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4680B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24680B CN114824680B CN202210734115.8A CN202210734115A CN114824680B CN 114824680 B CN114824680 B CN 114824680B CN 202210734115 A CN202210734115 A CN 202210734115A CN 114824680 B CN114824680 B CN 1148246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terminal
- area
- battery
- battery cell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746 body region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Abietic-Saeure Natural products C12CCC(C(C)C)=CC2=CCC2C1(C)CCCC2(C)C(O)=O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Rosin Natural products O(C/C=C/c1ccccc1)[C@H]1[C@H](O)[C@@H](O)[C@@H](O)[C@@H](CO)O1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trans-cinnamyl beta-D-glucopyranoside Natural products OC1C(O)C(O)C(CO)OC1OCC=CC1=CC=CC=C1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6—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端子、电极组件及连接部件。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电极组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主体区及减薄区,所述减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减薄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通过设置减薄区,降低了减薄区处的厚度,能够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焊接后,在减薄区处具有更大的熔深,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连接更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各领域中对可以储存能量并有效地利用储存能量的装置兴趣日益增长。电池单体是可以彼此结合的利用新的可再生能量的系统。
在电池设备技术领域中,电池中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连接不紧密,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提高连接部件处的稳定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端子、电极组件及连接部件。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电极组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主体区及减薄区,所述减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减薄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减薄区,降低了减薄区处的厚度,能够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焊接后,在减薄区处具有更大的熔深,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连接更稳定,并且防止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分离,并且减薄区处的较大熔深,也能够减少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的虚焊问题,防止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因虚焊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提高电池单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一致性提高,改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薄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并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主体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并形成第二焊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能够使第一连接部上的主体区及减薄区均与电极端子焊接,提高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连为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连为一体,能够提高焊接处的整体性,进而,提高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连接更稳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端子激光焊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与电极端子间激光焊接,能够提高减薄区处在焊接时的熔深,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电极端子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从所述连接部件上背离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凹陷,所述减薄区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相对应。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凹部,能够便于减薄区成型,并且使减薄区与主体区一体成型,提高连接部件的整体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凸部及第二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极组件相连接;所述凸部从所述连接部件上面向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凸出;在所述连接部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凹部的位置与所述凸部相对应,所述第二凹部从所述连接部件上背离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凹陷,并延伸至所述凸部内。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便于连接部件与电极组件相连接;通过设置凸部,能够使连接部件能够更贴合于电极端子,提高连接部件与电机端子的焊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凹部,能够使凸部内为空腔结构,降低凸部处的厚度,便于凸部与电极端子相焊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部上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底面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凸部上,能够使第一连接部朝向电极端子凸起,使第一连接部贴合于电极端子表面,提高焊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件厚度为L1,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L2,满足0<L2/L1≤0.8。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第一凹部处厚度的限定,能够保证焊接时减薄区内的熔深增大,如减薄区厚度过薄时,焊接面距离激光出射点过远,使离焦量显著增大造成焊接强度显著下降,反而导致熔深减小,其次,通过第一凹部处厚度的限定,还能够防止减薄区过薄,在焊接时熔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二凹部的面积为D1,所述减薄区的面积为D2,0.2≤D2/D1≤0.4。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第二凹部及减薄区面积的限定,能够保证减薄区在第二凹部内的面积占比,提高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减薄区的面积为D2,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面积为D3,0.3≤D2/D3≤0.5。