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7140A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47140A CN116147140A CN202310019226.5A CN202310019226A CN116147140A CN 116147140 A CN116147140 A CN 116147140A CN 202310019226 A CN202310019226 A CN 202310019226A CN 116147140 A CN116147140 A CN 1161471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temperature
- user
- power supply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24F11/526—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giving audible ind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在绝对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在空调器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之外,设置省电模式的智能开启模式,基于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并基于第一温度阈值和室内温差,控制启动省电模式,充分考虑了用户对于室内温度的需求。使得省电模式的启停相比于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更能兼顾用户对于温度的需求,取得了用户需求与节能之间的平衡,提升了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及空调器、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伊拉克、尼日利亚等欠发达地区,电力紧缺,除市电供电外,还有城镇发电机、社区发电机、个人发电机,但使用成本高。由此带ECO节能功能的空调器在当地备受欢迎。目前空调器进入ECO模式需要手动操作遥控器进入,但在晚上睡觉或是孩子/老人独自在家不能及时操作,导致用电成本上升。因此,如何实现空调器自动进入ECO模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包括:采用接收供电紧张的电网信号:以及基于供电紧张的电网信号控制空调在节能模式运行。解决了空调在外部电网供电情况发生变化时往往不能稳定运行的问题,进而使得空调在外部电网供电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灵活调整运行策略的效果。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在供电紧张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节能运行,实现了空调器的稳定运行。然而,空调器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会使得功率下降,可能会出现无法满足用户对于温度需求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以在实现空调器自动进入节能运行的同时,兼顾用户对于温度的需求,取得用户需求与节能之间的平衡,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在绝对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上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上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
空调器本体,设置红外模块;以及,
上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被安装于空调器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上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并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在绝对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在空调器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之外,设置省电模式的智能开启模式,基于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并基于第一温度阈值和室内温差,控制启动省电模式,充分考虑了用户对于室内温度的需求。使得省电模式的启停相比于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更能兼顾用户对于温度的需求,取得了用户需求与节能之间的平衡,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家电设备是指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智能控制、智能感知及智能应用的特征,智能家电设备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例如智能家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电子设备,实现用户对智能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是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为移动设备、电脑、或悬浮车中内置的车载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移动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红外模块、蜂鸣器、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模块发送包含有序列号的信号,序列号包括用于匹配的第一序列号和特殊序列号,特殊序列号可以为任意设定的序列号,例如,火灾序列号、水灾序列号等。蜂鸣器用于向用户预警。红外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损坏或者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接收并向控制板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空调器。
其中,接收模块在与发送模块匹配成功后,仅接收包含有对应发送模块的第一序列号的信号,以及包含有特殊序列号的信号。具体地,发送模块可以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向接收模块发送信号。例如,发送模块发送信号时,利用调制技术将数据进行调制,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在电力线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接收模块),先经过滤波器将调制信号取出,再经过解调,就可得到原通信信号,并传送到空调器控制板,以实现信息传递,从而实现空调器的智能控制。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包括:
S01,空调器响应于省电的控制指令,检测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
