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485517A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5517A
CN115485517A CN202180030942.2A CN202180030942A CN115485517A CN 115485517 A CN115485517 A CN 115485517A CN 202180030942 A CN202180030942 A CN 202180030942A CN 115485517 A CN115485517 A CN 115485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supply pipe
heat transfer
liqui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09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85517B (zh
Inventor
左海将之
吴文平
栂野良枝
横山明正
石黑达男
吉井大智
青木泰高
吉田和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85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5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85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5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us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natural or forced evaporation
    • F28D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us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natural or forced evaporation in which the evaporating medium flows in a continuous film or trickles freely over the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并提高蒸发器的性能。蒸发器具备:压力容器,构成外壳;液膜式传热管组,容纳于压力容器中,并浸渍于储存在设置于压力容器的下部的储存部中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水在内部流通的多个第1传热管;液膜式传热管组,容纳于压力容器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压力容器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水在内部流通并沿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传热管;及制冷剂供给管(13),容纳于压力容器中,并沿规定方向延伸,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并从上方向液膜式传热管组供给制冷剂。制冷剂供给管(13)具有:封闭部(20),封闭X轴方向的端面的至少下端部;及开口部(21),形成于X轴方向的端部且比封闭部(20)更靠上方的位置,连接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侧空间和制冷剂供给管(13)的外侧空间。

Description

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
背景技术
作为在制冷机中使用的蒸发器,已知有液膜式的蒸发器,其从上方对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传热管组供给液相的制冷剂。在这种液膜式的蒸发器中设置有向传热管组供给制冷剂的配管(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液膜式的蒸发器,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制冷剂供给用配管的两个端面的整个区域被封闭。该配管通过从形成于管底部的多个狭缝吹出制冷剂而向传热管组供给制冷剂。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第10540870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两个端面的整个区域被封闭的制冷剂供给用配管随着朝向长度方向的端部而在配管内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明显下降。在制冷剂供给用配管内流通的制冷剂为气液混合状态,因此若流速下降,则因重力的影响而被气液分离。由此,液相的制冷剂会滞留在配管的底部,液相的制冷剂容易从狭缝中流出。因此,到达长度方向的端部为止的液相的制冷剂量有可能减少。
若到达长度方向的端部为止的液相的制冷剂量减少,则供给到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产生分布。由此,传热管组中的热交换效率下降,蒸发器的性能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并提高蒸发器的性能的蒸发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蒸发器采用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具备:框体,构成外壳;第1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下部的储存部中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第1传热管;第2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并沿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传热管;及制冷剂供给管,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并从上方向所述第2传热管组供给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供给管具有:封闭部,封闭所述规定方向的端面的至少下端部;及开口部,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端部且比所述封闭部更靠上方的位置,连接该制冷剂供给管的内侧空间和该制冷剂供给管的外侧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并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蒸发器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向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蒸发器的制冷剂供给管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制冷剂供给管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制冷剂供给管的规定方向的位置与该位置处的制冷剂的流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表示制冷剂供给管的规定方向的位置与该位置处的制冷剂的供给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制冷剂供给管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冷剂供给管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冷剂供给管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冷剂供给管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冷剂供给管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12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蒸发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将铅垂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传热管延伸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及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而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10适用于涡轮制冷装置。涡轮制冷装置具备压缩制冷剂的涡轮压缩机(省略图示)、使由涡轮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省略图示)、使由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省略图示)及使由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等,并且构成为单元状。各装置由供制冷剂流通的配管连接。作为制冷剂,例如使用在最高压力小于0.2MPaG下使用的R1233zd等低压制冷剂等。
