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285214B -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5214B
CN111285214B CN202010400039.8A CN202010400039A CN111285214B CN 111285214 B CN111285214 B CN 111285214B CN 202010400039 A CN202010400039 A CN 202010400039A CN 111285214 B CN111285214 B CN 1112852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information
person
personnel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00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5214A (zh
Inventor
何嘉臻
刘家骏
矫日华
李一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Hua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Hua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0104000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5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5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5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5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5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2Travel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本申请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搭乘过程中,如果搭乘的人多,站在内侧的人每次出电梯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何更好地规划搭乘电梯人员的出入问题,减少每次出入电梯所花费的时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
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
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所述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所述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每一所述人员的预先存储的外貌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外貌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确定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一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
若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显示其远离所述电梯门,则发送提醒信息给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手机进行提醒,以提醒其提前向所述电梯门方向移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确定不需要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二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确定在是否有人员在所述预设楼层上电梯;
若存在人员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和/或上电梯,则发送提醒信息给靠近所述电梯门的第二目标人员,以提醒其进行避让。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梯停靠所述预设楼层并重新启动后,对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进行更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下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电梯内的即将下电梯的人员朝向电梯门移动,提醒电梯内无需下电梯的人员朝向远离所述电梯门的方向避让。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上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往远离电梯门的方向避让。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提醒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
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提醒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从而实现对电梯内的人员进行精准提醒,可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同时避免对不需要进行避让的人员造成信息骚扰。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提醒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提醒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梯提醒方法的流程图,该电梯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S102、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
S103、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
S104、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
实际应用中,在该步骤S101中还可以包括,在电梯停靠所述预设楼层并重新启动后,对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进行更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人员的分布信息可以是简单地指电梯内的各个人员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其不涉及每一位置的人员的具体身份。因此,该步骤S10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1、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S1012、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其中,该图像信息是设置于电梯的顶角处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可以理解地,可以在电梯的多个顶角处均设置摄像头,当获取到该电梯内的图像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神经网络结构,可以提取出该电梯内的人员的位置分布。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人员的分布信息可以是简单地指电梯内的各个人员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还涉及每一位置的人员的具体身份。这样更有利于结合每一人位置的人员的身份来进行精确提醒。该步骤S10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3、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S1014、获取所述电梯内的每一所述人员预先存储的外貌特征信息;S1015、根据所述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外貌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其中,该图像信息是设置于电梯的顶角处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可以理解地,可以在电梯的多个顶角处均设置摄像头。其中,该外貌特征信息是用于对应人员的身高、发型以及面部特征进行描述的特征信息。在得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后,结合预先存储的每一人员的外貌特征信息,即可实现对每一位置的人员的身份进行标定。然后,基于该图像信以及标定的身份,就可以获取到该电梯内的人员的详细的分布信息。当然,可以理解地,该外貌特征信息可以是在用户注册是拍摄得到,或者是用户在刷卡或者刷手机进电梯之前拍摄得到。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通信技术来对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定位,从而获取到该电梯内的人员分布信息。例如在电梯内部的不同位置设置一些通讯连接点,通过获取与电梯内部人员的手机连接的通信连接点的具体位置,对电梯内部人员的分布进行判断,从而获取该电梯内的人员分布信息。
其中,在该步骤S102中,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电梯内的每一人员的目标楼层。当然,可以理解地,当电梯完成停靠并启动后,可以自动对该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进行更新。
其中,在该步骤S103中,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用于描述预定了电梯且还未进入电梯的人员的信息,其包括人员的身份标识、起始楼层以及第二目标楼层。当然,预定电梯的人员进入电梯后,需要对第二人员特征信息进行更新。在新增预定电梯的人员时,也需要对第二人员特征信息进行更新。
其中,在该步骤S104中,其中,该预设时间可以为5秒或者10秒,或者其他时间段。其中,该提醒信息主要用于提醒需要下电梯的人员往电梯方向移动,不需要下电梯的往远离电梯门的方向或者往电梯门两边避让,以便于人员快速下电梯以及便于电梯外部的人员能够方便上电梯。该预设楼层是指将要停靠的楼层,也即是有人下电梯或者有人上电梯的楼层。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4包括:
