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062058B -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058B
CN110062058B CN201910337472.9A CN201910337472A CN110062058B CN 110062058 B CN110062058 B CN 110062058B CN 201910337472 A CN201910337472 A CN 201910337472A CN 110062058 B CN110062058 B CN 110062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ulticast
rendezvous point
designated route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74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2058A (zh
Inventor
粟根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74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2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9Address alloca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所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所述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根据所述IPv6组播地址获取所述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以使所述第一DR设备作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而不需要用户手工配置汇聚点地址,节省配置工作量,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组播技术是实现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高效传输技术,在组播技术中,发送组播数据的主机称为组播源,接收组播数据的主机称为接收者。为了传输组播数据,需要在各网络设备建立组播转发表项,组播转发表项以组播源的IP地址和组播组的IP地址为索引,通过组播转发表项指导组播数据的传输。
为了建立组播转发表项,各网络设备还需要支持组播路由协议,例如,协议无关组播-密集模式(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Dense-mode,PIM-DM)协议、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IM-SM)协议等,各网络设备基于组播路由协议建立组播转发表项。
针对PIM-SM协议,与接收者连接的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DR)设备向汇聚点(Rendezvous Point,RP)发送加入报文,该加入报文被逐跳发送至RP,所经过的路径形成了共享树(Rendezvous Point Tree,RPT)。与组播源连接的DR设备向RP发送注册报文,该注册报文到达RP后,触发RP向组播源连接的DR设备发送加入报文,该加入报文被逐跳发送至组播源连接的DR设备,所经过的路径形成了最短路径树(Shortest Path Tree,SPT)。基于此,组播源将组播数据沿着SPT发向RP,RP将组播数据沿着RPT发向接收者。
综上所述,各网络设备均需要获知RP的地址,并基于RP的地址建立RPT和SPT。为了使各网络设备获知RP的地址,用户手工在每个网络设备配置RP的地址,但是,地址的配置工作,造成非常繁重的工作量,用户体验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避免用户手工配置汇聚点地址,节省配置工作量,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组播网络的第一指定路由器DR设备,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接收者,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所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所述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
根据所述IPv6组播地址获取所述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
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以使所述第一DR设备作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包括:
若所述第一DR设备未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为所述第一DR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或者,
若所述第一DR设备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当前已经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二DR设备,所述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DR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确定所述第二DR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三DR设备,所述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三DR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请求报文,且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则向所述第三DR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第二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第三DR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响应报文,确定所述第一DR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多个网络设备,所述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组播网络的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消息,所述路由消息包括所述汇聚点地址,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汇聚点地址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组播网络的第一指定路由器DR设备,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接收者,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所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所述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v6组播地址获取所述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
处理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以使所述第一DR设备作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DR设备未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为所述第一DR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并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或者,
若所述第一DR设备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当前已经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二DR设备,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第二DR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确定第二DR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三DR设备,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若接收到所述第三DR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请求报文,且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则向所述第三DR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第二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第三DR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响应报文,确定所述第一DR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多个网络设备,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向所述组播网络的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消息,所述路由消息包括所述汇聚点地址,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汇聚点地址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DR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的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步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中,DR设备可以基于IPv6组播地址确定汇聚点地址,实现IPv6组播地址到汇聚点地址的映射,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能够快速、准确无误的进行汇聚点地址的配置,而不需要用户手工配置汇聚点地址,从而节省配置工作量,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IPv6组播地址的格式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IPv6组播地址到汇聚点地址的映射示例;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网络地址的配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DR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组播网络,该组播网络可以包括:组播源、接收者和多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各网络设备可以支持PIM-SM协议。其中,这些网络设备的角色可以包括:组播源侧的DR设备、接收者侧的DR设备、RP设备等。
