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63689A -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Google Patents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63689A CN118263689A CN202211677793.1A CN202211677793A CN118263689A CN 118263689 A CN118263689 A CN 118263689A CN 202211677793 A CN202211677793 A CN 202211677793A CN 118263689 A CN118263689 A CN 1182636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phase
- sliding
- phase shifter
- phase sh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9 fusion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9 mel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Waveguide Switches, Polarizers, And Phase Shifter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及基站天线,其中,该移相器包括腔体、第一移相组件和第二移相组件,腔体的至少部分部位为金属材料;第一移相组件连接于腔体,且第一移相组件通过腔体上的金属部分接地,第一移相组件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第二移相组件滑动设置于腔体内,且与第一移相组件耦合连接。本申请通过使移相器的腔体的至少部分部位采用的是金属材料,使第一移相组件能够通过腔体上的金属材料部位实现接地,从而无需在腔体内额外布置接地装置,从而简化了移相器的结构,使腔体具有较小的体积即能够满足对第一移相组件和第二移相组件等部件的布置要求,提升了集成度,有利于实现移相器小型化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下,实现移相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对基站天线小型化、高增益的需要越来越强烈。移相器作为基站天线的核心部件,对基站天线实现电下倾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当前移相器技术中,主要有物理移相器和介质移相器。其中,物理移相器通过滑动耦合装置,改变带线的物理长度实现相位改变。但传统的物理移相器往往具有体积大、不易集成等特点,所以亟需一款小型化、易集成的移相器来满足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相器及基站天线,以解决上述现有移相器体积大、不易集成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其中,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的至少部分部位为金属材料;
第一移相组件,所述第一移相组件连接于所述腔体,且所述第一移相组件通过所述腔体上的金属部分接地,所述第一移相组件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第二移相组件,所述第二移相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移相组件耦合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移相器,通过使移相器的腔体的至少部分部位采用的是金属材料,使第一移相组件能够通过腔体上的金属材料部位实现接地,从而无需在腔体内额外布置接地装置,从而简化了移相器的结构,使腔体具有较小的体积即能够满足对第一移相组件和第二移相组件等部件的布置要求,提升了集成度,有利于实现移相器小型化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下,实现移相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分别位于所述腔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从而可以从腔体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进行布线,使布线操作更方便,更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腔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和/或所述底板的金属部分电性耦合连接。
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围合形成槽状结构,即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可以用于布置第一移相组件和第二移相组件,且该槽状结构在远离底板的一端具有开口,通过开口处可以将第一移相组件、第二移相组件等部件安装至腔体中,同时也便于拆卸维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移相组件包括第一移相段和第二移相段,所述第一移相段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翻边电性耦合连接,所述第二移相段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翻边电性耦合连接;所述第一移相段和所述第二移相段中的一者设置有所述输入端口,另一者设置有所述输出端口。
其中,该第一移相段和第二移相段可以为金属带线,金属带线与腔体之间填充空气介质,使第一移相段和第二移相段构成空气微带线,相对于普通微带线而言,空气微带线具有更小的损耗,例如,如果普通微带线的差损为1,则相同长度、相同材质条件下的空气微带线的差损小于1,使线性更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一移相组件连接,使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与所述腔体耦合连接。
其中,该第一连接件可以为介质块,体积较小,可以固定在腔体内壁和第一移相组件之间的设定的适当的位置,在实现腔体和第一移相组件连接固定的同时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可以使第一移相组件和腔体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使第一移相组件构成空气微带线,减小损耗有利于实现低损耗移相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移相组件卡接于所述卡槽中。通过采用卡接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对第一移相组件固定的可靠性,又可以便于第一移相组件的拆装维护,便于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移相组件包括滑动介质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腔体,所述滑动介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介质与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位置对齐。