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215600A -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15600A
CN118215600A CN202280067029.4A CN202280067029A CN118215600A CN 118215600 A CN118215600 A CN 118215600A CN 202280067029 A CN202280067029 A CN 202280067029A CN 118215600 A CN118215600 A CN 118215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switch
mode
volt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7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多蒂尔
C·劳伦特
L·多尔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filed Critical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821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15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1Resonant DC/D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1Half-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3Full-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10Temporary overload
    • B60L2260/16Temporary overload of electrical drive trains
    • B60L2260/165Temporary overload of electrical drive trains of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该车辆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电池(10),该电系统包括电充电器(20)和微控制器(40),该电充电器旨在一方面连接到所述电池(10)且另一方面连接到车辆外部并且供应AC电压的电网络或者连接到电设备,该充电器(20)能够从外部电网络对电池(10)进行充电或者允许电池(10)向所述设备供电,充电器(20)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和转换器(22)。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车载充电器和微控制器的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电系统,以及由所述电系统实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正如已知的,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包括能够供应电力的电池,以便为安装在车辆内或车辆外部的电设备和车辆的电机供电。
车辆还包括连接到电池的车载充电器,更通常称为OBC(“On-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器)。当车载充电器也连接到电设备时,该车载充电器允许将由电池供应的DC电压转换为AC电压,以便为其所连接到的电设备供电。此外,车载充电器还可以连接到电力供应网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该车载充电器允许将由该网络供应的AC电压转换为DC电压,以便对电池再充电。
正如已知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PFC)、DC-DC电流转换器、并联连接在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与电流转换器之间的链接电容器以及能够控制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的微控制器。
例如,当电池充电时,功率因数校正器是车载充电器的能够将由车辆外部的电网络供应的AC电压转换为设定在400至800V之间的DC电压的元件。链接电容器允许消除由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供应的DC电压中的残余振荡。于是,DC-DC转换器能够将由该电容器平滑的DC电压转换为另外的DC电压值,所述另外的DC电压值的范围在大约200至400V之间,其能够对电池充电。
尤其地,微控制器能够控制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因此,例如,微控制器控制校正器电路,以便设定由校正器电路供应的DC电压值并且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设定在400至800V之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链接电容器必须适于承受范围从400至800V的高电压。然而,电容器越适于承受高电压,其就变得越昂贵且体积大。
类似地,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和DC-DC转换器的各种电子部件也必须适于承受高达800V的电压以免被损坏。
此外,当由转换器或校正器电路供应的电压是高的时,尤其是高于600V时,在车载充电器中发生发热,这会导致大约1%至3%的效率损失。必须增加冷却装置以便耗散所发出的热并且从而防止损坏车载充电器的电子部件。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方案来至少部分克服这些缺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所述车辆包括电源电池,所述电系统包括充电器和微控制器,所述充电器一方面连接到所述电池且另一方面连接到车辆外部的供应AC电压的电网络或连接到电设备,所述充电器能够从外部电网络对电池进行充电或允许电池向所述设备供电,所述充电器包括:
a.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能够将AC电压转换成DC电压;
b.DC-DC电压转换器,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连接在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与电池之间并且能够将DC电压转换成另外的DC电压,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包括第一H桥和第二H桥,每个H桥包括四个开关,第一开关连接在高点与中点之间,第二开关连接在中点与低点之间,第三开关连接在高点与第二中点之间,并且第四开关连接在第二中点与低点之间,电压转换器还包括电连接第一H桥和第二H桥的变压器,每个H桥能够在如下模式中操作:
i.第一操作模式,在第一操作模式中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同时断开和闭合,与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相反,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同时断开和闭合;
ii.第二操作模式,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第四开关始终闭合,第三开关始终断开,并且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交替断开和闭合;
微控制器被配置用于:
1.通过向每个开关传输由频率表征的命令信号来命令DC-DC电压转换器的第一桥和第二桥的每个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其中命令信号的高状态用于命令开关的闭合,并且命令信号的低状态用于命令开关的断开;
2.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用于第一桥或第二桥的从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二操作模式的请求时:
i.向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四开关传输闭合命令并且向第三开关传输断开命令;
ii.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一最大频率值;
i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二活动操作模式并且启用第一操作模式;
3.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用于第一桥或第二桥的从第二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一操作模式的请求时:
i.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第一桥或第二桥的每个开关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二最大频率值;
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一活动操作模式并且启用第二操作模式。
因此,有利地,功率变化功能由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的转换器来提供。此外,在改变操作模式之前增加每个命令信号的频率允许DC-DC电压转换器在操作模式随后将被改变时更快地达到期望的频率。因此,这允许DC-DC电压转换器对功率需求的快速变化具有更迅速的响应,并且避免了链路电容器的电压的显著变化。以这种方式,这保护了车载充电器的电子部件免受所述车载充电器中的过电压和过热问题的影响。
优选地,车载充电器包括连接在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与DC-DC电压转换器之间的链接电容器,该链接电容器能够衰减在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与DC-DC电压转换器之间供应的电压的残余振荡。
有利地,该转换器包括:
a.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每个绕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b.第一谐振电路,该第一谐振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和线圈,第一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电连接到第一桥的第一中点,并且第一谐振电路的线圈电连接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子;
c.第二谐振电路,该第二谐振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和线圈,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电连接到第二桥的第一中点,并且第二谐振电路的线圈电连接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子。
因此,电系统允许第一和第二谐振电路的电容器端子处的电压在改变操作模式之前立即返回到其平均电压值。因此,当在改变操作模式后重新启动时,这避免了必须在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开关的端子处施加高电压,这会损坏所述开关。
有利地,第一频率范围限定命令信号的如下的成组频率:对于该成组频率,第一桥或第二桥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第二频率范围限定命令信号的如下的成组频率:对于该成组频率,第一桥或第二桥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其中第一最大频率值等于第二操作模式的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并且第二最大频率值等于第一操作模式的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
甚至更优选地,转换器包括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并联连接的附加线圈。尤其地,附加线圈可以在变压器的内部或外部。当附加线圈在变压器外部时,转换器对应于CLLLC型谐振DC-DC电压转换器。
有利地,每个开关指示(désigner)MOSFET或双极晶体管。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电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启用用于如上所述的机动车辆的电系统的转换器的操作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微控制器实施,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用于第一桥或第二桥的从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二操作模式的请求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向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四开关传输闭合命令并且向第三开关传输断开命令;
ii)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确定的第一最大频率值;
i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二操作模式并且启用第一操作模式。
优选地,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用于第一桥或第二桥的从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二操作模式的请求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第一桥或第二桥的每个开关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二最大频率值;
b.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第一桥或第二桥的第一操作模式并且启用第二操作模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组程序代码指令,所述程序代码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配置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实施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和优点将在阅读以下描述后而变得更加明显显而易见。该描述纯粹是说明性的并且应当参考附图来阅读,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电系统的充电器转换器的电子电路;
图3示意性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车辆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实施例。该车辆尤其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并且尤其包括能够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以便使车辆的车轮开始旋转的电机。因此,电机对应于车辆的电动推进马达。