S1041、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下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电梯内的即将下电梯的人员朝向电梯门移动,提醒电梯内无需下电梯的人员朝向远离所述电梯门的方向避让。S1042、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上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往远离电梯门的方向避让。
其中,在该步骤S1041中,需要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当前将要停靠的楼层号来判断是否有人需要下电梯。如果有人下电梯,则提醒位于电梯门附近的人员进行避让,提醒将要下电梯的人员提前向电梯门靠拢,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当然,还可以进行精准的到站提醒,也即是将要到目标楼层时,自动发送短信给对应用户进行提醒,以提醒其下电梯。
其中,在该步骤S1042中,需要根据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当前将要停靠的楼层号来判断是否有人需要上电梯。如果有人上电梯,则提醒位于电梯门附近的人员进行避让,以便于其他人员进入该电梯。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当前的分布信息以及在该层需要上电梯的人数进行提醒。例如,如果电梯内的人员数量低于第一阈值,且根据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及即将停靠的楼层号显示,将要上电梯的人员数量小于第二阈值,则仅仅需要提醒站在电梯门处的人员进行避让,而其他位置的人员无需进行避让。
可以理解地,如果在该预设楼层不但有下电梯,还有人上电梯,则提醒先下后上,并提醒位于电梯门附近的人员进行避让,提醒将要下电梯的人员提前向电梯门靠拢,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其中,在进行提醒时,即可通过设置在电梯内部的显示面板进行提醒,也可以发送提醒信息给用户手机进行提醒。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4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确定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一目标人员;根据所述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若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显示其远离所述电梯门,则发送提醒信息给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手机进行提醒,以提醒其提前向所述电梯门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精准提醒。当然,如果该第一目标人员在接近电梯门的位置,则无需进行提醒,避免对不需要进行避让的人员造成信息骚扰。本实施例根据位置信息对需要在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一目标人员进行提醒,使其提前调整位置,提高电梯运行的便利性和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确定不需要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二目标人员;根据所述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确定在是否有人员在所述预设楼层上电梯;若存在人员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和/或上电梯,则发送提醒信息给靠近所述电梯门的第二目标人员,以提醒其进行避让。本实施例根据位置信息进一步对不需要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二目标人员进行提醒,使其主动调整位置进行避让,提高电梯运行的便利性和效率。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提醒方法通过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从而实现对电梯内的人员进行提醒,可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梯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梯提醒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1、第二获取模块202、第三获取模块203以及提醒模块204。
其中,该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该人员的分布信息可以是简单地指电梯内的各个人员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其不涉及每一位置的人员的具体身份。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201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其中,该图像信息是设置于电梯的顶角处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可以理解地,可以在电梯的多个顶角处均设置摄像头,当获取到该电梯内的图像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神经网络结构,可以提取出该电梯内的人员的位置分布。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人员的分布信息可以是简单地指电梯内的各个人员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还涉及每一位置的人员的具体身份。这样更有利于结合每一人位置的人员的身份来进行提醒。该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每一所述人员预先存储的外貌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外貌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其中,该图像信息是设置于电梯的顶角处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可以理解地,可以在电梯的多个顶角处均设置摄像头。其中,该外貌特征信息是用于对应人员的身高、发型以及面部特征进行描述的特征信息。在得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后,结合预先存储的每一人员的外貌特征信息,即可实现对每一位置的人员的身份进行标定。然后,基于该图像信以及标定的身份,就可以获取到该电梯内的人员的详细的分布信息。当然,可以理解地,该外貌特征信息可以是在用户注册是拍摄得到,或者是用户在刷卡或者刷手机进电梯之前拍摄得到。
其中,该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电梯内的每一人员的目标楼层。当然,可以理解地,当电梯完成停靠并启动后,可以自动对该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进行更新。
其中,该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用于描述预定了电梯且还未进入电梯的人员的信息,其包括人员的身份标识、起始楼层以及第二目标楼层。当然,预定电梯的人员进入电梯后,需要对第二人员特征信息进行更新。在新增预定电梯的人员时,也需要对第二人员特征信息进行更新。
其中,该提醒模块204用于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其中,该预设时间可以为5秒或者10秒,或者其他时间段。其中,该提醒信息主要用于提醒需要下电梯的人员往电梯方向移动,不需要下电梯的往远离电梯门的方向或者往电梯门两边避让,以便于人员快速下电梯以及便于电梯外部的人员能够方便上电梯。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提醒模块204包括:第一提醒单元,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下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电梯内的即将下电梯的人员朝向电梯门移动,提醒电梯内无需下电梯的人员朝向远离所述电梯门的方向避让。第二提醒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上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往远离电梯门的方向避让。
其中,第一提醒单元需要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当前将要停靠的楼层号来判断是否有人需要下电梯。如果有人下电梯,则提醒位于电梯门附近的人员进行避让,提醒将要下电梯的人员提前向电梯门靠拢,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当然如果要下电梯的人位于电梯门附近,则直接提醒其已经到达目标楼层即可。
其中,第二提醒单元需要根据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当前将要停靠的楼层号来判断是否有人需要上电梯。如果有人上电梯,则提醒位于电梯门附近的人员进行避让,以便于其他人员进入该电梯。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当前的分布信息以及在该层需要上电梯的人数进行提醒。例如,如果电梯内的人员数量低于第一阈值,且根据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及即将停靠的楼层号显示,将要上电梯的人员数量小于第二阈值,则仅仅需要提醒站在电梯门处的人员进行避让,而其他位置的人员无需进行避让。
可以理解地,如果在该预设楼层不但有下电梯,还有人上电梯,则提醒先下后上,并提醒位于电梯门附近的人员进行避让,提醒将要下电梯的人员提前向电梯门靠拢,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提醒装置通过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从而实现对电梯内的人员进行提醒,可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通过通信总线303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标出)互连并相互通讯,存储器302存储有处理器301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301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 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 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 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包括电梯内的各个人员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
