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
在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衬底上层叠形成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
在所述有源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栅极;
在所述栅极上图案化形介电层层,所述介电质层在所述有源层上形成有通孔;
在所述通孔上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阳极与第二类阳极通过掩膜板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阳极与第二类阳极通过灰色调掩膜板或半色调掩膜板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发光层上,所述第一类阴极与第二类阴极通过掩膜板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阴极与第二类阴极通过灰色调掩膜板或半色调掩膜板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
一种显示面板,采用上述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OLED发光单元,所述OLED发光单元包括底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包括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一类阴极,所述顶发射OLED单元包括所述第二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阴极;
其中,在行的方向或列的方向上,相邻的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一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OLED发光单元,相邻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在列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一OLED发光单元和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一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列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一OLED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列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三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列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四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四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在行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三OLED发光单元和所述第四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在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第一类阳极材料具有透光性,第二类阳极具有反射性,第一类阴极具有反射性,第二类阴极材料具有透光性,该方法制作的显示面板包括底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底发射OLED单元包括第一类阳极和第一类阴极、顶发射OLED单元包括第二类阳极和第二类阴极,通过在同一面板上设置顶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能够实现显示面板正反显示,减少工艺成本,减少显示面板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至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AMOLED双面显示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显示面板中顶发射OLED单元与底发射OLED单元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显示面板中顶发射OLED单元与底发射OLED单元的第二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显示面板中顶发射OLED单元与底发射OLED单元的第三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效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显示面板存在制作成本过高,显示器不够轻薄的问题。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步骤S2: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
步骤S3:在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
步骤S4: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
结合图2至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补充说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驱动电路200、像素定义层300;所述驱动电路层200包括遮光层210、缓冲层220、有源层230、栅极绝缘250层、层间介质层260、源漏极270、钝化保护层280;所述像素定义层300包括阳极310、发光层320、阴极310。
具体地,对于步骤1,结合图2说明。所述步骤S1: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在所述衬底上层叠形成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
步骤S102:在所述有源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栅极;
步骤S103:在所述栅极上图案化形介电层,所述介电质层在所述有源层上形成有通孔;
步骤S104:在所述通孔上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
结合图3,在步骤S101中,所述遮光层210为金属材料,所述遮光层210材料为金属铜或钼,所述遮光层210通过金属溅射在所述衬底上沉积而成,同时遮光层210上还形成扩散阻挡层和刻蚀阻挡层,所述扩散阻挡层的材料为氧化钼、金属钼、铊中的一种,所述刻蚀阻挡层的材料为ITO(氧化铟锡)和IGZO(氧化铟镓中)的一种,所述刻蚀阻挡层通过物理气相溅射形成在所述扩散阻挡层上,所述扩散阻挡层和所述刻蚀阻挡层经过光刻工艺形成图案,所述扩散阻挡层光刻工艺采用双氧水,所述刻蚀阻挡层光刻工艺采用草酸系药业。利用化学气相法在所述刻蚀阻挡层上沉积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硅、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物理气相在所述缓冲层上溅射有源层,所述有源层为氧化铟锡和氧化铟镓中的一种,利用草酸系药液在光刻工艺中,图案化形成有源层。利用化学气相法在所述有源层上沉积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的材料为硅、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2中,利用化学气相法在栅极绝缘层240上沉积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经光工艺图案化形成栅极2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的材料为IGZO(氧化铟镓中),在第一金属层光阻剥离后形成栅极250后,用等离子处理工艺对有源层进行掺杂;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3中,利用化学气相法在所述栅极上图案化形介电层260,所述介电质层在所述有源层上形成有第一通孔H1,所述第一通孔H1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有源层之上;所述刻蚀阻挡层上形成有第二通孔H2,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260和所述缓冲层220,形成在刻蚀阻挡层之上,同时用等离子处理工艺对有刻蚀阻挡层进行掺杂,将刻蚀阻挡层进行导体化处理。
在步骤S104中,如图5所示,利用化学气相法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上沉积第二金属层170,所述第二金属层170材料为铜或钼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在所述源极和漏极上沉积钝化层280。
