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41225A - 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741225A CN118741225A CN202410892569.7A CN202410892569A CN118741225A CN 118741225 A CN118741225 A CN 118741225A CN 202410892569 A CN202410892569 A CN 202410892569A CN 118741225 A CN118741225 A CN 1187412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s
- sub
- image
- target display
- display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将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屏显示功能在车载终端、POS机等设备中的应用增多,支持多屏显示已成为SOC(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的常见需求。为支持多屏显示,现有技术通过将SOC的单路MIPI(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连接到MIPI扩展芯片,该芯片具备多个MIPI接口,能够连接多个显示屏。该方法需要SOC对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拼接后输出,并由MIPI扩展芯片将拼接后的图像还原为各显示屏对应的图像。但是,出于成本考虑SOC中的DPU(显示处理单元,Display Processor Unit)存在行最大像素值和带宽的限制,当多屏显示的图像数据超出这些限制时,需要在拼接前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这会导致图像细节丢失和画质降低,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图像压缩所造成的图像细节丢失和画质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将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拆分出所述若干子图像并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为预设帧率小于帧率阈值的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为图像压缩率大于或等于压缩率阈值的所述待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压缩率为若将所有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时,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被图像压缩处理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包括: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沿像素行方向和/或像素列方向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和/或,
所述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包括:将所述子图像和/或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尺寸调整,并根据尺寸调整结果依次将所述子图像与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生成所述拼接图像。
可选地,所述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帧缓存丢弃,所述预设数量基于所述若干子图像的数量确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若干拼接图像;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所述若干子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生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生成的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确定;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包括:
将在第一电子设备经过尺寸调整的所述子图像的尺寸复原;
将复原后的所述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包括:将从所述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的所述子图像进行缓存;
和/或,
所述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包括:直至所有子图像均拆分出来之后将所有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将拼接完成的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传输给所述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和/或,将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从所述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并传输给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多屏显示系统,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第一裁剪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第一拼接模块,用于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拆分出所述若干子图像并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为预设帧率小于帧率阈值的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为图像压缩率大于或等于压缩率阈值的所述待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压缩率为若将所有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时,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被图像压缩处理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裁剪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沿像素行方向和/或像素列方向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和/或,
所述第一拼接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子图像和/或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尺寸调整,并根据尺寸调整结果依次将所述子图像与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生成所述拼接图像。
可选地,所述多屏显示系统还包括:
第一帧缓存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帧缓存丢弃,所述预设数量基于所述若干子图像的数量确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多屏显示系统,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若干拼接图像;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所述若干子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生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生成的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确定;
第一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第二拼接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所述第二拼接模块,具体用于:
将在第一电子设备经过尺寸调整的所述子图像的尺寸复原;
