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5185A - 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55185A CN110755185A CN201810844970.8A CN201810844970A CN110755185A CN 110755185 A CN110755185 A CN 110755185A CN 201810844970 A CN201810844970 A CN 201810844970A CN 110755185 A CN110755185 A CN 1107551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ore
- sheath
- delivery system
- pipe
- core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92 va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224 diss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435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2329 Aneury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474 aortic aneury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05 femoral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90 iliac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61F2002/966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with additional retain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内芯管、套在所述内芯管外且可相对所述内芯管轴向移动的鞘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内芯管上且与所述内芯管的管腔相连通的端头,所述端头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和套合部,所述套合部连接至所述内芯管;所述套合部的外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所述套合部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鞘管的内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端头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和套合部,且套合部的外周面为平整表面,可以有效避免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经皮穿刺不顺畅的现象发生,并且在将输送系统撤出体外的过程中,套合部不会对管腔支架产生刮擦,进而提高支架定位的精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管腔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疾病的优势日显突出。这种治疗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将管腔支架压缩进输送系统的鞘管内;其次,在股动脉、髂动脉或其它位置处穿刺血管,利用导丝在血管内建立轨道;然后,输送系统的一端沿着该导丝进入人体,将管腔支架释放到病变位置;最后,撤出导丝和输送系统,完成对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常用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输送系统10包括内芯管11、套在内芯管11外且用于收容管腔支架的鞘管12,以及连接在内芯管11远端的端头13。其中,端头13近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阶梯结构14,在将管腔支架压缩进输送系统的鞘管12内后,使鞘管12抵接至该阶梯结构14。
由于上述结构的输送系统的端头13上设置有阶梯结构14,阶梯结构14沿端头13的径向方向的高度一般大于1mm,当管腔支架完全释放后,在将输送系统撤出体外的过程中,端头13上的阶梯结构14会对管腔支架产生刮擦,甚至使支架产生移位,降低了支架定位的精确性。并且,对于带有倒刺结构的支架,若支架产生移位,倒刺结构会对血管组织产生伤害,造成临床操作失败的风险。
此外,在将管腔支架压缩进输送系统的鞘管12内后,若鞘管12与端头13之间具有沿轴向的间隙,输送系统在经皮穿刺过程中容易产生不顺畅的现象。具体如图2所示,若鞘管12的远端端面与该阶梯结构14间具有沿轴向的间隙,输送系统在经皮穿刺过程中容易刮擦血管组织20,导致穿刺过程不顺畅。然而,由于鞘管12大多由高分子材料制成,鞘管12在高温灭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缩,故,即便组装时使鞘管12的远端端面与该阶梯结构14相抵接,在输送系统整体进行高温灭菌时,由于鞘管12短缩,仍然会导致鞘管12的远端端面与该阶梯结构14相分离,进而造成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经皮穿刺不顺畅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输送系统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会经受一定程度的颠簸,可能会进一步增大鞘管12的远端端面与该阶梯结构14之间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输送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内芯管、套在所述内芯管外且可相对所述内芯管轴向移动的鞘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内芯管上且与所述内芯管的管腔相连通的端头,所述端头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和套合部,所述套合部连接至所述内芯管,所述套合部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所述套合部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鞘管的内径与所述套合部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2毫米。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套合部的远端外径不小于近端外径,所述套合部的母线与所述套合部的纵向中心线间的夹角不大于8°。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套合部包括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包括套筒及连接在所述套筒远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内芯管的内径,且所述连接件的最大面的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套筒的外径。