组播源侧的DR设备,是与组播源连接的网络设备,用于接收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数据,并将组播数据发送给RP设备。接收者侧的DR设备,是与接收者连接的网络设备,用于接收RP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并将组播数据发送给接收者。RP设备是组播数据的汇聚点,组播源侧的DR设备将组播数据发送给RP设备,由RP设备将组播数据发送给接收者侧的DR设备。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网络设备111是与组播源121连接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111作为组播源侧的DR设备。网络设备114是与接收者131连接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114作为接收者侧的DR设备。网络设备115是与接收者132连接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115作为接收者侧的DR设备。当然,图1只是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的数量可以更多,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网络设备111、网络设备112、网络设备113、网络设备114、网络设备115中的某个网络设备,可以作为组播网络的RP设备,各网络设备均需要获知RP设备的地址(本文中称为汇聚点地址),并基于RP设备的汇聚点地址建立RPT和SPT。为了使各网络设备获知RP设备的汇聚点地址,可以由用户手工在每个网络设备配置RP设备的汇聚点地址,这将会导致配置工作量比较大。
在IPv6组播网络(即采用IPv6地址的组播网络)中,可以将汇聚点地址嵌入到IPv6组播地址中,也就是说,在IPv6组播地址中嵌入汇聚点地址。基于此,各网络设备在获知IPv6组播地址后,就可以从IPv6组播地址中解析出汇聚点地址,而不需要用户手工在每个网络设备配置汇聚点地址,节省配置工作量。
在上述方式中,需要组播网络的某个网络设备具有前述汇聚点地址,即这个网络设备作为组播网络的RP设备。在传统方式中,由用户手工将汇聚点地址配置到组播网络的某个网络设备,使得该网络设备具有所述汇聚点地址。
但是,由于不同的IPv6组播地址对应不同的汇聚点地址,因此,针对存在大量IPv6组播地址的组播网络,需要用户手工将大量汇聚点地址配置到网络设备,仍然需要进行大量配置工作,且容易出现配置错误、配置遗漏等问题。
针对上述发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组播网络的第一DR设备,该第一DR设备可以是接收者侧的DR设备,即与接收者连接的DR设备。参见图2所示,该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该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该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
具体的,针对接收者侧的第一DR设备来说,第一DR设备可以接收到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可以为组播侦听者发现(MulticastListener Discover,MLD)报告报文,对此报文类型不做限制。
参见图1所示,当接收者131待加入到组播组G时,接收者131向网络设备114(即接收者侧的DR设备)发送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组播组G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X,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表示接收者131待加入到IPv6组播地址X对应的组播组G。进一步的,网络设备114接收到接收者131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组播组G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X,且网络设备114作为第一DR设备。
当接收者132待加入到组播组G时,向网络设备115发送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网络设备115接收到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该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组播组G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X,且网络设备115作为第一DR设备。
步骤202,根据该IPv6组播地址获取该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
具体的,在IPv6组播网络中,可以将汇聚点地址嵌入到IPv6组播地址中,这样,第一DR设备在接收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后,从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中获取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并从IPv6组播地址中解析出汇聚点地址。
例如,网络设备114接收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后,从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中获取组播组G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X,并从IPv6组播地址X中解析出汇聚点地址A。同理,网络设备115也可以从IPv6组播地址X中解析出汇聚点地址A。综上所述,网络设备114和网络设备115得到相同的汇聚点地址A。
步骤203,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该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汇聚点地址。例如,第一DR设备以广播方式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
步骤204,在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之后,若未接收到该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即该汇聚点地址作为本设备的地址),以使第一DR设备作为该组播组的汇聚点。
其中,第一探测请求报文为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Protocol,ICMP)类型的探测请求报文,第一探测响应报文为ICMP类型的探测响应报文。当然,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和第一探测响应报文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报文,对此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和第一探测响应报文的类型不做限制。
第一DR设备在获取到汇聚点地址后,构造并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该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目的地址为该汇聚点地址。
若组播网络的某个网络设备配置有该汇聚点地址,则该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后,可以向第一DR设备发送针对该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该第一探测响应报文的源地址为该汇聚点地址,目的地址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基于此,第一DR设备可以接收到该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或者,若组播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均未配置有该汇聚点地址,则没有网络设备会向第一DR设备发送第一探测响应报文,这样,第一DR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
例如,参见图1所示,假设网络设备114先发送探测请求报文1,网络设备115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2,则相应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114从IPv6组播地址X中解析出汇聚点地址A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1,探测请求报文1的目的地址为汇聚点地址A。由于所有网络设备均未配置汇聚点地址A,因此,网络设备114未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1对应的探测响应报文1,并将汇聚点地址A配置为网络设备114的地址。这样,网络设备114配置有汇聚点地址A,且网络设备114作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
网络设备115从IPv6组播地址X中解析出汇聚点地址A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2,探测请求报文2的目的地址为汇聚点地址A。由于网络设备114已配置汇聚点地址A,因此,网络设备114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2后,向网络设备115发送探测响应报文2,即网络设备115接收到探测响应报文2。
