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9934B -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69934B CN115369934B CN202211181003.0A CN202211181003A CN115369934B CN 115369934 B CN115369934 B CN 115369934B CN 202211181003 A CN202211181003 A CN 202211181003A CN 115369934 B CN115369934 B CN 1153699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ss
- depth
- soil
- sampled
- soil dep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00—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00—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 E02D1/08—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after finishing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20—Placing by pressure or pulling pow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可视化控制平台和数据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基于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将预埋入的土壤分为一类预测定深度、二类预测定深度和三类预测定深度划分,通过对一类预测定深度、二类预测定深度和三类预测定深度的含水量和参照数据库中的含水量数据一一进行数据比对,一方面避免了测定土壤深度不准确导致的对施工质量的错误判定,另一方面避免了单一的土壤数据具有迷惑性情况导致判定不准确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静压桩是桩基础的一种,采用的方法是静压桩法施工,静压桩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采用静压桩可以完全避免锤击打桩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和污染,因此施工时具有对桩无破坏、施工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无污染等优点。
由于桩基础对于整体建筑物的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桩基桩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使得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规定,其中,对于施工的土壤水分含量也很重要,现有技术中是对一定土壤深度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的土壤深度不够这将直接会导致施工的质量变差,如果检测的土壤深度过深,这样的数据不足以用作判定数据,这也将会导致施工质量变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的土壤深度不够这将直接会导致施工的质量变差,如果检测的土壤深度过深,这样的数据不足以用作判定数据,这也将会导致施工质量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环境检测单元和第二环境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环境检测单元对静压桩埋入土壤的长度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生成第一环境检测数据;
所述第二环境检测单元用于对静压桩的距离位置数据进行检测生成第二环境检测数据;
可视化控制平台包括数据参照表,所述数据参照表中存储有当前施工环境的一类水额值K1和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水额值K2和二类土壤深度值P2、三类水额值K3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基于静压桩预设埋入土壤的深度对当前施工质量进行判定,具体如下:
步骤一:获取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的深度并标记为R1;
步骤二:获取数据参照表中存储的当前施工环境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土壤深度值P2、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步骤三:利用公式计算Z1=P1×R1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一类预测定深度Z1;
利用公式Z2=P2×R1计算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二类预测定深度Z2;
利用公式Z3=P3×R1计算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三类预测定深度Z3;
步骤四:获取当前施工现场土壤在一类预测定深度Z1、二类预测定深度Z2和三类预测定深度Z3的含水量X1、X2和X3;
获取数据参照表中存储的当前施工环境一类水额值K1、二类水额值K2和三类水额值K3;
若γ<X1≤K1且X2≤K2且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良好;
若γ<X1≤K1或X2>K2或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很差并生成二、三类预测定深度异常信息,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将其显示给施工人员;
若X1>K1且X2≤K2且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一般并生成一类预测定深度异常信息,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将其显示给施工人员;
所述γ为预设阈值一。
进一步的,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对第一环境检测数据和第二环境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当前施工环境的一类水额值K1和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水额值K2和二类土壤深度值P2、三类水额值K3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施工环境的一类水额值K1和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水额值K2和二类土壤深度值P2、三类水额值K3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的具体生成步骤如下:
S1:选定一已完成打桩工作的施工现场为待采样现场,选定待采样现场内长度一致且最多的静压桩为待采样桩;
S2:获取待采样桩埋入土的总长度并标记为H,H≥1500厘米;
S3:进行土壤深度段划分,将待采样现场的土壤深度划分为h个土壤深度段,初始的土壤深度段是以土壤表面0厘米开始垂直土壤表面向下延伸10厘米为一个土壤深度段,依次类推得到所有的土壤深度段L1、L2、...、Lh,1≤h≤H/10;
S4:获取基于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阈值表D、二类阈值表E和三类阈值表F;
S5:获取一类阈值表D对应的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阈值表E对应的二类土壤深度值P2和三类阈值表F对应的三类土壤深度值P3。
