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5709B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75709B CN110475709B CN201880021528.3A CN201880021528A CN110475709B CN 110475709 B CN110475709 B CN 110475709B CN 201880021528 A CN201880021528 A CN 201880021528A CN 110475709 B CN110475709 B CN 1104757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 signal
- light
- light guide
- guide member
- 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20—Arrangement of reflectors, e.g. on the wheel spokes ; Lighting devices mounted on wheel spo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5—Direction indicators
- B62J6/055—Electrical means, e.g. la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5—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light sources
- F21S41/66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light sources by switching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3—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3/14—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36—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 F21S43/237—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rod-shap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3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4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灯体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加且在转向信号灯的侧方接近配置使导光部件发光的灯体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在具备主灯体(L1、L2、H)、使导光部件(80)发光的副灯体(P1)、具有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转向信号灯(W1、W2)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中,将导光部件(80)的至少一部分沿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在从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来看与导光部件(8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沿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副灯体(P1)的副灯体光源(12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单个壳体收纳不同种类的灯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多个不同种类的灯收纳于单个壳体内并由单个外透镜覆盖的前照灯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单个壳体收纳头灯的近光灯及远光灯、示宽灯、转向信号灯的前照灯装置。由导光部件构成的长条形状的示宽灯在转向信号灯的下方的位置以沿着近光灯的下缘的方式配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15735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考虑将长条形状的示宽灯配置为沿着转向信号灯的外缘,并进一步设为崭新的设计。但是,如果将由导光部件构成的示宽灯与转向信号灯的侧方接近配置,则存在转向信号灯部分的宽度方向尺寸容易增大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灯体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增加、且在转向信号灯的侧方接近配置使导光部件发光的灯体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其具备主灯体(L1、L2、H)、使导光部件(80)发光的副灯体(P1)、具有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转向信号灯(W1、W2),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80)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在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来看与所述导光部件(8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
另外,第二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有所述副灯体(P1)的副灯体光源(123)。
另外,第三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导光部件(80)的附近比所述导光部件(80)更向车身前方突出。
另外,第四特征在于,具备收纳所述主灯体(L1、L2、H)、所述副灯体(P1)及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壳体(32)和一体覆盖所述壳体(32)的外透镜(31),具备沿着所述导光部件(80)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外透镜(31)的表面安装的罩部件(6)、和位于从所述导光部件(80)来看与所述罩部件(6)相反的一侧的外装零部件(21),所述副灯体(P1)及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被所述罩部件(6)和所述外装零部件(21)从左右夹持。
另外,第五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配置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靠车身后方的位置。
