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497624A -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7624A
CN117497624A CN202311490699.XA CN202311490699A CN117497624A CN 117497624 A CN117497624 A CN 117497624A CN 202311490699 A CN202311490699 A CN 202311490699A CN 117497624 A CN117497624 A CN 117497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rotective layer
glue
battery piece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06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武松
陈振东
王路闯
郭志球
张宁波
石家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ke Energy Shangrao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ke Energy Shangrao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ke Energy Shangrao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ke Energy Shangr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906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7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7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7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0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the interconnection mea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16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rconnection of back-contact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76Particula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H01L31/18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matic inter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条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上施加多个胶点;提供电池片,电池片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一边界以及第二边界,其中,两个第一边界沿第一方向相对,两个第二边界沿第二方向相对;在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其中,胶点位于电池片上,胶点邻近第二边界,胶点用于使连接部件与电池片相固定;铺设保护层,保护层位于电池片表面,保护层覆盖多条连接部件以及胶点;对保护层进行热处理,以使保护层、连接部件以及电池片相固定;在保护层表面铺设封装胶膜以及盖板;进行层压处理。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发电使用。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通过焊带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后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电池片非常脆弱,一般需要在电池组件的上下表面设置胶膜以及盖板从而组装成光伏组件,胶膜以及盖板用于保护电池片。盖板一般为光伏玻璃,光伏玻璃不能直接附着在电池片上面,需要胶膜在中间起到粘接作用。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连接通常需要用于收集电流的焊带,常规中的焊带在焊接时需要通过焊接使焊带与细栅之间合金化。然而焊带中焊料的熔点一般都较高,且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接温度要高于焊料熔点20℃以上。电池片在焊接过程中因翘曲变形较大,焊接后隐裂风险大、破片率较高。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改善焊接质量,低温焊带以及无主栅技术因运而生。但影响光伏组件的良率的因素还是有很多,例如焊带与细栅之间的焊接效果、焊接良率以及胶膜内的气泡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至少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条连接部件;在所述连接部件上施加多个胶点;提供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一边界以及第二边界,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边界沿第一方向相对,两个所述第二边界沿第二方向相对;在所述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所述胶点的所述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其中,所述胶点位于所述电池片上,所述胶点邻近所述第二边界,所述胶点用于使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电池片相固定;铺设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电池片表面,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多条连接部件以及所述胶点;对所述保护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保护层、所述连接部件以及所述电池片相固定;在所述保护层表面铺设封装胶膜以及盖板;进行层压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片铺设所述连接部件之后,所述胶点与所述第二边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电池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一距离小于1/10倍所述第一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副栅线;连接栅线,所述连接栅线邻近所述第二边界,所述连接栅线与多个邻近所述第二边界的N个副栅线电连接;所述胶点在所述电池片的正投影与所述连接栅线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连接部件上至少包括第一胶点以及第二胶点,所述第一胶点邻近两个所述第二边界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二胶点邻近两个所述第二边界的另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所述胶点的所述连接部件的工艺步骤中,所述胶点位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电池片之间;或者,所述胶点位于所述连接部件远离电池片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具有多个处理区;所述处理区在所述电池片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电池片的第二正投影之间不重叠;对所述保护层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步骤包括:对所述处理区进行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处理区之间的第二距离大于或等于2倍相邻的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三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电池片,多个所述处理区的总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电池片的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包括1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电池片,所述连接部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所述保护层至少覆盖一个所述电池片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电池片正对且重叠。