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8901A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48901A CN116648901A CN202180084487.4A CN202180084487A CN116648901A CN 116648901 A CN116648901 A CN 116648901A CN 202180084487 A CN202180084487 A CN 202180084487A CN 116648901 A CN116648901 A CN 1166489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structure
- camera module
- photosensitive
- lens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304 optical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11 transmission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给了一种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该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在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镜头结构、第二镜头结构以及第三镜头结构;对焦组件,包括:驱动部,与第二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固定框架,与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驱动部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可以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从而有利于摄像模组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近年来,电子移动终端诸如手机等逐渐向着轻薄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手机的轻薄化有助于提升用户手持体验。因而,手机厂商对作为手机的标准配置之一的摄像模组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为了满足用户对成像品质的要求,摄像模组通常需要具备高像素、长焦距、大光圈、自动对焦以及防抖等多种功能,而集成这些功能往往会导致摄像模组的尺寸增加,尤其会使摄像模组的高度增加。
由于摄像模组的功能提升而导致的高度增加和手机轻薄化会造成组装后的摄像模组凸出于手机的机体外壳,并在手机的背侧形成凸台。这会使手机置于桌面或其他平面时,处于倾斜且不稳定的状态,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摄像模组凸出于手机的机体外壳,会使得摄像模组或者摄像模组外侧的保护盖板有极大的损坏风险,例如磕碰或者摔落都极易导致划痕和裂缝的产生,从而影响摄像模组成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在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镜头结构、第二镜头结构以及第三镜头结构;对焦组件,包括:驱动部,与第二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固定框架,与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 限定驱动部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结构,并且设置有平行于光轴的至少一个第一滚珠槽;固定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线圈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滚珠槽,其中,第一线圈结构的位置与第一磁性结构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滚珠槽的位置与第二滚珠槽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对焦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之间的多个第一滚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还包括防抖组件,包括:可动部,与感光组件固定连接;固定部,与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限定可动部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动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性结构,并且设置有垂直于光轴的多个第三滚珠槽;固定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结构和至少一个第四滚珠槽,其中,第二线圈结构的位置与第二磁性结构的位置相对应,第四滚珠槽的位置与第三滚珠槽的位置相对应;以及防抖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三滚珠槽和第四滚珠槽之间的多个第二滚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还包括:安装外壳,用于容纳第一镜头结构、第二镜头结构和第三镜头结构,并且与第一镜头结构和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具有第一表面;感光元件,设置于线路板的第一表面,并具有感光路径;电子元器件,设置于线路板的第一表面,并且与感光元件间隔设置;模塑座,设置于线路板的第一表面,并且具有与感光路径相对应的阶梯式通光孔,阶梯式通光孔包括远离感光元件的第一腔体;以及滤色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并且滤色片在光轴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腔体在光轴上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板具有容纳感光元件的安装槽,其中,安装槽的形状与感光元件的形状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线路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补强板,补强板与线路板的第二表面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线路板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子元器件被模塑座封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外壳容纳感光组件,可动部与感光组件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部的外周与安装外壳的上部边缘的内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中包括:最远离感光组件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沿着光轴的物侧设置第三镜头结构;在第三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对焦组件,其中,对焦组件包括驱动部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驱动部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在第三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第二镜头结构,其中,第二镜头结构与驱动部固定连接;以及在第二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第一镜头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