将复原后的所述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
所述多屏显示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拆分模块,还具体用于:将从所述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的所述子图像进行缓存;
和/或,
所述第二拼接模块,还具体用于:直至所有子图像均拆分出来之后将所有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多屏显示系统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拼接完成的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传输给所述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和/或,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从所述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并传输给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多屏显示系统,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第二裁剪模块,用于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第三拼接模块,用于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第二拆分模块,用于将若干子图像从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第四拼接模块,用于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用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芯片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收发组件和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公开各较佳实例。
本公开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对于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将子图像分为若干次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具体示例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又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具体示例流程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具体示例流程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并不因此将本公开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诸如“第一”、“第二”的前缀词,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描述对象,对被描述对象的位置、顺序、优先级、数量或内容等没有限定作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序数词等用于区分描述对象的前缀词的使用不对所描述对象构成限制,对所描述对象的陈述参见权利要求或实施例中上下文的描述,不应因为使用这种前缀词而构成多余的限制。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该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系统级芯片,或者集成了系统级芯片功能的设备,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可知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101、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在本步骤中,第一电子设备首先需要为每个连接的显示屏生成相应的待显示图像。这些图像可能来自不同的图形源,如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视频播放、游戏渲染等。生成待显示图像的过程通常涉及图像处理和优化,以确保图像质量和兼容性。例如,如果一个第一电子设备连接了三个显示屏进行显示,它将为这三个显示屏各生成一个待显示图像。在生成了所有需要显示的待显示图像后,第一电子设备需要根据特定的标准从这些待显示图像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目标显示图像。可选地,目标显示图像的选择标准可以参照图像的预设帧率和/或图像压缩率等,具体情况包括下列至少一种:
情况1、目标显示图像为预设帧率小于帧率阈值的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
在本情况中,选择目标显示图像时,第一电子设备会优先考虑那些帧率低于某一帧率阈值的待显示图像。这种选择通常基于优化显示性能和节能的需求。具体而言,每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都有一个预设的帧率,即每秒钟显示的帧数(fps)。帧率阈值是一个预先设定的指标,用来决定哪些待显示图像可以作为目标显示图像。帧率阈值可以是30fps、60fps或其他任何值,需要根据系统设计和性能需求而定。第一电子设备会从所有待显示图像中,选择预设帧率低于帧率阈值的待显示图像图像作为目标显示图像。这样做的原因是,较低帧率的图像通常对带宽和处理能力的要求较低,因此更适合通过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高效处理和传输。假设有一个设备配备了两个显示屏:一个主显示屏用于播放高清视频,另一个辅助显示屏用于显示系统的辅助信息或通知。其中,主显示屏正在播放一个高清电影,其预设帧率为60fps,超过了系统设定的帧率阈值(假设为30fps)。而辅助显示屏仅显示一些基本的通知信息和图标,其预设帧率为20fps,低于30fps的帧率阈值。因此,在这个例子中,辅助显示屏的待显示图像将被选为目标显示图像。这是因为其较低的帧率意味着不需要快速地通过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从而节省系统资源并降低能耗,并且由于辅助显示屏的内容不需要高帧率来保持流畅性,因此也不会显著影响用户体验。
情况2、目标显示图像为图像压缩率大于或等于压缩率阈值的待显示图像;图像压缩率为若将所有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时,目标显示图像被图像压缩处理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
在本情况中,图像压缩率这是指图像数据在压缩前后的大小比例。图像压缩率的计算是一个涉及原始图像数据与压缩后图像数据比较的过程。压缩率反映了在压缩过程中数据量减少的程度,通常用于评估压缩算法的效率和压缩质量。可选地,图像压缩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S0-S1)/S0;
其中,P为压缩率,S0为原始图像大小,S1为压缩后图像大小。压缩率的值越高,表示压缩效果越好,即压缩后的图像占用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越小。可选地,图像大小可以是文件大小,即比较压缩前后图像文件的字节数。这个参数直观地反映了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需求。应当理解的是,图像压缩率除了上述计算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计算方法。
在本情况中,之所以涉及到图像压缩率的概念是因为待显示图像在第一电子设备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拼接,以适应DPU所支持的行最大像素值和带宽。拼接过程可能涉及对图像尺寸的调整和重新排列,这可能会导致图像内容的压缩。高压缩率意味着压缩后的图像占用更少的空间并减少对计算资源的占用,但是这通常是牺牲了一定的图像质量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目标显示图像时,考虑图像压缩率有助于评估在拼接过程中图像可能遭受的画质损失。为此会设定一个压缩率阈值,用来判断哪些图像更适合作为目标显示图像。这个阈值可以基于系统资源、带宽限制和/或图像质量需求来设定。第一电子设备会计算每个待显示图像的压缩率,并与压缩率阈值进行比较。那些压缩率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图像将被选为目标显示图像,因为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常规压缩处理方式处理待显示图像将会严重损失画质。假设设备配备了两个显示屏,第一电子设备会生成2个待显示图像A和B,在尝试计算若将待显示图像A和B进行拼接时,其中的待显示图像A图像压缩率为0.1,待显示图像B图像压缩率为0.9,若压缩率阈值设定为0.5,则图像B将被选为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选择在不希望牺牲太多图像质量的待显示图像作为目标显示图像。