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
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图像信息;
获取所述电梯内的每一所述人员的预先存储的外貌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外貌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确定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一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
若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显示其远离所述电梯门,则发送提醒信息给所述第一目标人员的手机进行提醒,以提醒其提前向所述电梯门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确定不需要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的第二目标人员;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人员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确定在是否有人员在所述预设楼层上电梯;
若存在人员在所述预设楼层下电梯和/或上电梯,则发送提醒信息给靠近所述电梯门的第二目标人员,以提醒其进行避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下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电梯内的即将下电梯的人员朝向电梯门移动,提醒电梯内无需下电梯的人员朝向远离所述电梯门的方向避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第一人员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员特征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的步骤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楼层有人员上电梯时,则根据所述分布信息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往远离电梯门的方向避让。
8.一种电梯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所述电梯内的人员的分布信息包括电梯内的各个人员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梯内的第一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包括每一所述人员的第一目标楼层;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定所述电梯的第二人员特征信息,所述第二人员特征信息包括预定要搭乘所述电梯的每一人员的起始楼层及第二目标楼层;
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停靠预设楼层的预设时间前,根据第一人员特征信息和/或第二人员特征信息,以及分布信息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电梯内的人员进行对应的位置调整动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400039.8A 2020-05-13 2020-05-13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85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0039.8A CN111285214B (zh) 2020-05-13 2020-05-13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0039.8A CN111285214B (zh) 2020-05-13 2020-05-13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5214A CN111285214A (zh) 2020-06-16
CN111285214B true CN111285214B (zh) 2020-09-11

Family

ID=71019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0039.8A Active CN111285214B (zh) 2020-05-13 2020-05-13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52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503B (zh) * 2021-08-17 2022-10-28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小区电梯智能停靠方法
CN114057051B (zh) * 2021-10-29 2024-03-0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轿厢内召梯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6399A (zh) * 2013-09-24 2013-12-25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梯控制方法
CN109153527A (zh) * 2016-05-18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运行管理装置
CN110240029A (zh) * 2019-06-05 2019-09-1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的出入避让提醒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6399A (zh) * 2013-09-24 2013-12-25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梯控制方法
CN109153527A (zh) * 2016-05-18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运行管理装置
CN110240029A (zh) * 2019-06-05 2019-09-1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的出入避让提醒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5214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8331B2 (ja) 勤怠監視装置、勤怠管理方法、勤怠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53949B (zh) 一种酒店管理系统
US11875622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KR102372191B1 (ko) 전자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도어락 제어 방법
KR102426417B1 (ko) 인증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80074316A (ko) 장소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11285214B (zh) 电梯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53046A (zh) 挂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86239A (zh) 停车场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460835U (zh) 一种门禁系统
EP292462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vent reminding
US201602861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hotographing
CN114078581A (zh) 健康服务预约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1146953B2 (en) Method for unlocking lock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22326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90130729A1 (en)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1569116B1 (ko) 일정 알림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347359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시선을 추적하는 방법
KR102408842B1 (ko) 차량 내에 휴대용 전자 장치 방치를 방지하는 방법, 그 휴대용 전자 장치, 및 차량
KR20180105819A (ko) 룰을 이용한 키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80012509A (ko) 일정을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90180042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KR102262259B1 (ko) 룸 메이트 매칭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5983564A (zh) 一种任务执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53145B1 (ko) 전자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트랜잭션 수행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