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6264A -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96264A CN111296264A CN202010258406.5A CN202010258406A CN111296264A CN 111296264 A CN111296264 A CN 111296264A CN 202010258406 A CN202010258406 A CN 202010258406A CN 111296264 A CN111296264 A CN 1112962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es
- planting
- cultivation
- seedlings
- blueberr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该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是将选取好的苗木采用无土基质进行苗木定植后,直接置于大田中,于露地条件下进行栽培管理;当苗木定植后,于露地条件下的栽培管理采用以下肥水管理:采用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营养液中NPK比例为1:1:1并根据季节不同区分每日施肥次数;同时,降雨期间不进行滴灌施肥,并根据雨量调整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本发明通过对露地无土基质栽培的各步骤进行摸索,得出一套最合适采用无土基质并进行露地栽培模式下的栽培方法,在有效降低成本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一种的新兴农业生产体系,利用营养液为作物提供养分,具有可有效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土壤病虫害传播及提高土壤利用率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为了便于操作与控制,目前现代农业生产中,无土栽培都在温室大棚等设施条件下进行,取得了非常高的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温室大棚投入高,夏季需要通风降温,冬季需要加温等措施,对于一般农户很难掌握,不易做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且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黑莓或蓝莓栽培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如下: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该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是将选取好的苗木采用无土基质进行苗木定植后,直接置于大田中,于露地条件下进行栽培管理;
当苗木定植后,于露地条件下的栽培管理采用以下肥水管理:
采用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营养液中NPK比例为1:1:1;并在春、夏、秋三季每天施用1-2次,冬季每2-4天施用1次,每次每株施用300~550ml;
同时,降雨期间不进行滴灌施肥,并根据雨量调整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当日降雨量不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20-30%;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40-50%;且雨后施用增加浓度的营养液的天数与降雨天数一致,而后恢复正常施用浓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营养液采用大量元素肥料配置,该大量元素肥料中NPK质量百分比各占20%,且该大量元素肥料的正常施用浓度为0.1%。
上述大量元素肥料中还可以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微量元素:0.8‰Fe、0.25‰Mn、0.1‰B、0.15‰Zn、0.1‰Cu、0.05‰Mo;所述大量元素肥料中还含有CaO和MgO。
上述营养液的EC值为2.0。
部分实施例中,在进行肥水管理时,在春、秋两季,每天滴灌施肥1次;在夏季,每天滴灌施肥2次;当选择苗木为一年生小苗时,每次每株施用300~500mL,当选择苗木为2-3年生小苗时,每次每株施用500±50ml。
更为具体的,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苗木选择:蓝莓选用2-3年生扦插苗或组培苗,黑莓选用1-2年生扦插苗、组培苗或一年生压头生根苗,均要求苗木健壮,根系良好,无病虫害;
S2、无土基质选择:以椰糠为主;或者,采用椰糠加适量蛭石或其他无机物质,如石英砂等;
S3、种植盆或种植槽选择:种植盆大小为20-30升,种植槽宽度和深度均可设置为30-40cm;
S4、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黑莓以苗木落叶期为宜,时间在11月下旬至3月上旬;蓝莓裸根苗以苗木落叶期为宜,时间在11月下旬至3月上旬;蓝莓盆栽苗在1-12月皆可以进行;
(2)密度:行距2m,株距1.0-1.5m;种植盆或种植槽按此进行摆放或实施;
(3)种植方法:将无土基质装入种植盆或种植槽中,将苗木栽到种植盆或种植槽中,根系全部栽到基质中,然后浇足定根水;黑莓在浇水前,对上部枝条进行短截,留长度20±2cm;蓝莓在浇水前,对上部枝条进行轻度修剪或不修;
栽好苗木的种植盆直接放在平整好的大田中,或者种植槽直接建设在大田中,无需建设大棚或温室;摆放种植盆或建设有种植槽的大田,整理好排水系统(与露地直接进行土壤栽培类似);
S5、肥水管理;
S6、搭架与修剪。
在部分实施例中,步骤S1苗木选择中,蓝莓选择大田栽培困难,但品质优良的品种;黑莓选择避开果实成熟在雨季的黑莓品种。
在步骤S6搭架与修剪中,对黑莓和蓝莓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
黑莓进行搭架与修剪的方法如下:
(1)搭架:苗木种好后,在种植行中需要埋设支架,支架高度2.2-2.5m,埋入地下40-50cm,地上高度1.8-2.0m,支架间距3-4m,支架上拉4-6道塑钢丝;
(2)春末夏初摘心:当基生枝30-40cm时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当分枝达到一定长度时引绑上架,固定植株;
(3)果后去除枯死枝蔓:果实采收后,立即剪除枯死枝蔓,促进1年生新枝生长,并及时引绑上架;
(4)冬季整形修剪:冬季落叶后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枝条短截后的长度1.0-2.0m,每株留枝条8-15个即可,对留下的枝条均匀的固定在支架上。
蓝莓进行搭架与修剪的方法如下:
(1)冬季修剪:对定植后第一年,尽量少剪或不剪,以迅速扩大树冠和枝叶量;第二年以后,疏除树冠各处的细弱枝和因结果而逐渐衰弱的弱枝,回缩因结果而衰弱并被新生枝组取代的优势枝组;疏除病枝、枯枝、交叉枝,靠近的重叠枝;短截徒长枝,培养新生结果枝组;
(2)夏季修剪:即果后修剪;蓝莓无土基质栽培生长量极大,果实采收后需要进行一次重修剪,促进新枝发生,新枝是第二年的主要结果枝条;
(3)搭架:盆栽和种植槽栽培蓝莓由于根部受到限制,不能固定,需要沿种植行立支柱、拉线固定蓝莓的主枝干,防止植株倒伏,也可以固定结果果穗。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突破现有技术屏障,打破所属领域的常规思维,即对常规思维中对露地栽培会导致低产量进行了推翻性的创新;
2、通过对露地无土基质栽培的各步骤进行摸索,得出一套最合适采用无土基质并进行露地栽培模式下的栽培方法,在有效降低成本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
3、针对本发明采用的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模式,确定各关键因素,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调整,并在实际栽培中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经济产量;
4、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蓝莓栽培,苗木种植的第2年就进入初果期,平均每盆(株)可以达到0.5-1.0kg,第3、4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盆(株)可以达到4-6kg;而采用常规露地土壤栽培第3、4年才进入初果期,第6、7年才进入丰产期,平均每株在3-4kg;本发明栽培方法所得产量和品质远高于露地土壤栽培。
且蓝莓栽培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土壤pH在5左右,有机质含量5%以上,有些品质优良品种需要达到10-20%,土壤的通透性好,因此我国多数地区没有合适栽培蓝莓的土壤,为了使蓝莓种植成功,一些企业花费大量经费对土壤进行改良,平均每亩达到3-4万元,并且在以后的常规管理中,需要继续注重土壤的改良工作。而采用无土基质栽培,一次投入即基本到位,且后期管理便于掌握,省工省力。
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蓝莓,虽然第3、4年每盆也在4-6kg左右,但温室(大棚)等设施投入和夏季与冬季的管理等成本远高于露地无土栽培,另外,温室(大棚)设施的顶部玻璃或塑料薄膜,对阳光具有遮挡,会适当降低蓝莓的品质(糖度下降,酸度增加)。
