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122846A -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2846A
CN117122846A CN202311004523.9A CN202311004523A CN117122846A CN 117122846 A CN117122846 A CN 117122846A CN 202311004523 A CN202311004523 A CN 202311004523A CN 117122846 A CN117122846 A CN 117122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temporary storage
retardant
tank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45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银华
李瓯雪
陈卫平
许倩
吕桢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nl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nl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nl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nl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045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28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2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04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ion of the alarm, e.g.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06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using pneumatic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包括阻燃箱,所述阻燃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报警组件,所述阻燃箱内腔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氦气存储罐,所述报警组件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五通阀,两个所述氦气存储罐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五通阀的左右两端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温度的迅速升高配合惰性气体的受热膨胀,将膨胀后的气体作为动力实现弹簧片的旋转,并转变为膨胀实现发声,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无需外部的电能或内置的电池进行供电,可靠性较高,可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示锂电池的爆燃,且设备稳定性较高,适合锂电池充电时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背景技术
在城市交通中,非机动车普遍作为主力交通工具用于短途的出行,在非机动车中主要由二轮电动车即电瓶车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较为轻便且较为灵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电瓶车主要使用铅酸电池或锂电池进行供电,其中价位较高的电瓶车均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因此在电动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瓶车在充电时主要采用车载充电和电池充电两种方式进行充电,其中车载充电为电瓶车直接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而电池充电则为将电池单独拆卸后进行充电,由于锂电池的特性导致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存在爆燃风险,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阻燃充电袋的方式将锂电池放入其中以隔绝爆燃风险,部分阻燃袋会设置有报警装置,但这种报警装置依赖其内部的电池或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一旦电池耗尽或电源断开无法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进行警示,可靠性较低。
引起锂电池发生爆燃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因素为电路因素,例如电池的过充或短路等,当使用充电袋进行充电时其中锂电池的电源接口会穿过电源袋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或通过充电袋内部结构的转换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但目前所使用的充电袋在锂电池发生爆燃时,其与外部电源之间仍然存在电路连接,存在将外部电路烧毁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包括阻燃箱,所述阻燃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报警组件,所述阻燃箱内腔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氦气存储罐,所述报警组件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五通阀,两个所述氦气存储罐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五通阀的左右两端相连通,所述五通阀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通有位于阻燃箱内部的喷头,所述阻燃箱前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外部电源插头,所述阻燃箱内腔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安装有位于外部电源插头后方的内部电源插头,所述外部电源插头和内部电源插头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弹片,两个所述金属弹片相互接触,两个所述氦气存储罐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注气口。
