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7517A -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67517A CN117067517A CN202311213081.9A CN202311213081A CN117067517A CN 117067517 A CN117067517 A CN 117067517A CN 202311213081 A CN202311213081 A CN 202311213081A CN 117067517 A CN117067517 A CN 1170675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assembly
- injection
- positioning
- groov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72 bur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62—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其属于线材制造技术领域,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第一下模组件和第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具有第一注塑槽及连通第一注塑槽的第一注塑孔;第一下模组件具有产品定位槽及设置于产品定位槽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待包皮产品的线材的第一侧面;第二下模组件具有第二注塑槽及连通第二注塑槽的第二注塑孔;上模组件选择性地连接第一下模组件和第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连接第一下模组件用以在线材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上模组件连接第二下模组件用以在线材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本发明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能够防止线材爆出,使得形成的外皮能够完全包裹线材,降低废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充电线为数据线中的一种,是电子设备充电的必要结构。充电线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充电线初步成型后,为提高对充电线的保护,则会需要对充电线外围进行注塑包胶,在充电外围形成一层软胶层,该软胶层又称为外皮。
目前,对于充电线的注塑的工艺方法,因为需要注塑的充电线会存在多根线材,线材的长度通常为100毫米左右,且线材的质地又十分柔软。现有技术中,采用注塑模具形成外皮,注塑模具具有上模腔和下模腔,上模腔和下模腔扣合形成容置线材的注塑空间,通过向注塑空间内注入胶料,定型后形成外皮。
但是,由于线材部分较长,直接采用整体同时流水注胶,由于胶料在注塑空间内流动,且胶料具有一定的压力,会导致胶料将线材冲歪,进而出现线材爆出,进而导致所注塑的外皮无法完全均匀的包裹住线材,具有较高的废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能够防止线材爆出,使得形成的外皮能够完全包裹线材,降低废品率。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包括: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具有第一注塑槽及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的第一注塑孔;
第一下模组件,其具有产品定位槽及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槽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待包皮产品的线材的第一侧面;
第二下模组件,其具有第二注塑槽及连通所述第二注塑槽的第二注塑孔;
所述上模组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下模组件和所述第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下模组件用以在线材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所述上模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下模组件用以在线材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
可选地,所述支撑块的长度被配置为大致等于所述线材的长度,所述支撑块的宽度被配置为大致等于线材的宽度。
可选地,还包括定位模条,所述上模组件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下模组件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下模组件具有第三定位槽,所述定位模条插设于由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形成的第一定位孔或由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配合形成的第二定位孔中。
可选地,所述定位模条具有第四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槽被配置为供所述待包皮产品的一端插设,以辅助定位所述待包皮产品。
可选地,所述定位模条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所述上模组件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下模组件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二下模组件设置,所述定位模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及所述第三定位槽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注塑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注塑孔沿所述第一注塑槽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注塑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注塑孔沿所述第二注塑槽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上模组件还具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待包皮产品。
可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柱,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模组件,另一端凸出于所述上模组件,所述第一下模组件和所述第二下模组件分别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下模组件或所述第二下模组件的所述连接孔中。
