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4640B - 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24640B CN116224640B CN202111471134.8A CN202111471134A CN116224640B CN 116224640 B CN116224640 B CN 116224640B CN 202111471134 A CN202111471134 A CN 202111471134A CN 116224640 B CN116224640 B CN 1162246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structure
- layer
- light
- dazzle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6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其中防眩光盖板组件,包括:基板;防眩光结构,设于所述基板的出光面上;第一层结构,设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防眩光结构的表面上;第二层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层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防眩光显示屏设有上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窄了显示面板内部光线的出射角度,或者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从而减轻了光线相互串扰,减少了画面发生闪点的可能,提升了安装有该防眩光组件的显示屏的画面清晰度;大角度光线即使可以射出,但是自身能量也被削弱,对正常的显示效果影响有限,减少了显示色偏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会有很多潜在的眩光光源,引起人眼的不适,因此防眩光显示屏的防眩光功能非常重要。
一般可以通过对显示屏的盖板玻璃进行蒙砂处理得到表面凹凸的结构,或在盖板玻璃表面增加掺杂了粒子的防眩膜层来实现,这些凹凸结构对环境中的眩光光源起到了漫反射的作用,进而实现防眩光的功能。
但是,上述防眩光结构可能也会导致从显示屏内部发出的光线在经过防眩光结构时发生偏转而导致成像的清晰度下降,或出现闪点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炫光防眩光显示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眩光盖板组件,包括:
基板;
防眩光结构,设于所述基板的出光面上;
第一层结构,设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防眩光结构的表面上;
第二层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层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首先,通过设置折射率不相同的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使得从显示屏内部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折射率小的第二层结构和折射率高的第一层结构,收窄了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减轻了光线相互串扰,减少了画面发生闪点的可能,提升了安装有该防眩光组件的显示屏的画面清晰度;
其次,大角度光线在经过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后,即使大角度光线可以射出,但是自身能量也被削弱,对正常的显示效果影响有限;
再次,增加折射率依次递增的第二层结构和第一层结构,逐步减少光线的出射角度,通过增加光线经过的层结构,使得光线的角度逐步减少,避免同一层结构的折射率过高而造成需要在层结构中掺杂的重金属离子过多,而造成由于重金属离子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而导致显示色偏问题;
最后,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在第二层结构和第一层结构的相接的界面发生反射至显示屏的内部,同样也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了光线发生串扰的可能,提升了画面清晰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结构为第一胶层、第一玻璃层或者高分子材料层,其折射率为1.7至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胶层、第一玻璃层和高分子材料层的制备难度小,加工成本低,同时这些材料容易制备成高折射率的结构;另外,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为1.7至2.4,可以减少光线的出射角度,同时减少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过高而导致显示色偏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结构为涂层结构,其折射率为1.8至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层通过气相沉积的方法镀在基板上,气相沉积除了设备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和灵活性强的优点之外,还有涂层的厚度和纯度控制难度小,容易调整涂层的折射率,进而调整光线的出射角度,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结构为第二胶层或者第二玻璃层,其折射率为1.3至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学胶作为第二层结构时,减少了防眩光盖板组件的层数,缩小了整体厚度,使得防眩光盖板组件薄型化;当第二玻璃层作为第二层结构时,其结构简单。
另外,第二层结构的折射率为1.3至1.6,增大了与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的差异,减小了大角度光线的出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结构为空气层,所述空气层包括框结构和收容在框结构中的空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结构与位于上下两侧的结构共同围合形成收容空气的容置腔,无需设置胶层、玻璃或者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从基板出射的光线角度,提升光线的散射率,减少光线的角度集中,减少闪点发生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折射率为1.45至1.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从基板出射的光线角度,提升光线的散射率,减少光线的角度集中,减少闪点发生的可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眩光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有上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窄了显示面板内部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减轻了光线相互串扰,减少了画面发生闪点的可能,提升了安装有该防眩光组件的显示屏的画面清晰度;显示面板内部的大角度光线即使可以射出,但是自身能量也被削弱,对正常的显示效果影响有限;减少了显示色偏问题;显示屏内部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在第二层结构和第一层结构的相接的界面发生反射至显示屏的内部,同样也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了光线发生串扰的可能,提升了画面清晰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和遮光矩阵,所述遮光矩阵能够吸收由所述第一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层结构反射的光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内部的大角度光线反射回内部,同时被遮光矩阵吸收,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光线串扰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上设有吸收由所述第一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层结构反射的光线的单向吸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反射回显示屏内部的大角度光线的吸收率,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光线串扰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盖板组件的光路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基板;2-防眩光结构;3-第一层结构;4-第二层结构;5-液晶层;6-遮光矩阵;7-彩色滤光层;8-背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眩光盖板组件,包括:基板1、防眩光结构2、第一层结构3和第二层结构4;基板1可以选为盖板玻璃;防眩光结构2设于基板1的出光面上;第一层结构3设于基板1背离防眩光结构2的表面上;第二层结构4设于第一层结构3背离基板1的表面上,第二层结构4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层结构3的折射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盖板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防眩光盖板组件用于安装于显示屏上,使得显示屏具有防眩光的功能,可选地,防眩光结构2为在基板1上蚀刻形成的多边形凹坑,多个多边形凹坑在基板1的表面不均匀分布,使得外界环境的光线射到基板1的表面后得以向各个方向反射,得到良好的抗眩光效果;