5、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黑莓,当年苗木即可达到丰产生长量,即种植的第二年就进入丰产期,平均每盆(株)可以达到8kg;而常规露地土壤栽培第二年平均每株只有2kg左右,丰产期平均每株在4-6kg;本发明栽培方法所得产量远高于露地栽培。
温室(大棚)无土栽培黑莓,虽然第二年每盆也在8kg左右,但温室(大棚)等设施投入和夏季与冬季的管理等成本远高于露地无土栽培,另外,温室(大棚)设施的顶部玻璃或塑料薄膜,对阳光具有遮挡,会适当降低黑莓的品质(糖度下降,酸度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基质对蓝莓“安娜”植株下部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影响;
图2为不同基质对蓝莓“安娜”植株下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图3为不同基质对蓝莓“安娜”植株下部叶片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
图4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5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O2˙ˉ产生速率的影响;
图6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MDA含量的影响;
图7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图8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SOD活性的影响;
图9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AsA含量的影响;
图10为不同基质对黑莓“宁植4号”GSH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蓝莓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方法
S1、苗木选择:选用2-3年生扦插苗或组培苗,要求苗木健壮,根系良好,无病虫害;
建议选择大田栽培困难,但品质优良的品种;
S2、无土基质选择:以椰糠为主;或者,采用椰糠加适量蛭石或其他无机物质,如石英砂等;
S3、种植盆或种植槽选择:种植盆大小为20-30升,种植槽宽度和深度均可设置为30-40cm;
S4、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裸根苗以苗木落叶期为宜,时间在11月下旬至3月上旬;盆栽苗在1-12月皆可以进行;
(2)密度:行距2m,株距1.0-1.5m;种植盆或种植槽按此进行摆放或实施;
(3)种植方法:将无土基质装入种植盆或种植槽中,将苗木栽到种植盆或种植槽中,根系全部栽到基质中,对上部枝条进行轻度修剪或不修,然后浇足定根水;
栽好苗木的种植盆直接放在平整好的大田中,或者种植槽直接建设在大田中,无需建设大棚或温室;摆放种植盆或建设有种植槽的大田,整理好排水系统(与露地直接进行土壤栽培类似);
S5、肥水管理:
(1)考虑季节问题,根据温度进行灌溉施肥;
(2)考虑天气问题,根据降雨进行灌溉施肥;
S6、搭架与修剪;
(1)冬季修剪:对定植后第一年,尽量少剪或不剪,以迅速扩大树冠和枝叶量;第二年以后,疏除树冠各处的细弱枝和因结果而逐渐衰弱的弱枝,回缩因结果而衰弱并被新生枝组取代的优势枝组;疏除病枝、枯枝、交叉枝,靠近的重叠枝;短截徒长枝,培养新生结果枝组;
(2)夏季修剪:即果后修剪;蓝莓无土基质栽培生长量极大,果实采收后需要进行一次重修剪,促进新枝发生,新枝是第二年的主要结果枝条;
(3)搭架:盆栽和种植槽栽培蓝莓由于根部受到限制,不能固定,需要沿种植行立支柱、拉线固定蓝莓的主枝干,防止植株倒伏,也可以固定结果果穗。
实施例2
蓝莓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栽培过程中肥水管理对营养液的筛选例
以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选用蓝莓“安娜”3年生植株进行栽培管理,在其中的肥水管理采用的营养液选用不同NPK含量的肥料配置相同的施用浓度,观察不同肥料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1露地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情况
对采收的果实大小、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
表2对蓝莓‘安娜’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对比
表3对蓝莓‘安娜’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对比1配方的栽培用肥料,即NPK 1:1:1,栽培所得果实的果实较大,产量较高,其次是对比3和对比2配方,3个配方中各果实的果形指数差异不大;从果实品质对比来看(表3),采用对比1配方施肥的果实的硬度、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但与其他两个配方的差异不大,花色苷含量比对比2配方低7.25%,多酚含量也略低,可见采用对比1配方施肥的果实品质略有下降,总体来看,差异不明显。从果实大小、外观和品质综合分析来看,对比1的配方作为露地基质栽培的施肥配方较好。
实施例3
蓝莓大棚条件下无土栽培栽培过程中肥水管理选用营养液对果实的影响
以常规大棚无土栽培技术,选用蓝莓“安娜”3年生植株进行栽培管理,在其中的肥水管理采用的营养液选用不同NPK含量的肥料配置相同的施用浓度,观察不同肥料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4大棚无土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情况
对采收的果实大小、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
表5对蓝莓‘安娜’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对比
表6对蓝莓‘安娜’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出,采对比3'配方的栽培用肥料配比,栽培所得果实的果实较大,产量较高,果形指数较大,其次是对比2'配方和对比1'配方;从果实品质对比来看(表6),采用对比3'配方施肥的果实的硬度、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固酸比较大,花色苷含量较高与对比1'配方相比提高11.78%,此外多酚含量也较高,可见采用对比3'配方施肥的果实大小和品质均优于对比2'配方和对比1'配方,综上试验选取对比3'配方作为大棚无土栽培的施肥配方。
从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无土栽培选择的营养液而言,在大棚条件下和在露地条件下对果实的影响完全不同。大棚温室由于光照不足,从坐果到收获阶段需要多补充钾肥,充足的钾素供应可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促进浆果的着色;露地栽培光照充足,则不需要多施钾肥,因此在所有的阶段均采用统一的配方,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实施例4
蓝莓大棚无土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基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蓝莓“安娜”品种作为实验材料,配制3种栽培基质:椰糠:蛭石=1:1;椰糠:珍珠岩=1:1;纯椰糠,在大棚栽培条件,通过营养液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的方式,观察不同基质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1.2营养液配置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衡丰宝,总含量60%,NPK各20%)稀释1250倍,即含量0.08%。
配置方法:以100升(100kg)计,称量衡丰宝水溶性肥80g,溶解于5-10kg水中,充分搅拌到全部溶解,用水定容到100kg,调pH5.0左右即可。
1.3栽苗
选择生长健壮、相对一致的蓝莓苗木,脱盆后去掉泥土(或基质),如果根系缠绕,可使根系舒展,适当剪除多余根系。栽入准备好的塑料花盆中,可以适当栽深些。最后用配置好的营养液灌透。
1.4方法
1.4.1株高和冠幅测定
采用卷尺测量株高和冠幅。
1.4.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称取0.2g叶片,用80%丙酮研磨成匀浆,4℃下8000r/min离心10r/min,用丙酮定容至8mL,分别测定470、663和645nm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1.4.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产生速率的测定
参照罗广华和王爱国的羟胺氧化反应方法测定。0.5mL样品粗酶液中加入0.5mL50mmol磷酸缓冲液(pH 7.8)和1mL 1mmol盐酸羟胺,摇匀后于25℃下保温1h,然后再加入1mL 17mmol对氨基苯磺酸(以冰醋酸:水=3:1配制)和1mL 7mmolα-萘胺(以冰醋酸:水=3:1配制),混匀后于25℃下保温20min,用UV-75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530nm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O2˙ˉ产生速率。