S02,空调器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目标省电模式。
S03,空调器按照目标省电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
其中,供电方式包括任意供电方式,例如,城镇发电、社区发电、个人发电、市政发电等。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响应于省电的控制指令,检测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并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目标省电模式,最后按照目标省电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通过执行与当前供电方式对应的省电模式,能够使空调器的节能控制与当前供电方式相匹配,从而使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满足不同供电方式下对节能的需求,提高了空调器节能控制的节能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目标省电模式,包括:空调器获取不同供电方式的用电成本;空调器根据当前供电方式和用电成本,确定目标省电模式。
这样,空调器获取不同供电方式的用电成本,并根据当前供电方式和用电成本,确定目标省电模式。基于用电成本确定目标省电模式,能够使目标省电模式与用电成本相匹配,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省电,节省用电成本。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当前供电方式和用电成本,确定目标省电模式,包括:空调器按照用电成本对不同供电方式排序,确定当前供电方式的成本排行;空调器根据预设的第一关系,确定与成本排行对应的目标省电模式。
其中,当前供电方式的用电成本与目标省电模式的总功率负相关。
这样,空调器按照用电成本对不同供电方式排序,确定当前供电方式的成本排行,并根据预设的第一关系,确定与成本排行对应的目标省电模式。通过成本排行,能够反应当前供电方式的在所有供电方式的用电成本的情况,从而能够从不同省电模式中确定与当前供电方式最适用的目标省电模式,实现精确节能。并且,用电成本越高的省电模式对应的目标省电模式的功率越低,从而能将用电成本控制在设定成本范围内,避免用电成本过高,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例如,空调运行总功率为3000W,成本排行为:城镇发电>社区发电>个人发电>市政发电,则对应关系为:城镇发电:省电模式L1;社区发电:省电模式L2;个人发电:省电模式L3;市政发电:省电模式L4;其中,L1档位为800W,L2档位为1500W,L3档位为2000W,L4档位为2500W。
可选地,按照目标省电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后,还包括:空调器检测空调器的供电的当前电压;空调器根据当前电压,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这样,空调器检测空调器的供电的当前电压,并根据当前电压,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城镇发电、社区发电、个人发电、市政发电其中一种用电环境发生改变时,即电压不稳定时,可能会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因此空调器根据当前电压,动态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而达到省电动态管理的目的,保证了空调器的稳定运行。
可选地,空调器检测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包括:空调器响应于省电的控制指令,根据当前供电方式,确定设定周期;空调器间隔设定周期检测当前电压。
这样,空调器响应于省电的控制指令,根据当前供电方式,确定设定周期,并间隔设定周期检测当前电压。由于不同的供电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其不稳定的标准也随之存在差异,从而空调器基于不同的供电方式确定对应的间设定周期,以更准确地检测不同供电方式的用电环境的稳定性。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当前电压,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空调器获取当前供电方式的标准电压;空调器计算当前电压与标准电压的电压比值;空调器根据电压比值,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这样,空调器获取当前供电方式的标准电压,并计算当前电压与标准电压的电压比值,最后根据电压比值,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基于当前电压与标准电压的比值,等比例缩小或者增大当前电压,从而实现空调器的稳定运行。避免用电环境不稳定,导致降低空调器调节环境效果的情况。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电压比值,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空调器计算电压比值与标准运行频率的乘积,并将乘积确定为目标运行频率;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运行。
这样,空调器计算电压比值与标准运行频率的乘积,并将乘积确定为目标运行频率,最后按照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运行。通过将电压比值与标准运行频率的乘积确定为目标运行频率,能够实现比例缩小或者增大当前电压,从而实现了空调器的稳定运行。
可选地,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运行,包括:空调器根据供电电压的电压变化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目标运行频率。
其中,空调器根据供电电压的电压变化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目标运行频率,包括:空调器获取标准电压变化率;空调器在当前电压变化率处于小于标准电压变化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速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目标运行频率;空调器在当前电压变化率大于标段电压变化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速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目标运行频率;
其中,第二速率小于第一速率。当标准电压变化率为|K|值时,频率变化值(目标运行频率与当前运行频率的差值)为YHz;则第一速率n=Y/(|K1|/|K|);第二速率m=Y/(|K2|/|K|)。K1为小于|K|值时的当前电压变化率,K2为大于|K|值时的当前电压变化率。
这样,空调器根据供电电压的电压变化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能够避免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过快且变化较大,导致压缩机运行频率不稳定,差生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检测到第一时间节点供电电压为190V,间隔设定周期后检测到供电电压为200V时,则标准电压变化率为10,需要将运行频率从46Hz(当前)调节至55Hz(目标),频率变化值为9Hz,则倘若当前电压变化率在10以下的(例如6V),则第一速率为15Hz。此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既可以达到目标运行频率,且不会造成压缩机因频率参数改变过快引起噪音,同时能够起到节能的效果。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空调器响应于省电的控制指令,检测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前,还包括:
S21,空调器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发送周期。
S22,空调器在供电电压稳定的情况下,控制发送模块按照发送周期向接收模块发送第一信号。
S23,空调器在接收模块未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
其中,空调器启动省电模式具体为接收模块向控制板发送省电的控制指令,从而空调器响应于省电的控制指令,执行省电操作。空调器执行省电操作具体可以采用上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这里不作限定。例如,空调器根据当前供电方式,确定目标省电模式;空调器按照目标省电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发送周期。在供电电压稳定的情况下,控制发送模块按照发送周期向接收模块发送第一信号,并在接收模块未收到第一信号大于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基于不同的供电方式,采用与当前供电方式对应的通讯应答机制实现省电模式的启动,使得省电模式的启动时机与当前供电方式相匹配。在采用与不同供电方式对应的省电模式进行节能控制的情况下,使省电模式在不同供电方式下均能够及时启动,提高空调器节能控制的节能效果。此外,根据不同的供电方式设置不同的发送周期,能够使空调器及时确定当前供电方式,从而能够启动与当前供电模式对应的省电模式,提高空调器省电控制的准确性,增强了节能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发送周期,包括:空调器根据预设的第二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方式对应的发送周期。
这样,空调器根据预设的第二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方式对应的发送周期,从而能够使发送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的周期与当前供电方式相匹配。由于不同的供电方式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对应的发送周期检测供电环境以判断是否启动省电模式,能够使空调器的节能控制启动的时机更加精确。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空调器的当前供电方式,确定发送周期后,还包括:空调器检测供电电压,并获取标准电压;空调器在供电电压与标准电压的电压差值小于设定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供电电压稳定;空调器在电压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设定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供电电压不稳定。
这样,空调器检测供电电压,并获取标准电压。在供电电压与标准电压的电压差值小于设定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此时供电电压与标准电压差距较小,说明供电电压波动度较低,因此确定供电电压稳定。在电压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设定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此时供电电压与标准电压差距较小,说明供电电压波动度较高,因此确定供电电压不稳定。
可选地,空调器获取标准电压,包括:空调器根据预设的第三关系,确定与供电方式对应的标准电压。
这样,由于不同的供电方式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稳定性不同。因此,与供电方式对应的标准电压也会有所不同。从而空调器根据预设的第三关系,确定与供电方式对应的标准电压,能够使标准电压与各供电方式相适应,提高了空调器的节能运行启动时机的准确性。
可选地,空调器按照如下方式确定设定次数:空调器根据当前供电方式,确定与供电方式对应的设定次数。
这样,空调器根据当前供电方式,确定与供电方式对应的设定次数,能够使设定次数与当前供电方式相匹配,从而增加节能控制启动时机的准确性。
可选地,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还包括:空调器在发送模块上电的情况下,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第一颜色;空调器在启动省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第二颜色。
其中,第一颜色可以为任意颜色,例如,绿色、白色或者蓝色等。第二颜色可以为与第一颜色不同的任意颜色,例如,红色、黄色或者紫色等。
这样,空调器在发送模块上电的情况下,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第一颜色,在启动省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第二颜色。通过显示不同的颜色,以使用户清楚的了解到空调器省电模式的启动时机,从而使用户清楚空调器智能控制的过程,增强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空调器控制接收模块与发送模块匹配,包括:
S31,空调器在发送模块上电时,提高发送模块设定时长内发送第一信号的频率。
S32,空调器控制接收模块确定接收到的频率最高的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
S33,空调器控制接收模块接收包含目标序列号的第一信号。
其中,空调器启动省电模式,接收模块向控制板发送省电的控制指令前,例如,空调器安装时、安装发送模块时或者维修发送模块时,空调器需要控制接收模块与发送模块匹配。发送模块用于将检测得到的供电方式、供电电压等信息通过电力线发送至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再将上述信息发送至控制板,以控制空调器运行。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在发送模块上电时,提高发送模块设定时长内发送第一信号的频率,并控制接收模块确定接收到的频率最高的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最后控制接收模块接收包含目标序列号的第一信号。通过提高当前空调器发送模块发送信号的频率,能够筛选出当前空调器的发送模块所发送的信号。因此控制接收模块接收带有目标序列号的信号,能够使接收模块仅接收当前空调器的发送模块所发送的信号。避免了空调器的接收模块受到其他空调器的发送模块的信号干扰,导致误判供电方式和误启动省电模式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空调器提高发送模块设定时长内发送第一信号的频率,包括:空调器按照设定比例缩短发送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的发送周期;空调器控制发送模块按照缩短后的发送周期发送第一信号。
这样,空调器按照设定比例缩短发送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的发送周期,并控制发送模块按照缩短后的发送周期发送第一信号。通过缩短发送周期,在设定时长内提高发送第一信号的频率,从而能够使接收模块从众多信号中筛选出当前空调器内的发送模块进行匹配,避免了其他空调器发送模块所发第一信号的干扰。