线缆外皮注塑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包皮产品放置在产品定位槽或第一注塑槽中;
将上模组件与第一下模组件连接,并使支撑块支撑待包皮产品的线材的第一侧面;
通过第一注塑孔向第一注塑槽注入胶料,以在线材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
分离上模组件与第一下模组件,并连接上模组件和第二下模组件;
通过第二注塑孔向第二注塑槽注入胶料,以在线材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
本发明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模组件用于形成线材第二侧面的外皮,第二下模组件用于形成线材第一侧面的外皮,第一下模组件能够在形成线材第二侧面的外皮时支撑线材的第一侧面,使得第一下模组件的支撑块能够充当顶针作用,以防止线材在上模组件的第一注塑孔向第一注塑槽中注入胶料时被冲歪,在通过第二注塑孔向第二注塑槽内注入胶料时,线材能够通过已成型的部分外皮进行支撑束缚,使得线材不会被冲歪,进而使得形成的外皮能够顺利包裹线材,防止出现线材爆出外皮的情况,降低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一个工作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另一个工作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图4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线缆外皮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线缆外皮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包皮产品形成外皮前后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2、上模组件;21、第一注塑槽;22、第一注塑孔;23、第一定位槽;24、定位结构;201、上模架;202、上模芯;3、第一下模组件;31、产品定位槽;32、支撑块;33、第二定位槽;34、连接孔;301、第一下模架;302、第一下模芯;4、第二下模组件;41、第二注塑槽;42、第二注塑孔;43、第三定位槽;401、第二下模架;402、第二下模芯;5、定位模条;51、第四定位槽;6、第一连接柱;7、第二连接柱;100、待包皮产品;101、线材;102、外皮;103、插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外皮注塑模具,用于在待包皮产品100外包覆外皮102,能够防止线材101爆出,使得形成的外皮102能够完全包裹线材101,降低废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待包皮产品100可以为数据线、充电线、耳机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待包皮产品100为充电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待包皮产品100包括线材101及连接于线材101两端的连接头,其中一个连接头具有插接段103。需要再线材101及部分连接头外包裹一层外皮102,以用于保护线材101。
如图1至图5所示,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2、第一下模组件3和第二下模组件4。
其中,如图6所示,上模组件2具有第一注塑槽21及连通第一注塑槽21的第一注塑孔22,通过第一注塑孔22能够向第一注塑槽21注入胶料,胶料用于形成外皮102。本实施例中,第一注塑槽21还用于容置充电线,并且,第一注塑槽21可以定位充电线除形成外皮102的部分,以防止充电线在注入胶料时移动。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下模组件3具有产品定位槽31及设置于产品定位槽31的支撑块32,产品定位槽31用于定位待包皮产品100,支撑块32用于支撑充电线的线材101的第一侧面,具体支撑线材101厚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以在注塑过程中充当顶针的作用,保证注塑效果。
如图10所示,第二下模组件4具有第二注塑槽41及连通第二注塑槽41的第二注塑孔42,通过第二注塑孔42能够向第二注塑槽41注入胶料。第二注塑槽41用于容置充电线,并且,第二注塑槽41可以定位充电线除形成外皮102的部分,以防止充电线在注入胶料时移动。
上模组件2选择性地连接第一下模组件3和第二下模组件4,也即是,第一下模组件3与上模组件2连接,或者,第二下模组件4与上模组件2连接。
第一下模组件3与上模组件2连接用以在线材101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102,此时,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扣合在一起,以形成密封的注塑空间。其中,图2和图3是在第二侧面形成外皮102后的示意图。第二下模组件4与上模组件2连接用以在线材101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102,也即是,本实施例中的整个外皮102是分步形成的。上模组件2与第二下模组件4扣合在一起,以形成密封的注塑空间。其中,图4和图5是在第一侧面形成外皮102(即在线材101外形成了整个外皮102)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侧面形成的外皮102与在第二侧面形成的外皮102能够相互连接,使得形成的外皮102能够包裹整个线材101。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上模组件2用于形成线材101第二侧面的外皮102,第二下模组件4用于形成线材101第一侧面的外皮102,第一下模组件3能够在形成线材101第二侧面的外皮102时支撑线材101的第一侧面,使得第一下模组件3的支撑块32能够充当顶针作用,以防止线材101在上模组件2的第一注塑孔22向第一注塑槽21中注入胶料时被冲歪,在通过第二注塑孔42向第二注塑槽41内注入胶料时,线材101能够通过已成型的部分外皮102进行支撑束缚,使得线材101不会被冲歪,进而使得形成的外皮102能够顺利包裹线材101,防止出现线材101爆出外皮102的情况,降低废品率。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块32的长度大致等于线材101的长度,支撑块32的宽度大致等于线材101的宽度,使得支撑块32尽量与线材101的第一侧面的表面完全贴合,一方面能够具有较高的支撑效果,防止线材101移动;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在上模组件2注塑形成第二侧面的外皮102时,部分胶料流至第一侧面,能够避免影响后续在第一侧面的注塑,还能够避免影响形成的整个外皮102的外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线缆外皮注塑模具还包括定位模条5。其中,如图6至图10所示,上模组件2有第一定位槽23,第一下模组件3具有第二定位槽33,第二下模组件4具有第三定位槽43。当第一下模组件3与上模组件2连接时,即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扣合在一起时,定位模条5插设于由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3配合形成的第一定位孔中,且定位模条5可以在扣合上模组件2和第一下模组件3时对两者进行定位,以使两者对位安装。
