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234A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6234A CN116056234A CN202310016486.7A CN202310016486A CN116056234A CN 116056234 A CN116056234 A CN 116056234A CN 202310016486 A CN202310016486 A CN 202310016486A CN 116056234 A CN116056234 A CN 116056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quence
- slot
- information
- hopping pattern
- hop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30152 Tmu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11895 Bovine orthopneumovi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698—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Up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以及发送包括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2019年9月9日提交进入中国专利局的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6月18日的申请号为201880016794.7(PCT/KR2018/006852)的,发明名称为“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广泛地部署了无线接入系统以提供诸如语音或数据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接入系统是通过在它们之间共享可用系统资源(带宽、传输功率等)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由于许多通信设备已需要更高的通信容量,所以与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大大提高的移动宽带通信的必要性已经增加。另外,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已经考虑通过将数个设备或物体彼此连接而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处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此外,已经讨论了能够支持对可靠性和延迟敏感的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
如上所述,已经讨论了引入考虑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等的下一代RAT。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显而易见的是,可以通过本公开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文已经详细描述的内容,并且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可以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向基站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以及发送包括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
例如,当在一个时隙中配置跳频时,跳频索引可以从0到N(其中N是自然数)顺序编号,用于时隙中的跳变。
作为另一示例,当在时隙中未配置跳频时,跳频索引可以对应于0。
可以基于用于从多个序列组中选择一个序列组的序列组跳变模式和用于从特定的序列组中的多个基本序列中选择一个基本序列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的组合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
另外,除了跳频索引之外,还可以基于时隙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从UE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UE接收包括应用特定序列跳变模式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特定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可以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特定序列跳变模式。
例如,当在一个时隙中配置跳频时,跳频索引可以从0到N(其中N是自然数)顺序编号,用于时隙中的跳变。
作为另一示例,当在时隙中未配置跳频时,跳频索引可以对应于0。
可以基于用于从多个序列组中选择一个序列组的序列组跳变模式和用于从特定的序列组中的多个基本序列中选择一个基本序列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的组合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
另外,除了跳频索引之外,还可以基于时隙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向UE发送指示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的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向基站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UE。UE可以包括:接收器;发射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连接到接收器和发射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并且发送包括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用户设备(UE)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基站。基站可以包括:接收器;发射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连接到接收器和发射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从UE接收包括应用特定序列跳变模式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特定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特定序列跳变模式。
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一步说明。
有益效果
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公开,应用于与PUCCH或PUCCH一起发送的DM-RS的序列可以基于跳频和/或时隙索引的存在而具有各种跳变模式。
因此,根据本公开,可以通过邻近小区之间的干扰随机化来减轻邻近小区之间的干扰。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文已经具体描述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得出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效果。也就是说,应当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得出本公开不期望效果。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与详细说明一起提供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不限于特定的附图。在这些附图的每一个中公开的特征彼此组合以配置新的实施例。每幅图中的附图标号与结构元件相对应。
图1是图示物理信道和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图;
图2是图示示例性无线电帧结构的图;
图3是图示用于下行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间的示例性资源网格的图;
图4是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的示例性结构的图;
图5是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示例性结构的图;
图6是图示适用于本公开的自包含子帧结构的图;
图7和图8是图示用于将TXRU连接到天线单元的代表性连接方法的图;
图9是图示在TXRU和物理天线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下行链路(DL)传输过程期间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图;
图11至1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的图;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PUCCH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17是图示用于实现所提出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是特定形式的本公开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可以认为元件或特征是选择性的。可以在不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践每个元件或特征。此外,可以通过组合元件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重新布置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例的一些结构或元件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用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结构或特征代替。
在附图的描述中,将避免对本公开的已知过程或步骤的详细描述,以免其模糊本公开的主题。另外,也将不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过程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某个部分“包括(include)”或“包含(comprise)”某个组件时,这表示不排除其他组件,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组件。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unit)”、“-器/件(-or/er)”和“模块(module)”指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其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另外,除非以其它方式在说明书中指出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之外,术语“一(a)或一个(an)”、“一个(one)”、“该(the)”等可以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更具体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包括单数表示和复数表示。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主要由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系组成。BS指的是直接与UE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执行。
即,显而易见的是,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可以由BS或除BS之外的网络节点执行用于与UE通信执行的各种操作。术语“BS”可以用固定站、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 B或eNB)、高级基站(ABS)、接入点等替换。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术语终端可以用UE、移动站(MS)、订户站(SS)、移动订户站(MSS)、移动终端、高级移动站(AMS)等替换。