进一步的,所述S4中,基于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阈值表D、二类阈值表E和三类阈值表F的具体获取方式如下:
S41:首先选定一根待采样桩A1,以A1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x-y物理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标注所有待采样桩基于A1的位置坐标,并获取x-y物理坐标系中所有待采样桩和A1的直线距离,并筛选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和A1的直线距离中的最短直线距离S1;
S42:以A1为轨迹圆的圆心,S1为轨迹圆的半径,生成基于A1的轨迹圆:Y1,所述轨迹圆Y1的轨迹方程为X2+Y2=S12;
S43:获取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的含水量均值C1、C2、...、Ch;
S44:对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进行类型划分,划分如下:
S441:首先创建A1的一类列表D1、二类列表E1和三类列表F1;
若C2≥C1-θ,划分土壤深度段L2为一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1中;
若C2<C1-θ,则对土壤深度段L2进行划分:
若C2≥C1-2θ,划分土壤深度段L2为二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2中;
反之,划分土壤深度段L3为三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3中;
所述θ为预设含水量随深度变化阈值;
S442:按照S441对轨迹员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进行类型划分,得到最终A1的一类列表D1、二类列表E1和三类列表F1;
S45:按照S41到S44,获取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二类列表E1、E2、...、Ej和三类列表F1、F2、...、Fj,j≥1;
S46:创建一类阈值表D=[];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一类阈值表D中;
创建二类阈值表E=[];
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中不包含在一类阈值表中的元素对应添加到二类阈值表E中;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二类阈值表E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二类阈值表中已经出现的元素不需要重复添加;
创建三类阈值表F=[];
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中不包含在二类阈值表中的元素对应添加到三类阈值表F中;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三类列表F1、F2、...、F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三类列表F1、F2、...、F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三类阈值表F中。
进一步的,所述S5中,一类阈值表D对应的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阈值表E对应的二类土壤深度值P2和三类阈值表F对应的三类土壤深度值P3具体获取方式如下:
S47:获取一类阈值表D中所有土壤深度段并将其重新标记为G1、G2、...、Ga,1≤a<h;
S471:以G1为例,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内的含水量并计算其均值N1;
S472:按照S471依次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
S473:利用公式,1<i≤a,计算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的离散值I,将I和I1进行的大小比较,若I>I1,则按照|Ni-N|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Ni值并对应计算剩余Ni值的离散值I,并再次将I与I1进行大小比较,直至I<I1,所述N为参与剩余离散值计算的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并将其重新标定位一类水额值K1,所述I1为预设阈值二;
S48:按照S473依次获取二类水额值K2和三类水额值K3;
S49:获取一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1,利用公式P1=M1/H计算获取一类土壤深度值P1;
获取二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2,利用公式P2=(M2-M1)/H计算获取二类土壤深度值P2;
获取三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3,利用公式P3=(M3-M2)/H计算获取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基于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将预埋入的土壤分为一类预测定深度、二类预测定深度和三类预测定深度划分,通过对一类预测定深度、二类预测定深度和三类预测定深度的含水量和参照数据库中的含水量数据一一进行数据比对,一方面避免了测定土壤深度不准确导致的对施工质量的错误判定,另一方面避免了单一的土壤数据具有迷惑性情况导致判定不准确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可视化控制平台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环境检测单元和第二环境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环境检测单元用于对静压桩埋入土壤的长度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生成第一环境检测数据;所述第二环境检测单元用于对静压桩的距离位置数据进行检测生成第二环境检测数据;
所述检测模块将第一环境检测数据和第二环境检测数据传输到可视化控制平台;
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基于预设定静压桩埋入土壤的深度对当前施工环境下的土壤含水量进行判定并生成可视化图表数据,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包括数据参照表,
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基于静压桩预设埋入土壤的深度对当前施工质量进行判定,具体如下:
步骤一:获取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的深度并标记为R1;
步骤二:获取数据参照表中存储的当前施工环境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土壤深度值P2、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步骤三:利用公式计算Z1=P1×R1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一类预测定深度Z1;
利用公式Z2=P2×R1计算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二类预测定深度Z2;
利用公式Z3=P3×R1计算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三类预测定深度Z3;
步骤四:获取当前施工现场土壤在一类预测定深度Z1、二类预测定深度Z2和三类预测定深度Z3的含水量X1、X2和X3;
获取数据参照表中存储的当前施工环境一类水额值K1、二类水额值K2和三类水额值K3;
若γ<X1≤K1且X2≤K2且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良好;
