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6363B - 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36363B CN117536363B CN202410032830.6A CN202410032830A CN117536363B CN 117536363 B CN117536363 B CN 117536363B CN 202410032830 A CN202410032830 A CN 202410032830A CN 117536363 B CN117536363 B CN 1175363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 auxiliary piece
- path
- rib
-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90 mineral wo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27 polystyre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6—Solidifying concrete, e.g. by application of vacuum before hardening
- E04G21/08—Internal vibrators, e.g. needle vibr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加工连接槽,在连接槽内固连第一辅助件;将保温层置于对应的模具内,布置预留振动空间的钢筋骨架;浇注混凝土至第一高度同时控制模具进行一次振动;根据第一辅助件的检测参数判定是否进行二次振动以及是否对模具的位置进行调节;将第二辅助件平铺于混凝土表面;插入振动筋在振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对振动筋进行振动;浇注混凝土至目标高度,根据振动筋移动过程中第二辅助件的高程波动量确定振捣频率并振捣,成型墙体;通过利用装配式墙体灵活轻便的特征,分阶段振动和对各阶段参数的调节,有效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预制保温墙是一种现代化建筑墙体结构,它是在工厂中预制完成后,再进行现场安装。通常情况下,预制墙板由两层混凝土面层和中间的保温材料组成。混凝土面层可以使用钢模具进行浇注,保温材料可以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499844A公布了一种保温墙体及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可以形成该保温墙体。该保温墙体包括自内向外依次排布的钢筋混凝土基层、第一保温层和装饰层,装饰层由装饰板拼装而成,还包括第一刚性构件、第二刚性构件和紧固件;钢筋混凝土基层和第一保温层通过第一刚性连接构件锚固在一起;第二刚性连接构件与第一刚性连接构件固连,第二刚性构件的外端面与装饰板的内侧面贴合,形成装饰板的安装面;紧固件将装饰板固定在第二刚性连接构件的外端面上。该保温墙体和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实现了装饰层的装配化安装;并且具有装饰层固定牢靠、平整度好,第一保温层拼接处不漏浆、平整度好,防火性能好等优点;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799066U公布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其包括混凝土墙体和保温组件,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具有若干个卡扣件,所述保温组件上开设有若干个卡扣槽,所述卡扣槽与所述卡扣件一一对应,且所述卡扣件连接于所述卡扣槽。通过卡扣件连接于卡扣槽,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墙体与保温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墙体的牢固度与安全性。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保温墙体进行多层预制的技术手段或构思,但是未考虑到在预制墙体过程中对混凝土浇注的分阶段检测和控制,导致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到在预制墙体过程中对混凝土浇注的分阶段检测和控制,导致预制墙体的强度的鲁棒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在保温层外侧的几何中心加工连接槽,在连接槽内固连第一辅助件;
步骤S2,将所述保温层置于对应的模具内,布置预留振动空间的钢筋骨架;
步骤S3,向模具内部浇注混凝土至第一高度同时控制模具进行一次振动;
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辅助件的检测参数判定是否进行二次振动以及是否对模具的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S5,浇注混凝土至第二高度,将第二辅助件平铺于混凝土表面;
步骤S6,在所述第二辅助件的振动轨道上沿垂直于所述保温层的方向插入振动筋,振动筋在振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对振动筋进行振动,并根据所述步骤S4中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和模具位置的调整量以及所述步骤S5中所述第二辅助件的没入深度计算波动特征值,根据波动特征值确定振动筋的移动路径;
步骤S7,将振动筋一端旋入所述连接槽内部,将另一端弯折至与所述第二辅助件接触,浇注混凝土至目标高度,根据所述振动筋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二辅助件的高程波动量确定振捣频率并进行振捣,成型墙体;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内部设有检测珠,所述第二辅助件为设置有振动轨道的圆形板材,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珠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内壁的碰撞次数以及检测珠在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底面的位置,所述振动空间覆盖振动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件为中心设有通孔且具有绕通孔环状中空的圆台结构,所述检测珠能够在第一辅助件的空腔内自由移动;