发送端是提供数据服务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并且接收端是接收数据服务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UL)上,UE可以用作发送端并且BS可以用作接收端。同样地在下行链路(DL)上,UE可以用作接收端并且BS可以用作发送端。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由针对包括以下项目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公开的标准规范支持: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xx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3GPP 5G NR系统和3GPP2系统。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由以下标准规范支持:3GPP TS 36.211、3GPP TS 36.212、3GPP TS36.213、3GPP TS36.321、3GPP TS 36.331、3GPP TS 38.211、3GPP TS38.212、3GPP TS 38.213、3GPP TS38.321以及3GPP TS 38.331。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上述标准规范来解释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未描述以清楚地揭示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步骤或部分。可以通过标准规范来解释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所有术语。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仅仅示出能够根据本公开实现的实施例。
以下详细描述包括特定术语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术语替换特定术语。
在下文中,解释3GPP LTE/LTE-A系统和3GPP NR系统,其是无线接入系统的示例。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
C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T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OF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EEE 802.20、演进UTRA(E-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
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采用OFDMA用于DL以及采用SC-FDMA用于UL。LTE-Advanced(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虽然基于3GPP NR系统以及3GPP/LTE-A系统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以阐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但是本公开也适用于IEEE 802.16e/系统等。
1.3GPP
LTE/LTE-A系统
1.1.物理信道和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UE在DL上从eNB接收信息,并在UL上向eNB发送信息。在UE和eNB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包括通用数据信息和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存在根据在eNB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途的许多物理信道。
图1图示可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
当UE通电或进入新小区时,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S11)。初始小区搜索涉及获取与eNB的同步。具体地,UE将其定时与eNB同步并通过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来获取诸如小区标识符(ID)的信息。
然后,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来获取在小区中广播的信息。
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来监视DL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基于PDCCH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S12)。
为完成与eNB的连接,UE可以与eNB执行随机接入过程(S13至S16)。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前导码(S13),并且可以接收PDCCH和与PDCCH相关联的PDSCH(S14)。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UE可以另外执行竞争解决过程,包括发送附加PRACH(S15)以及接收PDCCH信号和与该PDCCH信号相对应的PDSCH信号(S16)。
在一般的UL/DL信号传输过程中,在上述过程之后,UE可以从eNB接收PDCCH和/或PDSCH(S17),并且,向eNB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18)。
UE向eNB发送的控制信息通常被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调度请求(SR)、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等。
在LTE系统中,通常周期性地在PUCCH上发送UCI。然而,如果应当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则可以在PUSCH上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另外,在从网络接收到请求/命令之后,可以在PUSCH上不定期地发送UCI。
1.2.资源结构
图2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性无线电帧结构。
图2(a)示出帧结构类型1。帧结构类型1适用于全频分双工(FDD)系统和半FDD系统。
一个无线电帧是10ms(Tf=307200·Ts)长,包括从0到19索引的相等大小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是0.5ms(Tslot=15360·Ts)长。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第i个子帧包括第2i个和第(2i+1)个时隙。也就是说,一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用于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s是以Ts=1/(15kHz×2048)=3.2552×10-8(约33ns)给出的采样时间。一个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RB)。
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由于在3GPP LTE系统中针对DL采用OFDMA,因此一个OFDM符号表示一个符号周期。OFDM符号可以称为SC-FDMA符号或符号周期。RB是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元。
在全FDD系统中,10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可以在10ms持续时间期间同时用于DL传输和UL传输。该DL传输和UL传输通过频率进行区分。另一方面,UE不能够在半FDD系统中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
以上无线电帧结构纯粹是示例性的。因此,可以改变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图2(b)示出帧结构类型2。将帧结构类型2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一个无线电帧是10ms(Tf=307200·Ts)长,包括各自具有长度为5ms(=153600·Ts)长的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各自长度为1ms(=30720·Ts)的五个子帧。第i个子帧包括各自具有0.5ms的长度(Tslot=15360·Ts)的第2i个和第(2i+1)个时隙。Ts是以Ts=1/(15kHz×2048)=3.2552×10-8(约33ns)给出的采样时间。
类型2帧包括具有三个字段的特殊子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DwPTS用于UE处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并且UpPTS用于eNB处的信道估计和与UE进行UL传输同步。GP用于消除由DL信号的多径延迟引起的、在UL和DL之间的UL干扰。
下面的[表1]列出特殊子帧配置(DwPTS/GP/UpPTS长度)。
[表1]
另外,在LTE版本-13系统中,能够通过考虑附加SC-FDMA符号的数目X来新配置特殊子帧的配置(即,DwPTS/GP/UpPTS的长度),X由名为“srs-UpPtsAdd”的较高层参数提供(如果此参数未被配置,则X被设置为0)。在LTE版本-14系统中,新添加特定子帧配置#10。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正常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3,4,7,8}和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扩展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2,3,5,6},UE不期望被配置有2个附加UpPTS SC-FDMA符号,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正常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1,2,3,4,6,7,8}和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扩展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1,2,3,5,6},UE不期望被配置有4个附加UpPTS SC-FDMA符号。
[表2]
图3图示可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用于一个DL时隙的持续时间的DL资源网格的示例性结构。
参考图3,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一个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RB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本公开不限于此。
资源网格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RB包括12x7个RE。DL时隙中的RB的数目NDL取决于DL传输带宽。
图4图示可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UL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4,UL子帧可以在频域中被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承载UCI的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并且承载用户数据的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为了维持单载波属性,UE不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子帧中的一对RB被分配给用于UE的PUCCH。RB对的RB在两个时隙中占用不同子载波。因此,可以说RB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