如图1所示,蒸发器10具有:压力容器(框体)11,构成外壳;制冷剂入口管12,向压力容器11的内部导入制冷剂;制冷剂供给管13,设置于制冷剂入口管12的下方;满液式传热管组(第1传热管组)14,浸渍于储存在压力容器11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中;液膜式传热管组(第2传热管组)15,设置于比储存在压力容器11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S(参考图2及图3)更靠上方的位置;及制冷剂出口管(制冷剂出口)16,从压力容器11中排出蒸发的制冷剂。
如图1至图3所示,压力容器11一体地具有中心轴线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圆筒部11a和封闭沿该圆筒部11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X轴方向)的两个端部的两张管板11b。圆筒部11a以中心轴线大致成水平的方式配置。各管板11b为圆盘状的板材。并且,在压力容器11的下部储存有液相的制冷剂。以下,将储存有液相的制冷剂的区域称为储存部11c。
制冷剂入口管12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制冷剂入口管12以沿上下方向贯穿圆筒部11a的上部的方式设置。制冷剂入口管12设置于圆筒部11a的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制冷剂入口管12与连接蒸发器10和膨胀阀的配管(省略图示)连接。即,由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入口管12被引导至压力容器11的内部。
制冷剂供给管13容纳于压力容器11中。制冷剂供给管13设置于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上方。制冷剂供给管13沿X轴方向延伸。制冷剂供给管13在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上部连接有制冷剂入口管12的下端。从制冷剂入口管12导入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部流通。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下端部形成有多个狭缝13a。各狭缝13a以Y轴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多个狭缝13a在X轴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从各狭缝13a吹出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流通的制冷剂。制冷剂供给管13将从各狭缝13a吹出的制冷剂从上方供给到液膜式传热管组15。
满液式传热管组14容纳于压力容器11中。并且,满液式传热管组14浸渍于储存在储存部11c中的制冷剂中。即,配置于比所储存的制冷剂的液面S更靠下方的位置。满液式传热管组14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传热管。多个第1传热管大致平行地配置。多个第1传热管在上下方向及Y轴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配置。详细而言,多个第1传热管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段,并且在Y轴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段。作为被冷却介质的水(以下,称为“被冷却水”)在各第1传热管的内部流通。并且,各第1传热管形成为直线状。并且,各第1传热管从压力容器11的X轴方向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延伸至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而贯穿各管板11b。满液式传热管组14的X轴方向的长度长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长度。另外,在图1至图3中,因为图示的关系,并未一个一个地图示第1传热管,而总括图示为满液式传热管组14。
液膜式传热管组15容纳于压力容器11中。液膜式传热管组15配置于比所储存的制冷剂的液面S更靠上方的位置。液膜式传热管组15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传热管。多个第2传热管大致平行地配置。多个第2传热管在上下方向及Y轴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配置。详细而言,多个第2传热管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段,并且在Y轴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段。作为被冷却介质的水在各第2传热管的内部流通。并且,各第2传热管形成为直线状。并且,各第2传热管从压力容器11的X轴方向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延伸至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而贯穿各管板11b。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X轴方向的长度长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长度。另外,在图1至图3中,因为图示的关系,并未一个一个地图示第2传热管,而总括图示为液膜式传热管组15。
液膜式传热管组15具有设置于液面S的上方的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和设置于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的上方的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和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在上下方向上分开。
满液式传热管组14及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配置于导入被冷却水的导入部17内。导入部17配置于压力容器11的外部。从被冷却水供给装置(省略图示)向导入部17供给被冷却水(参考箭头A5)。被冷却水从一端流入到满液式传热管组14及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的内部(参考箭头A6)。
并且,满液式传热管组14及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的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配置于返回部18内。并且,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的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也配置于返回部18内。返回部18配置于压力容器11的外部。在满液式传热管组14及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内流通的被冷却液从满液式传热管组14及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的另一端被排出到返回部18内(参考箭头A7)。被排出到返回部18的被冷却液从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的另一端流入到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内(参考箭头A8)。
