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392964A -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2964A
CN111392964A CN202010215798.7A CN202010215798A CN111392964A CN 111392964 A CN111392964 A CN 111392964A CN 202010215798 A CN202010215798 A CN 202010215798A CN 111392964 A CN111392964 A CN 111392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micro
water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57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2964B (zh
Inventor
张利娟
杨庆
张丽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zh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zh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zh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zh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57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2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2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2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2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29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0Solids, e.g. total solids [TS],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or volatile solids [V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8PO4-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06Aerobic processes using submerged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收集、脱稳、絮凝、沉淀、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吸附、消毒过滤等步骤,还设有微砂循环加快絮凝速度,保证沉淀效果,上述方法还包括使用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集水池、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高密度沉淀池上沿设有溢流口,池上还连接有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还与污泥池和微砂接触池分别连通。本发明得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水力负荷高,启动速度快,能高效解决泵站黑臭、溢流对河道的有机物污染、氨氮污染、总磷污染,同时阻断病原菌的污染和传播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老城区管网无法改造,排水体制仍未合流制,对于合流污水,很多建有泵站,但泵站内污水很多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除了增加河道污染物外,还有可能因此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在早些年,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溢流(CSOs)的污染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除了悬浮固体、有机物质、重金属、富营养化物质等,CSOs原污水中还含有多种病原体,如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和蠕虫卵等。因此开发高效的、水动力可调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就迫在眉睫,为河道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前期保障。
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个别管道不能实现截污,雨污合流现象较多,在大雨形成径流之初,雨水混合着管道中的污水将原沉淀在管渠中的污泥冲起,增加了初期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富营养化严重,部分出现赤潮现象;降雨前期合流污水较脏,但水量相对较小;降雨后期水量较大,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相对较小。因此,我们希望降雨前期的污水尽可能多的进入污水处理装置;降雨后期污水,除一部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外,多余部分通过简单消毒后排入附近水体;同时这些雨污合流泵站建造位置剩余空间大多较小,有些在绿化带内,就需要处理装置体积小、效率高,同时根据晴天和雨天的流量不同而自动调控装置的水动力参数。
目前已有的装置大多为简单预处理装置,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只做简单调蓄、加药混凝、沉淀后排入水体。该类装置的关键是絮凝剂的混合、絮凝及泥水的分离过程,但大多数絮凝效果差,泥水分离速度低,虽然后来有个别的强化混凝,但运营成本高、介质回收率低,氨氮去除效果差,不能确保产水达到标准。同时加药沉淀会导致泥量增大,在大雨到来时,来不及处理,处理/溢流率低。
2.通过修建调蓄、储存池,经过多级植物净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排放。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砾石床,极易造成砾石床堵塞。且多级植物净化塘内填充级配砾石并种植植物,占地面积大,而且堵塞后变成地表径流,处理效果差。此类方法可以除磷,但对氨氮和总氮基本无去除作用。人工湿地要结合利用天然洼淀,经过合理的人工修整,建设天然湿地处理系统,但也具有堵塞和处理负荷低的问题;且净化塘、人工湿地由于与外界小动物、植物等有较多的交叉,不利于病菌的有效阻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力负荷高、处理效率高、净化能力强且灵活可调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它包括使用格栅渠、集水池、水泵、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微砂循环泵、水力旋流器、污泥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以执行以下步骤:
(a)使用设有格栅渠的集水池收集合流污水;
(b)使用水泵将集水池内污水提升入脱稳池,并向脱稳池内投放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及有机污染物脱稳混凝,同时脱稳剂与污水中的可溶性磷结合生成不溶性磷;