可选地,空调器控制接收模块确定接收到的频率最高的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包括:空调器获取接收模块的各序列号对应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次数;空调器确定接收次数最多的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
这样,空调器获取接收模块的各序列号对应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次数,并确定接收次数最多的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在设定时长内,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信号的次数越多,说明发出该第一信号的发送模块为当前空调器的发送模块,因此将第一信号中的序列号作为目标序列号,从而进行匹配。
可选地,空调器控制接收模块接收包含目标序列号的第一信号,包括:空调器判断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与目标序列号是否相同;空调器在相同的情况下,接收第一信号。
这样,空调器判断第一信号的序列号与目标序列号是否相同,并在相同的情况下,接收第一信号。在确定目标序列号之后,通过筛选出带有与目标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的第一信号,从而能够筛选出当前空调器发送模块所发出的信号,避免了其他发送模块的信号干扰。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包括:
S41,空调器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S42,空调器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S43,空调器在绝对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
其中,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智能开启按钮或者语音控制等方式主动启东智能开启功能。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并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在绝对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在空调器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之外,设置省电模式的智能开启模式,基于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并基于第一温度阈值和室内温差,控制启动省电模式,充分考虑了用户对于室内温度的需求。使得省电模式的启停相比于基于供电环境自动进入节能运行,更能兼顾用户对于温度的需求,取得了用户需求与节能之间的平衡,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包括:空调器获取设定时间内用户主动启动省电模式时的第一温度数据;空调器根据第一温度数据,确定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第一平均温差;空调器将第一平均温差确定为第一温度阈值。
其中,主动启动省电模式可以为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启动省电模式的按钮、用户通过语音启动省电模式或者用户通过手势控制启动省电模式等任意方式。
这样,空调器获取设定时间内用户主动启动省电模式时的第一温度数据,并根据第一温度数据,确定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第一平均温差,最后将第一平均温差确定为第一温度阈值。基于用户主动启动省电模式时室内的温度数据,能够确定用户在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差相差多少时,会偏向省电需求,主动启动省电模式。从而使第一温度阈值与用户需求相匹配,提高了智能开启控制中省电模式启动时机的准确性。
可选地,空调器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后,还包括:空调器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二温度阈值;空调器在绝对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省电模式。
这样,空调器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并在绝对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省电模式。基于用户习惯确定符合用户需求的第二温度阈值,从而能够使省电模式的关闭时机更加精确。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包括:空调器获取设定时间内用户主动关闭省电模式时的第二温度数据;空调器根据第二温度数据,确定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第二平均温差;空调器将第二平均温差确定为第二温度阈值。
这样,空调器获取设定时间内用户主动关闭省电模式时的第二温度数据,并根据第二温度数据,确定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第二平均温差,最后将第二平均温差确定为第二温度阈值。基于用户主动关闭省电模式时室内的温度数据,能够确定用户在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差相差多少时,会偏向温度需求(关闭省电模式)。从而使第一温度阈值与用户需求相匹配,提高了智能开启控制中省电模式启动时机的准确性。
可选地,空调器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后,还包括:空调器在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反馈判断是否启动省电模式。
其中,根据用户反馈判断是否启动省电模式具体可以为任意互动方式,例如,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启动省电模式的信息或者通过语音询问用户,并给予用户反馈结果确定是否启动省电模式。
这样,空调器在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此时,无法判断用户需求偏向于省电还是温度,因此根据用户反馈判断是否启动省电模式,通过和用户进行互动,即使用户能够更加了解空调器的智能控制,又能满足用户对主动省电或者改变温度的需求。
可选地,空调器按照如下方式接收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空调器通过红外模块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
这样,空调器通过红外模块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通过红外模块接收指令,能够避免接收模块损坏时无法开启省电模式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用户空调器节能的方法还包括:空调器在未启动省电模式且用电量超过用户设定电量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
这样,空调器在未启动省电模式且用电量超过用户设定电量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通过自动检测用电量,并在用电量过多时及时启动省电模式,从而能够避免用户担心用电过多而频繁查看用电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在未收到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包括:
S51,空调器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
S52,空调器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成本最低的第一供电模式。
S53,空调器在所述温度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稳定性最高的第二供电模式。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成本最低的第一供电模式。在温度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稳定性最高的第二供电模式。基于室内温差以及各供电模式的用电成本和稳定性切换供电模式,充分考虑了用户对温度的需求、供电环境的稳定性和用电成本,能够从源头解决空调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避免了一直处于节能运行状态,反而降低空调器调节环境的效果的情况下,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空调器按照如下方式确定第一供电模式,包括:空调器根据用户上传的各供电模式的成本数据,按照成本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供电模式。
这样,空调器根据用户上传的各供电模式的成本数据,按照成本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供电模式,基于用电成本,确定第一供电模式,在满足用户的温度需求的同时,还兼顾了节省用电成本,提升了呀用户体验。
可选地,空调器按照如下方式确定第二供电模式,包括: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设定时长内的电压数据,确定各供电模式的电压波动度;空调器按照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供电模式。
这样,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设定时长内的电压数据,确定各供电模式的电压波动度,并按照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供电模式。基于波动度大小确定第二供电模式,使得第二供电模式能够优先满足供电环境稳定性的需求,从而保证了空调器温度调节的效果。
可选地,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还包括: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的成本大小和电压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综合评分;空调器在温度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综合评分最高的第三供电模式;其中,成本与评分负相关,电压波动度与评分负相关。
这样,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的成本大小和电压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综合评分,并在温度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综合评分最高的第三供电模式。由于温度差值处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此时没有迫切的温度需求和省电需求,因此,空调器切换至综合评分最高的第三供电模式,以取得省电与调温能力间的平衡,既实现了省电,又保证了温度调节的效果。例如,空调器将个人发电、社区发电、城镇发电、市政发电的供电成本、电压波动度分别按照排序赋予评分,并将相同项的供电成本和电压波动度的分数分别相加,得到各供电模式的综合评分。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的成本大小和电压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进行综合评分,包括: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的成本大小,对各供电模式分别赋予第一分数;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的电压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分别赋予第二分数;空调器将各供电模式的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相加得到各供电模式的综合评分。
这样,空调器根据各供电模式的成本大小,对各供电模式分别赋予第一分数,并据各供电模式的电压波动度大小,对各供电模式分别赋予第二分数,最后将各供电模式的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相加得到各供电模式的综合评分。基于用电成本和电压波动分别赋予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从而得到综合评分,能够使综合评分表征该供电模式的成本价值和稳定性,从而能够使空调器切换供电模式更加精确,并兼顾省电和调温效果。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结构,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在未收到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包括:
S61,空调器在发送模块上电时,确定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并控制接收模块仅接收包含目标序列号的第一信号。
S62,空调器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控制发送模块发送包含有火灾序列号的预警信号至目标接收模块。
S63,空调器控制接收模块接收包含火灾序列号的第二信号并启动蜂鸣器。
其中,目标接收模块包括接收模块和火灾影响区域内其他空调器的接收模块。火灾序列号还可以替换为水灾序列号等其他灾难序列号。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在发送模块上电时,确定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序列号为目标序列号,并控制接收模块仅接收包含目标序列号的第一信号。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控制发送模块发送包含有火灾序列号的预警信号至目标接收模块,并控制接收模块接收包含火灾序列号的第二信号并启动蜂鸣器。在火灾发生时,通过额外设置发生火灾的特殊序列号,并令所有接收模块均响应包含火灾序列号的预警信号,突破了接收模块仅能够接收当前空调器内对应的发送模块的信号的限制。避免了在发生火灾时,空调器的接收模块仅能够接收所匹配的发送模块所发出的信号的情况,从而实现火灾的及时预警,保护了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可选地,空调器按照如下方式判断是否发生火灾:空调器在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设定气体的浓度大于设定浓度且室内光度大于设定光度的情况下,确定发生火灾;其中,设定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
这样,空调器在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设定气体的浓度大于设定浓度且室内光度大于设定光度的情况下,此时火灾所产生的气体浓度明显超出正常值,且温度较高,光度较大,因此空调器可以确定发生火灾。