1.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取鲜重0.5g的叶片,加入8mL浓度为50mmol·L-1的磷酸缓冲液(pH 7.8,含有1%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mmol·L-1的巯基乙醇)及少量石英砂于冰浴上匀浆,4层纱布过滤,滤液在4℃下经10 000×g离心20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性分析。参照Beyer和Fridsovich的黄嘌呤氧化酶法,其活性单位定义为:以每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一个单位(U)。
1.4.5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称取0.5g叶片,剪碎,加入5mL 5%三氯乙酸,研磨,10 000×g离心10min,上清液定容至5mL。吸取上清液0.2mL,分别加入150mmol NaH2PO4(pH7.4)0.2mL、H2O 0.2mL、混合均匀,30sec后再依次分别往各管中加入10%TCA 0.4mL、44%H3PO4 0.4mL、4%2,2-二联吡啶0.4mL和3%FeCl3 0.2mL,混合后在37℃水浴中保温60min,然后用UV-75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525nm处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sA含量。
1.5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DP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栽培下蓝莓“安娜”的生长表现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基质栽培下,蓝莓“安娜”的平均生长量各不相同,其中椰糠+蛭石基质栽培下的生长量最大,在10月中旬株高达到81.56cm,比7月份增加了29.00cm,平均冠径达到64.96cm,比7月份增加了9.41cm;椰糠基质栽培下的生长量最小,在10月中旬株高为69.22cm,比7月份增加了17.55cm,平均冠径为58.83cm,比7月份增加了6.46cm,但显著性分析表明,各基质栽培下相互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表7蓝莓“安娜”的平均生长量
2.2不同基质栽培对蓝莓“安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椰糠+蛭石基质栽培下的叶绿素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在7月和8月显著高于其他基质栽培,但在9月和10月叶绿素含量开始低于其他基质栽培,各基质间的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是在7月和8月显著高于其他基质栽培,在9月和10月叶绿素含量开始低于其他基质栽培,但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表8蓝莓“安娜”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2.5不同基质栽培对蓝莓“安娜”叶片超氧阴离子(O2˙ˉ)产生速率的影响
O2 ·-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的活性氧自由基,对膜脂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基质栽培下,蓝莓“安娜”植株叶片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差异不显著,表明各基质栽培条件下蓝莓均能正常生长。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下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最大,在10月份高达2.99nmol/min.g,椰糠基质栽培下的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最小,在10月中旬达到2.61nmol/min.g,但显著性分析表明,各基质栽培下相互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2.6不同基质栽培对蓝莓“安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基质栽培下,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蓝莓“安娜”植株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椰糠基质栽培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最大,在10月份高达199.40U/g,比7月份增加了68.1U/g;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最小,在10月中旬达到169.30U/g,比7月份增加了75.73U/g,显著性分析表明,各基质栽培下存在显著的相互之间的差异。
2.7不同基质栽培对蓝莓“安娜”叶片抗坏血酸(AsA)的影响
AsA是植物体内的小分子保护物质。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基质栽培下,蓝莓“安娜”植株叶片的AsA含量各不相同。椰糠基质和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下的As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8月达到最大值,其中椰糠基质栽培下的AsA含量在8月中旬高达19.48mg/g,比10月份增加了5.29mg/g;椰糠+蛭石基质栽培下的As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在10月有个上升趋势,达到16.59mg/g,比7月份增加了3.75mg/g,但显著性分析表明,上部叶片的各基质栽培下相互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下部叶片的各基质栽培下存在显著的相互之间的差异。
3.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蓝莓“安娜”在三种不同基质:椰糠、椰糠+珍珠岩(1:1)、椰糠+蛭石(1:1),并结合肥水一体化的滴灌灌溉栽培模式下,观察了其7-10月份的相关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椰糠+蛭石基质栽培下的生长量最大,效果最好。在10月中旬株高达到81.56cm,比7月份增加了29.00cm,平均冠径达到64.96cm;而椰糠基质和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下的蓝莓植株的生长量较小。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椰糠+蛭石的基质栽培下,蓝莓“安娜”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呈现平稳状态,叶绿素含量、SOD活性、AsA含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三种基质栽培下的蓝莓“安娜”植株部分生理指标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综合生长和生化指标分析,研究认为椰糠+蛭石(1:1)基质栽培下的蓝莓“安娜”的各项指标最优,最适合蓝莓“安娜”的生长。
实施例5
露地无土栽培条件下,不同基质栽培对蓝莓“安娜”果实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两年生蓝莓“安娜”组培苗作为实验材料,配制3种栽培基质:椰糠:蛭石=1:1;椰糠:珍珠岩=1:1;纯椰糠,在露地无土栽培条件,通过营养液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的方式,观察不同基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1.2营养液配置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衡丰宝,总含量60%,NPK各20%)稀释1250倍,即含量0.08%。
配置方法:以100升(100kg)计,称量衡丰宝水溶性肥80g,溶解于5-10kg水中,充分搅拌到全部溶解,用水定容到100kg,调pH5.0左右即可。
1.3果实外观指标测定
在各品种的盛果期随机测定20个成熟单果的横径、纵径、质量,计算平均值,其中果重(g):用感量为10mg的电子天平称量,横径和纵径(mm):用读数精确为0.01mm的数显游标卡尺测量。
1.4果实硬度测定
采用日本竹村Cat No.9300(KM-5)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最大直径处的硬度,探头直径为5mm,下压距离为10mm,以最大破裂的力作为硬度,重复15次,取平均值,单位为kg/cm2。