在所述步骤S4完成后,若所述检测珠位于所述第一辅助件远离通孔的一侧,判定将模具在检测珠方向的一端进行增高调整直至检测珠位于所述第一辅助件靠近通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若所述检测珠的碰撞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判定进行二次振动并根据碰撞次数确定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
其中,所述振动时长与所述碰撞次数成负相关。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波动特征值与所述振动时长、所述调整量和所述没入深度成正相关。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移动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从第一路径起点以顺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终点,所述第二路径为从第一路径起点以顺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终点,再从第一路径终点以逆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起点,所述第三路径为从第三路径起点以锯齿形轨迹行进至第三路径终点。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所述波动特征值确定波动水平,并根据波动水平确定对应的所述移动路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7中,所述高程波动量为所述第二辅助件在所述振动筋振动过程中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的高程距离,所述振捣频率与高程波动量成正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度根据所述保温层的质量确定,所述第二高度根据所述钢筋骨架的高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保温层的质量成负相关,所述第二高度满足混凝土覆盖所述钢筋骨架且放置所述第二辅助件后第二辅助件与所述钢筋骨架不接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包括:
包括第一辅助件、第二辅助件、保温层、混凝土层和振动筋;
其中,所述保温层设置在预制墙体的内侧,保温层外侧面的几何中心向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辅助件和所述振动筋配合的连接槽;
所述第一辅助件为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的空心圆台;
所述第二辅助件为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圆形板材,圆形板材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在墙体施工过程中为所述振动筋的移动提供轨道的异形孔;
所述振动筋为一端有螺纹的L形钢筋,振动筋有螺纹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螺纹连接,振动筋从内到外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圆形通孔和所述第二辅助件的异形孔,振动筋的弯折处与第二辅助件外侧的圆心位置重合且振动筋弯折处的外侧部分与所述第二辅助件的外侧固连;
所述混凝土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侧,混凝土层内部设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布设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第二辅助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两个端面中直径较大的端面朝向所述保温层,所述异形孔设有四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各凸起部和凹陷部用于限制振动筋的移动并形成不同的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装配式墙体灵活轻便的特征,将混凝土浇注的过程分为在混凝土总量较少时直接振动模具整体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均匀度,混凝土总量适中时插入振动的钢筋进行振动以二次排除气泡并提高均匀度,以及总质量较高时的采用常规的振捣,混凝土总量较少时直接振动模具实现难度较低且振动的动能能够有效传递给混凝土各部分,直接振动模具相比于传统振捣能够提高振捣效率和振捣后的混凝土性能,且设置第一辅助件能够对振动动能的传输效果和模具的放置状态进行有效监测,而对于振动筋的振动,通过第二辅助件的限位使振动筋在混凝土内安全移动且不触碰钢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均匀性,有效利用了预制墙体自身可移动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对振动各阶段的参数对各振动过程进行优化,提高了混凝土的均匀度,减少了混凝土中的气泡含量,进而有效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进一步地,相比于传统振捣,本方法无需将振捣头拔出,利用振动筋取代振捣头的作用,振捣结束后振动筋直接与保温层和第二辅助件固连,避免了取出振捣头的过程对