该第二连接件能够实现对滑动介质的支撑,保证滑动介质能够在第一移相段和第二移相段之间稳定移动,实现相位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中设置有通孔,所述滑动介质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介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滑动介质可以被容纳在通孔中,该通孔一方面能够为滑动介质提供稳定支撑,同时还能够提供滑动介质移动的空间,且通过设置滑槽,能够为滑动介质的滑动提供导向,保证滑动介质能够稳定的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动介质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端,使所述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成U形;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壁上相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通过使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从而能够保证滑动介质滑动的平稳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移相组件还包括介质拉杆,所述介质拉杆与所述滑动介质相连。该介质拉杆可以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运动,并能够带动滑动介质同步运动,实现限位调节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料为塑料、橡胶或硅胶。一方面可以实现滑动介质和第一移相组件之间的绝缘,另一方面相对于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柔性,能够保护结构部件,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轻量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钉、铆钉连接于所述腔体,或者通过热熔工艺连接于所述腔体,从而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与腔体之间固定的可靠性,使第二连接件能够对滑动介质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滑动介质相对于第二连接件滑动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移相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和第一移相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和第一移相组件配合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和第一移相组件配合的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相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相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天线阵列;
102-反射板;
103-移相网络;
104-合路器或滤波器;
105-接头;
106-天线罩;
1-腔体;
11-第一侧板;
12-第二侧板;
13-底板;
14-开口;
15-翻边;
2-第一移相组件;
21-第一移相段;
211-输入端口;
212-第一部分;
213-第二部分;
214第三部分;
22-第二移相段;
221-输出端口;
3-第二移相组件;
31-滑动介质;
311-第一滑动部;
312-第二滑动部;
313-连接部;
32-第二连接件;
321-通孔;
322-滑槽;
33-介质拉杆;
4-第一连接件;
41-卡槽。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移相器作为基站天线的核心部件,对基站天线实现电下倾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当前移相器技术中,主要有物理移相器和介质移相器。其中,物理移相器通常包括腔体1和滑动耦合装置等,腔体1四周封闭,能够将滑动耦合装置封闭在其中,通过滑动耦合装置,改变带线的物理长度实现相位改变。传统移相器的腔体1通常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需要额外布置接地装置来实现接地,这需要占用腔体1内额外的空间,导致周围带线及滑动耦合装置不易装配,有时需要设计较大体积的腔体1才能满足内部部件的装配要求,不利于小型化。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其可以应用于基站天线。该基站天线可以应用于雷达、广播和通信等领域。该基站天线包括天线阵列101、反射板102、移相网络103、合路器或滤波器104、接头105和天线罩106组成。天线阵列101通过由移相网络103和合路器或滤波器104组成的馈电网络,以接收或发射射频信号。馈电网络能够将射频信号按照一定的幅度、相位馈送到天线阵列101,或者将天线阵列10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按照一定的幅度、相位通过天线接头105发送到基站系统的信号处理单元。天线罩106可以保护内部组件免受外部环境中电磁干扰和外部异物损坏等风险。
其中,上述移相网络103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该移相器包括腔体1、第一移相组件2和第二移相组件3,其中,腔体1的至少部分部位为金属材料,第一移相组件2连接于腔体1,且第一移相组件2通过腔体1上的金属部分接地,第一移相组件2包括输入端口211和输出端口221;第二移相组件3滑动设置于腔体1内,且与第一移相组件2耦合连接。
其中,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1和第一移相组件2配合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1和第一移相组件2配合的俯视图,参照图3和图4,第一移相组件2与腔体1相对固定,作为信号传输的主线路,第一移相组件2具有输入端口211和输出端口221,信号可以从输入端口211输入,通过第二移相组件3相对于第一移相组件2的移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长度,实现输出端口221的相位调节,并能够从输出端口221输出信号。
本实施例中,移相器的腔体1的至少部分部位采用的是金属材料,使第一移相组件2能够通过腔体1上的金属材料部位实现接地,从而无需在腔体1内额外布置接地装置,从而简化了移相器的结构,使腔体1具有较小的体积即能够满足对第一移相组件2和第二移相组件3等部件的布置要求,提升了集成度,有利于实现移相器小型化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下,实现移相功能。
其中,腔体1的至少部分部位为金属材料,具体可以是腔体1的全部均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铜、铝等,从而可以便于腔体1的加工制造。当然,也可以是腔体1的一部分部位采用的是金属材料,而其余部位采用的是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重量小于金属材料的重量,通过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搭配,可以在实现通过腔体1接地的前提下,也能够实现腔体1的轻量化。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1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腔体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分别连接于底板13相对的两端,第一侧板11远离底板13的一端与第二侧板12远离底板13的一端之间形成开口14;第一移相组件2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和/或所述底板13的金属部分电性耦合连接。