图5图示可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DL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5,从OFDM符号0开始的DL子帧的多达三个OFDM符号被用作向其分配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并且DL子帧的其他OFDM符号被用作向其分配PDSCH的数据区域。为3GPP LTE系统定义的DL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DCCH和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PCFICH,承载关于用于在子帧中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信息。PHICH是对于UL传输的响应信道,传递HARQACK/NACK信号。PDCCH上承载的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为UE组传输UL资源分配信息、DL资源分配信息、或UL传输(Tx)功率控制命令。
1.3.CSI反馈
在3GPP LTE或LTE-A系统中,已经定义用户设备(UE)向基站(BS)(或eNB)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这里,CSI意指指示在UE与天线端口之间形成的无线电信道(或链路)的质量的信息。
例如,CSI可以包括秩指示符(R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RI指示关于相应信道的秩信息,其意指UE通过相同时频资源接收的流的数量。此值取决于信道的长期衰落。另外,RI可以由UE以比PMI或CQI更长的周期反馈给BS。
PMI是反映信道空间的特性的值,并且基于诸如SINR的度量指示UE优选的预编码索引。
CQI是指示信道强度的值,并且指示当BS使用PMI时能够获得的接收SINR。
在3GPP LTE或LTE-A系统中,BS可以为UE设置多个CSI进程,并且从UE接收关于每个进程的CSI的报告。这里,CSI进程配置有用于指定来自BS的信号质量的CSI-RS和用于干扰测量的CSI干扰测量(CSI-IM)资源。
1.4.RRM测量
LTE系统支持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操作,包括功率控制、调度、小区搜索、小区重选、切换、无线电链路或连接监视、以及连接建立/重建。在此操作中,服务小区可以向UE请求RRM测量信息,该RRM测量信息是用于执行RRM操作的测量值。作为典型信息,在LTE系统中,UE可以测量诸如关于每个小区的小区搜索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信息,并将其报告为典型信息。具体地,在LTE系统中,UE可以通过更高层信号从服务小区接收“measConfig”用于RRM测量,并根据“measConfig”的信息测量RSRP或RSRQ。
这里,LTE系统中公开的RSRP、RSRQ和RSSI可以如下定义。
首先,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被定义为在所考虑的测量频率带宽内承载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功率贡献(以[W]为单位)的线性平均值。例如,对于RSRP确定,应使用小区特定参考信号R0。如果UE能够可靠地检测到R1可用,则除了R0之外还可以使用R1来确定RSRP。RSRP的参考点应为UE的天线连接器。
RSRP的参考点应该是UE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UE正在使用接收机分集,则报告的值不应低于任何各个分集分支的相应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被定义为比率N×RSRP/(E-UTRA载波RSSI),其中N是E-UTRA载波RSSI测量带宽的RB的数量。分子和分母的的测量应在同一资源块集合上进行。
E-UTRA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包括总接收功率(以[W]为单位)的线性平均值,总接收功率是UE从包括同信道服务和非服务小区的所有来源中在N个资源块上在测量带宽中仅在包含用于天线端口0的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中观察到的;相邻信道干扰;热噪声等。如果高层信令指示用于执行RSRQ测量的某些子帧,则在被指示的子帧中的所有OFDM符号上测量RSSI。
RSRQ的参考点应该是UE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UE正在使用接收机分集,则报告的值不应低于任何各个分集分支的相应RSRQ。
接下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被定义为接收到的宽带功率,包括在接收器脉冲整形滤波器定义的带宽内的接收器中产生的热噪声和噪声。
测量的参考点应该是UE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UE正在使用接收机分集,则报告的值不应低于任何单独的接收天线分支的相应UTRA载波RSSI。
根据以上定义,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在LTE系统中操作的UE可以在通过在系统信息块类型3(SIB3)上发送的允许测量带宽相关信息元素(IE)指示的带宽中测量RSRP。可替选地,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UE可以在与通过在SIB5中发送的允许测量带宽指示的6、15、25、50、75和100个资源块(RB)之一相对应的带宽中测量RSRP。可替选地,在不存在IE的情况下,作为默认操作,UE可以在整个下行链路(DL)系统的频带中测量RSRP。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E接收到关于允许测量带宽的信息,则UE可以将相应值视为最大测量带宽,并且在相应值的范围内自由地测量RSRP值。然而,如果服务小区向UE发送定义为WB-RSRQ的IE并且允许的测量带宽被设置为50个RB或更多,则UE将会计算整个允许的测量带宽的RSRP值。在RSSI测量中,UE根据RSSI带宽的定义使用UE的接收器的频带来测量RSSI。
2.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系统
由于许多通信设备需要较高的通信容量,所以与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大大提高的移动宽带通信的必要性已经增加。此外,还需要通过将数个设备或物体彼此连接而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此外,已经提出能够支持对可靠性和延迟敏感的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
作为考虑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和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等的新RAT,已经提出新的RAT系统。在本公开中,为便于描述,相应的技术被称为新RAT或新无线电(NR)。
2.1.参数集
本公开适用的NR系统支持下表中示出的各种OFDM参数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别在DL和UL中用信号发送每载波带宽部分的μ的值和循环前缀信息。例如,可以通过与较高层信令相对应的DL-BWP-mu和DL-MWP-cp来用信号发送每下行链路载波带宽部分的μ的值和循环前缀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可以通过与较高层信令相对应的UL-BWP-mu和UL-MWP-cp来用信号发送每上行链路载波带宽部分的μ的值和循环前缀信息。
[表3]
μ | <![CDATA[Δf=2<sup>μ</sup>·15[kHz]]]> | 循环前缀 |
0 | 15 | 正常 |
1 | 30 | 正常 |
2 | 60 | 正常,扩展 |
3 | 120 | 正常 |
4 | 240 | 正常 |
2.2.帧结构
另外,每个子帧可以由具有相同大小的两个半帧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两个半帧分别由子帧0到4和子帧5到9组成。
关于子载波间隔μ,时隙可以以如以下方式的升序在一个子帧内进行编号:并且也可以以如以下方式的升序在帧内进行编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循环前缀来确定一个时隙中的连续OFDM符号的数目如下表所示。一个子帧的起始时隙与时间维度中的相同子帧的起始OFDM符号对齐。表4示出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帧/子帧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以及表5示出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帧/子帧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表4]
[表5]
在本公开可适用的NR系统中,可以基于上述时隙结构应用自包含的时隙结构。
图6是图示适用于本公开的自包含时隙结构的图。
在图6中,阴影线区域(例如,符号索引=0)指示下行链路控制区域,并且黑色区域(例如,符号索引=13)指示上行链路控制区域。剩余区域(例如,符号索引=1到13)可以被用于DL数据传输或UL数据传输。
基于该结构,eNB和UE可以在一个时隙中顺序地执行DL传输和UL传输。也就是说,eNB和UE可以响应于一个时隙中的DL数据不仅能够发送和接收DL数据,还能够发送和接收UL ACK/NACK。因此,由于这种结构,所以在发生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直到数据重传为止所需的时间,从而最小化最终数据传输的延迟。
在这种自包含时隙结构中,允许eNB和UE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的过程需要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反之亦然。为此,在自包含时隙结构中,在从DL切换到UL的时间处的一些OFDM符号被设置为保护时段(GP)。
尽管描述的是自包含时隙结构包括DL控制区域和UL控制区域二者,但是这些控制区域可以被选择性地被包括在自包含时隙结构中。换言之,根据本公开的自包含时隙结构可以包括DL控制区域或UL控制区域,以及DL控制区域和UL控制区域二者,如图6所示。
另外,例如,时隙可以具有各种时隙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可以被划分成下行链路符号(由“D”表示)、灵活符号(由“X”表示)、和上行链路符号(由“U”表示)。
因此,UE可以假设DL传输仅发生在DL时隙中由“D”和“X”表示的符号中。类似地,UE可以假设UL传输仅发生在UL时隙中由“U”和“X”表示的符号中。
2.3.模拟波束成形
在毫米波(mmW)系统中,由于波长短,所以可以在同一区域中安装多个天线单元。也就是说,考虑到在30GHz频带的波长是1cm,在二维阵列的情况下,总共100个天线单元可以以0.5λ(波长)的间隔被安装在5cm*5cm的面板中。因此,在mmW系统中,能够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单元增加波束成形(BF)增益来改善覆盖范围或吞吐量。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包括收发器单元(TXRU),以使能够调整每天线单元的发送功率和相位。通过这样做,每个天线单元可以每频率资源执行独立的波束成形。
然而,在所有大约100个天线单元中安装TXRU在成本方面不太可行。因此,已经考虑了使用模拟移相器来将多个天线单元映射到一个TXRU并调整波束的方向的方法。然而,因为在整个频带上仅生成一个波束方向,所以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频率选择性波束成形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数字BF和模拟BF的中间形式,可以考虑具有比Q个天线单元更少的B个TXRU的混合BF。在混合BF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发送的波束方向的数目被限制为B或更少,这取决于如何连接B个TXRU和Q个天线单元。
图7和图8是图示用于将TXRU连接到天线单元的代表性方法的图。这里,TXRU虚拟化模型表示TXRU输出信号和天线单元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7示出用于将TXRU连接到子阵列的方法。在图7中,将一个天线单元连接到一个TXRU。
同时,图8示出用于将所有TXRU连接到所有天线单元的方法。在图8中,将所有天线单元都连接到所有TXRU。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单独的附加单元将所有天线单元连接到所有TXRU,如图8所示。
在图7和图8中,W指示由模拟移相器加权的相位向量。也就是说,W是确定模拟波束成形方向的主要参数。在这种情况下,CSI-RS天线端口和TXRU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1:1或1对多。
图7中示出的配置的缺点在于难以实现波束成形聚焦,但是具有可以以低成本配置所有天线的优点。