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保温层和混凝土之间安装第一辅助件,第一辅助件内检测珠的碰撞次数能够有效表征混凝土接收的振动动能的效果,进而保障了振动排出气泡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计算的波动特征值确定振动筋的移动路径,不波动特征值能够体现混凝土对振捣的需求水平,没入深度越深、振动时间越长、位移调整量越大,说明混凝土质量越不均匀,通过计算的波动特征值确定振动筋的移动路径,不同的移动路径施工效率和振动效果不同,混凝土越不均匀对振动的需求水平越高,但较复杂的移动路径会导致施工效率变低,对不同波动特征值选择不同的路径,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墙体结构利用了构件互相卡接以及振动筋将各部分串连在一起,使墙体的各部分间紧密连接,提高了预制墙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一辅助件、第二辅助件和振动筋在墙体施工时起到优化混凝土成型质量的作用,在墙体使用时又能起到提高结构强度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施工效果和使用效果,在避免材料浪费和降低施工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筑墙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辅助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辅助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振动筋与第二辅助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和本发明实施例建筑墙体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包括:
第一辅助件5、第二辅助件3、保温层1、混凝土层2和振动筋4;
其中,保温层1设置在预制墙体的内侧,保温层外侧面的几何中心向内设有与第一辅助件5和振动筋4配合的连接槽;
请结合图2参阅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辅助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辅助件的示意图,第一辅助件5为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的空心圆台;
第二辅助件3为设置在混凝土层2内的圆形板材,圆形板材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在墙体施工过程中为振动筋的移动提供轨道的异形孔;
振动筋4为一端有螺纹的L形钢筋,振动筋4有螺纹的一端与连接槽螺纹连接,振动筋4从内到外依次穿过第一辅助件5的圆形通孔和第二辅助件3的异形孔,振动筋4的弯折处与第二辅助件3外侧的圆心位置重合且振动筋4弯折处的外侧部分与第二辅助件3的外侧固连;
混凝土层2设置在保温层1外侧,混凝土层2内部设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布设于保温层1和第二辅助件3之间。
第一辅助件5的两个端面中直径较大的端面朝向保温层5,异形孔设有四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各凸起部和凹陷部用于限制振动筋的移动并形成不同的轨道。
墙体结构利用了构件互相卡接实现了墙体各部分的充分固连,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以成型上述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在保温层外侧的几何中心加工连接槽,在连接槽内固连第一辅助件;
步骤S2,将保温层置于对应的模具内,布置预留振动空间的钢筋骨架;
可以理解的是,预制的模具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设置为任一结构或任一进程的模具,对于保温层两侧均设置混凝土层的类型的预制墙体其可以为浇注一层混凝土后的模具,对于外侧设置装饰层的预制墙体其可以为铺设并浇注完成装饰层后的半成品模具,本发明对钢筋骨架的结构不做限定,满足墙体设计要求且预留振动空间即可。
步骤S3,向模具内部浇注混凝土至第一高度同时控制模具进行一次振动;
在实施中,控制模具进行振动的方法可以为在模具的底面预留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或直接通过压杆压接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振动台的振动参数应为高频小位移的振动,优选的,振动台的振动参数满足频率大于500Hz小于2000Hz且振幅大于0.05mm,小于0.1mm,振动方向为与保温层所在平面平行的任一方向,一次振动的振动时长设置为10min。
步骤S4,根据第一辅助件的检测参数判定是否进行二次振动以及是否对模具的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S5,浇注混凝土至第二高度,将第二辅助件平铺于混凝土表面;
在实施中,第二辅助件平铺时应满足第二辅助件的圆心与保温层外侧面的几何中心对正。
其中,第二辅助件为设置有振动轨道的板材;
步骤S6,在第二辅助件的振动轨道上沿垂直于保温层的方向插入振动筋,振动筋在振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对振动筋进行振动,并根据步骤S4中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和模具位置的调整量以及步骤S5中第二辅助件的没入深度计算波动特征值,根据波动特征值确定振动筋的移动路径;
步骤S7,将振动筋一端旋入连接槽内部,将另一端弯折至与第二辅助件接触,浇注混凝土至目标高度,根据振动筋移动过程中第二辅助件的高程波动量确定振捣频率并进行振捣,成型墙体;其中,第一辅助件的内部设有检测珠,第二辅助件为设置有振动轨道的圆形板材,检测参数包括检测珠与第一辅助件的内壁的碰撞次数以及检测珠在第一辅助件的底面的位置,振动空间覆盖振动轨道。
在将振动筋旋入连接槽时,考虑到振动筋连接端的螺纹和连接槽内的螺纹间有流动混凝土,需使二者的配合间隙大于5mm且小于1cm,以使振动筋能够顺利旋入。