当第二下模组件4与上模组件2连接时,即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扣合在一起时,定位模条5插设于由第一定位槽23和第三定位槽43配合形成的第二定位孔中,且定位模条5可以在扣合上模组件2与第二下模组件4时对两者进行定位,以使两者对位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23贯穿上模组件2设置,第二定位槽33贯穿第一下模组件3设置,第三定位槽43贯穿第二下模组件4设置,并且,定位模条5的两端均凸出于上模组件2,也即是,定位模条5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槽23、第二定位槽33及第三定位槽43的长度,使得定位模条5具有露出于上模组件2的部分,进而使得定位模条5还能够辅助开模,如可以通过定位模条5翘起上模组件2、第一下模组件3或第二下模组件4,以实现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或第二下模组件4的分离,降低开模的难度。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定位模条5具有第四定位槽51,第四定位槽51被配置为供待包皮产品100的一端插设,也即是,用于供充电线的插接段103插入。一方面,插接段103插入第四定位槽51能够辅助第一注塑槽21、第二注塑槽41和产品定位槽31定位充电线,进一步降低充电线移动的几率;另一方面,在注塑完成后,由于插接段103插入第四定位槽51中,可以通过抬升定位模条5而带动充电线脱模,便于充电线的顺利脱模。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定位模条5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时,可以先对准定位模条5及第一定位槽23、第二定位槽33或第三定位槽43,然后插入第一定位槽23、第二定位槽33或第三定位槽43即可,无需考虑第四定位槽51的位置,降低了线缆外皮注塑模具的组装难度。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注塑孔2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注塑孔22沿第一注塑槽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能够从第一注塑槽21的两侧向第一注塑槽21注入胶料,提高胶料在第一注塑槽21的均匀性,进而能够保证形成的外皮102的厚度的均匀性,还能够提高注塑的效率。
类似地,如图10所示,第二注塑孔42设有两个,两个第二注塑孔42沿第二注塑槽4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能够从第二注塑槽41的两侧向第二注塑槽41注入胶料,提高胶料在第二注塑槽41的均匀性,进而能够保证形成的外皮102的厚度的均匀性,还能够提高注塑的效率。
示例地,请继续参见图6,上模组件2还具有定位结构24,定位结构24用于定位充电线,以便于充电线安装在第一注塑槽21中,还能够保证充电线在第一注塑槽21中的位置的统一性。定位结构24可以根据待包皮产品100的结构特点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充电线一端的充电头具有孔,相对应的,定位结构24为定位柱,定位柱能插入孔中,以实现定位。当待包皮产品100具有凸柱时,定位结构24还可以为对应设置的槽。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线缆外皮注塑模具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柱6。其中,多个第一连接柱6的一端连接于上模组件2,另一端凸出于上模组件2。如图12所示,第一下模组件3和第二下模组件4分别具有多个与第一连接柱6一一对应的连接孔34,每个第一连接柱6的另一端用于插入第一下模组件3或第二下模组件4的连接孔34中,进而实现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或第二下模组件4的定位连接。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模组件2可以包括上模架201和上模芯202,第一注塑槽21、第一注塑孔22以及第一定位槽23均设置在上模芯202上,上模芯202安装在上模架201上。如图2所示,第一下模组件3可以包括第一下模架301和第一下模芯302,产品定位槽31及第二定位槽33均设置在第一下模芯302上,第一下模芯302安装在第一下模架301上。如图4所示,第二下模组件4可以包括第二下模架401和第二下模芯402,第二注塑槽41、第二注塑孔42和第三定位槽43均设置在第二下模芯402上,第二下模芯402安装在第二下模架401上。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上模架201与第一下模架301或第二下模架401之间均可以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柱7对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上模架201具有连通第一注塑孔22的通道,以能通过通道向第一注塑孔22供给胶料。第二下模架401也设有连通第二注塑孔42的通道,以能通过通道向第二注塑孔42供给胶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方法,将外皮102分成两次成型,先成型一半,在成型另一半,且第一下模组件3的支撑块32充当顶针的作用,注塑过程中需要更换一次模,即将第一下模组件3更换为第二下模组件4,巧妙地解决了因产品超长且外观面不允许有顶针的产品设计,为高质量的产品工业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外皮注塑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中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能够具有较好的注塑效果。
如图14所示,线缆外皮注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包皮产品100放置在产品定位槽31或第一注塑槽21中;
S2、将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连接,并使支撑块32支撑待包皮产品100的线材101的第一侧面;
在步骤S2中,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待包皮产品100可以放在产品定位槽31中,也即是通过第一下模组件3进行支撑,此时,第一下模组件3对待包皮产品100的线材101部分及其他部分均进行支撑。后续合模时,控制上模组件2靠近第一下模组件3移动,并倒扣在第一下模组件3上。
待包皮产品100还可以放在第一注塑槽21中,也即是通过上模组件2进行支撑,此时,上模组件2仅对待包皮产品100的不形成外皮102的部分进行支撑。后续合模时,控制第一下模组件3靠近上模组件2移动,并倒扣在上模组件2上,此时,第一下模组件3的支撑块32能够与线材101的第一侧面接触。