其中,参照图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13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第一移相组件2通过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13实现接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可以对称设置于底板13的两端,使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13围合形成槽状结构,即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13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可以用于布置第一移相组件2和第二移相组件3,且该槽状结构在远离底板13的一端具有开口14,通过开口14处可以将第一移相组件2、第二移相组件3等部件安装至腔体1中,同时也便于拆卸维护。
此外,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分别与底板13之间成一定的角度,例如成锐角、直角或钝角,第一侧板11和底板13之间的角度与第二侧板12与底板13之间的角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从而可以改变腔体1内空间的大小及腔体1的形状,使腔体1更能够与周围环境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与底板13垂直,形成一种U形结构,从而便于第一移相组件2和第二移相组件3的安装,同时便于调试第一移相组件2和第二移相组件3的配合状态,保证移相功能的稳定实现。
其中,该腔体1可以采用一块钣金件通过折弯工艺形成,从而可以方便腔体1的加工制造。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腔体1和第一移相组件2配合的侧视图,参照图6和图7,腔体1也可以包括底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可以连接于底板13上相对的两端,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远离底板13的一端均具有翻边15,第一侧板11的翻边15向第二侧板12的方向弯折,第二侧板12的翻边15向第一侧板11的方向弯折,且第一侧板11的翻边15和第二侧板12的翻边15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开口14,通过开口14处可以便于第一移相组件2和第二移相组件3的拆装。翻边15也可以为金属材料,能够屏蔽周围天线振子辐射的能量进入腔体1内而产生谐振,影响天线辐射性能。其中,参照图7,第一移相组件2可以与腔体1的侧板、底板13和翻边15电性耦合,实现接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3和图4,输入端口211和输出端口221分别位于腔体1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该腔体1为细长结构,可以理解,这种细长结构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其中,沿其长度方向,腔体1内的空间贯通两端,第一移相组件2的输入端口211和输出端口221可以分别位于腔体1的两端,从而可以从腔体1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口211和输出端口221进行布线,使布线操作更方便,更灵活。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3和图4,第一移相组件2包括第一移相段21和第二移相段22,第一移相段21与第一侧板11和所述底板13和/或所述翻边15电性耦合连接,第二移相段22与第二侧板12和所述底板13和/或所述翻边15电性耦合连接;第一移相段21和第二移相段22中的一者设置有输入端口211,另一者设置有输出端口221。具体可以是第一移相段21设置有输入端口211,第二移相段22设置有输出端口221,当然,也可以是第一移相段21设置有输出端口221,第二移相段22设置有输入端口211。
参照图4,该第一移相段21和第二移相段22可以为金属带线,其形状具体可以为长条状的薄片结构,第一移相段21和第二移相段22与腔体1并无直接接触,可以采用耦合的方式与腔体1的金属材料部分电性连接,实现接地,此种结构下,金属带线与腔体1之间填充空气介质,使第一移相段21和第二移相段22构成空气微带线,相对于普通微带线而言,空气微带线具有更小的损耗,例如,如果普通微带线的差损为1,则相同长度、相同材质条件下的空气微带线的差损小于1,使线性更优。
其中,在腔体1长度方向上,第一移相段21向腔体1的一端延伸,第二移相段22向腔体1的另一端延伸,从而可以使输入端口211和输出端口221分别为腔体1的两端,能够使布线更灵活、更方便。
具体地,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相段21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第一移相段21包括第一部分212和第二部分213,第一部分212与第一侧板11耦合,第二部分213与底板13耦合,从而可以利用腔体1的金属壁板实现第一移相段21的灵活布置。第二移相段22与第一移相段21的布置方式可以与第一移相段2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相段21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和图9,第一移相段21还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12、第二部分213和第三部分214,第三部分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212和第二部分213相连,第一部分212与底板13耦合,第二部分213与翻边15耦合,第三部分214与侧板耦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第一移相段21的灵活布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3和图4,移相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与腔体1和第一移相组件2连接,使第一移相组件2与腔体1耦合连接。
该第一连接件4可以为介质块,体积较小,可以固定在腔体1内壁和第一移相组件2之间的设定的适当的位置,在实现腔体1和第一移相组件2连接固定的同时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4,可以使第一移相组件2和腔体1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使第一移相组件2构成空气微带线,减小损耗有利于实现低损耗移相器。