利用装配式墙体灵活轻便的特征,将混凝土浇注的过程分为在混凝土总量较少时直接振动模具整体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均匀度,混凝土总量适中时插入振动的钢筋进行振动以二次排除气泡并提高均匀度,以及总质量较高时的采用常规的振捣,混凝土总量较少时直接振动模具实现难度较低且振动的动能能够有效传递给混凝土各部分,直接振动模具相比于传统振捣能够提高振捣效率和振捣后的混凝土性能,对于振动筋的振动,振动筋在混凝土内移动且不触碰钢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均匀性,有效利用了预制墙体自身可移动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对振动各阶段的参数对各振动过程进行优化,提高了混凝土的均匀度,减少了混凝土中的气泡含量,进而有效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在实施中,上述各步骤的间隔时长应小于10min且总持续时长应小于2h,以避免混凝土凝固不能振动或影响进一步施工。通过设置保温层使预制墙体在使用中能够有效保温,进而节约供热能源。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第一辅助件为中心设有通孔且具有绕通孔环状中空的圆台结构,检测珠能够在第一辅助件的空腔内自由移动。
在步骤S4完成后,若检测珠位于第一辅助件远离通孔的一侧,判定将模具在检测珠方向的一端进行增高调整直至检测珠位于第一辅助件靠近通孔的一侧。若检测珠的位于第一辅助件靠近通孔的一侧,判定模具位置正常。
靠近中心位置说明模具振动后无偏移或偏移较小可忽略,远离中心位置即说明振动后偏移较大需调整模具的位置以避免影响预制墙体的成型质量。优选的,检测珠为铁珠且直径为圆台的高的1/20,第一辅助件的材料为有机材料,通过钢筋检测仪确定检测珠的位置。
实施例1:在本施工方法的某次施工中,一次振动结束后通过钢筋检测仪检测到检测珠处于第一辅助件通孔的圆心东南侧,通过千斤顶以及固定机构将模具的东南侧以0.1mm/s的速度抬高,10s后检测珠位置移动到第一辅助件靠近通孔的一侧,停止抬升,通过在模具东南侧的底部安装若干垫块维持当前状态以使模具保持水平。
具体而言,在步骤S4中,若检测珠的碰撞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判定进行二次振动并根据碰撞次数确定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
可选的,对于混凝土的总质量小于10kg的场景,预设次数为1000次。
对于混凝土的总质量大于等于10kg小于等于30kg的场景,预设次数为1500次。
对于混凝土的总质量大于30kg的场景,预设次数为2000次,
在实施中,浇注至第一高度的混凝土总质量应小于50kg。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场景设置为其他值,或者设置为可变化的若干确定值,只需能够满足达到预期的振动效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振动时长与碰撞次数成负相关,且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应大于2min小于10min。
碰撞次数过少,说明振动的能量未能有效传递至混凝土层,需进行二次振动,且碰撞次数越少,需要的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越长。
优选的,检测珠的碰撞次数通过碰撞声波的采集确定,碰撞次数为采集到的碰撞声波与碰撞音调符合且响度大于预设响度的声波的次数。预设响度根据混凝土的厚度确定,其优选值为60dB。碰撞音调为检测珠和第一辅助件内壁碰撞能够产生的理论音调。通过在保温层和混凝土之间安装第一辅助件,第一辅助件内检测珠的碰撞次数能够有效表征混凝土接收的振动动能的效果,进而保障了振动排出气泡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具体而言,在步骤S6中,波动特征值根据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模具位置的调整量和第二辅助件的没入深度确定。
其中,波动特征值与振动时长t、调整量和没入深度成正相关。在实施中,模具位置的调整量d为垂直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第二辅助件的没入深度D为第二辅助件四周向侧面被混凝土覆盖的最大深度。
优选的,第二辅助件的材料与钢筋骨架相同。
优选的,波动特征值K通过下式确定:
,其中,d0为模具高度,t0为一次振动的振动时长,D0为第二辅助件的厚度,若未调整模具位置或未进行二次振动,式中对应的d/d0项或t/t0项为0。波动特征值能够体现混凝土对振捣的需求水平,没入深度越深、振动时间越长、位移调整量越大,说明混凝土质量越不均匀,通过计算的波动特征值确定振动筋的移动路径,不同的移动路径施工效率和振动效果不同,通过针对性的路径分析,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请继续参阅图4并结合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振动筋与第二辅助件的连接示意图,振动筋的移动路径包括第一路径6、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7。
其中,第一路径6为从第一路径起点以顺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终点,第二路径为从第一路径起点以顺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终点,再从第一路径终点以逆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起点,第三路径为从第三路径起点以锯齿形轨迹行进至第三路径终点。混凝土越不均匀对振动的需求水平越高,但复杂的移动路径会导致施工效率变低,对不同波动特征值选择不同的路径,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
振动筋的移动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或机械控制,在实施中,允许与移动路径存在3cm的偏移,移动的起点、终点和运动方向与对应的路径相同即可。且振动筋移动过程中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应小于5°。