步骤102、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可选地,步骤102具体包括:将目标显示图像沿像素行方向和/或像素列方向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在本步骤中,涉及到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成多个子图像,并将这些子图像与其他待显示图像拼接起来,以形成适合各个显示屏的显示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将步骤101中确定的目标显示图像裁剪成多个子图像。裁剪过程可能涉及将图像分割成特定数量和尺寸的子图像,这取决于目标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布局需求。可选地,裁剪方式具体如下:
裁剪方式1、沿像素行方向裁剪。由于目标显示图像由一系列水平排列的像素行组成,因此沿像素行方向裁剪意味着在这些水平线上进行切割,将图像分成上下叠加的几个带状区域。每个带状区域成为一个独立的子图像。
裁剪方式2、沿像素列方向裁剪。由于目标显示图像由一系列垂直排列的像素列组成,因此沿像素列方向裁剪意味着在这些垂直线上进行切割,将图像分成左右并列的几个带状区域。每个带状区域成为一个独立的子图像。
裁剪方式3、结合裁剪。在更复杂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同时沿像素行和像素列方向进行裁剪,将目标显示图像分割成网格状的多个子图像。
步骤103、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可选地,步骤103具体包括:将子图像和/或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尺寸调整,并根据尺寸调整结果依次将子图像与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生成拼接图像。其中可选地,若干拼接图像用于供第二电子设备对应拆分出若干子图像并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在本步骤中,第一电子设备将步骤102中裁剪得到的各个子图像与其他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拼接过程包括对图像进行排列、对齐以及必要的尺寸调整,以确保所有图像能够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完成拼接后,第一电子设备将生成一个或多个拼接图像,这些拼接图像包含了将在各个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生成的拼接图像随后被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负责将这些图像分发给对应的显示屏,并处理与显示相关的任何附加功能,如图像增强或格式转换。
步骤104、将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
在本步骤中,将生成的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确保这些图像正确地分发到对应的显示屏上。第一电子设备在完成图像的拼接后,会将这些拼接图像以合适的格式和顺序传输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是一个专门设计用来处理多个图像输出的硬件组件,它能够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数据,并将其分发给一个或多个显示屏。具体地,关于第二电子设备的处理方式将在实施例2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可知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将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帧缓存丢弃,预设数量基于若干子图像的数量确定。
在本步骤中,丢弃的帧缓存数量是一个预先设定的值,这个值基于当前处理的子图像的数量来确定。例如,当目标显示图像被分成3个子图像,那么该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2个帧缓存就被丢弃,因为剩余的子图像会占用后面的图像处理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丢弃帧缓存是为了确保图像处理进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同时避免资源竞争和性能下降。具体而言当目标显示图像被分割成3个子图像时,这意味着系统需要分批处理并分配这些子图像,每个子图像都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和资源。为了确保这3个子图像能够得到足够的处理资源,系统会丢弃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2个帧缓存。这样做的目的是释放内存和处理器资源,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当前的子图像。这种丢弃帧缓存策略可以防止后续的图像处理进程被阻塞,因为处理3个子图像也会占用处理器时间和内存资源。通过丢弃后续的帧缓存,系统可以优先保证当前目标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和质量。并且有助于维持系统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在多任务处理和多屏显示的情况下。它可以防止系统因资源不足而出现延迟或卡顿,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尤其是当目标显示图像的帧率较低时,它通常意味着图像内容的变化不会非常迅速。这样的图像可能包括一些静态或缓慢变化的视觉元素,例如文本、图表或慢速动画。在低帧率的图像中丢弃一些帧缓存,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不会显著感受到帧率的降低。这是因为人眼对于低速变化的敏感度较低,尤其是在内容的动态变化不频繁时。通过丢弃帧缓存操作,系统可以在不显著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优化性能和资源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将子图像分为若干次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此,基于实施例1举一个具体示例完整地说明多屏显示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在这个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具体为系统级芯片,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MIPI扩展芯片,假设设备仅涉及主屏和副屏,其中的副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为目标显示图像,具体参见图3,可知其中主屏和副屏所分别对应的待显示图像的第n帧和第m帧的分辨率都为W*H,由于副屏对帧率要求不高,因此在系统级芯片侧通过等间隔丢弃副屏帧缓存的方式,控制副屏画面更新的最大帧率下降到之前的一半;然后系统级芯片将副屏显示的待显示图像分成上半帧和下半帧(分辨率均为W*(H/2))作为子图像,副屏的每个半帧图像分别与主屏的完整一帧图像拼接成新的拼接图像,具体而言,副屏的第m帧的下半帧与主屏的第n帧进行拼接,副屏的第m帧的上半帧与主屏的第n+1帧进行拼接。在连续两个vblank信号(垂直消隐间隔,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用于标记显示器从屏幕顶部开始绘制新一帧图像的间隔)到来时通过输出一路MIPI信号,传给MIPI扩展芯片。另外,系统级芯片在拼接主副屏数据前,一般还需要对主副屏数据进行行宽转换,以满足DPU在行方向LineSize(行字节)限制。具体操作是将主屏的分辨率W*H的完整一帧图像行宽转换成w*h,副屏的分辨率W*(H/2)的半帧图像行宽转换成(w/2)*h,主副屏图像横向拼接后所形成的拼接图像分辨率为(3w/2)*h。
