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5612B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95612B CN110995612B CN201911167075.8A CN201911167075A CN110995612B CN 110995612 B CN110995612 B CN 110995612B CN 201911167075 A CN201911167075 A CN 201911167075A CN 110995612 B CN110995612 B CN 1109956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communication device
- sequence number
- communication
- serial nu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6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第一通信设备对比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确定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第一报文。可以处理报文重复、报文错序、报文插入及报文丢失等报文传输异常,且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通信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人们交换信息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且不便利。不同的通信方式,承载信息的载体也不一样。报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在现今网络通信的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但是在报文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报文重复、报文错序、报文插入及报文丢失等报文传输异常。
现有处理报文传输异常的方式过于复杂,在实际的应用中较为繁琐而且带来的效果也比较一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该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处理报文传输异常问题,且简单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所述第一报文。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二数学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数学关系与所述第二数学关系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更新储存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序列号更新方式更新储存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上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号更新方式是由所述第一数学关系和所述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初始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初始的报文序列号具有所述第一数学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记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报文接收单元、对比单元、报文确定单元和报文丢弃单元,
所述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报文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
所述报文丢弃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不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丢弃所述第一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系统,所述报文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丢弃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二数学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数学关系与所述第二数学关系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第一通信设备对比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确定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第一报文。通过对比序列号这种简单的方式,无需复杂繁琐的校验过程,只要序列号符合预设的关系,即可以判定报文为合法报文。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报文重复、报文错序、报文插入及报文丢失等报文传输异常,且相较于原来的报文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信令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信令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信令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在现今社会,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的电子信息依附于报文进行传输。但是报文在通信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内部设备因素或者外部的人为攻击因素导致报文重复,错序,插入及丢失等问题。一旦报文出现这些问题,容易导致重要的信息丢失甚至于泄露。
为了保证报文的正确性,现有技术常采用的报文处理方法,类似于校验和。校验和这种报文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报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但是过于复杂,且在传输过程中,持续收不到数据接收方的应答消息,就会断开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在保证报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更为简单实用且高效,不会出现持续收不到数据接收方的应答消息,就会断开连接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通信设备中预先存有报文序列号,一个通信设备中可能存有多个报文序列号,但是这多个报文序列号对应着不同的通信设备。报文序列号中可以包括目标通信设备的地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通信出现错乱。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的初始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二通信设备的初始的报文序列号具有第一数学关系。即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之前,存储在这两个设备中的序列号就已经具有第一数学关系。
可选的,第一数学关系可以包括相等、倍数、指数以及余数等数学关系,有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关系没有列举,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后,第二通信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更新储存在第二通信设备上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需要说明的是,更新储存在第二通信设备上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是为了下次报文通信做准备。
可选的,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可以包括递增、递减、倍数等运算,有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算更新方式,没有列举,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102:第一通信设备对比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比过程为校验第一通信设备对比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是否第一数学关系的过程。
步骤S103:若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确定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第一报文。
可选的,确定为合法报文代表报文中的数据是有效且可用的。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后,第一通信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序列号更新方式更新储存在第一通信设备上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其中,第二序列号更新方式是由第一数学关系和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更新储存在第一通信设备上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是为了下次报文通信做准备。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对比第二报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二报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二数学关系,则确定第二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第二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学关系与第二数学关系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多个字符分布在第二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第二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多个字符分布在第一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第一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将报文序列号中的多个字符分布在报文中的不同位置,作为一种对序列号加密的手段,而目标通信设备中存储有各字符的位置信息,作为秘钥。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止人为的攻击,在人为攻击获得报文的情况下,因为不知道报文序列号,即没有秘钥,也无法对通信进行过多的干扰。
可选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第二通信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则第一报文为带有目标数据的报文,第二报文为确认收到第一报文后的应答报文。
可选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第一通信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则第二报文为带有目标数据的报文,第一报文为确认收到第二报文后的应答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不管是作为数据接收方还是数据发送方,所做的事均为发送报文,更新序列号。所以上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无论作为数据接收方还是数据发送方,都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当通信设备作为数据发送方时,其发送报文为周期性发送。
本实施例方法通过对比序列号这种简单的方式,无需复杂繁琐的校验过程,只要序列号符合预设的关系,即可以判定报文为合法报文。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报文重复、报文错序、报文插入及报文丢失等报文传输异常,且相较于原来的报文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可选的,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其中通信主设备作为数据发送方,通信从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Req代表请求,Rsp代表回应,Sn_s代表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Sn_r代表通信从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图2中,有三个报文接收与回应的周期,预设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相等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以递增的更新方式进行更新,递增数为1。
