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0815B -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00815B CN110900815B CN201911336914.4A CN201911336914A CN110900815B CN 110900815 B CN110900815 B CN 110900815B CN 201911336914 A CN201911336914 A CN 201911336914A CN 110900815 B CN110900815 B CN 1109008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mould
- concrete
- kiln
- c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046 primary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049 secondary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82 mold releas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61 standard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16 chain-walk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5/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Industrial outlines or pla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包括异型构件作业区、板类构件作业区和混凝土搅拌作业区,包括若干混凝土搅拌主机,包括若干在线空模操作模具输送通道,包括若干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包括若干使用循环链条的模具横移装置,包括若干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包括若干二次叠合装置,包括若干浇注点,包括从混凝土搅拌作业区到浇注点设置的混凝土输送高架轨道,包括若干自行混凝土输送高架料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适用于需要不同养护制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同时在线生产,适用于需要不同空模操作作业时间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同时在线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多通过在线的空模操作作业、一个浇注点或两个浇注点实施的混凝土浇注振动、使用隧道窑或原位进出的抽屉式立体养护窑进行养护、构件模具出窑后脱模来实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其中,对于需要实施多种不同养护制度的产品,现有技术不能高效率地同时兼容生产,并且,现有技术的空模操作作业通常在模具沿纵向流转通道上运行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应付空模操作时间差异较大的多种产品同时生产的时候效率非常低,此外,使用原位进出的抽屉式立体养护窑的设备运行效率较低,再者,现有技术在一套生产线上可以容纳的模具数量少,设备流转运行节拍时间长,而现有技术在模具需要从一个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横向转移另到一个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时采用往复式模具横向搬运车,往复式模具横向搬运车搬运完一片模具进行横向移动后需要空车返回,复式模具横向搬运车的作业时间存在回空时间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一组或对向两组原位进出的抽屉式立体养护窑使用一台大型的码垛机进行模具的升降和进出窑体,一旦设备故障后该抽屉式立体养护窑内的各个窑仓都无法进行模具的进出操作,对生产线产能影响大,使用隧道养护窑养护的工艺则存在窑内温度变化曲线无法做到随模具在隧道窑内移动而精确渐变,难以符合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加热养护的温度变化曲线要求,而且存在一旦隧道养护窑的窑门打开时,隧道窑体内热空气外泄,而窑外冷空气补充进窑,导致窑内瞬时温度变化超过规范要求,抽屉式立体养护窑养护如果不进行单仓分别隔离以及单仓循环热风养护,则存在某一仓的窑门打开时,该垂直窑体内热空气外泄,而窑外冷空气补充进窑,导致窑内瞬时温度变化超过规范要求,如果抽屉式立体养护窑养护进行单仓分别隔离以及单仓循环热风养护,则带来设备造价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也有采用单个立体冲天窑进行养护的,该技术采用在窑底部设置的升降装置推动其上堆叠码放的多个模具整体升降,其问题在于窑体太高,窑体、窑内模具、模具内混凝土和设备自重太大,窑体基础和结构造价高,一旦窑内模具升降设备或窑顶横移设备故障,则生产线完全停产,而且设备造价高,维修维护工作难度大,单个立体冲天窑也无法满足多种养护制度不同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同一套生产线设备上同时高效率生产,此外,现有技术也立体冲天窑采用水封槽密封的形式实施顶层模具横移,水封槽的热耗散大,不利于节约养护能源,现有技术也有采用组合式窑内模具堆叠升降的立体养护窑进行养护的,该技术模具需设置用于支撑该模具上方模具的模具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的设置使模具面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而且进一步增加了模具重量,由于模具在模具上升和模具下降通道里堆叠摆放,而横移机构在窑顶设置,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的模具必须摆满,才能实现运转,窑内缺少模具不能运转,当进行不饱满的生产时,需要投放空模具填满其空间,给生产管理带来麻烦,生产和管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把准备使用生产线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按照形体高度划分为板类构件和异型构件,其中的形体高度较小的构件投放到生产线的板类构件作业区,把形体高度大的构件投放到异型构件作业区进行流转生产,使用一套由多台混凝土搅拌主机组成的混凝土搅拌中心向板类构件作业区和异型构件作业区供应混凝土,如果遇到需要生产的板类构件数量大于板类构件作业区的生产能力而异型构件作业区的生产能力有富裕,可以把部分形体高度较小的构件投放到异型构件作业区生产,可以通过设置提升码垛设备使板类构件码高后进入异型构件养护窑内养护以充分利用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养护窑内空间,增加解垛设备,使养护结束后的码高的板类构件模具解垛进入空模操作作业区流转。
在异型构件作业区设置若干并列布置的养护窑,每个养护窑设置进窑端窑门和出窑端窑门,窑门在需要进行模具进出养护窑操作时打开,在需要进行混凝土养护时关闭;在出窑窑门外侧布置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在进窑窑门外侧布置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和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内侧设置纵向轨道,在纵向轨道上活动设置由一台母车和多台子车组成的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的多台子车负责运送模具进出养护窑,母车负责运送多台子车从一个养护窑单元门口到达另一个养护窑单元门口;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直接纵向连接或通过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平行布置连接,在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适当位置的单外侧或双外侧设置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在设置离线空模操作台位的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范围,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内侧设置纵向轨道,在纵向轨道上活动设置由一台母车和多台子车组成的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的多台子车负责运送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母车负责运送多台子车从一个离线空模操作台位的旁边到达另一个离线空模操作台位的旁边;在需要把模具进行不同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输送的位置设置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在混凝土搅拌作业区内设置一台或多台混凝土搅拌机,当采用多台混凝土搅拌机时,多台混凝土搅拌机共轴布置在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上方,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延申伸至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浇注点上方,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下方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在布料点设置布料机和振动台,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上设置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当采用多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时,利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向不同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分配模具,浇注混凝土后,利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从不同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收集模具,送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
模具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内设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和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的相互配合工作下沿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混凝土浇注布料点、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养护窑、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再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顺序流转,在模具依照上述次序运行的过程中,经历拆模、脱模、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合模、安装钢筋笼、安装预埋件等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如果模具在沿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位于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子母模具搬运车将把该模具搬离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投放到空闲的离线空模操作台位,该模具将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完成相应的其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后,由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投放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继续流转,模具完成了空模操作作业后,被送到混凝土浇注点进行混凝土浇注密实,之后被送到养护窑,模具在异型构件作业区内的某一个养护窑内以静止状态进行标准程序养护,不同终凝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被投放到不同的养护窑,调用适合该构件的养护程序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模具被送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拆模后脱模吊出构件得到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
当在异型构件作业区生产需要第二次浇注混凝土的构件,模具在浇注点经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后,在到达养护窑区前被窑前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回送到所述第一空模操作作业区,之后所述模具在沿着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模具横向移动装置、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顺序运行的过程中完成第二次浇注前相应的诸如投放保温板、投放钢筋笼、安装预埋件和安装叠加模具等的操作,上述操作完成后,模具被送到浇注点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注和振动密实,完成混凝土浇注后的模具经过窑前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收集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在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和联合子母模具搬运车的配合工作下,模具被送进适当的养护窑内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模具被送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拆模后脱模得到二次浇注的非中空混凝土预制构件。
在板类构件作业区设置立体养护窑、出窑端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旁离线空模操作台位、二次叠合后模具横向移动装置、二次叠合作业区、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旁离线空模操作台位、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区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下方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在布料点设置布料机和振动台,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上设置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当采用多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时,可根据需要增加设置浇注点前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和浇注点后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利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向不同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分配模具,浇注混凝土后,可利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从不同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收集模具,送到合适的进窑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
在养护区设置若干串联或并联或串联后再并联布置的立体养护窑单元,任意一组立体养护窑单元包含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所述任意一组立体养护窑单元内部均设置了一个模具上升通道和一个模具下降通道,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内都设置了模具升降动力装置和模具承托装置,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内设置了加热装置,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的上部设置了模具横移装置,模具从所述立体养护窑外部进入一组所述立体养护窑单元的所述模具上升通道,在该所述模具上升通道内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和模具承托装置的配合工作下,模具独立地沿所述模具上升通道逐步上升,之后被所述模具横移装置平移到模具下降通道,在该所述模具下降通道内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和模具承托装置的配合工作下,模具独立地逐步下降,到达该所述模具下降通道内的最底层高度,沿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出立体养护窑,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立体养护窑单元内形成沿所述立体养护窑单元高度方向的垂直温度变化梯度,得到加热养护混凝土所需的温变环境,模具在所述立体养护窑单元内进行上升、横移和下降的过程中经历了升温、恒温和降温,该所述模具内浇注的混凝土伴随模具在所述立体养护窑单元内流转的过程中完成了加热养护过程,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模具被窑底纵向模具输送辊轮输送出立体窑,之后被出窑端模具横向移动装置送往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进行拆模脱模作业得到混凝土构件成品。
当生产二次叠合中空混凝土构件时,在板类构件作业区内设置二次叠合操作区,二次叠合操作区内设置二次叠合装置,待叠合的薄板构件可采用由在线模具翻转装置和构件翻转装置组成的翻转系统进行翻转叠合,也可以采用一次性把构件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装置进行翻转叠合。当采用由在线模具翻转装置和构件翻转装置组成的翻转系统进行翻转叠合时,二次叠合中空构件经历养护达到脱模强度,从立体养护窑输出经模具横向移动装置输送到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脱模后,空模具(下称A页模具)在途经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板类构件第三空模操作区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区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和板类构件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过程中完成浇注前的空模操作作业,在浇注点浇注混凝土后到达二次叠合区,在所述A页模具经历上述作业的同时,提前生产浇注和经历养护,并已经达到脱模强度的待叠合薄板构件模具(下称B页模具)出窑后经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板类构件第三空模操作区模具横向移动装置纵向运行到达二次叠合区。