实施例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该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MIPI扩展芯片,或者集成了MIPI扩展芯片功能的设备,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图4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可知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若干拼接图像;若干拼接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子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生成;目标显示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生成的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确定。
在本步骤中,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拼接图像。这些拼接图像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多个子图像和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他待显示图像生成的。具体参见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将若干子图像从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可选地,步骤202包括:将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的子图像进行缓存。
在本步骤中,在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拼接图像后,它需要将这些图像中的子图像拆分出来。这是为了能够独立处理这些子图像,以便将它们拼接成完整的目标显示图像。拆分出来的子图像将被临时存储(缓存)或直接传输到下一步的处理流程中,准备进行拼接操作。在本步骤中,将拆分出来的子图像进行缓存,以便与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其他子图像进行拼接。这个步骤是为了优化处理流程,提高显示效率。在第二电子设备中,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的子图像可以被缓存起来。这意味着这些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芯片的内存或缓存区域中。缓存可以作为数据处理的一个中间阶段,减少数据处理的延迟,使得后续的拼接操作更加流畅。缓存的子图像可以根据需要与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其他子图像进行拼接。这可能涉及到将多个子图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图像,或者将它们按照特定的布局进行排列。假设一个设备配备了一个主显示屏和一个辅助显示屏,主显示屏需要显示一个由3个子图像组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而辅助显示屏则显示一个简单的状态图标。对于主显示屏而言,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并拆分出3个子图像,这些子图像对应高分辨率图像的不同部分。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3个子图像的过程中会有先后顺序,因此在接收到将这些子图像后将其缓存起来,等待进一步的处理。当缓存的3个子图像集合完毕后将按照正确的顺序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分辨率图像。
假设一个设备配备了一个主显示屏和一个辅助显示屏,主显示屏需要显示一个由两个子图像组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而辅助显示屏则显示一个简单的状态图标。第二电子设备先后接收到两个拼接图像,第一个拼接图像包含了高分辨率图像的第一子图像和一帧状态图标,第二个拼接图像包含了高分辨率图像的第二子图像和另一帧的状态图标。首先识别出每个拼接图像中的子图像。在第一个拼接图像中,它拆分出高分辨率图像的第一子图像和一帧状态图标;在第二个拼接图像中,它拆分出高分辨率图像的第二子图像和另一帧的状态图标。拆分出的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被准备好发送到下一步的拼接流程,而两帧状态图标则单独传输到辅助显示屏。
步骤203、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步骤203具体包括:将在第一电子设备经过尺寸调整的子图像的尺寸复原;将复原后的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在本步骤中,是为了确保最终的显示内容能够正确地组合在一起,以供显示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将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的子图像拼接在一起,形成最终的目标显示图像。这一过程可能包括对子图像的排序、对齐以及缝合,以确保图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如果之前的步骤中对子图像进行了尺寸调整,这一步需要确保所有子图像在拼接时尺寸一致,避免出现缝隙或重叠。
可选地,步骤203具体包括:直至所有子图像均拆分出来之后将所有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将拼接完成的目标显示图像传输给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和/或,将其它待显示图像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并传输给其它待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可选地,参照图5以及图6可知,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204、将拼接完成的目标显示图像传输给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在本步骤中,子图像被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这个目标显示图像图像就需要被传输到对应的显示屏。这通常涉及到将图像数据从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到显示屏的驱动电路。假设一个设备配备了一个主显示屏和一个辅助显示屏,主显示屏需要显示一个由3个子图像组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而辅助显示屏则显示一个简单的状态图标。当第二电子设备已经将3个子图像拼接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显示图像。这个完整的目标显示图像就被传输到主显示屏。同时,状态图标的图像也被传输到辅助显示屏。最终,用户可以在主显示屏上看到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在辅助显示屏上看到清晰的状态图标信息。
和/或,
步骤205、将其它待显示图像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并传输给其它待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在本步骤中,与步骤202类似,第二电子设备需要将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拼接图像中的非目标显示图像(其它待显示图像)部分拆分出来。这些图像可能是为了在设备的其他显示屏上显示。假设一个设备配备了一个主显示屏、一个辅助显示屏,以及一个通知栏显示屏。主显示屏正在播放一个视频,辅助显示屏显示应用切换界面,而通知栏显示屏则显示系统通知。其中主显示屏的待显示图像被确定为目标显示图像,辅助显示屏以及通知栏显示屏的待显示图像即为非目标显示图像。第二电子设备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应用切换界面的图像以及系统通知的图像,并分别传输到辅助显示屏和通知栏显示屏。最终,用户可以在主显示屏上看到流畅播放的视频,在辅助显示屏上看到应用切换界面,同时在通知栏显示屏上看到最新的系统通知。