参考图1,车辆还包括电源电池10和电系统,电系统包括车载充电器20和微控制器40。
电池10
尤其地,电源电池10能够在放电模式中操作,在该放电模式中,电池10向安装在车辆中的设备或向车辆外部的可连接到电池10的其他设备或向电机供应能量。
电池10还能够可在充电模式中操作,在该充电模式中,电池10能够基于由电连接到电池10的电网络供应的电能进行充电。
例如,电池10的电压可设定在400V或800V之间
充电器20
充电器20(以OBC(车载充电器)而更为熟知)一方面连接到电池10且另一方面连接到安装在车辆内或车辆外部的至少一项设备,或者连接到能够供应AC电压的电网络。
充电器20被称为“双向”充电器。实际上,当充电器20连接到电网络并且电池10在充电状态中操作时,充电器20尤其能够将由电网络供应的AC电压转换成能够对电池10充电的DC电压。此外,当电设备连接到充电器20时,电池10在放电状态中操作,充电器20能够将由电池10供应的DC电压转换成能够为设备供电的AC电压。
更具体地,充电器20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DC-DC电压转换器22和链接电容器C20。转换器22经由有线链路电连接到校正器电路21。此外,链接电容器C20连接在连接校正器电路21和转换器22的有线链路上的分支上。
此外,转换器22适于电连接到电池10并且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适于电连接到车辆的或车辆外部的设备或者连接到电网络。
校正器电路21
仍参考图1,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能够将AC电压VAC转换为DC电压VDC21,并且反之亦然。
转换器22
DC-DC电压转换器22能够将DC电压VDC22转换为另外的DC电压V10。DC电压VDC22与DC电压V10之间的转换比率是可变的,并且尤其地由设定在0.4与1.3之间的范围内的值设定。
链接电容器C20
链接电容器C20能够衰减在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与DC-DC电压转换器22之间供应的DC电压的残余振荡。
例如,当电池10在充电模式中操作时,校正器电路21连接到电网络60。因此,校正器电路21将由电网络供应的AC电压转换成实质上设定为400V的DC电压VDC21。然而,DC电压VDC21具有AC部分,换言之,DC电压VDC21具有例如正或负30V的残余振荡。链接电容器C20允许消除DC电压VDC21的残余振荡。最后,转换器22将没有残余振荡的DC电压VDC22转换成适于对电池10再充电的DC电压V10,例如在220V与465V之间的DC电压。
相反地,当电池10在放电模式中操作时,则这意味着校正器电路21连接到待被供电的电子设备50。转换器22将由电池10供应的DC电压V10转换成另外的DC电压VDC22,例如大约等于400V。由转换器22供应的DC电压VDC22具有交变部分,换言之,DC电压VDC22具有例如正或负30V的残余振荡。链接电容器C20允许消除DC电压VDC22的残余振荡。最后,校正器电路21将实质上设定为400V的没有残余振荡的DC电压VDC21转换成能够向连接到所述校正器电路21的电设备供应电力的AC电压。
因此,施加在链接电容器C20端子处的最大DC电压的值实质上等于或接近400V。根据该DC电压约束来选择链接电容器C20的标称电压。尤其地,链接电容器C20具有至少大于施加到其的最大DC电压的标称电压。优选地,链接电容器C20具有略高于施加到其的最大DC电压的标称电压。因此,由于链接电容器C20的标称电压和施加到其的最大DC电压的值接近,电容器C20并非未被充分利用并且电容器C20能够完全放电或充电。
现将描述转换器22的详细电子结构。转换器22对应于CLLC或CLLLC谐振DC-DC电压转换器。
参考图2,转换器22对应于CLLC谐振DC-DC电压转换器,并且包括变压器Tr、第一H桥(图2中标示为H1)、第二H桥(图2中标示为H2)、第一谐振电路CR1和第二谐振电路CR2。
变压器Tr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每个绕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每个桥H1、H2包括四个开关,第一开关T1连接在高点PH与中点PM1之间,第二开关T2连接在中点PM1与低点PB之间,第三开关T3连接在高点PH与第二中点PM2之间,并且第四开关T4连接在第二中点PM2与低点PB之间。
开关T1、T2、T3、T4可指示任何类型的开关,并且尤其是MOSFET或双极晶体管。
第一谐振电路CR1包括串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C1和线圈L1。类似地,第二谐振电路CR2包括串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C2和线圈L2。
第一谐振电路CR1的谐振电容器C1电连接到第一桥H1的第一中点PM1,并且第一谐振电路CR1的线圈L1电连接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子。
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子电连接到第一桥H1的第二中点PM2。
第二谐振电路CR2的谐振电容器C2电连接到第二桥H2的第一中点PM1,第二谐振电路CR2的线圈L2电连接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子。
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子电连接到第二桥H2的第二中点PM2。
例如,变压器Tr能够在次级绕组的端子之间供应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等于施加在初级绕组的端子之间的电压。输出电压与施加在初级绕组的端子之间的电压之间的1的比率可以被改变。
转换器22还包括与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并联的附加线圈(图中未示出)。附加线圈可以在变压器Tr的内部或外部。当附加线圈在变压器Tr的外部时,转换器22对应于CLLLC型谐振DC-DC电压转换器。
H桥操作模式
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也能够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在该第一模式中,第一开关T1和第四开关T4同时断开和闭合。此外,在第一操作模式中,不同于第一开关T1和第四开关T4,第二开关T2和第三开关T3同时断开和闭合。第一操作模式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全桥”。
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能够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其中第四开关T4始终闭合,第三开关T3始终断开,并且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交替断开。第二操作模式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半桥”。
尤其地,与转换器22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时的电压增益相比,第二操作模式允许降低转换器22的电压增益。
微控制器40
微控制器40连接到充电器20。
微控制器40包括控制器30,且更具体地是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当前情况下,控制器30能够获得在转换器22与电池10之间测量的DC电压V10的值。类似地,控制器30能够获得在校正器电路21与连接到所述校正器电路21的电设备50(或电网络60)之间测量的电压VAC的值。