阻燃箱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其中阻燃箱的顶端可直接打开可使用拉链等方式进行固定,且在装置触发报警后,需定期通过注气口向氦气存储罐的内部填充有气体,其中气体可以为氦气也可为其它无毒的惰性气体,在进行锂电池的充电时,可将锂电池放置在阻燃箱的内部,并将锂电池的电源接口与内部电源插头之间相连接后,通过关闭阻燃箱的顶端,并通过金属弹片连接外部电源,此时通过外部电源插头后端的金属弹片以及内部电源插头前端的金属弹片即可完成电流传递,并对锂电池进行正常充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报警组件包括暂存管,所述暂存管镶嵌安装在阻燃箱的顶端,所述暂存管的底端与五通阀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暂存管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端与暂存管内腔的顶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相对安装杆上下位移,所述安装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板的底端以及安装板的顶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管外侧面靠近顶端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气口,所述暂存管外侧年靠近顶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气口,所述暂存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罐,所述进气口远离暂存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排气口远离暂存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动力罐的右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动力罐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分别为向动力罐的方向导通和向暂存管的方向截止以及向暂存管的方向导通和向动力罐的方向截止,所述动力罐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内部的叶轮,所述动力罐的顶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铁片,所述主轴的顶端贯穿动力罐的顶端且安装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远离主轴的一端与铁片之间相接触。
当阻燃箱内部的锂电池发生爆燃时,此时阻燃箱内部的温度将会迅速升高,此时位于氦气存储罐内部的惰性气体的温度随之升高,此时惰性气体随之迅速发生膨胀,膨胀后的气体随之通过氦气存储罐注入至五通阀的内部,并进入暂存管的内部,此时活塞板受到压力发生上移,且复位弹簧被拉伸,当活塞板位移至进气口的上方时,此时膨胀的气体随之通过进气口以及进气管导出,并进入动力罐的内部,此时叶轮在气体的流动作用下随之发生转动,此时主轴随之旋转并带动弹簧片周向旋转,此时弹簧片随之与铁片发生碰撞发出声音进而发出警报,用于火灾警示。
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温度的迅速升高配合惰性气体的受热膨胀,将膨胀后的气体作为动力实现弹簧片的旋转,并转变为膨胀实现发声,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无需外部的电能或内置的电池进行供电,可靠性较高,可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示锂电池的爆燃,且设备稳定性较高,适合锂电池充电时进行使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箱内腔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外部电源插头正上方的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远离固定导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导轨内部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与固定导轨内腔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金属弹片之间的绝缘棒,所述绝缘棒为绝缘橡胶制成。
进入动力罐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管导出,并再次通过五通阀导出,且膨胀后的气体亦可通过五通阀两端的喷头导出,并充满阻燃箱的内部,此时即可通过膨胀气体的充入对阻燃箱内部的空气进行隔绝,实现锂电池的阻燃,同时膨胀的气体亦可对安装板施加压力,此时限位弹簧随之被压缩并带动导向块相对固定导轨的向下位移,此时绝缘棒随之下移直至绝缘棒插入至两个金属弹片之间,此时两个金属弹片便不再接触,电源随之切断,完成自动断电。
通过对锂电池爆燃时所产生的高温进行利用,实现气体膨胀的同时,可利用膨胀的惰性气体直接实现阻燃,同时亦可利用膨胀气体的压力实现装置的物理断电,并未使用任何电子断电的方式,可靠性较高,可有效避免传统装置在锂电池发生爆燃后,其内部仍然存在电路连接,存在烧毁电路风险的问题,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箱背面的下方固定连通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蓄水罐,所述蓄水罐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橡胶气囊,所述蓄水罐的内部存储有清水,所述排气阀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蓄水罐的方向导通以及向阻燃箱的方向截止。
当发生锂电池爆燃时,会产生诸多有害气体,随着阻燃箱内部充入的惰性气体,例如氦气由于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此时有害气体和空气随之位于惰性气体的下方,并通过排气阀排出,部分有害气体会与蓄水罐内部的清水相接触并溶于水中,而部分不溶于水的有害气体或蓄水罐处于过饱和时,此时气体会进入橡胶气囊的内部并使得橡胶气囊发生膨胀完成暂存,直至火情处理结束。
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的温度变化,配合膨胀的惰性气体,实现有害气体的导出,并通过对有害气体的初步处理以及暂存,使得有害气体不会溢出,同时不会因为有害气体的增加导致装置出现破裂,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锂电池爆燃时的安全性,减少有害气体被人员吸入的可能性,提高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温度的迅速升高配合惰性气体的受热膨胀,将膨胀后的气体作为动力实现弹簧片的旋转,并转变为膨胀实现发声,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无需外部的电能或内置的电池进行供电,可靠性较高,可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示锂电池的爆燃,且设备稳定性较高,适合锂电池充电时进行使用。