另外,第六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由上下邻接配置的第一转向信号灯(W1)及第二转向信号灯(W2)构成,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由上侧的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和在该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侧邻接配置的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构成,具备与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对应的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与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对应的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供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及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安装的基板(130),所述基板(130)的固定部(134)设于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后方且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方。
另外,第七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形成于支承所述导光部件(80)的扩展部件(60)。
而且,第八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缘部作为在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与所述导光部件(80)之间立设于车身前方的遮光壁(64)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特征,在具备主灯体(L1、L2、H)、使导光部件(80)发光的副灯体(P1)、具有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转向信号灯(W1、W2)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中,所述导光部件(80)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在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来看与所述导光部件(8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因此,通过夹着转向信号反射器地在一侧配置导光部件并在另一侧配置转向信号光源,而能够将转向信号反射器和导光部件接近配置的同时防止灯体尺寸的增加。
根据第二特征,沿着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有所述副灯体(P1)的副灯体光源(123),因此,通过在导光部件侧的位置配置副灯体光源,容易使副灯体光源的照射光向导光部件入射。
根据第三特征,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导光部件(80)的附近比所述导光部件(80)更向车身前方突出,因此,在转向信号灯的部分,能够使转向信号灯比副灯体更显眼。
根据第四特征,具备收纳所述主灯体(L1、L2、H)、所述副灯体(P1)及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壳体(32)和一体覆盖所述壳体(32)的外透镜(31),具备沿着所述导光部件(80)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外透镜(31)的表面安装的罩部件(6)、和位于从所述导光部件(80)来看与所述罩部件(6)相反的一侧的外装零部件(21),所述副灯体(P1)及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被所述罩部件(6)和所述外装零部件(21)从左右夹持,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及外装零部件衬托副灯体及转向信号灯的轮廓。
根据第五特征,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配置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靠车身后方的位置,因此,通过从转向信号反射器的靠后方的位置照射转向信号光源的照射光,而容易扩大转向信号反射器的发光面积,能够提高转向信号灯的可视性。
根据第六特征,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由上下邻接配置的第一转向信号灯(W1)及第二转向信号灯(W2)构成,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由上侧的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和在该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侧邻接配置的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构成,具备与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对应的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与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对应的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供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及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安装的基板(130),所述基板(130)的固定部(134)设于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后方且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方,因此,在上下方向上配设有两个转向信号灯时,能够利用上侧的转向信号反射器和下侧的转向信号反射器之间的死区来设置基板的固定部。由此,能够实现前照灯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第七特征,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形成于支承所述导光部件(80)的扩展部件(60),因此,能够对扩展部件赋予反射器及支承部件的功能,降低零部件数量并实现前照灯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第八特征,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缘部作为在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与所述导光部件(80)之间立设于车身前方的遮光壁(64)形成,因此,即使将转向信号灯和导光部件接近配置,照射光也不会溶入,能够衬托彼此的轮廓。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前照灯装置周围的主视图;
图3是前照灯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与现有产品的发光状态的比较图;
图5是罩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罩部件的后视图;
图7是前照灯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8是前照灯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前照灯装置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从前照灯装置卸下外透镜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从图10的状态卸下第一扩展部件后的主视图;