控制器30还能够接收待被施加在转换器22与电池10之间的电压设定点和/或待被施加在校正器电路21与连接到所述校正器电路21的电设备50之间的电压设定点。
控制器30能够确定每个所测量的值是否对应于所接收的待被施加的电压设定点。
此外,当所测量的值不对应于对应的设定点值时,控制器30被配置成向微控制器40发出至少一条指令,以便改变转换器22的转换比率,使每个所测量的值对应于对应的设定点。由控制器30发出的指令尤其包括控制频率值。
控制器30还能够测量电池10的端子处的电流。
微控制器40能够定期接收由控制器30测量的电池10的端子处的电流值。
微控制器40能够控制转换器22。更具体地,微控制器40能够控制第一桥H1和第二桥H2的每个开关T1、T2、T3、T4的断开和闭合。因此,微控制器40能够控制第一桥H1和第二桥H2的第一操作模式的启用和停用以及第二操作模式的启用和停用。
尤其地,当电池10在充电模式中操作时,微控制器30控制第一桥H1。相反地,当电池10在放电模式中操作时,微控制器40控制第二桥H2。
甚至更具体地,微控制器40尤其使用频率调制方法而能够控制第一桥H1和第二桥H2的每个开关T1、T2、T3、T4的断开和闭合。为此,微控制器40向每个开关T1、T2、T3、T4传输命令信号。每个命令信号由周期性方波信号限定,周期性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尤其为50%。换言之,与开关T1、T2、T3、T4相关的命令信号在“高”状态与“低”状态之间交替,所述“高”状态用于命令所述开关的闭合,所述“低”状态用于命令所述开关的断开。相反的情况也可以,高状态能够命令所述开关的断开,并且低状态能够命令所述开关的闭合。
因此,每个命令信号由频率表征。更具体地,第一频率范围限定命令信号的成组频率(且因此限定开关T1、T2、T3、T4的成组的断开和闭合频率),对于该成组频率,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类似地,第二频率范围限定命令信号的成组频率(且因此限定开关T1、T2、T3、T4的成组的断开和闭合频率),对于该成组频率,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因此,当微控制器40启用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的第一操作模式或第二操作模式时,微控制器40通过从第一频率范围或第二频率范围中选择一值来限定传输到所述桥的开关T1、T2、T3、T4的每个命令信号的频率。
微控制器40能够设定和/或修改每个命令信号的频率。例如,微控制器40被配置成将由控制器30发出的指令中包括的命令频率应用于每个命令信号,以便修改转换器22的转换比率。
此外,微控制器40还可通过向开关T1、T2、T3、T4传输闭合或断开信号来控制开关T1、T2、T3、T4的持续闭合或断开。
微控制器40包括能够实施允许执行这些功能的一组指令的处理器。
方法:
现在将描述由微控制器40实施的用于启用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的操作模式的方法的实施例。
首先,微控制器40确定用于第一桥H1或第二桥H2的从第二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一操作模式的需求,或者反之亦然。
作为示例,在电池10在充电模式中操作且存在用于第一桥H1的从第二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一操作模式的需求的情况下,则该方法包括向第一桥H1的第四开关T4传输闭合命令并且向第三开关T3传输断开命令的步骤E1。
该方法还包括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第一桥H1的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一最大频率值的步骤E2,该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尤其限定在100μs至150μs之间。此外,传输到第一开关T1的命令信号和传输到第二开关T2的命令信号被设定为使得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交替断开和闭合。
尤其地,第一最大频率值可等于第二操作模式的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或者可以是预先限定的值。
于是,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该方法包括停用第一桥H1的第二操作模式并且启用第一操作模式的步骤E3。换言之,微控制器40仅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频率改变到所描述的预先限定的最大频率值后才启用新的操作模式。
作为另外的示例,当微控制器40确定用于第一桥H1的从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二操作模式的需求时,该方法包括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第一桥H1的每个开关T1、T2、T3、T4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二最大频率值的步骤E2'。此外,命令信号被设定为使得第一开关T1和第四开关T4同时断开和闭合,与第一开关T1和第四开关T4相反,第二开关T2和第三开关T3同时断开和闭合。
第二最大频率值尤其等于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或者等于预先限定的值。
于是,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该方法包括停用第一桥H1的第一操作模式并且启用第二操作模式的步骤E3'。至于停用步骤E3,微控制器40仅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频率改变到所描述的预先限定的最大频率值后才启用新的操作模式。
当电池10在放电模式中操作时,该方法也可以类似方式实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命令信号将不会被传输到第二桥H1的开关T1、T2、T3、T4,而是传输到第一桥H2的开关。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电池(10),所述电系统包括电充电器(20)和微控制器(40),所述电充电器旨在一方面连接到所述电池(10)且另一方面连接到车辆外部的供应AC电压的电网络或者连接到电设备,所述充电器(20)能够从外部电网络对所述电池(10)进行充电或者允许所述电池(10)向所述设备供电,充电器(20)包括:
a)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能够将AC电压转换成DC电压;
b)DC-DC电压转换器(22),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与所述电池(10)之间并且能够将DC电压转换成另外的DC电压,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22)包括第一H桥(H1)和第二H桥(H2),每个H桥包括四个开关(T1、T2、T3、T4),第一开关(T1)连接在高点(PH)与中点(PM1)之间,第二开关(T2)连接在所述中点(PM1)与低点(PB)之间,第三开关(T3)连接在所述高点(PH)与第二中点(PM2)之间,并且第四开关(T4)连接在所述第二中点(PM2)与所述低点(PB)之间,所述电压转换器(22)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H桥(H1)和所述第二H桥(H2)的变压器(Tr),每个H桥能够在如下模式中操作:
i.第一操作模式(FB),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开关(T1)和所述第四开关(T4)同时断开和闭合,与所述第一开关(T1)和所述第四开关(T4)相反,所述第二开关(T2)和所述第三开关(T3)同时断开和闭合;