(c)脱稳池出水采用自流形式流入微砂接触池,在微砂接触池内对池水进行搅拌,使微砂池内的微砂与脱稳后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形成絮体颗粒;
(d)微砂接触池内出水排放至絮凝池,并通过搅拌控制絮凝池内的GT值处于1×104~1×105的范围内;
(e)絮凝池出水采用自流形式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在高密度沉淀池中,经步骤(d)絮凝的泥砂与上清液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自流方式流出,当高密度沉淀池内水量大于污水处理装置预设的处理容量时,多余部分的上清液经溢流口排入河道,在溢流口向溢流出水投放消毒药剂;
(f)被分离的泥砂部分经微砂循环泵提升至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对泥砂进行分离,并将被分离的微砂送回微砂接触池,从而形成微砂循环,所述微砂循环的存在,将高密度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控制在9-27m3/(m2·h),在水力旋流器中被分离的泥水混合物则被排入污泥池,未被微砂循环泵抽取的剩余泥砂被排入污泥池;
(g)在步骤(e)中被分离的上清液以自流形式流出后,采用浸没式生物滤池对上清液进行去污处理,所述去污处理,是指采用由改性纤维复合铁丝及生物膜搭接后形成生物膜滤网,对被分离上清液中没有在步骤(c)至步骤(e)被沉淀的有机污染物、胶体及悬浮物进行吸附去除,吸附过程中,控制浸没式生物滤池内酸碱度6≤pH值≤9;
(h)浸没式生物滤池出水以自流形式流入接触反应池,并使用中转泵,将接触反应池中的原水提升进入高效过滤器,对原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一步过滤截留后,将被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
为了进一步保证最终排放水体的清洁,避免有害微生物及病原的传播,所述步骤(h)还包括:(h.1)向所述接触反应池的原水内投放消毒剂,所述原水在接触反应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
为了进一步保证最终排放水体的清洁,避免富营养化的发生,所述步骤(h)还包括:(h.2)向所述接触反应池的原水内投放除磷絮凝剂,所述原水在接触反应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大于等于10分钟。
为了提高沉淀效果,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絮凝池内投放助凝剂,该助凝剂的种类及是否必须使用,由步骤(b)中投放的混凝剂种类决定。
为了保证过滤效果,所述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i)当所述高效过滤器滤流量降低时,停止污水处理装置运行,并对高效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强度控制在使高效过滤器内滤层膨胀率处于30%~40%的范围内。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它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集水池、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所述集水池与脱稳池之间设有水泵,在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为升流式斜管沉淀池形式,其上沿设有溢流口,其底部连通有污泥泵,高密度沉淀池还通过微砂循环泵连接有水力旋流器,所述水力旋流器还与污泥池和微砂接触池分别连通,所述浸没式生物滤池内设有立体漂浮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在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上附着有立体生物膜,复数个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及其上附着的立体生物膜相互搭接,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相邻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与池壁相互搭接,在浸没式生物滤池内形成生物膜滤网;所述接触反应池沿水流方向划分为进水区和出水区,其中出水区上设有中转泵,所述中转泵连接有高效过滤器。
本发明中,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可采用伸展直径范围为200mm≤D≤250mm的立体填料,为保证保证纤维被生物膜附着呈漂浮状态时能相互搭接,同时也保证池壁处被纤维生物膜充满,避免短流,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时,其相互距离b=D-50mm,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相邻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间的距离a=b/2。
根据污水情况,可在浸没式沉淀滤池内设置有多层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后形成的生物膜滤网,相邻层之间的间隔300mm≤e≤500mm。
为了方便消毒剂或除磷絮凝剂的投放以及保证各自的反应时间,所述进水区沿水流方向被划分成至少2格。
本发明得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水力负荷高,启动速度快,能高效解决泵站黑臭、溢流对河道的有机物污染、氨氮污染、总磷污染,同时阻断病原菌的污染和传播等问题;相比现有沉淀技术,絮凝性能好,矾花密集结实,且通过微砂回流,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药剂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立体填料与生物膜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立体填料与生物膜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中的悬浮状态立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立体填料与生物膜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中的悬浮状态立面示意图。
图中:铁丝网1、改性纤维2、纤维3、池壁4、不锈钢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它包括使用格栅渠、集水池、水泵、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微砂循环泵、水力旋流器、污泥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以执行以下步骤:
(a)使用设有格栅渠的集水池收集合流污水;
(b)使用水泵将集水池内污水提升入脱稳池,并向脱稳池内投放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及有机污染物脱稳混凝,同时脱稳剂与污水中的可溶性磷结合生成不溶性磷;
(c)脱稳池出水采用自流形式流入微砂接触池,在微砂接触池内对池水进行搅拌,使微砂池内的微砂与脱稳后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形成絮体颗粒;
(d)微砂接触池内出水排放至絮凝池,并通过搅拌控制絮凝池内的GT值处于1×104~1×105的范围内;