若γ<X1≤K1或X2>K2或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很差并生成二、三类预测定深度异常信息,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将其显示给施工人员;
若X1>K1且X2≤K2且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一般并生成一类预测定深度异常信息,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将其显示给施工人员;
所述γ为预设阈值一。
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第一环境检测数据和第二环境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步骤如下:
S1:选定一已完成打桩工作的施工现场为待采样现场,选定待采样现场内长度一致且最多的静压桩为待采样桩;
S2:获取待采样桩埋入土的总长度并标记为H,H≥1500厘米;
S3:进行土壤深度段划分,将待采样现场的土壤深度划分为h个土壤深度段,初始的土壤深度段是以土壤表面0厘米开始垂直土壤表面向下延伸10厘米为一个土壤深度段,依次类推得到所有的土壤深度段L1、L2、...、Lh,1≤h≤H/10;
S4: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待采样现场的土壤深度段进行划分,具体规则如下:
S41:首先选定一根待采样桩A1,以A1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x-y物理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标注所有待采样桩基于A1的位置坐标,并获取x-y物理坐标系中所有待采样桩和A1的直线距离,并筛选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和A1的直线距离中的最短直线距离S1;
S42:以A1为轨迹圆的圆心,S1为轨迹圆的半径,生成基于A1的轨迹圆:Y1,所述轨迹圆Y1的轨迹方程为X2+Y2=S12;
S43:获取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的含水量均值C1、C2、...、Ch;
S44:对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进行类型划分,划分如下:
S441:首先创建A1的一类列表D1、二类列表E1和三类列表F1;
若C2≥C1-θ,划分土壤深度段L2为一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1中;
若C2<C1-θ,则对土壤深度段L2进行划分:
若C2≥C1-2θ,划分土壤深度段L2为二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2中;
反之,划分土壤深度段L3为三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3中;
所述θ为预设含水量随深度变化阈值;
S442:按照S441对轨迹员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进行类型划分,得到最终A1的一类列表D1、二类列表E1和三类列表F1;
S45:按照S41到S44,获取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二类列表E1、E2、...、Ej和三类列表F1、F2、...、Fj,j≥1;
S46:获取待采样现场的一类水系数δ1、二类水系数δ2和三类水系数δ3:
S461:创建一类阈值表D=[];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一类阈值表D中;
创建二类阈值表E=[];
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中不包含在一类阈值表中的元素对应添加到二类阈值表E中;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二类阈值表E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二类阈值表中已经出现的元素不需要重复添加;
创建三类阈值表F=[];
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中不包含在二类阈值表中的元素对应添加到三类阈值表F中;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三类列表F1、F2、...、F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三类列表F1、F2、...、F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三类阈值表F中;
S462:获取一类阈值表D中所有土壤深度段并将其重新标记为G1、G2、...、Ga,1≤a<h;
S4621:以G1为例,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内的含水量并计算其均值N1;
S4622:按照S3621依次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
S4623:利用公式,1<i≤a,计算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的离散值I,将I和I1进行的大小比较,若I>I1,则按照|Ni-N|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Ni值并对应计算剩余Ni值的离散值I,并再次将I与I1进行大小比较,直至I<I1,所述N为参与剩余离散值计算的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并将其重新标定位一类水额值K1,所述I1为预设阈值二;
S463:按照S462依次获取二类水额值K2和三类水额值K3;
S464:获取一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1,利用公式P1=M1/H计算获取一类土壤深度值P1;
获取二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2,利用公式P2=(M2-M1)/H计算获取二类土壤深度值P2;
获取三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3,利用公式P3=(M3-M2)/H计算获取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依据待采样桩的一类水额值K1和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水额值K2和二类土壤深度值P2、三类水额值K3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生成待采样场的数据参照表并将其传输到可视化控制平台进行存储。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
1.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环境检测单元和第二环境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环境检测单元对静压桩埋入土壤的长度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生成第一环境检测数据;
所述第二环境检测单元用于对静压桩的距离位置数据进行检测生成第二环境检测数据;
可视化控制平台包括数据参照表,所述数据参照表中存储有当前施工环境的一类水额值K1和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水额值K2和二类土壤深度值P2、三类水额值K3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基于静压桩预设埋入土壤的深度对当前施工质量进行判定,具体如下:
步骤一:获取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的深度并标记为R1;