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第一连接部及减薄区面积的限定,能够保证减薄区在第一连接部内的面积占比,提高连接强度,也能够防止减薄区占比过大,导致连接部件上第一连接部处的机械强度及过流量降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减薄区为圆形。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减薄区设置为圆形,能够使减薄区与主体区的交界处为弧形,便于第一连接部承力后,在减薄区与主体区上分散,提高主体区与减薄区交界处的强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池单体。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中,通过设置减薄区,降低了减薄区处的厚度,能够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焊接后,在减薄区处具有更大的熔深,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连接更稳定,并且防止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分离,并且减薄区处的较大熔深,也能够减少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的虚焊问题,防止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因虚焊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提高电池单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一致性,改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连接部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P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00、车辆;100、电池;200、控制器;300、马达;110、箱体;111、第一箱体部;112、第二箱体部;120、外壳;121、端盖;122、壳体;123、电极端子;124、端子板;125、固定块;130、电极组件;140、连接部件;
10、第一连接部;101、减薄区;102、主体区;103、第一焊接部;104、第二焊接部;20、第二连接部;1、第一凹部;2、凸部;3、第二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方式,也不是与其它实施方式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需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电池安全性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池进一步推广的阻碍。
发明人注意到,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的焊接工序,受制程波动影响较大,易出现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的虚焊问题,如焊接处不牢固、未焊接等,而虚焊问题会使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间的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一致性变差,从而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使用安全性。
为了缓解电池的虚焊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调整连接部件上焊接电极端子的部分的结构,使在不调整焊接条件的情况下,增大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焊接时的熔深,不仅能够增强焊接后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焊接强度,还能够促进连接部件与电极端子相连接,减少未焊接的情形,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使用安全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申请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100包括箱体110,箱体110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箱体部111和第二箱体部112,多个电池单体相互并联或串联或混联组合后置于第一箱体部111和第二箱体部112连接后形成的空间内,第一箱体部111和第二箱体部112的形状可以根据多个电池单体组合而成的形状确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电池单体的封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柱形电池单体、方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此外,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电连接,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3至图6所示,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件14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件140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第一连接部10处的放大示意图。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120、电极端子123、电极组件130及连接部件140。电极端子123设置于外壳120上,电极组件130容纳于外壳120内。连接部件140用于连接电极端子123和电极组件130,连接部件140包括用于连接电极端子123的第一连接部10,第一连接部10包括主体区102及减薄区101,减薄区101的厚度小于主体区102的厚度,减薄区101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极端子123焊接。
外壳120是用于形成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的组件,所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30、电解液(在图中未示出)以及其他部件。外壳120可以是多种结构形式,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示例性地,外壳120的形状可根据电极组件130的具体形状来确定。外壳120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参照图7至图9,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8中沿P1处的放大示意图。电极端子123用于与连接部件140电连接,进而与电极组件130电连接,供电能从电池单体内引出或引入。示例性地,电极端子123可设置为极柱,极柱一端设置于外壳120内与连接部件140相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外壳120外。示例性地,电极端子123可设置为端子板124,端子板124设置于外壳120外侧,连接部件140与端子板124底端相连接。
连接部件140用于使电极端子123与电极组件130间实现电连接,连接部件140可采用转接片。
电极组件130指的是电池单体中用于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组件。示例性地,电极组件130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极组件130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通过连接部件140连接电极端子123以形成电流回路。
通过设置减薄区101,降低了减薄区101处的厚度,能够使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后,在减薄区101处具有更大的熔深,使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连接更稳定,并且防止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分离,并且减薄区101处的较大熔深,也能够减少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的虚焊问题,防止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因虚焊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提高电池单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一致性提高,改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外壳120可以包括壳体122和端盖121,壳体122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端盖121盖合于壳体122的开口处并形成密封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30和电解质的密封空间。电极端子123设置端盖121上,电极端子123可以包括正极电极端子123和负极电极端子123,正极电极端子123和负极电极端子123均用于与电极组件130电连接,以输出电极组件130所产生的电能。