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套合部还包括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过渡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固定帽与所述过渡部或所述导引部注塑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锚定装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芯管远端的固定锚,以及位于所述外芯管与所述鞘管之间的推管;所述固定锚包括相连接的插入部与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外芯管固定连接;当所述固定锚与所述套合部合拢时,所述插入部插入至所述套筒中,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套合部相抵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固定锚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抵持部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插入部上的定位槽内设置有钩挂裸支架的波峰的第一定位件。
在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波峰钩挂在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间之间。
综上所述,实施本发明的输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申请的端头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和套合部,且套合部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在将管腔支架压缩进输送系统的鞘管内后,使鞘管套设在该套合部外,套合部与鞘管之间也不会形成沿轴向方向的间隙,有效避免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经皮穿刺不顺畅的现象发生。并且,由于端头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和套合部,且套合部的外周面为平整表面,当管腔支架完全释放后,在将输送系统撤出体外的过程中,套合部不会对管腔支架产生刮擦,进而提高支架定位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输送系统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刮擦血管组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的鞘管完全覆盖套合部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的鞘管覆盖部分套合部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将管腔支架释放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的端头的剖视图;
图8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的固定锚插入至端头内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的固定帽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输送系统的固定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介入医疗领域,通常定义器械距操作者近的一端为近端,距操作者远的一端为远端。
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100,用于输送管腔支架、瓣膜、封堵器等植入类医疗器械。该输送系统包括内芯管110、套在内芯管110外且可相对内芯管110轴向移动的鞘管130,以及连接在内芯管110远端的端头140。当鞘管130套设在内芯管110外时,压缩或拉伸后的管腔支架、瓣膜、封堵器等植入器械收容于鞘管130与内芯管110之间。端头140为中空结构,端头140的内腔与内芯管110的管腔相连通,以作为导丝通道。
端头140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141和套合部142,套合部142与内芯管110的远端直接固定连接。其中,套合部142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且该套合部142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小于鞘管130的内径。此处“套合部142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指的是套合部142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孔、槽或径向高度较小的凸起,只要该凸起距离纵向中心轴最远的点与该凸起距离纵向中心轴最近的点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5mm,即可说套合部142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
组装时,在将管腔支架、瓣膜、封堵器等植入器械压缩进输送系统的鞘管130内后,使鞘管130套设在该套合部142外。可以理解的是,当鞘管130套设在套合部142外时,鞘管130可以完全覆盖套合部142(如图4所示),也可以仅覆盖套合部142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由于套合部142的外周面为平整表面,即使鞘管130套设在部分套合部142外,套合部142与鞘管130之间也不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沿轴向方向的间隙,有效避免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经皮穿刺不顺畅的现象发生。并且,由于套合部142的外周面为平整表面,当管腔支架完全释放后,在将输送系统撤出体外的过程中,套合部142不会对植入器械或血管内壁产生刮擦,进而提高植入器械定位的精确性。
进一步的,可以对鞘管130的远端进行热缩处理,使鞘管的远端端面与鞘管的外壁面光滑过渡,避免鞘管130的远端出现较锋利的截面。
由于鞘管130大多由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鞘管130在高温灭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缩,若鞘管130与套合部142的重叠面积较小,鞘管130短缩后,容易导致鞘管130与套合部142分离,使鞘管130与套合部142之间产生沿轴向方向的间隙,进而造成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经皮穿刺不顺畅的现象发生。另外,输送系统100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会经受一定程度的颠簸,可能会进一步增大鞘管130与套合部142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输送系统在经皮穿刺过程中,鞘管130与套合部142沿轴线方向的重叠长度不小于1mm,优选为不小于3mm。
可以理解的是,当鞘管130套设在套合部142外时,鞘管130与套合部142之间的沿径向的间隙越小,输送系统100在经皮穿刺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越小。故鞘管130的内径与套合部142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的差值为0~2mm,优选为0~1mm。