(e)絮凝池出水采用自流形式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在高密度沉淀池中,经步骤(d)絮凝的泥砂与上清液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自流方式流出,当高密度沉淀池内水量大于污水处理装置预设的处理容量时,多余部分的上清液经溢流口排入河道,在溢流口向溢流出水投放消毒药剂;
(f)被分离的泥砂部分经微砂循环泵提升至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对泥砂进行分离,并将被分离的微砂送回微砂接触池,从而形成微砂循环,所述微砂循环的存在,将高密度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控制在9-27m3/(m2·h),在水力旋流器中被分离的泥水混合物则被排入污泥池,未被微砂循环泵抽取的剩余泥砂被排入污泥池;
(g)在步骤(e)中被分离的上清液以自流形式流出后,采用浸没式生物滤池对上清液进行去污处理,所述去污处理,是指采用由改性纤维复合铁丝及生物膜搭接后形成生物膜滤网,对被分离上清液中没有在步骤(c)至步骤(e)被沉淀的有机污染物、胶体及悬浮物进行吸附去除,吸附过程中,控制浸没式生物滤池内酸碱度6≤pH值≤9;
(h)浸没式生物滤池出水以自流形式流入接触反应池,并使用中转泵,将接触反应池中的原水提升进入高效过滤器,对原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一步过滤截留后,将被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它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集水池、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所述集水池与脱稳池之间设有水泵,在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为升流式斜管沉淀池形式,其上沿设有溢流口,其底部连通有用于排泥的污泥泵,高密度沉淀池还通过微砂循环泵连接有水力旋流器,所述水力旋流器还与污泥池和微砂接触池分别连通,所述浸没式生物滤池内设有立体漂浮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在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上附着有立体生物膜,复数个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及其上附着的立体生物膜相互搭接,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相邻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与池壁相互搭接,在浸没式生物滤池内形成生物膜滤网;所述接触反应池沿水流方向划分为进水区和出水区,其中出水区上设有中转泵,所述中转泵连接有高效过滤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以及立体生物膜的搭接是指,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包括铁丝网1和改性纤维2,由铁丝制成的铁丝网1与附着有立体生物膜的改性纤维2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中交替排布多层,从而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中形成多层生物膜滤网,每一层铁丝网1与改性纤维2通过捆扎的形式结合,并一同被悬吊在浸没式生物滤池内,以保证改性纤维2与铁丝网1充分接触,相邻层的改性纤维2的纤维3悬浮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中并相互搭接,位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4旁的改性纤维2,其上的纤维3以折弯的形式搭接在池壁4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改性纤维2的纤维3采用的是碳纤维,所述铁丝网1与改性纤维2采用钢丝捆扎,所述改性纤维2的纤维3与铁丝网1始终保持接触导通,以保证铁丝网1与改性纤维2的电化学反应顺利运转。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采用架设在浸没式生物滤池上方的不锈钢管5作为铁丝网1和改性纤维2悬吊的支撑结构,所述铁丝网1和改性纤维2通过钢丝吊挂与不锈钢管5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PFS,无需进一步投加助凝剂。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微砂接触池内悬浮有由步骤(f)中微砂循环送回的回流微砂,所述回流微砂是指由高密度沉淀池排出并与成块絮凝沉淀物进行分离后的少量沉淀泥渣,这些微砂在搅拌机的搅拌下形成漩涡,此时,脱稳池内经混凝剂投放后脱稳的污染物,以回流微砂作为絮凝核形成大而重的絮体颗粒,并随水流进入絮凝池,在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下,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所述的GT值是絮凝池内水流的速度梯度G与絮凝时间T的乘积,用于间接表示整个絮凝时间内水中颗粒碰撞的总次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速度梯度应当保持700s-1≤G≤1000s-1,而絮凝时间T≤2min,以保证絮凝过程的充分完善。
依照当地雨量、收集范围、原有泵站提升泵数据等参数计算设置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后,对于旱季或者降雨前期这类污染浓度较高的污水,由于其水量较小,污水不会没出溢流口,而是全部继续流入浸没式生物池及污泥池;而当雨季降雨后期,此时由于雨水水量大,同时大量水流降低了水中的污染浓度,因此部分没出溢流口的污水经过投放消毒药剂消毒后,即排入河道,从而保证在大雨、暴雨时,所述雨污河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具备足够的处理效率,同时减少为应对少数情况而采用更大装置导致的空间浪费,方便对现有泵站的改造和安装。
在浸没式生物滤池内,当污水中含有未经隔油处理的厨房污水时,可以通过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的纤维结构、原生态Fe-C、Fe(OH)3网捕等多种协同作用,在浸没式生物滤池水流进口即可实现对油污的吸附去除;同时通过铁丝Fe的溶出,在pH值6~9范围内,可以对污水中的磷实现有效去除,使其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此外,改性纤维还可以作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载体,形成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生物膜滤网,能够达到生物滤池的污染物截留效果,如氨氮硝化菌,经过大量繁殖,可以有效对氨氮进行去除,当立体填料上的生物膜长厚时,可采用定期增大曝气量的方式,对生物膜进行脱落沉淀,并进行排泥处理。
所述污泥池中的污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经过添加石灰消毒干燥处理后,通过外运等方式安全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水力负荷高,启动速度快,能高效解决泵站黑臭、溢流对河道的有机物污染、氨氮污染、总磷污染,同时阻断病原菌的污染和传播等问题;相比现有沉淀技术,絮凝性能好,矾花密集结实,且通过微砂回流,能够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灵活调节最大限度地节省药剂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处理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悬浮物SS和总磷量TP分别约为150mg/L、16mg/L、100mg/L和3mg/L的雨污合流污水为例,其处理结果如下表: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来水浓度(mg/L) 处理后浓度(mg/L)