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电池片沿所述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界;胶点,所述胶点位于所述电池片上,所述胶点邻近所述第二边界;封装层,用于覆盖所述电池串的表面;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电池串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在电池片表面铺设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多条连接部件,如此,保护层与连接部件之间不会存在对准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保护层与连接部件之间的对准难度。此外,保护层覆盖多条连接部件,保护层可以对连接部件实现较为全面的保护,从而防止后续的封装胶膜溢至连接部件与电池之间。在施加保护层之前在连接部件上施加胶点,胶点邻近第二边界,胶点可以固定连接部件,以避免在保护层敷设过程中连接部件的滑移从而影响精度。胶点邻近第二边界,则可以对同一电池片上的一条连接部件的头尾进行固定,以防止连接部件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提供连接部件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1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沿B-B1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提供电池片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1-a2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提供电池片所对应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在电池片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a1-a2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在电池片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所对应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铺设保护层所对应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沿a1-a2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沿b1-b2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铺设保护层所对应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沿C-C1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铺设保护层所对应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铺设保护层所对应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铺设封装胶膜以及盖板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沿a1-a2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层压处理后的光伏组件所对应的第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层压处理后的光伏组件所对应的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提供电池片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沿c1-c2剖面的第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2沿c1-c2剖面的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提供电池片所对应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6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在电池片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沿c1-c2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目前的光伏组件的良率欠佳。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2~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各步骤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用于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参考图1,关于制备方法中的提供多条连接部件以及提供电池片的步骤两者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将电池片的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进行提供多条连接部件,然后提供电池片,最后将电池片的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提供电池片,然后提供多条连接部件,最后将电池片的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
参考图1以及图2,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条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上施加多个胶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3用于实现电池片10之间的相互连接,并汇聚电流传输至光伏组件外部的元件。连接部件13包括汇流焊带以及互连焊带,汇流焊带用于连接光伏电池串及接线盒,互连焊带用于连接第一电池片与第二电池片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3为包芯结构,连接部件13包括导电层以及包覆导电层表面的焊层。导电层为连接部件13的主要导电传输层,因此,导电层的电阻率越低,连接部件13的电学损失就越小,电池效率以及发电功率越好。导电层的材料为铜、镍、金、银等导电性较好的导电材料,或者低电阻率的合金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层可以是镀在导电层表面或者涂覆在导电层表面,具体可以利用电镀法、真空沉积法、喷涂法或热浸涂法等特殊工艺,将焊层的源材料,按一定成分比例和厚度均匀地覆裹在导电层四周。焊层主要作用是让连接部件13满足可焊性,并且将连接部件13牢固地焊接在电池片10的副栅线100上,起到良好的电流导流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层的材料为熔点较导电层低的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例如锡合金,锡合金可以包括锡锌合金、锡铋合金或者锡铟合金。锡做焊接材料的焊接,锡熔点低,与铜等金属有较好的亲合力,焊接牢度较好。锡铅合金中的铅可以降低焊带的熔点,锡与铅可形成熔点183℃的共晶点,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使用性能。本申请公开实施例通过使用其他的金属元素替换铅或者在锡铅合金中添加其他元素,例如铋元素,铋的使用可以降低熔点温度,减少表面张力。锡铋合金的熔点可以下降至139℃,满足低温焊接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层内具有助焊剂,助焊剂指的是在焊接工艺中能帮助和促进焊接过程,同时具有保护作用、阻止氧化反应的化学物质。助焊剂包括无机助焊剂、有机助焊剂以及树脂助焊剂。