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595223B -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5223B
CN117595223B CN202410076058.8A CN202410076058A CN117595223B CN 117595223 B CN117595223 B CN 117595223B CN 202410076058 A CN202410076058 A CN 202410076058A CN 117595223 B CN117595223 B CN 117595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power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60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95223A (zh
Inventor
王启明
夏坤
周震
马帅
孟凡敏
李季
韩祥
张培杰
刘炳琪
任斌
孟昭雪
毛菲
任新伟
王涛
王晓军
孙春发
李冬杰
高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Laidian Xinyuan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dong Higgse New Energy Co ltd
Laiw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iggse New Energy Co ltd
Laiw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iggse New Energy Co ltd, Laiw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iggs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760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5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5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5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95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5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4Balancing the load in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主要涉及光储技术领域。包括市电电网,基于交流母线为市电供电;直流微网,基于光伏能运行,且通过配置有PCS的直流母线与市电电网的交流母线进行能量互联;管理模块,用于对直流微网的能量分配进行管理,且执行以下分配逻辑:当直流微网能量充足时,余电供应市电电网;当直流微网能量不足时,市电电网补充直流微网;当市电电网失电时,直流微网孤岛运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开发低压交直流混联及柔性分配技术,交直流系统同形成柔性互联,通过交直流微电网控制系统微电网控制系统,实现新能源发电的高效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接入,实现分布式光伏并网环节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成为智慧电网的重要发展目标。但是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与波动性,直接接入电网会对其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储能、光伏、充电桩等在并网时,交直流的变换环节产生明显的能量消耗,造成电压、线路的损耗。从而提高运营成本,造成能源浪费。如何更好的对光伏及交直流系统进行管理,并对用电合理化分配,成为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它开发低压交直流混联及柔性分配技术,交直流系统同形成柔性互联,通过交直流微电网控制系统微电网控制系统,实现新能源发电的高效利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包括:
市电电网,基于交流母线为市电供电;
直流微网,基于光伏能运行,且通过配置有PCS的直流母线与市电电网的交流母线进行能量互联;
管理模块,用于对直流微网的能量分配进行管理,且执行以下分配逻辑:
当直流微网能量充足时,余电供应市电电网;
当直流微网能量不足时,市电电网补充直流微网;
当市电电网失电时,直流微网孤岛运行。
所述直流微网包括与直流母线耦合连接的光伏模块、储能模块、负载模块;
所述光伏模块包括分布式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经过汇流后,通过MPPT控制器输出并入直流母线;
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通过DC/DC储能变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
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多项负载单元及直流充电桩,所述直流充电桩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负载单元通过DC/DC储能变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