ii.第二操作模式(HB),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中所述第四开关(T4)始终闭合,所述第三开关(T3)始终断开,并且所述第一开关(T1)和所述第二开关(T2)交替断开和闭合;
所述微控制器(40)被配置用于:
1)通过向每个开关(T1、T2、T3、T4)传输由频率表征的命令信号来命令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22)的第一桥(H1)和第二桥(H2)的每个开关(T1、T2、T3、T4)的断开和闭合,其中所述命令信号的高状态用于命令开关的闭合,并且所述命令信号的低状态用于命令开关的断开;
2)当所述微控制器(40)接收到用于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请求时:
i.传输闭合所述第一桥或所述第二桥的第四开关的命令以及断开第三开关的命令;
ii.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所述第一桥或所述第二桥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一最大频率值;
i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所述第一桥或所述第二桥的第二活动操作模式并且启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3)当所述微控制器(40)接收到用于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请求时:
i.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每个开关(T1、T2、T3、T4)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限定的第二最大频率值;
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第一活动操作模式并且启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系统,其中,所述车载充电器(20)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与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22)之间的链接电容器(C20),所述链接电容器能够衰减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21)与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22)之间供应的电压的残余振荡。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中,所述转换器(22)包括:
a)变压器(Tr),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每个绕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b)第一谐振电路(CR1),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C1)和线圈(L1),所述第一谐振电路(CR1)的谐振电容器(C1)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桥(H1)的第一中点(PM1),并且所述第一谐振电路(CR1)的线圈(L1)电连接到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子;
c)第二谐振电路(CR2),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C2)和线圈(L2),所述第二谐振电路(CR2)的谐振电容器(C2)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桥(H2)的第一中点(PM1),并且所述第二谐振电路(CR2)的线圈(L2)电连接到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中,第一频率范围限定所述命令信号的如下的成组频率:对于该成组频率,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第二频率范围限定所述命令信号的如下的成组频率:对于该成组频率,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最大频率值等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最大频率值等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
5.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系统,其中,所述转换器(22)包括与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并联连接的附加线圈。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中,每个开关(T1、T2、T3、T4)指示MOSFET或双极晶体管。
7.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10)和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
8.一种用于启用用于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辆的电系统的转换器(22)的操作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微控制器(40)实施,当所述微控制器(40)接收到用于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请求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向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第四开关(T4)传输(E2)闭合命令并且向第三开关(T3)传输断开命令;
ii)在预先限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确定的第一最大频率值;
i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E3)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并且启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9.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启用方法,当所述微控制器(40)接收到用于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请求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将传输到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每个开关(T1、T2、T3、T4)的命令信号的频率设定(E2')为预先确定的第二最大频率值;
ii.当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已经过去时,停用(E3')所述第一桥(H1)或所述第二桥(H2)的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并且启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组程序代码指令,程序代码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实施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80067029.4A 2021-10-04 2022-09-08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Pending CN1182156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110477A FR3127729A1 (fr) 2021-10-04 2021-10-04 Système électriqu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FRFR2110477 2021-10-04
