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34295A - 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34295A CN118334295A CN202410775579.2A CN202410775579A CN118334295A CN 118334295 A CN118334295 A CN 118334295A CN 202410775579 A CN202410775579 A CN 202410775579A CN 118334295 A CN118334295 A CN 1183342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model
- interface
- target model
- plate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64837 Viridiplant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5—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2—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area, perimeter, diameter or volum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维家装模型、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建模方向模型标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将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在基于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维家装模型、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家装设计领域中,由于三维家装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很多用户依据自己的户型特点设计定制化的家具。这些家具,以家装模型的形式渲染在家装设计场景中。其中,家装模型可以包括衣柜、床、书桌、餐柜、展示柜等可定制化的家具。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或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
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所述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基于所述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所述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所述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计算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所述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任一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该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任一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任一方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相邻板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可视化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板件拼接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商品建模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目标模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交接面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交接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交接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交接体的示意图;
图12是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贯穿交接体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家装模型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由于各个用户在生产加工目标模型之前,需要对该模型进行拆单,以便于生产出该模型的各个板件供安装工人入户安装。在拆单之前,需要确定出目标模型中的需要挖孔或挖槽的位置。为了简化家装模型的设计复杂度并提高和后续加工生产的适配度,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持家装模型在设计的时候,可以省去孔位和槽位的设计,转为自动识别出孔位和/或槽位。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生产商家对板件的加工需求不同,需要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定义各板件的板面标记,以便于基于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满足自身的生产加工需求。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内容:
S101,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建模方向模型标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
其中,目标模型可以为衣柜,书桌等任何家装模型。
S102,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实施时,两个板件之间相互干涉的情况下,可确定两个板件为相邻板件。此外,在目标模型建模时候,由于建模误差,导致应该接触的面之间产生微小缝隙,使得两个板件并不具有干涉关系,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兼容这种误差,可确定两个板件之间最近的面之间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也可以确定这两个板件为相邻板件。
一种示例性的相邻板件如图2所示,以置物柜为例,假设该目标模型中所有的板件的顶面的板面标记为0,底面的板面标记为5(图中未示出),正面的板面标记为1,右侧面的版面标记为2,背面的版面标记为3,左侧面的版面标记为4(可理解的是,由于遮挡等原因,图2中对板件的板面标记未全部示出)。由2图中可以看出板件A和板件B的位置相近,可以计算板件A中的版面标记0面的中心点,同时计算板件B中版面标记5面的中心点,计算这两个中心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距离,在该相对位置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板件A和板件B为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实施时,如果以模型的左后下角点建立目标模型的坐标系,则可以计算三维坐标系中单一目标方向(如x、y或z方向)坐标之间的距离即可。