当所述A页模具和B页模具都到达了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区的各自位置时,如果采用由在线模具翻转装置和构件翻转装置组成的翻转系统,搭载经历了混凝土浇注和养护,且已具备一定强度的包含外露钢筋的混凝土薄板的所述B模具到达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的所述在线模具翻转装置上方,所述在线模具翻转装置动作,把所述B模具翻转到可以使所述B模具内的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被起吊和起吊后以垂直状态横向移动的角度,位于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的所述脱模起吊装置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所述B模具取出并投放到所述构件翻转装置上,所述构件翻转装置动作,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垂直状态翻转到外露钢筋向下的状态,所述脱模起吊装置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所述构件翻转装置上吊起,运行到位于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的所述振动叠合装置上的所述A模具的上方,所述构件翻转装置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投放到所述A模具上的适当位置,在薄板组装导引装置的引导和振动叠合装置的振动作用下,使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外露钢筋贯入所述A模具内的素混凝土内完成二次叠合,完成二次叠合的构件被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装置送往所述养护区进行养护,当所述A模具内的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所述A模具以及其搭载的混凝土构件在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装置和所述模具横向移动装置的协调驱动下离开所述养护区,到达所述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作业区,进行拆模起吊作业,得到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
如果采用一次性把构件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装置,搭载经历了混凝土浇注和养护,且已具备一定强度的包含外露钢筋的混凝土薄板的所述B模具到达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的起吊装置下方,所述B模具内的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被起吊并投放到所述一次性把构件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装置上,180度翻转装置动作,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翻转180度,呈外露钢筋向下的状态,所述起吊装置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所述180度翻转装置上吊起,运行到位于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的所述振动叠合装置上的所述A模具的上方,所述构件翻转装置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投放到所述A模具上的适当位置,在薄板组装导引装置的引导和振动叠合装置的振动作用下,使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外露钢筋贯入所述A模具内的素混凝土内完成二次叠合,完成二次叠合的构件被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装置送往所述养护区进行养护,当所述A模具内的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所述A模具以及其搭载的混凝土构件在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装置和所述模具横向移动装置的协调驱动下离开所述养护区,到达所述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作业区,进行拆模起吊作业,得到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
当在板类构件作业区生产需要第二次浇注混凝土的构件,模具在浇注点经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后,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的驱动下沿着浇注点、二次叠合区到达二次叠合后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区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把所述模具移送到所述板类构件第一空模作业区末端的位置,之后所述模具在沿着二次叠合区、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板类构件第二空模操作区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和板类构件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顺序运行的过程中完成第二次浇注前相应的诸如投放保温板、投放钢筋笼、安装预埋件和安装叠加模具等的操作,上述操作完成后,模具被送到浇注点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注和振动密实,完成混凝土浇注后的模具经过所述二次叠合区后到达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安装在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把模具分配到适当的立体养护窑窑底通道,窑底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把模具送到适当的立体养护窑单元下方,该立体养护窑单元的提升机构把模具提升进入该立体养护窑的养护位置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模具经由窑底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送达出窑端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出窑端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把模具送到板类构件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脱模得到二次浇注的非中空混凝土预制构件。
在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都可以把多个用于生产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上部模具组合设置在同一个模具底台上,以充分利用模具底台的面积,充分利用生产线和养护窑的空间,使各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在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都可以采用增加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方法来增加空模操作区域模具容纳数量和增加空模操作作业时间。
在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都可以采用增加养护窑数量和浇注振动点数量来增加模具容纳数量和提供生产线产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设有配备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的异型构件作业区和配备多联立体养护窑的板类构件作业区,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可以分别容纳不同养护制度的构件在内采取差别化的养护制度进行加热养护,窑内摆满模具后关门开始加热养护,降温后打开窑门把构件模具输出养护窑,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隧道养护窑窑门打开时热空气损失和瞬时温度变化超过规范要求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养护制度的构件可以被投放到异型构件作业区内不同的养护窑进行差别化的符合规范要求的低成本养护,本发明的板类构件作业区配备多联立体养护窑,该窑体结构的四周在底部模具进出的通道上方用墙体、顶部用固定或活动的盖顶进行封闭保温,养护立窑单元的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的上部设置了顶部模具横移装置,顶部模具横移装置的动力装置的连杆通过密封连接孔把顶部模具水平移动动力传递到养护立窑内部以操纵顶层模具的横移立体养护窑内部的热空气不会外泄,立体养护窑的养护能耗低,立体养护窑内模具独立地升降,模具无需设置支撑机构,模具自重轻,模具造价低,模具面积有效利用率高,立体养护窑上升和下降通道内不必摆满模具就能运行,生产组织管理难度降低,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立体养护窑均适用于需要同时高效率地生产不同养护制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作业,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立体养护窑中的个别进出窑设备故障后,并不影响其他进出窑设备继续运行,生产线不至于因为个别进出窑设备故障完全停产,本发明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循环链条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和联合子母车中的母车和子车配合工作,同时创造性地设置了离线空模操作台位,通过在线空模操作和离线空模操作相配合解决了多种需要不同空模操作时间的模具同时在一套生产线上高速度生产线时产生的某一需要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的模具妨碍了其后方的只需要短时间空模操作作业时间的模具的正常流转的问题,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和异型构件作业区养护窑的中间模具支撑台的设计使模具在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和异型构件作业区养护窑摆放过程中,模具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减少,可以降低模具的可承受重力弯矩,从而减轻模具自重,降低模具投资,模具自重降低后,所有模具支撑和流转动力体系的设计荷载都降低,从而降低了总投资,而且使设备的制作难度降低,循环链条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是可以双向循环流转的,没有回空行程,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往复式模具横向移动搬运车运行工作时,把一片模具横向移动到目标辊道后,需要空车返回导致的作业时间浪费,提高了模具横向移动的效率,本发明创造性的二次回流叠合区和二次空模操作流转区的设计可以使生产线在生产普通单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同时高效率地生产双面叠合中空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非中空多次浇注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本发明的支持下,形体尺寸可以进入养护窑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均投放在生产线进行高效率的流转生产,避免了了传统工艺无法避免的固定模具生产方式,提高了模具周转率,减少了车间面积占用,减少了起重设备的使用次数和缩短了起重设备的运行距离,降低了养护能耗,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故障对生产线产量的影响,降低了设备维修和维护的难度,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工艺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的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作业区域划分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功能区域划分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设备分布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异型构件作业区出窑端模具纵向通道纵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异型构件作业区浇注点和养护窑位置纵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中异型构件作业区浇注点和进窑端模具纵向通道纵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中异型构件作业区增加码垛机后的设备分布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板类构件作业区浇注点和立体养护窑位置纵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中板类构件作业区二次叠合区和离线空模操作台位位置纵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板类构件作业区二次叠合区和在线空模操作辊轮通道纵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混凝土搅拌机、板类构件作业区浇注点、异型构件作业区浇注点位置的横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异型构件作业区养护窑、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位置的横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板类构件作业区二次叠合区内横剖面的二次叠合作业操作顺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联合字母车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中联合字母车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模具横向移动装置的俯视原理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模具横向移动装置的侧视原理图;
图18是本发明中离线空模操作台位的俯视原理图;
图19是本发明中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位置的局部横剖面放大原理图;
图20是本发明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都增加了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俯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包括异型构件作业区101、板类构件作业区102,混凝土搅拌作业区103内设置的搅拌机分别向两个作业区供应混凝土;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范围内,包括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包括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包括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和连接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和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的异型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4,包括位于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和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单外侧或双外侧的异型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3,包括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包括位于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旁的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包括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包括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内,包括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包括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包括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包括位于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外侧的板类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在需要时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外侧也可设置板类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包括连接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的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包括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包括二次叠合作业区16,包括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和连接二次叠合作业区16、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和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的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包括连接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和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的立体养护窑出窑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的区域内,在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设置了多组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所述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工作,可以驱动位于所述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踏面上的模具104进行纵向移动,在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内的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内侧设置了纵向轨道21,所述多组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和纵向轨道21也被设置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的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和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区域的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等需要设置联合子母搬运车22的位置,所述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也被设置在其他需要使用所述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进行纵向输送所述模具104的位置;