可选地,空调器控制发送模块发送包含有火灾序列号的预警信号至目标接收模块,包括:空调器根据火灾的危险等级,确定目标地址位;空调器确定目标地址位处的接收模块为目标接收模块;空调器控制发送模块发送预警信号至目标接收模块。
这样,空调器根据火灾的危险等级,确定目标地址位,并确定目标地址位处的接收模块为目标接收模块,最后控制发送模块发送预警信号至目标接收模块。基于危险等级发送预警信号至目标模块,能够避免发送的预警信号范围过大,导致不会受到火灾威胁的用户感到困扰的情况。
可选地,空调器根据火灾的危险等级,确定目标地址位,包括:空调器确定危险等级;空调器根据预设的第三关系,确定与危险等级对应的目标层数;空调器根据目标层数,确定目标地址位。
这样,空调器确定危险等级,并根据预设的第三关系,确定与危险等级对应的目标层数,最后根据目标层数,确定目标地址位。通过确定危险等级对应的层数,从而确定目标地址位,能够使火灾预警信号通知的发送范围与受火灾威胁的区域(楼层数)相匹配,从而实现火灾精确预警。例如,总共有1楼至30楼,分别设置地址位为001,002,003,004,005,006,007,008等,设定地址位00X发生火灾,则通知到00X-3到00X+3层楼的用户,即使发生火灾,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楼层。并且,还可根据火灾发生大小,相应的增加或减小通知(发送预警信号至接收模块)的范围,例如,火灾危险等级与目标楼层对应关系可以为:1级:00X-3至00X+3;2级:00X-5至00X+5;3级:00X-7至00X+7;4级:00X-9至00X+9等。
可选地,空调器确定危险等级,包括:空调器检测室内当前温度;空调器确定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空调器根据温度范围,确定危险等级。
这样,空调器检测室内当前温度,并确定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最后根据温度范围,确定危险等级。基于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危险等级,由于温度范围能够表征当前的火势大小,因此能够使危险等级与当前的火势相适应,从而做到精确预警。
结合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3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和存储器(memory)1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102和总线103。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102、存储器101可以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3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1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3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存储器1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结合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上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200(300)。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200(300)被安装于空调器本体。这里所表述的安装关系,并不仅限于在空调器内部放置,还包括了与空调器的其他元器件的安装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连接、电性连接或者信号传输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200(300)可以适配于可行的空调器主体,进而实现其他可行的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在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省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包括:
获取设定时间内用户主动启动所述省电模式时的第一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用户设定温度的第一平均温差;
将所述第一平均温差确定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二温度阈值;
在所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省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习惯,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包括:
获取设定时间内用户主动关闭所述省电模式时的第二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用户设定温度的第二平均温差;
将所述第二平均温差确定为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后,还包括:
在所述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反馈判断是否启动所述省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红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接收所述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
通过所述红外模块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智能开启的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启动所述省电模式且用电量超过用户设定电量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省电模式。
8.一种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器本体,设置红外模块;以及,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装置,被安装于所述空调器本体。
10.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19226.5A CN116147140A (zh) | 2023-01-06 | 2023-01-06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PCT/CN2023/119422 WO2024146170A1 (zh) | 2023-01-06 | 2023-09-18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19226.5A CN116147140A (zh) | 2023-01-06 | 2023-01-06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47140A true CN116147140A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6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19226.5A Pending CN116147140A (zh) | 2023-01-06 | 2023-01-06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47140A (zh) |