1.5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采用pH示差法。总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可滴定酸含量测定参照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测定,以柠檬酸计。固形物含量的测定采用WYT-A型手持糖度计。
1.6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DP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果实大小和形状
由表9可见,与露地土壤栽培的蓝莓果实相比,基质栽培条件下果实均大于露地土壤栽培,其种椰糠基质栽培下的果实重量最大,差异显著,椰糠基质栽培下其平均横径为16.58mm,平均纵径为12.54mm,果形指数0.76,果实扁圆形。
表9果实大小和形状
2.2不同基质栽培下的果实品质
2.2.1糖酸含量
水果可溶性固形物中80%左右为可溶性糖,因此常常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近似表示为可溶性糖含量。由表10可见,三种基栽培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低于露地土壤栽培下的果实固形物含量,基质栽培中,椰糠栽培条件下的固形物含量最高;与露地土壤栽培相比,三种基栽培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固酸比或糖酸比对水果的风味影响较大,固酸比越大,水果的口感就越甜。由表10可知,基质栽培的固酸比均低于露地土壤栽培,果实口感略次于露地土壤栽培。
2.2.2多酚与花色苷含量
从表10可以看出,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的花色苷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椰糠+珍珠岩栽培条件下的花色苷含量最高;此外多酚含量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其中椰糠+珍珠岩栽培条件下的多酚含量最高。
2.2.3果实硬度
由表10可知,3种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硬度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下的果实硬度,其中椰糠+蛭石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硬度最高,其次是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硬度。
表10不同基质栽培下果实品质
2.4不同基质栽培下的果实的抗氧化酶活性
从表11可以看出,在露地土壤栽培条件下,SOD和POD酶活性较高,均显著高于基质栽培水平;表明在露地土壤栽培条件下,植物要应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因素,抗氧化酶活性较高。
表11不同基质栽培下果实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3.结论
蓝莓的品质指标主要包括:果实大小、硬度、糖酸、花色苷和多酚含量等。在本实验中,露地基质栽培的果实较大,与露地土壤栽培相比差异显著;果实硬度显著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其中以椰糠+蛭石基质栽培的果实硬度最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露地土壤栽培,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固酸比均低于露地土壤栽培;花色苷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其中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下的含量最高,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表明,露地土壤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综上,基质栽培条件下果实硬度提高,果实较大,更利于贮藏,虽然固形物含量降低,但口感更好,露地栽培的果实太甜,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如果以果实硬度作为基质筛选的主要指标,其中椰糠+蛭石的基质配方最适合,如果以果实口感作为主要筛选指标,则椰糠基质栽培条件较适合。
实施例6
蓝莓常规大棚无土栽培与本发明蓝莓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对果实的影响对比
1材料与方法
2019年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白马试验基地,选用蓝莓‘安娜’3年生植株,分别在露地基质栽培和大棚温室基质栽培情况下进行试验,面积各400m2,160株;基质皆为50%椰糠+50%蛭石;肥水一体化营养液:NPK比例1:1:1,配合适量微量元素肥料,营养液用柠檬酸调整pH5.0,EC值2.0左右。花果期大棚温室基质栽培营养液NPK比例调整为1:1:2,配合适量微量元素肥料。
400m2为1个大棚,建设费用25000元,平均每年折旧2500元;400m2蓝莓基质栽培建园需要投入的苗木费、基质、肥水一体化设施等基础费用16000元,平均每年折旧、维修1600元。
同时针对本发明露地无土栽培的施肥同时考虑季节和降雨的影响;大棚由于温度终年较高,同时无降雨影响,不做特殊调整。
表12根据季节因素对露地无土栽培的施肥进行调整情况
并根据降雨调整本发明露地无土栽培的施肥,降雨期间不进行滴灌施肥,并根据雨量调整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当日降雨量不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20-30%;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40-50%;且雨后施用增加浓度的营养液的天数与降雨天数一致,而后恢复正常施用浓度。
2结果与分析
1.1对果实大小、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13可以看出,露地基质栽培平均果重略高于大棚基质栽培,差异不显著,大棚基质栽培的果形指数大于露地基质栽培,即露地基质栽培的果实扁一些。平均单株产量露地基质栽培高于大棚基质栽培,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果实都约损失5%左右。
表13对蓝莓‘安娜’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由表14可知,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花色苷和多酚含量等指标,露地基质栽培都大于或显著大于大棚基质栽培,可滴定酸含量相反,露地基质栽培的果实硬度好,便于保存、运输,口感甜,风味佳,由此可见露地基质栽培的果实品质显著好于大棚基质栽培。
表14对蓝莓‘安娜’果实品质的影响
2.2经济效益分析
(1)露地栽培。全年投入成本:肥料及水电等660元,人工2000元,土地400元,建园成本折旧1600元,合计4660元。
全年产值:平均单株产量=4.45kg/株,160株总产量712kg,损耗5%,平均销售价格50元/kg,产值为33820元。
纯收入:29160元。
(2)大棚栽培。全年投入成本:肥料及水电等860元,人工2000元,土地400元,建园成本折旧等1600元,大棚建设成本折旧2500元,合计7360元。
全年产值:平均单株产量=4.08kg/株,160株总产量652.8kg,损耗5%,平均销售价格50元/kg,产值为31008元。
纯收入:23648元。
(3)收益比较。400m2露地基质栽培比大棚基质栽培增收5512元,收益增加23.31%。
实施例7
黑莓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方法
S1、苗木选择:选用1-2年生扦插苗、组培苗或1年生压头生根苗,要求苗木健壮,根系良好,无病虫害;
选择避开果实成熟在雨季的黑莓品种,如江苏地区选择果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黑莓品种,避开6月中下旬-7月中旬的雨季。
S2、无土基质选择:以椰糠为主;或者,采用椰糠加适量蛭石或其他无机物质,如石英砂等;
S3、种植盆或种植槽选择:种植盆大小为20-30升,种植槽宽度和深度均可设置为30-40cm;
S4、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黑莓以苗木落叶期为宜,时间在11月下旬至3月上旬;
(2)密度:行距2m,株距1.0-1.5m;种植盆或种植槽按此进行摆放或实施;
(3)种植方法:将无土基质装入种植盆或种植槽中,将苗木栽到种植盆或种植槽中,根系全部栽到基质中,对上部枝条进行短截,留长度20cm,然后浇足定根水;在浇水前;
栽好苗木的种植盆直接放在平整好的大田中,或者种植槽直接建设在大田中,无需建设大棚或温室;摆放种植盆或建设有种植槽的大田,整理好排水系统(与露地直接进行土壤栽培类似);
S5、肥水管理:
(1)考虑季节问题,根据温度进行灌溉施肥;
(2)考虑天气问题,根据降雨进行灌溉施肥;
S6、搭架与修剪:
(1)搭架:苗木种好后,在种植行中需要埋设支架,支架高度2.2-2.5m,埋入地下40-50cm,地上高度1.8-2.0m,支架间距3-4m,支架上拉4-6道塑钢丝;
(2)春末夏初摘心:当基生枝30-40cm时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当分枝达到一定长度时引绑上架,固定植株;
(3)果后去除枯死枝蔓:果实采收后,立即剪除枯死枝蔓,促进1年生新枝生长,并及时引绑上架;
(4)冬季整形修剪:冬季落叶后(12月-1月)对植株进行整形。