1 化学需氧量COD 150 ≤45
2 氨氮 16 ≤3
3 悬浮物SS 100 ≤10
4 总磷量TP 3 ≤0.3
经处理排放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直接排入附近河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最终排放水体的清洁,避免有害微生物及病原的传播,所述步骤(h)还包括:(h.1)向所述接触反应池的原水内投放消毒剂,所述原水在接触反应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
为了保证过滤效果,所述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i)当所述高效过滤器滤流量降低时,停止污水处理装置运行,并对高效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强度控制在使高效过滤器内滤层膨胀率处于30%~40%的范围内。
为了提高沉淀效果,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絮凝池内投放助凝剂,该助凝剂的种类及是否必须使用,由步骤(b)中投放的混凝剂种类决定。
本实施例中,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步骤(d)投放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
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氯乙腈尿酸钠作为消毒剂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中,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可采用伸展直径为200mm的立体填料。
为保证保证纤维被生物膜附着呈漂浮状态时能相互搭接,如图4所示,同时也保证池壁4处被纤维生物膜充满,避免短流,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时,其相互距离b=D-50mm,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4相邻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4间的距离a=b/2;因此本实施例中,b=150mm,a=7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没式沉淀滤池内设置有多层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后形成的生物膜滤网,本实施例中层数为2层,相邻层之间的间隔e=300mm。
本实施例中,生物膜滤网与池壁4之间的距离h1=500mm,h2=300mm。
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在改性载体上,随着时间增长,如氨氮硝化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将会形成面积较大的生物膜,同时,还可能出现大量丝状菌、轮虫、线虫,起到强有力的净化作用,当立体填料上的生物膜长厚时,可在两层生物膜滤网间的间隔处采用定期增大曝气量的方式,对生物膜进行脱落沉淀,并进行排泥处理,并在层间重新布水。
应当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消毒剂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综合考虑成本、污水种类、处理效果及效率等现实因素,也可以使用次氯酸钠等其他类型的消毒剂。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能高效解决泵站黑臭、溢流对河道的有机物污染、氨氮污染、总磷污染,同时阻断病原菌的污染和传播等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处理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悬浮物SS和总磷量TP分别约为150mg/L、16mg/L、100mg/L和3mg/L的雨污合流污水为例,其处理结果如下表:
Figure BDA0002424380400000111
Figure BDA0002424380400000121
经处理排放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直接排入附近河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除实施例2所述特征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最终排放水体的清洁,避免富营养化的发生,所述步骤(h)还包括:(h.2)向所述接触反应池的原水内投放除磷絮凝剂,所述原水在接触反应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大于等于10分钟。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为了方便消毒剂或除磷絮凝剂的投放以及保证各自的反应时间,所述进水区沿水流方向被划分成至少2格。
本实施例中,采用硫酸亚铁FeSO4作为混凝剂,步骤(d)投放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
本实施例中,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除磷絮凝剂使用,应当了解的是,聚合硫酸铁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选择聚合氯化铝等其他除磷絮凝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区被划分为2格,连同出水区部分,所述接触反应池一共被划分为3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中,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可采用伸展直径为250mm的立体填料;因此本实施例中,b=200mm,a=100mm。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浸没式沉淀滤池内设置有多层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后形成的生物膜滤网,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层数为3层,相邻层之间的间隔e=500mm。
在实际工作中,沿水流方向,从进水侧至出水侧,可将进水区及出水区中的分格依次编号为第一格、第二格及第三格,此时,将消毒剂添加入第一格,将除磷絮凝剂添加至第二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处理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悬浮物SS和总磷量TP分别约为150mg/L、16mg/L、100mg/L和3mg/L的雨污合流污水为例,其处理结果如下表: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来水浓度(mg/L) 处理后浓度(mg/L)
1 化学需氧量COD 150 ≤44
2 氨氮 16 ≤3
3 悬浮物SS 100 ≤10
4 总磷量TP 3 ≤0.3
经处理排放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直接排入附近河道。