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配置于排出被冷却水的排出部19内。排出部19配置于压力容器11的外部。从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的一端向排出部19排出被冷却水(参考箭头A9)。流入到排出部19的制冷剂通过与各传热管组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成为冷水。该冷水从排出部19被排出(参考箭头A10),被用作空调用冷热媒或工业用冷却水等。
制冷剂出口管16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制冷剂出口管16以与形成于圆筒部11a的上部的开口连通的方式设置。制冷剂出口管16设置于圆筒部11a的X轴方向的端部侧。即,制冷剂出口管16设置于压力容器11的管板11b附近。在蒸发器10中蒸发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出口管16被排出到压力容器11的外部。
接着,使用图4及图5对制冷剂供给管13的详细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制冷剂供给管13为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管状的部件。如图5所示,侧视时,制冷剂供给管13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并且,侧视时,制冷剂供给管13以下端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在弯曲部13b的Y轴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有狭缝13a。
并且,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封闭部20。各封闭部20封闭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各端面。在各封闭部20形成有开口部21。开口部21形成于封闭部20的Z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即,封闭部20具有封闭比制冷剂供给管13的开口部21更靠下方(包括下端部)的位置的下部封闭部20b和封闭比制冷剂供给管13的开口部21更靠上方的位置的上部封闭部20a。并且,形成于各封闭部20的各开口部21的位置及形状大致相同。
开口部21形成于下部封闭部20b的上方。开口部21以贯穿封闭部20的方式形成。即,开口部21连接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侧空间和制冷剂供给管13的外侧空间。开口部21的开口面积设为形成于X轴方向的最端部的狭缝13a的开口面积以上。开口部21遍及制冷剂供给管13的Y轴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形成。并且,开口部21的Z轴方向的长度短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Z轴方向的长度的一半。开口部21的Z轴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为制冷剂供给管13的Z轴方向的长度的3分之1左右。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开口部21的Z轴方向的长度也可以长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Z轴方向的长度的一半。
制冷剂供给管13由支撑板(第2遮蔽板部)22支撑于压力容器11。支撑板22以板面成为铅垂面的方式配置。支撑板22固定于压力容器11的内周面的上部及侧部。并且,在支撑板22上形成有开口,在该开口中插入有制冷剂供给管13。插入到开口中的制冷剂供给管13以不从支撑板22突出的方式配置。支撑板22位于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的上方及侧方。支撑板22的下端的高度与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b的上端的高度大致相同。如此,支撑板22设置于开口部21与制冷剂出口管16之间。
另外,可以由支撑板22兼作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面。即,可以通过将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管状的部件安装于支撑板22而构成制冷剂供给管13。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板22而用其他构件将制冷剂供给管13支撑于压力容器11。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蒸发器10中,制冷剂等如以下那样流通。
如图1所示,在蒸发器10中,从制冷剂入口管12流入到压力容器11的内部(参考箭头A1)。流入到压力容器11内的制冷剂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沿X轴方向流通(参考箭头A2)。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流通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流通的液相的制冷剂经由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下端的多个狭缝13a吹出到下方(参考箭头A3)。从制冷剂供给管13吹出的液相的制冷剂与配置于液膜式传热管组15(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的最上段的第2传热管接触并将第2传热管的外周面覆盖成膜状。将第2传热管的外周面覆盖成膜状的制冷剂与第2传热管的内部的被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制冷剂的一部分蒸发,并且未蒸发的制冷剂向配置于更下方的第2传热管掉落。连续地重复这种热交换。通过与配置于最下部的第2传热管内的水的热交换也未蒸发的制冷剂储存在设置于压力容器11的下部的储存部11c中。如此,在压力容器11的内部形成液相的制冷剂池。该制冷剂池的液面的液位自动调整为规定的高度。满液式传热管组14的第1传热管成为浸渍于储存部11c的所储存的液相的制冷剂中的状态。在第1传热管内流通的被冷却水与储存在储存部11c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与第1传热管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蒸发,从液面S被引导至上方。在液膜式传热管组15及满液式传热管组14中蒸发的制冷剂被引导至制冷剂出口管16。被引导至制冷剂出口管16的制冷剂被排出到压力容器11的外部(参考箭头A4)。从制冷剂出口管16排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到涡轮压缩机中并被压缩。
根据本实施方式,发挥以下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部形成有开口部21。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气相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若流通至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部,则从开口部21被排出到外部。由此,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的流速在端部也不易下降。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液相的制冷剂伴随着气相的制冷剂。因此,液相的制冷剂能够容易被引导至端部。因此,能够将液相的制冷剂适当地供给到端部,因此在X轴方向上,能够使供给到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制冷剂量均匀化。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能够提高蒸发器10的性能。