实施例8
黑莓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过程中肥水管理对营养液的筛选例
以实施例7的栽培方法选用黑莓“宁植4号”2年生植株进行栽培管理,在其中的肥水管理采用的营养液选用不同NPK含量的肥料配置相同的施用浓度,观察不同肥料对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15露地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情况
对采收的果实大小、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
表16对黑莓‘宁植4号’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对比
表17对黑莓‘宁植4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16中可以看出,采用对比1配方的栽培用肥料,即NPK 1:1:1,栽培所得果实较大,果形指数较大,产量较高,其次是对比3配方和对比2配方;从果实品质对比来看(表17),采用对比1配方施肥的果实的硬度较高、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固酸比较低,花色苷含量比对比3配方低9.10%,此外多酚含量也较低,可见采用对比1配方施肥的果实品质略差于对比3配方,但从果实大小、外观和品质综合分析来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选取对比1配方作为露地黑莓基质栽培的施肥配方较好。
实施例9
黑莓大棚条件下无土栽培栽培过程中肥水管理选用营养液对果实的影响
以常规大棚无土栽培技术,选用黑莓‘宁植4号’2年生植株进行栽培管理,在其中的肥水管理采用的营养液选用不同NPK含量的肥料配置相同的施用浓度,观察不同肥料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18大棚无土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情况
对采收的果实大小、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
表19对黑莓‘宁植4号’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对比
表20对黑莓‘宁植4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19中可以看出,采用对比3'配方的栽培用肥料,栽培所得果实较大,产量较高,其次是对比2'配方和对比1'配方,三种配方的果形指数差异不大;从果实品质对比来看(表20),采用对比3'配方施肥的果实的硬度、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固酸比较大,花色苷含量较高与对比1'配方相比差异显著,此外多酚含量也较高,可见采用配方3施肥的果实大小和品质均优于对比2'配方和对比1'配方,综上试验选取对比3'配方作为大棚无土栽培的施肥配方。
从实施例8和实施例9中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黑莓无土栽培选择的营养液而言,在大棚条件下和在露地条件下对果实的影响完全不同。大棚温室由于光照不足,从坐果到收获阶段需要多补充钾肥,充足的钾素供应可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促进浆果的着色;露地栽培光照充足,则不需要多施钾肥,因此在所有的阶段均采用统一的配方,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实施例10
黑莓露地无土栽培,不同栽培基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两年生黑莓“宁植4号”扦插苗作为实验材料,配制3种栽培基质:椰糠:蛭石=1:1;椰糠:珍珠岩=1:1;纯椰糠,在露地栽培条件,通过营养液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的方式,观察不同基质对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1.2营养液配置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衡丰宝,总含量60%,NPK各20%)稀释1250倍,即含量0.08%。
配置方法:以100升(100kg)计,称量衡丰宝水溶性肥80g,溶解于5-10kg水中,充分搅拌到全部溶解,用水定容到100kg,调pH5.0左右即可。
1.3栽苗
选择生长健壮、相对一致的黑莓苗木,脱盆后去掉泥土(或基质),如果根系缠绕,可使根系舒展,适当剪除多余根系。栽入准备好的塑料花盆中,可以适当栽深些。最后用配置好的营养液灌透。
1.4方法
1.4.1株高和冠幅测定
采用卷尺测量株高和冠幅。
1.4.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称取0.2g叶片,用80%丙酮研磨成匀浆,4℃下8000r/min离心10r/min,用丙酮定容至8mL,分别测定470、663和645nm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1.4.3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以0.05mol L-1的磷酸缓冲液(pH7.8)为提取介质,匀浆后8000×g离心,取样品2mL与染料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2mL混合,在波长595nm处测定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蛋白质浓度,单位:mg g-1FW。
1.4.4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取0.5g叶片,加入10mL 10%三氯乙酸溶液研磨,4000×g离心10min,取上清2mL,加入2mL 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混匀,沸水浴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离心,取上清液,用UV-754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532nm、600nm和450nm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MDA含量。
1.4.5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产生速率的测定
参照罗广华和王爱国的羟胺氧化反应方法测定。0.5mL样品粗酶液中加入0.5mL50mmol磷酸缓冲液(pH 7.8)和1mL 1mmol盐酸羟胺,摇匀后于25℃下保温1h,然后再加入1mL 17mmol对氨基苯磺酸(以冰醋酸:水=3:1配制)和1mL 7mmolα-萘胺(以冰醋酸:水=3:1配制),混匀后于25℃下保温20min,用UV-75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530nm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O2 ˙ˉ产生速率。
1.4.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取鲜重0.5g的叶片,加入8mL浓度为50mmol·L-1的磷酸缓冲液(pH 7.8,含有1%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mmol·L-1的巯基乙醇)及少量石英砂于冰浴上匀浆,4层纱布过滤,滤液在4℃下经10 000×g离心20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性分析。参照Beyer和Fridsovich的黄嘌呤氧化酶法,其活性单位定义为:以每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一个单位(U)。
1.4.7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称取0.5g叶片,剪碎,加入5mL 5%三氯乙酸,研磨,10 000×g离心10min,上清液定容至5mL。吸取上清液0.2mL,分别加入150mmol NaH2PO4(pH7.4)0.2mL、H2O 0.2mL、混合均匀,30sec后再依次分别往各管中加入10%TCA 0.4mL、44%H3PO4 0.4mL、4%2,2-二联吡啶0.4mL和3%FeCl3 0.2mL,混合后在37℃水浴中保温60min,然后用UV-75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525nm处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sA含量。
1.4.8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
称取0.2g叶片,加入6mL 15%偏磷酸溶液研磨,10 000×g离心10min。取样品液0.2mL,加入150mmoL NaH2PO4溶液(pH 7.7)2.6mL,混合后再加入0.2mL DTNB试剂,以磷酸缓冲液代替DTNB试剂作空白,摇匀后于30℃下保温5min,然后用UV-75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412nm处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GSH含量。