S103,将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实施时,由于本公开实施例面对的目标对象可以为家具模型的制造商,因此,该处的需求状态可以基于制造商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104,在基于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建模方向模型可支持自定义确定板件的板面标记以满足拆单的需求,方便加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基于确定好的板面标记,准确的识别出相邻板件构建的板件对。基于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可自动定位出确定需要加工处理的板件对。进而对需要加工处理的板件,通过确定出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自动定位出孔位和槽位。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满足生产加工需求,能够准确的识别出交接面和/或交接体的,为生产加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并降低因提供错误的交接面和交接体对生产加工造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中,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支持批量导入模型,以识别出需要处理的目标模型。然后,可以针对每个目标模型都自动识别出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之后,可以根据板面标记识别出满足需求状态的需要处理的板件对。最后,基于板件对确定出接触面和/或接触体,以便于确定出打孔或挖槽的位置。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的上述流程分别进行介绍,内容如下:
1)识别出目标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家装设计软件根据户型特点进行布局并展示,通过多次的交互可最终确定家装方案。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准确性以保持所见即所得的优势,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模型可实施为:从房间布局模型中获取多个待处理模型;响应于对商品真分类的设置结果,从所述多个待处理模型中过滤掉不属于所述商品真分类的模型,得到剩余的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型。
其中,待处理模型中可以携带每个模型对应的商品标识,举例来说,衣柜模型对应的商品标识为“衣柜”,绿植对应的商品标识为“植物”,床对应的商品标识为“床”等等。
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持用户根据自身加工工艺特点,筛选出需要加工生产的目标模型。实施时,可响应于对商品真分类的设置结果,从所述多个待处理模型中过滤掉不属于所述商品真分类的模型,得到剩余的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型,可实施为:基于可视化界面中的商品真分类的商品标识,从多个待处理模型中确定出属于商品真分类的候选模型;基于商品真分类的商品标识对应的商品子类别,从多个属于商品真分类的候选模型中确定出目标模型。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可视化界面中的商品真分类的商品标识,从多个待处理模型中确定出属于商品真分类的候选模型,可实施为:基于可视化界面中的商品真分类的商品标识,与待处理模型对应的商品标识进行匹配,将匹配一致的待处理模型,确定为候选模型。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商品真分类的商品标识对应的商品子类别,从多个属于商品真分类的候选模型中确定出目标模型,可实施为:基于商品真分类的商品标识对应的商品子类别中的目标类别,与候选模型的子类别进行匹配,将匹配一致的候选模型,确定为目标模型。
其中,一种示例性的可视化界面如图3所示,“输入商品真分类”的操作项支持自定义所需加工商品的真分类标识;“参与计算商品”的操作项支持自定义选择该真分类下的子类别。示例性的,商品真分类“衣柜”对应的子类别可以包括“双开门柜、三开门柜、推拉柜”;商品真分类“床”对应的子类别可以包括“单人床、双人床”等等,以此类推。
示例性的,100是床的标识,110表示衣柜的标识,“输入商品真分类”中的内容为“100,110”,可以将这两个真分类的子类别在“参与计算商品”中以菜单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需要的子类别。
也可以将子类别以标识的形式进行标记,示例性的,床100包括单人床1001,双人床1002等等,衣柜110包括双门柜1101,三门柜1102,推拉柜1103等等。可以将子类别对应的标识以及名称按照菜单进行展示,进而供用户选择,也可以由用户手动输入需要的子类别对应的标识。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待处理模型包括{模型A,衣柜,三门柜}、{模型B,衣柜,双门柜}、{模型C,植物,绿植}、{模型D,床,双人床}。在“输入商品真分类”中的内容为“110”的情况下,则将模型A和模型B确定为候选模型,在“参与计算商品”中选择“双门柜”的情况下,则进一步从候选模型A和B中进一步筛选出模型B为目标模型。
实施时,将待处理模型输入特征提取网络,以及;将商品库中的待匹配模型输入特征提取网络,获取待处理模型的第一特征和待匹配模型的第二特征,基于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计算相似度,得到匹配结果。在匹配的情况下,确定待处理模型的商品分类与待匹配模型的商品分类相同。
其中,特征提取网络的结构可以包括N个全卷积网络与全连接层串联而成。
其中,可以将特征相似的模型作为同一批样本数据输入初始特征提取网络,通过训练初始特征提取网络,使得通过该初始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的特征满足以下条件,即:属于同一商品类别的模型特征距离逐步靠近,使得不同商品类别的模型的特征距离逐步加大。
2)获取板面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图3中的“交接对象配置”这一操作项,可以由目标对象选择交接对象为板件、五金、商品中的至少一种,下面对交接对象为板件或商品的情况下,获取其板面标记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图3所示的板件类型,所述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可实施为:在所述目标模型为板件拼接模型(即图3中的板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所述目标模型中板件的旋转操作结果,将所述目标模型旋转至相应位置;按照所述目标模型在所述相应位置的板面朝向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目标模型中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
本公开实施例中,板件拼接模型是用于和商品模型进行区分的。商品模型具有对应的分类,板件拼接模型可以没有对应的商品分类,可以是根据装修需求,灵活的个性化定制的模型。例如,简单的两个板件按某种方式拼接在一起,可以为板件拼接模型。
实施时,板件拼接模型中每个单独的板件在建模方向模型的坐标系下进行定义和展示。如图4所示,在建模方向模型可以对板件拼接模型中的各板件进行调整,以确定该板件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在该建模方向模型中,其坐标系坐标轴区分的不同朝向对应不同的板面标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建模方向模型中,可以基于表1的方式确定板件的板面标记:
表1
可理解为将板件在建模方向模型的坐标系中调整位置后,该板件与该建模方向模型一致朝向的面,采用该建模方向模型中对板面的定义进行定义。例如,板件在该建模方向模型中朝上的面,按照表1定义为顶面,其板面标记为0,板件在该建模方向模型中朝下的面,按照表1定义为底面,板面标记为5,其它板面以此类推。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目标模型为板件拼接模型的情况下,可以对每个板件在建模方向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分别进行调整,以按照商品建模方向模型自动确定出对应的板面标记,基于该方式获取的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具有较高的灵活度。用户可根据自身对板件的加工生成需求进行定义,以便于支持后续拆单和加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图3所示的商品类型,所述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可实施为:
步骤A1,在所述目标模型为商品模型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模型在房间中的摆放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模型的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
可理解为,衣柜需要垂直放置在房间内,床需要水平放在房间内等情况。
步骤A2,基于所述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立方体模型各个朝向的板面定义。
其中,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可如前述表1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可以基于可视化界面中的“选择商品建模方向”功能实现对板件建模方向,如图5所示,可基于建模方向模型中的坐标系可视化的调整板件在该建模方向模型中的摆放方式,以标定板件的各个板面。
步骤A3,基于所述立方体模型各个朝向的板面定义,确定所述目标模型内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其中,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的朝向的含义与所述立方体模型各个朝向的含义一致。
例如,在衣柜的立方体模型中,假设衣柜的柜门外表面的法向与表1所示的正侧面匹配的情况下,那么衣柜中各个板件中与该法向一致的面,均定义为正侧面对应的板面标记2。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模型为商品模型的情况下,基于该商品的实际摆放情况,确定出商品中每个板件的板面标记,以便于后续拆解出不同的板件对,定义出开孔和挖槽的板面,也便于后续依照与用户理解一致的板面定义对其进行加工生产。
3)识别出需要处理的板件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加工工艺差异,或习惯不同。用户的需求状态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为了满足用户需求,降低沟通成本并提高生产销量,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展示可视化界面,自动识别出用户需求。具体的,可包括:
步骤B1,展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中包括以下用于描述所述需求状态的至少一项:针对交接面不足板厚情况是否要求输出的第一设置项、针对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二设置项、针对贯穿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三设置项、针对不足板厚的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四设置项;不足板厚情况下交接面和/或交接体的阈值;所述阈值用于控制是否输出的判断条件。
其中,各设置项,用于控制是否计算相应板件对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并输出供后续拆单使用。
步骤B2,响应于对所述展示操作界面的操作,确定所述需求状态。
下面对不同设置项进行说明。
A)针对交接面不足板厚情况是否要求输出
在一般情况下,模型中板件对之间应该是严丝合缝的关系,但是在模型设计阶段,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目标模型在模型参数的表达上,并未达到严丝合缝的效果。例如,目标模型中板件对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板件对中任一板件的板厚,在接触面的板厚方向的长度大于不足板厚的交接面阈值,且小于板厚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板件A与板件B的交接面的板厚方向,在大于不足板厚的交接面阈值,且小于板件B的板厚的情况下。可兼容该类小误差,避免模型建模返工,也可自动推进生产的进行。也即,在该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对该板件对计算接触面和/或接触体,并将计算结果进行输出。
在接触面的板厚方向的长度不大于不足板厚的交接面阈值,该情况会理解为两个板件之间不存在交接关系。在该情况下,不需要计算相应板件对之间的接触面和/或接触体。
示例性的,一种操作界面如图7所示,在“不足板厚的交接面是否输出”的第一设置项选是的情况下,则输出不足板厚的交接面;在选择否的情况下,则不输出也不计算不足板厚的交接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板件对满足交接面阈值的情况下,才将该板件对确定为交接面。具体如何确定交接面,在后文说明,这里暂不进行一一赘述。
B)针对交接体和贯穿交接体是否输出
示例性的,还是以图7为例,在交接体的输出类型选择为交接体的情况下,则输出目标模型中所有交接体,包括贯穿交接体和非贯穿交接体。在交接体的输出类型选择为贯穿交接体的情况下,则仅输出目标模型中贯穿交接体的信息;可根据用户对不足板厚交接体是否输出的选项,选择是否输出不足板厚交接体(即非贯穿交接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交接体阈值后,在板件对之间的间距小于该交接体阈值的情况下,才计算并输出将该板件对之间的交接体。具体如何确定交接体,在后文说明,这里暂不进行一一赘述。
C)针对不足板厚的交接体是否输出
与前文描述一致,在“不足板厚的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三设置项选是的情况下,则输出不足板厚的交接体;在选择“否”的情况下,则不输出也不计算不足板厚的交接体。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展示操作界面的操作情况,进而确定出需求状态,在节约算力的同时,灵活适配用户需求,以避免工厂对不需要的板件加工导致的资源浪费,也使得最终生成结果更符合预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可实施为:确定所述板件对中两个板件之间的重叠度;基于所述重叠度确定是否与所述需求状态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板件对中两个板件之间的重叠度,可实施为:基于所述第一板件的坐标信息,构建所述第一板件的线性框,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板件的坐标信息,构建所述第二板件的线性框;基于第一板件的线性框和第二板件的线性框,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重叠度。
在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重叠度为大于交接体阈值的情况下,则可以确定该板件对的交接类型为交接体;响应于对展示操作界面中的第二设置项、第三设置项、第四设置项的操作,确定所述需求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板件对中两个板件之间的重叠度,进而与需求状态匹配,基于该方式可实现自动化的确定出需要处理的内容,在节约算力的同时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生产加工需求。
4)计算交接面/交接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可实施为:
步骤C1,确定所述板件对中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
步骤C2,将所述第一板件上的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第一接触面,投影到所述第二板件上的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接触面上,得到所述第二接触面内的投影外轮廓。
一种示意性的投影外轮廓,如图8所示,在第二接触面的范围内,第一接触面的投影外轮廓即为一种不规则图形。
步骤C3,在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范围内求解所述投影外轮廓的最小包围盒。
对图8中的不规则框的投影外轮廓得到的最小包围盒即为能够包围该不规则框的矩形框,即为图8中的灰色虚线框所示。
步骤C4,将所述最小包围盒减去所述投影外轮廓,得到剩余区域。