Claims (10)

1.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它特征是包括使用格栅渠、集水池、水泵、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微砂循环泵、水力旋流器、污泥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以执行以下步骤:
(a) 使用设有格栅渠的集水池收集合流污水;
(b) 使用水泵将集水池内污水提升入脱稳池,并向脱稳池内投放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及有机污染物脱稳混凝,同时脱稳剂与污水中的可溶性磷结合生成不溶性磷;
(c) 脱稳池出水采用自流形式流入微砂接触池,在微砂接触池内对池水进行搅拌,使微砂池内的微砂与脱稳后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形成絮体颗粒;
(d)微砂接触池内出水排放至絮凝池,并通过搅拌控制絮凝池内的GT值处于1×104~1×105的范围内;
(e)絮凝池出水采用自流形式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在高密度沉淀池中,经步骤(d)絮凝的泥砂与上清液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自流方式流出,当高密度沉淀池内水量大于污水处理装置预设的处理容量时,多余部分的上清液经溢流口排入河道,在溢流口向溢流出水投放消毒药剂;
(f) 被分离的泥砂部分经微砂循环泵提升至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对泥砂进行分离,并将被分离的微砂送回微砂接触池,从而形成微砂循环,所述微砂循环的存在,将高密度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控制在9-27m3/(m2·h),在水力旋流器中被分离的泥水混合物则被排入污泥池,未被微砂循环泵抽取的剩余泥砂被排入污泥池;
(g)在步骤(e)中被分离的上清液以自流形式流出后,采用浸没式生物滤池对上清液进行去污处理,所述去污处理,是指采用由改性纤维复合铁丝及生物膜搭接后形成生物膜滤网,对被分离上清液中没有在步骤(c)至步骤(e)被沉淀的有机污染物、胶体及悬浮物进行吸附去除,吸附过程中,控制浸没式生物滤池内酸碱度6≤pH值≤9;
(h) 浸没式生物滤池出水以自流形式流入接触反应池,并使用中转泵,将接触反应池中的原水提升进入高效过滤器,对原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进一步过滤截留后,将被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h)还包括:
(h.1) 向所述接触反应池的原水内投放消毒剂,所述原水在接触反应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大于等于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h)还包括:
(h.2) 向所述接触反应池的原水内投放除磷絮凝剂,所述原水在接触反应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大于等于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絮凝池内投放助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絮凝池内投放助凝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高效过滤器滤流量降低时,停止污水处理装置运行,并对高效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强度控制在使高效过滤器内滤层膨胀率处于30%~40%的范围内。
7.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它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集水池、脱稳池、微砂接触池、絮凝池、高密度沉淀池、浸没式生物滤池、接触反应池及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池与脱稳池之间设有水泵,在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为升流式斜管沉淀池形式,其上沿设有溢流口,其底部连通有污泥泵,高密度沉淀池还通过微砂循环泵连接有水力旋流器,所述水力旋流器还与污泥池和微砂接触池分别连通,所述浸没式生物滤池内设有立体漂浮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在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上附着有立体生物膜,复数个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及其上附着的立体生物膜相互搭接,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相邻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与池壁相互搭接,在浸没式生物滤池内形成生物膜滤网;所述接触反应池沿水流方向划分为进水区和出水区,其中出水区上设有中转泵,所述中转泵连接有高效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的伸展直径范围为200mm≤D≤250mm,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时,其相互距离b=D-50mm,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相邻的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与浸没式生物滤池池壁间的距离a=b/2。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污河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浸没式沉淀滤池内设置有多层所述改性纤维复合铁丝立体填料相互搭接后形成的生物膜滤网,相邻层之间的间隔300mm≤e≤5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区沿水流方向被划分成至少2格。
CN202010215798.7A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392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5798.7A CN111392964B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5798.7A CN111392964B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2964A true CN111392964A (zh) 2020-07-10
CN111392964B CN111392964B (zh) 2022-07-12

Family

ID=7142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57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392964B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29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9285A (zh) * 2021-03-10 2021-06-11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泵站排污水污染物快速高效去除装置与工艺