使用图6及图7对抑制端部的制冷剂量的减少的效果进行说明。图6及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剂供给管13中的模拟结果。
图6及图7的横轴表示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位置。详细而言,表示从X轴方向的中央至一端(或另一端)为止的位置。横轴的0表示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中央,横轴的1表示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一端(或另一端)。并且,图6的纵轴表示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部流过的制冷剂的X轴方向的流速。详细而言,表示将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中央处的流速设为1时的比率。并且,图7的纵轴表示从狭缝13a吹出的液相的制冷剂量。详细而言,表示将从各狭缝13a均等地吹出制冷剂时的制冷剂的吹出量设为1时的比率。
如图6所示,当未形成有开口部时,随着从X轴方向的中央朝向端部而制冷剂的流速减小,在X轴方向的端部,流速成为零。由此,如图7所示,端部的制冷剂的吹出量成为零。
另一方面,当形成有开口部21时,如图6所示,与未形成有开口的情况同样地,随着从X轴方向的中央朝向端部而制冷剂的流速减小,但与未形成有开口的情况相比,流速的减小得到抑制。由此,在X轴方向的端部,流速未成为零。因此,如图7所示,端部的制冷剂的吹出量也未成为零,在端部也会吹出制冷剂。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液相的制冷剂适当地供给至X轴方向的端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封闭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面的下端部等的封闭部20,开口部21形成于比封闭部20更靠上方的位置。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气相的制冷剂中所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通过重力容易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的下部流通(也参考图8的制冷剂R)。由此,气相的制冷剂中所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若移动至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面,则与封闭部20碰撞。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难以从制冷剂供给管13的开口部21排出。因此,能够抑制经由狭缝13a供给到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1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如上所述,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液相的制冷剂容易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的下部流通。因此,通过将开口部21形成于大致中央,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21排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供给到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部21与制冷剂出口管1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2。由此,从开口部21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参考图1的箭头A11)一旦被引导至下方之后(参考图1的箭头A12),被引导至设置于压力容器11的上部的制冷剂出口管16所在的上方。因此,当从开口部21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伴随有液相的制冷剂时,能够通过重力从气相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液相的制冷剂。因此,能够使从制冷剂出口管16被排出到压力容器11外部的气相的制冷剂难以发生伴随有液相的制冷剂的现象(所谓的夹带(carry-over))。
并且,被分离的液相的制冷剂向下方掉落。在本实施方式中,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X轴方向的长度长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X轴方向的长度。即,俯视时,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端部比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部更突出。由此,被分离而掉落的液相的制冷剂与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突出部分接触。因此,即使在从开口部21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伴随有液相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蒸发。
并且,通常制冷剂难以供给到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突出部分,但通过与从开口部21排出的液相的制冷剂接触,能够用于热交换。因此,能够提高蒸发器10的性能。
[变形例1]
另外,设置开口部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例子。开口部优选形成于封闭部20的上部。上部可以为Z轴方向的大致中央或比大致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例如,如图8所示,当在比相对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整个高度从上端起4分之1的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41时,进一步优选。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开口部41设置于封闭部20的上端部附近。
并且,开口部也可以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封闭部20以外。例如,可以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部的上部(参考图11)。并且,也可以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部的侧部。
[变形例2]
并且,如图9至图11所示,可以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部设置气液分离结构50。气液分离结构50配置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部且开口部41的附近。例如,如图9所示,气液分离结构具备:挡板(第1遮蔽板部)51,配置于比开口部41更靠X轴方向的中心部侧的位置,并从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周面的上部向下方延伸;水平面部52,从开口部41的下端向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部侧延伸;及铅垂部53,从水平面部52的前端向上方曲折而延伸。挡板51与铅垂部53对置,并且分开配置。挡板51的下端配置于比开口部41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在挡板51与铅垂部53之间会形成供制冷剂从下方朝向上方的第1流路54。并且,由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周面、铅垂部53及水平面部52形成供制冷剂从上方朝向下方的第2流路55。
根据本变形例,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
