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613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86133A CN115686133A CN202211096076.XA CN202211096076A CN115686133A CN 115686133 A CN115686133 A CN 115686133A CN 202211096076 A CN202211096076 A CN 202211096076A CN 115686133 A CN115686133 A CN 1156861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adjusting device
- state
- electronic device
-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显示屏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移动,使得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所述调节装置沿预定轨迹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显示屏相对弯曲。上述电子设备,以便于调节显示屏的状态,使其在展平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切换。通过将显示屏切换至展平状态,使得显示屏整体平整,更方便携带;而在使用中,将显示屏切换至弯曲状态,以便于提高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很多柔性屏产品。柔性屏作为柔性件,可以进行弯曲操作,以便于形成弯曲状态,以便于提高使用效果。
但是,弯曲状态的显示屏不方便携带。如笔记本电脑中,应用弯曲状态的显示屏则会影响其便携性。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便于调节显示屏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显示屏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移动,使得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
所述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
所述调节装置沿预定轨迹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显示屏相对弯曲。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沿所述预定轨迹方向设置的滑道;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调节装置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限定部;
用于将所述调节装置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限定部。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用于与所述显示屏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调节装置的内部具有供线缆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滑动部,所述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调节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包括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及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相对于所述显示屏对称设置;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相对远离,使得所述显示屏切换至所述展平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相对靠近,使得所述显示屏切换至所述弯曲状态。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同步运动。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能够转动;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于所述传动齿轮两侧,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齿条连接。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展平状态;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基于所述预定轨迹进行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屏;
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折叠以及相对展开。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的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子壳体,多个所述子壳体沿所述显示屏能够弯曲的边缘方向排列且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通过相邻两个所述子壳体之间的连接角度改变,实现了所述显示屏与其对应连接的区域的弯曲与展平操作。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滑动,能够实现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并且,由于调节装置与显示屏连接,因此,调节装置可以带动显示屏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使得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调节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显示屏相对弯曲。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调节显示屏的状态,使其在展平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切换。通过将显示屏切换至展平状态,使得显示屏整体平整,更方便携带;而在使用中,将显示屏切换至弯曲状态,以便于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壳体处于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壳体处于展平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壳体处于展平状态的局部透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壳体处于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以便于调节显示屏的状态。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与显示屏连接,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滑动,使得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调节装置沿预定轨迹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显示屏相对弯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滑动,能够实现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并且,由于调节装置与显示屏连接,因此,调节装置可以带动显示屏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使得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调节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显示屏相对弯曲。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调节显示屏的状态,使其在展平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切换。通过将显示屏切换至展平状态,使得显示屏整体平整,更方便携带;而在使用中,将显示屏切换至弯曲状态,以便于提高使用效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与图2中,显示了两个显示屏,分别为处于展平状态的显示屏及处于弯曲状态的显示屏。