剩余区域如图9中灰色区域所示,最小包围盒减去所述投影外轮廓得到两块矩形区域,即为剩余区域。
步骤C5,在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剩余区域的情况下,对各剩余区域分别求取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将所述最小包围盒减去各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得到所述交接面;
其中,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中在交接面延展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板厚,在垂直所述交接面延展方向的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在垂直所述交接面延展方向的长度。
具体来说,交接面延展方向可理解为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在该方向上交接面的长度最多是第二接触面的板厚。垂直交接面延展方向即为第二接触面的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该第二方向上交接面的长度最多为第二接触面在第二方向的长度。
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接触面定义为矩形区域。
对各剩余区域求取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如图10中浅灰色区域所示,进而得到的交接面可以如图10中深灰色区域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交接面的四个顶点坐标按照输出规则输给用户,其输出规则为以坐标的绝对值最小的作为第一个顶点输出,其他坐标按照顺时针输出。其输出顺序可以如图10中的标号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该方式可准确地确定出板件的打孔位置,以提高拆单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体,可实施为:
步骤D1,确定所述板件对中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以及第一板件中切割第二板件的第一面标记和第二面标记,以及第二板件中切割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面标记和第四面标记;
步骤D2,采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范围以及所述第二面标记的板面范围切割所述第二板件,确定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标记的板面是否切割到所述第二板件;以及,
步骤D3,采用所述第三面标记的板面范围以及所述第四面标记的板面范围切割所述第一板件,确定所述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所述第四面标记的板面是否切割到所述第一板件;
步骤D4,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未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属于未足板厚的交接体;
步骤D5,确定所述未足板厚的交接体的多个顶点坐标,作为所述交接体的参数输出。
也即,交接体作为立方体需要输出8个顶点坐标,以便于挖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示意性的交接体如图11所示。交接体需要8个坐标点,可理解为需要输出两个相对面的坐标点。可以将两个板件最先接触到的面确定为上表面(图11中所示的斜线条纹矩形框),后接触的面为下表面(图11中所示的灰色矩形框);坐标点可以先输出上表面坐标,在输出下表面坐标,每个面的坐标的输出顺序可以基于前述图10所示的输出规则进行输出,具体的输出顺序可如图11中的标号部分所示,图11中的坐标1、坐标2、坐标3、坐标4均属于上表面,图11中的坐标5、坐标6、坐标7、坐标8均属于下表面。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该方式可准确地确定出板件的槽位置,以提高拆单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均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属于贯穿交接体。
实施时,在一些酒格、格子、装饰柜中,有些板件需要贯穿交接体,该情况下,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交接情况如图12所示,即为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均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计算的方式得到贯穿交接体中槽位置,以实现自动化确定槽位置,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装置1300,如图13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301,用于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
构建模块1302,用于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所述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匹配模块1303,用于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计算模块1304,用于在基于所述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所述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模型为板件拼接模型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所述目标模型中板件的旋转操作结果,将所述目标模型旋转至相应位置;
按照所述目标模型在所述相应位置的板面朝向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目标模型中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模型为商品模型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模型在房间中的摆放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模型的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
基于所述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立方体模型各个朝向的板面定义;
基于所述立方体模型各个朝向的板面定义,确定所述目标模型内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其中,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的朝向的含义与所述立方体模型各个朝向的含义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
展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中包括以下用于描述所述需求状态的至少一项:针对交接面不足板厚情况是否要求输出的第一设置项、针对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二设置项、针对贯穿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三设置项、针对不足板厚的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四设置项;不足板厚情况下交接面和/或交接体的阈值;所述阈值用于控制是否输出的判断条件;
响应于对所述展示操作界面的操作,确定所述需求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板件对中两个板件之间的重合度;
基于所述重合度确定是否与所述需求状态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目标模型获取模块,用于:
从房间布局模型中获取多个待处理模型;
响应于对商品真分类的设置结果,从所述多个待处理模型中过滤掉不属于所述商品真分类的模型,得到剩余的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板件对中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
将所述第一板件上的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第一接触面,投影到所述第二板件上的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接触面上,得到所述第二接触面内的投影外轮廓;
在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范围内求解所述投影外轮廓的最小包围盒;
将所述最小包围盒减去所述投影外轮廓,得到剩余区域;
在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剩余区域的情况下,对各剩余区域分别求取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将所述最小包围盒减去各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得到所述交接面;
其中,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中在交接面延展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板厚,在垂直所述交接面延展方向的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剩余区域的最小包围盒在垂直所述交接面延展方向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板件对中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以及第一板件中切割第二板件的第一面标记和第二面标记,以及第二板件中切割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面标记和第四面标记;
采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范围以及所述第二面标记的板面范围切割所述第二板件,确定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标记的板面是否切割到所述第二板件;以及,
采用所述第三面标记的板面范围以及所述第四面标记的板面范围切割所述第一板件,确定所述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所述第四面标记的板面是否切割到所述第一板件;
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未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属于未足板厚的交接体;
确定所述未足板厚的交接体的多个顶点坐标,作为所述交接体的参数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贯穿交接体确定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均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属于贯穿交接体。
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的各模块、子模块\单元的具体功能和示例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图1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1410和处理器1420,存储器1410内存储有可在处理器14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410和处理器14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410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430,用于与外界设备进行通信,进行数据交互传输。
如果存储器1410、处理器1420和通信接口1430独立实现,则存储器1410、处理器1420和通信接口1430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该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1410、处理器1420及通信接口1430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则存储器1410、处理器1420及通信接口1430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应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值得说明的是,处理器可以是支持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架构的处理器。
进一步地,可选的,上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D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据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蓝牙、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值得注意的是,本公开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换句话说,可以是非瞬时性存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
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所述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基于所述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所述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包括:
在所述目标模型为板件拼接模型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所述目标模型中板件的旋转操作结果,将所述目标模型旋转至相应位置;
按照所述目标模型在所述相应位置的板面朝向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目标模型中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包括:
在所述目标模型为商品模型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模型在房间中的摆放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模型的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
基于所述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中各个方向的板面定义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的板面定义;
基于所述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的板面定义,确定所述目标模型内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其中,各个板件的板面标记的朝向的含义与所述立方体模型的各个朝向的含义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展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中包括以下用于描述所述需求状态的至少一项:针对交接面不足板厚情况是否要求输出的第一设置项、针对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二设置项、针对贯穿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三设置项、针对不足板厚的交接体是否输出的第四设置项;不足板厚情况下交接面和/或交接体的阈值;所述阈值用于控制是否输出的判断条件;