WO (1) | WO202414617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6174A1 (zh) * | 2023-01-06 | 2024-07-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WO2024146170A1 (zh) * | 2023-01-06 | 2024-07-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64563A (zh) * | 2015-05-11 | 2015-08-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JP2017032728A (ja) * | 2015-07-30 | 2017-02-0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7056883A (ja) * | 2015-09-18 | 2017-03-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9990436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577157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节电控制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40197A (ko) * | 2006-11-02 | 2008-05-08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절전운전을 위한 기준온도설정기능을 포함하는공기조화장치의 제어방법 |
KR20170065835A (ko) * | 2015-12-04 | 2017-06-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10529982B (zh) * | 2019-08-12 | 2020-11-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伴侣及空调 |
CN116147140A (zh) * | 2023-01-06 | 2023-05-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CN116255714A (zh) * | 2023-03-07 | 2023-06-13 | 青岛澳柯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互联的升降温控制方法 |
-
2023
- 2023-01-06 CN CN202310019226.5A patent/CN116147140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9-18 WO PCT/CN2023/119422 patent/WO2024146170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64563A (zh) * | 2015-05-11 | 2015-08-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JP2017032728A (ja) * | 2015-07-30 | 2017-02-0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7056883A (ja) * | 2015-09-18 | 2017-03-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9990436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577157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节电控制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6174A1 (zh) * | 2023-01-06 | 2024-07-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WO2024146170A1 (zh) * | 2023-01-06 | 2024-07-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46170A1 (zh) | 2024-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147139A (zh)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CN116147168A (zh)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WO2024146170A1 (zh)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WO2024146172A1 (zh)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WO2024146174A1 (zh) | 用于空调器节能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CN204740492U (zh) | 一种智能插座及家电控制系统 | |
CN105182802B (zh) | 一种基于手动和无线双控的开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037760B1 (ko) | 대기 전력 차단 시스템 및 대기 전력 차단용 복합 스위치 | |
US20150303693A1 (en) |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5517299A (zh) | 智能开关组件 | |
CN110632854A (zh) | 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语音控制节点及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208094848U (zh) | 单火线开关的电流调节电路及智能家居系统 | |
WO2024146173A1 (zh) | 用于空调器防火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WO2023005390A1 (zh)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 |
CN113359499B (zh) | 用于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9015228A1 (zh) | Led遥控器及led控制系统 | |
JP2004363661A (ja) | 家電機器デマンド制御システム | |
JP3186184U (ja) | ネットワーク電源制御モジュール | |
CN205389287U (zh) | 智能节能照明远程控制系统 | |
CN113485132B (zh) | 用于智慧家庭系统的管理方法、装置和智慧家庭系统 | |
CN114679769B (zh) | 用于空调遥控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遥控器 | |
CN202472929U (zh) | 智能节能控制器 | |
KR101037757B1 (ko) | 대기 전력 차단용 콘센트 | |
CN112596426B (zh) | 单火线蓝牙智能开关的控制以及组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310753B (zh) | 一种智能插座、智能插座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