步骤二:获取数据参照表中存储的当前施工环境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土壤深度值P2、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
步骤三:利用公式计算Z1=P1×R1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一类预测定深度Z1;
利用公式Z2=P2×R1计算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二类预测定深度Z2;
利用公式Z3=P3×R1计算获取基于当前预设静压桩埋入土壤深度含水量的三类预测定深度Z3;
步骤四:获取当前施工现场土壤在一类预测定深度Z1、二类预测定深度Z2和三类预测定深度Z3的含水量X1、X2和X3;
获取数据参照表中存储的当前施工环境一类水额值K1、二类水额值K2和三类水额值K3;
若γ<X1≤K1且X2≤K2且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良好;
若γ<X1≤K1或X2>K2或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很差并生成二、三类预测定深度异常信息,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将其显示给施工人员;
若X1>K1且X2≤K2且X3≤K3判定当前施工质量一般并生成一类预测定深度异常信息,所述可视化控制平台将其显示给施工人员;所述γ为预设阈值一;
数据分析模块,对第一环境检测数据和第二环境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当前施工环境的一类水额值K1和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水额值K2和二类土壤深度值P2、三类水额值K3和三类土壤深度值P3,具体生成步骤如下:
S1:选定一已完成打桩工作的施工现场为待采样现场,选定待采样现场内长度一致且最多的静压桩为待采样桩;
S2:获取待采样桩埋入土的总长度并标记为H,H≥1500厘米;
S3:进行土壤深度段划分,将待采样现场的土壤深度划分为h个土壤深度段,初始的土壤深度段是以土壤表面0厘米开始垂直土壤表面向下延伸10厘米为一个土壤深度段,依次类推得到所有的土壤深度段L1、L2、...、Lh,1≤h≤H/10;
S4:获取基于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阈值表D、二类阈值表E和三类阈值表F,具体获取方式如下:
S41:首先选定一根待采样桩A1,以A1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x-y物理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标注所有待采样桩基于A1的位置坐标,并获取x-y物理坐标系中所有待采样桩和A1的直线距离,并筛选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和A1的直线距离中的最短直线距离S1;
S42:以A1为轨迹圆的圆心,S1为轨迹圆的半径,生成基于A1的轨迹圆:Y1,所述轨迹圆Y1的轨迹方程为X2+Y2=S12;
S43:获取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的含水量均值C1、C2、...、Ch;
S44:对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进行类型划分,划分如下:
S441:首先创建A1的一类列表D1、二类列表E1和三类列表F1;
若C2≥C1-θ,划分土壤深度段L2为一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1中;
若C2<C1-θ,则对土壤深度段L2进行划分:
若C2≥C1-2θ,划分土壤深度段L2为二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2中;
反之,划分土壤深度段L3为三类深度段,将土壤深度段L2添加入D3中;
所述θ为预设含水量随深度变化阈值;
S442:按照S441对轨迹圆Y1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深度段L1、L2、...、Lh进行类型划分,得到最终A1的一类列表D1、二类列表E1和三类列表F1;
S45:按照S41到S44,获取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二类列表E1、E2、...、Ej和三类列表F1、F2、...、Fj,j≥1;
S46:创建一类阈值表D=[];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一类阈值表D中;
创建二类阈值表E=[];
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一类列表D1、D2、...、Dj中不包含在一类阈值表中的元素对应添加到二类阈值表E中;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二类阈值表E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二类阈值表中已经出现的元素不需要重复添加;
创建三类阈值表F=[];
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二类列表E1、E2、...、Ej中不包含在二类阈值表中的元素对应添加到三类阈值表F中;
循环遍历所有待采样桩的三类列表F1、F2、...、Fj的元素,并将所有待采样桩的三类列表F1、F2、...、Fj中相同元素取出添加入三类阈值表F中;
S5:获取一类阈值表D对应的一类土壤深度值P1、二类阈值表E对应的二类土壤深度值P2和三类阈值表F对应的三类土壤深度值P3的具体获取方式如下:
S47:获取一类阈值表D中所有土壤深度段并将其重新标记为G1、G2、...、Ga,1≤a<h;
S471:以G1为例,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内的含水量并计算其均值N1;
S472:按照S471依次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
S473:利用公式,1<i≤a,计算获取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的离散值I,将I和I1进行的大小比较,若I>I1,则按照|Ni-N|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Ni值并对应计算剩余Ni值的离散值I,并再次将I与I1进行大小比较,直至I<I1,所述N为参与剩余离散值计算的所有待采样桩在G1、G2、...、Ga内的含水量均值N1、N2、...、Na并将其重新标定位一类水额值K1,所述I1为预设阈值二;
S48:按照S473依次获取二类水额值K2和三类水额值K3;
S49:获取一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1,利用公式P1=M1/H计算获取一类土壤深度值P1;
获取二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2,利用公式P2=(M2-M1)/H计算获取二类土壤深度值P2;
获取三类阈值表中最后一个土壤深度段距离地面的距离M3,利用公式P3=(M3-M2)/H计算获取三类土壤深度值P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81003.0A CN115369934B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81003.0A CN115369934B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9934A CN115369934A (zh) | 2022-11-22 |
CN115369934B true CN115369934B (zh) | 2023-07-04 |
Family