1.5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DP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宁植4号”的生长表现
从表21可以看出,在椰糠+蛭石基质栽培条件下,11月比7月份分枝数增加了3.7,高于椰糠+珍珠岩和椰糠的基质栽培,椰糠基质栽培条件下,茎粗增加了7.5mm,其次是椰糠+蛭石基质栽培。从分枝数和茎粗来看,椰糠和椰糠+蛭石基质栽培较适合黑莓“宁植4号”的生长。
表21黑莓“宁植4号”的生长表现
2.2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宁植4号”的生长表现
从表22可以看出,不同基质栽培条件下,从7月到11月,叶片的SPAD值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并且在10月略有下降,各基质间的差别不明显。
表22黑莓“宁植4号”的叶片SPAD值
2.3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宁植4号”的叶绿素含量
从图4可以看出,在基质椰糠的栽培条件下,7月和8月两个月黑莓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在基质椰糠+珍珠岩和基质椰糠+蛭石栽培条件。叶绿素总量分别比在基质椰糠+珍珠岩和基质椰糠+蛭石提高了7.05%和11.56%;在9月和10月两个月黑莓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基质椰糠+珍珠岩栽培条件均高于在基质椰糠和基质椰糠+蛭石栽培条件;在11月份,黑莓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基质椰糠栽培条件均高于在基质椰糠+珍珠岩和基质椰糠+蛭石栽培条件,叶绿素含量呈现波动的状态,但综合7月、8月和11月结果分析认为,椰糠基质栽培能够显著促进黑莓的营养生长。
2.4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宁植4号”的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
如图5、图6所示,9月、10月和11月,在基质栽培条件下黑莓叶片的O2 ·-产生速率显著高于10月和11月,但不同基质之间的差异不明显;MDA是膜质过氧化产物,在基质栽培条件下,从7月到11月MDA含量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9月份MDA含量的较低,显著高于黑莓在其他基质中的栽培,此外,各基质之间MDA含量变化不明显。
2.5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从图7可以看出,在7月份,在基质椰糠+珍珠岩的栽培条件下,黑莓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质栽培,分别比基质椰糠和椰糠+蛭石基质栽培提高了30.01%和21.08%;8月和9月逐渐趋于平稳,各基质间的差异不明显;在10月份椰糠基质栽培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略高于其他两种基质栽培,之后略有下降,在11月份,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条件,可溶性蛋白含量略高于其他两种基质,8月到11月之间的各基质间的差异不显著。
2.7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的SOD活性
如图8所示,从总体来看,黑莓在8月份的生长势较7月份旺盛,SOD活性也较高。在基质椰糠+珍珠岩的栽培条件下,SOD的活性最高,但各基质间的差异不显著。较高的SOD活性,可能是由于较高含量的自由基的产生引起的;在9到11月份,SOD活性有所升高,但在各基质之间无明显差异。
2.8不同基质栽培下黑莓的AsA和GSH含量
如图9、图10所示,从7月到11月,在基质椰糠+珍珠岩的栽培条件下,AsA的含量最高,在10月达到最大值,AsA含量升高,可能是由于较高含量的自由基的产生引起的;GSH含量在9月、10月和11月的含量显著高于7月和8月,此外,GSH含量,在不同月份各基质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3结论
椰糠经过粉碎灭菌和发酵后,可与其他无机基质混合后成为基质,的生产中,不但可以减少草炭的用量,还可再利用废弃物(椰壳),减轻环保处理的压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以椰糠为主要材料,与无机基质珍珠岩、蛭石进行不同比例的复合混配,研究其对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黑莓无土栽培的基质种类。混合基质能克服单一基质理化性质的不足,如椰糠的含盐量较高等,本实验结果表明,椰糠以及椰糠:蛭石=1:1的混合基质对黑莓的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较大,栽培的黑莓的生长量较大,茎粗较粗,分枝长较长,分枝数较多,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也显示在基质C的栽培条件,黑莓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稳定的抗氧化系统。说明椰糠和蛭石经过科学合理的混合配制,能够在理化性质和结构上满足黑莓对无土栽培基质的要求,成为优良的黑莓无土栽培基质。
实施例11
黑莓露地无土栽培,不同栽培基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两年生黑莓“宁植4号”扦插苗作为实验材料,配制3种栽培基质:椰糠:蛭石=1:1;椰糠:珍珠岩=1:1;纯椰糠,在露地栽培条件,通过营养液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的方式,观察不同基质对黑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1.2营养液配置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衡丰宝,总含量60%,NPK各20%)稀释1250倍,即含量0.08%。
配置方法:以100升(100kg)计,称量衡丰宝水溶性肥80g,溶解于5-10kg水中,充分搅拌到全部溶解,用水定容到100kg,调pH5.0左右即可。
1.3果实外观指标测定
在各品种的盛果期随机测定20个成熟单果的横径、纵径、质量,计算平均值,其中果重(g):用感量为10mg的电子天平称量,横径和纵径(mm):用读数精确为0.01mm的数显游标卡尺测量。
1.4果实硬度测定
采用日本竹村Cat No.9300(KM-5)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最大直径处的硬度,探头直径为5mm,下压距离为10mm,以最大破裂的力作为硬度,重复15次,取平均值,单位为kg/cm2。
1.5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采用pH示差法。总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可滴定酸含量测定参照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测定,以柠檬酸计。固形物含量的测定采用WYT-A型手持糖度计。
1.6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DP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果实大小和形状
由表23可见,与露地土壤栽培的黑莓果实相比,椰糠基质栽培条件下果实较大,其他两种基质栽培的果实重量小于露地土壤栽培,但差异不显著,平均果重都在9.0g以上,平均横径22.00mm以上,平均纵径26.00mm以上,,果形指数在1.20以上,露地土壤栽培的果实较长。
表23果实大小和形状
同时从果实来看,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较饱满,每粒小核果较土壤栽培条件下的饱满。
2.2不同基质栽培下的果实品质
2.2.1糖酸含量
水果可溶性固形物中80%左右为可溶性糖,因此常常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近似表示为可溶性糖含量。由表24可见,三种基栽培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大于露地土壤栽培下的果实固形物含量,其中椰糠+蛭石栽培条件下的固形物含量最高;与露地土壤栽培相比,三种基栽培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固酸比或糖酸比对水果的风味影响较大,固酸比越大,水果的口感就越甜。由表24可知,基质栽培的固酸比均高于露地栽培,果实口感较好。
2.2.2多酚与花色苷含量
从表24可以看出,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的花色苷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其中椰糠+珍珠岩栽培条件下的花色苷含量最高,此外其多酚含量也最高,其次是椰糠基质栽培。
2.2.3果实硬度
由表24可知,3种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硬度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下的果实硬度,其中椰糠+蛭石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硬度最高,其次是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硬度。