响应于对所述展示操作界面的操作,确定所述需求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板件对中两个板件之间的重合度;
基于所述重合度确定是否与所述需求状态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房间布局模型中获取多个待处理模型;
响应于对商品真分类的设置结果,从所述多个待处理模型中过滤掉不属于所述商品真分类的模型,得到剩余的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包括:
确定所述板件对中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
将所述第一板件上的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第一接触面,投影到所述第二板件上的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接触面上,得到所述第二接触面内的投影外轮廓;
在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范围内求解所述投影外轮廓的最小包围盒;
将所述最小包围盒减去所述投影外轮廓,得到剩余区域;
在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剩余区域的情况下,对各剩余区域分别求取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将所述最小包围盒减去各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得到所述交接面;
其中,剩余区域的待裁剪矩形包围盒中在交接面延展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板厚,在垂直所述交接面延展方向的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剩余区域的最小包围盒在垂直所述交接面延展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体,包括:
确定所述板件对中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以及第一板件中切割第二板件的第一面标记和第二面标记,以及第二板件中切割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面标记和第四面标记;
采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范围以及所述第二面标记的板面范围切割所述第二板件,确定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标记的板面是否切割到所述第二板件;以及,
采用所述第三面标记的板面范围以及所述第四面标记的板面范围切割所述第一板件,确定所述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所述第四面标记的板面是否切割到所述第一板件;
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未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属于未足板厚的交接体;
确定所述未足板厚的交接体的多个顶点坐标,作为所述交接体的参数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面标记的板面、第二面标记的板面、第三面标记的板面和第四面标记的板面中的任一面均切割到对应板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属于贯穿交接体。
10.一种家装模型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建模方向模型,分析目标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所述建模方向模型标记所述目标模型内板件的各个板面,得到各个板面的板面标记;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各板件的板面标记,识别所述目标模型中的相邻板件以构建板件对;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板件对的拼接状态与需求状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计算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匹配结果确定需要处理所述板件对的情况,计算所述板件对之间的交接面和/或交接体。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775579.2A CN118334295B (zh) | 2024-06-17 | 2024-06-17 | 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775579.2A CN118334295B (zh) | 2024-06-17 | 2024-06-17 | 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34295A true CN118334295A (zh) | 2024-07-12 |
CN118334295B CN118334295B (zh) | 2024-08-27 |
Family
ID=91771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775579.2A Active CN118334295B (zh) | 2024-06-17 | 2024-06-17 | 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334295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39081A (zh) * | 2020-04-24 | 2020-08-14 | 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板件标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CN112652071A (zh) * | 2021-01-06 | 2021-04-13 |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 外轮廓点标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950764A (zh) * | 2021-03-05 | 2021-06-11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平面套图的三维建模方法及三维建模装置 |
CN113240785A (zh) * | 2021-04-13 | 2021-08-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相机联合快速光线追踪方法、系统及应用 |
WO2022141887A1 (zh) * | 2020-12-31 | 2022-07-07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家装平面自动设计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842139A (zh) * | 2022-04-15 | 2022-08-02 | 西安翻译学院 | 一种基于空间分析的建筑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方法 |
CN116912450A (zh) * | 2023-07-27 | 2023-10-20 | 每平每屋(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模型管理系统、模型数据库构建方法及参数调整方法 |
CN117371076A (zh) * | 2023-11-01 | 2024-01-09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家装模型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574498A (zh) * | 2023-11-14 | 2024-02-20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家装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726405A (zh) * | 2023-12-18 | 2024-03-19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页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4