参见图1、图2、图3、图7、图14、图15、图18和图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各纵向轨道21上分别活动设置联合子母搬运车22,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依靠母车驱动装置25驱动母车行走轮26行走在纵向轨道21上,在联合子母搬运车22的母车105上设置横向轨道23,在横向轨道23上活动设置子车24,一台所述母车105上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所述子车24,每一台所述子车24上设置模具顶升装置27,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驱动活动设置在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活动端的模具搬运平台28升降,以实施位于各所述子车24上方的模具104的升降操作,每一台所述子车24上设置横向行走轮49,使子车可以沿母车105上安装的横向轨道23和与之对接的轨道进行横向行走移动,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被设置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范围的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和板类构件作业区102范围内的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以及其他需要使用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进行模具横向搬运的位置;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6、图17和图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的区域内,在异型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4内设置了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所述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连接所述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和所述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所述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包括可升降的机架30、若干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横移驱动装置34和设置于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下方的回送链条承托装置39,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横移链条动力装置41、主动链轮35和从动链轮36,所述主动链轮35和所述从动链轮36对应设置于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上,所述横移链条动力装置41与所述主动链轮35连接,环绕所述主动链轮35和所述从动链轮36设有循环链条37,所述循环链条37上水平设有随链条走行模具支撑座38,所述横移链条动力装置41工作,带动所述主动链轮35转动,通过所述循环链条37带动所述从动链轮36同步转动,于所述机架上部的所述循环链条37带动所述随链条走行模具支撑座38行走,于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下部的所述循环链条37经由所述回送链条承托装置39支撑回转,所述机架30上设有若干用于驱动所述机架30和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升降的升降装置40,所述升降装置40驱动所述机架30上升或下降时,设置于所述机架30上的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同步上升或下降,当所述机架30上的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升高后,所述横移链条动力装置41工作,带动所述主动链轮35转动,通过所述链条37带动所述从动链轮36同步转动,所述链条37沿着所述从动链轮36、所述链条走行支撑机构32、所述主动链轮35、所述回送链条承托装置39的顺序进行循环运行,也可以沿着上述反方向循环运行,形成了可升降的循环链条,当模具104运行到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上方而需要进行变辊道输送时,可升降循环链条升高后链条进行环向循环,带动随链条走行模具支撑座38支撑着的模具104从一组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横向移动到另一组和出发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平行设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所述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也被设置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区域内的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的浇注振动点前、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和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区域内的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和立体养护窑出窑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及其他需要实施把一片模具104从一组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横向移动到另一组与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平行设置的目标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位置;
参见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图11和图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包括在搅拌作业区103内设置的一台或多台混凝土搅拌机,包括设置在搅拌作业区103、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和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范围内的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42,当采用多台混凝土搅拌机时,多台混凝土搅拌机共轴布置在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42上方适当位置,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42下方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在布料点设置若干台布料机43和若干台振动台44,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42上活动设置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45,当采用多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时,利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向不同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分配模具104,浇注混凝土后,利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从不同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收集已经浇注混凝土的模具104,送到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的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组起始位置或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的立体养护窑底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组起始位置。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18和图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的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单外侧或双外侧设置的异型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3和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的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的单外侧或双外侧设置的板类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每组所述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包含了若干个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每个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都包括了两个端部承台46,每个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内对应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的母车横向轨道23设有若干组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每一组所述离线空模操作台横向输送轨道由两条平行设置的钢轨组成,每两组所述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模具104的中间承台48,所述端部承台46和所述中间承台48将共同支撑所述模具104,当所述母车105搭载所述子车24停止在所述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旁边适当位置时,所述母车105的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对接,所述子车24可以沿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和所述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往复行走,以把所述模具104从所述纵向模具输送通道搬运进入所述异型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3或板类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或把所述模具104从所述异型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3或板类构件作业区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搬运进入所述纵向模具输送通道;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12、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的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设置若干个并列布置的组合式养护窑单元50,养护窑单元50内设置供热装置,位于中部的养护窑单元50可以和该养护窑单元50旁的养护窑单元50共享隔墙,多个并列布置的组合式养护窑单元50可以采取两端开门或者单端开门的方式,当采用两端开门的方式时,分别对应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入端、模具输出端设置的模具输入窑门51和模具输出窑门52。对应所述模具输入窑门51的外侧设置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对应所述模具输出窑门52的外侧设置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所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和所述出窑模具纵向输送辊道1分别由两列对向设置的所述动力辊轮20组成,当动力辊轮20旋转时,模具104可以在动力辊轮20的踏面上沿着所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或所述出窑模具纵向输送辊道1进行纵向移动,在所述每一个养护窑单元50的所述模具输入窑门51和所述模具输出窑门52之间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每一组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由2条钢轨组成,当所述母车105搭载所述子车24停在所述养护窑单元50外侧适当位置时,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可以和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对接,两组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之间设置中间模具支撑台48,沿着养护窑50的墙壁设有端部模具支撑台46,所述模具104在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安放时,被两个所述端部模具支撑台46和最少一个所述中间模具支撑台48支撑,子车24沿着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和窑内横向轨道55行走,可以使子车24从所述母车105上行走到某一个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或者从某一个所述养护窑单元50回到所述母车105上。
使用时,所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的动力辊轮20旋转,使已经完成混凝土浇注作业的所述模具104沿着所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运行到将要进入的所述养护窑单元50门口适当位置停下,而位于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的所述纵向轨道21上的所述母车105搭载所述子车23沿所述纵向轨道21行使至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门口适当位置停下,使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与对应的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相对接,这时联合子母搬运车22位于将要入窑的所述模具104下方,所述模具输入窑门51打开,所述子车升降动力装置27作用,使模具搬运平台28上升,把位于子车24上方的所述模具104举升,所述模具104底部离开所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的动力辊轮20踏面,该所述母车105搭载的各所述子车24同步运行,沿着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和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行走到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适当位置停下,所述子车升降动力装置27作用,使所述模具搬运平台28下降,把位于所述子车24上方的所述模具104摆放到所述端部模具支撑台46和所述中间模具支撑台48上,之后所述子车24沿着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和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行走回到所述母车105上,等待搬运下一个准备入窑的所述模具104。上述过程重复,直到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摆满所述模具104后,所述母车105搭载所述子车24沿所述纵向轨道21行使至下一个将要摆放所述模具104进入的所述养护窑单元50门口适当位置停下,等待搬运下一批所述模具104。
当一个所述养护窑单元50摆满所述模具104后,该所述养护窑单元的所述模具输入窑门51和所述模具输出窑门52关闭,养护窑单元50内设置的供热装置按需供热,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已经浇注混凝土的所述模具104在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进行标准程序养护。
当需要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进行板类构件的生产时,将在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和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之间增加设置码垛设备107和解垛设备108,码垛设备107和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连接,码垛设备107接受搭载已经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并把多片搭载已经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码放到可以进入养护窑单元50的高度后,成垛的搭载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经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运行到准备进入的养护窑单元50门口等待联合子母搬运车22搬运进入养护窑单元50养护,养护结束后,成垛的搭载完成养护的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经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运行到达解垛设备108,解垛设备108把成垛的搭载完成养护的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逐片投放到与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和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连接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组上,搭载完成养护的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沿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组进入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进行拆模脱模操作得到板类构件成品。
