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4804A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24804A CN110024804A CN201910441519.6A CN201910441519A CN110024804A CN 110024804 A CN110024804 A CN 110024804A CN 201910441519 A CN201910441519 A CN 201910441519A CN 110024804 A CN110024804 A CN 1100248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oxin
- kasugarnycin
-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 agricultural bactericidal
- agricultu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1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1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12—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a —O—CO—N<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thereof, neither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nor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a member of a heterocyclic 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20—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e.g. pea, lentil, soybean, clover, acacia, honey locust, derris or milletti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包括杀菌组分和增效组分;所述杀菌组分为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组合物,以质量比计,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0:1~1:4;所述增效组分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增效组分的含量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杀菌活性成分为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以及植物活性增效成分。本发明还涉及了该杀菌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以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春雷霉素,又称春日霉素、加收米等,化学名称:(5-氨基-2-甲基-6-(2,3,4,5,6-羟基环己基氧代)四氢吡喃-3-基)氨基-α-亚氨醋酸,是1963年4月从日本奈良县春日神社境内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放线菌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具有毒性低、高效和内吸渗透强等优点;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原菌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破坏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菌丝的生长并造成细胞颗粒化,使病原菌失去繁殖和侵染能力;目前被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猝倒病、白菜软腐病、大白菜黑腐病、烟草野火病、番茄叶霉病、马铃薯黑胫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柑橘溃疡病、桃树褐斑穿孔病等。农业生产中,春雷霉素的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剂、粉剂、水剂。春雷霉素可以和多种农药混用,通常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春雷霉素对烟草安全。
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而导致病菌死亡,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树灰斑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番茄叶霉病、水稻稻瘟病、水稻苗期立枯病、西瓜枯萎病、小麦赤霉病、花卉白粉病等。多抗霉素对烟草安全。
植物病害是真菌、细菌或病毒对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侵害,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在农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农药品种复配使用,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复配组合物是加和、增效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较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虽然都是抗生素类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不相同,本专利发明人基于上述复配使用的思路,探究了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复配对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复配使用对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植物源农药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从植物次生代谢物中发现杀虫、杀菌活性成分,较少关注从植物中寻找农药增效成分。植物源增效剂的研究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芝麻油对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苦豆子提取物能提高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效果。植物源增效剂本身尽管不具有杀虫、杀菌活性,但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农药的杀虫、杀菌活性,从而达到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专利申请CN108041083A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其所述增效剂的组分包括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这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在化学农药增效方面的应用,其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吡咯类杀虫剂、吡唑类杀虫剂、吡啶类杀虫剂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杀虫剂均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CN104488929A公开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组合物,其组分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丙烷脒、中生菌素等,所述组合物可以高效防治黄瓜枯萎病。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存在交互抗性,同时未见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对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二元复配具有增效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常规复配思路,本专利申请发明人通过试验获知,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二元复配对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人们环保、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最大程度降低现有农药的副作用,实现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业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普遍共识。在农药施用过程中使用各种增效剂,提高农药喷洒过程中的利用率、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亦是一种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基于这一研究思路,本专利申请探讨了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对抗生素类内吸性杀菌剂的增效作用,给出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包括杀菌组分和增效组分;所述杀菌组分为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组合物,以质量比计,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0:1~1:4;所述增效组分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增效组分的含量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Ex Bge.)又名大沙菀、蔓黄芪、夏黄草、为豆科黄芪属植物。其种子入药,药材名为沙菀子,具有补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功能,用于治疗头晕目昏、腰膝酸软、遗尿尿频、余沥不尽、遗精早泄等症。扁茎黄芪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的野生草本植物,在陕西渭南地区作为中药材大面积种植,其种子即为中药“沙苑子”。同时,扁茎黄芪也是一种牛、羊喜食的饲料,其营养价值高于苜蓿。收完种子的扁茎黄芪茎秆、根茎除少量作为牲畜的冬储饲料外,大多成为农业废弃物。