通过显示屏在展平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切换,使得显示屏能够具有至少两种使用状态,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状态。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沿预定轨迹方向设置的滑道。调节装置与滑道滑动配合。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滑道对调节装置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调节装置与滑道滑动配合即可实现调节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进而对应实现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滑道可以为凹槽结构,也可以为实体凸起结构,调节装置作为滑块与其滑动配合,通过滑道的结构限制调节装置的滑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可以作为支撑显示屏的支撑部件使用,在此不足具体说明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也可以沿着预定轨迹的方向布置多个能够定位调节装置的定位装置,多个定位装置中至少包括能够使得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定位装置及能够使得调节装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定位装置。通过调节装置与第一定位装置的定位配合及调节装置与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配合,能够实现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定位装置可以为凹槽或开孔,调节装置为可以插接于定位装置的插接部件。定位装置还可以为卡扣结构,可以通过卡扣定位调节装置。定位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在调节装置与滑道滑动配合的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显示屏能够保持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将调节装置定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限定部及用于将调节装置定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限定部。
优选地,调节装置可以与第一限定部及第二限定部凹凸配合实现定位。
如图8所示,以第一调节装置310为例,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一滑道330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限定部331与第二限定部332均为凹槽结构,第一调节装置310具有凸起结构,第一调节装置310的凸起结构能够与第一限定部331及第二限定部332凹凸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装置310的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调节装置310的底部。由于第一调节装置310具有凸起结构,在第一调节装置310位于除了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以外的位置时,凸起结构与第一滑道330的底面接触,减少了第一滑道330与第一调节装置310的底部接触面积,尽可能减少了摩擦损失,便于第一调节装置310在第一滑道330内移动。
也可以在第一调节装置310上设置凹槽结构,第一限定部331与第二限定部332均为凸起结构,同样可以通过凹凸配合实现定位。
以第一限定部331为例,当第一限定部331为凸起结构,第一调节装置310具有与凸起结构凹凸配合的凹槽结构;当第一限定部331为凹槽结构,第一调节装置310具有与凹槽结构凹凸配合的凸起结构。同样地,以第二限定部332为例,当第二限定部332为凸起结构,第一调节装置310具有与凸起结构凹凸配合的凹槽结构;当第二限定部332为凹槽结构,第一调节装置310具有与凹槽结构凹凸配合的凸起结构。
调节装置包括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用于与显示屏连接的连接部;调节装置的内部具有供线缆穿过的通道,通道的一端开口位于滑动部,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位于连接部。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内部走线设置,以避免线缆在显示屏弯曲与展平状态的切换过程中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具体地,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包括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
如图8所示,以第一调节装置310为例,第一调节装置310包括与第一滑道330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部311及用于与显示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2;第一调节装置310的内部具有供线缆400穿过的第一通道313,第一通道313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滑动部311,第一通道313的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一连接部312。由此可知,线缆400可以穿过第一通道313,线缆400的线缆连接头可以与显示屏连接。
同理,第二调节装置包括与第二滑道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部及用于与显示屏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调节装置的内部具有供线缆穿过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二端开口位于第二滑动部,第二通道的另二端开口位于第二连接部。由此可知,线缆可以穿过第二通道,线缆的线缆连接头可以与显示屏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于显示屏对称设置。其中,通过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远离,使得显示屏切换至展平状态;通过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靠近,使得显示屏切换至弯曲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装置的位置调节,实现了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之间间距的变化。其中,当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二调节装置中任意一个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滑动的过程中,都会改变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二调节装置之间的间距。由于第一调节装置与显示屏的第一部位连接,第二调节装置与显示屏的第二部位连接,通过改变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二调节装置之间的间距,以便于改变显示屏的第一部位与显示屏的第二部位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的切换。
如图7所示,在显示屏为展平状态(图中虚线位置),第一调节装置310a及第二调节装置320a之间的间距为L1;在显示屏为弯曲状态(图中实线位置),第一调节装置310b及第二调节装置320b之间的间距为L2。其中,L1大于L2。
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于显示屏对称设置,即,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于显示屏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使得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对称设置于显示屏的竖直中心线的两侧。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移动位置相同时,可以使得显示屏形成一个沿其中心线对称的弧面屏,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为了方便调节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以便于实现显示屏对称弯曲,形成沿其中心线对称的弧面屏,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带动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能够实现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的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同步运动。通过上述设置,调节了第一调节装置310及第二调节装置320之间的间距,以便于调节显示屏的状态。
如图5所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350、第一齿条370及第二齿条380。其中,传动齿轮350能够转动;第一齿条370与传动齿轮350啮合,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一齿条370连接;第二齿条380与第一齿条370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于传动齿轮350两侧,第二齿条380与传动齿轮350啮合,第二调节装置320与第二齿条380连接。
通过传动齿轮350的转动,带动第一齿条370及第二齿条380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同步移动。
也可以将传动机构设置为传输带、传动齿轮组或连杆结构等,仅需确保能够实现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同步移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具有传动机构外壳300,传动齿轮350、第一齿条370及第二齿条380均位于传动机构外壳300内,直接在传动机构外壳300上直接设置第一滑道330及第二滑道340。