在实施中,振动筋在对应的路径上运行完毕后,均回到第二辅助件的圆心8处,并在旋入振动槽后弯折到露出部分与第二辅助件的外侧平面完全接触。相比于传统振捣,本方法无需将振捣头拔出,利用振动筋取代振捣头的作用,振捣结束后振动筋直接与保温层和第二辅助件固连,避免了取出振捣头的过程对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强度的鲁棒性。可以理解的是,对振动筋等刚性构件施加振动动力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
具体而言,在步骤S6中,根据波动特征值确定的波动水平包括:
第一波动水平满足波动特征值小于第一预设波动特征值。
第二波动水平满足波动特征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波动特征值且小于第二预设波动特征值。
第三波动水平满足波动特征值大于第二预设波动特征值。
在实施中,第一预设波动特征值和第二预设波动特征值能够根据在实际工况下的有限次实验确定,优选的,第一预设波动特征值为0.5,第二预设波动特征值为1。
对于第一波动水平选择第一路径,对于第二波动水平选择第二路径,对于第三波动水平选择第三路径。
具体而言,在高程波动量ΔH为第二辅助件在振动筋振动过程中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的高程距离,振捣频率与高程波动量成正相关。
可以理解的是,最高位置振动过程为第二辅助件表面各点位中的最高点位所处的位置,最低位置同理,在实施中,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可以通过第二辅助件的外表面贴覆位移传感器进行检测。
可选的,振捣频率f=(1+ΔH/H0)×f0,其中,H0为第二高度,f0为标准振捣频率。
在实施中,标准振捣频率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技术文件确定。
具体而言,第一高度根据保温层的质量确定,第二高度根据钢筋骨架的高度确定。
其中,第一高度与保温层的质量成负相关,第二高度满足混凝土覆盖钢筋骨架且放置第二辅助件后第二辅助件与钢筋骨架不接触且不超过目标高度。
优选的,第二高度满足放置第二辅助件后,第二辅助件与钢筋骨架的距离等于第二辅助件的厚度。
应该理解,保温层和一次振动中浇注的混凝土的总质量越大,进行振动时的难度越高,且混凝土过厚会导致振动动能传导能力变差,故第一高度与保温层的质量应成负相关,本发明对第一高度的数值不做具体限定,仅需满足和保温层质量成负相关关系且小于模具高度的1/2,大于模具高度的1/10,且模具、保温层和混凝土的总质量小于对应振动台荷载的2/3,其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工况中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台的性能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在保温层外侧的几何中心加工连接槽,在连接槽内固连第一辅助件;
步骤S2,将所述保温层置于对应的模具内,布置预留振动空间的钢筋骨架;
步骤S3,向模具内部浇注混凝土至第一高度同时控制模具进行一次振动;
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辅助件的检测参数判定是否进行二次振动以及是否对模具的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S5,浇注混凝土至第二高度,将第二辅助件平铺于混凝土表面;
步骤S6,在所述第二辅助件的振动轨道上沿垂直于所述保温层的方向插入振动筋,振动筋在振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对振动筋进行振动,并根据所述步骤S4中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和模具位置的调整量以及所述步骤S5中所述第二辅助件的没入深度计算波动特征值,根据波动特征值确定振动筋的移动路径;
步骤S7,将振动筋一端旋入所述连接槽内部,将另一端弯折至与所述第二辅助件接触,浇注混凝土至目标高度,根据所述振动筋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二辅助件的高程波动量确定振捣频率并进行振捣,成型墙体;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内部设有检测珠,所述第二辅助件为设置有振动轨道的圆形板材,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珠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内壁的碰撞次数以及检测珠在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底面的位置,所述振动空间覆盖振动轨道;
所述第一辅助件为中心设有通孔且具有绕通孔环状中空的圆台结构,所述检测珠能够在第一辅助件的空腔内自由移动;
在所述步骤S4完成后,若所述检测珠位于所述第一辅助件远离通孔的一侧,判定将模具在检测珠方向的一端进行增高调整直至检测珠位于所述第一辅助件靠近通孔的一侧;
在所述步骤S4中,若所述检测珠的碰撞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判定进行二次振动并根据碰撞次数确定二次振动的振动时长;
其中,所述振动时长与所述碰撞次数成负相关;
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波动特征值与所述振动时长、所述调整量和所述没入深度成正相关;