综上所述,针对组播组G来说,网络设备114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A,而不需要用户手工配置汇聚点地址A。而且,只有网络设备114会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A,其它网络设备(如网络设备115等)不会配置汇聚点地址A,这样,就可以避免汇聚点地址A被配置到多个网络设备。经过上述配置过程,网络设备114配置有汇聚点地址A,即网络设备114作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中,可以基于IPv6组播地址确定汇聚点地址,实现IPv6组播地址到汇聚点地址的映射,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能够快速、准确无误的进行汇聚点地址的配置,而不需要用户手工配置汇聚点地址,可以避免组播组数量过多时的手动繁琐配置,节省配置工作量,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针对步骤202,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获取组播组的汇聚点地址:
参见图3A所示,为IPv6组播地址的格式示意图。在图3A中,0xFF是最高的8比特,如11111111,表示此地址为IPv6组播地址。flags(标志)字段是预设数值,表示IPv6组播地址是内嵌汇聚点地址的组播地址。Reserved(保留)字段是全0。RIID(Rendezvous PointInterface ID,汇聚点接口标识)字段表示汇聚点地址的接口标识。plen(协议长度)字段表示汇聚点地址的前缀的有效长度。network prefix(网络前缀)字段表示汇聚点地址的前缀,该汇聚点地址的前缀的有效长度由plen字段指定。group(组)标识字段表示组播组的标识。
基于IPv6组播地址,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汇聚点地址:将IPv6组播地址的network prefix字段的前plen位作为汇聚点地址的网络前缀。将IPv6组播地址的RIID字段填充到汇聚点地址的最低4位。将汇聚点地址的所有剩余位补0。
例如,对于IPv6组播地址FF7E:F40:2001:DB8:BEEF:FEED::1234,IPv6组播地址中的汇聚点地址的前缀为Network prefix字段的前Plen(这里为0x40=64bits)位,最低4位与RIID字段同为0xF,其余位均为0,参见图3B所示。
当然,上述方式只是利用IPv6组播地址获取汇聚点地址的一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只要是利用IPv6组播地址获取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即可。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步骤204,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若第一DR设备未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第一DR设备为本第一DR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并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或者,若第一DR设备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第一DR设备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当前已经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例如,第一DR设备判断本地环回接口1001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则第一DR设备可以直接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当前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1001的地址。如果不存在,则第一DR设备为本第一DR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1001,并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当前创建的本地环回接口1001的地址。
其中,本地环回接口(即loopback接口)是虚接口(也可以称为逻辑接口),而不是真正的物理接口。由于本地环回接口是虚接口,因此,将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后,本地环回接口不会故障,即本地环回接口始终处于正常状态,使得其它网络设备能够正常访问第一DR设备的本地环回接口。
当然,也可以将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其它类型接口(如物理接口)的地址,对此不做限制,只要汇聚点地址作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即可。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组播网络可以包括第一DR设备和第二DR设备,针对步骤203,第一DR设备在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后,若第一DR设备接收到第二DR设备针对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确定第二DR设备为组播组的汇聚点,即,第一DR设备不需要将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且第一DR设备不作为该组播组的汇聚点。其中,该第一探测响应报文是第二DR设备将该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二DR设备的地址后发送的。
例如,参见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假设网络设备114先发送探测请求报文1,网络设备115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2,则相应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情况一、当网络设备114为第一DR设备时,网络设备114发送探测请求报文1后,由于组播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均未配置有汇聚点地址A,因此,网络设备114未接收到该探测请求报文1对应的探测响应报文1,并将汇聚点地址A配置为网络设备114的地址,即网络设备114作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
情况二、当网络设备115为第一DR设备时,网络设备115发送探测请求报文2后,由于组播网络的网络设备114已经配置有汇聚点地址A,因此,网络设备114作为第二DR设备。网络设备114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2后,由于网络设备114已经将汇聚点地址A配置为网络设备114的地址,因此,网络设备114向网络设备115发送探测响应报文2。网络设备115接收到网络设备114针对探测请求报文2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2后,可以确定网络设备114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即网络设备115不作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
综上所述,针对组播组G来说,网络设备114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A,且只有网络设备114会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A,网络设备115不会配置汇聚点地址A,从而能够避免汇聚点地址A被配置到多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组播网络包括第一DR设备和第三DR设备,针对步骤204,第一DR设备将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若第一DR设备接收到第三DR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为了与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进行区分,将其称为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汇聚点地址,则第一DR设备向第三DR设备发送针对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探测响应报文(为了与第一探测响应报文进行区分,将其称为第二探测响应报文),以使第三DR设备根据第二探测响应报文,确定第一DR设备为组播组的汇聚点。
例如,参见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假设网络设备114先发送探测请求报文1,网络设备115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2,则相应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当网络设备114为第一DR设备时,网络设备114在发送探测请求报文1后,由于组播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均未配置有汇聚点地址A,因此,网络设备114未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1对应的探测响应报文1,并将汇聚点地址A配置为网络设备114的地址,也就是说,网络设备114可以作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
网络设备114在接收到网络设备115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2后,即网络设备115作为第三DR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115发送探测响应报文2,以使网络设备115根据探测响应报文2,确定网络设备114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
综上所述,针对组播组G来说,网络设备114能够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A,且只有网络设备114会自动配置汇聚点地址A,网络设备115不会配置汇聚点地址A,从而能够避免汇聚点地址A被配置到多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组播网络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第一DR设备将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可以向组播网络的各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消息,该路由消息可以包括该汇聚点地址。这样,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路由消息后,可以根据该路由消息将该汇聚点地址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