在图示所示的实施例中,套合部14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套合部142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如中空的圆台结构,只要套合部142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且满足鞘管130的内径不小于该套合部142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即可。
当套合部142为中空的圆台结构时,套合部142的近端端面的直径小于远端端面的直径,以方便组装时将鞘管130套设在套合部142外。此时,套合部142的母线与套合部142的轴线间的夹角为不大于8°,若该夹角大于8°,当鞘管130仅覆盖套合部142的一部分时,会导致鞘管130与套合部142之间的沿径向的间隙过大,影响穿刺。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鞘管130套设在套合部142外,套合部142的近端端面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导引部141由柔性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可以随着导丝通过复杂弯曲的血管。优选的,导引部141的外周面也为平整表面,以减少穿刺过程中的阻力。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引部141大致为圆台结构,其远端端面的直径小于近端端面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导引部141的近端端面的直径越小,越方便医生在临床过程中进行血管穿刺,但是导引部141的近端端面的直径过小,其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刺伤血管组织。优选的,导引部141近端端面的直径为1.5mm~2.5mm。
请再次参阅图3,输送系统100还包括套在内芯管110与鞘管140之间且可相对内芯管110轴向移动的外芯管120、连接在外芯管120远端的固定锚150,以及位于外芯管120与鞘管130之间的推管160。当鞘管130套设在外芯管120外时,鞘管130与外芯管120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腔体,压缩后的管腔支架收容于该环形腔体内。请参阅图6,管腔支架200包括覆膜支架210及连接在覆膜支架210一端的裸支架220,裸支架220钩挂在固定锚150上,覆膜支架210的另一端与推管160的远端端面相抵,使管腔支架轴向压缩在固定锚150与推管160之间。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套合部142的近端端面设置有限位槽143。组装时,将连接有裸支架220的固定锚150插入限位槽143内,使裸支架220径向限位在固定锚150与限位槽143之间,然后将鞘管130套设在套合部142外。由于管腔支架200整体被约束在鞘管130内,在到达病变位置前,管腔支架200与输送系统100可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当装载有管腔支架200的输送系统100到达病变位置后,将管腔支架200释放。在支架的释放过程中,先将鞘管130后撤,使覆膜支架210进行释放,此时裸支架200仍然限位在固定锚150与限位槽143之间,当覆膜支架210释放完成后,推动内芯管110前移,内芯管110带动端头140轴向前移,使固定锚150与限位槽143分离,从而解除裸支架200的径向约束,使裸支架200进行释放。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套合部142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帽1421和过渡部1422,过渡部1422位于导引部141与固定帽1421之间。其中,固定帽1421由金属或刚性高分子材料制成,限位槽143设置在固定帽1421的近端。过渡部1422由柔性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可以随着导丝通过复杂弯曲的血管。优选地,过渡部1422与导引部141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成型结构。
由于套合部142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即固定帽1421与过渡部1422的外周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又由于固定帽1421与过渡部1422的材质不同,为了便于加工,固定帽1421与过渡部1422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7,固定帽1421包括相连接的套筒1421a和连接件1421b。其中,限位槽143位于套筒1421a的近端,内芯管110的远端固定在限位槽143的槽底。连接件1421b为中空结构,其连接在套筒1421a的远端且与套筒1421a相连通,连接件1421b与内芯管110相连通,以确保导丝通过。加工时,将连接件1421b注塑到过渡部1422内,使过渡部1422与固定帽1421固定连接。优选的,连接件1421b的内腔直径大于内芯管110的内径,以保证连接件1421b与内芯管110相连同,同时连接件1421b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小于套筒1421a的外径,以确保套筒1421a的外周面与收容有连接件1421b的过渡部1422的外周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请参阅图9,为了增加固定帽1421与过渡部142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临床过程中二者发生脱落或分离的现象,连接件1421b上设置有锚定装置1423,用于增加连接件1421b与过渡部1422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锚定装置1423为圆孔状的开口槽。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锚定装置1423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增加连接件1421b与过渡部1422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可,如该锚定装置1423还可以为设置在连接件1421b上的螺纹结构、凸台结构或其它形状的开口槽。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套合部142可以仅包括连接件1421b,导引部141直接与连接件1421b光滑连接。加工时,将连接件1421b直接注塑到导引部141内,使导引部141与固定帽1421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0,固定锚150为中空结构,固定锚150与外芯管120固定为一体,且固定锚150的内腔与外芯管120的管腔相连通,以使固定锚150和外芯管120一起套在内芯管110外且可相对内芯管110轴向移动。结合图6所示,固定锚150与推杆160配合,用于轴向约束管腔支架200,固定锚150与套合部142的限位槽143配合,用于径向约束管腔支架的裸支架220。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锚150包括位于远端的插入部151,以及位于近端且与插入部151连接的抵持部152,抵持部152与外芯管120直接固定连接。
其中,插入部151大致呈中空圆柱形结构,其外径略小于限位槽143的内径,即插入部151可以与限位槽143间隙配合,以使插入部143可以顺利的插入限位槽143中。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3配合,对管腔支架200的裸支架220进行径向约束。