所述移动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从第一路径起点以顺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终点,所述第二路径为从第一路径起点以顺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终点,再从第一路径终点以逆时针圆弧轨迹行进至第一路径起点,所述第三路径为从第三路径起点以锯齿形轨迹行进至第三路径终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所述波动特征值确定波动水平,并根据波动水平确定对应的所述移动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7中,所述高程波动量为所述第二辅助件在所述振动筋振动过程中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的高程距离,所述振捣频率与高程波动量成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根据所述保温层的质量确定,所述第二高度根据所述钢筋骨架的高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保温层的质量成负相关,所述第二高度满足混凝土覆盖所述钢筋骨架且放置所述第二辅助件后第二辅助件与所述钢筋骨架不接触。
5.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成型的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辅助件、第二辅助件、保温层、混凝土层和振动筋;
其中,所述保温层设置在预制墙体的内侧,保温层外侧面的几何中心向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辅助件和所述振动筋配合的连接槽;
所述第一辅助件为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的空心圆台;
所述第二辅助件为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圆形板材,圆形板材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在墙体施工过程中为所述振动筋的移动提供轨道的异形孔;
所述振动筋为一端有螺纹的L形钢筋,振动筋有螺纹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螺纹连接,振动筋从内到外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圆形通孔和所述第二辅助件的异形孔,振动筋的弯折处与第二辅助件外侧的圆心位置重合且振动筋弯折处的外侧部分与所述第二辅助件的外侧固连;
所述混凝土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侧,混凝土层内部设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布设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第二辅助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两个端面中直径较大的端面朝向所述保温层,所述异形孔设有四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各凸起部和凹陷部用于限制振动筋的移动并形成不同的轨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32830.6A CN117536363B (zh) | 2024-01-10 | 2024-01-10 | 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32830.6A CN117536363B (zh) | 2024-01-10 | 2024-01-10 | 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36363A CN117536363A (zh) | 2024-02-09 |
CN117536363B true CN117536363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8979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32830.6A Active CN117536363B (zh) | 2024-01-10 | 2024-01-10 | 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36363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61454A1 (en) * | 1993-04-30 | 1994-11-10 | Samuel Allen Face, J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
CN103225406A (zh) * | 2013-05-13 | 2013-07-31 |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 |
CN103936360A (zh) * | 2014-03-17 | 2014-07-23 | 乌海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090777A (zh) * | 2017-06-02 | 2017-08-25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 |
CN108952173A (zh) * | 2018-07-20 | 2018-12-07 | 谭斌 | 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质量监控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668928A (zh) * | 2021-06-18 | 2021-11-19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水池施工裂缝控制方法 |
CN115182591A (zh) * | 2022-06-25 | 2022-10-14 | 伟大集团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砼振捣自动抹平机器人 |
CN115637656A (zh) * | 2022-11-22 | 2023-01-24 | 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 |