在第一个周期中,通信主设备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s=0的报文,并对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s=1。通信从设备接收到报文,查看Sn_s,对比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Sn_r,则有Sn_r=Sn_s=0,通信从设备确定报文为合法报文,并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r=0的确认报文,然后对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r=Sn_r+1=0+1=1。通信主设备接收到确认报文后,对比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Sn_s,则有Sn_s-Sn_r=1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确认通信从设备正确接收到报文。通信主设备开始第二个周期。
在在第二个周期中,通信主设备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s=1的报文,并对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s=2。通信从设备接收到报文,查看Sn_s,对比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Sn_r,则有Sn_r=Sn_s=1,通信从设备确定报文为合法报文,并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r=1的确认报文,然后对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r=Sn_r+1=1+1=2。通信主设备接收到确认报文后,对比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Sn_s,则有Sn_s-Sn_r=1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确认通信从设备正确接收到报文。通信主设备开始第三个周期。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通信从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是根据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的数学关系与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决定的;通信主设备进行对比时,序列号之间的数学关系也同样根据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的数学关系与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决定的。
可选的,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其中通信主设备作为数据发送方,通信从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Req代表请求,Rsp代表回应,Sn_s代表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Sn_r代表通信从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图3中,有三个报文接收与回应的周期,预设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倍数的数学关系,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是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的4倍。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以递增的更新方式进行更新,递增数为1。
在第一个周期中,通信主设备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s=1的报文,并对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s=2。通信从设备接收到报文,查看Sn_s,对比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Sn_r,则有Sn_r=4Sn_s=4,通信从设备确定报文为合法报文,并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r=4的确认报文,然后对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r=Sn_r+4=8。通信主设备接收到确认报文后,对比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Sn_s,则有Sn_s-Sn_r/4=2-4/4=1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确认通信从设备正确接收到报文。通信主设备开始第二个周期。
在在第二个周期中,通信主设备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s=2的报文,并对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s=3。通信从设备接收到报文,查看Sn_s,对比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Sn_r,则有Sn_r=4Sn_s=8,通信从设备确定报文为合法报文,并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r=8的确认报文,然后对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r=Sn_r+4=12。通信主设备接收到确认报文后,对比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Sn_s,则有Sn_s-Sn_r/4=3-8/4=1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确认通信从设备正确接收到报文。通信主设备开始第三个周期。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通信从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是根据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的数学关系与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决定的;通信主设备进行对比时,序列号之间的数学关系也同样根据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的数学关系与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决定的。
可选的,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其中通信主设备作为数据发送方,通信从设备作为数据接收方,Req代表请求,Rsp代表回应,Sn_s代表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Sn_r代表通信从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图4中,有三个报文接收与回应的周期,预设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指数的数学关系,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是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的平方。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以递增的更新方式进行更新,递增数为1。
在第一个周期中,通信主设备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s=1的报文,并对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s=2。通信从设备接收到报文,查看Sn_s,对比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Sn_r,则有Sn_r=Sn_s2=1,通信从设备确定报文为合法报文,并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r=1的确认报文,然后对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 通信主设备接收到确认报文后,对比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Sn_s,则有/>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确认通信从设备正确接收到报文。通信主设备开始第二个周期。
在在第二个周期中,通信主设备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s=2的报文,并对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Next Sn_s=3。通信从设备接收到报文,查看Sn_s,对比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Sn_r,则有Sn_r=Sn_s2=4,通信从设备确定报文为合法报文,并向通信从设备发送带有Sn_r=4的确认报文,然后对存储在通信从设备中的报文序列号进行更新,即通信主设备接收到确认报文后,对比存储在通信主设备中的Sn_s,则有/>的数学关系,通信主设备确认通信从设备正确接收到报文。通信主设备开始第三个周期。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通信从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是根据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的数学关系与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决定的;通信主设备进行对比时,序列号之间的数学关系也同样根据通信主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和通信从设备的初始报文序列号具有的数学关系与通信主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更新方式决定的。
基于上述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报文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如图5所示,该通信设备记为第一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包括:报文接收单元501、对比单元502、报文确定单元503和报文丢弃单元504,
报文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对比单元502,用于对比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报文确定单元503,用于若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确定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
报文丢弃单元504,用于若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不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丢弃第一报文。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本实施例的设备通过对比序列号这种简单的方式,无需复杂繁琐的校验过程,只要序列号符合预设的关系,即可以判定报文为合法报文。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报文重复、报文错序、报文插入及报文丢失等报文传输异常,且相较于原来的报文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基于上述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第一通信设备对比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若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一报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第一通信设备丢弃第一报文;