可以理解的是,助焊剂的熔点低于焊层的熔点,并增加熔融态的焊层的流动性,以使焊层与副栅线100形成良好的合金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Y的剖面,连接部件1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焊带不存在定向问题以及对准问题,圆形焊带更易量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以增加焊带与栅线结构的接触面积以及降低连接部件13与副栅线100对准偏移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3远离电池片10的表面具有反光层,反光层位于焊层远离导电层和电池片10的外侧面。反光层用于改善由于连接部件13对电池片10的遮挡面积造成的电学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层的外表面具有反光槽,反光槽为一个个自焊层朝向导电层方向的凹陷的凹槽或者沟槽,太阳光经反光槽的侧壁被反射到电池片10上,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点103指的是材料在液体状态下,将两种或者以上的材料连接在一起,经过一定方式固化后,具有足够粘接强度的流动性物质。故胶水多以水或者其他等液态溶剂呈现。液态的胶水的流动性以及粘附性较强,可以将栅线结构、连接部件13以及胶点103之间的空气尽可能的全部排出,如此,可以防止后续由于单体太阳能光伏电池内具有间隙导致的机械强度差,容易破裂以及空气中的水分和腐蚀性气体会逐渐氧化和锈蚀栅线结构,影响栅线结构的性能等情况。胶水自身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胶点103并不等同于胶带或者胶膜,胶带指的是胶粘剂涂覆在基材上复合而成的新材料,由此胶带自身的封闭性以及韧性,从而不能将栅线结构、连接部件以及胶带之间的空气排出,且栅线结构、连接部件以及胶带之间存在缝隙,在后续层压处理或者其他操作中,电池片存在破损的风险。胶膜指的是环氧型小分子、烯酸型小分子或者其他具有活性的小分子经过高分子反应相互结合形成一定交联度且具有粘性的膜层,胶膜的流动性不足以将气体排出,且胶膜的熔点可能小于后续封装工艺的封装层的熔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点103可以将空气排出的同时,避免熔融态的封装层进入至栅线结构以及连接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点103为固化层,呈现固化层的胶水的流动性比非固化层的胶水的流动性差,如此,可以避免胶水流动到连接部件以及栅线结构之间,导致栅线结构与连接部件之间电绝缘。呈现固化层的胶水的胶粘性比非固化层的胶水的胶粘性强,可以用于使连接部件更加粘附在电池片表面,防止连接部件发生偏移。呈现固化层的胶水的致密性比非固化层的胶水的致密性强,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隔离熔融态的封装层进入至连接部件以及栅线结构之间,同时后续隔绝空气中的水气腐蚀栅线结构以及电池片,影响光伏组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25℃温度下,固化前的胶点103的粘度值范围为8000-20000mPa·s。胶点103的粘度范围一是用于使胶水在固化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及致密性较差,可以将空气排出,以防止后续空气由于热量将固化后的胶水顶开使熔融态的胶膜流动至连接部件以及栅线结构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点103的类型包括丙烯酸酯胶、高分子胶、热熔胶或者聚合物胶粘剂。胶水的类型或者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胶点103可以为低温胶水,则可以使胶水固化的温度较低,从而降低电池片10受到的热应力程度,避免电池片应热应力较大导致的热翘曲等问题。
参考图5以及图7,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电池片10,电池片10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界101、第二边界102、第一边界101以及第二边界102,其中,两个第一边界101沿第一方向Y相对,两个第二边界102沿第二方向X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包括但不限于PERC电池、PERT电池(PassivatedEmitter and Rear Totally-diffused cell,钝化发射极背表面全扩散电池)、TOPCon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HIT/HJT电池(Heterojunction Technology,异质结电池)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可以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或者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具体可以为硫化镉太阳能电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铜铟硒太阳能电池或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为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太阳能电池(Interdigitatedback contact,IBC),IBC电池是指正负金属电极呈叉指状方式排列在电池背光面的一种背结背接触的太阳电池结构,它的PN结以及电极位于电池背面,即IBC电池发射区和基区的电极均处于背面,正面无栅线遮挡,可以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
电池片10为整片电池或者切片电池。切片电池指的是一个完整的整片电池经过切割工艺形成的电池片。切割工艺包括:激光开槽+切割(Linear Spectral Clustering,LSC)工艺和热应力电池分离(TMC)工艺。在一些实施例中,切片电池为半片电池,半片电池也可以理解为切半电池或者二分片电池。切半电池组件的作用是通过降低电阻损耗来提高发电功率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太阳能电池互连电损耗是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的。将电池切割成两半后,电流大小也降低了一半,则电损耗也随之降低至全尺寸电池损耗的四分之一。电池数量的增加也会相应增加电池间隙的数量,通过组件背板的反射,电池间隙有助于提升短路电流。此外,切半电池组件可以优化电池焊带的宽度,常规中需要增加焊带宽度以降低电损耗和减小焊带宽度以减小遮光损失之间进行优化平衡。切半电池组件降低了电池损耗,则焊带的宽度可以设置的较细以降低遮光损失,有利于提升电池效率以及发电功耗。在一些实施例中,切片电池可以为三分片电池、4分片电池或者8分片电池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副栅线100。副栅线100用于收集太阳能电池片体内的光生电流并引到电池片外部。
其中,常规的电池片10包括主栅线以及辅栅线,辅栅线与主栅线的延伸方向相交,辅栅线用于收集基底的电流,主栅线用于汇总辅栅线的电流并传输至焊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副栅线100为辅栅线,辅栅线也可以称为副栅线,辅栅线用于引导电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片10中并未示意出主栅线,即电池片10为无主栅设计,从而缩短载流子输运路径以及减小串联电阻,进而增加正面受光面积、提高组件功率,有利于提高短路电流,以减少栅线印刷银浆使用量来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栅线100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电池片10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电极,与第一表面相对的一侧,即第二表面具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为正电极或负电极的一者,第二电极为正电极或负电极的另一者。其中,当电池片为IBC电池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电池片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包括第一电池片11以及第二电池片12。