CN116733235A (zh) * | 2023-06-05 | 2023-09-12 |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钢筋预埋件较复杂结构混凝土振捣方法 |
-
2024
- 2024-01-10 CN CN202410032830.6A patent/CN1175363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61454A1 (en) * | 1993-04-30 | 1994-11-10 | Samuel Allen Face, J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
CN1124989A (zh) * | 1993-04-30 | 1996-06-19 | 小塞穆尔·A·菲斯 | 混凝土的分阶段振动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225406A (zh) * | 2013-05-13 | 2013-07-31 |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 |
CN103936360A (zh) * | 2014-03-17 | 2014-07-23 | 乌海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090777A (zh) * | 2017-06-02 | 2017-08-25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 |
CN108952173A (zh) * | 2018-07-20 | 2018-12-07 | 谭斌 | 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质量监控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668928A (zh) * | 2021-06-18 | 2021-11-19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水池施工裂缝控制方法 |
CN115182591A (zh) * | 2022-06-25 | 2022-10-14 | 伟大集团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砼振捣自动抹平机器人 |
CN115637656A (zh) * | 2022-11-22 | 2023-01-24 | 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 |
CN116733235A (zh) * | 2023-06-05 | 2023-09-12 |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钢筋预埋件较复杂结构混凝土振捣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36363A (zh) | 2024-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536363B (zh) | 一种节能保温的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663676B (zh) | 一种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A2515662A1 (en) | Pre-cast concrete wall with truss ledge | |
EP0983407B1 (en) | Prefabricat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panel | |
CN108858690B (zh) |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及使用方法 | |
US9808999B2 (en) | Method for adjusting sidewall unit and sidewall unit | |
CN211682694U (zh) | 一种叠合板梁工厂流水线预制模板体系 | |
CN110835930B (zh) | 一种焦炉炉底大体积高强浇注料分层分块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209990155U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 |
KR20190077869A (ko) | 외단열재가 일체로 구비되는 건물용 갱폼 지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 |
CN214784903U (zh) | 一种保温外墙板 | |
KR100505836B1 (ko) | 건축용 벽돌 | |
CN110593458B (zh) | 一种保温隔热墙体装配方法 | |
EP0941155A1 (en) | Procedure for casting of building element; the lt-method | |
CN219380986U (zh) | 拼接式墙板的生产模具 | |
KR100408483B1 (ko) | 아파트 천장슬라브 시공방법 | |
CN215054110U (zh) | 一种保温外墙板 | |
CN111485655A (zh) | 新型内模空腹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 |
CN219604393U (zh) | 一种新型水泥压力板胎膜 | |
CN217257056U (zh) | 一种空腔墙体生产模具 | |
CN212670967U (zh) | 一种mf保温隔音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5442542U (zh) | 一种内隔墙板设备 | |
CN110421693B (zh) | 建筑装配式混凝土保温预制板制备方法 | |
CN221702880U (zh) | 一种混凝土框架复合保温墙板 | |
KR102441162B1 (ko) | 조립식 욕실의 타일벽체에 설치되는 욕실선반 지지용 grp 벽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