在步骤S2中,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扣合后,支撑块32能够与线材101的第一侧面接触,以能够对线材101进行支撑。此时,线材101与第一注塑槽21的壁之前存在间隙,该间隙有容置形成外皮102的胶料。
S3、通过第一注塑孔22向第一注塑槽21注入胶料,以在线材101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102;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中,仅形成了一部分外皮102,而不是一整张外皮102。注入胶料的方式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注塑过程中,由于支撑块32的支撑和抵顶,能够防止线材101被胶料冲歪,进而保证形成的外皮102能够完全包裹线材101。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入胶料后,需要等待胶料凝固成外皮102后再进行开模。
S4、分离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并连接上模组件2和第二下模组件4;
在形成一部分外皮102后,将第一下模组件3与上模组件2分离,也即是,进行一次脱模,然后连接第二下模组件4与上模组件2,进行另一部分的外皮102的注塑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下模组件3与上模组件2分离时,待包皮产品100留在上模组件2上,具体地,可以控制第一下模组件3沿其厚度方向远离上模组件2移动,进而使得第一下模组件3与上模组件2及定位模条5顺利分离,由于定位模条5没有移动,因此,待包皮产品100不会移动。
在连接第二下模组件4与上模组件2后,第二注塑槽41与线材101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用于形成另一部分外皮102。
S5、通过第二注塑孔42向第二注塑槽41注入胶料,以在线材101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102。
在步骤S5中,线材101被在第一注塑槽21形成的一部分外皮102支撑并束缚,进而使得线材101不会被注入到第二注塑槽41中的胶料冲歪,进而保证了形成的外皮102能够包裹线材101,提高了注塑成型的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外皮注塑方法,上模组件2用于形成线材101第二侧面的外皮102,第二下模组件4用于形成线材101第一侧面的外皮102,第一下模组件3能够在形成线材101第二侧面的外皮102时支撑线材101的第一侧面,使得第一下模组件3的支撑块32能够充当顶针作用,以防止线材101在上模组件2的第一注塑孔22向第一注塑槽21中注入胶料时被冲歪,在通过第二注塑孔42向第二注塑槽41内注入胶料时,线材101能够通过已成型的部分外皮102进行支撑束缚,使得线材101不会被冲歪,进而使得形成的外皮102能够顺利包裹线材101,防止出现线材101爆出外皮102的情况,降低废品率。
可选地,当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包括定位模条5时,可以在放置待包皮产品100之前,将定位模条5放置在第一定位槽23与第二定位槽33,或者,第一定位槽23与第三定位槽43中,并在放入待包皮产品100时,将插接段103插入定位模条5的第四定位槽51中,实现产品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脱模后,线缆成段地被包围,实现初步包胶,随后将初步包胶完成后的耳机或其他设备进一步放入到普通模具内进行二次包胶,二次包胶时无需采用支撑块32进行定位,直接放入到模具的模腔内,进行二次包胶,能够将剩余裸露的部分进行填充包胶,使得线材能够完全被包胶。也即是,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二次包胶步骤,于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对初步包胶后的线缆进行二次包胶,以进一步保证包胶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2)具有第一注塑槽(21)及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21)的第一注塑孔(22);
第一下模组件(3),其具有产品定位槽(31)及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槽(31)的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用于支撑待包皮产品(100)的线材(101)的第一侧面;
第二下模组件(4),其具有第二注塑槽(41)及连通所述第二注塑槽(41)的第二注塑孔(42);
所述上模组件(2)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下模组件(3)和所述第二下模组件(4),所述上模组件(2)连接所述第一下模组件(3)用以在线材(101)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102),所述上模组件(2)连接所述第二下模组件(4)用以在线材(101)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2)的长度被配置为大致等于所述线材(101)的长度,所述支撑块(32)的宽度被配置为大致等于线材(10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模条(5),所述上模组件(2)有第一定位槽(23),所述第一下模组件(3)具有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二下模组件(4)具有第三定位槽(43),所述定位模条(5)插设于由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3)配合形成的第一定位孔或由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3)配合形成的第二定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条(5)具有第四定位槽(51),所述第四定位槽(51)被配置为供所述待包皮产品(100)的一端插设,以辅助定位所述待包皮产品(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条(5)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3)贯穿所述上模组件(2)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33)贯穿所述第一下模组件(3)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槽(43)贯穿所述第二下模组件(4)设置,所述定位模条(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3)、所述第二定位槽(33)及所述第三定位槽(43)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孔(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注塑孔(22)沿所述第一注塑槽(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注塑孔(4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注塑孔(42)沿所述第二注塑槽(4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2)还具有定位结构(24),所述定位结构(24)用于定位所述待包皮产品(100)。