所述管理模块对直流微网的能量进行管理,并执行削峰填谷模式,设定谷时时段和峰时时段,并控制储能模块在谷时时段执行充电,在峰时时段执行放电,且放电时当负载模块不用电,则不放电。
所述管理模块对直流微网的能量进行管理,并执行光伏消纳模式,所述光伏消纳策略采用以下控制逻辑:
光伏模块优先供能,当光伏模块供能能够满足负载模块的能量消耗时,储能模块不参与供能;
当光伏模块的能量供应大于负载模块的能量消耗,则余电用于对储能模块充电;
当光伏模块的能量供应小于负载模块的能量消耗,则优先调用储能模块协同光伏模块为负载模块供电;
当光伏模块和储能模块均无能源供应能力,则调用市电电网对负载模块及储能模块供电。
在光伏消纳策略中,当储能模块的储能SOC小于等于20%则停止放电;当储能模块的SOC大于等于80%则限制充电。
所述管理模块对直流微网的能量进行管理,并执行光伏分时段模式,当光伏模块的能源供应小于负载模块,且当市电电价处于谷时段,调用市电电网为储能模块充电。
调用市电电网在谷时段对储能模块充电时,储能模块的储能SOC限制为60%。
所述交流母线为380V,所述直流母线为750V。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开发低压交直流混联及柔性分配技术,可以协调光伏、储能、直流负载、直流充电桩能量流动,交直流混配降低设备损耗。
PCS的AC/DC设备用于交流电网和直流微网间的能量互联,每个区域的光伏组件经过汇流后接入MPPT设备,MPPT的输出并入750Vdc直流微网。DC/DC储能变换器对电池系统充、放电,满足不同时刻的用电需求。当电网失电时,DC/DC储能变换器需要满足稳定直流母线的750Vdc电压。
通过交直流变流器,采用750V 直流并网架构,提高了线路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提升光伏发电效率。通过直流母线,实现负荷聚类,直流母线直接接入充电桩、储能、光伏,省去交直流变换环节,节省了设备成本及逆变环节损耗。实现微网层面调度。通过光伏控制器实现光伏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的主要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雪野供电所7、8月份负载供电量统计。
图4是7、8月用电量统计(单位kW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的试点
将雪野供电所的供电系统作为试点进行改造,在供电所办公区内构建光、储、充、用一体的微电网,运用低压交直流混联及柔性分配技术,降低办公用电损耗及成本,实现供电所内能源的供应清洁化、使用低碳化和管理智能化。通过合理布局发用电设施,实现供电所全绿色用电,每年节能降碳94.2吨,减少供电所电费支出7.8万元,成为供电所实现能源自供自给的典型推广案例。
如图1所示,在使用光储协同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作为管理模块的基础上,融入低压交直流混联及柔性分配技术,开发光储充微电网控制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能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光伏、充电桩、储能运行状态。根据负荷运行数据,进行储能系统调度、光伏功率控制,实现能量管理。
开发低压交直流混联及柔性分配技术,可以协调光伏、储能、直流负载、直流充电桩能量流动。交直流混配降低设备损耗。通过交直流变流器,采用750V 直流并网架构,提高了线路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提升光伏发电效率。通过直流母线,实现负荷聚类,直流母线直接接入充电桩、储能、光伏,省去交直流变换环节,节省了设备成本及逆变环节损耗。控制交直流微网变流器接入设备的有功、无功功率的双向变换,实现微网层面调度。通过光伏控制器实现光伏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当电网失电的情况下,直流微网可以“孤岛运行”,在光伏和储能能量充足的情况下,保证直流负载正常运行。在电网恢复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恢复与电网的连通。AC/DC设备用于交流电网和直流微网间的能量互联,每个区域的光伏组件经过汇流后接入MPPT设备,MPPT的输出并入750Vdc直流微网。DC/DC储能变换器对电池系统充、放电,满足不同时刻的用电需求。当电网失电时,DC/DC储能变换器需要满足稳定直流母线的750Vdc电压。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光伏和储能与直流负载以直流耦合形式组成直流微网,通过双向AC/DC连接到400V交流母线与外电网连通。在外网失电的情况下,直流微网可以“孤岛”模式运行;在光伏与储能有足够荷电的情况下保证直流负载正常运行,余电上网,光伏不足优先采用谷电补充;在外网恢复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恢复与外网的连通;具体运行策略以实际EMS标定为准。
系统包括:
1 市电电网,基于380V交流母线为市电供电;
2 直流微网
光伏和储能与直流负载以直流耦合形式组成直流微网,直流母线通过PCS(双向AC/DC)与交流母线连接。
PCS(双向AC/DC模块):IBG75027-60K,采用带高频隔离的AC/DC双向变换和模块化设计, 额定功率为60kW,直流侧电压范围为200 - 800Vdc,直流侧额定电流120A。主要实现400Vac 到750Vdc的能量双向变换,当工作在自动切换模式的时候,可控制750Vdc稳压。
2.1 光伏模块
光伏MPPT控制器:IBDC75027-60K,额定功率为60kW,母线侧工作电压范围600 -850Vdc, 支持光伏组件输入的电压范围为200 - 730Vdc。本系统光伏阵列汇流后的开路电压为713.2Vdc, 工作在MPPT模式,保证光伏能量最大化转换到750Vdc母线;
项目占地面积约为900平方米,项目共布置550Wp光伏组件180块,共1个发电光伏单元。
2.2储能模块
DC/DC储能模块:IBDC75027-60K ,采用带高频隔离的DC/DC双向变换和模块化设计,额定功率60kW,母线侧工作电压范围为600-850Vdc,电池侧输出电压范围200-750Vdc,额定电压500V,额定电流120A。