本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将子图像分为若干次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此,基于实施例2,举一个具体示例完整地说明多屏显示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在这个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具体为系统级芯片,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MIPI扩展芯片,假设设备仅涉及主屏和副屏,其中的副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为目标显示图像,具体参见图7,MIPI扩展芯片一般可选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MIPI扩展芯片侧,在接收来自系统级芯片的拼接图像以后,将拼接图像拆分主屏以及副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对于主屏的待显示图像,扩展芯片直接将每帧分辨率为w*h的图像行宽转换成W*H后输出到主屏,具体而言,主屏的第n帧以及第n+1帧在进行行宽转换后输出到主屏;对于副屏的待显示图像,当系统级芯片输出包含副屏上半帧时,扩展芯片需要缓存上半帧数据,等到系统级芯片输出包含副屏下半帧时,将上下半帧(w/2)*h的数据行宽转换成W*H/2,具体而言将副屏的第m帧的下半帧以及上半帧进行拼接,拼接成完整的一帧W*H的数据后输出到副屏。应当注意的是,副屏的第m+1帧将被丢弃处理,以保证在时序第m帧的下半帧以及上半帧都能被依次处理。其中的副屏的第m-1帧与第m帧的处理方式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多屏显示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多屏显示系统的实施例。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多屏显示系统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31,用于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第一裁剪模块32,用于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第一拼接模块33,用于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第一传输模块34,用于将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若干拼接图像用于供第二电子设备对应拆分出若干子图像并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目标显示图像为预设帧率小于帧率阈值的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
和/或,
目标显示图像为图像压缩率大于或等于压缩率阈值的待显示图像;图像压缩率为若将所有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时,目标显示图像被图像压缩处理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第一裁剪模块32,具体用于:将目标显示图像沿像素行方向和/或像素列方向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和/或,
第一拼接模块33,具体用于:将子图像和/或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尺寸调整,并根据尺寸调整结果依次将子图像与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生成拼接图像。
可选地,多屏显示系统还包括:
第一帧缓存处理模块,用于将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帧缓存丢弃,预设数量基于若干子图像的数量确定。
本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将子图像分为若干次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多屏显示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多屏显示系统的实施例。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多屏显示系统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若干拼接图像;若干拼接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子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生成;目标显示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生成的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确定;
第一拆分模块42,用于将若干子图像从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第二拼接模块43,用于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第二拼接模块43,具体用于:
将在第一电子设备经过尺寸调整的子图像的尺寸复原;
将复原后的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可选地,第一拆分模块,还具体用于:将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的子图像进行缓存;
和/或,
第二拼接模块,还具体用于:直至所有子图像均拆分出来之后将所有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多屏显示系统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拼接完成的目标显示图像传输给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和/或,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其它待显示图像从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并传输给其它待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本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将子图像分为若干次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
实施例5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该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可知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301、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本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中的步骤1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本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中的步骤1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本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中的步骤1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4、将若干子图像从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本步骤可参考实施例2中的步骤2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5、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本步骤可参考实施例2中的步骤203,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5可以视为实施例1与实施例2进行结合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传输,再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此,基于实施例5并结合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举一个具体示例完整地说明多屏显示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在这个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具体为系统级芯片,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MIPI扩展芯片,假设设备仅涉及主屏和副屏,其中的副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为目标显示图像,具体参见图11,可知其中主屏和副屏所分别对应的待显示图像的第n帧和第m帧的分辨率都为W*H,由于副屏对帧率要求不高,因此在系统级芯片侧通过等间隔丢弃副屏帧缓存的方式,控制副屏画面更新的最大帧率下降到之前的一半;然后系统级芯片将副屏显示的待显示图像分成上半帧和下半帧(分辨率均为W*(H/2))作为子图像,副屏的每个半帧图像分别与主屏的完整一帧图像拼接成新的拼接图像,具体而言,副屏的第m帧的下半帧与主屏的第n帧进行拼接,副屏的第m帧的上半帧与主屏的第n+1帧进行拼接。在连续两个vblank信号(垂直消隐间隔,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用于标记显示器从屏幕顶部开始绘制新一帧图像的间隔)到来时通过输出一路MIPI信号,传给MIPI扩展芯片。另外,系统级芯片在拼接主副屏数据前,一般还需要对主副屏数据进行行宽转换,以满足DPU在行方向LineSize(行字节)限制。具体操作是将主屏的分辨率W*H的完整一帧图像行宽转换成w*h,副屏的分辨率W*(H/2)的半帧图像行宽转换成(w/2)*h,主副屏图像横向拼接后所形成的拼接图像分辨率为(3w/2)*h。