相反,图8中所示的配置的优点在于可以容易地实现波束成形聚焦。然而,由于所有天线单元都连接到TXRU,因此它具有成本高的缺点。
当本公开可适用的NR系统中使用多个天线时,可以应用通过组合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而获得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或射频(RF))波束成形意指在RF端执行预编码(或组合)的操作。在混合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分别在基带端和RF端处执行预编码(或组合)。因此,混合波束成形的有利之处在于,在减少RF链的数目以及D/A(数字-模拟)或A/D(模拟-数字)的z转换器的数目的同时,保证与数字波束成形类似的性能。
为便于描述,混合波束成形结构可以由N个收发器单元(TXRU)和M个物理天线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N*L(N×L)矩阵表示要由发送端发送的用于L个数据层的数字波束成形。此后,通过TXRU将N个转换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且然后将可以由M*N(M×N)矩阵表示的模拟波束成形应用于转换的信号。
图9是图示在TXRU和物理天线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的示意图。在图9中,假设数字波束的数目是L并且模拟波束的数目是N。
另外,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已经考虑了一种通过设计能够基于符号而改变模拟波束成形的eNB来向位于特定区域中的UE提供有效波束成形的方法。此外,在本公开可适用的NR系统中还考虑了引入多个天线面板的方法,其中可以通过将N个TXRU和M个RF天线定义为一个天线面板来应用独立的混合波束成形。
当eNB使用如上所述的多个模拟波束时,每个UE具有适合于信号接收的不同模拟波束。因此,在本公开可适用的NR系统中已经考虑了波束扫描操作,其中eNB在特定子帧(SF)(至少针对同步信号、系统信息、寻呼等)中每符号应用不同的模拟波束并且然后执行信号发送,以便允许所有UE具有接收机会。
图10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下行链路(DL)传输过程期间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图。
在图10中,用于以广播方式发送本公开可适用的NR系统的系统信息的物理资源(或信道)被称为物理广播信道(xPBCH)。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个符号中同时发送属于不同天线面板的模拟波束。
此外,已经讨论了引入与应用单个模拟波束(对应于特定天线面板)的参考信号(RS)相对应的波束参考信号(BRS)作为用于在本公开可使用的NR系统中每模拟波束测量信道的配置。可以为多个天线端口定义BRS,并且每个BRS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于单个模拟波束。在这种情况下,与BRS相反,模拟波束组中的所有模拟波束可以被应用于同步信号或xPBCH,以帮助随机UE正确地接收同步信号或xPBCH。
3.提出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具体地,包括BS和UE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序列组,每个序列组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多个序列组中选择特定基本序列之后,UE可以通过应用(时间或频率域)循环移位(CS)来生成序列,并将所生成的序列用于(基于序列选择的)UL控制和/或UL参考信号(RS)。关于上述UE操作,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特定跳变模式改变每个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单元的序列组索引和/或CS索引偏移值的方法。
为了便于描述,每个特定资源单元改变序列组的操作被称为“序列组跳变”。
另外,每个特定资源单元改变基本序列(在相同序列组中)的操作被称为“序列跳变”。
此外,每个特定资源单元改变CS值(应用于相同基本序列)的操作被称为“CS跳变”。
可应用本公开的NR系统旨在支持单个物理系统中的多个逻辑网络。因此,其被设计为支持具有各种要求的服务(例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超可靠性低延迟通信(URLLC)等)。另外,NR系统被设计为支持由相对大量的OFDM符号(例如,4个或更多个符号)组成以支持大的UL覆盖(下文中,长PUCCH)的PUCCH和由相对少量的OFDM符号(例如,1或2个符号)组成以支持低延迟传输的PUCCH(下文中,短PUCCH),作为用于UCI传输的物理信道的PUCCH。
短PUCCH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传输结构。例如,如果要在短PUCCH上发送的UCI具有少量信息(例如,1或2个比特),则BS可以将由多个序列组成的序列集作为短PUCCH资源分配给UE,并且UE可以通过从分配为短PUCCH资源的序列中选择与要发送的UCI相对应的特定序列来执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序列设计为满足低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比(PAPR)特性。
为了便于描述,将上述基于序列的短PUCCH命名为“SEQ-PUCCH”。
上述序列组跳变、序列跳变和/或CS跳变可以应用于用于本公开适用的NR系统的SEQ-PUCCH的序列。
因此,本公开提出一种方法,当在NR系统中定义每个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组成的多个序列组时基于特定跳变模式来改变每个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单元的这种SEQ-PUCCH的序列组索引和/或CS索引偏移值。
尽管在序列跳变方面描述本公开的操作,但是可以将操作应用于资源跳变。换句话说,本公开中提到的“序列”也可以被解释为“资源”。
这里,基于序列调制的PUCCH可以意指通过将序列和调制符号(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等)相乘来承载UCI的PUCCH。
在本公开中,可以定义多个序列组,每个序列组由适用于SEQ-PUCCH(或UL DM-RS或基于序列调制的PUCCH)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组成,并且可以根据具有初始值的输入的第一特定函数地输出值和关于相应的资源单元的信息来确定可用于要在特定资源单元中发送的SEQ-PUCCH(或UL DM-RS或基于序列调制的PUCCH)的基本序列属于的序列组(或者序列组索引)。为了便于描述,第一函数被命名为“序列组跳变模式”。
另外,可以将要在特定资源单元中发送的适用于SEQ-PUCCH(或UL DM-RS或基于序列调制的PUCCH)的基本序列限制为属于相同的序列组,并且从序列组中选择的基本序列可以根据具有初始值的输入的第二特定函数的输出值和关于相应资源单元的信息来确定。为了便于描述,第二函数被称为“序列跳变模式”。
此外,适用于要在特定资源单元中发送的SEQ-PUCCH(或UL DM-RS或基于序列调制的PUCCH)的基本序列的CS值(或CS偏移值)可以根据具有初始值的输入的第三函数的输出值和关于相应资源单元的索引的信息来确定。为了便于描述,第三函数被命名为“CS跳变模式”。
在本公开中,时隙可以意指用于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并且一个时隙可以由多个微时隙组成。
另外,UL控制资源集可以意指用于发送诸如PUCCH等的UL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区域。BS可以在系统带宽内针对特定UE配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UL控制资源集合。
3.1.第一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BS可以使用下述方法之一为UE配置是否应用(即,启用或者禁用)用于SEQ-PUCCH(或UL DM-RS或基于序列调制的模式)的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
(1)是否应用该模式由物理广播信道(PBCH)和/或系统信息块(SIB)(或系统信息)配置。
-由(UE特定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是否(对于每个UL控制资源集)应用该模式。
在可应用本公开的NR系统中,UE可能不总是支持整个系统带宽中的信号传输和接收。换句话说,UE可能具有带宽小于整个系统带宽的射频(RF)电路。因此,当UE发送诸如PUCCH等的UL控制信息时,可能难以在本公开适用的NR系统中定义已经在LTE系统中使用的小区公共UL控制传输区域。
可以在本公开适用的NR系统中灵活地配置至少一个UL控制资源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UL控制资源集独立地配置是否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配置信息可以通过诸如SIB的系统信息来UE公共地发送,或者可以经由(UE特定的)RRC信令来发送。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一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被应用。
3.2.第二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当基于初始值和关于资源单元(其中发送序列)的索引信息确定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时(或者基于具有初始值的输入的函数和关于资源单元(其中发送序列)的索引信息来确定序列组跳变模式(或者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时),以下项目之一或其任何组合可以用作关于资源单元(其中发送序列)的索引信息。
(1)时隙索引(或微时隙索引)
(2)符号索引
(3)物理资源块(PRB)索引
(4)本地符号索引(在UL控制区域或PUCCH中)
(5)本地PRB索引(在UL控制区域或PUCCH中)
(6)UL控制资源集索引
这里,PRB可以意指频域资源单元的索引,并且UL控制资源集可以意指用于发送UL控制(诸如PUCCH等)的时频域资源区域。
图11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例如,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作为f(x)的函数给出(其中x可以是矢量),并且该函数可以使用时隙索引作为输入。在这种情况下,用于SEQ-PUCCH(或UL DM-RS)的序列组(或基本序列或CS值)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每个时隙而变化,如图11中所示。
图12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作为另一示例,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作为f(x)的函数给出(其中x可以是矢量),并且该函数可以使用符号索引作为输入。在这种情况下,用于SEQ-PUCCH(或UL DM-RS)的序列组(或基本序列或CS值)可以在时隙内基于符号变化,如图12中所示。
作为又一示例,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作为f(x)的函数给出(其中x可以是矢量),并且该函数可以使用时隙索引和本地符号索引(在UL控制区域中)作为输入。在这种情况下,本地符号索引可以是为在当前时隙内配置的UL控制区域定义的索引或者为最大符号时段定义的索引,该最大符号时段能够被配置为UL控制区域。
作为又一示例,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作为f(x)的函数给出(其中x可以是矢量),并且该函数可以使用时隙索引作为输入。另外,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对于每个符号具有不同的初始值。
例如,在时隙内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情况下,可以在应用X0的初始值之后将时隙索引输入到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另一方面,在时隙内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情况下,可以在应用X1的初始值之后将时隙索引输入到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BS可以通过诸如SIB等的系统信息UE共同地配置X0和X1,或者通过诸如RRC信令等的(UE特定的)更高层信号来UE特定地配置。换句话说,BS可以使用更高层信号来配置每个符号的序列组跳变模式(或者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的初始值。