电池系统:电池组总容量为120kwh,由5个115.2V/104Ah的插箱和1个主控箱构成1个60kwh的簇,系统共接入两簇,保留增容拓展功能和空间。电池簇接入直流配电柜,与储能变流器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为两级架构。
2.3负载模块
DC/DC负载模块:IBDC30050,采用带高频隔离的DC/DC双向变换和模块化设计,额定功率15kW,母线侧工作电压范围为600-850Vdc,低压侧输出电压范围100-300Vdc,额定电压150V, 额定电流100A ,输出功率最大15kW,选配如系统不需要可以取消。
3 管理模块,包括分别与市电电网和直流微网连接的光储协同一体化终端2.0。所述光储协同一体化终端连接本地服务器和云端服务器,用以对数据进行计算、存储,并对能源进行分配管理。
基于上述配置,本系统运行储能控制策略,实现光伏消纳、削峰填谷、需量控制、负荷跟踪等策略;可以对现场储能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上级控制系统起到通讯管理作用。作为通信网与现场储能设备之间的控制设备,承担接口匹配、数据监控、策略控制等任务。
功能主要包括削峰填谷计划曲线模式控制、负荷跟踪模式控制、需量控制模式(按照负载需求输出功率,不向电网馈电)、测量监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分析统计功能操作控制功能、事件告警功能、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功能、人机接口功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开发削峰填谷模式(设定谷时段充电,峰时段放电,可根据电网侧或负载侧电表调节PCS放电功率不回流到大电网);开发光伏消纳模式(平滑曲线);开发分时段光伏峰谷模式(定义曲线);开发限电模式(支持对该变压器限电运行,限电时段,储能出力);开发调试模式(对单个设备的调试,手动充放电);开发放电时逆功率保护;开发电池单体,soc等过高,过低保护等功能;开发多种协议对接(IEC104 协议、MQTT 协议、Modubs 协议对接开发,数据整理,数据转发);开发云平台(数据上传到云端,数据实时监视,数据分析、数据储存及管理)。具体的运行规则及技术要求是:
(1)削峰填谷模式
设定谷时段充电,峰时段放电,如果放电时段外部负载没有用电,则不放,不逆功率到大电网。
(2)光伏消纳模式
供电方式优先使用光伏模块优先供能;
当光伏模块的能量供应大于负载模块的能量消耗,则余电用于对储能模块充电;当光伏模块的能量供应小于负载模块的能量消耗,则优先调用储能模块协同光伏模块为负载模块供电;当储能模块的储能SOC小于等于20%则停止放电;当储能模块的SOC大于等于80%则限制充电。
(3)光伏分时段模式
当光伏模块发电大于负载(充电桩),多出的电存储到储能模块,当光伏模块发电小于负载模块,光伏模块和储能模块一起给用户负载模块供电。当凌晨电价处于谷时段,可以利用市电电网给储能模块充电用于早高峰用电,市电电网给储能模块充电时不用冲满,避免白天光伏发电过多时无法给储能模块充电,最大限度利用储能实现峰谷套利以及新能源消纳,同时做好逆功率保护。
控制原理:
(1)优先充电时段:
若P光伏<P负载,则市电电网给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但是会将SOC限制为60%,保证在第二天能留出余量来消纳光伏;
若P光伏>P负载,则光伏模块给储能模块充电,若不足则由市电电网补充,储能模块充满或者给储能模块充电后也不能完全消纳光伏,则限制光伏模块发电;
(2)优先放电时段:
a.若P光伏<P负载,若则储能模块放电,功率为:P负载-P光伏-P最小下网余量,最大放电功率为设置值,直至放到目标SOC值(10%)结束,若期间P负载>P光伏+P储能,则市电电网补充;
b.若P光伏>P负载,则储能模块不再放电,此时给储能充电,直至储能充满为止,若储能充满或者给储能充电后也不能完全消纳光伏,则限制光伏发电Max(0,P负载+P储能-P最小下网余量
(3)光伏消纳时段,采用自发自用模式:
a.全天任何时段,光伏发电优先给负载供电,储能不主动放电;
b.若P光伏>P负载,即可向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储能充满或者给储能充电后也不能完全消纳光伏,则限制光伏发电;
c.若P光伏<P负载,则市电电网补充;
(4)SOC限制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改变,优先充电时段充电,最大SOC为60%,优先放电时段,系统最小SOC为10%,其余时段SOC范围为10%~90%;
系统支持交流双向流动,给电池充电或电池给电网并网放电;
支持充放电参数、电池充放参数的本地设置与远程设置管理;
自动本地能量平衡控制,支持远程能量调度管理,电池充放电管理、削峰填谷用电管理,市电电网限功率管理,防逆流控制,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管理。
储能系统充电时段及充电功率可按需求设置;
(4)防逆流策略
在能量管理系统中,由于负载是不断变化的,在重载和轻载的时段,负载用电的差额较大,因此,为了确保储能 系统所发的电是直接提供给本地负载,而不馈送给电网,系统需要配置一种防逆流控制策略,通过实时监测电网变压器低压侧的功率信号来调节系统的发电功率,一旦发现逆变器向电网输入能量,会立即通过通讯控制逆变器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储能系统发电功率。
控制原理:
储能系统和市电电网同时给负载供电,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电网侧功率和当前储能系统发电功率计算出真实负载功率=电网侧功率+储能发电功率(Pload=Pgrid+Ppcs)。
1)当Pgrid+Ppcs>Pload时,控制逆变器降低储能系统输出功率;
2)当Pgrid+Ppcs≤Pload时,无需防逆流;
(5)技术要求