如图9所示,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周面的上部附着有液相的制冷剂R。附着于上部的制冷剂通过伴随着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而向端部方向移动。在本变形例中,在比开口部41更靠X轴方向的中心部侧的位置设置有挡板51。由此,向端部方向移动的液相的制冷剂由于被挡板51阻挡而无法到达开口部41。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41排出。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迂回挡板51而被引导至开口部41。由此,能够通过迂回挡板51时的离心力,将伴随有气相的制冷剂的液相的制冷剂离心分离。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41排出。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在从第1流路54被引导至第2流路55时,能够将制冷剂离心分离。
另外,气液分离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例子。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不设置水平面部52及铅垂部53,而仅由挡板51构成。并且,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制冷剂供给管13的端部的上部形成开口部57。即使为图10及图11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难以从开口部排出。
[变形例3]
并且,如图12所示,可以在形成于封闭部20的开口部21插入配管(筒体)60。配管60以向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部突出的方式插入。通过如此构成,附着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内周面的上部的制冷剂R被配管60的上部阻挡。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41排出。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形。
例如,可以使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13的一端侧的封闭部20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形成于另一端侧的封闭部20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不同。通过如此构成,从开口部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量在形成于一端部的开口部和形成于另一端部的开口部会变得不同。因此,在制冷剂供给管13内朝向一端部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的流速与朝向另一端部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的流速也会不同。因此,气相的制冷剂中所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的量也会不同,因此能够将引导至一端部侧的液相的制冷剂量和引导至另一端部侧的液相的制冷剂量设为不同的量。因此,能够调整引导至各端部的制冷剂量。由此,能够沿着X轴方向调整供给到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制冷剂量。因此,在液膜式传热管组15中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能够提高蒸发器10的性能。另外,例如,可以将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热负载高的一侧的开口部形成为大于液膜式传热管组15的热负载低的一侧的开口部。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蒸发器例如可以如下掌握。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具备:框体11,构成外壳;第1传热管组14,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下部的储存部11c中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第1传热管;第2传热管组15,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S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并沿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传热管;及制冷剂供给管13,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并从上方向所述第2传热管组供给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供给管具有:封闭部20,封闭所述规定方向(X轴方向)的端面的至少下端部;及开口部21,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端部且比所述封闭部更靠上方的位置,连接该制冷剂供给管的内侧空间和该制冷剂供给管的外侧空间。
在上述结构中,在制冷剂供给管的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气相的制冷剂若流通至制冷剂供给管的端部,则从开口部被排出到外部。由此,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的流速在端部也不易下降。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液相的制冷剂伴随着气相的制冷剂。因此,液相的制冷剂能够容易被引导至端部。因此,能够将液相的制冷剂适当地供给至端部,因此在规定方向上能够使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均匀化。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能够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并且,设置有封闭制冷剂供给管的端面的下端部的封闭部,开口部形成于比封闭部更靠上方的位置。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气相的制冷剂中所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通过重力容易在制冷剂供给管内的下部流通。由此,气相的制冷剂中所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若移动至制冷剂供给管的端面,则与封闭部碰撞。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难以从液体供给管的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抑制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中,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上部。
在上述结构中,开口部形成于制冷剂供给管的上部。如上所述,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液相的制冷剂容易在制冷剂供给管内的下部流通。因此,通过将开口部形成于上部,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另外,制冷剂供给管的上部可以在比制冷剂供给管的高度方向的中心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更优选地,可以在比相对于制冷剂供给管的整个高度从上端起4分之1的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制冷剂供给管上设置有第1遮蔽板部51,该第1遮蔽板部51配置于比所述开口部更靠规定方向的中心部侧的位置,并从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内周面的上部向下方延伸。