图12是从图11的状态卸下导光部件后的主视图;
图13是从图12的状态卸下彩色部件后的主视图;
图14是从图13的状态卸下第二扩展部件后的主视图;
图15是从图14的状态卸下第二导光部件后的主视图;
图16是右侧的第一扩展部件的主视图;
图17是第一扩展部件的后视图;
图18是导光部件的主视图;
图19是导光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2的XX-XX线剖视图;
图21是图20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图2的XXII-XXII线剖视图;
图23是图2的XXIII-XXIII线剖视图;
图24是从图17所示的第一扩展部件卸下基板后的后视图;
图25是第一扩展部件的局部扩大立体图;
图26是图25的B向视图;
图27是表示从图26的状态卸下基板后的状态的图;
图28是图16的XXVIII-XXVIII线剖视图;
图29是本申请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的主视图;
图30是本申请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前照灯装置的主视图;
图31是本申请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前照灯装置的主视图;
图32是本申请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前照灯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的机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是在转向把手2与座19之间设置有供驾驶员放置脚的低地板底板11的踏板型的鞍乘型车辆。在钢管制的主框架F4的前端部固定有转动自如地轴支承立管F1的头管F2。在立管F1的上端部固定有转向把手2,在一方的下端部固定有底桥F3。在底桥F3固定有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前轮WF的左右一对前叉8,在前叉8安装有覆盖前轮WF的上方的前挡泥板7。
从头管F2向车身后方下方延伸的主框架F4与指向车身后方的下框架F5相连。在下框架F5的后端部连结有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后框架F7,在主框架F4与后框架F7之间配设有加强管F6。在由下罩9覆盖的下框架F5的后端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将发动机和变速器一体构成的摆动单元13的连杆机构12。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摆动单元13的后端部利用后减震器16悬挂于后框架F7。在摆动单元13的上部配设有空气滤清器盒15。
头管F2的车身前方由将作为前组合灯的前照灯装置30支承的前罩5覆盖,头管F2的车身后方由后面板3覆盖。在安装有细长形状的罩部件6的前照灯装置30的上方配设有挡风板4。
在后面板3的下方连结有具有低地板底板11的底板面板10。在底板面板10的后上方连结有覆盖后框架F7的左右一对后罩18。在后罩18的后部安装有供乘客抓住的抓手杆17,在抓手杆17的下方配设有作为后组合灯的尾灯装置20。在尾灯装置20的下方配设有后挡泥板14。
图2是前照灯装置30周围的主视图。另外,图3是前照灯装置30的主视图。左右对称形状的作为单个单元的前照灯装置30以使发光面从通过作为外装零部件的中心盖21及左右一对前罩5形成的开口向车身前方露出的方式支承于车身侧。前照灯装置30的发光面(图示点画部)的上缘的轮廓由支承挡风板4的中心盖21的下缘形成,另外,从发光面的左右缘直到下缘的轮廓由前罩5的内侧缘形成。
在前照灯装置30的表面安装有左右一对罩部件6。朝向车身中央而逐渐变细的形状的罩部件6设为与前罩5及中心盖21相同颜色的外装零部件。由该罩部件6实现前照灯装置30的发光面在视觉上区分成下侧发光面30a和上侧发光面30b、并且上下的发光面在靠车身中央的位置连结的这种崭新的设计。罩部件6除了由具有遮光性的有色不透明的树脂形成之外,还可以由实施有具有遮光性的涂装的材料等形成。
前照灯装置30设为如下结构,即,在单个壳体32中收纳构成头灯的主灯体、左右一对转向信号灯W、作为第一副灯体的第一示宽灯P1、作为第二副灯体的第二示宽灯P2,并由单个外透镜31将它们覆盖。主灯体由远光灯H、左右一对的第一近光灯L1及第二近光灯L2构成。
下侧发光面30a由远光灯H、第一近光灯L1、第二近光灯L2以及第二示宽灯P2构成。另外,上侧发光面30b由转向信号灯W及第一示宽灯P1构成。上侧发光面30b的下端部在靠车身中央的位置与下侧发光面30a连接。
第一示宽灯P1设为沿着罩部件6的上缘向外侧上方延伸且到达至转向信号灯W的外侧的长条形状。另外,第二示宽灯P2设为从远光灯H的外侧下部沿着近光灯L1、L2的下缘向外侧上方延伸且到达至第二近光灯L2的上方的长条形状。
前照灯装置30的各灯光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机动二轮车1的电源接通的期间,第一示宽灯P1、近光灯L1、L2、第二示宽灯P2同时点亮。远光灯H在基于调光开关操作的选择时追加点亮,转向信号灯W在基于转向信号开关操作的选择时进行闪烁工作。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30与现有产品C的发光状态的比较图。(a)所示的前照灯装置30表示将第一示宽灯P1、近光灯L1、L2、第二示宽灯P2点亮的状态。(b)所示的现有产品C表示将左右的近光灯和覆盖近光灯的缘部的大致U字型的示宽灯点亮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透镜31的表面安装的罩部件6配设于主灯体(近光灯L1、L2及远光灯H)与第一示宽灯P1之间,因此,即使在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接近配置且同时点亮的情况下,也由于存在罩部件6,而彼此的照射光难以如现有产品C那样溶入,能够将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分别识别为独立的灯体。由此,即使在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收纳于单个壳体32的情况下,也能够衬托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的轮廓。另外,罩部件6设为区分主灯体和第一示宽灯P1、并从车宽方向外侧向中央侧延伸的长条形状,因此,利用罩部件6将上下配置的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在视觉上区分。而且,上侧发光面30b的下端部在靠车身中央的位置与下侧发光面30a连接,因此,不仅能够使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分别识别为独立的灯体,而且能够得到主灯体和第一示宽灯P1连续地发光的崭新的设计。
另外,在从主灯体来看与罩部件6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设第二示宽灯P2,因此,能够利用第一示宽灯P1及第二示宽灯P2从上下夹持主灯体及罩部件6。由此,成为在主灯体的上下配设加强主灯体的轮廓的第一示宽灯P1及第二示宽灯P2,进一步提高前照灯装置30的可视性。
再次参照图3,第二示宽灯P2沿着近光灯L1、L2的下缘配置,前罩5(参照图2)沿着第二示宽灯P2的下缘配设。由此,利用第二示宽灯P2,加强近光灯L1、L2及前照灯装置30的下缘的轮廓。
在由有色树脂等构成的壳体32的周缘,用于将前照灯装置30支承于车身侧的第一支板32a、第二支板32b、第三支板32c、第四支板32d分别设有左右一对。
在由无色透明的树脂等构成的外透镜31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中央支承中心盖21的下端部的第五支板32e。在外透镜31的表面形成有收纳罩部件6的左右一对第一凹部33。第一凹部33的深度尺寸与罩部件6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在向第一凹部33安装罩部件6时,以外透镜31的表面与罩部件6的表面成大致齐平面的方式构成。在第一凹部33的底面上,在靠车身中央的位置形成有用于进行罩部件6的定位的第二凹部34。