例如,参见图1所示,若网络设备114将汇聚点地址A配置为网络设备114的地址,则网络设备114可以向组播网络的每个网络设备(后续以网络设备112为例)发送路由消息,该路由消息可以包括汇聚点地址A。网络设备112在接收到该路由消息后,可以将汇聚点地址A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汇聚点地址A的学习过程可以参见传统方式。例如,网络设备112在本地路由表中添加路由表项,该路由表项包括汇聚点地址A与路由消息的接收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该路由表项还可以包括其它内容,如下一跳地址等,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针对该路由表项的作用,在后续实施例中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路由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First,OSPF)路由消息;或者,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Intermediate System,ISIS)路由消息;或者,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路由消息。当然,上述只是几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步骤203和步骤204,第一DR设备在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后,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重新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以此类推。第一DR设备在连续发送M个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后,若预设时间内仍然未接收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第一DR设备可以将汇聚点地址配置为第一DR设备的地址。
其中,M的取值可以根据经验配置,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参见图1所示,假设网络设备115作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则网络设备111(即组播源侧的DR设备)在接收到组播数据后,若本地已经存在与该组播数据对应的组播转发表项,则利用该组播转发表项转发组播数据。
若本地没有存在与该组播数据对应的组播转发表项,则网络设备111从组播数据中获取组播组G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X,并根据该IPv6组播地址X获取组播组G对应的汇聚点地址A,具体方式参见步骤202,在此不再赘述。
网络设备111通过单播方式向汇聚点地址A对应的网络设备115(即组播组G的汇聚点)发送注册报文。例如,网络设备111通过汇聚点地址A查询路由表,得到与汇聚点地址A对应的路由表项(基于路由消息学习的路由表项),并通过该路由表项包括的出接口将注册报文发送给网络设备113。网络设备113接收到注册报文后,通过汇聚点地址A查询路由表,得到与汇聚点地址A对应的路由表项,并通过该路由表项包括的出接口将注册报文发送给网络设备115。
网络设备115(即汇聚点)在接收到该注册报文后,向组播源121的方向逐跳发送加入报文,这样,从网络设备115到组播源121所经过的网络设备就形成了SPT的分支,且这些网络设备均利用加入报文生成组播转发表项。SPT以组播源侧的DR设备(即网络设备111)为根,以网络设备115为叶子。组播源121发出的组播数据沿着已建立好的SPT到达网络设备115,网络设备115在接收到组播数据后,将组播数据沿着RPT向接收者131/接收者132进行转发。
网络设备114(即接收者侧的DR设备)确定网络设备115为组播组G的汇聚点后,向网络设备115的方向逐跳发送加入报文,这样,从网络设备114到网络设备115所经过的网络设备就形成了RPT的分支,且这些网络设备均利用加入报文生成组播转发表项。RPT以网络设备115为根,以网络设备114为叶子。当组播组G的组播数据到达网络设备115后,组播数据沿着已建立好的RPT到达网络设备114,继而由网络设备114将组播数据转发给接收者131。
相应地,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装置,可以应用于组播网络的第一DR设备,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接收者,参见图4所示,为所述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所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所述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
获取模块42,用于根据IPv6组播地址获取所述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
发送模块43,用于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
处理模块44,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以使所述第一DR设备作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所述处理模块44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时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DR设备未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为所述第一DR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并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或者,
若所述第一DR设备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当前已经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二DR设备,所述处理模块44还用于:若接收到第二DR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确定第二DR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三DR设备,所述发送模块43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44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若接收到所述第三DR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请求报文,且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则向所述第三DR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第二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第三DR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响应报文,确定所述第一DR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多个网络设备,所述发送模块43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44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DR设备的地址之后,向所述组播网络的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消息,所述路由消息包括所述汇聚点地址,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汇聚点地址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R设备(即第一DR设备),从硬件层面而言,硬件架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5所示,可以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代码。
处理器: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通信,读取和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网络地址的配置操作。
这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播网络的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接收者,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所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所述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
根据所述IPv6组播地址获取所述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
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以使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作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未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或者,
若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当前已经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二指定路由器设备,所述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指定路由器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确定所述第二指定路由器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所述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请求报文,且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则向所述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第二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响应报文,确定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多个网络设备,所述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组播网络的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消息,所述路由消息包括所述汇聚点地址,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汇聚点地址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