利用机器视觉和主动对准技术,使第一镜头结构的子光轴、第二镜头结构的子光轴以及第三镜头结构的子光轴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感光组件的外周设置防抖组件,其中,防抖组件包括可动部和固定部,可动部与感光组件固定连接,固定部与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可动部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文中任一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摄像模组;以及机体外壳,内部设置有摄像模组,包括与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相匹配的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结构的至少一个透镜中最远离感光组件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机体外壳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利用摄像模组内部对焦以保证成像质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还可以保证各个镜头结构之间的紧凑性,有利于摄像模组的轻薄化。同时,设置防抖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并且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 感光组件可以减轻其整体的体积和重量,从而保证对感光组件的防抖控制精确度。此外,通过对摄像模组的安装外壳以及其他结构的安装位置的限定,可以有效地保证摄像模组整体的安装平整度。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的摄像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感光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驱动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动部的装配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是图11的移动终端的左视图。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意在进行限制。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包含有”、“包括”和/或“包括有”表示存在所述特征、整体、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性。
本文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来进行描述。本文公开的示例 性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于示出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而是包括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各种等效结构以及由例如制造时产生的形状和尺寸偏差。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本质上是示意性的,而非旨在对各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语境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定义。
为了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现有的摄像模组通常采用诸如音圈马达等驱动马达,使摄像模组具备对焦和防抖的功能。
图1是现有的摄像模组1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摄像模组100包括镜头组件110、驱动马达120以及感光组件130。
驱动马达120可具有驱动单元和固定单元(未示出),驱动单元与镜头组件110固定连接,通过使驱动单元相对于固定单元进行不同方向的移动,可使与驱动单元固定连接的镜头组件110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摄像模组100的对焦和防抖功能。
通常而言,将摄像模组100安装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时,需要在镜头组件110的远离感光组件130的上方设置玻璃盖板101,以保护摄像模组100的内部结构。并且在镜头组件110和玻璃盖板101的之间需要预留出镜头组件110的可移动空间。也就是说,镜头组件110和玻璃盖板之间具有高度为H1的镜头组件110的可移动空间,以实现摄像模组的对焦功能。因此,摄像模组100安装于手机中的安装高度可由可移动空间的高度H1、驱动马达120的高度H2以及感光组件130的高度H3组成。
将现有的摄像模组100安装于手机时,由于手机的厚度的限制,会造成摄像模组100安装后凸出于手机的机体外壳,例如后部外壳,从而影响手机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2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摄像模组200可包括:第一镜头结构210、第二镜头结构220、第三镜头结构230、感光组件240、安装外壳250、对焦组件260以及防抖组件270。
第一镜头结构210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第二镜头结构220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和第三镜头结构230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共同组成摄像模组200的光学系统,并且可保持在感光组件240的感光路径上。该光学系统的成像面可位于感光组件240处。
物侧入射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由第一镜头结构210、第二镜头结构22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进而被感光组件240接收并进行光电转化,形成关于物体图像的电信号。对于光学系统而言,被摄物体一侧可称为物侧,感光组件240一侧可称为像侧。
对焦组件260可包括驱动部261和固定框架262,驱动部261与第二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固定框架262可与第三镜头结构230固定连接,并限定驱动部261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驱动部261可使第二镜头结构220与第一镜头结构21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在光轴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摄像模组200的对焦功能。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采用在镜头组件内部实现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不必再设置采用常规驱动马达结构时需要预留的可移动空间,这样有利于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并且有利于摄像模组的轻薄化。
第一镜头结构210可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第一镜头结构中的透镜可由光学塑胶或者光学玻璃制成。示例性地,第一镜头结构210可包括第一镜筒,通过例如粘接将第一镜头结构中的透镜与第一镜筒连接,用于承载并保护第一镜头结构中的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结构210的至少一个透镜中,最远离感光组件240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平面,这样可使第一透镜与外部元件例如玻璃盖板在接触安装时完全贴合,有利于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安装高度。