结合图6,在步骤S2中:在所述驱动电路层200上形成阳极310,所述阳极包括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一般为金属银、镁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阳极与第二类阳极通过掩膜板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阳极与第二类阳极通过灰色调掩膜板或半色调掩膜板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
结合图7,在步骤S3中,在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320,所述发光层320包括HIL(空穴注入层),HTL(空穴传输层)、EML(有机发光层);利用喷墨打印在所述阳极310上依次形成HIL(空穴注入层),HTL(空穴传输层),在HTL(空穴传输层)制备EML(有机发光层)依次打印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
结合图8,在步骤S4中,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阴,330,所述阴极包括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一般为金属银、镁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发光层上,所述第一类阴极与第二类阴极通过掩膜板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发光层上,所述第一类阴极与第二类阴极通过灰色调掩膜板或半色调掩膜板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9-14,如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采用上述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及设于所述基板100上驱动电路层200,所述驱动电路层200包括遮光层210、缓冲层220、有源层230、栅极绝缘250层、层间介质层260、源漏极270、钝化保护层280;所述驱动电路上设置有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阳极310、发光功能层320和阴极330,所述阳极310包括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所述阴极330包括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OLED发光单元L,所述OLED发光单元包括底发射OLED单元L1和顶发射OLED单元L2,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L1包括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一类阴极,所述顶发射OLED单元L2包括所述第二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阴极;其中,在行的方向或列的方向上,相邻的OLED发光单元L的发光方式不同;从而通过设计单IC控制的图像演算法,只需要一个显示面板及一个控制IC,便能够实现双面显示,并能够保证观察者在显示面板前后所看到的画面没有左右镜像及方向失真的问题,成本低,显示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中,选取图10显示面板显示区内任一区域A进行局部放大,得到图11,图11为显示面板中顶发射OLED单元与底发射OLED单元的第一种排列方式,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一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OLED发光单元,相邻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在列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一OLED发光单元和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OLED发光单元为底发光OLED发光单元L1,第二OLED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LED发光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第二OLED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底发光OLED发光单元L1。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OLED竖直方向上交替排列,在水平方向上不交替排列;所述数个顶发射OLED单元L2与所述数个底发射OLED单元L1共同构成一OLED单元阵列,其中,每一奇数行均为底发射OLED单元L1,每一偶数行均为顶发射OLED单元L2。那么,此时,相应的单IC控制的图像演算法在进行显示时,所述OLED单元阵列中,相邻两行OLED单元的驱动信号相同。例如,假设所形成的OLED单元阵列为m列2n行的阵列,其中m、n均为正整数,第1列从上至下第1、2、3.....n个底发射OLED单元L1所接受的图像信号分别为S11、S12、S13.....S1n,第1列从上至下第2、4、6.....2n个顶发射OLED单元L2所接受的图像信号分别为S11、S12、S13.....S1n。通过相邻两行的信号相同,本申请的只需要一个显示面板及一个控制IC,便能够实现双面显示,并能够保证观察相同。
图12为图11中第一种排列方式的剖面示意图,所述阳极310包括第一类阳极311与第二类阳极312,所述第一类阳极311的材料为透光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二类阳极312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一般为金属银、镁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类阳极311与第二类阳极312可通过利用掩膜板(Mask)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或者也可通过利用一灰色调掩膜板(Grey Tone Mask)或半色调掩膜板(Half Tone Mask)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例如,可以先通过一具有像素图案的掩膜板蒸镀一层薄薄的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类阳极膜,再用另一具有像素图案的掩膜板在第一类阳极膜上对应形成顶发射OLED单元L2的区域蒸镀一层较厚的具有反射性的防止光透射的第二阳极膜,从而第一类阳极膜与第二阳极膜对应所述顶发射OLED单元L2的部分共同构成了第二类阳极312,第一类阳极膜对应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L1的部分构成了第一类阳极311。所述阴极312包括第一类阴极321与第二类阴极322,所述第一类阴极321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一般为金属银、镁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类阴极322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透光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一类阴极311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311,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有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及电子传输/注入层。
由于顶发射OLED单元L2与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L1分别背向、与朝向所述显示面板衬底发射光,因此,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L1应该设置在所述基板100的不挡光的区域上,而顶发射OLED单元L2可以设置在不挡光的区域上,也可以设置在挡光的区域上,例如顶发射OLED单元L2可以设置在通常不允许光透射的TFT器件上,从而增加了发光面积和像素的开口率。