参考图8,制备方法包括:在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胶点103的连接部件13,连接部件13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其中,胶点103位于电池片上,胶点103邻近第二边界,胶点103用于使连接部件13与电池片相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片11和第二电池片12之间通过连接部件13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形成电池串。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电池片11的第一电极以及相邻的第二电池片12的第二电极,或者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电池片11的第二电极以及相邻的第二电池片12的第一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第一电池片11和第二电池片12的第一表面均朝向同一侧,第一电池片11和第二电池片12的第二表面均朝向同一侧,或者说所有电池片10的第一电极朝向同一侧,所有电池片10的第二电极朝向同一侧,则连接部件13需自然从电池片的第一表面延伸到相邻电池片的第二表面,以使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电极以及相邻的电池片的第二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则第一电池片11以及第二电池片12按照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顺序依次排布,则连接部件13不会弯曲,连接部件13直接连接第一电池片11的第一电极以及与之相邻的第二电池片12的第二电极。
其中,图2以及图5中所示的相邻的电池片10之间具有电池间隙,以实现不同的电池片10之间的电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电池片之间没有电池间隙,即电池片之间层叠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连接部件13与电池片10所重叠的区域为交叠区,交叠区包括连接部件13与副栅线100所交叠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铺设连接部件之后,胶点与第二边界沿第二方向的距离为第一距离S1,电池片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W;第一距离S1小于1/10倍第一宽度。第一距离S1小于1/20倍第一宽度、第一距离S1小于1/30倍第一宽度、第一距离S1小于1/40倍第一宽度、第一距离S1小于1/53倍第一宽度、第一距离S1小于1/60倍第一宽度或者第一距离S1小于1/80倍第一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的工艺步骤中,胶点位于连接部件远离电池片的表面,如此,胶点103具有较小的概率浸入至栅线结构以及连接部件之间,从而降低了连接部件虚焊以及焊接应力不足导致的连接部件与栅线结构的脱离,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连接部件上至少包括第一胶点以及第二胶点,第一胶点邻近两个第二边界的其中一者,第二胶点邻近两个第二边界的另一者。如此,第一胶点以及第二胶点可以将同一电池片正对的连接部件靠近第二边界的头尾进行固定,以防止其发生偏移。
参考图11,制备方法包括:铺设保护层14,保护层14位于电池片表面,保护层14覆盖多条连接部件以及胶点103;对保护层14进行热处理,以使保护层14、连接部件13以及电池片相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4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胶膜、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聚乙烯(PE)或者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胶膜等有机封装胶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电池片表面的方向,保护层14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保护层14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05mm~0.14mm、0.14mm~0.2mm、0.2mm~0.331mm、0.331mm~0.558mm、0.558mm~0.98mm、0.98mm~1.38mm、1.38mm~1.57mm或者1.57mm~2mm。保护层14的厚度在上述任意范围,保护层14既可以作为保护层14阻挡熔融态的封装胶膜流动至副栅线100与连接部件13之间;保护层14可以作为封装胶膜的补充层或者作为层压过程中的封装材料填充电池片10与电池片10之间,连接部件13与连接部件13之间,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密封效果。保护层14的厚度范围还可以防止连接部件13刺穿胶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4可以为一整块具有均匀厚度的胶膜,则对于连接部件13所在的区域,保护层14可以降低连接部件13刺穿封装胶膜的可能性,对于连接部件13非重叠的区域,即连接部件13与连接部件13的区域,则处理区141处可以具有足够的厚度范围呈现粘黏性,从而将连接部件13、电池片10以及保护层14三者之间相固定。
值得说明的是,保护层14可以为一整块具有均匀厚度的胶膜中的“均匀厚度”并不是指的所有部位的保护层14的厚度均为一个固定值,而是指各处的保护层14的厚度之间的差值在±5%可以定义为均匀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4可以包括连续的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指的是覆盖在连接部件13表面的保护层,第二保护层指的是未覆盖在连接部件13表面的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第一保护层的厚度,厚度差值可以为第一保护层厚度的5%~7.8%、7.8%~10%、10%~13.2%、13.2%~16.3%、16.3%~20%或者20%~30%,第一保护层的厚度可以用于防止连接部件13刺穿封装胶膜以及保护层14,从而影响后续形成的光伏组件的封闭性,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良率。第一保护层的厚度可以在保证光伏组件的成功率以及保护层14的功能性的前提下,通过限定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以降低光伏组件的制备成本。
在一些例子中,第一保护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在一些例子中,第一保护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保护层14包括多个子层;对所述处理区141进行热处理之后,靠近电池片的子层的熔流指数小于远离电池片的子层的熔流指数。如此,通过对保护层14进行多层子层的结合,以及对不同子层的功能性限定,降低对保护层14的热处理时间以及热处理温度,从而可以通过限定靠近电池片的子层的溶流指数,提高除靠近电池片的子层的流动性,以使保护层14可以填充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提高光伏组件的密封性。
其中,熔流指数的测试具体操作过程可以是:将待测高分子(子层胶膜)原料置入小槽中,槽末接有细管,细管直径为2.095mm,管长为8mm。加热至某温度(一般为190度或者高分子原料的熔点温度+20℃)后,原料上端即由活塞施加某一定重量向下压挤,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为该塑料的流动指数M1或者熔融指数;单位为g/10min。一般M1愈大,代表该高分子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代表该高分子原料的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粘度越大,则流动性越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或图12,光伏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X排布的电池片10,连接部件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池片的表面;保护层14至少覆盖一个电池片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或图12,保护层14与电池片(例如第一电池片11或者第二电池片12)正对且重叠,即保护层14的大小与电池片的大小以及形状完全相同,一是可以将电池片表面的气泡经过缝隙排出,从而避免缺胶导致的系列问题,二是流动性较好的封装胶膜位于电池片与电池片的缝隙与保护层14位于电池片与电池片的缝隙相比,封装胶膜的流动性较好,且间隙处无封装胶膜与保护层14之间的界面间隙,从而强度也较低以及摩擦力较小,对电池片以及焊带的损伤也会较小,降低电池片的损伤率。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4位于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的电池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4,保护层14具有多个处理区141;处理区141在电池片的第一正投影与连接部件在电池片的第二正投影之间不重叠;沿第一方向,相邻的处理区141之间的第二距离S2大于或等于2倍相邻的连接部件的第三距离S3。如此,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处理区141进行热处理实现保护层14、连接部件以及电池片三者的相固定,针对处理区141的排布从而实现局部加热也可以避免对电池片过多的热处理,以及熔融的保护层14以及封装胶膜溢至电池片与连接部件之间。