可选地,外壳12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外壳120包括壳体122和两个端盖121,壳体122为相对的两侧开口的空心结构,一个端盖121对应盖合于壳体122的一个开口处并形成密封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30和电解质的密封空间。在这种结构中,正极电极端子123和负极电极端子123可安装在同一个端盖121上,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端盖121上。
可选地,外壳120内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130。
可选地,主体区102及减薄区101可一体成型,也可焊接、胶接成型。一体成型时,减薄区101可由第一连接部10上的部分区域铣薄得到。可选地,减薄区101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选地,减薄区101可以是多种形状,如方形、圆形等。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凹部3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减薄区101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并形成第一焊接部103,主体区102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并形成第二焊接部104。通过设置第一焊接部103及第二焊接部104,能够使第一连接部10上的主体区102及减薄区101均与电极端子123焊接,提高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连接的稳定性。
第一焊接部103是指减薄区101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后的焊点,第二焊接部104是指主体区102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后的焊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焊接部103和第二焊接部104连为一体。通过使第一焊接部103及第二焊接部104连为一体,能够提高焊接处的整体性,进而,提高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连接更稳固。
第一焊接部103和第二焊接部104连为一体是指,焊接后,第一焊接部103的焊接轨迹和第二焊接部104的焊接轨迹相互交叠或者一体成型。
可选地,焊接后,所得的焊接轨迹可为圆环、螺旋线或网格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0与电极端子123激光焊接。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0与电极端子123间激光焊接,能够提高减薄区101处在焊接时的熔深,提高第一连接部10与电极端子123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140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部1,第一凹部1从连接部件140上背离所述电极端子123的表面凹陷,减薄区101与第一凹部1的底面相对应。通过设置第一凹部1,能够便于减薄区101成型,并且使减薄区101与主体区102一体成型,提高连接部件140的整体性。
可选地,第一凹部1可为在第一连接部10上远离电极端子123的表面,铣削形成的凹槽。可选地,在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0厚度方向的平面内,减薄区101与第一凹部1的底面覆盖区域相重合。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140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凸部2及第二凹部3,第二连接部20用于与电极组件130相连接;凸部2从连接部件140上面向电极端子123的表面凸出;在连接部件140的厚度方向(图5及图6中,x轴方向)上,第二凹部3的位置与凸部2相对应,第二凹部3从连接部件140上背离电极端子123的表面凹陷,并延伸至凸部2内。
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20,便于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组件130相连接;通过设置凸部2,能够使连接部件140更贴合于电极端子123,提高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的焊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凹部3,能够使凸部2内为空腔结构,降低凸部2处的厚度,便于凸部2与电极端子123相焊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0及第二连接部20可位于连接部件140上的两侧。可选地,外壳120上还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用于电极端子123从外壳120内部连接至外壳120外部,将电极组件130上所产生的电能导出。示例性地,电极端子123还可包括固定块125,固定块125上部分设置于电极引出孔顶部,使电极引出孔上靠接连接部件140的一侧空置形成容纳部,固定块125上另一部分设置于外壳120外侧,端子板124设置于固定块125内,凸部2与容纳部相配合,端子板124与连接部件140通过凸部2与容纳部相焊接。
可选地,凸部2可与连接部件140一体成型,第二凹部3可由连接部件140铣削得到。可选地,凸部2可以是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在连接上成型,第二凹部3为凸部2冲压成型时,形成凹槽。可选地,凸部2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容纳部形状结构设置,如圆柱形凸包、方形凸包等。可选地,第二凹部3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凸部2形状结构设置,如圆柱形凹槽、方形凹槽等。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凹部3上与凸部2相对应的底面包括第一连接部10。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0设置于凸部2上,能够使第一连接部10朝向电极端子123凸起,使第一连接部10贴合于电极端子123表面,提高焊接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140厚度为L1,第一凹部1的深度L2,满足0<L2/L1≤0.8。通过对第一凹部1处厚度的限定,能够保证焊接时减薄区101内的熔深增大,如减薄区101厚度过薄时,焊接面距离激光出射点过远,使离焦量显著增大造成焊接强度显著下降,反而导致熔深减小,其次,通过第一凹部1处厚度的限定,还能够防止减薄区101过薄,在焊接时熔断。
可选地,连接部件140厚度为L1,第一凹部1的深度L2,满足0.2≤L2/L1≤0.6。可选地,连接部件140厚度为L1,第一凹部1的深度L2,满足L2/L1=0.4。可选地,连接部件140厚度为L1,第一凹部1的深度L2,满足L2/L1=0.5。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凹部3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内,第二凹部3的面积为D1,减薄区101的面积为D2,0.2≤D2/D1≤0.4。通过对第二凹部3及减薄区101面积的限定,能够保证减薄区101在第二凹部3内的面积占比,提高连接强度。
可选地,第二凹部3的面积为D1,减薄区101的面积为D2,0.2≤D2/D1≤0.3。
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内,减薄区101的面积为D2,第一连接部10的面积为D3,0.3≤D2/D3≤0.5。通过对第一连接部10及减薄区101面积的限定,能够保证减薄区101在第一连接部10内的面积占比,提高连接强度,也能够防止减薄区101占比过大,导致连接部件140上第一连接部10处的机械强度及过流量降低。
可选地,减薄区101的面积为D2,第一连接部10的面积为D3,0.3≤D2/D3≤0.4。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内,减薄区101为圆形。通过将减薄区101设置为圆形,能够使减薄区101与主体区102的交界处为弧形,便于第一连接部10承力后,在减薄区101与主体区102上分散,提高主体区102与减薄区101交界处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池单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120、电极端子123、电极组件130及连接部件140。电极端子123设置于外壳120,电极组件130容纳于外壳120内。连接部件140用于连接电极端子123和电极组件130,连接部件140包括用于连接电极端子123的第一连接部10,第一连接部10包括主体区102及减薄区101,减薄区101的厚度小于主体区102的厚度,减薄区101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减薄区101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并形成第一焊接部103,主体区102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并形成第二焊接部104,第一焊接部103和第二焊接部104连为一体,第一连接部10与电极端子123激光焊接。连接部件140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部1,第一凹部1从连接部件140上背离电极端子123的表面凹陷,减薄区101与第一凹部1的底面相对应。连接部件140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凸部2及第二凹部3,第二连接部20用于与电极组件130相连接;凸部2从连接部件140上面向电极端子123的表面凸出;在连接部件140的厚度方向上,第二凹部3的位置与凸部2相对应,第二凹部3从连接部件140上背离电极端子123的表面凹陷,并延伸至凸部2内。连接部件140厚度为L1,第一凹部1的深度L2,满足0<L2/L1≤0.8,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内,第二凹部3的面积为D1,减薄区101的面积为D2,0.2≤D2/D1≤0.4,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内,减薄区101的面积为D2,第一连接部10的面积为D3,0.3≤D2/D3≤0.5。