当某一个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的所述模具104的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出窑门52打开,而位于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的所述纵向轨道21上的所述母车105搭载所述子车24沿所述纵向轨道21行使至将要把搭载已经达到脱模强度混凝土构件的所述模具104运送出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出窑门52外适当位置停下,使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与对应的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相对接,该所述母车105搭载的各所述子车24同步运行,沿着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和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行走到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将要被运送出窑的所述模具104下方适当位置停下,所述子车升降动力装置27作用,使所述模具搬运平台28上升,把位于该所述子车24上方的所述模具104顶升离开所述端部模具支撑台46和所述中间模具支撑台48,搭载着所述模具104的各所述子车24同步运行,沿着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和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3行走回到所述母车105上,所述子车升降动力装置27作用,使所述模具搬运平台28下降,把位于所述子车24上方的所述模具104摆放到所述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的动力辊轮20踏面上,动力辊轮20旋转,所述模具104沿着所述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被送往脱模作业点完成该所述模具104内的混凝土构件的养护过程。该程序重复,直到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内的所述模具104全部被运送出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之后该所述母车105搭载各所述子车24沿着所述纵向轨道21行驶到下一个将要搬运所述模具104出窑的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门口适当位置停下,等待搬运该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所述模具104出窑。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9、图10和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当需要进行二次叠合的中空混凝土构件生产时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区域内设置二次叠合操作区16,二次叠合操作区16内设置二次叠合装置,其包括了起吊装置60,所述起吊装置由天车61和所述天车61吊挂的真空吸盘62或机械式吊具63组成,所述起吊装置60负责对从所述养护作业区18出来并已经达到脱模强度的需要进行二次叠合的混凝土薄板下称B页混凝土薄板68实施脱模起吊,还包括了翻转系统,所述翻转系统可以是由在线模具翻转装置64和构件翻转装置65组成,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随模具位于所述在线模具翻转装置64被翻到接近90度状态脱模,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被所述起吊装置60吊放到所述构件翻转装置65,在所述构件翻转装置65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被翻转到和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浇注状态成180度的状态,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外露钢筋向下。所述翻转系统也可以由一次把构件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装置组成,搭载已经经历养护达到脱模强度的包含准备和A页混凝土连接的外露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模具在运行到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16时,所述起吊装置60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脱模起吊后投放到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装置,由该180度翻转装置一次性翻转180度,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外露钢筋向下,还包括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16内的振动叠合装置66,已经完成混凝土浇注的等待进行二次叠合的A页混凝土模具沿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辊道送到所述振动叠合装置66上,所述起吊装置60把已经完成180度翻转、外露钢筋向下的B页混凝土薄板投放到所述A页混凝土模具上方适当位置,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向下靠向所述A页混凝土模具,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外露钢筋进入所述A页混凝土内部完成二次叠合作业,经过二次叠合作业的包含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和所述A页混凝土的所述模具104被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辊轮20送到所述养护作业区18,养护后搭载达到脱模强度的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67的所述模具104被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辊轮20送到所述立体养护窑出窑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所述所述立体养护窑出窑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内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作用,把搭载达到脱模强度的所述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67的所述模具104送到所述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在所述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内搭载达到脱模强度的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67的所述模具104实施拆模和脱模操作得到所述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67成品;
参见图1、图2、图3、图8、图12和图1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区域内的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包括了模具在窑内进行升降运动和顶部水平运动的若干个组合式立体养护窑单元70,多个立体养护窑单元70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设置,也可以采用串联的同时再并联的布置,任意一组升降养护立窑单元70包括一个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上的加热养护模具运动立窑的窑体结构,该窑体结构的四周在底部模具进出的通道上方用墙体、顶部用固定或活动的盖顶进行封闭保温,多个立体养护立窑单元70底部模具进出的通道可以不设置立体窑底部通道保温门,也可以设置立体窑底部通道保温门进行保温封闭,当采用立体窑底部通道保温门时,该立体窑底部通道保温门只在模具进出养护立窑单元70时临时打开,已经浇注混凝土的模具可以从立体养护窑单元70外沿着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辊轮20通道、滚轴(未图示)通道或使用搬运车(未图示)搭载模具进入立体养护窑单元70底部模具输送通道,当采用模具输送辊道、滚轴的模具进入方式时,立体养护窑单元70下部沿模具进入运行方向设置模具输送辊道或滚轴,当采用搬运车搭载模具进入立体养护窑单元70底部模具输送通道时,立体养护窑单元70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被用于搬运车行走通道,当搬运车为轨道运输车时,养护窑单元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设置供轨道运输车行走的轨道(未图示)。
每一个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部设置了一个模具上升通道71和一个模具下降通道72,模具上升通道71和模具下降通道72内都设置了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和模具承托装置74,模具上升通道71和模具下降通道72内设置了加热装置,模具上升通道71和模具下降通道72的上部设置了顶部模具横移装置,同一模具上升通道71内或同一模具下降通道72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可以协同做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动作,每一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按照合适的高度节距活动设置有模具抓取机构75,在相同的一个模具上升通道71或模具下降通道72内设置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设置的模具抓取机构75的数量、分布节距高度和同层标高相同,以使位于该通道内的某一个模具104可以被若干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相同层高的模具抓取机构75同时抓取,并伴随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的同步升降动作被同步提升或同步下降,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可以设置模具抓取机构驱动装置79,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的各模具抓取机构驱动装置79可以驱动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的各模具抓取机构75同步进行抓取支撑模具104的动作,或同步进行释放离开模具104的动作,上述模具抓取机构75的到达抓取支撑模具104的工作位置也可以在抓取机构75自重作用下完成或在弹簧自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完成或者在机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完成,上述抓取机构75的释放离开模具104的位置的动作也可以在模具104被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举升而压迫模具抓取机构75完成,上述模具抓取机构75的释放离开模具104的位置的动作也可以由独立动力驱动装置(未图示)的驱动下完成。无论采取上述任一种操纵模具抓取机构75的方式或上述操纵模具抓取机构75方式的组合,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和各模具抓取机构75协同工作,可实现模具在模具上升通道71和模具下降通道72内独立地按需抬升或下降。
模具上升通道71和模具下降通道72内设置了若干组模具承托装置74,每一组模具承托装置74上对应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设置的模具抓取机构75的数量、分布节距高度和同层标高设置有若干个模具托抓76,模具承托装置74包括模具托抓驱动装置77,模具托抓驱动装置77可以同步地驱动各模具承托装置74上的各模具托抓76处于承托模具104的位置或者离开承托模具104的位置。
在一组养护立窑单元70的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的上部设置了顶部模具横移装置,顶部模具横移装置的动力装置的连杆通过密封连接孔把顶部模具水平移动动力传递到养护立窑内部以操纵顶层模具的横移,模具横移装置可以是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加模具拨杆机构82的方式,也可以是可以移动的伸缩提抓(未图示)的方式。当采用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加模具拨杆机构82的形式时,顶部模具横移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可到达最高高度下方的若干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包括用于驱动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伸出或收回的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伸缩驱动装置84,包括用于推动最高处模具作水平移动的拨杆85,包括拨杆动力装置86。当采用多个养护立窑单元70组合时,多个养护立窑单元70的全部或部分养护立窑单元可以采用把多个拨杆85用连杆、链条或拉索连接的方式共享一个拨杆动力装置86。当采用移动的伸缩提抓装置的方式,顶部模具横移装置(未图示)包括按模具104横移方向设置的轨道或辊道,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轨道或辊道上,可以沿所述轨道或辊道水平移动的可伸缩提抓,包括驱动可伸缩提抓横向移动的伸缩提抓驱动装置。当采用多个养护立窑单元70组合时,多个养护立窑单元70的全部或部分养护立窑单元70可以采用共用同轴轨道或同轴辊道的方法共享可伸缩提抓和伸缩提抓驱动装置。
在一组养护立窑单元的模具上升通道71和模具下降通道72内设置了加热装置90,使用温度检测控制系统对该养护立窑单元实施符合养护温度变化规范的供热控制,当采用多个养护立窑单元组合时,多个养护立窑单元可以采用温度巡检轮控的方式共享一个温度检测控制系统。当采用多个养护立窑单元组合时,多个养护立窑单元可以采用差异化的程序,以实现多种对养护制度要求不同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同时养护而互不干扰。
在某一个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各模具抓取机构75、各模具托抓76和顶部模具横移装置80协同工作,可实现模具104独立地在到该组立体养护窑单元70底部模具输送通道后在模具上升通道71被逐级抬升,而模具104到达该模具上升通道71最高层高后被顶部模具横移装置80转移到模具下降通道72上部,之后独立地在模具下降通道72内逐级下降,到达模具下降通道72最底层后从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被移送出立体养护立窑,养护立窑单元70内的加热装置90在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向窑内供热,实现养护立窑单元内的温度垂直分布梯度,当模具104装载了浇注混凝土经历入窑、上升、下降和出窑的过程,模具104内的混凝土经历了加热养护所需的升温、恒温和降温等规范要求的温度随养护时间变化的历程,模具104内的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可供出窑脱模得到混凝土预制构件。
一种上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对应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各生产历程和操作而使用上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内各组成设备的方法和使用上述设备生产不同类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方法和步骤:
1、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实施的模具104纵向移动:在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异型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4、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二次叠合作业区16、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立体养护窑出窑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和异型构件作业区扩展横移通道110等需要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实施的模具104纵向移动的位置安装了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当所述模具104位于若干个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踏面上部的时候,位于所述模具104下方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和所述模具104将要进行纵向移动方向上适当数量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开始旋转,把所述模具104向着将要进行纵向移动方向输送,当模具离开一组对向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时候,该组对向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可以停止工作以节约能源,通过方法1的操作,可以把模具104纵向送达到某一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入窑门51外侧、或把模具104纵向输送离开某一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出窑门52外侧、或把模具104纵向送达到某一模具横向移动通道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上方、或把模具104纵向送达到某一振动台44上方、或把模具104纵向送达到某一在线模具翻转装置64上方、或把模具104纵向送达到某一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旁边、或把模具104纵向输送离开某一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旁边、或把模具104纵向送达到某一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的模具上升通道71下方、或把模具104纵向输送离开某一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的模具下降通道72下方;