具体地,图10为第一连接件4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第一连接件4可以设置有卡槽41,第一移相组件2可以卡接于卡槽41中。通过采用卡接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对第一移相组件2固定的可靠性,又可以便于第一移相组件2的拆装维护,便于操作。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相组件2可以是塑料件上电镀有金属层的结构,金属层作为移相器的主线路,金属层的端部可以连接有输入端口211或输出端口221。塑料件可以连接于腔体1,金属层位于塑料件上腔体1的位置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1,第二移相组件3包括滑动介质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2连接于腔体1,滑动介质31与第二连接件32滑动连接,滑动介质31与第一移相组件2位置对齐。其中,滑动介质31上可以设置有金属部分,也可以是滑动介质31包括非金属部分和金属部分,并通过连接件使非金属部分和金属部分连接,以实现在滑动介质31移动时,能够使金属部分同步移动,实现移相。
其中,该第二连接件32为绝缘材料,能够阻隔在滑动介质31和第一移相组件2之间,实现滑动介质31与第一移相组件2的耦合连接。由于滑动介质31与第一移相组件2对齐的部分耦合,当滑动介质31相对于第二连接件32移动至不同的位置时,可以改变滑动介质31与第一移相组件2之间的耦合量,从而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长度,实现了各个输出端口221的相位调节。
其中,该第二连接件32可以通过螺钉、铆钉连接于腔体1,或者通过热熔工艺连接于腔体1,从而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32与腔体1之间固定的可靠性,使第二连接件32能够对滑动介质31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滑动介质31相对于第二连接件32滑动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第二连接件32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橡胶或硅胶,一方面可以实现滑动介质31和第一移相组件2之间的绝缘,另一方面相对于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柔性,能够保护结构部件,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轻量化。当然,该第二连接件32还可以为其它绝缘性的材料,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32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第二连接件32中设置有通孔321,滑动介质31穿设于通孔321中,第二连接件32的内壁设置有滑槽322,具体地,该滑槽322可以设置于腔体1的底板13,也可以设置于腔体1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滑动介质31能够与滑槽322滑动连接。
该第二连接件32为中空结构,滑动介质31可以被容纳在通孔321中,该通孔321一方面能够为滑动介质31提供稳定支撑,同时还能够提供滑动介质31移动的空间,且通过设置滑槽322,能够为滑动介质31的滑动提供导向,保证滑动介质31能够稳定的滑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介质31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滑动介质31包括第一滑动部311、第二滑动部312和连接部313,第一滑动部311和第二滑动部312分别连接于连接部313相对的两端,使第一滑动部311、第二滑动部312和连接部313围合成U形;第一滑动部311和第二滑动部312分别与第二连接件32的内壁上相应的滑槽322滑动连接。
其中,第二连接件3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在腔体1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第二连接件32的两侧壁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滑槽322,从而使第一滑动部311和第二滑动部312能够与对应的滑槽322滑动连接,从而能够保证滑动介质31滑动的平稳性。第一滑动部311与第一侧板11上的第一移相段21耦合,第二滑动部312与第二侧板12上的第二移相段22耦合,通过第一滑动部311和第二滑动部312的移动,可以改变第一滑动部311与第一移相段21的耦合量,以及改变第二滑动部312与第二移相段22的耦合量,从而改变电长度,实现相位调节。其中,参照图12,该第一滑动部311和第二滑动部312的耦合面可以相互平行,使滑动介质31形成立体结构。此外,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图1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介质31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第一滑动部311和第二滑动部312的耦合面可以共面,使滑动介质31形成平面结构。滑动介质3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第一移相组件2的布置形式而设计,使第一滑动介质31、第二滑动介质31能够与第一移相组件2有效耦合,实现移相功能。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1,第二移相组件3还包括介质拉杆33,介质拉杆33与滑动介质31相连。该介质拉杆33可以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运动,并能够带动滑动介质31同步运动,实现限位调节功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的至少部分部位为金属材料;
第一移相组件,所述第一移相组件连接于所述腔体,且所述第一移相组件通过所述腔体上的金属部分接地,所述第一移相组件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第二移相组件,所述第二移相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移相组件耦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分别位于所述腔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形成开口;
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和/或所述底板的金属部分电性耦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具有翻边,两个所述翻边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与所述翻边的金属部分电性耦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相组件包括第一移相段和第二移相段,所述第一移相段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翻边电性耦合连接,所述第二移相段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翻边电性耦合连接;
所述第一移相段和所述第二移相段中的一者设置有所述输入端口,另一者设置有所述输出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一移相组件连接,使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与所述腔体耦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移相组件卡接于所述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相组件包括滑动介质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腔体,所述滑动介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介质与所述第一移相组件位置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中设置有通孔,所述滑动介质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介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介质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端,使所述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成U形;