显示屏内部形成朗伯光源,即具有朝各个方向发射的光线,光线的路径至少有两种:
第一种是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层结构4、第一层结构3和基板1,最后从防眩光结构2射出外部环境,其中当光线从第二层结构4射向第一层结构3时,光线在第二层结构4和第一层结构3相接的界面发生折射,由于第二层结构4的折射率比第一层结构3的折射率小,因此光线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减少了光线的出射角度;
第二种是光线在在第二层结构4和第一层结构3相交的界面发生反射,其中光线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反射,光线从相交的界面反射至显示屏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首先,通过设置折射率不相同的第一层结构3和第二层结构4,使得从显示屏内部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折射率小的第二层结构4和折射率高的第一层结构3,收窄了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减轻了光线相互串扰,减少了画面发生闪点的可能,提升了安装有该防眩光组件的显示屏的画面清晰度;
其次,大角度光线在经过第一层结构3和第二层结构4后,即使大角度光线可以射出,但是自身能量也被削弱,对正常的显示效果影响有限;
再次,增加折射率依次递增的第二层结构4和第一层结构3,逐步减少光线的出射角度,通过增加光线经过的层结构,使得光线的角度逐步减少,避免同一层结构的折射率过高而造成需要在层结构中掺杂的重金属离子过多,而造成由于重金属离子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而导致显示色偏问题;
最后,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在第二层结构4和第一层结构3的相接的界面发生反射至显示屏的内部,同样也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了光线发生串扰的可能,提升了画面清晰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结构3为第一胶层、第一玻璃层或者高分子材料层,其折射率为1.7至2.4。
具体地,第一胶层可以通过高折射率的胶水形成,将高折射率的胶水涂覆在基板1上形成第一胶层;第一玻璃层可以选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将第一玻璃层与盖板第一玻璃层叠设置;高分子材料层可以选用高折射率的高分子材料,将高分子材料层与盖板第一玻璃层叠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胶层、第一玻璃层和高分子材料层的制备难度小,加工成本低,同时这些材料容易制备成高折射率的结构;另外,第一层结构3的折射率为1.7至2.4,可以减少光线的出射角度,同时减少第一层结构3的折射率过高而导致显示色偏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结构3为涂层结构,其折射率为1.8至3.9。
可选地,通过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气相沉积法)方法在基板1上镀一层纳米级的TiO2,厚度为2~20nm。基板1可选择正常的1.5左右折射率,第二层结构4可选择更低折射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层通过气相沉积的方法镀在基板1上,气相沉积除了设备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和灵活性强的优点之外,还有涂层的厚度和纯度控制难度小,容易调整涂层的折射率,进而调整光线的出射角度,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层结构4为第二胶层或者第二玻璃层,其折射率为1.3至1.6。
可选地,第二层结构4可以用光学胶来充当,减少防眩光盖板组件的层数;或者第二玻璃层作为第二层结构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学胶作为第二层结构4时,减少了防眩光盖板组件的层数,缩小了整体厚度,使得防眩光盖板组件薄型化;当第二玻璃层作为第二层结构4时,其结构简单。
另外,第二层结构4的折射率为1.3至1.6,增大了与第一层结构3的折射率的差异,减小了大角度光线的出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层结构4为空气层,空气层包括框结构和收容在框结构中的空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结构与位于上下两侧的结构共同围合形成收容空气的容置腔,无需设置胶层、玻璃或者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1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层结构3的折射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从基板1出射的光线角度,提升光线的散射率,减少光线的角度集中,减少闪点发生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1的折射率为1.45至1.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从基板1出射的光线角度,提升光线的散射率,减少光线的角度集中,减少闪点发生的可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眩光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有上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
具体地,本实施例以LCD屏幕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也可选用OLED、电子纸,或其他类型的具有显示效果的屏幕。另外,本实施例相比于普通显示屏,增加了不同折射率的层结构,由于不同折射率材料之间界面处会发生一定的反射,这导致光线能量的损失。因此使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时,需要配合更高亮度的背光模组8(LCD)或调高像素亮度(OLED)。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窄了显示面板内部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减轻了光线相互串扰,减少了画面发生闪点的可能,提升了安装有该防眩光组件的显示屏的画面清晰度;显示面板内部的大角度光线即使可以射出,但是自身能量也被削弱,对正常的显示效果影响有限;减少了显示色偏问题;显示屏内部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在第二层结构4和第一层结构3的相接的界面发生反射至显示屏的内部,同样也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了光线发生串扰的可能,提升了画面清晰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5和遮光矩阵6,遮光矩阵6能够吸收由第一层结构3和第二层结构4反射的光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内部的大角度光线反射回内部,同时被遮光矩阵6吸收,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光线串扰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层7,彩色滤光层7上设有吸收由第一层结构3和第二层结构4反射的光线的单向吸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反射回显示屏内部的大角度光线的吸收率,减少了大角度光线射出显示屏外的可能,降低光线串扰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眩光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防眩光结构,设于所述基板的出光面上;