值得说明的是,图14所示的第二距离S2所示的是处理区141的中点沿第一方向Y之间的直线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S2可以为两个处理区141沿第一方向Y相对的两侧之间的直线距离,其中,直线距离可以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任意值,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同理,第三距离S3所示的是相邻的连接部件的沿第一方向Y的轴线之间的直线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距离S3可以为两个相邻的连接部件沿第一方向Y相对的两侧之间的直线距离,其中,直线距离可以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任意值,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其中,处理区141在电池片的第一正投影与连接部件在电池片的第二正投影之间不重叠可以包括第一正投影与重叠区之间不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电池片10,多个处理区141的总面积为第一面积,电池片10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包括10%~30%。比值可以为29%、21.5%、23.9%、21.5%、18%、11.2%、15%、13.1%或者10%。多个处理区141的总面积与电池片10的总面积的比值在上述任意范围或者值内,处理区141的面积占比与非处理区的占比小,从而电池片10正对的保护层14区域大部分均为非处理区,且电池片10与处理区141的面积或者覆盖的范围较小,如此,可以对保护层14进行较少的改进,即不会对保护层14的大部分区域进行处理,降低了制备成本。处理区141的总面积较小,则整个电池片10所受到的热处理的面积较小,电池片10内部的膜层结构并不会由于热处理的问题而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提高电池片10的电池效率。其中,一系列变化可以包括具有掺杂元素的膜层由于热处理的温度而出现掺杂浓度下降的问题或者非晶硅材料转化为多晶硅材料等。
反之,当多个处理区141的总面积与电池片10的总面积的比值大于50%时,整个电池片10中处理区141的占比过大,从而使连接部件与电池片10之间的间隙处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尽,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良率。而且,非处理区的占比较少,则电池片10正对的保护层14的流动性交差,从而使电池片10无法被完全填充所有的缝隙以及连接部件与电池片10之间的间隙,从而存在空胶或者空洞,以使光伏组件的强度下降,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X,M个处理区141依次排布;其中,M的范围为2~20。M可以为2、5、8、12、15、17或者20。处理区141的数量在上述任意值或者任意范围内,热处理后的保护层14可以有效防止连接部件发生移动,从而在后续的层压处理中造成虚焊或者偏移等外观不良的问题。
处理区141的数量在上述任意值或者任意范围内,则处理区141与处理区14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即处理区141与处理区141之间还具有非处理区的保护层14,从而可以将连接部件、电池片10与保护层14三者所围成的间隙处的空气排出,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强度以及密封性,可有效避免由于空气受热而将保护层14以及封装胶膜顶起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6,沿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X,两个相邻的处理区14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L1,电池片10的宽度为第一宽度W(参考图7),第一间距L1与第一宽度W的比值范围包括0.05~0.9。第一间距L1与第一宽度W的比值范围包括0.05~0.16、0.16~0.35、0.35~0.52、0.52~0.7、0.7~0.83或者0.83~0.9。第一间距L1与第一宽度W的比值在任意范围内,热处理后的保护层14可以有效防止连接部件发生移动,从而在后续的层压处理中造成虚焊或者偏移等外观不良的问题。
第一间距L1与第一宽度W的比值在任意范围内,则处理区141与处理区141之间间距较为合适,即处理区141与处理区141之间还具有非处理区的保护层14,从而可以将连接部件、电池片10与保护层14三者所围成的间隙处的空气排出,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强度以及密封性,可有效避免由于空气受热而将保护层14以及封装胶膜顶起的风险。
值得说明的是,图16所示的第一间距L1所示的是处理区141的中点沿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X之间的直线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距L1可以为两个处理区141沿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X相对的两侧之间的直线距离,其中,直线距离可以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任意值,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处理区141邻近第二边界102。如此,处理区141邻近第二边界102,则对处理区141进行热处理之后,可以将连接部件靠近第二边界102的区域粘连住,进而将连接部件的两端相固定,连接部件靠近第二边界102的端部则不会发生偏移,从而降低了连接部件发生偏移导致虚焊的问题。
连接部件靠近第二边界102的区域被保护层14所固定,则熔融态并不可以简单的通过第二边界102浸入连接部件与电池片10之间,从而提高连接部件与栅线结构之间的电学性能以及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Y,参考图14,处理区141与连接部件13的距离为第二间距L2;第二间距L2与第三距离S3的比值范围包括0.3~0.7。第二间距L2与第三距离S3的比值范围包括0.3~0.46、0.46~0.55、0.55~0.62或者0.62~0.7。
值得说明的是,图14所示的第二间距L2所示的是处理区141的中点与连接部件沿第一方向Y的轴线沿第一方向Y之间的直线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距L2可以为处理区141的一侧与连接部件沿第一方向Y的轴线之间的直线距离,其中,直线距离可以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任意值,包括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距L2等于1/2倍第三距离S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7,沿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X,相邻的处理区141之间错位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若电池片10为非IBC电池,则电池片10可以在相对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具有两层保护层14,至少一层保护层14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区141。若电池片10为IBC电池,则电池片10具有栅线结构的一侧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层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处理可以包括红外热处理或者任意热处理,从而使保护层14中的处理区141的胶膜中的小分子团聚成大分子,进而改变胶膜自身的交联度以及粘黏性。