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第二通信设备对比第二报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第二报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二数学关系,则确定第二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第二报文,其中,第一数学关系与第二数学关系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的系统通过对比序列号这种简单的方式,无需复杂繁琐的校验过程,只要序列号符合预设的关系,即可以判定报文为合法报文。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报文重复、报文错序、报文插入及报文丢失等报文传输异常,且相较于原来的报文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二数学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数学关系与所述第二数学关系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更新储存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序列号更新方式更新储存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上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号更新方式是由所述第一数学关系和所述第一序列号更新方式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初始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初始的报文序列号具有所述第一数学关系。
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记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报文接收单元、对比单元、报文确定单元、报文丢弃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报文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
所述报文丢弃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不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丢弃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7.一种报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一数学关系,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丢弃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比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存储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具有预设的第二数学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合法报文,否则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数学关系与所述第二数学关系相同或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二报文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多个字符,所述多个字符分布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序列号包括的各字符在所述第一报文中的位置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67075.8A CN110995612B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67075.8A CN110995612B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5612A CN110995612A (zh) | 2020-04-10 |
CN110995612B true CN110995612B (zh) | 2023-08-29 |
Family
ID=7008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67075.8A Active CN110995612B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956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72738B (zh) * | 2021-12-15 | 2022-12-13 | 广州市苏纳米实业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安全箱的抗DDoS攻击方法、装置及智能安全箱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0787A (zh) * | 2001-08-06 | 2003-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报文传输序列号合法性的检查方法 |
EP2073424A1 (en) * | 2007-12-21 | 2009-06-2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S.p.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 recovery for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
CN104079371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6982115A (zh) * | 2017-03-30 | 2017-07-25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密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8718282A (zh) * | 2018-03-22 | 2018-10-3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序列号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9639712A (zh) * | 2018-12-29 | 2019-04-16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护ddos攻击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936514A (zh) * | 2019-04-29 | 2019-06-25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0098939A (zh) * | 2019-05-07 | 2019-08-06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84663B2 (en) * | 2005-10-14 | 2012-10-09 | Turbine, Inc. | Selectively ordered protocol for unreliable channels |
-
2019
- 2019-11-25 CN CN201911167075.8A patent/CN1109956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0787A (zh) * | 2001-08-06 | 2003-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报文传输序列号合法性的检查方法 |
EP2073424A1 (en) * | 2007-12-21 | 2009-06-2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S.p.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 recovery for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
CN104079371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6982115A (zh) * | 2017-03-30 | 2017-07-25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密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8718282A (zh) * | 2018-03-22 | 2018-10-3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序列号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9639712A (zh) * | 2018-12-29 | 2019-04-16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护ddos攻击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936514A (zh) * | 2019-04-29 | 2019-06-25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0098939A (zh) * | 2019-05-07 | 2019-08-06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高长喜,吴亚飚,王枞.基于抽样分组长度分布的加密流量应用识别.《通信学报》.2015,65-7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5612A (zh) | 2020-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50862B1 (en) | Secure paging | |
US2006012684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 |
Park | One-time password based on hash chain without shared secret and re-registration | |
CN113114471A (zh) | 一种报文哈希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
CN110380842B (zh) | 适用于智慧网联汽车的can总线报文签名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600364B (zh) | 一种实现消息验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180049523A (ko) | Mac을 포함하는 can 메시지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10351316A (zh) | 一种软件远程升级方法及装置 | |
CN110995612B (zh)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
CN112134699A (zh) | 一种存储中多节点间的密钥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336773B (zh) | IoT设备数据的可信性保障系统、验证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07426251A (zh) | 终端安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
WO2024002143A1 (zh) | 一种根证书更新方法、装置 | |
EP1838038B1 (en) | Method for transfering network event protocol messages | |
CN113037759B (zh) | 适配autosar汽车电子架构的新鲜度值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343611B (zh) | 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080063921A (ko) | 장애 관리 시스템에서 알람 동기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1877693A (zh) | 获取公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0995605B (zh) | 一种报文同步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
JP2002271874A (ja)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網制御装置 | |
CN11229127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6800434B (zh) | 一种利用蓝牙协议进行电子签名的方法 | |
CN117896379B (zh) |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6980474B (zh) | 一种数据推送系统的日志数据订阅管理方法 | |
CN117979294A (zh) | 基于5g的工业控制系统iec104协议通信安全防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309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Patentee after: Zhongk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six, No. 309, Binjiang District Road,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