在一些实施中,选取图4显示面板显示区内任一区域A进行局部放大,得到图13,图13为显示面板中顶发射OLED单元与底发射OLED单元的第二种排列方式,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一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列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一OLED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OLED发光单元为底发光OLED发光单元L1,第二OLED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LED发光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第二OLED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底发光OLED发光单元L1。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OLED水平方向上交替排列,在竖直方向上不交替排列;所述数个顶发射OLED单元L2与所述数个底发射OLED单元L1共同构成一OLED单元阵列,其中,每一奇数列均为底发射OLED单元L1,每一偶数列均为顶发射OLED单元L2。那么,此时,相应的单IC控制的图像演算法在进行显示时,所述OLED单元阵列中,相邻两列OLED单元的驱动信号相同。例如,假设所形成的OLED单元阵列为m列2n行的阵列,其中m、n均为正整数,以第一行为例,第1行从左至右第1、2、3.....n个底发射OLED单元L1所接受的图像信号分别为S11、S12、S13.....S1n,第1行从左至右第2、4、6.....2n个顶发射OLED单元L2所接受的图像信号分别为S11、S12、S13.....S1n。通过相邻两列的信号相同,本申请的只需要一个显示面板及一个控制IC,两列同时驱动,便能够实现双面显示,并能够保证观察相同。
在一些实施中,选取图4显示面板显示区内任一区域A进行局部放大,得到图14,图14为显示面板中顶发射OLED单元与底发射OLED单元的第三种排列方式,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列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三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列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四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四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在行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三OLED发光单元和所述第四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三OLED发光单元为底发光OLED发光单元L1,第四OLED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OLED发光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第四OLED单元为顶发光OLED单元L2,底发光OLED发光单元L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OLED阵列层200中,所述顶发射OLED单元L2与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L1在水平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列,在竖直方向上也交替排列;所述相邻的顶发射OLED单元L2与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L1共同构成一OLED单元阵列,相邻的底发射OLED单元L1和顶发射OLED单元L2的驱动信号相同。例如,假设所形成的OLED单元阵列为m行n列的阵列,其中m、n均为正整数,以第1行和第2行为例,第1行从左至右第1、2、3.....n个顶发射OLED单元L2所接受的图像信号分别为S11、S12、S13.....S1n,第2行从左至右第1、2、3.....m个顶发射OLED单元L2所接受的图像信号分别为S11、S12、S13.....S1n,同时在本申请中,显示面板的栅极线在列的方向上,交替驱动,保证奇数列和偶数列的栅极线的驱动信号相同,那么只需要一个显示面板及一个控制IC,便能够实现双面显示,并能够保证观察者在显示面板前后所看到的画面没有左右镜像及方向失真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备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在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第一类阳极材料具有透光性,第二类阳极具有反射性,第一类阴极具有反射性,第二类阴极材料具有透光性,该方法制作的显示面板包括底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底发射OLED单元包括第一类阳极和第一类阴极、顶发射OLED单元包括第二类阳极和第二类阴极,通过在同一面板上设置顶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能够实现显示面板正反显示,减少工艺成本,减少显示面板的厚度。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及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
在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上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衬底上层叠形成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
在所述有源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栅极;
在所述栅极上图案化形介电层层,所述介电质层在所述有源层上形成有通孔;
在所述通孔上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阳极与第二类阳极通过掩膜板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类阳极和第二类阳极,所述第一类阳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阳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阳极相邻设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阳极与第二类阳极通过灰色调掩膜板或半色调掩膜板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发光层上,所述第一类阴极与第二类阴极通过掩膜板在两次真空蒸镀工艺中分别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类阴极和第二类阴极,所述第一类阴极的材料为非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类阴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一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一类阳极,所述第二类阴极对应所述第二阳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类阴极与第二类阴极通过灰色调掩膜板或半色调掩膜板在同一真空蒸镀工艺中同时形成。
7.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OLED发光单元,所述OLED发光单元包括底发射OLED单元和顶发射OLED单元,所述底发射OLED单元包括所述第一类阳极和所述第一类阴极,所述顶发射OLED单元包括所述第二类阳极和所述第二类阴极;
其中,在行的方向或列的方向上,相邻的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一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OLED发光单元,相邻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在列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一OLED发光单元和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一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行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列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一OLED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列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三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列O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四OLED发光单元,所述相邻第四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相同;