6.一种网络地址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播网络的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接收者,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者发送的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所述组播侦听者发现报文包括所述接收者待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地址;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v6组播地址获取所述组播组对应的汇聚点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探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
处理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以使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作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未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创建本地环回接口,并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或者,
若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存在本地环回接口,则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当前已经存在的本地环回接口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二指定路由器设备,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第二指定路由器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第一探测响应报文,则确定第二指定路由器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之后,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请求报文,且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汇聚点地址,则向所述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二探测请求报文的第二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第三指定路由器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响应报文,确定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为所述组播组的汇聚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网络还包括多个网络设备,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汇聚点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指定路由器设备的地址之后,向所述组播网络的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消息,所述路由消息包括所述汇聚点地址,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汇聚点地址学习到本地路由表中。
CN201910337472.9A 2019-04-25 2019-04-25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062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7472.9A CN110062058B (zh) 2019-04-25 2019-04-25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7472.9A CN110062058B (zh) 2019-04-25 2019-04-25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058A CN110062058A (zh) 2019-07-26
CN110062058B true CN110062058B (zh) 2021-11-02

Family

ID=6732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7472.9A Active CN110062058B (zh) 2019-04-25 2019-04-25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2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4735B (zh) * 2020-09-16 2022-12-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扩容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7962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HP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ve designated router handover in a multicast network
CN103441871B (zh) * 2013-08-22 2016-06-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添加任播汇聚点成员的方法和设备
US10243754B2 (en) * 2015-06-30 2019-03-26 Arista Networks, Inc.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designated router notify delay feature
CN105591961B (zh) * 2015-07-29 2019-06-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为组播组选择汇聚点rp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57541B (zh) * 2016-09-09 2019-12-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和装置
CN109005109B (zh) * 2018-07-24 2021-04-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设置方法及组播组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058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8079B2 (en) Method of routing multicast traffic
US11071017B2 (en) Forwarding entry generation method, controller, and network device
US8243643B2 (en) Active multicast information protocol
CN105577548B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7911977B2 (en) Designated router assignment per multicast group address/range
US8982881B2 (en) Upstream label allocation on ethernets for MP2MP LSPS
US8948170B2 (en) Automation fallback to P2P LSPs for MLDP built multipoint-trees
CN110661712B (zh) 在网络域上支持多播
KR20050002618A (ko) 가상 프로토콜 중간계층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412926B (zh)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US8625406B2 (en) Multicast fast re-route
US1103218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dge n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0062058B (zh) 网络地址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547377B (zh)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207904A (zh) 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08667731A (zh) 一种基于bier信息的处理及装置
JP4455521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mplsネットワーク構築方法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mpls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ルータ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81306B (zh) 组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EP1952598B1 (en) Automation fallback to p2p lsps for mldp built multipoint-trees
CN106603558A (zh) Pim‑sm下组播源的注册方法和装置
US107979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filtering control plane data
CN115842773A (zh) 一种组播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交换机
CN117336270A (zh) 一种组播信息转发方法、装置、组播信息汇聚节点及介质
WO2019161928A1 (en) Methods, nodes and system for a multicast ser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