另外,当根据CS跳变模式确定特定资源单元的CS偏移值时,在相应资源单元中发送的SEQ-PUCCH可以通过选择多个CS资源中的一个来表示UCI。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取决于CS跳变模式的CS偏移值与基于特定UCI状态选择的CS值相加而获得的值可以用作最终CS资源。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二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应用。
3.3.第三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当使用初始值和关于资源单元(其中发送序列)的索引信息作为输入来确定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时,可以如下配置初始值。
(1)在接收(UE特定的)RRC信令(即,初始接入过程)之前(1-1)基于从同步信号检测的物理小区ID(PCID)或波束ID来配置初始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资源区域的索引(专用于同步信号)推导出波束ID。
(1-2)基于虚拟小区ID(VCID)或波束ID来配置初始值,该虚拟小区ID由PBCH/SIB/随机接入响应(RAR)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独立于PCID配置VCID或波束ID。
(2)在接收(UE特定的)RRC信令之后
-基于由BS配置的特定种子值来配置初始值。在这种情况下,BS可以为每个符号和/或UL控制资源集配置独立的种子值。
例如,如果UE在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之后将要接收(UE特定的)RRC信令,则UE可以从检测到的信息(从同步信号)或诸如PBCH/SIB的系统信息(由BS配置)获得序列组跳变模式(或者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频模式)的初始值。
可替选地,如果UE能够接收(UE特定的)RRC信令,则BS可以UE特定地配置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的初始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符号和/或UL控制资源集独立地配置初始值。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三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应用。
3.4.第四序列/序列组/CS跳频支持方法
当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被应用于PUCCH时,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的时间单位可以根据包括在PUCCH中的符号的数量而变化。
具体地,用于长PUCCH的基本传输单元可以是时隙(或微时隙),而用于短PUCCH的基本传输单元可以是符号。因此,在长PUCCH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时隙索引作为输入基于时隙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另一方面,在短PUCCH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符号索引作为输入基于符号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另外,当在多个时隙中发送长PUCCH时,可以使用多个时隙的索引作为输入,基于多时隙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四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应用。
3.5.第五序列/序列组/CS跳频支持方法
当以预定周期重复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时,该周期可以被配置为以下之一。
(1)固定持续时间(对应于无线电帧)(例如,10ms)
(2)对应于固定数量的时隙的持续时间(不论参数集如何)
(3)对应于特定数量的时隙的持续时间(由BS配置)
例如,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特定数量的时隙的周期。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参数集如何,序列组跳变模式(或者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被配置为始终具有相同数量的时隙作为其周期。
可替选地,随着子载波间隔(SCS)增加,时间单位可以减小,并且可能需要更多的序列组跳频模式(或序列跳频模式或CS跳频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固定周期(例如,10ms)。也就是说,随着SCS增加,该周期内的时隙数量增加,并且因此序列跳变模式的数量可能显著增加。
在本公开中,参数集可以意指OFDM结构中的符号和SCS的长度。
另外,对于特定参数集(或SCS),可以根据以下选项之一来确定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的周期和单元。
图13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以特定周期并且在用于特定参数集(或SCS)的特定基础上应用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的配置。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3详细描述可应用于本公开的选项1。
1)选项1:应用固定周期以及以固定时间单位为单位的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
-例如,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以10ms的周期并且基于0.5ms被应用。
--在SCS=15kHz的情况下,应用长度为20的跳变模式,并且基于时隙执行序列组(或序列或CS)跳变。
--在SCS=15kHz*N的情况下,应用长度为20的跳变模式,并且以N时隙为基础执行序列组(或序列或CS)跳变。
-当在固定时间单位内存在多个时隙时,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的初始值可以根据在固定时间单位中的时隙的相对位置而变化。
-当在固定时间单位内存在多个时隙时,可以将附加序列跳变(例如,相同序列组中的基本序列跳变)应用于固定时间单位中的多个时隙,或者可以根据固定时间单位中的时隙的(相对)位置将偏移值应用于序列组索引。
图14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其中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以特定周期并且在用于特定参数集(或SCS)的特定基础上来应用的配置。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4详细描述可适用于本公开的选项2。
(2)选项2: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以固定周期并且基于可扩展时间单位(取决于参数集)来应用。
-例如,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以10ms的周期并且基于(微)时隙(取决于参数集)来应用。
--在SCS=15kHz的情况下,应用长度为20的跳变模式,并且基于时隙(0.5ms)执行序列组(或序列或CS)跳变。
--在SCS=15kHz*N的情况下,应用长度(20*N)跳变模式,并且基于时隙(0.5ms/N)执行序列组(或序列或CS)跳变。
图15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其中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以特定周期并且在用于特定参数集(或SCS)的特定基础上来应用的配置。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5详细描述可适用于本公开的选项3。
(3)选项3: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以X个可扩展时间单位的周期(取决于参数集)(其中X是固定值)并且在可扩展的时间单位基础上(取决于参数集)来应用。
-例如,序列组跳变模式(或序列跳变模式或CS跳变模式)可以以20个(微)时隙(取决于参数集)并且在(微)时隙的基础(取决于参数集)上来应用。
--在SCS=15kHz的情况下,应用长度为20的跳变模式,并且基于时隙(0.5ms)执行序列组(或序列或CS)跳变。在这种情况下,周期可以设置为20个时隙(即,10ms)。
--在SCS=15kHz*N的情况下,应用长度为20的跳变模式,并且基于时隙(0.5ms/N)执行序列组(或序列或CS)跳变。在这种情况下,周期可以设置为20个时隙(10ms/N)。
-当在特定固定持续时间中存在多个时间段时,可以在特定固定持续时间中将附加序列跳变(例如,相同序列组中的基本序列跳变)应用于多个时间段,或者可以根据特定固定持续时间中的时间段的(相对)位置将偏移值应用于序列组索引。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五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应用。
3.6.第六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当每个PRB存在N个PRB和M个CS值时,可以如下分配用于log2(L)比特SEQ-PUCCH的L个资源。
(1)BS为UE配置k0(例如,k0∈{0,1,...,M*N-1})和Δk(例如,Δk∈{1,2,3})的值。
-此信息可以通过诸如RRC信令的更高层信号来配置。
(2)对于p=0、1、…、L-1,UE可以使用与k(p)=k 0+Δk*p对应的L个CS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PRB和对应于k(p)的CS资源可以如下配置。
--floor(k(p)/M)指示N个PRB当中的特定PRB的索引。
--k(p)mod M指示特定PRB中特定CS的索引。
更具体地,考虑到SEQ-PUCCH的资源分配效率,如果仅使用与一个PRB中的CS资源相对应的序列来配置SEQ-PUCCH,则可能降低资源分配效率,因为在特定的PRB中存在未使用的CS资源。因此,可能优选的是,UE使用多个PRB中的CS资源来配置SEQ-PUCCH。
然而,为此,当分配用于SEQ-PUCCH的资源时,BS应向UE单独提供关于每个CS的(相应的CS属于的)PRB资源的信息。也就是说,就信令开销而言,此操作可能不是所期待的。
因此,本公开提出一种使用多个PRB的CS资源来配置SEQ-PUCCH同时减少信令开销的方法。
例如,当多个PRB中的每一个具有M个CS资源时,BS和UE可以对CS资源编入索引。此后,如果配置起始索引和间隙,则UE可以考虑:关于起始索引,针对SEQ-PUCCH,分配具有p=0,1,...,L-1的p*Gap的索引的L个CS资源。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六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应用。
3.7.第七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
在下文中,假设一个序列资源集包括N个基本序列,并且M个CS能够被应用于每个基本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序列资源集中的资源用于特定UL信道上的UCI或DM-RS传输序列,则每个特定时间资源单元改变基本序列的操作被称为“基本序列跳变”,并且每个特定时间资源单元改变(应用的)CS的操作被称为“CS跳变”。另外,改变应用于特定UL信道上的UCI或DM-RS的时域正交覆盖码(TD-OCC)的操作被称为“OCC跳变”。
根据本公开,当BS指示用于CS跳变模式的特定初始CS索引时,初始CS索引可以用作CS跳变模式的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初始CS索引可以意指添加到小区特定CS跳变模式的UE特定CS偏移值。
在基本序列跳变、CS跳变或TD-OCC跳变应用于能够启用或禁用时隙中的跳频的UL物理信道(例如,PUCCH、PUSCH等)的情况下,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作用于基本序列跳变模式、CS跳变模式或TD-OCC跳变模式的输入。
(1)时隙索引
(2)OFDM符号索引
-OFDM符号索引可以意指针对时隙固定的OFDM符号索引(不管UL物理信道的传输时段如何)。
(3)跳频索引
-跳频索引可以意指当启用跳频时顺序地分配给每个跳变的索引(例如,索引0、1、2、...、K-1被分配给K个跳变)。如果禁用跳频,则可以假设跳频索引为0。可替选地,可以通过假设指配给相应跳变的跳频索引仍然应用于对应于每个跳变的时间段(或符号)(当应用跳频时)来确定跳频索引。