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壁上相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相组件还包括介质拉杆,所述介质拉杆与所述滑动介质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料为塑料、橡胶或硅胶。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钉、铆钉连接于所述腔体,或者通过热熔工艺连接于所述腔体。
14.一种基站天线,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77793.1A CN118263689A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PCT/CN2023/136080 WO2024140029A1 (zh) | 2022-12-26 | 2023-12-04 |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77793.1A CN118263689A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63689A true CN118263689A (zh) | 2024-06-28 |
Family
ID=91601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77793.1A Pending CN118263689A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63689A (zh) |
WO (1) | WO202414002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0747B (zh) * | 2012-11-30 | 2015-01-14 |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移相器及天线装置 |
CN203180015U (zh) * | 2012-12-18 | 2013-09-04 | 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 | 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 |
CN104269647B (zh) * | 2014-09-09 | 2017-12-22 |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相器 |
CN106207320B (zh) * | 2015-04-29 | 2019-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相器和天线 |
CN212162087U (zh) * | 2020-06-04 | 2020-12-15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移相馈电装置和移相器 |
CN113889720B (zh) * | 2021-11-08 | 2022-09-20 | 华南理工大学 | 移相装置、天线及基站 |
-
2022
- 2022-12-26 CN CN202211677793.1A patent/CN11826368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2-04 WO PCT/CN2023/136080 patent/WO2024140029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40029A1 (zh) | 2024-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093260A1 (en) | Feed Network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 |
EP1158604B1 (en) | Antenna, antenna device, and radio equipment | |
US8907744B2 (en) | Multi-line phase shifter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bile plate in slideable engagement to provide vertical beam-tilt | |
CN110931987B (zh) | 移相馈电装置、辐射阵列及大规模阵列天线 | |
CN111585024B (zh) | 介质移相器及5g基站天线 | |
US9559418B2 (en) | Phase shifter having dielectric members inserted into a movable support frame | |
CN211605391U (zh) | 一种基站天线 | |
CN110783666A (zh) | 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 |
CN111864349B (zh)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方法 | |
CA2298326A1 (en) | Ultrawide bandwidth electromechanical phase shifter | |
CN118263689A (zh) |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
CN111180838B (zh) | 移相器单元、移相器及天线 | |
CN212412206U (zh) | 馈电网络、天线系统及基站 | |
CN212162083U (zh) | 小型化天线 | |
CN115207589A (zh) | 耦合装置及制造方法、波导天线、雷达、终端、pcb | |
CN210956929U (zh) | 天线及移相器 | |
EP3916913B1 (en) | Calibr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a communication assembly | |
CN113241506A (zh) | 腔体介质滑动式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 |
CN115810887A (zh) | 用于腔体移相器的壳体、腔体移相器和基站天线 | |
CN219874050U (zh) | 移相器及天线 | |
US20230344146A1 (en) | Feed stripline, phase shifter, array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 |
CN116404408A (zh) | 基站天线 | |
CN220324705U (zh) | Sub6G天线结构 | |
WO2022126662A1 (zh) | 天线及基站 | |
US20240275067A1 (en) |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