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2914A -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72914A CN110172914A CN201910417079.0A CN201910417079A CN110172914A CN 110172914 A CN110172914 A CN 110172914A CN 201910417079 A CN201910417079 A CN 201910417079A CN 110172914 A CN110172914 A CN 1101729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ulting
- slab ends
- segment
- upper frame
- armored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预埋件、防错台反顶架和千斤顶;该预埋件预埋在已浇筑节段混凝土内,且其外端连接防错台反顶架的一端;该防错台反顶架包括底板和顶板,该顶板垂直连接在底板上;该千斤顶通过其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的顶板上,该千斤顶的活动端在使用时顶紧模板。本发明能有效避免节段间错台产生,并具有加工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周转使用及施工完易拆除等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墩身塔柱外观质量及结构耐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事业的蓬勃发展,高墩高塔施工越来越普遍,常规钢筋混凝土高塔施工多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在节段之间(模板下口部位),常由于没有可靠的连接或限位经常出现错台现象,对塔身外观质量和结构耐久性影响较大,后期修复处理困难,且修复过程中易导致原结构被破坏。
为了避免混凝土高塔节段施工错台现象,常规牛腿预埋方式是在牛腿锚板背面上焊接钢筋并预埋在墩身混凝土表面,安装时候需要切割墩身结构的部分钢筋,导致该处墩身结构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能有效避免节段间错台产生,并具有加工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周转使用及施工完易拆除等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墩身塔柱外观质量及结构耐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预埋件、防错台反顶架和千斤顶;
该预埋件预埋在已浇筑节段混凝土内,且其外端连接防错台反顶架的一端;
该防错台反顶架包括底板和顶板,该顶板垂直连接在底板上;
该千斤顶通过其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的顶板上,该千斤顶的活动端在使用时顶紧模板。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埋件为爬锥。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和顶板之间具有加劲板。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错台反顶架具有连接板,该连接板设置在底板靠近预埋件的一侧,该防错台反顶架通过连接板和螺栓与预埋件连接。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是槽钢,该顶板是钢板。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来进行施工,具体步骤是:
步骤一:在钢筋混凝土高塔的已浇筑节段混凝土至顶面一定距离处,在塔身大面处预埋有多个预埋件;
步骤二:在下一节段混凝土浇筑前将防错台反顶架分别与预埋件连接,该防错台反顶架的底板放平直,通过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的顶板上的千斤顶将模板底口顶紧;
步骤三: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千斤顶进行预紧,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完成初凝方可拆除,并根据需要重复施工下一节段。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浇筑节段混凝土至顶面15cm处,在塔身大面处长度方向1/3、2/3位置处预埋爬锥,单边塔柱预埋四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一种适用高塔节段施工可拆卸防错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提前预埋爬锥等预埋件,利用反顶架和便携式千斤顶作反顶系统控制模板下口变形,能有效避免节段间错台产生。它具有加工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周转使用及施工完易拆除等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墩身塔柱外观质量及结构耐久性。
2、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拆除后的预埋孔洞较小,且外露构件拆除彻底无遗留,可用同等强度的水泥砂浆灌注牛腿预埋孔洞,避免留下腐蚀通道,保证墩身和塔柱无明显空洞痕迹,既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又保证了塔柱整体美观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中防错台反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4是本是本发明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2,它是本发明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预埋件1、防错台反顶架2和千斤顶3;该预埋件1预埋在已浇筑节段混凝土内,且其外端连接防错台反顶架2的一端;该防错台反顶架2包括底板21和顶板23,该顶板23垂直连接在底板21上;该千斤顶3通过其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2的顶板23上,该千斤顶3的活动端在使用时顶紧模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预埋件1可以为爬锥。其中爬锥大小需根据塔身结构尺寸选定,如结构尺寸较大,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侧压力也较大,需选择大爬锥,相反,则可以选择小爬锥,如不能满足可以另行定制。
为了增加防错台反顶架2的强度,延长装置使用寿命,该底板21和顶板23之间具有加劲板2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防错台反顶架2具有连接板24,该连接板24设置在底板21靠近预埋件1的一侧,该防错台反顶架2通过连接板24和螺栓与预埋件1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底板21是槽钢,该顶板23是钢板。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施工方法,它采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来进行施工,具体步骤是:
步骤一:在钢筋混凝土高塔的已浇筑节段(图4中的A)混凝土至顶面一定距离处,在塔身大面处预埋有多个预埋件1;如图3所示,在浇筑节段混凝土至顶面15cm处,在塔身大面处长度方向1/3、2/3位置处预埋爬锥,单边塔柱预埋四个。反顶力按照50KN,100KN分别计算,计算结果挠度分别为1.8mm和1.0mm。
步骤二:在下一节段(图4中B)混凝土浇筑前将防错台反顶架2分别与预埋件1连接,该防错台反顶架2的底板21放平直,通过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2的顶板23上的千斤顶1将模板底口顶紧;其使用效果如图4。
步骤三: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千斤顶1进行预紧,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完成初凝方可拆除,并根据需要重复施工下一节段。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拆除后的预埋孔洞较小,且外露构件拆除彻底无遗留,可用同等强度的水泥砂浆灌注牛腿预埋孔洞,避免留下腐蚀通道,保证墩身和塔柱无明显空洞痕迹,既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又保证了塔柱整体美观环保。
图4中的C是两个节段时间的交界面。
请进一步参阅图4,在已浇筑节段预埋件1部位的下方,再连接有一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用于辅助支撑防错台反顶架2的底板,使防错台反顶架2保持稳定的水平状态。另外,千斤顶1的活动端通过桁架背楞4连接支撑模板5。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7)
