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2271A - 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62271A CN116362271A CN202310639410.XA CN202310639410A CN116362271A CN 116362271 A CN116362271 A CN 116362271A CN 202310639410 A CN202310639410 A CN 202310639410A CN 116362271 A CN116362271 A CN 1163622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ueue
- reading
- identity type
- rfid tag
- tag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射频模块从含有n个成员的原始队列中取出首位成员并获得其身份类型,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从参数配置管理模块内得到与之对应的工作参数;S2:射频模块在固定时间T内依照工作参数获得若干次识读结果;S3:根据识读结果依照成员调度策略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序列成员以形成调整队列,将调整队列作为新的原始队列返回步骤S1。本发明能够可以动态调整两种标准规范的识读操作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工作区域内存在的标签的成功识读次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标签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RFID标签识别已经在交通管理领域广泛使用,交通管理人员可以使用RFID读写设备对目标标签进行识别,完成身份认证,进行相应的交通管理。但交通管理过程中涉及多种被管理对象,常见管理对象可初步分为两大类:包括以小轿车、货车、危化品运输车辆为典型代表的机动车类;以及以电动自行车,人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类。各种被管理对象在应用RFID标签进行管理时具有不同的特点,传统识别设备单次使用仅能执行一种标准RFID标签的识别流程,灵活程度低,容易限制交通管理方式及标签配发策略。为了提高RFID读写设备的灵活性,读写器具备两种及以上协议时,如果平均分配每一种协议的工作时间,在已知场内只有一种标准的标签时,效率不能达到最高。为了尽可能提高识读效率,需要动态调整每一种协议的工作时间。
以读写设备可以进行两种标准的RFID标签识读为例:ISO/IEC 18000-6C标准(下称6C)和GB-29768标准(下称GB)。一种典型工作场景为,交通管理者只是使用读写器对目标进行识读,如果交替尝试进行6C标准和GB标准的标签识读,必然有一半的工作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另外一半的工作时间内获得正确或者失败的结果。在此中场景下应当提高单一标准的读写时间。
另一种典型情况是没有任何标签在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内,读写器等待一张标签进入后识读,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均匀使用两种标准尝试识读RFID标签,第一次读取成功后转为第一种典型工作场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射频模块从含有n个成员的原始队列中取出首位成员并获得其身份类型,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从参数配置管理模块内得到与之对应的工作参数;
S2:射频模块在固定时间T内依照工作参数获得若干次识读结果;
S3:根据识读结果依照成员调度策略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序列成员以形成调整队列,将调整队列作为新的原始队列返回步骤S1。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身份类型包括第一身份类型和第二身份类型。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成员调度策略具体为当识读结果为识读成功或识读失败时,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一位序列成员,当识读结果为无响应时,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两位序列成员。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当识读结果为无响应时,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确定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两位序列成员的先后顺序,具体为若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一身份类型,则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依次增加第一身份类型和第二身份类型的两位序列成员;若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二身份类型,则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依次增加第二身份类型和第一身份类型的两位序列成员。
所述添加一位序列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一身份类型。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身份类型设置为6C,所述第二身份类型设置为GB。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固定时间T内,通过射频模块以识读工作周期t获得n=T/t次识读结果,每次识读依照工作参数执行一次标签识读操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通过射频模块与单一标签中多次空口交互得到识读结果,所述识读结果包括识读成功、识读失败和无响应。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射频模块每次执行识读RFID标签工作之前,通过参数管理配置模块设置相应的工作参数。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发射功率、工作频点、编码模式、跳频开关、Q值、CCN、CIN。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分别实现对于ISO/IEC 18000-6C标准和GB-29768标准所规定的RFID标签的识读操作,可以动态调整两种标准规范的识读操作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工作区域内存在的标签的成功识读次数,在场内标签存在情况变化后,可以在读写器工作区域内标签所属标准的不同情况进行较为迅速的调整,降低因为提高一种标签的识读工作时间而出现丢失另一种标签识读结果的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的成员调度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的本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的业务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 “ 水平的”、“ 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射频模块从含有n个成员的原始队列中取出首位成员并获得其身份类型,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从参数配置管理模块内得到与之对应的工作参数;