值的说明的说,未经过热处理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大于或等于0,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未经过热处理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进行限定,只需未经过热处理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小于经过热处理后的处理区141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即可。
此外,层压处理后的光伏组件中的封装层的交联度大于未经过热处理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且大于处理区141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在层压处理过程中,不仅使非处理区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有所改变,处理区141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以及性能同样有所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热处理后的处理区141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小于或等于50%。处理区141的交联度小于或等于48%、46.5%、43.3%、40.2%或者38.3%。处理区141的交联度可以为50%、48.1%、47.2%、43.1%、41.1%、36.7%、37.1%、35%或者30.4%。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热处理后的处理区141的保护层14的交联度范围大于10%,且小于30%。处理区141的交联度可以为15%、17.3%、18.3%、21.2%、23.3%、26.7%、27.1%、28%或者29.4%。
处理区141的交联度在上述任意范围内,处理区141自身的粘附性较好,从而将连接部件与电池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避免连接部件在层压处理过程中出现偏移,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良率。
处理区141的交联度也不宜过大,过大可能会导致层压处理时的层压问题大于处理区141的熔点,从而使封装胶膜无法完美的填充电池片10与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从而在后续的过程中,出现由于间隙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而将封装胶膜顶开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以及光伏组件自身的强度的下降等问题,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良率以及强度。
处理区141的交联度较大,也会造成处理区141的粘度上升以及韧性的下降,粘度上升,导致位于电池片10表面的空气无法排出,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良率;韧性的下降,则连接部件可能将封装胶膜抵穿,或者出现碎片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整层保护层进行热处理。
参考图18,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层表面铺设封装胶膜以及盖板;进行层压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胶膜106的材料包括EVA、POE或者PVB等有机封装胶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胶膜106包括第一封装胶膜以及第二封装胶膜,第一封装胶膜与第二封装胶膜的任意一者的材料包括EVA、POE或者PVB等有机封装胶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4的材料与封装胶膜106的材料相同。如此,封装胶膜与保护层14相接触区域的界面态缺陷较少,保证后续层压处理后的光伏组件的密封性,从而具有良好的水气隔离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层压处理的过程,保护层14的材料与封装胶膜106的材料相同,封装胶膜与保护层14可以在层压处理之后构建一个整体材料的封装层15,封装层15中的各个部分不存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界面态或者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杂化,如此,层压处理后的封装层15为单一物质构成的整体,性能更加稳定以及均匀,从而有效隔绝水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胶膜106的熔点小于层压处理时层压温度,封装胶膜106是由胶膜在层压机的温度下呈现熔融态,然后由于封装胶膜106内的引发剂,促使胶膜内的小分子相互结合形成交联态的大分子所构成的膜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胶膜106的熔点与连接部件13的熔点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当封装胶膜106的熔点大于连接部件13的熔点时,则连接部件13可以在封装胶膜110呈现熔融态之前实现合金化,可以有效避免熔融态的封装胶膜106浸入至副栅线100和连接部件13以及推动连接部件13使之出现偏移。当封装胶膜106的熔点小于连接部件13的熔点时,则可以设置层压的温度较低,以此改善电池片10受到的热应力,提高光伏组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4可以为玻璃盖板、塑料盖板等具有透光功能的盖板。具体地,盖板14远离封装胶膜106的表面可以为凹凸表面,从而增加入射光线的利用率。盖板14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电池片10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盖板与电池片10的第二表面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压处理的反应温度下,封装胶膜106的熔流指数大于或等于保护层14的熔流指数。如此,保护层14可以隔离熔融态的封装胶膜106浸入至副栅线100和连接部件13以及推动连接部件13使之出现偏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在电池片表面铺设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多条连接部件,如此,保护层与连接部件之间不会存在对准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保护层与连接部件之间的对准难度。此外,保护层覆盖多条连接部件,保护层可以对连接部件实现较为全面的保护,从而防止后续的封装胶膜溢至连接部件与电池之间。在施加保护层之前在连接部件上施加胶点,胶点邻近第二边界,胶点可以固定连接部件,以避免在保护层敷设过程中连接部件的滑移从而影响精度。胶点邻近第二边界,则可以对同一电池片上的一条连接部件的头尾进行固定,以防止连接部件发生偏移。