图5是车宽方向左侧的罩部件6的主视图。另外,图6是罩部件6的后视图。罩部件6的主体部6a设为从车身中央侧的锐角部6c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上下宽度逐渐变大的形状,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形成有用于固定于前罩5的卡合部6b。在罩部件6的背面侧贴附有由粘接剂涂布于两面的片材等构成的粘接部件6f。在粘接部件6f的外周侧,立设于粘接面侧的第二突出部6g(参照图22)遍及整周地形成。另外,在罩部件6的背面侧形成有收纳于在外透镜31形成的第二凹部34的第一突出部6e,在粘接部件6f设置有供该第一突出部6e穿过的贯穿孔6d。第一突出部6e设为以形成在侧面观察时大致梯形的方式切下半圆筒的一部分那样的形状,具有弯曲面6h及一对倾斜面6i。
图7是前照灯装置30的左侧视图。另外,图8是前照灯装置30的俯视图,图9是前照灯装置30的后视图。前照灯装置30具有如下形状,即,主灯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上方延伸并确保转向信号灯W及第一示宽灯P1的配设空间,并且主灯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身前方端部突出。除此之外,下侧发光面30a及上侧发光面30b均设为朝向车身后方侧成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转向信号灯W比主灯体位于车身后方侧。与这种形状对应,贴附于外透镜31的第一凹部33的罩部件6以至少一部分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与主灯体重合的方式配设。由此,即使在从车身斜前方或车身侧方看到前照灯装置30时,也能够使主灯体及第一示宽灯P1分别识别为独立的灯体。
在壳体32的背面侧设置有:远光灯H及近光灯L1、L2的上下方向的光轴调节螺钉35;向前照灯装置30供给电力的线束36;左右一对的换气口37。
图10是表示从前照灯装置30卸下外透镜31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如上所述,在壳体32收纳有主灯体(近光灯L1、L2,远光灯H)、第一示宽灯P1、转向信号灯W、第二示宽灯P2。近光灯L1、L2及远光灯H由在主灯体反射器70形成的远光反射器70a、第一近光反射器70b、第二近光反射器70c构成。另外,第一示宽灯P1由从在第一扩展部件60(60L、60R)形成的开口61向前方露出的第一导光部件80构成。另外,构成转向信号灯W的第一转向信号灯W1及第二转向信号灯W2由在第一扩展部件60形成的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构成。另外,第二示宽灯P2由从在第二扩展部件50形成的开口51向前方露出的第二导光部件90构成。
上述的各灯体的结构零部件从车身后方侧起,以主灯体反射器70、第二导光部件90、第二扩展部件50、第一导光部件80、第一扩展部件60的顺序配置于壳体32内。近光灯L1、L2及远光灯H以从在第二扩展部件50形成的开口52向前方露出的方式构成。在第一扩展部件60形成有与在外透镜31形成的第二凹部34对应的避让凹部62。另外,在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与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之间形成有为了区划彼此的照射光而立设于车身前方侧的区划部66。
第一扩展部件60在前照灯装置30的车身正面观察时,在第一示宽灯P1与罩部件6之间,能够以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细长的形状被看到。由此,能够利用第一扩展部件60衬托罩部件6及第一示宽灯P1的轮廓。
图11是从图10的状态卸下第一扩展部件60后的主视图。另外,图12是从图11的状态卸下导光部件80后的主视图。长条形状的导光部件80由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与之相对,设为沿着导光部件80的外形的形状并与导光部件80的背面侧接近配置的彩色部件100(100L、100R)由实施了任意着色的有色不透明的树脂等形成。在图11及图12中,为了说明,以彩色部件100及导光部件80安装于第二扩展部件50侧的方式进行表示,但实际上,使用彩色部件100的下支板101、中支板102及上支板103,与导光部件80一起紧固固定于第一扩展部件60的背面侧。
图13是从图12的状态卸下彩色部件100后的主视图。另外,图14是从图13的状态卸下第二扩展部件50后的主视图,图15是从图14的状态卸下第二导光部件90后的主视图。
长条形状的第二导光部件90由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与之相对,设为覆盖第二导光部件90的外形的形状且与第二导光部件90的背面侧接近配置的第二彩色部件110由实施了任意着色的有色不透明的树脂等形成。第二导光部件9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从第二扩展部件50的开口51向外方露出的导光部94的上下设置有透过第二彩色部件110的涂色的透过部93、95。在第二导光部件90的下缘侧形成有进行相对于第二彩色部件110的定位的卡合突起91、92,在靠上端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有用于紧固固定的支板96。在图13及图14中,为了说明,以第二彩色部件110及第二导光部件90安装于壳体32侧的方式进行表示,但实际上,使用第二彩色部件110的下支板111、中支板112及上支板113,与第二导光部件90一起紧固固定于第二扩展部件50的背面侧。
远光灯H的远光反射器70a的顶壁上形成有未图示的LED光源露出的两个光源窗73。同样,在近光反射器70b、70c的顶壁上也分别形成有光源窗71、72(参照图2、10)。
图16是右侧的第一扩展部件60的主视图。另外,图17是第一扩展部件60的后视图。在设为左右对称形状的扩展部件60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分别设为具有弯曲的底面的凹形状,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立设壁63形成有转向信号光源133a、133b露出的转向信号光源窗H1、H2。车宽方向外侧的立设壁64以作为防止来自转向信号灯W的照射光与第一导光部件80干涉的遮光壁发挥作用的方式构成(参照图28)。由此,即使将转向信号灯W与导光部件80接近配置,也能够使照射光难以溶入,能够衬托彼此的轮廓。
另外,通过在第一扩展部件60形成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而对第一扩展部件60赋予反射器及支承部件的功能,从而能够降低零部件数量,并且实现前照灯装置30的小型化。
如上所述,导光部件80及彩色部件100固定于第一扩展部件60的背面侧。详细而言,使导光部件80的发光面卡合于第一扩展部件60的开口61,利用分别贯穿彩色部件100的下支板101、中支板102及上支板103的螺钉105,而紧固固定于第一扩展部件60的背面侧。
在彩色部件100的上支板103的附近,利用螺钉121固定有供副灯体光源123安装的副灯体光源基板120,该副灯体光源123由向导光部件80入射照射光的LED构成。另外,在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立设壁63固定有供由LED构成的转向信号光源安装的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参照图26、27)。
副灯体光源基板120的平面部面向车身前后方向,与之相对,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的平面部面向车宽方向。由此,能够抑制车宽方向的灯体尺寸的增大,且将转向信号灯W与导光部件80在车宽方向上接近配置。