S2:射频模块在固定时间T内依照工作参数获得若干次识读结果;
S3:根据识读结果依照成员调度策略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序列成员以形成调整队列,将调整队列作为新的原始队列返回步骤S1。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身份类型包括第一身份类型和第二身份类型。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成员调度策略具体为当识读结果为识读成功或识读失败时,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一位序列成员;当识读结果为无响应时,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两位序列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识读结果为无响应时,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确定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两位序列成员的先后顺序,具体为若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一身份类型,则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依次增加第一身份类型和第二身份类型的两位序列成员;若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二身份类型,则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依次增加第二身份类型和第一身份类型的两位序列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身份类型设置为6C,所述第二身份类型设置为GB。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固定时间T内,通过射频模块以识读工作周期t获得n=T/t次识读结果,每次识读依照工作参数执行一次标签识读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本发明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提高不同情景下的标签成功识读次数,通过射频模块与单一标签中多次空口交互得到识读结果,将识读结果分成三类,识读结果包括识读成功、识读失败和无响应。成功识读指在读写器工作区域内有一张6C标准或者GB标准的RFID标签,并成功得到了信息。识读失败指在读写器工作区域内有一张6C标准或者GB标准的RFID标签,但是因为标签所处工作状态不正确或者由于干扰导致交互过程中的数据无法通过校验等原因,读写器无法解析RFID标签。无响应指读写器并没有收到任何可能的RFID标签信号,认为此时工作区域内并没有此类符合此类标准规范的RFID标签。射频模块尝试识读一次6C标准或者GB标准的,可能得到识读成功、识读失败或者识读无响应的操作都统一看作是花费了一个固定时间T,在最大识读工作周期t内,最多可以获得n=T/t次结果。通过动态调整,合理分配两种标准的工作时间,来提高成功识读的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射频模块每次执行识读RFID标签工作之前,通过参数管理配置模块设置相应的工作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发射功率、工作频点、编码模式、跳频开关、Q值、CCN、CIN,参数中一个子集在进行6C盘点识读中被使用,参数的另一个子集在进行GB盘点识读中被使用,上述两个参数的子集的交集非空,上述两个子集的并集是参数的全集。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策略模块管理一个有序的原始队列,该队列中包括两种成员,第一身份类型的成员(6C成员)和第二身份类型(GB成员)的成员。该原始队列的长度是足够长的,是一个先进先出有序的原始队列。原始队列在初始状态下有n个成员,参数管理配置模块会一直取出位于原始队列首位的成员,并向射频模块准备对应的基本配置。当原始队列首位的成员被取走后,其剩余的所有成员向前移动一位,射频模块每次识读结束后,会向调度策略模块报告本次识读结果。根据射频模块报告,调度策略模块在原始队列末位增加新的序列成员:如果报告了一次6C标签识读成功结果或者一次标签识读失败结果,那就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一个6C成员;如果报告了一次GB标签识读成功结果或者一次标签识读失败结果,那就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一个GB成员;如果报告了一次6C标签识读无响应结果,那就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按顺序添加一个GB成员和一个6C成员;如果报告了一次GB标签识读无响应结果,那就在队列末位成员后按顺序添加一个6C成员和一个GB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参见图3,描述了双标准RFID标签识别系统一个实施例的正常整体工作流程。当开始工作时,首先射频模块从原始队列中取出第一个成员,根据成员的身份,会从参数配置管理模块内得到执行对应标准所需要的参数。然后射频模块按照参数执行一次标签识读操作。这次操作一定符合一种标准规范的,射频模块执行操作后不仅向上层通知这次操作并向调度策略模块报告这次标签识读操作的结果,由于报告存在三种结果:识读成功、识读失败以及识读无响应,根据不同的识读结果,调度策略模块按照成员调度策略向队尾添加一定数量的成员。
图4为双标准RFID标签识别系统中一个实施例的业务逻辑示意图,以射频模块为中心,参数配置管理模块会根据射频模块的要求,按需提供工作参数。射频模块始终从队列的首位获取一个队列成员,并分辨他的身份,队列成员身份会影响射频模块对于参数的要求,进而觉得了射频模块是执行了哪一种标准的RFID标签识读工作。调度策略模块则在接收到射频模块的报告后向队尾添加新的成员。队列被取走一个成员后,整体向前移动一位,新的首位成员做好准备,等待射频模块的获取。