示例性地,第一镜头结构210可包括一个平凹透镜,并且平凹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平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应理解的是,第一透镜结构 210还可为其他形式的单个透镜或多个透镜的组合。只要满足最远离感光组件240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即可为外部元件提供一个平坦的安装平面。
同样地,第二镜头结构220可包括至少一个透镜,例如两个透镜,第二镜头结构220中的透镜可由光学塑胶或者光学玻璃制成。示例性地,第二镜头结构220可包括第二镜筒,通过例如粘接将第二镜头结构220中的透镜与第二镜筒连接,用于承载并保护第二镜头结构中的透镜。
第三镜头结构230可包括至少一个透镜,例如三个透镜,第三镜头结构230中的透镜可由光学塑胶或者光学玻璃制成。示例性地,第三镜头结构230可包括第三镜筒,通过例如粘接将第三镜头结构230中的透镜与第三镜筒连接,用于承载并保护第三镜头结构中的透镜。
第一镜头结构210、第二镜头结构220以及第三镜头结构230的透镜可共同构成摄像模组200的光学系统。示例性地,可通过例如粘接的方式使第一镜头结构210、第二镜头结构220以及第三镜头结构230形成子光轴位于同一直线的整体,用于接收外部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送至感光组件240。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感光组件24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感光组件240可包括线路板241、感光元件242、电子元器件243、模塑座244以及滤色片245。
线路板241可作为感光组件240的基板,用于承载感光组件240的其他部分。线路板241可具有第一表面2411和与第一表面2411相对的第二表面2412。
感光元件242可设置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具体地,感光元件242可贴装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的中心区域。感光元件242和线路板241可通过连接线246与围绕线路板241的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电连接。
示例性地,连接线246可为金线。在感光元件240贴装于线路板241后,通过打金线工艺使金线的一端连接感光元件242,另一端连接线路板24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连接线246还可为其他类 型,例如银线、铜线等。
示例性地,感光元件242可为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S)。并且感光元件242可包括位于中心的感光区域和围绕感光区域的非感光区域。感光元件242的感光区域可接收经由包括第一镜头结构210、第二镜头结构220以及第三镜头结构230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并且具有与感光区域相对应的感光路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板241具有容纳感光元件242的安装槽,并且该安装槽的形状与感光元件242的形状相对应。示例性地,安装槽的深度可等于线路板241的厚度。当感光元件24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线路板241的厚度时,感光元件242可完全地嵌入线路板241的安装槽中,并且还可在线路板241的第二表面2412设置补强板,例如钢板,用于增强线路板241的强度。
作为一种选择,安装槽的深度可小于线路板241的厚度,当感光元件242嵌入至该安装槽时,感光元件242可凸出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如图3所示)。同样地,还可在线路板241的第二表面2412设置补强板,例如钢板,用于增强线路板241的强度。
通过在线路板241上设置与感光元件242配合的安装槽可整体上减小感光组件240的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对感光组件240的防抖控制精确度,并且将在下文中对防抖组件27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地描述。
电子元器件243可设置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并与感光元件242间隔设置。具体地,电子元器件243可贴装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的边缘区域,并且与感光元件242间隔一定的距离。电子元器件243可例如被实施为电容、电阻、驱动器件等。
模塑座244可设置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并且具有阶梯式通光孔,阶梯式通光孔与感光元件242的感光路径相对应。阶梯式通光孔可具有直径不同的至少两个腔体,并且最远离感光元件242的腔体可为第一腔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模塑座244可具有平行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的顶面,并且阶梯式通光孔靠近感光元件242的腔体可具有 倾斜的内侧面。示例性地,模塑座244可设置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边缘区域,并且与感光元件242不重叠。作为一种选择,模塑座244可设置于线路板241的第一表面2411的边缘区域,并与感光元件242的非感光区域重叠(如图3所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模塑座244包覆电子元器件243和连接线246通过模塑工艺与线路板241形成整体。换言之,电子元器件243可被模塑座244封装于其内部。示例性地,模塑座244与线路板241所形成的整体还可包括感光元件242的非感光区域。将电子元器件243封装于模塑座244和线路板241之间,可有效地保护电子元器件243。
滤色片245可设置于阶梯式通光孔的第一腔体内,并且滤色片245在光轴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阶梯式通光孔的第一腔体在光轴上的高度,滤色片245与感光元件242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当滤色片245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阶梯式通光孔的第一腔体在光轴上的高度时,可使滤色片245与模塑座244的顶面处于一个平面,或者相对于模塑座244的顶面凹陷。这样有助于降低感光组件240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此外,采用模塑座244支撑滤色片245,可取消独立设置的滤色片安装座,这样可整体上减小感光组件240的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对感光组件240的防抖控制精确度,并且将在下文中对防抖组件27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地描述。
示例性地,滤色片245可被实施为红外截止滤色片、全透光谱滤色片以及其他滤色片或者多个滤色片的组合。
再次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外壳250可容纳第一镜头结构、第二镜头结构和第三镜头结构,并且安装外壳250可与第一镜头结构210、第三镜头结构230通过例如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未示出)。当安装外壳250安装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时,在工作状态时,与安装外壳250固定连接的第一镜头结构21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可保持静止状态。
对焦组件260可包括驱动部261和固定框架262。驱动部261可通过例如粘接、螺纹以及卡扣等方式与第二镜头结构220固定连接,具体地,驱动部261可与第二镜头结构220的第二镜筒固定连接。