表24不同基质栽培下果实品质
2.3不同基质栽培下的果实的抗氧化系统
2.3.1抗氧化酶活性
从表25可以看出,在椰糠基质和露地土壤栽培条件下,SOD和POD酶活性较高;CAT酶活性在露地土壤栽培条件最高;表明在露地土壤栽培条件下,植物要应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因素,抗氧化酶活性较高。
2.3.2抗氧化物质
从表25可以看出,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抗氧化物质AsA和GSH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以椰糠+蛭石栽培条件下的含量最高,表明基质栽培条件有利于抗氧化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表25不同基质栽培下果实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3.结论
黑莓的品质指标主要包括:果实大小、硬度、糖酸、花色苷和多酚含量等。在本实验中,基质栽培的果实的每粒小核果较露地土壤栽培饱满,但果实大小差异不显著;果实硬度显著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其中以椰糠+蛭石基质栽培的果实硬度最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可滴定酸含量均低露地土壤栽培,固酸比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以椰糠基质栽培下的果实的固酸比最高;花色苷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栽培,其中椰糠+珍珠岩基质栽培下的含量最高,同样其多酚含量也最高。此外抗氧化系统的研究表明,露地土壤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积累了更多的抗氧化物质。综上,如果以硬度作为基质筛选的主要指标,其中椰糠+蛭石的基质配方最适合,如果以果实口感作为主要筛选指标,则椰糠基质栽培条件较适合,基质栽培条件下部分指标间的差异不显著,果实品质均好优于露地土壤栽培。
实施例12
黑莓常规大棚无土栽培与本发明黑莓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对果实的影响对比1材料与方法
2019年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白马试验基地,选用宁植4号2年生植株,分别在露地基质栽培和大棚温室基质栽培情况下进行试验,面积各400m2,160株;基质皆为50%椰糠+50%蛭石;肥水一体化营养液:NPK比例1:1:1,配合适量微量元素肥料,营养液EC值2.0左右。花果期大棚温室基质栽培营养液NPK比例调整为1:1:2,配合适量微量元素肥料。400m2为1个大棚,建设费用25000元,平均每年折旧2500元;400m2蓝莓基质栽培建园需要投入的苗木费、基质、肥水一体化设施等基础费用15000元,平均每年折旧、维修1500元。
同时针对本发明露地无土栽培的施肥同时考虑季节和降雨的影响;大棚由于温度终年较高,同时无降雨影响,不做特殊调整。
表26根据季节因素对露地无土栽培的施肥进行调整情况
并根据降雨调整本发明露地无土栽培的施肥,降雨期间不进行滴灌施肥,并根据雨量调整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当日降雨量不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20-30%;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40-50%;且雨后施用增加浓度的营养液的天数与降雨天数一致,而后恢复正常施用浓度。
2结果与分析
1.1对果实大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27可以看出,露地基质栽培平均果重略高于大棚基质栽培,差异不显著,大棚基质栽培的果形指数大于露地基质栽培,即果实略长一些。平均单株产量露地基质栽培也高于大棚基质栽培,但露地栽培因遇到雨水,损失约15%,而大棚栽培仅仅损失5%左右。
表27对黑莓宁植4号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由表28可知,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花色苷和多酚含量等指标,露地基质栽培都大于或显著大于大棚基质栽培,可滴定酸含量相反,露地基质栽培的果实硬度好,便于保存、运输,口感甜,风味佳,由此可见露地基质栽培的果实品质显著好于大棚基质栽培。
表28露地基质栽培对黑莓宁植4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2.2经济效益分析
(1)露地栽培。全年投入成本:肥料及水电等660元,人工2000元,土地400元,建园成本折旧1500元,合计4560元。
全年产值:平均单株产量=6.8kg/株,160株总产量1088kg,因雨水等因素损耗15%,平均销售价格15元/kg,产值为13872元。
纯收入:9312元。
(2)大棚栽培。全年投入成本:肥料及水电等860元,人工2000元,土地400元,建园成本折旧等1500元,大棚建设成本折旧2500元,合计7260元。
全年产值:平均单株产量=6.6kg/株,160株总产量1056kg,管理损耗5%,平均销售价格15元/kg,产值为15048元。
纯收入:7788元。
(3)收益比较。400m2露地基质栽培比大棚基质栽培增收1524元,收益增加19.57%。
Claims (9)
1.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是将选取好的苗木采用无土基质进行苗木定植后,直接置于大田中,于露地条件下进行栽培管理;
所述苗木定植后,于露地条件下的栽培管理采用以下肥水管理:
采用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营养液中NPK比例为1:1:1;并在春、夏、秋三季每天施用1-2次,冬季每2-4天施用1次,每次每株施用300~550ml;
同时,降雨期间不进行滴灌施肥,并根据雨量调整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当日降雨量不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20-30%;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时,雨后施用的营养液浓度增加40-50%;且雨后施用增加浓度的营养液的天数与降雨天数一致,而后恢复正常施用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黑莓或者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采用大量元素肥料配置,该大量元素肥料中NPK质量百分比各占20%,且该大量元素肥料的正常施用浓度为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栽培黑莓或者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量元素肥料中还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微量元素:0.8‰Fe、0.25‰Mn、0.1‰B、0.15‰Zn、0.1‰Cu、0.05‰Mo;所述大量元素肥料中还含有CaO和Mg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的EC值为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管理,在春、秋两季,每天滴灌施肥1次;在夏季,每天滴灌施肥2次;当选择苗木为一年生小苗时,每次每株施用300~500mL,当选择苗木为2-3年生小苗时,每次每株施用500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栽培黑莓或者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苗木选择:蓝莓选用2-3年生扦插苗或组培苗,黑莓选用1-2年生扦插苗、组培苗或一年生压头生根苗,均要求苗木健壮,根系良好,无病虫害;
S2、无土基质选择:以椰糠为主;
S3、种植盆或种植槽选择:种植盆大小为20-30升,种植槽宽度和深度为30-40cm;
S4、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黑莓以苗木落叶期为宜,时间在11月下旬至3月上旬;蓝莓裸根苗以苗木落叶期为宜,时间在11月下旬至3月上旬;蓝莓盆栽苗在1-12月皆可以进行;
(2)密度:行距2m,株距1.0-1.5m;种植盆或种植槽按此进行摆放或实施;
(3)种植方法:将无土基质装入种植盆或种植槽中,将苗木栽到种植盆或种植槽中,根系全部栽到基质中,然后浇足定根水;黑莓在浇水前,对上部枝条进行短截,留长度20±2cm;蓝莓在浇水前,对上部枝条进行轻度修剪或不修;
栽好苗木的种植盆直接放在平整好的大田中,或者种植槽直接建设在大田中,无需建设大棚或温室;摆放种植盆或建设有种植槽的大田,整理好排水系统;
S5、肥水管理;
S6、搭架与修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栽培黑莓或者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苗木选择中,蓝莓选择大田栽培困难,但品质优良的品种;黑莓选择避开果实成熟在雨季的黑莓品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栽培黑莓或者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莓进行搭架与修剪的方法如下:
(1)搭架:苗木种好后,在种植行中需要埋设支架,支架高度2.2-2.5m,埋入地下40-50cm,地上高度1.8-2.0m,支架间距3-4m,支架上拉4-6道塑钢丝;
(2)春末夏初摘心:当基生枝30-40cm时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当分枝达到一定长度时引绑上架,固定植株;
(3)果后去除枯死枝蔓:果实采收后,立即剪除枯死枝蔓,促进1年生新枝生长,并及时引绑上架;
(4)冬季整形修剪:冬季落叶后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枝条短截后的长度1.0-2.0m,每株留枝条8-15个即可,对留下的枝条均匀的固定在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栽培黑莓或者蓝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进行搭架与修剪的方法如下:
(1)冬季修剪:对定植后第一年,尽量少剪或不剪,以迅速扩大树冠和枝叶量;第二年以后,疏除树冠各处的细弱枝和因结果而逐渐衰弱的弱枝,回缩因结果而衰弱并被新生枝组取代的优势枝组;疏除病枝、枯枝、交叉枝,靠近的重叠枝;短截徒长枝,培养新生结果枝组;
(2)夏季修剪:即果后修剪;蓝莓无土基质栽培生长量极大,果实采收后需要进行一次重修剪,促进新枝发生,新枝是第二年的主要结果枝条;
(3)搭架:盆栽和种植槽栽培蓝莓由于根部受到限制,不能固定,需要沿种植行立支柱、拉线固定蓝莓的主枝干,防止植株倒伏,也可以固定结果果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58406.5A CN111296264A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58406.5A CN111296264A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6264A true CN111296264A (zh) | 2020-06-19 |
Family
ID=7116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58406.5A Pending CN111296264A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9626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1594A (zh) * | 2020-07-15 | 2020-10-16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莱克西蓝莓扦插繁殖方法 |
CN114586553A (zh) * | 2022-03-02 | 2022-06-07 | 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微量元素组合物在蓝莓绿枝扦插中的应用、蓝莓绿枝的处理方法和扦插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9040A (zh) * | 2012-03-27 | 2012-07-25 | 天津农学院 | 一种蓝莓的无土栽培方法 |
US20140215916A1 (en) * | 2013-02-04 | 2014-08-07 | Showa Denko K.K. | Plant cultivation method and plant cultivation apparatus |
CN106212191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周翠华 | 一种人工蓝莓高产种植方法 |
CN106718775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浙江师范大学 | 一种蓝莓新型无土栽培方法 |
CN109121947A (zh) * | 2018-07-27 | 2019-01-04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一种露地蓝莓丛枝形整形修剪方法 |
-
2020
- 2020-04-03 CN CN202010258406.5A patent/CN1112962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9040A (zh) * | 2012-03-27 | 2012-07-25 | 天津农学院 | 一种蓝莓的无土栽培方法 |
US20140215916A1 (en) * | 2013-02-04 | 2014-08-07 | Showa Denko K.K. | Plant cultivation method and plant cultivation apparatus |
CN106212191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周翠华 | 一种人工蓝莓高产种植方法 |
CN106718775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浙江师范大学 | 一种蓝莓新型无土栽培方法 |
CN109121947A (zh) * | 2018-07-27 | 2019-01-04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一种露地蓝莓丛枝形整形修剪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秉正等: "《黄土高原经济林(果)建设与开发》", 30 April 2003, 黄河水利出版社 * |
椰糠种植者: "集齐4种莓可以召唤神龙?种植草莓 蓝莓 树莓 黑莓",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NP411D752》 * |
秦新惠: "《无土栽培技术》", 31 August 2015,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1594A (zh) * | 2020-07-15 | 2020-10-16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莱克西蓝莓扦插繁殖方法 |
CN114586553A (zh) * | 2022-03-02 | 2022-06-07 | 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微量元素组合物在蓝莓绿枝扦插中的应用、蓝莓绿枝的处理方法和扦插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68608B (zh) | 一种葡萄扦插催根的种植方法 | |
Pal et al. | Cultivation of cucumber in greenhouse | |
CN104982290A (zh) | 一种藤茶栽培方法 | |
CN110313341B (zh) | 一种澳洲坚果容器大苗培育方法 | |
Xu et al. | Technique of grafting with Wufanshu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and the effects on blueberry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 |
CN113068562A (zh) | 一种矮化苹果的嫁接方法 | |
CN110731221B (zh) | 一种沃柑拉枝的方法 | |
CN103988744B (zh) | 一种猕猴桃在非适生区的栽培方法 | |
CN111296264A (zh) |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 |
CN1203017A (zh) | 一种优质高产多次果的新品种葡萄培植方法 | |
CN105918045A (zh) | 一种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 |
Plekhanova et al. | Influence of black plastic soil mulching on productivity of strawberry cultivars in Northwest Russia | |
CN113016515A (zh) | 一种能够提高产量的栗味南瓜种植方法 | |
CN107667815A (zh) | 一种金银花高产栽培方法 | |
CN110050625A (zh) | 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 | |
CN109121934A (zh) | 一种贡柑的种植方法 | |
CN108496680A (zh) | 一种猕猴桃的优质栽培方法 | |
CN114557210A (zh) | 促进缺光环境甜瓜生长的光调控方法 | |
CN113317100A (zh) | 樱桃圆台型密植栽培技术 | |
CN106613721A (zh) | 一种无核维多利亚葡萄的冷棚栽培方法 | |
Kuden et al. | Introductory Chapter: Apple Cultivation–Recent Advances | |
CN113170693B (zh) | 一种调控番石榴产期的修剪方法 | |
CN111149601A (zh) | 一种提高晚实核桃产量的育苗方法 | |
CN104620869B (zh) | 一种多彩白栎的培育方法 | |
Alam-Eldein et al. |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Practices of Opuntia spp.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