能量管理组件是储能系统中现场控制设备,对储能系统能量和设备进行管理。可以运行储能控制策略,实现光伏消纳、削峰填谷、需量控制、负荷跟踪等策略;可以对现场储能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上级控制系统起到通讯管理作用。作为通信网与现场储能设备之间的控制设备,承担接口匹配、数据监控、策略控制等任务。
功能主要包括削峰填谷计划曲线模式控制、负荷跟踪模式控制、需量控制模式(按照负载需求输出功率,不向电网馈电)、测量监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分析统计功能操作控制功能、事件告警功能、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功能、人机接口功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
能量管理组件对BMS的协议支持MODBUS-RTU、MODBUS-TCP和CAN通信。
能量管理组件对后台的协议支持MODBUS-TCP通信。
能量管理组件符合以下要求:
a)数据采集:
采集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总电压、总电流、最高最低温度、SOC、SOH、充放电电流和功率、故障及报警信息、历史充放电电量、历史充放电电能、容量、可充电量、可放电量等信息并进行显示。
采集并显示储能变流器的相关参数,包括:直流侧的电压/电流/功率等、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柜内温度、运行状态、当日输入电量、当日输出电量、累计输入电量、累计输出电量、报警及故障信息等信息。
b)数据处理:实时数据显示处理功能,采集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光伏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显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合理性检查、限值告警。
c)控制储能变流器的运行:包括开/关机,充放电功率指令的下发,逐步下发指令的步骤与当前状态,防止误操作。
d)告警功能:收集整个系统的事件记录及报警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并进行显示。
e)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数据颗粒度做到分等级存储,重要信息秒级存储,储能系统整体信息分钟级存储。
f)报表功能:统计储能系统的工作情况和用电量情况,统计用户的月使用电量,显示历史状态数据及曲线并具备数据及报表下载功能。
g)数据远传功能:系统具备以太网通信接口,可将系统运行状态传送给远程运行管理平台,具备可接受远程平台的指令并执行的能力。
h)运行模式:多种运行模式可选,包括但不限于定时充放电运行模式、自适应功率调节模式、三相不平衡调节模式,各种模式均具备自适应控制能力,并且控制参数均可人工整定。
本雪野供电所,自交直流微网系统于2023年8.15正式投运后,截至2023.8.25统计 的能量数据如下表:
日期 电网用电电量 交流负载用电电量 储能总充电电量 储能总放电电量 充电桩用电电量 光伏发电电量 系统辅助用电电量
2023/8/15 0:00 325.8 495.6 102.87 78.69 0.1 275.39 81.31
2023/8/16 0:00 313.8 490.8 96.6 75.59 0.19 282.01 83.81
2023/8/17 0:00 342 508.8 94.86 75.12 0.27 272.44 85.63
2023/8/18 0:00 423 493.2 54.71 42.36 0.1 154.41 71.77
2023/8/19 0:00 420 480 22.48 0.67 0.09 156.64 74.74
2023/8/20 0:00 374.4 447.6 38.87 23.99 0.13 164.14 75.93
2023/8/21 0:00 270.6 329.4 33.88 20.52 0.02 139.82 67.64
2023/8/22 0:00 199.8 348.6 84.07 66.27 9.23 252.85 77.02
2023/8/23 0:00 339.6 476.4 50.6 36.44 42.14 271.53 78.43
2023/8/24 0:00 328.2 436.2 71.44 56.62 21.04 217.77 73.91
2023/8/25 0:00 344.4 463.2 72.97 57.68 37.66 249.84 78.27
总计/kWh 3681.6 4969.8 723.35 534.13 110.97 2436.85 848.46
统计时间区间内光伏累计发电量2436.85kWh,储能调节电量1257.48kWh,直流负载用电为110.97kWh。
以8月23日采集的数据的数据为例,对光伏消纳模式进行分析,此时光伏发电功率为40.444kW,交流负载使用17.514kW,直流负载使用15.906kW ,剩余功率由储能系统充电储存,此时储能充电功率为7.132kW, 待晚上峰时用电放出,为防止光伏发电逆流电网,此时从电网取电5.814kW(可调节),系统辅助用电5.706kWh。
通过对7月和8月的园区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可以看出:
如图3,对园区的负载,例如供电所大楼办公设备、照明、电厨房、中央空调等交流设备等的用电得到了明显的下降,8月使用新系统后,负载显著节能;
如图4,对园区供电所所有交直流负载的用电进行统计,7月总耗电是10070,8月是2076,差距显著。一是光伏发电补充了供电所交直流负载用电,两个月用电量差值可约等于光伏发电量。试点项目建设100kW的屋顶光伏,搭配交直流微电网将光伏发电利用率大大提高。二是直流负载直接从直流母线取电,没有经历AC-DC变换,能量转化效率高,省去了交直流变换的损耗。

Claims (2)

1.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市电电网,基于交流母线为市电供电;