第一层结构,设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防眩光结构的表面上;
第二层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层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
所述基板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层结构的折射率;
当光线从所述第二层结构射向所述第一层结构时,光线在所述第二层结构和所述第一层结构相接的界面发生折射,光线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减少了光线的出射角度;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在所述第一层结构和所述基板的相接的界面发生反射至显示屏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为第一胶层、第一玻璃层或者高分子材料层,其折射率为1.7至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为涂层结构,其折射率为1.8至3.9。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结构为第二胶层或者第二玻璃层,其折射率为1.3至1.6。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结构为空气层,所述空气层包括框结构和收容在框结构中的空气。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折射率为1.45至1.52。
7.一种防眩光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有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盖板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眩光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和遮光矩阵,所述遮光矩阵能够吸收由所述第一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层结构反射的光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眩光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上设有吸收由所述第一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层结构反射的光线的单向吸收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1134.8A CN116224640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1134.8A CN116224640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24640A CN116224640A (zh) | 2023-06-06 |
CN116224640B true CN116224640B (zh) | 2024-10-25 |
Family
ID=8656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71134.8A Active CN116224640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24640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8472A (ja) * | 1993-02-23 | 1994-11-04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液晶表示素子 |
CN213904804U (zh) * | 2020-12-28 | 2021-08-0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和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4016A (zh) * | 2020-01-16 | 2020-06-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封装膜层、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03 CN CN202111471134.8A patent/CN1162246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8472A (ja) * | 1993-02-23 | 1994-11-04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液晶表示素子 |
CN213904804U (zh) * | 2020-12-28 | 2021-08-0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和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24640A (zh) | 2023-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38193B2 (ja) | 指向性バックライトを使用したベゼルフリー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US8582065B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712689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101871552B1 (ko) | 디스플레이 시인성 개선용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WO2022237256A1 (zh) | 显示装置 | |
KR10164071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826950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0646981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US20130170246A1 (en) | Backlight Unit Integrally Formed with Conductive, Chemically Toughened Glas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JP2010008895A (ja) | 光学部材および表示装置 | |
KR20110130606A (ko) | 복합 도광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 |
JP2019132973A (ja) |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装置 | |
KR101632674B1 (ko) | 반사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6054469B (zh) | 超薄型液晶显示器 | |
KR20160092968A (ko) | 표시 패널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 |
KR20090110655A (ko) | 디스플레이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16224640B (zh) | 防眩光盖板组件及防眩光显示屏 | |
CN11196901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280843A (zh) | 背光模组与显示模组 | |
CN109633806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640715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16902149U (zh) | 显示屏 | |
US20060103768A1 (en) | Front filter of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KR102040255B1 (ko) | 유리 도광판과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991512A (zh) | 平面显示器与其聚光式扩散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