MIPI扩展芯片一般可选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MIPI扩展芯片侧,在接收来自系统级芯片的拼接图像以后,将拼接图像拆分主屏以及副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对于主屏的待显示图像,扩展芯片直接将每帧分辨率为w*h的图像行宽转换成W*H后输出到主屏,具体而言,主屏的第n帧以及第n+1帧在进行行宽转换后输出到主屏;对于副屏的待显示图像,当系统级芯片输出包含副屏上半帧时,扩展芯片需要缓存上半帧数据,等到系统级芯片输出包含副屏下半帧时,将上下半帧(w/2)*h的数据行宽转换成W*H/2,具体而言将副屏的第m帧的下半帧以及上半帧进行拼接,拼接成完整的一帧W*H的数据后输出到副屏。应当注意的是,副屏的第m+1帧将被丢弃处理,以保证在时序第m帧的下半帧以及上半帧都能被依次处理。其中的副屏的第m-1帧与第m帧的处理方式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
与实施例5的多屏显示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多屏显示系统的实施例。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61,用于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第二裁剪模块62,用于将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第三拼接模块63,用于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第二拆分模块64,用于将若干子图像从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第四拼接模块65,用于将若干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
本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显示图像将其裁剪成为若干子图像,将子图像分为若干次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子图像拼接成目标显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有效避免了因硬件性能限制导致的图像的过度压缩和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了多屏显示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于于不宜过度压缩和/或帧率要求不高的目标显示图像,明显提升了用户体验。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
实施例7
图13为本公开一示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用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图13显示的电子设备9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9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例如其可以为服务器设备。电子设备9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9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9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92和处理器91)的总线93。
总线93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存储器9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9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923。
存储器9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4的程序工具925(或实用工具),这样的程序模块9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处理器9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屏显示方法。
电子设备9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通过总线93与电子设备9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磁盘阵列)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电子设备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实施例8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屏显示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的更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拭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实施例9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其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设备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设备上执行。
实施例10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实施例11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收发组件和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将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拆分出所述若干子图像并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为预设帧率小于帧率阈值的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为图像压缩率大于或等于压缩率阈值的所述待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压缩率为若将所有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时,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被图像压缩处理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包括: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沿像素行方向和/或像素列方向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和/或,
所述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包括:将所述子图像和/或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尺寸调整,并根据尺寸调整结果依次将所述子图像与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生成所述拼接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帧缓存丢弃,所述预设数量基于所述若干子图像的数量确定。