抵持部152的远端具有大致光滑的圆柱形轮廓,且抵持部152的远端外径大于限位槽143的内径,当插入部151插入限位槽143时,抵持部152的远端端面与套合部142的近端端面相抵持。优选的,抵持部152的远端外径基本等于套合部142的近端外径,避免抵持部152与套合部142之间形成阶梯结构,进而避免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经皮穿刺不顺畅的现象。抵持部152的近端具有大致光滑的锥形轮廓,且抵持部152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平滑过渡,避免固定锚150在撤出体外的过程中抵持部152剐蹭管腔支架200,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插入部151与抵持部152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插入部151与抵持部152还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插入部151沿固定锚150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不大于限位槽142的深度,以确保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2能够完全合拢,避免抵持部152与套合部142之间具有沿轴向的间隙。
请再次参阅图6,裸支架220包括至少一圈波形环状物,每一圈波形环状物为闭合圆柱状结构,其包括多个波峰221、多个波谷222,以及连接相邻的波峰221与波谷222的支撑体223。请再次参阅图10,固定锚15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槽153,每一定位槽153沿固定锚150的纵向中心线分布,且贯穿抵持部152的近端端面及插入部151的远端端面,裸支架220的波峰221和支撑体223容纳在对应的定位槽153内。
定位槽153内设置有用于钩挂波峰221的第一定位件154,该第一定位件154由两个凸台组成,分别为用于限制裸支架220前移的第一凸台1541,及用于限制裸支架220后移的第二凸台1542。具体的,第一凸台1541与第二凸台1542之间形成有卡槽,该卡槽的内切圆直径大于波峰221的宽度,波峰221钩挂在两个凸台之间,以实现对裸支架220的轴向定位,避免裸支架220在摩檫力的作用下移动。当裸支架220的径向约束力消失,即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3分离时,裸支架220在自身径向膨胀力的作用下,使波峰221从两个凸台中脱离,从而完成裸支架220的释放。此处波峰的“宽度”指的是波峰221沿纵向中心线方向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当插入部151插入至限位槽143内时,第一定位件154的远离定位槽153的槽底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4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裸支架220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的厚度,避免裸支架220在随着端头14移动时从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3之间脱落。
为了减小裸支架220释放时的阻力,方便波峰221从第二凸台1542中脱落,第二凸台1542的朝向第一凸台1541的轮廓为圆柱面或圆锥面,即第二凸台1542与波峰221接触的一侧的轮廓为圆柱面或圆锥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541为板状、第二凸台1542为圆柱状。第一凸台1541与第二凸台1542位于插入部151上的定位槽153内,且第一凸台1541与第二凸台1542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平行于固定锚150的纵向中心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凸台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如均为圆台状;并且,第二凸台1542的近端还可以延伸至抵持部,只要保证第一凸台1541与第二凸台1542之间的卡槽位于插入部151上,即保证裸支架220的波峰221位于插入部151上,使裸支架220的波峰221能随着插入部151插入限位槽143内即可。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台1541与第二凸台1542的几何中心的连线还可以相对固定锚150的纵向中心线倾斜设置。即本申请并不限制两个凸台的具体结构和位置,只要能将裸支架220的波峰限制在插入部151内,且能限制裸支架220前后移动即可。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54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的高度与插入部151上的定位槽153的深度相等,即第一定位件154的远离定位槽153的槽底的外表面与插入部151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54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的高度还可以大于或小于插入部151上的定位槽153的深度。
优选的,第一定位件154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的高度不大于插入部151上的定位槽153的深度,以避免影响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3之间的配合。在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上,第一定位件154的高度与裸支架220的厚度的比值为1/2~3/4。若上述比值小于1/2,当插入部151插入至限位槽143内时,容易导致第一定位件154的远离定位槽153的槽底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4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裸支架220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的厚度,进而导致裸支架220的波峰221在随着端头14移动时从第一定位件154的两个凸台中脱落,从而影响第一定位件154对裸支架200的轴向定位效果。若上述比值大于3/4,当裸支架220的径向约束力消失,即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3分离时,裸支架220的波峰221不容易从第一定位件154的两个凸台中脱落。
进一步的,定位槽153内还设置有第二定位件155,第二定位件155位于两个支撑体223之间,以将相邻的支撑体223相互隔开,防止相邻的支撑体223相互干扰。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155为板状结构,其位于抵持部152上的定位槽153内,第二定位件155与第二凸台1542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平行于固定锚150的纵向中心线,且第二定位件155的远离定位槽153的槽底的表面与抵持部152的表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155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如柱状,只要能将相邻支撑体223相互隔开即可,并且第二定位件155还可以位于插入部151上,或横跨插入部与抵持部152。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上,第二定位件155的高度与裸支架220的厚度的比值为1/2~3/4,以方便支撑体223从第二定位件155中脱落。若上述比值小于1/2,当插入部151插入至限位槽143内时,容易使第二定位件155的远离定位槽153的槽底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4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裸支架220沿固定锚150的径向方向的厚度,导致裸支架220的支撑体223在随着端头14移动时从第二定位件155中脱离,进而导致相邻支撑体223互相干扰。若上述比值大于3/4,当裸支架220的径向约束力消失,即插入部151与限位槽143分离时,裸支架220的支撑体223不容易与第二定位件155相脱离。