ID=8407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81003.0A Active CN115369934B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69934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48833A (zh) * | 2018-03-27 | 2018-09-18 | 深圳市中核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脱空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335434A (zh) * | 2019-08-14 | 2019-10-15 | 安徽智立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业防火用监测系统 |
CN112683233A (zh) * | 2020-12-15 | 2021-04-20 | 温州鼎玛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沉降检测方法 |
CN114280273A (zh) * | 2021-12-16 | 2022-04-05 | 海南云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开挖面失稳模型模拟试验智能分析系统 |
CN114783143A (zh) * | 2022-04-08 | 2022-07-2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可视化的地下电缆管廊施工安全监测预警分析系统 |
CN114880747A (zh) * | 2022-05-24 | 2022-08-09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搅拌能耗的水泥搅拌桩土层识别方法 |
-
2022
- 2022-09-27 CN CN202211181003.0A patent/CN1153699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48833A (zh) * | 2018-03-27 | 2018-09-18 | 深圳市中核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脱空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335434A (zh) * | 2019-08-14 | 2019-10-15 | 安徽智立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业防火用监测系统 |
CN112683233A (zh) * | 2020-12-15 | 2021-04-20 | 温州鼎玛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沉降检测方法 |
CN114280273A (zh) * | 2021-12-16 | 2022-04-05 | 海南云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开挖面失稳模型模拟试验智能分析系统 |
CN114783143A (zh) * | 2022-04-08 | 2022-07-2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可视化的地下电缆管廊施工安全监测预警分析系统 |
CN114880747A (zh) * | 2022-05-24 | 2022-08-09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搅拌能耗的水泥搅拌桩土层识别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9934A (zh) | 2022-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55502B (zh) | 岩溶溶洞型地基塌陷风险的测定方法 | |
KR102017313B1 (ko) | 지반조건에 따른 굴착지반 위험 분류 방법 | |
Xiao et al. | Wall deflection and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due to excavation width and foundation pit classification | |
Ying et al. | Evaluation of excavation-induced movements through case histories in Hangzhou | |
Huynh et al. | Behavior of a deep excavation and damages on adjacent buildings: a case study in Vietnam | |
Xu et al. | Shanghai center project excavation induced ground surface movements and deformations | |
AbdelSalam et al. | Development of LRFD procedures for bridge pile foundations in Iowa-volume III: recommended resistance factors with consideration of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setup. | |
Hung et al. |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n deep excavations in soft soil of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 |
CN115369934B (zh) | 基于静压桩施工质量可视化控制系统 | |
CN117188425A (zh) | 一种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和范围的方法 | |
JP2014037745A (ja) | 地盤基礎仕様判定方法、地盤基礎仕様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地盤基礎仕様判定プログラム | |
Pitchumani N et al. | Reclamation and ground improvement of soft marine clay for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terminal 4, JNPT, Navi Mumbai | |
Hwang et al. | Deflection paths and reference envelopes for diaphragm walls in the Taipei Basin | |
Bradshaw et al. | Load transfer curves from a large-diameter pipe pile in silty soil | |
CN117005471A (zh) | 一种基于多参数变量的基坑变形量预警监测方法 | |
Wong et al. | Corner effects on wall deflections in deep excavations | |
Liu et al. | Estimation of building damage caused by adjacent deep excavation in clay | |
CN110110451B (zh) | 一种盾构下穿砌体结构建筑物的损伤评价方法 | |
CN107386252A (zh) | 一种冲孔灌注桩桩基土层类别自动判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3360967A (zh) | 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生成方法、装置及介质 | |
JP3956293B2 (ja) | 簡易耐震診断方法 | |
JP3189906U (ja) | 建物被害判定装置 | |
CN114722459B (zh) |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8062436A (zh) | 岩石锚杆的拔力检测方法和系统 | |
Long | Improving agreement between static method and dynamic formula for driven cast-in-place piles in Wisconsi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