例如,在应用于(基于序列选择或序列调制)PUCCH或PUCCH/PUSCH DM-RS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的情况下,物理小区ID或由BS配置的ID可以用作种子值,并且可以使用时隙索引作为附加输入值(即,每个时隙具有不同的基本序列)。
类似地,在CS跳变模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物理小区ID或由BS配置的ID作为种子值,并且可以使用时隙索引和/或OFDM符号索引作为附加输入值(即,每个符号具有不同的CS)。
另一方面,OCC跳变模式可能仅在时隙内有效。因此,跳频索引可以用作OCC跳变模式的输入(即,每个跳频(或者对应于每个跳频的虚拟时间段)具有不同的OCC)。
另外,就干扰随机化而言,上述第七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类似地应用于UCI或数据加扰。也就是说,如果UCI或数据加扰被应用于在时隙中启用或禁用跳频的UL物理信道(例如,PUCCH,PUSCH),则以下值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作加扰功能的输入。
1)时隙索引
2)OFDM符号索引
-OFDM符号索引可以意指针对时隙固定的OFDM符号索引(不管UL物理信道的传输时段如何)。
3)跳频索引
-跳频索引可以意指当启用跳频时顺序地分配给每个跳变的索引(例如,索引0、1、2、...、K-1被分配给K个跳变)。如果禁用跳频,则可以假设跳频索引为0。可替选地,可以通过假设将指配给相应跳变的跳频索引(当应用跳频时)仍然应用于对应于每个跳变的时间段(或者符号)来确定跳频索引。
除非它们彼此冲突,否则上述第七序列/序列组/CS跳变支持方法可以与本公开的其他提出的方法一起应用。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由UE执行的PUCCH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UE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S1610)。随后,UE发送包括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DM-RS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S1620)。
例如,当在时隙中配置跳频时,跳频索引可以从0到N(其中N是自然数)顺序编号,以用于时隙中的跳变。
具体地,当在时隙中应用跳频时,根据PUCCH(NPUCCH,symb)的符号长度,可以区分具有ceiling(NPUCCH,symb/2)的符号长度的第一跳变和具有NPUCCH,symb-ceiling(NPUCCH,symb/2)的符号长度的第二跳变。
作为另一示例,当在时隙中未配置跳频时,跳频索引可以被配置为0。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用于从多个序列组中选择一个序列组的序列组跳变模式和用于从特定序列组中的多个基本序列中选择一个基本序列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的组合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
根据本公开,可以基于时隙索引以及跳频索引来确定序列跳变模式。
具体地,如上所述,可以根据应用的参数集不同地配置对应于一个时隙的绝对时间长度。因此,可以根据所应用的参数集不同地配置应用序列跳变模式的绝对时间单位。
因为可以包括所提出的方法的每个示例作为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所以显然的是,每个示例可以被视为提出的方法。另外,尽管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独立地实现,但是可以组合(或合并)一些提出的方法以用于实现。此外,规则可以定义如下:关于是否应用所提出的方法的信息(或关于与所提出的方法有关的规则的信息)应通过预定义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较高层信号等)从BS发送到UE。
4.设备配置
图17图示用于实现所提出的实施例的UE和BS的配置。图17中图示的UE和BS操作以实现UE和BS之间的上述PUCCH发送和接收方法的实施例。
UE 1可以用作上行链路中的发送端和下行链路中的接收端。BS(eNB或gNB)100可以用作上行链路中的接收端和下行链路中的发送端。
UE和BS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控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发射器10/110和接收器20/120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天线30/130。
另外,UE和BS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处理器40/140和用于临时或永久地存储处理器40/140的操作的存储器50/150。
利用上述配置,UE 1通过处理器40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确定序列跳变模式。随后,UE 1通过发射器10发送包括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DM-RS的第一PUCCH或者应用所确定的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
BS 100通过接收器120从UE 1接收包括应用特定序列跳变模式的DM-RS的第一PUCCH或应用特定序列跳变模式的第二PUCCH。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根据是否在时隙中配置跳频而确定的跳频索引来确定特定序列跳变模式。
UE和BS中的每一个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执行用于数据传输的分组调制/解调、高速分组信道编码、OFDM分组调度、TDD分组调度、和/或信道复用。图17的UE和BS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低功率射频(RF)/中频(IF)模块。
同时,UE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CS)电话、全球移动系统(GSM)电话、宽带码分多址(WCDMA)电话、移动宽带系统(MBS)电话、手持PC、膝上型PC、智能电话、多模多频(MM-MB)终端等中的任一个。
智能电话是利用移动电话和PDA两者的优点的终端。它将PDA的功能(即,日程管理以及诸如传真发送和接收及互联网连接的数据通信)并入到移动电话中。MB-MM终端指代在其中内置有多调制解调器芯片并且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系统和其它移动通信系统(例如CDMA2000、WCDMA等)中的任一个中操作的终端。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硬件配置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可以以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函数等的形式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50或150中并且由处理器40或140执行。存储器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向处理器发送数据以及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必要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除本文中所阐述的那些方式外的其它特定方式实施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因此将在所有方面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来确定,而不是由上述描述来确定,并且旨在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价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包含在其中。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未明确彼此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被组合呈现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或者在本申请被提交之后通过后续修改作为新权利要求被包括。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适用于包括3GPP系统和/或3GPP2系统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除了这些无线接入系统之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适用于其中无线接入系统找到其应用的所有技术领域。此外,所提出的方法还能够被应用于使用超高频带的毫米波(mmWave)通信。
Claims (16)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从用户设备UE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时隙中接收基于序列信息和循环移位信息生成的所述PUCCH信号,
其中,所述序列信息基于相关跳频索引和相关时隙信息确定,
其中,所述循环移位信息基于所述相关时隙信息和相关符号信息确定;以及
其中,所述跳频索引基于时隙内跳频配置确定,
其中,如果所述跳频被启用,则所述时隙包括对其从0到N-1指配跳频索引的N个跳变,其中N>1,
其中,如果所述跳频被禁用,则所述跳频索引等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应用的参数集不同地配置应用所述序列跳变模式的绝对时间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包括14个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对应于基本的调度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按每个跳变确定所述序列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序列信息标识在跳变中应用的基本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按每个符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符号对应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9.一种基站,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用户设备UE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信号,所述基站包括:
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接收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包括下述的操作:
在时隙中接收基于序列信息和循环移位信息生成的所述PUCCH信号,
其中,所述序列信息基于相关跳频索引和相关时隙信息确定,
其中,所述循环移位信息基于所述相关时隙信息和相关符号信息确定;以及
其中,所述跳频索引基于时隙内跳频配置确定,
其中,如果所述跳频被启用,则所述时隙包括对其从0到N-1指配跳频索引的N个跳变,其中N>1,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跳频被禁用,则所述跳频索引等于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中,根据应用的参数集不同地配置应用所述序列跳变模式的绝对时间单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时隙包括14个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时隙对应于基本的调度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按每个跳变确定所述序列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序列信息标识在跳变中应用的基本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按每个符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每个符号对应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20685P | 2017-06-16 | 2017-06-16 | |
US62/520,685 | 2017-06-16 | ||
US201762543969P | 2017-08-11 | 2017-08-11 | |