2、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的模具104横向移动:在异型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4、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异型构件作业区扩展横移通道110、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和立体养护窑出窑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等需要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模具104横向移动的位置安装了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当运用方法1使某一模具104被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送达到出发点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上方而该模具104需要进行横向移动时,升降装置40驱动所述机架30和横移驱动装置34上升,随链条走行模具支撑座38支撑着模具104升高离开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踏面和轮沿高度后,横移链条动力装置41工作,带动所述主动链轮35转动,通过所述循环链条37带动所述从动链轮36同步转动,于所述机架上部的所述循环链条37带动所述随链条走行模具支撑座38行走,于所述横移驱动装置34下部的所述循环链条37经由所述回送链条承托装置39支撑回转,模具104坐落在正在行走的所述随链条走行模具支撑座38进行横向移动,当模具104到达目标位置后,横移链条动力装置41停止工作,升降装置40驱动所述机架30和横移驱动装置34下降,模具104落到目标位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踏面上,等待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被目标位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输送离开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
3、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22实施模具104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的养护窑单元50:当模具104需要进入某一个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某一个养护窑单元50时,运用方法1,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把模具104输送到该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某一个养护窑单元50旁边,联合子母搬运车22的所述母车105搭载多台所述子车24,依靠母车驱动装置25驱动母车行走轮26行走在纵向轨道21上,沿所述纵向轨道21运行到所述模具104下方,并停止在可以使母车横向轨道23和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或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对接的位置,安装在该母车105上的各所述子车24上的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驱动活动设置在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活动端的模具搬运平台28上升,把位于各子车24上方的所述模具104顶升离开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踏面和轮沿,各子车24上安装的横向行走轮49同步旋转工作,带动各子车24搭载着模具104沿着母车横向轨道23和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或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行走到该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某一个养护窑单元50的适当位置停下,安装在该母车105上的各所述子车24上的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驱动活动设置在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活动端的模具搬运平台28下降,把所述模具104放置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养护窑单元50的所述中间承台48、所述端部承台46适当位置,之后各子车24上安装的横向行走轮49同步反向旋转工作,带动各子车24沿着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或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和母车横向轨道23行走而回到母车105上适当位置停下,等待进行下一次的模具横向搬运作业;当模具104需要离开某一个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某一个养护窑单元50时,联合子母搬运车22的所述母车105搭载多台所述子车24,依靠母车驱动装置25驱动母车行走轮26沿纵向轨道21行走,到达位于该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养护窑单元50旁的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组内侧适当位置,并停止在可以使母车横向轨道23和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或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对接的位置,各子车24上安装的横向行走轮49同步旋转工作,带动各子车24同步沿着母车横向轨道23和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或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行走到将要搬运的所述模具104下方适当位置后停止,各所述子车24上的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驱动活动设置在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活动端的模具搬运平台28上升,把位于各子车24上方的所述模具104顶升离开该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或养护窑单元50的所述中间承台48、所述端部承台46,之后各子车24上安装的横向行走轮49同步反向旋转工作,带动各子车24沿着离线空模操作台内横向输送轨道47或养护窑内横向轨道55和母车横向轨道23行走而回到母车105上适当位置停下,各所述子车24上的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驱动活动设置在所述模具顶升装置27活动端的模具搬运平台28下降,把所述模具104放置在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踏面上等待运用方法1,使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工作把所述模具104纵向输送到下一目标位置;
4、混凝土供应和浇注振动密实:
在搅拌作业区103内设置的一台或多台混凝土搅拌机负责进行混凝土搅拌制备,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45沿着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42运行到混凝土搅拌机的卸料口下方接载搅拌好的混凝土,之后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45沿着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42运行到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或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上方,把混凝土投放给位于布料点上的布料机43,当运用方法1,使所述模具104被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输送到浇注点时,布料机43接受混凝土后向位于布料机43下方的所述模具104浇注混凝土,而位于所述模具104下方的振动台44则进行振动作业,使混凝土充分排气密实,得到足够致密的混凝土构件形状,当使用超过1个浇注点进行混凝土浇注振动密实作业时,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模具104被分配到空闲的浇注点上进行完成混凝土浇注和密实的所述模具104在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作用下离开浇注点;
5、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内的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
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内空闲的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入窑门51打开,需要入窑养护的模具104依次被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输送到该养护窑单元50模具输入窑门51旁停在适当位置,位于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的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工作,把模具104依次搬运进入该养护窑单元50并把模具104依次摆放在该养护窑单元50的端部模具支撑台46和中间模具支撑台48适当位置,该养护窑单元50摆满模具104后,该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入窑门51和模具输出窑门52都关闭实施养护程序,而位于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的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沿纵向轨道21运行到下一等待模具进入的所述养护窑单元50外等待进行下一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摆放,养护程序结束后该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输出窑门52打开,位于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的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工作,把模具104依次搬运离开该养护窑单元50,并投放到位于该养护窑单元50模具输出窑门52旁的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踏面上,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工作,把搭载已经完成养护的构件的模具104输送到下一目标位置,而位于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的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22沿纵向轨道21运行到下一个需要把模具搬运离开养护窑单元50外,等待进行下一所述养护窑单元50的模具搬运;
6、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内的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
搭载已经完成浇注密实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准备进入某一立体养护窑单元70进行养护,模具上升通道71内设置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下降到准备提升模具104的位置,使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的模具抓取机构75位于其准备抓取提升的模具104的下方适当高度处,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工作,把搭载已经完成浇注密实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从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外部沿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进入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上升通道71下部,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升,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装置的模具抓取机构75承托刚进窑的模具104上升,如果当时该刚进窑的模具104上方已经有若干个已经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模具104,则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所有模具104都在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装置的各模具抓取机构75承托下同步上升,在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所有模具104开始上升时,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所有模具承托装置74的各模具托抓76在自重作用下、或在弹簧自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或在模具托抓驱动装置77的作用下离开承托模具104的位置,使模具104可以越过模具托抓76上升,当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层高的模具104都高于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相对应层高各模具承托装置74的各模具托抓76时,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所有模具承托装置74的各模具托抓76在自重作用下、或在弹簧自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或模具托抓驱动装置77的作用下到达可以承托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模具104的位置,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稍微下降,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所有模具104都分别被该模具104对应的各模具托抓承托76,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的模具抓取机构77由于自重作用或在模具抓取机构驱动装置作用下,使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的模具抓取机构77离开可以抓取模具104的位置,而使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继续下降到可以使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可以进行抓取下一次抓取和托举模具104的高度位置停下,等待进行抓取下一个进入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104,并进行提升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模具104的动作。上述过程重复,使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模具104依次上升而依次到达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模具104可以到达的最高位置。
当模具上升通道71的某一模具104向该模具上升通道1的最高位置移动前,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上部的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在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伸缩驱动装置84的驱动下收回到不妨碍该模具104上升的位置,该最顶层模具104在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的驱动下上升,在该最顶层模具104到达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最高位置时,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伸缩驱动装置84驱动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各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伸出,到达可以承托该最顶层模具104的位置,位于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稍微下降,该最顶层模具104落到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各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的踏面上,如果采用动力模具支撑托轮的,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各模具支撑托轮旋转,把该最顶层模具水平移动到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下降通道72的上部,如果采用非动力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的,则使用拨杆动力装置86驱动拨杆85推动该最顶层模具104水平移动到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下降通道72的上部,如果采用移动的伸缩提抓(未图示)的方式,则在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某一模具104向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最高位置移动前,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上部的可移动伸缩提抓装置(未图示)的伸缩提抓收回到不妨碍该模具104上升的位置,该最顶层模具104上升,在该最顶层模具104到达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最高位置时,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可移动伸缩提抓装置的伸缩提抓伸出到可以抓取模具104的位置,该模具上升通道71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稍微下降,该最顶层模具104落到该模具上升通道71的可移动伸缩提抓装置的伸缩提抓上,可移动伸缩提抓驱动装置驱动可移动伸缩提抓装置水平移动,带动该最顶层模具104水平移动到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下降通道72的上部适当位置。