2、本发明通过对锂电池爆燃时所产生的高温进行利用,实现气体膨胀的同时,可利用膨胀的惰性气体直接实现阻燃,同时亦可利用膨胀气体的压力实现装置的物理断电,并未使用任何电子断电的方式,可靠性较高,可有效避免传统装置在锂电池发生爆燃后,其内部仍然存在电路连接,存在烧毁电路风险的问题,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3、本发明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的温度变化,配合膨胀的惰性气体,实现有害气体的导出,并通过对有害气体的初步处理以及暂存,使得有害气体不会溢出,同时不会因为有害气体的增加导致装置出现破裂,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锂电池爆燃时的安全性,减少有害气体被人员吸入的可能性,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阻燃箱和蓄水罐以及橡胶气囊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报警组件和氮气存储罐以及五通阀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报警组件和五通阀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报警组件结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动力罐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阻燃箱;2、报警组件;201、暂存管;202、安装板;203、安装杆;204、活塞板;205、复位弹簧;206、进气口;207、排气口;208、进气管;209、排气管;2010、动力罐;2011、叶轮;2012、主轴;2013、弹簧片;2014、铁片;3、排气阀;4、蓄水罐;5、橡胶气囊;6、外部电源插头;7、内部电源插头;8、金属弹片;9、固定导轨;10、导向块;11、限位弹簧;12、安装板;13、绝缘棒;14、氦气存储罐;15、注气口;16、五通阀;17、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包括阻燃箱1,阻燃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报警组件2,阻燃箱1内腔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氦气存储罐14,报警组件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五通阀16,两个氦气存储罐14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五通阀16的左右两端相连通,五通阀1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通有位于阻燃箱1内部的喷头17,阻燃箱1前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外部电源插头6,阻燃箱1内腔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安装有位于外部电源插头6后方的内部电源插头7,外部电源插头6和内部电源插头7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弹片8,两个金属弹片8相互接触,两个氦气存储罐14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注气口15。
阻燃箱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其中阻燃箱1的顶端可直接打开可使用拉链等方式进行固定,且在装置触发报警后,需定期通过注气口15向氦气存储罐14的内部填充有气体,其中气体可以为氦气也可为其它无毒的惰性气体,在进行锂电池的充电时,可将锂电池放置在阻燃箱1的内部,并将锂电池的电源接口与内部电源插头7之间相连接后,通过关闭阻燃箱1的顶端,并通过金属弹片8连接外部电源,此时通过外部电源插头6后端的金属弹片8以及内部电源插头7前端的金属弹片8即可完成电流传递,并对锂电池进行正常充电。
如图4和图5以及图6和图7所示,报警组件2包括暂存管201,暂存管201镶嵌安装在阻燃箱1的顶端,暂存管201的底端与五通阀16的顶端固定连通,暂存管201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2,安装板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03,安装杆203的顶端与暂存管201内腔的顶端相连接,安装杆203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活塞板204,活塞板204相对安装杆203上下位移,安装杆203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205,复位弹簧20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板204的底端以及安装板202的顶端相连接,暂存管201外侧面靠近顶端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气口206,暂存管201外侧年靠近顶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气口207,暂存管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罐2010,进气口206远离暂存管20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08,排气口207远离暂存管20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09,进气管208的另一端与动力罐2010的右端相连通,排气管209的另一端与动力罐2010的左端相连通,进气管208和排气管209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分别为向动力罐2010的方向导通和向暂存管201的方向截止以及向暂存管201的方向导通和向动力罐2010的方向截止,动力罐2010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2012,主轴2012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2010内部的叶轮2011,动力罐2010的顶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铁片2014,主轴2012的顶端贯穿动力罐2010的顶端且安装有弹簧片2013,弹簧片2013远离主轴2012的一端与铁片2014之间相接触。
实施例一:
当阻燃箱1内部的锂电池发生爆燃时,此时阻燃箱1内部的温度将会迅速升高,此时位于氦气存储罐14内部的惰性气体的温度随之升高,此时惰性气体随之迅速发生膨胀,膨胀后的气体随之通过氦气存储罐14注入至五通阀16的内部,并进入暂存管201的内部,此时活塞板204受到压力发生上移,且复位弹簧205被拉伸,当活塞板204位移至进气口206的上方时,此时膨胀的气体随之通过进气口206以及进气管208导出,并进入动力罐2010的内部,此时叶轮2011在气体的流动作用下随之发生转动,此时主轴2012随之旋转并带动弹簧片2013周向旋转,此时弹簧片2013随之与铁片2014发生碰撞发出声音进而发出警报,用于火灾警示。
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温度的迅速升高配合惰性气体的受热膨胀,将膨胀后的气体作为动力实现弹簧片2013的旋转,并转变为膨胀实现发声,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无需外部的电能或内置的电池进行供电,可靠性较高,可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示锂电池的爆燃,且设备稳定性较高,适合锂电池充电时进行使用。