本发明所述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可以是扁茎黄芪的根、茎、叶,也可以用扁茎黄芪整株。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的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可以是单一地含有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或是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与助剂、载体等的混合物或组合物;或是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与另外其它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优选为扁茎黄芪全植株的提取物。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以中药沙苑子(扁茎黄芪的种子)为原料的提取物。
关于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对扁茎黄芪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并不做特别的限定。本发明提供的扁茎黄芪提取物以扁茎黄芪植株(包含茎、叶和根)为原料,经晾干粉碎后,可以通过水浸提、有机溶剂浸提、超临界流体萃取或是其它常规的方式获得。
有机溶剂浸提可以作为获取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优选方式之一,其操作过程大致如下:粉碎干燥后的扁茎黄芪,用有机溶剂浸提所得粉碎物,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浓缩液,即得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是其混合物,或其它可以获得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有机溶剂。
具体地,本申请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方法为:取晾干粉碎后的扁茎黄芪植株于搅拌容器中,加入4~8重量倍的有机溶剂,在40~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浸提2~4次,每次12~36h;分离过滤得浸提液,浸提液在真空度0.05Mpa~0.09Mpa下蒸发浓缩,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在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中,所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1;所述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在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中,所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1:4;所述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在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中,所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0:1;所述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本专利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包含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的农药。
所述农药的剂型可以为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现有技术,将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配制成所述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等农药剂型,以便用于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的防治。在制备上述剂型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助剂)。所述辅助成分为分散介质、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制备悬浮剂型农药时,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以71.4%春雷霉素(kacugamycin)原药、40%多抗霉素(polyoxin)母药为杀菌组分,以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乙醇提取物增效组分,给出一种包含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的悬浮剂型农药。具体地,这种悬浮剂型农药的组分,以质量份数计,包括春雷霉素5%,多抗霉素1%,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乙醇提取物10%,分散剂4~12%,润湿剂1~6%,粘度调节剂1~3%,防冻剂2~4%,消泡剂0.1~0.5%,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所述悬浮剂按照配料、预粉碎、砂磨机粉碎、混合调配、包装的流程加工,其中砂磨机粉碎使用四台砂磨机,多级串联,使用细砂和粗砂,第一台磨砂机全部装粗砂,第二台磨砂机装2/3粗砂和1/3细砂,第三台砂磨机装1/3粗砂和2/3细砂,第四台砂磨机全部装细砂。通过本制备方法制得6%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悬浮剂。
对于水分散粒剂型农药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 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
以71.4%春雷霉素(kacugamycin)原药、40%多抗霉素(polyoxin)母药为杀菌组分,以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乙醇提取物增效组分,给出一种包含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型农药。具体地,这种水分散粒剂型农药的组分,以质量份数计,包括春雷霉素5%,多抗霉素20%,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乙醇提取物25%,TERSPERSE 2700 5%,木质素磺酸钠3%,拉开粉BX 1%,聚乙烯吡咯烷酮4%、硫酸铵6%,白炭黑3%,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25%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在制备可湿性粉剂型农药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类(TERSPERSE 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类(Ufoxane 3A、Borresperse NA、Borresperse CA-SA等)、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类(NNO、MF、Morwet D-425、TamolNN、TERSPERSE2020等)、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EO-PO嵌段聚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硫酸盐类(K-12)、磺酸盐类(ABS-Na、BX、Terwet 1004等)、复合润湿剂(Morwet EFW)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轻钙、滑石粉、白炭黑、凹凸棒土、陶土、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硫酸钠、多聚磷酸钠等一种或多种。
以71.4%春雷霉素(kacugamycin)原药、40%多抗霉素(polyoxin)母药为杀菌组分,以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乙醇提取物增效组分,给出一种包含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型农药。具体地,这种可湿性粉剂型农药的组分,以质量份数计,包括春雷霉素50%,多抗霉素1%,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乙醇提取物10%,Ufoxane3A 5%,Morwet D-425 4%,十二烷基硫酸钠2%,白炭黑8%,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51%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本专利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或者包含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的农药在防治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至少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虽均为抗生素类内吸性杀菌剂,但二者具有不相同的作用机理。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抗性产生的有效途径。鉴于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制剂具有投资少、研发周期短等优点,因而现有活性组分的复配使用受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视。然而基于这种传统思路的研究发现,春雷霉素与多抗霉素二元复配,对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本专利申请创新性地筛选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作为春雷霉素与多抗霉素二元复配的增效组分,所述增效组分的含量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0:1~1:4,在此范围内,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对春雷霉素与多抗霉素二元复配具有优异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分为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组合物,一方面有效解决了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二元复配对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等病害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技术缺陷,扩大了药剂的防治谱;一方面避免或降低抗性发生风险,延长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防治植物(作物)病害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获取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方法为:取1000g晾干粉碎后的扁茎黄芪植株于搅拌容器中,加入4~6重量倍的有机溶剂,在40~60℃(50℃左右)恒温水浴锅中搅拌浸提2~4次(通常为3次),每次12~36h(优选为20h);分离过滤得浸提液,浸提液在真空度设定0.05Mpa~0.06Mpa下蒸发浓缩,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本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选用乙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采集温室中从未施用过农药的感染番茄叶霉病的番茄叶片,清水冲洗后再用无菌水冲洗一遍,20~25℃下保湿24h,用无菌水洗下分生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备用。