当某一最顶层模具104将要到达某一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下降通道72的上部之前,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设置的各模具抓取机构77位于该最顶层模具104的高度下方适当高度位置,当该最顶层模具104到达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上部适当位置,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稍微上升,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设置的各模具抓取机构77托举该最顶层模具104稍微升高而离开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的踏面或移动的伸缩提抓装置(未图示)的可伸缩提抓的高度,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伸缩驱动装置84驱动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81离开可以支撑该最顶层模具104的位置,或可移动伸缩提抓装置的伸缩提抓离开可以支撑该最顶层模具104的位置,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托抓驱动装置77驱动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模具承托装置74上的各模具托抓76离开可以支撑模具104的位置,之后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稍微下降,使之后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上的各模具抓取机构75承托的各模具104下降到向下越过该模具层内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各模具承托装置74上的对应层高的模具托抓76的高度位置,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托抓驱动装置77驱动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模具承托装置74上的各模具托抓76到达可以支撑模具104的位置,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继续下降,使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模具104落到使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层模具104对应的各模具托抓76上,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继续下降,到达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73的最底层模具抓取机构75稍微低于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最底层模具104的底面,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最底层模具104落到模具下降通道72的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或滚轴(未图示)的踏面,或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最底层模具104落到位于预先停放在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底部模具输送通道上的搬运车(未图示)上,最后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或滚轴旋转,或预先停放在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底部模具输送通道上的搬运车运行,把该模具下降通道72的最底层模具104输送出窑。
在模具104依程序从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进入某一立体养护窑单元70、沿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的模具上升通道71上升、水平移动到模具下降通道72上部、沿模具下降通道72下降、从底部模具输送通道出窑的过程中,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设置的加热装置90在温度检测控制系统控制下对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进行供热,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形成沿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高度方向的温度垂直分布梯度,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下部的温度较低,而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上部的温度较高,模具104在该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历经上升、水平移动和下降的过程中,模具104内浇注的混凝土经历了升温、恒温和降温,最后模具104内的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出窑等待脱模得到成品混凝土预制构件,而如果使用了立窑底部保温门的,则在模具104进出立体养护窑的时候适时地开启和关闭,以进一步节约能源;
7、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生产普通混凝土异型构件:
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和第二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5是用于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作业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进行纵向移动的同时,使用相应机械或用人工的方式实施拆模、脱模、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合模、安装钢筋笼、安装预埋件等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如果某些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则运用方法3,操作位于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子母模具搬运车22将把该模具104搬离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投放到空闲的离线空模操作台位3,该模具104将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位3完成相应的其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后,由子母模具搬运车22投放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继续流转,模具104完成了空模操作作业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与此同时,在在搅拌作业区103和异型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6,运用方法4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供应,实施把混凝土向模具104浇注,同时进行振动密实,之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运用方法5,模具104在异型构件作业区9内的某一个养护窑单元50内以静止状态进行标准程序养护,当需要同时生产多组不同终凝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时,搭载不同终凝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具104被投放到不同的养护窑单元50,调用适合该终凝强度构件的预设养护程序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回到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混凝土预制构件,当使用扩展空模操作作业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时候,养护程序结束后将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模具104被送回到两条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中的任意一条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上述生产作业过程中,在任何需要对模具104进行需要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把模具104从一组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横向移动到另一组与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平行设置的目标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位置的时候,运用方法2以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模具104的横向移动;
8、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生产板类混凝土构件:
参见图7,在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在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9和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之间增加设置码垛设备107和解垛设备108,码垛设备107和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连接,运用方法1、方法2、方法3和方法4,采用在线空模操作作业和离线空模操作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模具104的相应空模操作作业后,模具104进行混凝土浇注振动密实作业,之后运用方法1把模具104送达到码垛设备107,码垛设备107接受一片搭载已经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码垛设备107的提升抓在后退状态下下降到可以抓取并提升该模具104的高度,之后码垛设备107的提升抓进入把该片模具104侧面下部,码垛设备107的提升抓升高,把该模具104提升到高于下一片已经安装了模具支撑装置的将要进入码垛设备107的另一片模具104的模具支撑装置的高度,这时运用方法1,使下一片已经安装了模具支撑装置的将要进入码垛设备107的另一片模具104进入码垛设备107,码垛设备107的提升抓把上面一片模具104下降并放置到刚进入码垛设备107的已经安装了模具支撑装置的模具104上方,码垛设备107的提升抓后退,离开可以抓取模具104的位置后下降到可以抓取下一片模具104的高度,等待抓取下一片进入码垛设备107的安装了模具支撑装置另一片模具104的模具,上述码垛设备107的操作过程重复,直至把多片搭载已经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码放到可以进入养护窑单元50的高度后,用于方法1,使成垛的搭载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离开码垛设备107,进入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8,之后运用方法5实施对成垛的搭载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的养护,养护结束后,采用方法1使成垛的搭载完成养护的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经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运行到达解垛设备108,解垛设备108的提升抓在后退状态下下降到可以抓取并提升底部第二层模具104的高度,之后解垛设备108的提升抓进入把该片模具104侧面下部,解垛设备108的提升抓稍升高,把该模具104及其上方的模具104一起提升,底部第二层模具104离开底部模具104的模具支撑装置,之后运用方法一,使底部模具104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离开解垛设备108,进入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板类混凝土预制构件,之后上述解垛设备108的操作过程重复,直至把多片搭载已经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逐一投放到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板类混凝土预制构件,当使用扩展空模操作作业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时候,可以只在其中一个空模操作作业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前端装置解垛设备108,所有需要进行解垛作业的成垛的搭载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都被送到该解垛设备108进行解垛作业,也可以在每一个空模操作作业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前端装置解垛设备108,需要进行解垛作业的成垛的搭载完成浇注振动密实混凝土的模具104可以被送到任何一个解垛设备108进行解垛作业;
9、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生产需要进行二次混凝土浇注的混凝土构件:
当需要在异型构件作业区101生产需要进行二次混凝土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时,运用方法1、方法2、方法3和方法4得到搭载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的模具104后,运用方法1把该搭载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的模具104送到安装在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7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之后运用方法2使搭载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的模具104重新回到第一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2,运用方法1、方法2、方法3和方法4实施第二次混凝土浇注前所需要进行的空模操作作业流转和第二次的混凝土浇注作业,再运用方法5进行养护得到需要二次浇注作业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如果该需要二次浇注作业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产品高度较小,则可以通过使用方法8把模具104码垛后再运用方法5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运用方法8把模具104解垛后,再实施拆模脱模操作得到需要二次浇注作业的混凝土预制构件;
10、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生产单层混凝土板类构件:
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和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是用于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作业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进行纵向移动的同时,使用相应机械或用人工的方式实施拆模、脱模、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合模、安装钢筋笼、安装预埋件等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如果某些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则运用方法3,操作位于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子母模具搬运车22将把该模具104搬离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投放到空闲的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该模具104将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完成相应的其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后,由子母模具搬运车22投放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继续流转,模具104完成了空模操作作业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与此同时,在在搅拌作业区103和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运用方法4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供应,实施把混凝土向模具104浇注,同时进行振动密实,之后运用方法1和方法2,在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和安装在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9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把模具104分配到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内将要进入的立体养护窑窑底通道,运用方法6,模具104在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内的某一个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进行标准程序养护,当需要同时生产多组不同终凝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时,搭载不同终凝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具104被送到不同的立体养护窑单元70,调用适合该终凝强度构件的预设养护程序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模具104被送回到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混凝土预制构件,当使用扩展空模操作作业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时候,养护程序结束后将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模具104被送回到两条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中的任意一条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上述生产作业过程中,在任何需要对模具104进行需要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把模具104从一组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横向移动到另一组与出发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平行设置的目标点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的位置的时候,运用方法2以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实施模具104的横向移动;