CN115093060A (zh) * 2022-07-07 2022-09-23 尚川(北京)装备有限公司 快速净化雨污溢流污水的工艺、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931A (zh) * 2009-12-01 2010-05-19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磁共沉生物滤池工艺及装置
CN107806160A (zh) * 2017-09-30 2018-03-16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和雨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8328811A (zh) * 2018-04-24 2018-07-27 阳昕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可循环利用微砂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83265A (zh) * 2017-12-27 2018-08-10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
CN109336334A (zh) * 2018-11-15 2019-02-15 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磁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9143949U (zh) * 2018-09-11 2019-07-23 山东纳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净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931A (zh) * 2009-12-01 2010-05-19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磁共沉生物滤池工艺及装置
CN107806160A (zh) * 2017-09-30 2018-03-16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和雨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8383265A (zh) * 2017-12-27 2018-08-10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
CN108328811A (zh) * 2018-04-24 2018-07-27 阳昕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可循环利用微砂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9143949U (zh) * 2018-09-11 2019-07-23 山东纳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净化系统
CN109336334A (zh) * 2018-11-15 2019-02-15 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磁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9285A (zh) * 2021-03-10 2021-06-11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泵站排污水污染物快速高效去除装置与工艺
CN115093060A (zh) * 2022-07-07 2022-09-23 尚川(北京)装备有限公司 快速净化雨污溢流污水的工艺、系统
CN115093060B (zh) * 2022-07-07 2023-02-10 尚川(北京)装备有限公司 快速净化雨污溢流污水的工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2964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0085B (zh) 一种高效aoas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6542701A (zh) 用于河道的水质净化方法
CN102775025A (zh)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2745855A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0464812C (zh) 一种人工强化土地渗滤污水处理装置
CN103539324B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生物陶粒装置及其工艺
CN110040917A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快速净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040916A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成套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1392964B (zh) 一种雨污合流泵站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42476A (zh) 多级a/o污水处理系统
CN101734831A (zh) 用于处理污水的强化型生态湿地处理设施及其方法
KR101024670B1 (ko) 건기시 하수처리장 방류수의 총인 처리 및 강우시 강우유출수의 선택적 처리 시스템
CN110054365A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旁路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RU8172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бытовы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11226811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915759U (zh) 多级a/o污水处理系统
CN210215089U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旁路处理系统
US20210188681A1 (en)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al of Phosphorus, Nitrogen and Coliforms
CN206232523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079045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6204118U (zh) 用于黑臭水体的处理系统
CN109292980A (zh)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KR101095323B1 (ko) 건기시 하수처리장 방류수의 총인 처리 및 강우시 강우유출수의 선택적 처리 시스템
CN213803399U (zh) 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11056911U (zh)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一体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