还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定位槽153内可以容纳一个波峰221,也可以容纳多个波峰221。当多个波峰221位于一个定位槽153内时,相邻两个波峰221之间设置有第三定位件156,第三定位件156可以为板状或柱状等结构,只要能将连接在相邻两个波峰221上的支撑体223隔开即可。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定位槽15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个定位槽153内容纳有一个波峰221及连接在该波峰221两侧的支撑体223,每一定位槽153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件154和一个第二定位件15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内芯管、套在所述内芯管外且可相对所述内芯管轴向移动的鞘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内芯管上且与所述内芯管的管腔相连通的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包括光滑连接的导引部和套合部,所述套合部连接至所述内芯管,所述套合部的外周面大致为平整表面,所述套合部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内径与所述套合部的最大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部的远端外径不小于近端外径,所述套合部的母线与所述套合部的纵向中心线间的夹角不大于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部包括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包括套筒及连接在所述套筒远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最大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套筒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部还包括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过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与所述过渡部或所述导引部注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锚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芯管远端的固定锚,以及位于所述外芯管与所述鞘管之间的推管;所述固定锚包括相连接的插入部与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外芯管固定连接;当所述固定锚与所述套合部合拢时,所述插入部插入至所述套筒中,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套合部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抵持部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插入部上的定位槽内设置有钩挂裸支架的波峰的第一定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波峰钩挂在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间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4970.8A CN110755185A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4970.8A CN110755185A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5185A true CN110755185A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2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44970.8A Pending CN110755185A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5518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5891A (zh) * | 2021-07-23 | 2021-10-26 |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一种新型经导管瓣膜输送系统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33354A1 (en) * | 2006-07-24 | 2008-02-07 | William A. Cook Australia Pty Ltd. | Docking arrangment |
CN101357088A (zh) * | 2008-08-21 | 2009-0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绑扎自弹式介入器械输送系统 |
US20120035705A1 (en) * | 2007-12-12 | 2012-02-09 | Robert Giasolli | Deployment device for placement of multiple intraluminal surgical staples |
CN102961198A (zh) * | 2012-10-31 | 2013-03-13 | 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输送器及其输送方法 |
JP2014200330A (ja) * | 2013-04-01 | 2014-10-27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シース及びイントロデューサ組立体 |
JP2016189840A (ja) * | 2015-03-31 | 2016-11-10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
JP2016189839A (ja) * | 2015-03-31 | 2016-11-10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
CN106333774A (zh) * | 2015-07-14 | 2017-01-18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913408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及管腔支架系统 |