11、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生产二次叠合中空混凝土构件:
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搭载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的A页模具(下称A页模具)再在完成了养护程序后离开立体养护窑单元70,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搭载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的A页模具流转到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A页模具在沿上述区域流转过程中,运用使用相应机械或用人工的方式实施拆模、脱模、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合模、安装钢筋笼、安装预埋件等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如果某些A页模具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则运用方法3,操作位于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子母模具搬运车22将把该A页模具搬离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投放到空闲的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该A页模具将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完成相应的其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后,由子母模具搬运车22投放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继续流转,A页模具完成了空模操作作业后,运用方法1,使A页模具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与此同时,在在搅拌作业区103和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运用方法4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供应,实施向A页模具浇注适量混凝土,可以同时进行振动密实,得到A页混凝土薄板,之后运用方法1,使搭载A页混凝土薄板的A页模具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二次叠合作业区16的振动叠合装置66上方,运行在A页模具后方若干适当距离的搭载已经经历养护达到脱模强度的包含外露钢筋的B页混凝土薄板的B页模具也从立体养护窑单元70被送出,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该B页模具运行经过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到达二次叠合作业区16,在该B页模具途径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的过程中,工人或相关外围设备为该B页模具内的B页混凝土薄板脱模起吊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脱模起吊前操作作业,如果采用由在线模具翻转装置64和构件翻转装置65组成的翻转系统时,当运用方法1使该B页模具到达在线模具翻转装置64上方时,在线模具翻转装置64动作,把该B模具翻转到可以使所述B页模具内的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被起吊和起吊后以垂直状态横向移动的角度,位于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16的所述起吊装置60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所述B页模具取出并投放到位于二次叠合操作区16内的构件翻转装置65上,所述构件翻转装置65动作,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垂直状态翻转到外露钢筋向下的状态,所述起吊装置60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从所述构件翻转装置65上吊起,准备投放到位于振动叠合装置66上的所述A页混凝土薄板上;如果采用由一台180度翻转装置组成的翻转系统时,所述起吊装置60从B页模具内起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投放到180度翻转装置上,180度翻转装置作用,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翻转180度,使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成外露钢筋向下的状态,所述起吊装置60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吊起,准备投放到位于振动叠合装置66上的所述A页混凝土薄板上,吊挂着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所述起吊装置60运行到位于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16的所述振动叠合装置66上的所述A页模具的上方,所述脱模起吊装置60把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投放到所述A页模具上的适当位置,所述振动叠合装置66开始振动,在薄板组装导引装置的引导下,使所述B页混凝土薄板的外露钢筋贯入所述A页模具内的素混凝土内的合适位置完成二次叠合,之后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已经脱模的所述B页模具离开所述二次叠合操作区16,进入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在已经脱模的所述B页模具沿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运行的过程中,使用相关的设备或使用人工方法对已经脱模的所述B页模具进行相应的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安装钢筋笼和安装预埋件等浇注前空模操作作业,之后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脱模的所述B页模具到达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运用方法4进行所述B页模具的混凝土浇注振动密实,得到包含外露钢筋的B页混凝土薄板,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搭载已经完成二次叠合构件的A页模具被所述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送到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内安装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内安装的模具横向移动装置29把搭载已经完成二次叠合构件的A页模具横移移动到将要进入的立体养护窑底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之后运用方法6实施搭载已经完成二次叠合构件的A页模具内的混凝土构件的养护,之后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搭载达到脱模强度的二次叠合构件的A页模具到达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搭载达到脱模强度的二次叠合构件的A页模具在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运行的过程中拆模和脱模得到达到脱模强度的二次叠合构件,而运行在该A页模具后方的搭载刚完成混凝土浇注的包含外露钢筋的B页混凝土薄板的B页模具也通过运用方法1和方法2,进入将要进入的立体养护窑底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之后运用方法6实施养护得到可供二次叠合的包含外露钢筋的B页混凝土薄板;
12、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生产多次浇注的多层混凝土构件:
在板类构件作业区102,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和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是用于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作业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进行纵向移动的同时,使用相应机械或用人工的方式实施拆模、脱模、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合模、安装钢筋笼、安装预埋件等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如果某些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则运用方法3,操作位于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子母模具搬运车22将把该模具104搬离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投放到空闲的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该模具104将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完成相应的其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后,由子母模具搬运车22投放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继续流转,模具104完成了空模操作作业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与此同时,在在搅拌作业区103和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运用方法4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供应,实施把混凝土向模具104浇注,同时进行振动密实完成第一次混凝土浇注作业,之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板类构件作业区立体养护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7,运用方法1和方法2,把搭载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的模具104第二次送到第四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2、板类构件作业区末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13和第五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4,搭载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浇注的模具104在沿上述空模操作作业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进行纵向移动的同时,使用相应机械或用人工的方式实施第二次混凝土浇注之前应该进行的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如果某些模具104在沿着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空模操作作业,则运用方法3,操作位于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的子母模具搬运车22将把该模具104搬离上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投放到空闲的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该模具104将在该离线空模操作台位11完成相应的其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后,由子母模具搬运车22投放回到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继续流转,模具104完成了空模操作作业后,运用方法1,使模具104在沿着对向安装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20被送到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与此同时,在在搅拌作业区103和板类构件作业区混凝土浇注振动作业区15,运用方法4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供应,实施把混凝土向模具104浇注,同时进行振动密实完成第二次混凝土浇注作业,运用方法1和方法2,把完成了二次混凝土浇注作业的模具104送到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运用方法6,完成了二次混凝土浇注作业的模具104在立体养护窑作业区18内的某一个立体养护窑单元70内进行标准程序养护,当需要同时生产多组不同终凝强度的二次浇注混凝土预制构件时,搭载不同终凝强度的二次浇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具104被送到不同的立体养护窑单元70,调用适合该终凝强度构件的预设养护程序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运用方法1和方法2,使搭载达到脱模强度的二次浇注混凝土构件的模具104被送回到第三空模操作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10,经过拆模作业后脱模得到经过二次混凝土浇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
13、生产投影尺寸小于可以在生产线上流转的模具底盘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构件:
无论是异型构件作业区101、板类构件作业区102,当需要生产投影尺寸小于可以在生产线上流转的模具底盘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时,都可以把若干个小尺寸的模具型腔结构布置在一个可以在生产线上流转的尺寸的模具底盘上,做出组合模具,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进行生产。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设有配备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的异型构件作业区和配备多联立体养护窑的板类构件作业区,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可以分别容纳不同养护制度的构件在内采取差别化的养护制度进行加热养护,窑内摆满模具后关门开始加热养护,降温后打开窑门把构件模具输出养护窑,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隧道养护窑窑门打开时热空气损失和瞬时温度变化超过规范要求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养护制度的构件可以被投放到异型构件作业区内不同的养护窑进行差别化的符合规范要求的低成本养护,本发明的板类构件作业区配备多联立体养护窑,该窑体结构的四周在底部模具进出的通道上方用墙体、顶部用固定或活动的盖顶进行封闭保温,养护立窑单元的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的上部设置了顶部模具横移装置,顶部模具横移装置的动力装置的连杆通过密封连接孔把顶部模具水平移动动力传递到养护立窑内部以操纵顶层模具的横移立体养护窑内部的热空气不会外泄,立体养护窑的养护能耗低,立体养护窑内模具独立地升降,模具无需设置支撑机构,模具自重轻,模具造价低,模具面积有效利用率高,立体养护窑上升和下降通道内不必摆满模具就能运行,生产组织管理难度降低,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立体养护窑均适用于需要同时高效率地生产不同养护制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作业,异型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独立平面养护窑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多联立体养护窑中的个别进出窑设备故障后,并不影响其他进出窑设备继续运行,生产线不至于因为个别进出窑设备故障完全停产,本发明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循环链条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和联合子母车中的母车和子车配合工作,同时创造性地设置了离线空模操作台位,通过在线空模操作和离线空模操作相配合解决了多种需要不同空模操作时间的模具同时在一套生产线上高速度生产线时产生的某一需要长时间空模操作作业的模具妨碍了其后方的只需要短时间空模操作作业时间的模具的正常流转的问题,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和异型构件作业区养护窑的中间模具支撑台的设计使模具在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和异型构件作业区养护窑摆放过程中,模具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减少,可以降低模具的可承受重力弯矩,从而减轻模具自重,降低模具投资,模具自重降低后,所有模具支撑和流转动力体系的设计荷载都降低,从而降低了总投资,而且使设备的制作难度降低,循环链条模具横向移动装置是可以双向循环流转的,没有回空行程,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往复式模具横向移动搬运车运行工作时,把一片模具横向移动到目标辊道后,需要空车返回导致的作业时间浪费,提高了模具横向移动的效率,本发明创造性的二次回流叠合区和二次空模操作流转区的设计可以使生产线在生产普通单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同时高效率地生产双面叠合中空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非中空多次浇注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本发明的支持下,形体尺寸可以进入养护窑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均投放在生产线进行高效率的流转生产,避免了了传统工艺无法避免的固定模具生产方式,提高了模具周转率,减少了车间面积占用,减少了起重设备的使用次数和缩短了起重设备的运行距离,降低了养护能耗,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故障对生产线产量的影响,降低了设备维修和维护的难度,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工艺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异型构件作业区、板类构件作业区和混凝土搅拌作业区,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内各设置若干个混凝土浇注布料点,所述混凝土搅拌作业区内设有若干台混凝土搅拌机,所述混凝土浇注布料点上方设有延伸至所述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口下方的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上活动设置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在所述混凝土浇注布料点设置若干台布料机和若干台振动台,多台在高架混凝土输送轨道上设置的自行混凝土运输料斗从所述混凝土搅拌作业区内设置的混凝土搅拌机的下料口接载混凝土后,分别向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的混凝土浇注布料点上布置的布料机提供混凝土,各布料机接受混凝土后向位于各振动台上的模具实施浇注,各位于模具下方的振动台适时实施振动密实;