另外,导光部件80的上部沿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缘部配置,在从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来看与导光部件8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由此,通过夹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在一侧配置导光部件80并在另一侧配置转向信号光源133,而能够将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与导光部件80接近配置的同时防止灯体尺寸的增加。另外,第一示宽灯P1的副灯体光源123沿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因此,在导光部件80侧的位置配置副灯体光源123,从而容易使副灯体光源123的照射光向导光部件80入射。
而且,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一部分在导光部件80的附近比导光部件80更向车身前方突出。由此,在转向信号灯W的部分,能够使转向信号灯W比第一示宽灯P1更显眼。
图18是导光部件80的主视图。另外,图19是导光部件80的局部放大图。由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的导光部件80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从在导光部件80的上端部形成的入射部84的背面侧入射副灯体光源123的照射光,并使导光部85的整体进行面发光。
作为第一导光部件的导光部件80包含:实施了多个直线状的透镜切割(レンズカツト)的导光部85、沿着导光部85的上缘形成的上侧透过部86、沿着导光部85的下缘形成的下侧透过部87、沿着上侧透过部86的上缘及下侧透过部87的下缘形成的外缘部81。在外缘部81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形成有与彩色部件100的下支板101一起紧固固定的内侧安装部82,另外,在外缘部81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与彩色部件100的中支板102一起紧固固定的外侧安装部83。
仅导光部85、上侧透过部86及下侧透过部87从第一扩展部件60的开口61向车身前方露出。由此,利用第一扩展部件60,能够明确地看到导光部件80的发光面的轮廓。
参照将图18的虚线圆A的部分放大的图19,导光部85的直线状的透镜切割实施于导光部85的背面侧。另一方面,在上侧透过部86的背面侧,每隔规定间隔T2设置有规定宽度T1的直线状的槽即副导光部86a。由此,在第一示宽灯P1发光时,导光部85的整体进行面发光,并且上侧透过部86的副导光部86a线状地发光。
在此,在第一示宽灯P1熄灭时,在实施了多个透镜切割的导光部85没有明确的着色,与之相对,在上侧透过部86及下侧透过部87,能够透过彩色部件100的涂色而被从外面看到。由此,即使在车辆停车中等第一示宽灯P1未发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上侧透过部86及下侧透过部87的部分使彩色部件100的颜色被看到,从而能够衬托导光部件80的轮廓(参照图20、21)。
另外,上侧透过部86以沿着在外透镜31贴附的罩部件6的下侧的轮廓的方式形成,因此,上侧透过部86位于罩部件6与导光部件80之间,能够利用上侧透过部86明确地看到罩部件6的轮廓,并且使第一示宽灯P1与罩部件6的分界明确(参照图2)。
而且,副导光部86a的宽度T1比副导光部86a彼此的间隔T2狭窄地形成,因此,在第一示宽灯P1发光时,通过副导光部86a线状地发光而得到崭新的外观,并且在熄灭时,从副导光部86a彼此之间使彩色部件100透过并被看到,由此,能够衬托导光部件80的轮廓。
此时,上侧透过部86位于导光部85的车身上方侧,因此,能够在导光部85的上侧识别彩色部件100的颜色,并将上侧透过部86作为导光部件80的重点来强调。另外,上侧透过部86的宽度设为导光部85的宽度的大致一半,因此,通过使导光部85及上侧透过部86的面积不同,而能够增大外观上的差异而使导光部件80显眼。
图20是图2的XX-XX线剖视图。另外,图21是图20的局部放大图。如上所述,外透镜31的发光面位于中心盖21的下缘与前罩5的上缘之间。彩色部件100接近配置于导光部件80的背面侧,第二彩色部件110接近配设于第二导光部件90的背面侧。在第二近光灯L2的光源窗71的上方配设有供近光灯L1、L2及远光灯H的合计6个主灯体光源安装的主灯体光源基板140。
第一示宽灯P1的第一导光部件80的导光部85进行面发光,并且副导光部86a以多个线状进行发光。另一方面,即使第一示宽灯P1熄灭,也在上下宽度T3的上侧透过部86从副导光部86a彼此之间透过并看到彩色部件100,并且在上下宽度T4的下侧透过部87透过并看到彩色部件100,能够衬托第一导光部件80的轮廓。另外,第二示宽灯P2的第二导光部件90的导光部94进行面发光。另一方面,即使第二示宽灯P2熄灭,也在上下的透过部93、95透过并看到第二彩色部件110,能够衬托第二导光部件90的轮廓。并且,第一导光部件80的上侧透过部86及下侧透过部87作为与导光部85的上下相连的加强壁,具有保护导光部85的功能,同样,第二导光部件90的透过部93、95作为与导光部94的上下相连的加强壁,具有保护导光部94的功能。
图22是图2的XXII-XXII线剖视图。另外,图23是图2的XXIII-XXIII线剖视图。如上所述,在外透镜31的表面形成有沿着罩部件6的外形的形状的第一凹部33、使第一凹部33的底面进一步凹陷的第二凹部34。在将罩部件6贴附于外透镜31时,向该第二凹部34插入罩部件6的第一突出部6e。由此,容易精确地进行能够在使第一突出部6e卡合于第二凹部34而进行定位的同时进行罩部件6的贴附作业、且将罩部件6收纳于第一凹部33的所谓的极小偏离显眼的贴附作业,能够得到罩部件6的表面和外透镜31的表面形成齐平面的具有高级感的外观。此外,在与第二凹部34对应的避让凹部62的背面侧形成有与避让凹部62的形状对应的凸部62a。
另外,第一突出部6e及第二凹部34形成于外透镜31的靠车身中央的位置,因此,在将罩部件6安装于外透镜31时,能够在靠车身中央的位置进行定位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地贴合。
另外,如图5、6所示,罩部件6设为朝向靠车身中央成锥形的形状,因此,能够使罩部件6的构成锐角的前端部分先接触,使第一突出部6e卡合于第二凹部34,即使在最初的接触时产生一些偏离也容易进行微修正,能够可靠地进行定位。
根据上述的结构,罩部件6的贴附作业变得容易,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突出部6e及第一凹部33及第二凹部34的形状进一步加以设计。
第一突出部6e设为以在侧面观察时构成大致梯形的方式将半圆筒的一部分切下那样的形状,车身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由弯曲面6h(参照图6)构成。与之对应,如图22所示,在第二凹部34形成有将第一突出部6e向第二凹部34的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央引导的作为弯曲面的第一引导面34a。由此,随着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将弯曲形状的第一突出部6e压入同样弯曲的第二凹部34,而向上下方向的中央引导第一突出部6e,罩部件6的上下方向的定位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第一突出部6e的车宽方向的截面形状由一对倾斜面6i(参照图6)和它们之间的直线部形成大致梯形。与之相对,如图23所示,在第二凹部34形成有将第一突出部6e向第二凹部34的车身左右方向的中央引导的作为倾斜面的第二引导面34b。由此,随着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将形成梯形的第一突出部6e压入同样形成梯形的第二凹部34,而向左右方向的中央引导第一突出部6e,罩部件6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变得容易。