在行的方向上,所述相邻的第三OLED发光单元和所述第四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0890.7A CN111628103A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PCT/CN2020/093953 WO2021232492A1 (zh) | 2020-05-18 | 2020-06-02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US16/967,138 US20210359285A1 (en) | 2020-05-18 | 2020-06-02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0890.7A CN111628103A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28103A true CN111628103A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6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0890.7A Pending CN111628103A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28103A (zh) |
WO (1) | WO2021232492A1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76456A1 (en) * | 2013-09-13 | 2015-03-19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6783913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Amoled双面显示器 |
CN108492771A (zh) * | 2018-04-03 | 2018-09-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20190103060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Lg Display Co., Ltd. | Double sided display |
CN110112183A (zh) * | 2019-04-12 | 2019-08-09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24008A (zh) * | 2019-06-06 | 2019-09-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993658A (zh) * | 2019-11-28 | 2020-04-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oled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CN111063711A (zh) * | 2019-12-10 | 2020-04-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57823B (en) * | 2005-09-09 | 2006-07-01 | Au Optronics Corp | Dual emission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783395A (zh) * | 2009-01-20 | 2010-07-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646697B (zh) * | 2012-05-08 | 2015-02-04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Oled双镜面显示器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10420890.7A patent/CN111628103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6-02 WO PCT/CN2020/093953 patent/WO202123249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76456A1 (en) * | 2013-09-13 | 2015-03-19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6783913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Amoled双面显示器 |
US20190103060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Lg Display Co., Ltd. | Double sided display |
CN108492771A (zh) * | 2018-04-03 | 2018-09-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112183A (zh) * | 2019-04-12 | 2019-08-09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24008A (zh) * | 2019-06-06 | 2019-09-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993658A (zh) * | 2019-11-28 | 2020-04-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oled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CN111063711A (zh) * | 2019-12-10 | 2020-04-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32492A1 (zh) | 2021-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71882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9831461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mask | |
CN109244269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8963137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CN110402496B (zh) | 显示基板、显示设备、制造显示基板的方法 | |
KR20160130042A (ko) |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20130025806A (ko) | 유기전압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JPWO2014136149A1 (ja) | El表示装置 | |
CN111863929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JP5825812B2 (ja)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11192904A (zh) | Oled显示面板 | |
CN11364422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US11189816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 unitary cathode layer connected to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blocks,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 |
KR101820166B1 (ko) | 화이트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10015757A (ko)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0993658A (zh) | 双面oled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
KR101622563B1 (ko) | 상부발광 방식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 |
CN113571560A (zh) | 双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0899428B1 (ko) |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JP2005189304A (ja)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 |
CN111628103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
CN115132815A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4174804A1 (ja) | 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210359285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4464645A (zh) |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