在制冷剂供给管的内周面的上部附着有液相的制冷剂。附着于上部的制冷剂通过伴随着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而向端部方向移动。在上述结构中,在比开口部更靠所述规定方向的中心部侧的位置设置有第1遮蔽板部。由此,向端部方向移动的液相的制冷剂被第1遮蔽板部阻挡,因此无法到达开口部。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迂回第1遮蔽板部而被引导至开口部。由此,通过迂回第1遮蔽板部时的离心力,能够将伴随有气相的制冷剂的液相的制冷剂离心分离。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另外,第1遮蔽板部的下端可以位于比开口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开口部插入有筒体60。
在上述结构中,在开口部插入有筒体。由此,附着于制冷剂供给管的内周面的上部的制冷剂被筒体的上部阻挡。因此,能够使液相的制冷剂更难以从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的减少。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中,在所述框体的上部设置有将蒸发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出口16,所述第2传热管组的所述规定方向的长度长于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所述规定方向的长度,在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上方且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设置有第2遮蔽板部22。
在上述结构中,在开口部与出口配管之间设置有第2遮蔽板部。由此,从开口部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一旦被引导至下方之后,被引导至设置于框体的上部的制冷剂出口所在的上方。因此,当从开口部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伴随有液相的制冷剂时,能够通过重力从气相的制冷剂分离液相的制冷剂。因此,能够使从制冷剂出口被排出到框体的外部的气相的制冷剂难以发生伴随有液相的制冷剂的现象(所谓的夹带)。
并且,被分离的液相的制冷剂向下方掉落。在上述结构中,第2传热管组的规定方向的长度长于制冷剂供给管的规定方向的长度。即,俯视时,第2传热管组的端部比制冷剂供给管的端部更突出。由此,被分离而掉落的液相的制冷剂与第2传热管组的突出部分接触。因此,即使在从开口部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伴随有液相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蒸发。
并且,通常制冷剂难以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突出部分,但通过与从开口部排出的液相的制冷剂接触,能够用于热交换。因此,能够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蒸发器中,所述制冷剂供给管在所述规定方向的两个端部形成有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不同。
在上述结构中,形成于规定方向的一端部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形成于另一端部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不同。由此,从开口部排出的气相的制冷剂量在形成于一端部的开口部和形成于另一端部的开口部会变得不同。因此,在制冷剂供给管内朝向一端部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的流速与朝向另一端部流通的气相的制冷剂的流速也会不同。因此,气相的制冷剂中所伴随的液相的制冷剂的量也会不同,因此能够将引导至一端部侧的液相的制冷剂量和引导至另一端部侧的液相的制冷剂量设为不同的量。因此,能够调整被引导至各端部的制冷剂量,因此能够沿着规定方向调整供给到第2传热管组的制冷剂量。因此,在第2传热管组中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能够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另外,例如可以将第2传热管组的热负载高的一侧的开口部形成为大于第2传热管组的热负载低的一侧的开口部。
符号说明
10-蒸发器,11-压力容器(框体),11a-圆筒部,11b-管板,11c-储存部,12-制冷剂入口管(制冷剂入口),13-制冷剂供给管,13a-狭缝,13b-弯曲部,14-满液式传热管组(第1传热管组),15-液膜式传热管组(第2传热管组),15b-下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5c-上方液膜式传热管组,16-制冷剂出口管(制冷剂出口),17-导入部,18-返回部,19-排出部,20-封闭部,20a-上部封闭部,20b-下部封闭部,21-开口部,22-支撑板(第2遮蔽板部),41-开口部,50-气液分离结构,51-挡板(第1遮蔽板部),52-水平面部,53-铅垂部,54-第1流路,55-第2流路,57-开口部,60-配管(筒体),R-制冷剂,S-液面。

Claims (6)

1.一种蒸发器,其具备:
框体,构成外壳;
第1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下部的储存部中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第1传热管;
第2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并沿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传热管;及
制冷剂供给管,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并从上方向所述第2传热管组供给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供给管具有:封闭部,封闭所述规定方向的端面的至少下端部;及开口部,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端部且比所述封闭部更靠上方的位置,连接该制冷剂供给管的内侧空间和该制冷剂供给管的外侧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所述制冷剂供给管上设置有第1遮蔽板部,所述第1遮蔽板部配置于比所述开口部更靠所述规定方向的中心部侧的位置,并从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内周面的上部向下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所述开口部插入有筒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所述框体的上部设置有将蒸发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出口,
所述第2传热管组的所述规定方向的长度长于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所述规定方向的长度,
在所述制冷剂供给管的上方且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设置有第2遮蔽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制冷剂供给管在所述规定方向的两个端部形成有所述开口部,
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形成于所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不同。
CN202180030942.2A 2020-05-01 2021-04-28 蒸发器 Active CN115485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0900 2020-05-01
JP2020080900A JP6880280B1 (ja) 2020-05-01 2020-05-01 蒸発器
PCT/JP2021/016988 WO2021221105A1 (ja) 2020-05-01 2021-04-28 蒸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5517A true CN115485517A (zh) 2022-12-16
CN115485517B CN115485517B (zh) 2023-12-26

Family