1.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预埋件(1)、防错台反顶架(2)和千斤顶(3);
该预埋件(1)预埋在已浇筑节段混凝土内,且其外端连接防错台反顶架(2)的一端;
该防错台反顶架(2)包括底板(21)和顶板(23),该顶板(23)垂直连接在底板(21)上;
该千斤顶(3)通过其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2)的顶板(23)上,该千斤顶(3)的活动端在使用时顶紧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埋件(1)为爬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21)和顶板(23)之间具有加劲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错台反顶架(2)具有连接板(24),该连接板(24)设置在底板(21)靠近预埋件(1)的一侧,该防错台反顶架(2)通过连接板(24)和螺栓与预埋件(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21)是槽钢,该顶板(23)是钢板。
6.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来进行施工,具体步骤是:
步骤一:在钢筋混凝土高塔的已浇筑节段混凝土至顶面一定距离处,在塔身大面处预埋有多个预埋件(1);
步骤二:在下一节段混凝土浇筑前将防错台反顶架(2)分别与预埋件(1)连接,该防错台反顶架(2)的底板(21)放平直,通过底座连接在防错台反顶架(2)的顶板(23)上的千斤顶(1)将模板底口顶紧;
步骤三: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千斤顶(1)进行预紧,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完成初凝方可拆除,并根据需要重复施工下一节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浇筑节段混凝土至顶面15cm处,在塔身大面处长度方向1/3、2/3位置处预埋爬锥,单边塔柱预埋四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17079.0A CN110172914A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17079.0A CN110172914A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72914A true CN110172914A (zh) | 2019-08-27 |
Family
ID=6769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17079.0A Pending CN110172914A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72914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128114A (ko) * | 2008-06-10 | 2009-12-15 | 지에스건설 주식회사 | 교각용 거푸집 시스템 |
CN106996197A (zh) * | 2016-01-25 | 2017-08-01 |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用于钢结构竖向构件对口错位的纠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7151982A (zh) * | 2017-06-29 | 2017-09-12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用于宽幅pk组合箱梁斜拉桥拼装错台的纠偏装置及方法 |
CN108915250A (zh) * | 2018-09-29 | 2018-11-30 | 贵州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模板 |
CN208501521U (zh) * | 2018-07-25 | 2019-02-15 |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空心薄壁墩的模架 |
-
2019
- 2019-05-20 CN CN201910417079.0A patent/CN1101729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128114A (ko) * | 2008-06-10 | 2009-12-15 | 지에스건설 주식회사 | 교각용 거푸집 시스템 |
CN106996197A (zh) * | 2016-01-25 | 2017-08-01 |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用于钢结构竖向构件对口错位的纠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7151982A (zh) * | 2017-06-29 | 2017-09-12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用于宽幅pk组合箱梁斜拉桥拼装错台的纠偏装置及方法 |
CN208501521U (zh) * | 2018-07-25 | 2019-02-15 |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空心薄壁墩的模架 |
CN108915250A (zh) * | 2018-09-29 | 2018-11-30 | 贵州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模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45214B2 (ja) | 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 |
CN105908977B (zh) | 插筋施工结构及方法 | |
CN205857530U (zh) | 插筋定位装置 | |
JP2013518199A (ja) | 鋼合成桁橋の施工方法{ConstructionMethodofSteelCompositeGirderBridge} | |
CN106192758A (zh) | 一种利用悬臂模板施工大型高墩柱的施工方法 | |
CN208280003U (zh) | 一种桥墩翻模施工系统 | |
CN108532466A (zh) | 一种桥墩翻模施工工艺 | |
KR101902626B1 (ko) | 압력센서를 갖는 슬립폼을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타설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5128131A (zh) | 用聚苯乙烯泡沫芯模制作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方法 | |
CN209653108U (zh) |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连接结构 | |
CN105862602A (zh) | 空心混凝土斜塔的翻转式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21022A (zh) |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钢结构中的全预制高强度pc楼板 | |
CN110184948A (zh) | 一种大桥主梁施工方法 | |
CN108755730A (zh) | 一种装配式桩基码头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245770B (zh) | 宽体变截面环形劲性梁施工方法 | |
KR20120029625A (ko) | 프리캐스트 바닥판을 적용한 강합성 거더교 시공방법 | |
CN108582465A (zh) |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 |
CN106149878B (zh) | 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柱与梁板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 | |
CN106149877B (zh) | 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柱与梁板节点处的对接结构及方法 | |
CN110158951A (zh) | 一种框架结构全木质模板施工方法 | |
CN110172914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高塔防止节段错台产生的装置和施工方法 | |
CN105715042B (zh) | 工具式建筑降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867392A (zh) | 预制梁调节式地胎的施工方法 | |
CN207794322U (zh) | 一种预埋件 | |
CN208759772U (zh) | 一种后浇雨篷及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