调度管理模块收到报告后,添加队列成员的具体策略为:如果收到6C识读操作成功或失败报告,就向队尾添加一个身份为6C的成员。如果收到6C识读操作无响应报告,就向队尾先添加一个身份为6C的成员,再添加一个身份为GB的成员。如果收到GB识读操作成功或失败报告,就向队尾添加一个身份为GB的成员。如果收到GB识读操作无响应报告,就向队尾先添加一个身份为GB的成员,再添加一个身份为6C的成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支持双标准 UHF RFID标签的识读,并且设计了一种动态调整不同标准规范的操作时间,增加了识读次数提高识读效率。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该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可以分别实现对于ISO/IEC18000-6C标准和GB-29768标准所规定的RFID标签的识读操作,可以动态调整两种标准规范的识读操作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工作区域内存在的标签的成功识读次数。在场内标签存在情况变化后,可以在读写器工作区域内标签所属标准的不同情况进行较为迅速的调整。降低因为提高一种标签的识读工作时间而出现丢失另一种标签识读结果的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射频模块从含有n个成员的原始队列中取出首位成员并获得其身份类型,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从参数配置管理模块内得到与之对应的工作参数;
S2:射频模块在固定时间T内依照工作参数获得若干次识读结果;
S3:根据识读结果依照成员调度策略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序列成员以形成调整队列,将调整队列作为新的原始队列返回步骤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类型包括第一身份类型和第二身份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调度策略具体为当识读结果为识读成功或识读失败时,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一位序列成员;当识读结果为无响应时,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两位序列成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读结果为无响应时,根据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确定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添加两位序列成员的先后顺序,具体为若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一身份类型,则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依次增加第一身份类型和第二身份类型的两位序列成员;若首位成员的身份类型为第二身份类型,则在队列的末位成员后依次增加第二身份类型和第一身份类型的两位序列成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类型设置为6C,所述第二身份类型设置为G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时间T内,通过射频模块以识读工作周期t获得n=T/t次识读结果,每次识读依照工作参数执行一次标签识读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射频模块与单一标签中多次空口交互得到识读结果,所述识读结果包括识读成功、识读失败和无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射频模块每次执行识读RFID标签工作之前,通过参数管理配置模块设置相应的工作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发射功率、工作频点、编码模式、跳频开关、Q值、CCN、C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9410.XA CN116362271B (zh) | 2023-06-01 | 2023-06-01 | 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9410.XA CN116362271B (zh) | 2023-06-01 | 2023-06-01 | 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62271A true CN116362271A (zh) | 2023-06-30 |
CN116362271B CN116362271B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6923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39410.XA Active CN116362271B (zh) | 2023-06-01 | 2023-06-01 | 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62271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4829A (zh) * | 2004-07-09 | 2008-02-13 | Tc许可有限公司 | 多协议或多命令rfid系统 |
US20110102156A1 (en) * | 2008-07-31 | 2011-05-05 | Tc License Ltd. | Rfid tag with occupancy status recall |
CN102625453A (zh) * | 2011-01-28 | 2012-08-01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动态选择rf资源分配中的调度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50527A (zh) * | 2011-12-06 | 2013-06-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射频识别标签定位方法及设备 |
US20130234831A1 (en) * | 2010-04-26 | 2013-09-12 | Sithamparanathan Sabesan | Rfid tag interrogation systems |
CN104637336A (zh) * | 2014-12-26 | 2015-05-20 | 罗向娜 |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综合管理系统 |
CN104680214A (zh) * | 2015-03-13 | 2015-06-03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多协议uhf 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系统 |
CN204946040U (zh) * | 2015-07-27 | 2016-01-06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基于iso 18000-6c和gb 29768-2013兼容型协议的rfid读写器 |
CN110443090A (zh) * | 2019-08-07 | 2019-11-12 |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兼容协议射频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13554137A (zh) * | 2021-09-17 | 2021-10-26 |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标签盘存方法、读写器、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US20220070922A1 (en) * | 2019-02-14 | 2022-03-03 | Apple Inc. | Contiguous configured and grant-based ul transmissions on nr-u systems |