固定框架262可与通过第三镜头结构230与安装外壳250固定连接(未示出)。通常而言,当安装外壳250安装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时,与安装外壳250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架262可保持静止状态。此外,固定框架262可限定驱动部261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固定框架262固定不动时,驱动部261可相对于固定框架262沿着第二镜头结构220的子光轴移动微小的距离。由于第一镜头结构210的子光轴、第二镜头结构220的子光轴以及第三镜头结构230的子光轴同轴,并且由于第一镜头结构21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与固定框架262固定连接从而保持固定不动,驱动部261可带动第二镜头结构220相对于第一镜头结构21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沿着光轴微小地移动,实现第二镜头结构220的位置的微调,从而使第一镜头结构210在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下,使摄像模组200在其内部实现对焦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成的图像质量。
应理解的是,当对焦组件260的固定框架262与第三镜头结构230固定连接时,由于固定框架262对驱动部261的限定移动的作用,与驱动部261固定连接的第二镜头结构220也可与第三镜头结构230产生沿着光轴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摄像模组200的对焦功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驱动部261装配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安装框架26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部261可为具有中部贯通结构的长方体,中部贯通结构可容纳第二镜头结构220,并且与第二镜头结构220固定连接。在长方体相对的侧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第一磁性结构2611。在设置有第一磁性结构2611的两个侧面上,位于第一磁性结构2611的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滚珠槽2612,并且第一滚珠槽2612与第一磁性结构2611间隔设置。此外,第一滚珠槽26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镜头结构220的光轴方向。换言之,第一滚珠槽26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光轴方向。
固定框架262可用于容纳驱动部261,在与驱动部261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线圈结构2621和第二滚珠槽2622。
多个第一滚珠263可设置于第一滚珠槽2612和第二滚珠槽2622 之间形成的空间,并且第一滚珠263的尺寸可与第一滚珠槽2612和第二滚珠槽2622的尺寸相匹配。
当第一线圈结构2621施加电流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由于第一线圈结构2621和第一磁性结构2611之间的磁力作用,从而使第一磁性结构2611与第一线圈结构2621产生相对移动。具体地,当第一线圈结构2621施加的电流所感应的电磁力与第一磁性结构2611相吸时,由于设置有第一线圈结构2621的固定框架262为固定不动的。因而,设置有第一磁性结构2611的驱动部261,沿着第一滚珠槽2612和第二滚珠槽2622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多个第一滚珠263,产生沿着光轴方向的移动。从而可使与驱动部261固定连接的第二镜头结构220产生沿着光轴方向的移动,又由于第一镜头结构21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为固定不动的,因而可使第二镜头结构220相对于第一镜头结构210和第三镜头结构230的产生沿着光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调整各个镜头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实现摄像模组200的对焦。
通过线圈与磁性结构相配合以及滚珠与滚珠槽相配合,可实现在摄像模组200的内部对焦功能,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利于节约成本。此外,滚珠与滚珠槽相配合还可减小摩擦,并且有利于提升对焦时的灵敏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驱动部和固定框架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实现方式不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的形式使驱动部和固定框架在限定的方向上产生相对移动。本申请可使多个镜头结构构成的光学系统实现内部对焦功能,有利于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安装高度,有利于摄像模组的轻薄化。再次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抖组件270可根据摄像模组200的抖动调整感光组件240的位移,从而补偿摄像模组200抖动的图像。防抖组件270包括可动部271和固定部272。可动部271可通过例如粘接等方式与感光组件240固定连接。
固定部272可通过第三镜头结构230与安装外壳250固定连接。通常而言,当安装外壳250安装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时,与安装外壳25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72可保持静止状态。并且固定部272可限定可动部271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
具体地,当固定部272固定不动时,可动部271可相对于固定部272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微小的距离。由于固定部240与安装外壳250固定连接而保持固定不动,可动部271可带动感光组件240沿着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微小地移动,从而实现摄像模组200的防抖功能。
应理解的是,当防抖组件270的固定部272与第三镜头结构230固定连接时,由于固定部272对可动部271的限定移动的作用,与可动部271固定连接的感光组件240也可与包括第三镜头结构230的光学系统产生在垂直于光轴平面上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摄像模组200的防抖功能。
通过使感光组件240整体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可确保感光组件240的线路板241和感光元件242同步移动,从而有效地保护两者之间的线路连接,保证工作状态下的电流供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抖组件27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动部271的装配平面图。如图6和图7所示,可动部271可为具有中部贯通结构的长方体,中部贯通结构可对应于感光组件240的感光路径,并且与感光组件240固定连接,例如,可动部271的底面可与感光组件240的模塑座244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可动部271的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可设置有第二磁性结构2711,在可动部271的顶面的四个顶角区域可设置第三滚珠槽2712。当可动部271垂直于光轴布置时,第三滚珠槽2712所在的平面可垂直于光轴。