CN108236533A (zh) * | 2016-12-26 | 2018-07-03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 |
CN108245290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 |
CN108261252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输送系统 |
CN108261251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
CN209392164U (zh) * | 2018-07-27 | 2019-09-17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 |
-
2018
- 2018-07-27 CN CN201810844970.8A patent/CN1107551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33354A1 (en) * | 2006-07-24 | 2008-02-07 | William A. Cook Australia Pty Ltd. | Docking arrangment |
US20120035705A1 (en) * | 2007-12-12 | 2012-02-09 | Robert Giasolli | Deployment device for placement of multiple intraluminal surgical staples |
CN101357088A (zh) * | 2008-08-21 | 2009-0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绑扎自弹式介入器械输送系统 |
CN102961198A (zh) * | 2012-10-31 | 2013-03-13 | 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输送器及其输送方法 |
JP2014200330A (ja) * | 2013-04-01 | 2014-10-27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シース及びイントロデューサ組立体 |
JP2016189839A (ja) * | 2015-03-31 | 2016-11-10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
JP2016189840A (ja) * | 2015-03-31 | 2016-11-10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
CN106333774A (zh) * | 2015-07-14 | 2017-01-18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913408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及管腔支架系统 |
CN108236533A (zh) * | 2016-12-26 | 2018-07-03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 |
CN108245290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 |
CN108261252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输送系统 |
CN108261251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
CN209392164U (zh) * | 2018-07-27 | 2019-09-17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5891A (zh) * | 2021-07-23 | 2021-10-26 |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一种新型经导管瓣膜输送系统 |
CN113545891B (zh) * | 2021-07-23 | 2022-05-27 |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一种新型经导管瓣膜输送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92198B2 (en) | Arteriotomy closure apparatus with slotted shoe for advantageous pressure distribution | |
CN103596616B (zh) | 减少血液喷溅的静脉内导管和插入装置 | |
CN104043182B (zh) | 具有压力致动针的展开和回缩功能的流体供送导管 | |
US11478235B2 (en) | Closur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sealable member an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 |
EP3398568B1 (en) | Delivery system and lumen stent system | |
US8893370B2 (en) | System for loading a collapsible heart valve | |
US20170112624A1 (en) | Implant delivery capsule | |
KR101520869B1 (ko) | 인공 혈관 및 인공 혈관의 액세스 포트 | |
WO2009064672A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ent graft fenestration in situ | |
CA2622241A1 (en) | Tunneler for use with dual lumen tip catheter | |
CN106333774B (zh) |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 |
CN215739695U (zh) | 鞘管组件及输送装置 | |
CN216495868U (zh) | 用于介入式输送装置的挡件及介入式输送装置 | |
US6979321B2 (en) |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particles into tissue, in particular muscle tissue | |
CN106806043B (zh) | 管腔支架及管腔支架系统 | |
CN110755185A (zh) | 输送系统 | |
CN209392164U (zh) | 输送系统 | |
WO2020011132A1 (zh) | 管腔支架输送器 | |
DK2353522T3 (en) | INTERVENTIONAL CONSTRUCTION SYSTEM CONNECTOR | |
CN109893312B (zh) | 管腔支架输送器及系统 | |
JP6771406B2 (ja) |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 |
CN211324856U (zh) | 输送器和覆膜支架系统 | |
CN114028689A (zh) |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 |
CN221635960U (zh) | 一种经皮穿刺导管鞘 | |
CN217744701U (zh) | 用于血流导向支架的装载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