ID=7608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0942.2A Active CN115485517B (zh) 2020-05-01 2021-04-28 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80280B1 (zh)
KR (1) KR20220159448A (zh)
CN (1) CN115485517B (zh)
WO (1) WO2021221105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04149A (ko) * 2009-07-07 2011-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만액식 증발기
CN202452766U (zh) * 2012-02-03 2012-09-26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在制冷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改进型降膜式蒸发器
CN103062962A (zh) * 2012-12-27 2013-04-24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降膜式蒸发器
US20140150490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Jungho KANG Evaporator and turbo chiller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223936A1 (en) * 2011-09-26 2014-08-14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Refrigerant management in hvac systems
JP2017161214A (ja) * 2016-03-08 2017-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蒸発器ユニット
CN109682131A (zh) * 2017-10-18 2019-04-26 开利公司 分配器、降膜式蒸发器及制冷系统
CN110530066A (zh) * 2019-09-11 2019-12-0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低压制冷剂满液式蒸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69C (zh) * 1997-03-17 2004-02-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体分配装置、流下液膜式热交换器及吸收式冷冻机
JP2005134009A (ja) * 2003-10-29 2005-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媒分配器
CN103946658B (zh) * 2011-11-18 2017-02-22 开利公司 管壳式热交换器
CN103673420B (zh) * 2012-09-14 2016-03-23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及降膜式蒸发器
EP3004755B1 (en) * 2013-06-07 2020-03-2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Distributor for use in a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04149A (ko) * 2009-07-07 2011-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만액식 증발기
US20140223936A1 (en) * 2011-09-26 2014-08-14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Refrigerant management in hvac systems
CN202452766U (zh) * 2012-02-03 2012-09-26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在制冷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改进型降膜式蒸发器
US20140150490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Jungho KANG Evaporator and turbo chille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062962A (zh) * 2012-12-27 2013-04-24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降膜式蒸发器
JP2017161214A (ja) * 2016-03-08 2017-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蒸発器ユニット
CN109682131A (zh) * 2017-10-18 2019-04-26 开利公司 分配器、降膜式蒸发器及制冷系统
CN110530066A (zh) * 2019-09-11 2019-12-0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低压制冷剂满液式蒸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59448A (ko) 2022-12-02
WO2021221105A1 (ja) 2021-11-04
JP2021175922A (ja) 2021-11-04
CN115485517B (zh) 2023-12-26
JP6880280B1 (ja)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5912B2 (en) Suction duct and multiple suction ducts inside a shell of a flooded evaporator
JP6701372B2 (ja) 熱交換器
US10371422B2 (en) Condenser with tube support structure
US9890977B2 (en) Flash tank economizer for two stage centrifugal water chillers
WO2019018681A1 (en) COOL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DEVICES
EP3699502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3227698A (zh) 热交换器
CN113227697A (zh) 热交换器
CN115485517B (zh) 蒸发器
CN110793180A (zh) 具有排放盘的制冷系统
WO2011007606A1 (ja) 蒸発器および冷凍機
CN111630329B (zh) 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系统、冷凝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5427743B (zh) 蒸发器
US11175078B2 (en) Gas-liquid separato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US11448435B2 (en)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JP6878550B2 (ja) 冷凍装置
WO2021117240A1 (ja) 冷蔵庫
CN113195997A (zh) 热交换器
KR20150098141A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219797580U (zh) 一种冷凝器
CN21384111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715562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595134B (zh) 一种用于空调中的蒸发系统及空调系统
CN117804102A (zh) 用于hvac系统的闪蒸罐
JP202011504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