直流微网,基于光伏能运行,且通过配置有PCS的直流母线与市电电网的交流母线进行能量互联;所述直流微网包括与直流母线耦合连接的光伏模块、储能模块、负载模块;所述光伏模块包括分布式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经过汇流后,通过MPPT控制器输出并入直流母线;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通过DC/DC储能变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多项负载单元及直流充电桩,所述直流充电桩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负载单元通过DC/DC储能变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
管理模块,用于对直流微网的能量分配进行管理,且执行以下分配逻辑:
当直流微网能量充足时,余电供应市电电网;
当直流微网能量不足时,市电电网补充直流微网;
当市电电网失电时,直流微网孤岛运行;
所述管理模块对直流微网的能量进行管理,并执行光伏分时段策略,当执行光伏分时段策略时,采用的控制原理包括:
(1)优先充电时段:
若P光伏<P负载,则市电电网给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但是会将SOC限制为60%,保证在第二天能留出余量来消纳光伏;
若P光伏>P负载,则光伏模块给储能模块充电,若不足则由市电电网补充,储能模块充满或者给储能模块充电后也不能完全消纳光伏,则限制光伏模块发电;
(2)优先放电时段:
a.若P光伏<P负载,则储能模块放电,功率为:P负载-P光伏-P最小下网余量,最大放电功率为设置值,直至放到目标SOC值为10%结束,若期间P负载>P光伏+P储能,则市电电网补充;
b.若P光伏>P负载,则储能模块不再放电,此时给储能充电,直至储能充满为止,若储能充满或者给储能充电后也不能完全消纳光伏,则限制光伏发电Max∈(0,P负载+P储能-P最小下网余量
(3)光伏消纳时段,采用自发自用模式:
a.全天任何时段,光伏发电优先给负载供电,储能不主动放电;
b.若P光伏>P负载,即可向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储能充满或者给储能充电后也不能完全消纳光伏,则限制光伏发电;
c.若P光伏<P负载,则市电电网补充;
(4)SOC限制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改变,优先充电时段充电,最大SOC为60%,优先放电时段,系统最小SOC为10%,其余时段SOC范围为1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母线为380V,所述直流母线为750V。
CN202410076058.8A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Active CN117595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6058.8A CN117595223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6058.8A CN117595223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5223A CN117595223A (zh) 2024-02-23
CN117595223B true CN117595223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922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6058.8A Active CN117595223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52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712A (zh) * 2013-04-08 2013-08-07 嘉兴清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微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86549A (zh) * 2015-10-27 2015-12-23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的v2g系统
CN105356576A (zh) * 2015-10-27 2016-02-24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5104903U (zh) * 2015-10-27 2016-03-23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现代建筑的非逆变型光储直流微电网系统
CN110535190A (zh) * 2018-05-24 2019-12-03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户用微网能量路由器能量管理单元的本地控制方法
CN112838612A (zh) * 2020-12-18 2021-05-25 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94644A (zh) * 2021-10-22 2022-02-25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光储充换一体化微电网系统