另外,在第一凹部33的上下的缘部形成有将罩部件6向第一凹部33的车身上下方向的规定位置引导的第三引导面33a。第三引导面33a设为将外透镜31的表面与第一凹部33的底部的台阶进行倒角的倾斜面。根据该第三引导面33a,在将第一突出部6e收纳于第二凹部34且将罩部件6整体贴附于第一凹部33时,在罩部件6的外缘部分容易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贴附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罩部件6的粘接面侧的外周缘部形成有与第一凹部33的表面相接的第二突出部6g,因此,通过第二突出部6g与第一凹部33的底面抵接,而容易认识到贴附时的推压作业充分,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在罩部件6的周围粘接部件6f不会露出,能够提高接合部分的外观性。
图24是从图17所示的第一扩展部件60卸下副灯体光源基板120后的后视图。当将螺合于凸台121a的螺钉121卸下时,能够卸下副灯体光源基板120。在彩色部件100的上端部设置有延伸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延伸支板103a,在延伸支板103a的部分也进行螺钉105的固定。副灯体光源123(参照图17)的照射光从在延伸支板103a形成的贯穿孔123a向导光部件80的入射部84入射。
图25是扩展部件60的局部扩大立体图。另外,图26是图25的B向视图,图27是表示从图26的状态卸下基板130后的状态的图。如上所述,副灯体光源基板120的平面部面向车身前后方向,与之相对,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的平面部面向车宽方向。副灯体光源基板120通过使两个定位突起122卡合并将螺钉121螺合而固定于延伸支板103a,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通过使两个定位突起132卡合并将螺钉131螺合而固定于车宽方向内侧的立设壁63。在副灯体光源基板120连接有在配线125的端部设置的连接器126,在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连接有在配线135的端部设置的连接器136。
在立设壁63形成有使转向信号光源133露出的转向信号光源窗H1、H2。安装于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的转向信号光源133配置于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靠车身后方的位置。由此,通过从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靠后方的位置照射转向信号光源133的照射光,而容易扩大转向信号反射器的发光面积,且能够提高转向信号灯W的可视性。
转向信号光源133由与上侧的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对应的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和与下侧的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对应的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构成。并且,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的固定部134设置于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后方且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方。由此,在上下方向上配设两个转向信号灯W1、W2时,通过利用上下的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间的死区(デツドスべース)设置基板130的固定部134,能够实现前照灯装置30的小型化。固定部134以能够与固定基板130的螺钉131的紧固扭矩对应的方式,形成于在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与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之间设置的区划部66的侧部。
图28是图16的XXVIII-XXVIII线剖视图。如上所述,在第一扩展部件60的第二转向信号灯W2形成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立设壁63,形成有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露出的转向信号光源窗H2。车宽方向外侧的立设壁64作为防止来自转向信号灯W的照射光与第一导光部件80干涉的遮光壁发挥作用。由此,即使将转向信号灯W与导光部件80接近配置,也能够使照射光难以溶入,能够衬托彼此的轮廓。
图29是本申请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200的主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将安装于外透镜31的表面的罩部件6设为单个部件。前照灯装置20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具有圆形外形的灯体的车宽方向中央上部安装有大致扇型的罩部件6。作为副灯体的第一示宽灯P1沿着罩部件6的下缘设有左右一对。另外,大致扇型的近光灯L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下缘设有左右一对,在灯体的下部配设有大致半圆形状的远光灯H。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罩部件6的下缘衬托第一示宽灯P1的轮廓。另外,在安装罩部件6的部分的外透镜31形成有进行罩部件6的定位的第二凹部34,实现贴附大型的罩部件6的作业的简单化。
另外,能够在罩部件6设置由文字或图形等构成的Logo标志M。Logo标志M可以通过罩部件6表面的凹凸加工或涂装加工、贴附的方式的薄板零部件或贴纸等形成,除了图示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及中央下部之外,能够设置于上方左右的任意位置。
图3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前照灯装置250的主视图。前照灯装置25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具有圆形外形的灯体的车宽方向中央下部安装有大致扇型的罩部件6。直线状的第一示宽灯P1沿着罩部件6的上缘设有左右一对。另外,大致扇型的远光灯H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上缘设有左右一对,在灯体的上部配设有大致半圆形状的近光灯L。
图3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前照灯装置300的主视图。前照灯装置30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具有圆形的外形的灯体的车宽方向中央上部安装有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的带状的罩部件6。与罩部件6同样弯曲的第一示宽灯P1沿着罩部件6的下缘设置。另外,大致扇型的远光灯H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上缘设置,大型的近光灯L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下缘配设。根据该结构,通过具备罩部件6,而能够防止第一示宽灯P1的照射光溶入远光灯H的照射光,衬托两者的轮廓而提高前照灯装置300的可视性。另外,在安装罩部件6的部分的外透镜31,形成有进行罩部件6的定位的第二凹部34,实现将大型的罩部件6的作业的简单化。