试验例1
取厚度为1mm的连接部件140,连接部件140上包括冲压成型的凸部2,在凸部2上凹陷一侧的表面上铣削出圆形的减薄区101,减薄区101占整个凸包凹陷一侧面积的30%,且减薄区101与焊接区域的重叠率为40%,减薄区101减薄深度为0.2mm,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采用激光焊接,焊接功率5.2KW,焊接轨迹为圆环状,且圆环外径为10mm,内径为9mm。
试验例2
本试验例与试验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焊接功率4.2KW,减薄区101减薄深度为0.4mm。
试验例3
本试验例与试验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焊接功率3.2KW,减薄区101减薄深度为0.6mm。
对比例1
取厚度为1mm的连接部件140,连接部件140上包括冲压成型的凸部2,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采用激光焊接,焊接功率5.2KW,焊接轨迹为圆环状,且圆环外径为10mm,内径为9mm。
对比例2
本试验例与对比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焊接功率4.2KW。
对比例3
本试验例与对比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焊接功率3.2KW。
测试方法:将完成焊接的工件,固定在拉伸机底座,焊接面向上。下降上夹爪到指定位置,将连接部件与夹爪固定,启动拉伸机,上夹爪匀速向上移动,直至将连接部件与凸部分离,记录拉力值,统计试验例1-3及对比例1-3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相同焊接功率的条件下,无减薄区101的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的可承受拉力远低于减薄区101的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的可承受拉力,申请人认为通过减薄区101的设置,能够在同等焊接功率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熔深,使得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更大的连接强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中,通过设置减薄区101,降低了减薄区101处的厚度,能够使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焊接后,在减薄区101处具有更大的熔深,使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连接更稳定,并且防止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分离,并且减薄区101处的较大熔深,也能够减少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的虚焊问题,防止连接部件140与电极端子123间因虚焊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提高电池单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一致性,改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上;
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
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电极组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主体区及减薄区,所述减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减薄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所述连接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从所述连接部件上背离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凹陷,所述减薄区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相对应,所述连接部件厚度为L1,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L2,满足0<L2/L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并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主体区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并形成第二焊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端子激光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凸部及第二凹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极组件相连接;
所述凸部从所述连接部件上面向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凸出;
在所述连接部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凹部的位置与所述凸部相对应,所述第二凹部从所述连接部件上背离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凹陷,并延伸至所述凸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上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底面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二凹部的面积为D1,所述减薄区的面积为D2,0.2≤D2/D1≤0.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减薄区的面积为D2,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面积为D3,0.3≤D2/D3≤0.5。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减薄区为圆形。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34115.8A CN114824680B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PCT/CN2022/123631 WO2024000906A1 (zh) | 2022-06-27 | 2022-09-30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EP22948992.7A EP4395050A1 (en) | 2022-06-27 | 2022-09-30 |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
US18/767,921 US20240363977A1 (en) | 2022-06-27 | 2024-07-09 |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34115.8A CN114824680B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24680A CN114824680A (zh) | 2022-07-29 |
CN114824680B true CN114824680B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252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34115.8A Active CN114824680B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63977A1 (zh) |
EP (1) | EP4395050A1 (zh) |
CN (1) | CN114824680B (zh) |