CN116544982A (zh) * 2023-05-31 2023-08-04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消纳与峰谷套利的光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712A (zh) * 2013-04-08 2013-08-07 嘉兴清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微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86549A (zh) * 2015-10-27 2015-12-23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的v2g系统
CN105356576A (zh) * 2015-10-27 2016-02-24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5104903U (zh) * 2015-10-27 2016-03-23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现代建筑的非逆变型光储直流微电网系统
CN110535190A (zh) * 2018-05-24 2019-12-03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户用微网能量路由器能量管理单元的本地控制方法
CN112838612A (zh) * 2020-12-18 2021-05-25 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94644A (zh) * 2021-10-22 2022-02-25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光储充换一体化微电网系统
CN116544982A (zh) * 2023-05-31 2023-08-04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消纳与峰谷套利的光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5223A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2158B (zh) 一种微网新能源混合储能系统
CN103337869B (zh)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WO2018103232A1 (zh) 一种新能源微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控制方法
CN107346896A (zh) 一种光储微电网系统储能变流器主从并联控制方法
CN103236718A (zh) 一种智能微网的源-网-荷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112783A (zh) 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
CN109103939B (zh) 一种降低光伏电站损耗的储能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4767224A (zh) 一种含多类储能的并网型风光储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方法
CN202134924U (zh) 一种太阳能电力并网自用多功能系统的构造
CN110350553B (zh) 基于多功率调节技术的进线功率尖峰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15441486A (zh) 一种光储充放换电系统及系统匹配方法
CN102931676A (zh) 一种太阳能电力并网自用多功能系统的构造与方法
CN117595223B (zh) 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电网的配电系统
CN112713520A (zh) 一种离网风光储智能供电系统
CN118017601A (zh) 一种增加电网进线断路器负载能力的方法
CN209488190U (zh) 联合站电力系统
CN115224704B (zh) 基于混合储能构建的分时复用调峰调频电站及控制方法
CN116455045A (zh) 一种基于铅酸蓄电池的基站光储备电源保障系统
CN213185533U (zh) 一种多模式储能的微电网
CN116094001A (zh) 一种用于电池内化成的调峰储能系统及调峰方法
CN207530623U (zh) 高原磷酸铁锂电池监控离网光伏发电装置
CN217406194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出厂测试能量储存及利用装置
CN221633435U (zh) 一种用于离网模块的电气控制系统
CN116505570B (zh) 一种无中央控制器的四端口智能软开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183028U (zh) 一种用于异负荷双用户的简易错峰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2

Address after: 271100 No.21, luzhongxi street, Laiw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IW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IGGSE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nan Laidian Xinyuan Power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71100 No.21, luzhongxi street, Laiw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IW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HIGGSE NEW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