图3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前照灯装置350的主视图。前照灯装置35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具有圆形外形的灯体的车宽方向中央下部安装有弯曲成山形的带状的罩部件6。与罩部件6同样弯曲的第一示宽灯P1沿着罩部件6的上缘设置。另外,大致扇型的远光灯H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下缘设置,大型的近光灯L沿着第一示宽灯P1的上缘配设。根据该结构,通过具备罩部件6,而能够防止第一示宽灯P1的照射光溶入远光灯H的照射光,衬托两者的轮廓而提高前照灯装置350的可视性。
此外,前照灯装置的形状及结构、外透镜及罩部件的形状及结构、发光面的面积及形状、主灯体及副灯体的结构、导光部件的形状及结构、光源的数量及种类、光源的配设位置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不限于机动二轮车,也可以适用于鞍乘型的三轮车及四轮车等。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5…前罩(外装部件),6…罩部件,6e…第一突出部,6f…粘接部件,6g…第二突出部,21…中心盖,30…前照灯装置,30a…下侧发光面,30b…上侧发光面,31…外透镜,33…第一凹部,33a…第三引导面,34…第二凹部,34a…第一引导面,34b…第二引导面,50…第二扩展部件,60…第一扩展部件(扩展部件),61…开口,64…遮光壁,65a…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70…主灯体反射器,70a…远光反射器,70b…第一近光反射器,70c…第二近光反射器,80…导光部件,85…导光部,86…上侧透过部(透过部),87…下侧透过部(透过部),86a…副导光部,100…彩色部件,120…副灯体光源基板,123…副灯体光源,130…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3…转向信号光源,133a…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b…第二转向信号光源,L1、L2、H…主灯体,L1…第一近光,L2…第二近光,H…远光,P1…第一示宽灯(副灯体),P2…第二示宽灯(第二副灯体),W…转向信号灯,W1…第一转向信号灯,W2…第二转向信号灯
Claims (6)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其具备主灯体(L1、L2、H)、使导光部件(80)发光的副灯体(P1)、具有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转向信号灯(W1、W2),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的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件(80)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
在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来看与所述导光部件(8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
沿着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外缘配置所述副灯体(P1)的副灯体光源(123)而在导光部件(80)侧的位置配置所述副灯体光源(123),
所述导光部件(80)构成为从在所述导光部件(80)的上端部形成的入射部(84)的背面侧入射所述副灯体光源(123)的照射光,并使导光部(85)的整体进行面发光,
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由上下邻接配置的第一转向信号灯(W1)及第二转向信号灯(W2)构成,
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由上侧的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和在该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侧邻接配置的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构成,
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缘部作为在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与所述导光部件(80)之间立设于车身前方的遮光壁(64)形成,
供所述转向信号光源(133)安装的转向信号光源基板(130)的平面部面向车宽方向,
所述转向信号光源(133)相比于所述导光部件(80)在所述车宽方向上不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导光部件(80)的附近比所述导光部件(80)更向车身前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纳所述主灯体(L1、L2、H)、所述副灯体(P1)及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壳体(32);一体覆盖所述壳体(32)的外透镜(31);
具备:沿着所述导光部件(80)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外透镜(31)的表面安装的罩部件(6)、和位于从所述导光部件(80)来看与所述罩部件(6)相反的一侧的外装零部件(21),
所述副灯体(P1)及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被所述罩部件(6)和所述外装零部件(21)从左右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信号灯(W1、W2)的转向信号光源(133)配置于所述转向信号反射器(65a、65b)的靠车身后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对应的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与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对应的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供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光源(133a)及第二转向信号光源(133b)安装的基板(130),
所述基板(130)的固定部(134)设于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的后方且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向信号反射器(65a)及所述第二转向信号反射器(65b)形成于支承所述导光部件(80)的扩展部件(6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69296 | 2017-03-30 | ||
JP2017-069296 | 2017-03-30 | ||
PCT/JP2018/009098 WO2018180354A1 (ja) | 2017-03-30 | 2018-03-08 | 鞍乗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5709A CN110475709A (zh) | 2019-11-19 |
CN110475709B true CN110475709B (zh) | 2021-09-28 |
Family