在预试验的基础上,用PSA培养基(pH=7.0)配制分别含下列药剂浓度为1μg/mL的带毒平板,并设不加药PSA平板作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其中,所述PSA培养基的组成为土豆200g,蔗糖20g,琼脂10g,蒸馏水1000ml。用移液器向含药PSA平板上加入100μL孢子悬浮液,涂布均匀,同时设空白对照。置于24℃下恒温培养20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萌发状况。每处理调查100个分生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分生孢子直径的二分之一即视为萌发。
采用SPSS软件计算单剂及混剂的EC50及相关系数,并根据Wadley(1945)方法计算出不同配比下的增效系数SR,以SR值判断药剂混配后的联合作用方式:SR<0.5为拮抗作用;1.5≥SR≥0.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SR=X1/X2,其中,X1为混剂EC50理论值(mg/L),X2为混剂EC50实测值(mg/L)。
表1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对番茄叶霉病毒力测定结果
研究表明(表1),在离体条件下,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复配比例为50:1~1:4)对番茄叶霉病均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增效系数(SR)分别为1.42、1.44、1.38、1.43、1.47,可以看出春雷霉素与多抗霉素按50:1~1:4比例混配时并不表现为增效作用;在此混配比例范围内,加入扁茎黄芪提取物10~40%,增效系数(S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均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混配比例为50:1时增效系数最高,无拮抗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烟草赤星病菌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实验室提供。
采用NY/T1156.6-2006的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用PSA培养基(pH=7.0)配制分别含下列药剂浓度为1μg/mL的带毒平板,并设不加药PSA平板作对照。其中,所述PSA培养基的组成同实施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的PSA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于24℃下恒温培养48小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
采用SPSS软件计算单剂及混剂的EC50及相关系数,并根据Wadley(1945)方法计算出不同配比下的增效系数SR,以SR值判断药剂混配后的联合作用方式:SR<0.5为拮抗作用;1.5≥SR≥0.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SR=X1/X2,其中,X1为混剂EC50理论值(mg/L),X2为混剂EC50实测值(mg/L)。
表2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对烟草赤星病毒力测定结果
研究表明(表2),在离体条件下,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复配比例为50:1~1:4)对烟草赤星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二者配比为2:1和3:1时,增效系数(SR)分别为1.75、1.67,均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二者配比为5:1、4:1、50:1时,增效系数(SR)分别为1.49、1.44和1.41,均小于1.5,表现为相加作用;然而,加入扁茎黄芪提取物10~40%,增效系数(S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均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这说明添加扁茎黄芪提取物,显著提升了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给出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见表3。试验在云南省楚雄市的烟草地进行。试验共设16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试验共施药2次,间隔10天,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烟草全株。
调查方法:每个处理5点取样,每点随机调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记录总叶数及各病既级叶数,按照以下分级标准来分级,下次施药前及末次施药后10天观察。
病叶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表3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增效作用并不明显;但在添加扁茎黄芪提取物后,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第1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70%以上,第2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75%以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给出药剂对梨树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见表4和表5。试验在安徽省砀山县的酥梨地进行。试验共设16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试验共施药2次,间隔10天,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梨树全株。
调查方法:每个处理随机选择2棵树,每棵树按照东、南、西、北、中5点取样,每点选择5片叶子和5个果实,每个处理共计50片叶子和50个果,按照以下分级标准来分级,下次施药前及末次施药后10天,记录总叶(果)数、病叶(果)数,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病叶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0%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4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1%-6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5%以上。
病果分级方法:
0级:果上无病斑;
1级:每个果上有病斑1-2个;
3级:每个果上有病斑3-4个;
5级:每个果上有病斑5-6个;
7级:每个果上有病斑7-10个,部分病斑相连占果面积1/5左右;
9级:每个果上有病斑10个以上,部分病斑相连占果面积1/4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表4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对梨树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叶片)
从表4可以看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梨树黑星病叶片的田间防效增效作用并不明显;但在添加扁茎黄芪提取物后,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梨树黑星病叶片的田间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第1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60%以上,第2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70%以上。
表5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对梨树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果实)
从表5可以看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梨树黑星病果实的田间防效增效作用并不明显;但在添加扁茎黄芪提取物后,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梨树黑星病果实的田间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第1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以及第2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70%以上。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给出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见表6。试验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大棚黄瓜地进行。试验共设16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试验共施药2次,间隔10天,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黄瓜全株。
调查方法:每个处理随机选择5个点,每点固定选择5片叶子,共计25片叶子,按照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来分级,下次施药前及末次施药后10天,记录总株数、病株数,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表6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从表6可以看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增效作用并不明显;但在添加扁茎黄芪提取物后,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配比混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第1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62%以上,第2次施药后10天的防效可以保持在72%以上。