相应的,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电池欧安具有连接栅线,胶点位于连接部件与电池片之间。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应的技术特征,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22~图2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中部分步骤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2,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条连接部件23;在连接部件23上施加多个胶点203。提供电池片20,电池片20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界201、第二边界202、第一边界201以及第二边界202,其中,两个第一边界201沿第一方向Y相对,两个第二边界202沿第二方向X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20包括: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的多个副栅线200;连接栅线204,连接栅线204邻近第二边界202,连接栅线204与多个邻近第二边界202的N个副栅线200电连接;胶点203在电池片20的正投影与连接栅线204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3,连接栅线204的材料与副栅线200的材料相同,连接栅线204的材料与副栅线200在同一印刷工艺制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4,连接栅线204的材料与副栅线200的材料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X,连接栅线204的长度范围为8um~60um。连接栅线204的长度可以为8um~20um、20um~35um、35um~50um、50um~60um、28um~55um、13um~52um或者22um~45um。连接栅线204的长度可以为10.3um、21.8um、32.7um、43.6um、55.8um或者60um。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Y,连接栅线204的宽度范围为2mm~50mm。连接栅线204的宽度可以为2mm~10mm、10mm~20mm、20mm~30mm、30mm~40mm、40mm~50mm、16mm~28mm或者19mm~50mm。连接栅线204的宽度可以为2mm、18mm、21mm、33mm、35mm、42mm、46mm或者5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N满足:2≤N≤12。如此,连接栅线204可以提高电池片与焊带之间的焊接面积,连接栅线204可以提高电池片与连接部件之间的焊接拉力,从而提高电池片与焊带之间的焊接效果。连接栅线204仅连接部分副栅线200,而不是连接全部副栅线200,从而基底的表面的遮盖面积较少,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效率。连接栅线204位于基底的端部,可以提高基底端部的电流收集能力,从而提高电池效率。
参考图26,制备方法包括:在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其中,胶点位于电池片上,胶点邻近第二边界,胶点用于使连接部件与电池片相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胶点的连接部件的工艺步骤中,胶点位于连接部件与电池片之间。
制备方法包括:铺设保护层,保护层位于电池片表面,保护层覆盖多条连接部件以及胶点;对保护层进行热处理,以使保护层、连接部件以及电池片相固定。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层表面铺设封装胶膜以及盖板;进行层压处理。
其中,电池片包括第一电池片21以及第二电池片22。
相应地,参考图20,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通过连接部件13连接而成;其中,电池片沿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界102;胶点103,胶点103位于电池片10上,胶点103邻近第二边界;封装层15,用于覆盖电池串的表面;盖板16,用于覆盖封装层15背离电池串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为整片电池或者切片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副栅线100。副栅线100用于收集太阳能电池片体内的光生电流并引到电池片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栅线100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当电池片10包括但不限于PERC电池、PERT电池、TOPCon电池、HIT/HJT电池的任意一种。电池片10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电极,与第一表面相对的一侧,即第二表面具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为正电极或负电极的一者,第二电极为正电极或负电极的另一者。其中,当电池片为IBC电池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电池片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0包括第一电池片11以及第二电池片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3用于实现电池片10之间的相互连接,并汇聚电流传输至光伏组件外部的元件。连接部件13包括汇流焊带以及互连焊带,汇流焊带用于连接光伏电池串及接线盒,互连焊带用于连接第一电池片11与第二电池片1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电池片11的第一电极以及相邻的第二电池片12的第二电极,或者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电池片11的第二电极以及相邻的第二电池片12的第一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第一电池片11和第二电池片12的第一表面均朝向同一侧,第一电池片11和第二电池片12的第二表面均朝向同一侧,或者说所有电池片10的第一电极朝向同一侧,所有电池片10的第二电极朝向同一侧,则连接部件13需自然从电池片的第一表面延伸到相邻电池片的第二表面,以使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电极以及相邻的电池片的第二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则第一电池片11以及第二电池片12按照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顺序依次排布,则连接部件13不会弯曲,连接部件13直接连接第一电池片11的第一电极以及与之相邻的第二电池片12的第二电极。
其中,图5以及图8中所示的相邻的电池片10之间具有电池间隙,以实现不同的电池片10之间的电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电池片之间没有电池间隙,即电池片之间层叠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点103的类型包括丙烯酸酯胶、高分子胶、热熔胶或者聚合物胶粘剂。胶水的类型或者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胶点103可以为低温胶水,则可以使胶水固化的温度较低,从而降低电池片10受到的热应力程度,避免电池片应热应力较大导致的热翘曲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铺设连接部件之后,胶点与第二边界沿第二方向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电池片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W;第一距离S1小于1/10倍第一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连接部件上至少包括第一胶点以及第二胶点,第一胶点邻近两个第二边界的其中一者,第二胶点邻近两个第二边界的另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15的材料包括PET、PVC、POE、EVA、PE或者PVB胶膜等有机封装胶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0,封装层15为没有明显分层的整块胶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1,封装层15包括封装胶膜106以及保护层14,其中,封装胶膜106与保护层14之间的界面并不是明显的膜层的分界线,从而用波浪线作为两者的分界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4的材料包括PET、PVC、POE、EVA、PE或者PVB胶膜等有机封装胶膜。
封装胶膜106的材料包括EVA、POE或者PVB等有机封装胶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4可以为玻璃盖板、塑料盖板等具有透光功能的盖板。具体地,盖板14远离封装胶膜106的表面可以为凹凸表面,从而增加入射光线的利用率。盖板14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电池片10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盖板与电池片10的第二表面相对。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多条连接部件;
在所述连接部件上施加多个胶点;