固定部272可用于容纳可动部271,并且在固定部272与第二磁性结构2711和第三滚珠槽271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线圈结构2721和第四滚珠槽2722。
多个第二滚珠273可设置于第三滚珠槽2712和第四滚珠槽2722之间形成的空间,并且第二滚珠273的尺寸可与第三滚珠槽2712和第四滚珠槽2722相匹配。
当第二线圈结构2721施加电流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由于第二线圈结构2721和第二磁性结构2711之间的磁力作用,使第二磁性结 构2711相对于第二线圈结构2721产生相对移动。具体地,当平行于x轴方向上的第二线圈结构2721施加的电流所感应的电磁力与第二磁性结构2711相吸或相斥时,由于设置有第二线圈结构2721的固定部272为固定不动的,因而设置有第二磁性结构2711的可动部271可带动感光组件240沿着y轴方向移动。当平行于y方向上的第二线圈结构2721施加的电流所感应的电磁力与第二磁性结构2711相吸或相斥时,由于设置有第二线圈结构2721的固定部272为固定不动的,因而设置有第二磁性结构2722的可动部272可带动感光组件240沿着x轴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使可动部272带动感光组件240在xy平面上相对移动,当光轴处于z轴方向时,防抖组件270可使感光组件240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动部和固定部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实现方式不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形式使可动部和固定部在限定的方向上产生相对移动。本申请通过利用防抖组件调整感光组件的相对位置而实现摄像模组防抖的效果,可以避免通过调整多组镜头而使成像质量下降,有利于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200的装配示意图。如图8所示,安装外壳250可容纳感光组件240。可动部271与感光组件240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部272的外周与安装外壳250的上部边缘的内侧固定连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感光组件240,同时还可以保证摄像模组200的底部的平整度。当安装外壳250直接安装在移动终端时,可以保证安装以后摄像模组200整体结构的平整度。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制造方法1000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方法1000包括如下文中所描述的步骤。
S101,在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沿着光轴的物侧设置第三镜头结构。
S102,在第三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对焦组件,对焦组件包括驱动部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驱动部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
S103,在第三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第二镜头结构,其中,第二镜头结构与驱动部固定连接。
S104,在第二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第一镜头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可将第三镜头结构230、第二镜头结构220、第一镜头结构210依次设置于感光组件(未示出)的感光路径上。具体地,可先将感光组件设置在安装外壳250’内并且使其位置相对固定,然后将第三镜头结构230、第二镜头结构220以及第一镜头结构210依次设置于该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以使三者的子光轴处于同一直线。采用这种组装方法,可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镜头组件容纳在安装外壳250’内部,可保证各个镜头结构之间的紧凑性,从而降低组装的摄像模组的组装高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利用分体式组装的方法,即将第一镜头结构、第二镜头结构以及第三镜头结构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使三者的子光轴处于同一直线。示例性地,可在第二镜头结构与对焦组件进行组装后,使第一镜头结构、与对焦组件组装的第二镜头结构以及第三镜头结构的子光轴处于同一直线。之后,再将其与摄像模组的其他结构进行组装。具体地,可利用机器视觉和主动对准技术使第一至第三镜头结构的子光轴处于同一直线。
示例性地,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镜头结构、第三镜头结构与安装外壳固定连接,并且将驱动部与第二镜头结构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1000还可包括:在感光组件的外周设置防抖组件。防抖组件包括可动部和固定部,其中,可动部与感光组件固定连接,固定部与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可动部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
通过方法1000制造的摄像模组,通过调整光学系统内的各个镜头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实现对焦功能。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有利于摄像模组的轻薄化。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2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移动终端20的左视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移动终端20包括 机体外壳202和如上文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至少一个摄像模组200,例如两个。摄像模组200可设置于机体外壳202内部,并且机体外壳202可具有与摄像模组200的感光路径相匹配的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镜头结构包括所述第一透镜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与机体外壳202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安装有摄像模组200的移动终端20,可避免摄像模组200的高度过高而造成的凸出于移动终端20的机体外壳202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200还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20的具有显示面板的一侧,不仅可以使摄像模组不凸出于机体外壳,还可以保证前置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8)