ID=6367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1528.3A Active CN110475709B (zh) | 2017-03-30 | 2018-03-08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45920B2 (zh) |
CN (1) | CN110475709B (zh) |
WO (1) | WO20181803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89630B2 (ja) * | 2019-02-27 | 2022-06-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US12065209B1 (en) * | 2023-04-25 | 2024-08-20 |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Inc. | Vehicle headlight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81421A (ja) * | 2010-03-03 | 2011-09-15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車両用前照灯 |
CN104279484A (zh) * | 2013-07-02 | 2015-01-1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灯体 |
CN105121264A (zh) * | 2013-03-28 | 2015-12-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两轮车用前照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17230B2 (ja) * | 2004-11-24 | 2010-02-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火装置 |
JP5005475B2 (ja) * | 2007-08-28 | 2012-08-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ポジションランプ |
JP5239052B2 (ja) * | 2008-02-26 | 2013-07-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用ヘッドライト |
JP5534677B2 (ja) * | 2009-01-16 | 2014-07-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ポジションライトおよび灯火装置 |
JP5779045B2 (ja) * | 2011-08-25 | 2015-09-16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具 |
WO2013145895A1 (ja) * | 2012-03-29 | 2013-10-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
CN203082798U (zh) * | 2013-01-31 | 2013-07-24 | 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led导光条 |
-
2018
- 2018-03-08 JP JP2019509147A patent/JP6845920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3-08 WO PCT/JP2018/009098 patent/WO20181803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08 CN CN201880021528.3A patent/CN1104757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81421A (ja) * | 2010-03-03 | 2011-09-15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車両用前照灯 |
CN105121264A (zh) * | 2013-03-28 | 2015-12-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两轮车用前照灯 |
CN104279484A (zh) * | 2013-07-02 | 2015-01-1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灯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80354A1 (ja) | 2018-10-04 |
JP6845920B2 (ja) | 2021-03-24 |
JPWO2018180354A1 (ja) | 2020-01-16 |
CN110475709A (zh) | 2019-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93817B2 (en) | Headlight device of motorcycle | |
CN107429893B (zh) | 前照灯 | |
CN110461694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
JP2007030592A (ja) | 車両用ライト装置及び該ライト装置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 |
CN110475709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
JP5486175B2 (ja) | 尾灯装置 | |
JP6105658B2 (ja) | 車両用灯火器 | |
CN110476007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
CN110462284B (zh) | 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 | |
CN108372896B (zh) | 车辆的灯具装置 | |
JP2013206725A (ja) | 自動二輪車の尾灯装置 | |
EP3150431B1 (en) |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 |
CN110462282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
EP3150430B1 (en) | Vehicle-use rear combination lamp and vehicle | |
EP3885193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EP3150432B1 (en) | Vehicle-use rear combination lamp and vehicle | |
JP6381081B2 (ja) | 車両の灯火装置 | |
JP2009023512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11256091A (zh) | 车辆用照明器具 | |
JP2021030755A (ja) | ヘッドランプユニット | |
WO2024150756A1 (ja) | 鞍乗型車両用灯具及び鞍乗型車両 | |
JP4376728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灯火器 | |
CN108375032B (zh) | 车辆的灯具装置 | |
JP2014113841A (ja) | 車両用灯具 | |
JP2019139934A (ja) | 車両用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