-
2023
- 2023-06-01 CN CN202310639410.XA patent/CN1163622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4829A (zh) * | 2004-07-09 | 2008-02-13 | Tc许可有限公司 | 多协议或多命令rfid系统 |
US20110102156A1 (en) * | 2008-07-31 | 2011-05-05 | Tc License Ltd. | Rfid tag with occupancy status recall |
US20130234831A1 (en) * | 2010-04-26 | 2013-09-12 | Sithamparanathan Sabesan | Rfid tag interrogation systems |
CN102625453A (zh) * | 2011-01-28 | 2012-08-01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动态选择rf资源分配中的调度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50527A (zh) * | 2011-12-06 | 2013-06-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射频识别标签定位方法及设备 |
CN104637336A (zh) * | 2014-12-26 | 2015-05-20 | 罗向娜 |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综合管理系统 |
CN104680214A (zh) * | 2015-03-13 | 2015-06-03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多协议uhf 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系统 |
CN204946040U (zh) * | 2015-07-27 | 2016-01-06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基于iso 18000-6c和gb 29768-2013兼容型协议的rfid读写器 |
US20220070922A1 (en) * | 2019-02-14 | 2022-03-03 | Apple Inc. | Contiguous configured and grant-based ul transmissions on nr-u systems |
CN110443090A (zh) * | 2019-08-07 | 2019-11-12 |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兼容协议射频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13554137A (zh) * | 2021-09-17 | 2021-10-26 |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标签盘存方法、读写器、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62271B (zh) | 2023-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12672B2 (en) | Query tree based tag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RFID systems | |
US8154385B2 (en) | Local processing of received RFID tag responses | |
US9754143B2 (en)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djusting a query command slot-counter parameter Q | |
CN101901360B (zh) | 一种网络化rfid读写器及其防冲突方法 | |
US8120494B1 (en) | RFID readers and systems with antenna switching upon detecting too few tags and methods | |
CN101390109A (zh) | 防止射频识别系统中射频识别阅读器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 |
US7626503B2 (en) | Bi-slot tree based tag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RFID systems | |
US20070236335A1 (en) | Ahead-of-time scheduling of commands in RFID reader systems | |
EP1959579A1 (en) | Electronic tag, and electronic tag system | |
EP2230625B1 (en) | Binary tree method for multi-tag anti-collision | |
US20160125208A1 (en) | Rfid protocol | |
CN101470795B (zh) |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09472177B (zh) | 一种可以读取电子标签tid号的盘存方法 | |
CN201413526Y (zh) | 一种新型的具有不同频率的射频识别芯片 | |
CN116362271B (zh) | 一种实现双标准的rfid标签识别方法 | |
WO2023138409A1 (zh) |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735893A (zh) | 激活对等通信单元的通信模式的方法 | |
CN105303135B (zh) | 通信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读卡器 | |
CN101414345B (zh) | 射频识别信号应答方法及系统、标签和阅读器 | |
CN104134052B (zh) | 一种基于自适应分组机制的rfid防碰撞方法 | |
Xie et al. | Fast temporal continuous scanning in RFID systems | |
CN101609512A (zh) | 基于射频识别的通用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7909151U (zh) | 一种基于国标rfid的避免多读写器互相干扰的系统 | |
WO2022121793A1 (zh) | 一种射频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9784112B (zh) | 汽车电子标识读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