5.一种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若干拼接图像;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所述若干子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生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生成的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确定;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包括:
将在第一电子设备经过尺寸调整的所述子图像的尺寸复原;
将复原后的所述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包括:将从所述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的所述子图像进行缓存;
和/或,
所述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包括:直至所有子图像均拆分出来之后将所有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和/或,
所述多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将拼接完成的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传输给所述目标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和/或,将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从所述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并传输给所述其它待显示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屏。
8.一种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9.一种多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并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确定目标显示图像;
第一裁剪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为若干子图像;
第一拼接模块,用于依次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与除所述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若干拼接图像;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
10.一种多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多屏显示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若干拼接图像;所述若干拼接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依次将若干子图像与除目标显示图像之外的其它待显示图像进行拼接后对应生成;所述若干子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显示图像裁剪生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生成的若干个显示屏所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确定;
第一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子图像从所述若干拼接图像中拆分出来;
第二拼接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子图像拼接成所述目标显示图像。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用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892569.7A CN118741225A (zh) | 2024-07-04 | 2024-07-04 | 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892569.7A CN118741225A (zh) | 2024-07-04 | 2024-07-04 | 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41225A true CN118741225A (zh) | 2024-10-01 |
Family
ID=9284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892569.7A Pending CN118741225A (zh) | 2024-07-04 | 2024-07-04 | 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741225A (zh) |
-
2024
- 2024-07-04 CN CN202410892569.7A patent/CN11874122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88327B1 (ko) | 화상 표시 시스템 | |
CN101548277B (zh) | 多并行处理器的计算机图形系统 | |
US8984438B2 (en) | Image Display System | |
US7119811B2 (en) | Image display system | |
CN106528025B (zh) | 多屏图像投屏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 |
US6844879B2 (en) | Drawing apparatus | |
US666496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118794A1 (en) | Control display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medium | |
US11615509B2 (en) | 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8447035B2 (en) | Contract based memory management for isochronous streams | |
CN110557578A (zh) | 用于led拼接屏的字幕显示装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7840908B2 (en) | High resolution display of large electronically stored or communicated images with real time roaming | |
CN110364127A (zh) | 智能大屏幕系统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11083394B (zh) | 一种高效率视频拼接装置及方法 | |
CN118741225A (zh) | 多屏显示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4360468B (zh) | 一种屏幕刷新显示方法及系统 | |
EP1701334A2 (en) | Method of displaying overlapping windows on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ler therefor | |
CN113316022B (zh) |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
JP2000029456A (ja) | ディスプレイ描画・表示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KR101169994B1 (ko) | 알파 평면을 이용한 영상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06023259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utilizing a memory device in a compressed domain | |
CN112822545A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视频控制器 | |
TWI812003B (zh) | 影像預覽方法及預覽系統 | |
CN118502696A (zh) | 显示控制方法、设备、显示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4331807A (zh) | 静态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