- 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组件;在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镜头结构、第二镜头结构以及第三镜头结构;对焦组件,包括: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固定框架,与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所述驱动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结构,并且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光轴的至少一个第一滚珠槽;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线圈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滚珠槽,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结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滚珠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滚珠槽的位置相对应;以及所述对焦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滚珠槽和所述第二滚珠槽之间的多个第一滚珠。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防抖组件,包括:可动部,与所述感光组件固定连接;固定部,与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所述可动部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上移动。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性结构,并且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多个第三滚珠槽;所述固定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结构和至少一个第四滚珠 槽,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结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滚珠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滚珠槽的位置相对应;以及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滚珠槽和所述第四滚珠槽之间的多个第二滚珠。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安装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镜头结构、所述第二镜头结构和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并且与所述第一镜头结构和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具有第一表面;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表面,并具有所述感光路径;电子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表面,并且与所述感光元件间隔设置;模塑座,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感光路径相对应的阶梯式通光孔,所述阶梯式通光孔包括远离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一腔体;以及滤色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滤色片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腔体在所述光轴上的高度。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具有容纳所述感光元件的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感光元件的形状相对应。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路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线路板的第二表面固定。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线路板的厚度。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被所述模塑座封装。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容纳所述感光组件,所述可动部与所述感光组件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外周与所述安装外壳的上部边缘的内侧固定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结构包括的至少一个透镜中包括:最远离所述感光组件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 摄像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沿着光轴设置第三镜头结构;在所述第三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对焦组件,其中,所述对焦组件包括驱动部和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所述驱动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三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第二镜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镜头结构与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以及在所述第二镜头结构的物侧设置第一镜头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机器视觉和主动对准技术,使第一镜头结构的子光轴、第二镜头结构的子光轴以及第三镜头结构的子光轴重合。
-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感光组件的外周设置防抖组件,其中,所述防抖组件包括可动部和固定部,所述可动部与所述感光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三镜头结构固定连接,并限定所述可动部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上移动。
- 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以及机体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相匹配的安装孔。
-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结构的至少一个透镜中最远离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机体外壳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2390.4A CN114650323A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N2020115023904 | 2020-12-18 | ||
PCT/CN2021/137441 WO2022127735A1 (zh) | 2020-12-18 | 2021-12-13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48901A true CN116648901A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199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02390.4A Pending CN114650323A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N202180084487.4A Pending CN116648901A (zh) | 2020-12-18 | 2021-12-13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02390.4A Pending CN114650323A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4650323A (zh) |