如图3和图8所示,阻燃箱1内腔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外部电源插头6正上方的固定导轨9,固定导轨9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导向块10,导向块10远离固定导轨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导向块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导轨9内部的限位弹簧11,限位弹簧11的顶端与固定导轨9内腔的顶端相连接,安装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金属弹片8之间的绝缘棒13,绝缘棒13为绝缘橡胶制成。
实施例二:
进入动力罐2010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管209导出,并再次通过五通阀16导出,且膨胀后的气体亦可通过五通阀16两端的喷头17导出,并充满阻燃箱1的内部,此时即可通过膨胀气体的充入对阻燃箱1内部的空气进行隔绝,实现锂电池的阻燃,同时膨胀的气体亦可对安装板12施加压力,此时限位弹簧11随之被压缩并带动导向块10相对固定导轨9的向下位移,此时绝缘棒13随之下移直至绝缘棒13插入至两个金属弹片8之间,此时两个金属弹片8便不再接触,电源随之切断,完成自动断电。
通过对锂电池爆燃时所产生的高温进行利用,实现气体膨胀的同时,可利用膨胀的惰性气体直接实现阻燃,同时亦可利用膨胀气体的压力实现装置的物理断电,并未使用任何电子断电的方式,可靠性较高,可有效避免传统装置在锂电池发生爆燃后,其内部仍然存在电路连接,存在烧毁电路风险的问题,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如图2和图3所示,阻燃箱1背面的下方固定连通有排气阀3,排气阀3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蓄水罐4,蓄水罐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橡胶气囊5,蓄水罐4的内部存储有清水,排气阀3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蓄水罐4的方向导通以及向阻燃箱1的方向截止。
实施例三:
当发生锂电池爆燃时,会产生诸多有害气体,随着阻燃箱1内部充入的惰性气体,例如氦气由于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此时有害气体和空气随之位于惰性气体的下方,并通过排气阀3排出,部分有害气体会与蓄水罐4内部的清水相接触并溶于水中,而部分不溶于水的有害气体或蓄水罐4处于过饱和时,此时气体会进入橡胶气囊5的内部并使得橡胶气囊5发生膨胀完成暂存,直至火情处理结束。
通过利用锂电池爆燃时的温度变化,配合膨胀的惰性气体,实现有害气体的导出,并通过对有害气体的初步处理以及暂存,使得有害气体不会溢出,同时不会因为有害气体的增加导致装置出现破裂,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锂电池爆燃时的安全性,减少有害气体被人员吸入的可能性,提高安全系数。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阻燃箱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其中阻燃箱1的顶端可直接打开可使用拉链等方式进行固定,且在装置触发报警后,需定期通过注气口15向氦气存储罐14的内部填充有气体,其中气体可以为氦气也可为其它无毒的惰性气体,在进行锂电池的充电时,可将锂电池放置在阻燃箱1的内部,并将锂电池的电源接口与内部电源插头7之间相连接后,通过关闭阻燃箱1的顶端,并通过金属弹片8连接外部电源,此时通过外部电源插头6后端的金属弹片8以及内部电源插头7前端的金属弹片8即可完成电流传递,并对锂电池进行正常充电;
当阻燃箱1内部的锂电池发生爆燃时,此时阻燃箱1内部的温度将会迅速升高,此时位于氦气存储罐14内部的惰性气体的温度随之升高,此时惰性气体随之迅速发生膨胀,膨胀后的气体随之通过氦气存储罐14注入至五通阀16的内部,并进入暂存管201的内部,此时活塞板204受到压力发生上移,且复位弹簧205被拉伸,当活塞板204位移至进气口206的上方时,此时膨胀的气体随之通过进气口206以及进气管208导出,并进入动力罐2010的内部,此时叶轮2011在气体的流动作用下随之发生转动,此时主轴2012随之旋转并带动弹簧片2013周向旋转,此时弹簧片2013随之与铁片2014发生碰撞发出声音进而发出警报,用于火灾警示;
进入动力罐2010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管209导出,并再次通过五通阀16导出,且膨胀后的气体亦可通过五通阀16两端的喷头17导出,并充满阻燃箱1的内部,此时即可通过膨胀气体的充入对阻燃箱1内部的空气进行隔绝,实现锂电池的阻燃,同时膨胀的气体亦可对安装板12施加压力,此时限位弹簧11随之被压缩并带动导向块10相对固定导轨9的向下位移,此时绝缘棒13随之下移直至绝缘棒13插入至两个金属弹片8之间,此时两个金属弹片8便不再接触,电源随之切断,完成自动断电;
当发生锂电池爆燃时,会产生诸多有害气体,随着阻燃箱1内部充入的惰性气体,例如氦气由于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此时有害气体和空气随之位于惰性气体的下方,并通过排气阀3排出,部分有害气体会与蓄水罐4内部的清水相接触并溶于水中,而部分不溶于水的有害气体或蓄水罐4处于过饱和时,此时气体会进入橡胶气囊5的内部并使得橡胶气囊5发生膨胀完成暂存,直至火情处理结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包括阻燃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报警组件(2),所述阻燃箱(1)内腔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氦气存储罐(14),所述报警组件(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五通阀(16),两个所述氦气存储罐(14)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五通阀(16)的左右两端相连通,所述五通阀(1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通有位于阻燃箱(1)内部的喷头(17),所述阻燃箱(1)前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外部电源插头(6),所述阻燃箱(1)内腔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安装有位于外部电源插头(6)后方的内部电源插头(7),所述外部电源插头(6)和内部电源插头(7)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弹片(8),两个所述金属弹片(8)相互接触,两个所述氦气存储罐(14)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注气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2)包括暂存管(201),所述暂存管(201)镶嵌安装在阻燃箱(1)的顶端,所述暂存管(201)的底端与五通阀(16)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暂存管(201)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2),所述安装板(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03),所述安装杆(203)的顶端与暂存管(201)内腔的顶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03)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活塞板(204),所述活塞板(204)相对安装杆(203)上下位移,所述安装杆(203)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