异型构件作业区和板类构件作业区包括若干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包括若干模具横向移动通道,包括若干离线空模操作台位,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内设置有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组,模具横向移动通道内设置有循环链条模具横移装置,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组和循环链条模具横移装置相互交错布置,离线空模操作台位旁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内安装的对向布置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组的内侧设置了纵向轨道,纵向轨道上活动设置了由一台母车和两台或两台以上子车组成的联合子母搬运车,离线空模操作台位包括两个端部模具支撑台和一个中间模具支撑台,每两个相邻的模具支撑台之间设置了横向轨道,该横向轨道和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的母车横向轨道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异型构件作业区内设置了若干个并列布置的组合式养护窑单元,多个并列布置的组合式养护窑单元采取两端开门或者单端开门的方式,当采用两端开门的方式时,分别对应所述养护窑单元的模具输入端、模具输出端设置模具输入窑门和模具输出窑门;对应所述模具输入窑门的外侧设置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对应所述模具输出窑门的外侧设置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所述进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和所述出窑端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分别由两列对向设置的动力辊轮组成,两列对向设置的所述动力辊轮内侧设置纵向轨道供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的母车进行纵向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养护窑单元下部沿着所述养护窑单元的墙壁设有端部模具支撑台,两个所述端部模具支撑台之间设置中间模具支撑台,在相邻的两个模具支撑台之间设置窑内横向轨道,每一组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由两条钢轨组成,所述养护窑内横向轨道和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的母车横向轨道对接,以使所述联合子母搬运车的子车可以往返搬运模具进出各组合式养护窑单元,各养护窑单元内设置的供热装置按需供热以实施差别化的混凝土构件养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异型构件作业区内可根据需要设置用于在生产需要进行二次混凝土浇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时所需的进窑前模具横向移动通道,以使模具在完成第一次混凝土浇注后重新回到空模操作区域进行第二次的浇注前流转,异型构件作业区内可根据需要设置扩展的用于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以进一步增加生产线的模具容纳数量,当设置扩展的用于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时,可增加出窑端模具横向移动通道以分别向两个用于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分配输送模具,异型构件作业区内可根据需要设置码垛设备和解垛设备以把形体高度较小的混凝土构件模具堆叠后送各养护窑单元内养护,养护结束后解垛逐片送往空模操作作业的纵向模具输送辊轮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板类构件作业区内设置了若干个模具在窑内进行升降运动和顶部水平运动的组合式立体养护窑单元,多个立体养护窑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设置,或采用串联的同时再并联的布置,多个立体养护窑单元对养护制度要求不同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实施差别化的混凝土构件养护,任意一组立体养护窑单元包括一个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立体养护窑底部模具输送通道上的加热养护模具运动立窑的窑体结构,该窑体结构的四周在底部模具进出的通道上方用墙体、顶部用固定或活动的盖顶进行封闭保温,模具从立体养护窑单元外沿所述模具纵向输送辊轮通道、滚轴通道或使用搬运车搭载模具进入立体养护窑单元底部模具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模具输送辊道、滚轴的模具进入方式时,立体养护窑单元下部沿模具进入运行方向设置模具输送辊道或滚轴,当采用搬运车搭载模具进入立体养护窑单元底部模具输送通道时,立体养护窑单元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被用于搬运车行走通道,当搬运车为轨道运输车时,养护窑单元底部模具输送通道设置供轨道运输车行走的轨道,每一个立体养护窑单元内部设置了一个模具上升通道和一个模具下降通道,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内都设置了模具升降动力装置和模具承托装置,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内设置了加热装置,模具上升通道和模具下降通道的上部设置了顶部模具横移装置,同一模具上升通道内或同一模具下降通道内的各组模具升降动力装置协同做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动作,模具升降动力装置和模具承托装置配合工作,以实现模具在某一模具上升通道内被独立地逐级抬升或在某一模具下降通道内被独立地逐级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顶部模具横移装置的横移动力装置的连杆通过密封连接孔把顶部模具水平移动动力传递到养护立窑内部以操纵顶层模具的横移,模具横移装置是可伸缩模具支撑托轮加模具拨杆机构的方式,或是可以移动的伸缩提抓的方式,多个立体 养护窑单元独立地使用一个拨杆动力装置或一个可伸缩提抓和伸缩提抓驱动装置,或多个立体 养护窑单元共享一个拨杆动力装置或共享一个可伸缩提抓和伸缩提抓驱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生产二次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时,在板类构件作业区内设置二次叠合操作区,二次叠合操作区内设置二次叠合装置,二次叠合装置包括由低位天车和所述低位天车吊挂的真空吸盘或机械式吊具组成的起吊装置,二次叠合装置还包括了翻转系统,所述翻转系统由在线模具翻转装置和构件翻转装置组成或由180度翻转装置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1、通过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实施纵向移动、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模具横向移动、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实施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的养护窑单元、使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混凝土供应、使用浇注振动装置实施浇注振动密实、使用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内的组合式养护窑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在异型构件作业区生产混凝土异型构件;
步骤2、通过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实施纵向移动、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模具横向移动、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实施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的养护窑单元、使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混凝土供应、使用浇注振动装置实施浇注振动密实、使用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内的组合式养护窑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在异型构件作业区生产板类混凝土构件;
步骤3、通过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实施纵向移动、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模具横向移动、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实施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的养护窑单元、使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混凝土供应、使用浇注振动装置实施浇注振动密实、使用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内的组合式养护窑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在异型构件作业区生产需要进行二次混凝土浇注的混凝土构件;
步骤4、通过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实施纵向移动、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模具横向移动、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实施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的养护窑单元、使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混凝土供应、使用浇注振动装置实施浇注振动密实、使用板类构件养护作业区内的组合式立体养护窑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在板类构件作业区生产单层混凝土板类构件;
步骤5、通过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实施纵向移动、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模具横向移动、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实施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的养护窑单元、使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混凝土供应、使用浇注振动装置实施浇注振动密实、使用二次叠合装置、使用板类构件养护作业区内的组合式立体养护窑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在板类构件作业区生产二次叠合中空混凝土构件;
步骤6、通过使用纵向模具输送辊轮模具实施纵向移动、使用模具横向移动装置实施模具横向移动、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实施模具进出离线空模操作台单元和异型构件养护作业区的养护窑单元、使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混凝土供应、使用浇注振动装置实施浇注振动密实、使用板类构件养护作业区内的组合式立体养护窑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作业,在板类构件作业区生产多次浇注的多层混凝土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6914.4A CN110900815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6914.4A CN110900815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00815A CN110900815A (zh) | 2020-03-24 |
CN110900815B true CN110900815B (zh) | 2021-07-30 |
Family
ID=6982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6914.4A Active CN110900815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008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47592B (zh) * | 2023-02-21 | 2023-05-12 | 武汉安智信自动化有限公司 | 压力检测机构以及混凝土自动充填生产线 |
CN116587410B (zh) * | 2023-07-19 | 2023-10-13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出入窑子母车以及模具出入窑流转系统 |
CN117000741B (zh) * | 2023-09-12 | 2024-02-06 | 武安市铭诚混凝土有限公司 | 具有分离功能的混凝土回收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263598B (de) * | 1966-06-08 | 1968-07-25 | Walter Lanz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mechanisierten Herstellung von Hohlsteinen aus Gasbeton |
CN104647577A (zh) * | 2013-11-19 | 2015-05-27 | 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装配式住房预制墙板自动生产线 |
CN208375556U (zh) * | 2018-05-08 | 2019-01-15 | 上海浦东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独立单元窑式养护混凝土管片生产流水线 |
CN209350532U (zh) * | 2018-11-09 | 2019-09-06 | 长沙铭扬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CN109732767A (zh) * | 2019-02-27 | 2019-05-10 | 中清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多用途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型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CN110076897A (zh) * | 2019-05-23 | 2019-08-02 |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台模暂存单元的预制构件生产线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11336914.4A patent/CN11090081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00815A (zh) | 2020-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02451B (zh) | 一种组合式立体养护窑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795836B (zh) | 一种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板材的设备 | |
CN110900815B (zh) |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893645B (zh) | 一种组合式多联养护窑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
CN111098401A (zh) | 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自动化智能无人生产线 | |
CN215755123U (zh) | 桁架叠合板生产线用起板转运设备 | |
CN212707349U (zh) | 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自动化智能无人生产线 | |
CN211492145U (zh) |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2792974A (zh) | 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线 | |
CN201342720Y (zh) | 新型全自动节能养护窑 | |
CN217573408U (zh) | 一种多品种预制构件环形生产线 | |
CN101066613B (zh) | 多功能墙体生产流水线 | |
CN109291229B (zh) | 模块化移动式多层码放蒸养pc构件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 |
CN114347234A (zh) | 一种砖坯养护流转系统及养护窑 | |
CN108638315B (zh) | 一种耐火砖自动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 |
CN211389376U (zh) | 一种组合式多联升降立体养护窑 | |
CN215511596U (zh) | 脱模工段及混凝土构件通用生产线 | |
CN216634831U (zh) | 一种紧凑型小模台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 | |
CN211590665U (zh) | 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系统 | |
CN114789505A (zh) | 一种紧凑型小模台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 | |
CN113001741B (zh) |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 |
CN209887842U (zh) | 一种自保温砌块生产线 | |
CN110861207A (zh) | 双面叠合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系统 | |
CN210820156U (zh) |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系统 | |
CN215882040U (zh) | 一种装配式烧结墙板成型系统用换线摆渡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