WO (1) | WO20240009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4680B (zh) * | 2022-06-27 | 2022-11-08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N219350578U (zh) * | 2023-03-09 | 2023-07-14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单体电池 |
CN118645770A (zh) * | 2023-03-13 | 2024-09-1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6581489B (zh) * | 2023-07-12 | 2024-04-30 |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0136A (zh) * | 2016-11-15 | 2017-02-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
CN111384355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组 |
CN216648533U (zh) * | 2022-03-21 | 2022-05-3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集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35516B2 (ja) * | 2003-01-23 | 2008-08-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リード端子及び電源装置 |
CN207233789U (zh) * | 2017-08-30 | 2018-04-1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7676989U (zh) * | 2017-12-27 | 2018-07-31 |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连接结构 |
CN109103408A (zh) * | 2018-07-05 | 2018-12-28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上的铝连接片 |
CN209056523U (zh) * | 2018-11-07 | 2019-07-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CN209169274U (zh) * | 2018-12-28 | 2019-07-26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包的连接片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
CN216720236U (zh) * | 2022-01-17 | 2022-06-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接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N114388990A (zh) * | 2022-02-24 | 2022-04-22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及电池组 |
CN217182373U (zh) * | 2022-04-08 | 2022-08-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CN114824680B (zh) * | 2022-06-27 | 2022-11-08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2022
- 2022-06-27 CN CN202210734115.8A patent/CN114824680B/zh active Active
- 2022-09-30 EP EP22948992.7A patent/EP439505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9-30 WO PCT/CN2022/123631 patent/WO20240009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4
- 2024-07-09 US US18/767,921 patent/US20240363977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0136A (zh) * | 2016-11-15 | 2017-02-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
CN111384355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组 |
CN216648533U (zh) * | 2022-03-21 | 2022-05-3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集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00906A1 (zh) | 2024-01-04 |
US20240363977A1 (en) | 2024-10-31 |
EP4395050A1 (en) | 2024-07-03 |
CN114824680A (zh) | 2022-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824680B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EP4113731A1 (en) |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 |
CN218769959U (zh) |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
WO2024093100A1 (zh) | 电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
US20220344698A1 (en) | Battery c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for,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 |
CN216720089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US20220393315A1 (en) | Battery c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for,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 |
CN214203812U (zh) |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
EP4254620A1 (en) |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 |
EP4113732A1 (en) |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 |
EP4120465A1 (en) |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 |
CN218351672U (zh) |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
WO2024221586A1 (zh) | 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JP2024509223A (ja) | 電池セル、電池および電気設備 | |
US20230055271A1 (en) | Battery cel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 |
CN216354486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7182341U (zh) | 连接件、含有其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JP7523664B2 (ja) | 電池セ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電池並びに電力消費装置 | |
WO2023050183A1 (zh) | 电池的顶盖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 |
CN117751491A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116249652A (zh) | 连接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8602480U (zh) | 集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8827694U (zh) | 电池单体的转接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WO2024174238A1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US20240006703A1 (en) | Battery, power consu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