205),所述复位弹簧(20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板(204)的底端以及安装板(202)的顶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管(201)外侧面靠近顶端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气口(206),所述暂存管(201)外侧年靠近顶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气口(207),所述暂存管(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罐(2010),所述进气口(206)远离暂存管(20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08),所述排气口(207)远离暂存管(20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08)的另一端与动力罐(2010)的右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209)的另一端与动力罐(20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208)和排气管(209)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分别为向动力罐(2010)的方向导通和向暂存管(201)的方向截止以及向暂存管(201)的方向导通和向动力罐(2010)的方向截止,所述动力罐(2010)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20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012)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2010)内部的叶轮(2011),所述动力罐(2010)的顶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铁片(2014),所述主轴(2012)的顶端贯穿动力罐(2010)的顶端且安装有弹簧片(2013),所述弹簧片(2013)远离主轴(2012)的一端与铁片(2014)之间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箱(1)内腔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外部电源插头(6)正上方的固定导轨(9),所述固定导轨(9)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导向块(10),所述导向块(10)远离固定导轨(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导轨(9)内部的限位弹簧(11),所述限位弹簧(11)的顶端与固定导轨(9)内腔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金属弹片(8)之间的绝缘棒(13),所述绝缘棒(13)为绝缘橡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箱(1)背面的下方固定连通有排气阀(3),所述排气阀(3)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蓄水罐(4),所述蓄水罐(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橡胶气囊(5),所述蓄水罐(4)的内部存储有清水,所述排气阀(3)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蓄水罐(4)的方向导通以及向阻燃箱(1)的方向截止。
CN202311004523.9A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Pending CN117122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4523.9A CN117122846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4523.9A CN117122846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2846A true CN117122846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4523.9A Pending CN117122846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28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1952B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锂电池
CN106129294B (zh) 有机发泡支架及圆柱电芯动力电池包
CN106129292B (zh) 圆柱锂电芯动力电池总成及锂电动力车
CN209947989U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灭火装置
CN205303522U (zh) 一种安全电池模块
CN106252549A (zh) 一种轻质、安全电芯支架及动力电池包
CN106129295B (zh) 圆柱锂电芯支架及动力电池包
CN11343742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
CN113794019A (zh) 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
CN108543248A (zh) 一种电池系统及其自动干粉灭火装置
CN215220892U (zh)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安全型锂电池
CN117122846A (zh) 一种自灭火锂电池充电袋
CN11132668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缓冲装置
CN20920007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氢燃料电池防爆防护舱
TWM632780U (zh) 蓄電系統之降溫滅火裝置
CN117117562A (zh) 一种火灾自预警充电插座
CN208271990U (zh) 电动车锂电池组
CN215816099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箱
CN214028224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体进水报警装置
CN214388587U (zh) 一种电控式自动灭火管
CN209344154U (zh)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壳体
CN114976303A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地面修复装置
CN115091973B (zh) 一种电动车双锂电池切换系统
CN110789371A (zh) 一种具有防火及充电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系统
CN2059303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放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