- 2024-06-17 CN CN202410775579.2A patent/CN1183342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39081A (zh) * | 2020-04-24 | 2020-08-14 | 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板件标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WO2022141887A1 (zh) * | 2020-12-31 | 2022-07-07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家装平面自动设计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652071A (zh) * | 2021-01-06 | 2021-04-13 |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 外轮廓点标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950764A (zh) * | 2021-03-05 | 2021-06-11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平面套图的三维建模方法及三维建模装置 |
CN113240785A (zh) * | 2021-04-13 | 2021-08-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相机联合快速光线追踪方法、系统及应用 |
CN114842139A (zh) * | 2022-04-15 | 2022-08-02 | 西安翻译学院 | 一种基于空间分析的建筑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方法 |
CN116912450A (zh) * | 2023-07-27 | 2023-10-20 | 每平每屋(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模型管理系统、模型数据库构建方法及参数调整方法 |
CN117371076A (zh) * | 2023-11-01 | 2024-01-09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家装模型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574498A (zh) * | 2023-11-14 | 2024-02-20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家装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726405A (zh) * | 2023-12-18 | 2024-03-19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页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EO, HWAN等: "Nonwearable Gaze Tracking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ome Appliance", 《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12 November 2014 (2014-11-12) * |
曹开臣;: "一种基于可重用模型组件的战场目标信源建模方法", 电讯技术, no. 07, 28 July 2017 (2017-07-2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34295B (zh) | 2024-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483448B1 (ko) | 판금 가공 통합 지원 장치 | |
US7327869B2 (en) | Computer aided quality assurance software system | |
US801497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custom design of a storage assembly | |
US2002002639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product cost | |
CN111783562B (zh) | 智能审图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20230015599A1 (en) | Data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054537A1 (en) | Business variable optimization for manufacture or supply of designed products | |
CN116542456B (zh) | 一种智能派单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10235009B1 (en) | Product variable optimization for manufacture or supply of designed products | |
CN118334295B (zh) | 家装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11080A (zh) | 订单检测修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9918717B (zh) | 基于bim软件的bim构件生成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装置 | |
US20040148230A1 (en) | Sheet metal equipment sales method and system therefor | |
US11868325B2 (en) | Data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4266618A (zh) | 家具的生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297647A (zh) | 定制化产品的辅助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4064924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machine vision tunnels | |
GB2625973A (en) | Design assistance system and design assistance method | |
US10620813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system specifications for HVAC components | |
JP2023168193A (ja) | 学習モデル | |
Thilak et al. | Computer-aided tolerance chain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tolerance allocation | |
CN113806850A (zh) | 地产产品数字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23167502A (ja) | 学習モデルの生成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US20210373536A1 (en) | Building And Tracking Of A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 |
CN111241705A (zh) | 连开门的加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