提供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一边界以及第二边界,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边界沿第一方向相对,两个所述第二边界沿第二方向相对;
在所述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所述胶点的所述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其中,所述胶点位于所述电池片上,所述胶点邻近所述第二边界,所述胶点用于使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电池片相固定;
铺设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电池片表面,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多条连接部件以及所述胶点;
对所述保护层进行热处理,以使所述保护层、所述连接部件以及所述电池片相固定;
在所述保护层表面铺设封装胶膜以及盖板;
进行层压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片铺设所述连接部件之后,所述胶点与所述第二边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电池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一距离小于1/10倍所述第一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副栅线;连接栅线,所述连接栅线邻近所述第二边界,所述连接栅线与多个邻近所述第二边界的N个副栅线电连接;所述胶点在所述电池片的正投影与所述连接栅线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连接部件上至少包括第一胶点以及第二胶点,所述第一胶点邻近两个所述第二边界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二胶点邻近两个所述第二边界的另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片表面铺设具有所述胶点的所述连接部件的工艺步骤中,所述胶点位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电池片之间;
或者,所述胶点位于所述连接部件远离电池片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具有多个处理区;所述处理区在所述电池片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电池片的第二正投影之间不重叠;对所述保护层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步骤包括:对所述处理区进行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处理区之间的第二距离大于或等于2倍相邻的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三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电池片,多个所述处理区的总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电池片的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包括10%~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电池片,所述连接部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所述保护层至少覆盖一个所述电池片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电池片正对且重叠。
1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电池片沿所述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界;
胶点,所述胶点位于所述电池片上,所述胶点邻近所述第二边界;
封装层,用于覆盖所述电池串的表面;
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电池串的表面。
CN202311490699.XA 2023-11-09 2023-11-09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97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0699.XA CN117497624A (zh) 2023-11-09 2023-11-09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0699.XA CN117497624A (zh) 2023-11-09 2023-11-09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7624A true CN117497624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4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0699.XA Pending CN117497624A (zh) 2023-11-09 2023-11-09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76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634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20312358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P4095931A1 (en)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str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WO2024012161A1 (zh) 无主栅ibc电池组件单元及制作方法、电池组件、电池组串
CN116741860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63603A (zh) 光伏组件
CN115763602A (zh) 光伏组件
JPH0714275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072753B (zh) 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US20240194809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CN116247120A (zh) 光伏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光伏电池组件
US11189738B2 (en) Solar cell side surface interconnects
US20220293806A1 (en) A structured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device components
CN116504874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串焊设备
CN117497624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JPH0982865A (ja) リード端子付きチップダイオー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7457766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07138A (zh) 光伏组件、电池串及其制作方法
CN219937055U (zh) 光伏组件
US11043606B2 (en) Solar cell edge interconnects
US20240243211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EP4447126A1 (en) Photovoltaic cell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6014006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5775838A (zh) 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TW202341506A (zh) 電極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