具体地,第一滑道330及第二滑道340为长条孔。以第一滑道330为例,第一滑道330的延伸方向为第一调节装置310移动的预定轨迹方向。第一调节装置310穿过长条孔,位于传动机构外壳300内的一端与第一齿条370连接,位于传动机构外壳300外的一端与显示屏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手动调节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因此,传动机构还包括位于传动机构外壳300外部的手扭部件360,手扭部件360与传动齿轮350连接,并且,手扭部件360的轴线与传动齿轮350的轴线重合。通过手扭部件360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350转动。
优选地,手扭部件360上设置有凸起条,以便于人手夹持于凸起条的两侧。并且,还可以在传动机构外壳300外部设置沉孔,手扭部件360转动设置于沉孔中。
当然,也可以设置拨动部件,拨动部件的一端与传动齿轮350的轮齿接触,拨动部件的另一端能够被人手把持,以便于带动拨动部件运动使得拨动部件的一端拨动传动齿轮350的轮齿,实现传动齿轮350的转动。在此实施例中,传动齿轮350可以转动设置于传动机构外壳300内。
还可以采用电动调节节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如,设置电机等旋转驱动装置,将其驱动端与传动齿轮350的中心连接。
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调节装置,实现显示屏的全部或局部弯曲。具体地,显示屏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展平状态;调节装置与第一区域连接;通过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滑动,使得第一区域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在此实施例中,显示屏的第二区域可以为非柔性结构,仅将第一区域设置为柔性结构。为了确保第一区域的状态调节,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连接位置或第二区域具有固定支撑显示屏的支撑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本体200及第二本体100,第一本体200包括显示屏;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转动连接,实现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的相对折叠以及相对展开。
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具体地,传动机构外壳300位于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的连接处,转轴位于传动机构外壳300的端部。传动机构外壳300内的传动部件(第一齿条370及第二齿条380)与调节装置连接,通过调节装置与显示屏的连接实现了调节装置与第一本体200的连接。并且,转轴与第二本体100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由于转轴位于传动机构外壳300的端部,因此,传动机构外壳300相对于第二本体100转动。其中,为了避免手扭部件360的凸起条与第二本体100发生干涉,第二本体100上设置有避让凸起条的避让槽。并且,结合凸起条与避让槽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相对折叠后起到定位作用,避免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折叠过渡的情况发生。
如图8所示,转轴可以为转轴筒,即,其内具有通道,第二本体100与第一本体200之间连接线缆400,线缆400的一端与第二本体100连接,并且,线缆400的另一端(线缆400的线缆连接头)可以通过转轴筒远离传动机构外壳300的一端进入传动机构外壳300的内部,再由第一通道313位于第一滑动部311的一端开口进入第一通道313,由第一通道313位于第一连接部312的另一端开口穿出,线缆400的线缆连接头与第一本体200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线缆400位于第二本体100与第一本体200之间的部分被保护在转轴的通道、传动机构外壳300的内部及第一通道313内,在第二本体100与第一本体200相对转动过程中,该部分线缆400与其他部件产生的摩擦较小,避免了线缆400的磨损,有效提高了线缆400的使用寿命。
也可以将转轴设置于第二本体100上,通过转轴与传动机构外壳300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的转动连接。
还可以单独设置转轴,实现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的转动连接。传动机构与转轴相互独立。
当然,上述具有第一本体200及第二本体100的电子设备优选为笔记本电脑。具体地,第一本体200及第二本体100可以实现360°旋转,以便于使得笔记本电脑能够具有至少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相对折叠,第一本体200具有显示屏的一面与第二本体100具有操作面板(键盘及触摸板)的一面相对设置;
第二种状态,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相对折叠,第一本体200具有显示屏的一面与第二本体100具有操作面板(键盘及触摸板)的一面相背设置;
第三种状态,第一本体200与第二本体100相对展开。
其中,优选在第三种状态下调节显示屏,使得显示屏处于弯曲状态。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下,优选使得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便携式,方便携带,减少占地空间。并且,方便在第二状态下作为平板使用,以便于减少人手夹持的尺寸,方便用户使用。当然,也可以在第二状态下使得显示屏处于弯曲状态,在此不做具体说明。并且,在第三状态下,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在电子设备为台式机或单独的显示屏设备时,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具有配合结构,使得调节装置能够沿预定轨迹进行移动。
第一本体200还包括用于支撑显示屏的壳体210;壳体210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子壳体,多个子壳体沿显示屏能够弯曲的边缘方向排列且与显示屏连接;通过相邻两个子壳体之间的连接角度改变,实现了显示屏与其对应连接的区域的弯曲与展平操作。
如图4及图5所示,为了实现弯曲效果,优选地,靠近壳体中间区域的子壳体(中间子壳体212)的宽度较小,而靠近壳体边缘区域的子壳体(第一子壳体211及第二子壳体213)的宽度较大。其中,子壳体的宽度方向为多个子壳体的排列方向。而子壳体的长度方向与子壳体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调节装置优选设置于子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边缘。
在调节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如包括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的实施例中,一个调节装置与一个子壳体对应连接。即,第一调节装置与一个子壳体连接,第二调节装置与另一个子壳体连接。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壳体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壳体211、中间子壳体212及第二子壳体213,中间子壳体2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四个或六个),相邻两个子壳体铰接。其中,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一子壳体211连接,第二调节装置320与第二子壳体213连接,通过调节装置的移动,带动第一子壳体211与第二子壳体213移动,并且带动多个中间子壳体212相对移动。
在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远离时,由多个子壳体组成的壳体展平,多个子壳体朝向显示屏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对显示屏起到有效支撑,使得显示屏切换至展平状态。
在第一调节装置310与第二调节装置320相对靠近时,由多个子壳体组成的壳体弯曲,多个子壳体朝向显示屏的一面组成由多个平面组成的弯折面,以便于对弯曲的显示屏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显示屏切换至弯曲状态。在显示屏弯曲形成平滑过渡的弧面时,显示屏优选部分与子壳体连接。也可以使得显示屏弯曲形成多段平面组成的弯折面。
当然,也可以使得壳体为其他结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绕行板及与绕行板的背面连接的弹性复位件,绕行板在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作用下展平。显示屏与绕行板连接或显示屏作为绕行板。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显示屏的复位展平作用。仅需在显示屏的弯曲状态下,对调节装置进行定位即可。
如图4及图5所示,即,相邻两个子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片214铰接。连接片214上具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分别位于连接片214的端部。连接片214的一端嵌入相邻两个子壳体中的一个子壳体,连接片214的另一端嵌入相邻两个子壳体中的另一个子壳体;子壳体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开孔,该开孔与嵌入该子壳体内的连接片214上设置的连接孔对齐,通过连接轴或连接销贯穿开孔与连接孔,实现了子壳体与连接片214的铰接,进而实现了相邻两个子壳体之间的铰接。其中,连接片21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仅为一个,具体依据实际需求而定。