US62/543,969 | 2017-08-11 | ||
US201762556494P | 2017-09-10 | 2017-09-10 | |
US62/556,494 | 2017-09-10 | ||
US201762586916P | 2017-11-16 | 2017-11-16 | |
US62/586,916 | 2017-11-16 | ||
CN201880016794.7A CN110383923B (zh) | 2017-06-16 | 2018-06-18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PCT/KR2018/006852 WO2018231030A1 (ko) | 2017-06-16 | 2018-06-18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물리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16794.7A Division CN110383923B (zh) | 2017-06-16 | 2018-06-18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6234A true CN116056234A (zh) | 2023-05-02 |
Family
ID=6495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16486.7A Pending CN116056234A (zh) | 2017-06-16 | 2018-06-18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201880016794.7A Active CN110383923B (zh) | 2017-06-16 | 2018-06-18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16794.7A Active CN110383923B (zh) | 2017-06-16 | 2018-06-18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62531B2 (zh) |
EP (1) | EP3582566A4 (zh) |
JP (2) | JP6710812B2 (zh) |
KR (2) | KR101976054B1 (zh) |
CN (2) | CN116056234A (zh) |
WO (1) | WO2018231030A1 (zh) |
ZA (1) | ZA2019038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37664B1 (en) * | 2017-06-09 | 2023-08-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AU2017423114B2 (en) * | 2017-07-13 | 2023-04-27 | Zte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
WO2019069464A1 (ja) * | 2017-10-06 | 2019-04-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7132240B2 (ja) | 2017-11-17 | 2022-09-0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CN114826536A (zh) * | 2017-12-29 | 2022-07-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302272B (zh) | 2018-02-13 | 2022-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Csi报告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 |
WO2019159299A1 (ja) * | 2018-02-15 | 2019-08-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3754859B1 (en) * | 2018-02-15 | 2024-03-27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11432369B2 (en) * | 2018-06-19 | 2022-08-30 | Apple Inc. | Reference signal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5G-NR wireless systems |
DE102018210245A1 (de) * | 2018-06-22 | 2019-12-24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Erzeugung von kanalzugriffsmustern für untereinander unkoordinierte netzwerke |
CN112753171B (zh) * | 2018-07-27 | 2024-05-0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系统 |
US11658780B2 (en) * | 2019-01-09 | 2023-05-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ultiplexing scheme selec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US11368263B2 (en) * | 2019-08-14 | 2022-06-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roup hopping enhancement for base sequences |
US11398892B2 (en) * | 2019-09-06 | 2022-07-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ndwidth part (BWP) hopping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US11601159B2 (en) * | 2020-09-21 | 2023-03-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frequency and beam hopping for single-beam and multi-beam PUCCH |
US11737099B2 (en) * | 2021-01-29 | 2023-08-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UCCH and PCI configuration for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
CN118175641A (zh) * | 2021-04-02 | 2024-06-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
CN113341811B (zh) * | 2021-06-11 | 2024-08-27 |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兼容两种tdd开关信号传输的方法、远端设备及系统 |
US20240048321A1 (en) * | 2022-07-28 | 2024-0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domain orthogonal cover code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
WO2024034140A1 (ja) * | 2022-08-12 | 2024-02-1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
KR102600814B1 (ko) | 2023-05-09 | 2023-11-10 | 동원영 | 고강성 교량 구조물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453984A (en) * | 1947-10-27 | 1948-11-16 | Wingfoot Corp | Production of thread |
KR101119455B1 (ko) | 2006-02-21 | 2012-03-20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Ofdm 및 cdma 방식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08132073A1 (en) * | 2007-04-30 | 2008-11-06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ordinated cyclic shift and sequence hopping for zadoff-chu, modified zadoff-chu, and block-wise spreading sequences |
KR101457685B1 (ko) * | 2007-08-10 | 2014-11-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20090046645A1 (en) * | 2007-08-13 | 2009-02-19 | Pierre Bertrand |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ssign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8077693B2 (en) * | 2007-09-19 | 2011-12-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source remapping and regrou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926251B2 (ja) * | 2007-10-01 | 2012-05-0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
US8774156B2 (en) * | 2008-01-29 | 2014-07-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ACKNAK and CQI channel mapping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8358678B2 (en) * | 2008-05-06 | 2013-01-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requency hopping offsetting for multiple users reusing one slot (MUROS) |
KR101646249B1 (ko) * | 2008-08-11 | 2016-08-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571566B1 (ko) * | 2008-08-11 | 2015-11-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
EP3518445B1 (en) * | 2008-12-10 | 2020-07-08 | Sun Patent Trust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rrsponding method |
US8498259B2 (en) * | 2009-01-26 | 2013-07-3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KR101710205B1 (ko) * | 2009-05-12 | 2017-0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BRPI1012919B8 (pt) * | 2009-05-29 | 2022-09-20 | Panasonic Corp | Aparelho terminal, aparelho de estação base,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m sinal a partir de um aparelho terminal, método para receber um sinal transmitido a partir de um aparelho terminal, circuito integrado para controlar um processo em um aparelho terminal e circuito integrado para controlar um processo em uma estação base se comunicando com um aparelho terminal |