PCT/EP2022/074966 WO2023057163A1 (fr) 2021-10-04 2022-09-08 Systeme electriqu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15600A true CN118215600A (zh) 2024-06-18

Family

ID=7864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7029.4A Pending CN118215600A (zh) 2021-10-04 2022-09-08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15600A (zh)
FR (1) FR3127729A1 (zh)
WO (1) WO20230571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2390B2 (ja) * 2012-07-30 2015-0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充放電装置
KR101764496B1 (ko) * 2015-11-02 2017-08-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용 능동 정류기와 이를 이용하는 차량 어셈블리 및 그 작동 방법
CN109196768B (zh) * 2016-05-30 2021-01-15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Ac-dc电源转换器及用于该电源转换器的方法
FR3070910B1 (fr) * 2017-09-12 2021-05-07 Valeo Systemes De Controle Moteur Chargeur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convertisseur dc/dc
CN110417267A (zh) * 2018-04-26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和电动车辆
EP3713066A1 (de) * 2019-03-21 2020-09-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Gleichspannungswandler mit einem sekundären schwingkreiskondensator,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gleichspannungswandlers
CN112350607B (zh) * 2019-08-06 2023-10-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双向功率转换的三相电源装置
CN111224555B (zh) * 2020-04-23 2020-08-25 深圳市健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lc谐振变换电路的宽范围输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27729A1 (fr) 2023-04-07
WO2023057163A1 (fr)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92019A1 (en) Vehicle an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power system thereof
US85872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ntrol of a DC/DC power-converter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A2763682C (en) Secondary battery temperature-increas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secondary battery temperature-increasing control method
KR102097130B1 (ko) 비접촉 충전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전기 차량 배터리의 충전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2403891B (zh) Dc-dc转换器
JP2003061209A (ja) 車両の電源装置
CN112440766B (zh)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系统
EP4142102A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EP3782841B1 (en) System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f battery for vehicle
JP2022069834A (ja) 電源制御装置
CN113472214B (zh) 一种车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JP4591741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駆動装置
KR20230015172A (ko) 최적 주파수에서 작동 가능한 llc 공진 컨버터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KR20200062835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절연형 양방향 직류-직류 컨버터 충전기
KR102338379B1 (ko) 차량 배터리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KR102274675B1 (ko) 차량의 통합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63921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CN11821560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KR102008750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KR102008752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CN11813976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JPH10108390A (ja) 無接触給電設備の2次側受電回路
CN11813976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
CN108933524B (zh) 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微控制器及汽车
KR102008753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