WO (1) | WO20221277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18857A (zh) * | 2022-06-24 | 2022-09-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拍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209020B (zh) * | 2022-06-27 | 2024-03-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115278008A (zh) * | 2022-07-12 | 2022-1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75270A (ja) * | 2004-03-26 | 2005-10-06 | Toshiba Corp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CN101009773B (zh) * | 2006-01-24 | 2010-10-13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相机模块 |
KR20120047111A (ko) * | 2010-11-03 | 2012-05-11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배럴 구동장치 |
KR101634552B1 (ko) * | 2014-05-23 | 2016-07-08 | 마이크로엑츄에이터(주) | 초소형 카메라모듈용 자동 초점 조절장치 |
CN204086644U (zh) * | 2014-08-25 | 2015-01-07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镜头驱动装置 |
KR101896962B1 (ko) * | 2016-02-04 | 2018-09-12 | 마이크로엑츄에이터(주) | 카메라 렌즈 조립체 |
CN107071254A (zh) * | 2017-05-31 | 2017-08-1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
KR102400516B1 (ko) * | 2017-06-12 | 2022-05-23 | 마이크로엑츄에이터(주) |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렌즈모듈 |
CN208079225U (zh) * | 2018-03-14 | 2018-11-09 | 欧菲影像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对焦防抖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机构 |
CN111025515A (zh) * | 2018-10-10 | 2020-04-17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变焦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KR102090625B1 (ko) * | 2019-11-11 | 2020-03-18 | 자화전자(주) | 자동초점 조절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CN210781015U (zh) * | 2019-12-03 | 2020-06-16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406778B (zh) * | 2020-03-16 | 2022-1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111586270B (zh) * | 2020-05-07 | 2022-0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12-18 CN CN202011502390.4A patent/CN11465032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12-13 CN CN202180084487.4A patent/CN116648901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2-13 WO PCT/CN2021/137441 patent/WO202212773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0323A (zh) | 2022-06-21 |
WO2022127735A1 (zh) | 2022-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648901A (zh)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KR102390760B1 (ko) | 카메라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 |
US9277108B2 (en) |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a lens barrel | |
CN109327572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KR20130127780A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08769325B (zh) | 电子装置 | |
CN111308643B (zh) |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16567378A (zh) | 双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 |
CN210075400U (zh)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EP3817355A1 (en) |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 |
CN113194220A (zh) |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产品 | |
CN109218590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14726970B (zh)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CN118057819A (zh) | 镜头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EP4270923A1 (en) | Camera module | |
EP4207729A1 (en) | Camera module | |
EP4216533A1 (en) | Camera devic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 |
KR102187735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09167908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221124969U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CN115407475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3534387A (zh) | 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 |
US20230314663A1 (en) | Protective sheet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 |
TWI797006B (zh) | 潛望式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 |
CN211791706U (zh) |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