Claims (8)
1.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组分和增效组分;所述杀菌组分为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组合物,以质量比计,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0:1~1:4;所述增效组分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提取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增效组分的含量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1;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1:4;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比例为50:1;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在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中的占比为10%~4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晾干粉碎后的扁茎黄芪植株于搅拌容器中,加入4~8重量倍的有机溶剂,在40~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浸提2~4次,每次12~36h;分离过滤得浸提液,浸提液在真空度0.05Mpa~0.09Mpa下蒸发浓缩,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扁茎黄芪提取物;所述有机溶剂选为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是其混合物。
6.包含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的农药。
7.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农用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6所述农药在防治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梨树黑星病、烟草赤星病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41519.6A CN110024804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41519.6A CN110024804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4804A true CN110024804A (zh) | 2019-07-19 |
CN110024804B CN110024804B (zh) | 2021-03-23 |
Family
ID=6724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41519.6A Active CN110024804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2480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0172A (zh) * | 2019-08-05 | 2019-09-20 | 四川百事东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包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0250193B (zh) * | 2019-08-02 | 2021-08-24 |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8929A (zh) * | 2014-11-28 | 2015-04-08 | 许冠安 |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组合物 |
CN105859400A (zh) * | 2016-04-01 | 2016-08-17 | 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预防青枯病发生的花生肥料 |
CN105918362A (zh) * | 2016-06-05 | 2016-09-07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植物病害防治用组合物 |
CN108041083A (zh) * | 2017-12-29 | 2018-05-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
CN108142448A (zh) * | 2018-02-27 | 2018-06-12 | 西安展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植物源增效成分的飞防油剂及其使用方法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10441519.6A patent/CN1100248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8929A (zh) * | 2014-11-28 | 2015-04-08 | 许冠安 |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组合物 |
CN105859400A (zh) * | 2016-04-01 | 2016-08-17 | 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预防青枯病发生的花生肥料 |
CN105918362A (zh) * | 2016-06-05 | 2016-09-07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植物病害防治用组合物 |
CN108041083A (zh) * | 2017-12-29 | 2018-05-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
CN108142448A (zh) * | 2018-02-27 | 2018-06-12 | 西安展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植物源增效成分的飞防油剂及其使用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建新等: "黄芪提取物抗菌作用及其方式的研究 ", 《粮食与食品工业》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0193B (zh) * | 2019-08-02 | 2021-08-24 |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CN110250172A (zh) * | 2019-08-05 | 2019-09-20 | 四川百事东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包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4804B (zh) | 2021-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83532B (zh) | 四霉素复配物及应用 | |
CN110037021A (zh) | 一种含联苯类增效型杀螨剂的杀螨组合物 | |
CN1994082B (zh) | 一种防治果蔬炭疽病的复配杀菌剂 | |
CN105961399B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669100B (zh) | 一种喹啉铜和井冈霉素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0024804A (zh) |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
CN102484996B (zh) | 苦参碱和季酮酸类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 |
CN102696625B (zh) |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2919251B (zh) | 一种含苯噻菌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172451A (zh) | 含克菌丹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麦类赤霉病上的应用 | |
CN107660546A (zh) |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715168B (zh) |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14617127B (zh) |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340927A (zh) | 一种含有噻霉酮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9169675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79660B (zh) | 含有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542630A (zh) | 一种含有噻唑锌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026136B (zh) |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 |
CN102972402B (zh) | 一种含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397019B (zh)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硫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028440A (zh) | 一种含有辛菌胺醋酸盐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012555A (zh) |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 |
CN109430264A (zh) | 一种含萜烯醇、几丁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630687B (zh) | 一种含烯肟菌胺和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9479886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噻菌灵的农药以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