WO2011084004A2 (ko) * | 2010-01-07 | 2011-07-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JP5567688B2 (ja) * | 2010-01-07 | 2014-08-06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シーケンス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
KR101814394B1 (ko) * | 2010-01-17 | 2018-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2540019B1 (en) * | 2010-02-22 | 2018-12-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hopping and orthogonal covering codes to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
EP2385650A3 (en) * | 2010-05-06 | 2012-04-25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EP2385652B1 (en) * | 2010-05-06 | 2014-01-22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enhanc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1917766B (zh) * | 2010-08-12 | 2015-09-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
KR20120023200A (ko) | 2010-08-24 | 2012-03-13 | 주식회사 팬택 | Mimo 환경에서의 시퀀스 및 시퀀스 그룹 호핑 정보를 이용한 참조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US9210697B2 (en) * | 2010-09-09 | 2015-12-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of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reception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
WO2012053863A2 (en) * | 2010-10-21 | 2012-04-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106389B2 (en) * | 2010-12-23 | 2015-08-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
KR20130026605A (ko) * | 2011-08-16 | 2013-03-14 | (주)아보키스트 | 모바일 단말에서 유사 이미지 검색을 통한 맞춤형 상품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JP5781694B2 (ja) | 2011-08-16 | 2015-09-2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CN103107855B (zh) * | 2011-11-09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US8989122B2 (en) * | 2011-12-23 | 2015-03-24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implemented in a user equipment UE for use in a wireless system |
KR102070780B1 (ko) * | 2012-02-20 | 2020-01-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92677B1 (ko) * | 2012-02-20 | 2020-03-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3168140A2 (en) | 2012-05-11 | 2013-11-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election of up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 format parameters based on content of the up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 |
KR102210081B1 (ko) * | 2012-05-11 | 2021-02-01 | 팬텍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619105B1 (ko) * | 2012-05-24 | 2016-05-10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상향링크 복조 참조신호의 전송방법 및 그 단말, 상향링크 복조 참조신호의 처리방법 및 그 송수신포인트 |
KR20140080376A (ko) | 2012-12-20 | 2014-06-30 | 주식회사 팬택 | 하향링크 물리 채널 송수신방법 및 그 단말, 그 기지국 |
CN104283581B (zh) * | 2013-07-01 | 2019-0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探测参考信号跳频图案的方法及系统 |
KR20150090425A (ko) * | 2014-01-29 | 2015-08-06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상향링크 dm-rs 시퀀스를 매핑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6461309B2 (ja) * | 2014-08-20 | 2019-01-30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US10516517B2 (en) * | 2015-01-29 | 2019-12-2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upport of frequency hopping for UEs with reduced bandwidth support |
US11637593B2 (en) * | 2015-07-09 | 2023-04-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configura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retuning tim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
US10708938B2 (en) * | 2016-10-31 | 2020-07-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UL control channels with dynamic structures |
US10609689B2 (en) * | 2017-02-02 | 2020-03-3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
JP7132240B2 (ja) * | 2017-11-17 | 2022-09-0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
2018
- 2018-06-18 CN CN202310016486.7A patent/CN11605623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6-18 WO PCT/KR2018/006852 patent/WO2018231030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18 KR KR1020180069500A patent/KR1019760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6-18 JP JP2019533612A patent/JP67108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6-18 EP EP18817945.1A patent/EP3582566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6-18 CN CN201880016794.7A patent/CN110383923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30 KR KR1020190050662A patent/KR10210807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9-05-29 US US16/425,323 patent/US1086253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6-14 ZA ZA2019/03894A patent/ZA201903894B/en unknown
-
2020
- 2020-05-27 JP JP2020092351A patent/JP7132275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80137432A (ko) | 2018-12-27 |
JP2020504949A (ja) | 2020-02-13 |
ZA201903894B (en) | 2020-10-28 |
KR20190050314A (ko) | 2019-05-10 |
KR102108075B1 (ko) | 2020-05-08 |
JP6710812B2 (ja) | 2020-06-17 |
CN110383923B (zh) | 2023-01-31 |
JP2020145741A (ja) | 2020-09-10 |
US20190280734A1 (en) | 2019-09-12 |
EP3582566A4 (en) | 2021-01-13 |
KR101976054B1 (ko) | 2019-05-08 |
JP7132275B2 (ja) | 2022-09-06 |
US10862531B2 (en) | 2020-12-08 |
EP3582566A1 (en) | 2019-12-18 |
WO2018231030A1 (ko) | 2018-12-20 |
CN110383923A (zh) | 2019-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3923B (zh) |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
US1190292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438045B2 (en) |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 |
CN11494490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和基站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47899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
US11108513B2 (en) |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clud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TRP) to transmit/receiv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KR10198071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m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
CN10969116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报告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 |
US20190364558A1 (en) |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 |
US20190380124A1 (en) |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 |
CN110291832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