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如,在相邻两个子壳体背向显示屏的一面设置铰接连接件,该铰接连接件可以包括与相邻两个子壳体中的一个子壳体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相邻两个子壳体中的另一个子壳体铰接的第二连接杆;铰接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铰接连接轴。具体地,铰接连接轴可以为连接管,连接管的内孔为供线缆穿过的通道。
具体地,铰接连接件还包括:一端与相邻两个子壳体中的一个子壳体铰接的铰接的第一辅助杆,第一辅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一端与相邻两个子壳体中的另一个子壳体铰接的第二辅助杆,第二辅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铰接。通过增加辅助杆,以便于提高铰接连接件的稳定性。
还可以通过合页等类似的部件将相邻两个子壳体连接,在此不做具体说明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显示屏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基于预定轨迹进行移动,使得显示屏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
所述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
所述调节装置沿预定轨迹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显示屏相对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沿所述预定轨迹方向设置的滑道;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调节装置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限定部;
用于将所述调节装置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限定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用于与所述显示屏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调节装置的内部具有供线缆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滑动部,所述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所述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调节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包括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及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相对于所述显示屏对称设置;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相对远离,使得所述显示屏切换至所述展平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相对靠近,使得所述显示屏切换至所述弯曲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同步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能够转动;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于所述传动齿轮两侧,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齿条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展平状态;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基于所述预定轨迹进行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在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切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屏;
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折叠以及相对展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的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子壳体,多个所述子壳体沿所述显示屏能够弯曲的边缘方向排列且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通过相邻两个所述子壳体之间的连接角度改变,实现了所述显示屏与其对应连接的区域的弯曲与展平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96076.XA CN115686133A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96076.XA CN115686133A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86133A true CN115686133A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506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96076.XA Pending CN115686133A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86133A (zh) |
-
2022
- 2022-09-08 CN CN202211096076.XA patent/CN11568613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48279B (zh) |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07135288B (zh) | 具有柔性屏的折叠式终端 | |
CN107288991B (zh) |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转轴机构 | |
CN112751961B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US20230384839A1 (en) |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1423150U (zh) |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
KR100675734B1 (ko) | 통신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업 개폐장치 | |
CN112128221A (zh) | 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 |
CN114244934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076144A (zh) | 转轴机构、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5539490A (zh) |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 |
CN116658513B (zh) |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0905908A (zh) |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 |
CN113703521B (zh) | 笔记型计算机 | |
CN115686133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6557406A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1510519B (zh) | 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结构和柔性屏终端 | |
CN11454603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102248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380849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3360829U (zh) | 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 |
CN215567226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461023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2096728A (zh) |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装置 | |
CN115250299A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