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柱(6),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柱(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模组件(2),另一端凸出于所述上模组件(2),所述第一下模组件(3)和所述第二下模组件(4)分别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柱(6)一一对应的连接孔(34),所述第一连接柱(6)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下模组件(3)或所述第二下模组件(4)的所述连接孔(34)中。
10.线缆外皮注塑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包皮产品(100)放置在产品定位槽(31)或第一注塑槽(21)中;
将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连接,并使支撑块(32)支撑待包皮产品(100)的线材(101)的第一侧面;
通过第一注塑孔(22)向第一注塑槽(21)注入胶料,以在线材(101)的第二侧面形成外皮(102);
分离上模组件(2)与第一下模组件(3),并连接上模组件(2)和第二下模组件(4);
通过第二注塑孔(42)向第二注塑槽(41)注入胶料,以在线材(101)的第一侧面形成外皮(1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13081.9A CN117067517A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13081.9A CN117067517A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7517A true CN117067517A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0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13081.9A Pending CN117067517A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67517A (zh) |
-
2023
- 2023-09-19 CN CN202311213081.9A patent/CN11706751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012532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a strip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s | |
US5600885A (e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an overmold onto an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terminated to a cable | |
US6019928A (en) | Method for resin insert molding a connector block for injector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7641494B2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7370413B2 (en) |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2506367B1 (en) | A universal serial bus head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5474487A (zh) | 电线保护部件 | |
US6981897B2 (en) |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for a ground terminal fitting,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waterproofing a ground terminal fitting | |
EP1174890B1 (en) | Moulded coi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
EP2916395B1 (en) | Moulding tool | |
EP1698022A1 (en) |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strain relief | |
CN111196014A (zh) | 一种线端连接器的生产方法及低压注塑模 | |
CN220864628U (zh) |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 | |
CN117067517A (zh) | 线缆外皮注塑模具及方法 | |
TWI301005B (zh) | ||
US20180244298A1 (en) | Vehicle steering wheel | |
JP2010161041A (ja) | 端子金具一体型樹脂製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
CN213500450U (zh) | 用于多线束注塑的模具 | |
CN2893966Y (zh) | 连续排线的电子连接器 | |
MX2007005555A (es) | Metodo y proceso para fabricar un bloque terminal. | |
CN114583487B (zh) | 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9620883B2 (en) | Connector with wire having insulation coating removed from an end part and a thin coating layer of photocurable resin applied to the end part | |
CN114506009B (zh) | 注塑模具、数据线外模的制作方法及数据线 | |
CN112510415B (zh) | 一种无痕电源插头及其生产工艺 | |
CN221486916U (zh) | 一种12芯异形密封圈卡扣式防水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