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4776A - 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44776A CN114744776A CN202210196447.5A CN202210196447A CN114744776A CN 114744776 A CN114744776 A CN 114744776A CN 202210196447 A CN202210196447 A CN 202210196447A CN 114744776 A CN114744776 A CN 1147447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nfc
- charging
- power supply
- alternating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NFC读卡器、第一NFC线圈;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第二NFC线圈用于与所述第一NFC线圈产生磁感应以生成第二交变电流,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并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存储;所述NFC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NFC标签存储的所述充电电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充电电压调整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的第一交变电流。本发明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NFC也拓展了无线充电功能,NFC通过磁感应对设备进行能量传输实现充电,但现有的NFC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通常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
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
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二NFC线圈与所述第一NFC线圈磁感应连接以生成第二交变电流,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并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存储;所述NFC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NFC标签存储的所述充电电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充电电压调整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的第一交变电流。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相互靠近后,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从充电模块的NFC标签读取充电模块的充电电压,供电模块的调压供电单元根据NFC读卡器读取的充电电压判断是否调整向第一NFC线圈输送第一交变电流,其中,第一交变电流用于使第一NFC线圈与第二NFC线圈之间产生磁感应,进而使第二NFC线圈生成相应的第二交变电流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模块的整流采集单元将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存储至NFC标签,进而实现通过对第一交变电流的动态调整提升实际的充电电压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中第一交变电流恒定输出相比,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动态调整第一交变电流,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包括交变电路,所述交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FC线圈连接,所述交变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流采集单元包括整流电路和采集单元,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进行整流;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的采集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并将所述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所述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一NFC线圈与所述第二NFC线圈磁感应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所述NFC读卡器中获取充电电压;所述充电电压为所述NFC读卡器从所述NFC标签中读取得到;
将所述充电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输送至所述第一NFC线圈的第一交变电流。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获取充电模块的NFC标签中存储的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是实际提供给充电模块用于电能转化的电压,再将充电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输送至第一NFC线圈的第一交变电流,其中,第一交变电流用于使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产生磁感应,进而使第二NFC线圈160产生充电电压以对充电模块进行充电,与现有技术中第一交变电流恒定输出相比,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从而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根据充电电压动态调整第一交变电流,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包括交变电路和调压子单元;
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输送至所述第一NFC线圈的第一交变电流,包括:
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子单元向所述交变电路输出的调整电压,所述调整电压用于使所述交变电路产生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子单元向所述交变电路输出的调整电压,包括:
判断所述充电电压超出所述阈值范围时,向所述调压子单元输出降压信号,以降低所述交变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判断所述充电电压低于所述阈值范围时,向所述调压子单元输出升压信号,以增大所述交变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判断所述充电电压处于所述阈值范围时,向所述调压子单元输出维持信号,以维持所述交变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轮询检测所述充电模块,当所述NFC读卡器与所述充电模块的NFC标签建立通信后,结束轮询。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所述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一NFC线圈与所述第二NFC线圈磁感应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充电电压,其中,所述充电电压为所述第二NFC线圈与第一NFC线圈磁感应连接生成的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对应的电压;
将所述充电电压存储至所述NFC标签,以使所述NFC读卡器读取所述充电电压。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采集第一NFC线圈与第二NFC线圈之间的磁感应连接使第二NFC线圈感应生成第二交变电流的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是实际提供给充电模块用于电能转化的电压,并将充电电压存储至NFC标签,以使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能够从NFC标签读取到充电电压,并根据充电电压通过调压供电单元调整第一NFC线圈与第二NFC线圈之间的磁感应,进而调整第二交变电流,进而实现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与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从而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流采集单元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
所述实时采集充电电压,包括:
获取ADC采集指令;
根据所述ADC采集指令采集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信号,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信号用于执行如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或如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供电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充电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
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110、与调压供电单元110连接的NFC读卡器120、与调压供电单元110连接的第一NFC线圈130;
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150、第二NFC线圈160、整流采集单元140,整流采集单元140的输入端与第二NFC线圈160连接,整流采集单元140的输出端与NFC标签150连接;第二NFC线圈160用于与第一NFC线圈130产生磁感应以生成第二交变电流,整流采集单元140用于对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并将整流后的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输出至NFC标签150存储;NFC读卡器120用于读取NFC标签150存储的充电电压,调压供电单元110用于根据读取的充电电压调整向第一NFC线圈130输送的第一交变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充电效率通常与供电模块的接入电压以及充电模块的线圈输出电压有关,供电模块的接入电压通常是固定的,一般为220V,充电模块的线圈输出电压(充电电压)是实际提供给充电设备电能转化的电压,充电模块和供电模块的能量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失,特别的,如:交变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的热能,导致从充电模块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小于理想状态的输出电压,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参照图1,本发明在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相互靠近后,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120从充电模块的NFC标签150读取充电模块的充电电压,供电模块的调压供电单元110根据NFC读卡器120读取的充电电压判断是否调整向第一NFC线圈130输送第一交变电流,其中,第一交变电流用于使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产生磁感应,进而使第二NFC线圈160生成相应的第二交变电流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模块的整流采集单元140将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存储至NFC标签150,进而实现通过对第一交变电流的动态调整提升实际的充电电压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中第一交变电流恒定输出相比,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从而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动态调整第一交变电流,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调压供电单元110包括交变电路,交变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NFC线圈130连接,交变电路用于向第一NFC线圈130输送第一交变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交变电路包括MOS驱动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调压供电单元110根据充电电压调整MOS驱动电路输出第一交变电流;经MOS管输出的第一交变电流流经阻抗匹配电路后再输送至第一NFC线圈130;阻抗匹配电路用于使输出的第一交变电流传输给第一NFC线圈130的功率为最大,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整流采集单元140包括整流电路和采集单元,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与第二NFC线圈160连接,整流电路用于对第二交变电流进行整流;采集单元,采集单元的采集端与整流电路连接,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NFC标签150连接,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整流后的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并将充电电压输出至NFC标签15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单元每隔一时间段采集一次充电电压,其中,时间段可以根据充电负载类型等进行调整。
参照图2,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110、与调压供电单元110连接的NFC读卡器120、与调压供电单元110连接的第一NFC线圈130;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150、第二NFC线圈160、整流采集单元140,整流采集单元140的输入端与第二NFC线圈160连接,整流采集单元140的输出端与NFC标签150连接;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磁感应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0、从NFC读卡器120中获取充电电压;充电电压为NFC读卡器120从NFC标签150中读取得到。
步骤S220、将充电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调压供电单元输送至第一NFC线圈130的第一交变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120获取充电模块的NFC标签150中存储的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是实际提供给充电模块用于电能转化的电压,再将充电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调压供电单元输送至第一NFC线圈130的第一交变电流,其中,第一交变电流用于使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产生磁感应,进而使第二NFC线圈160产生充电电压以对充电模块进行充电,与现有技术中第一交变电流恒定输出相比,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从而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根据充电电压动态调整第一交变电流,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调压供电单元110包括交变电路和调压子单元;步骤S220、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调压供电单元输送至第一NFC线圈130的第一交变电流,包括: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调压子单元向交变电路输出的调整电压,调整电压用于使交变电路产生第一交变电流。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调压子单元向交变电路输出的调整电压,包括:判断充电电压超出阈值范围时,向调压子单元输出降压信号,以降低交变电路产生的第一交变电流;判断充电电压低于阈值范围时,向调压子单元输出升压信号,以增大交变电路产生的第一交变电流;判断充电电压处于阈值范围时,向调压子单元输出维持信号,以维持交变电路产生的第一交变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时的充电电压可以通过仿真模拟等确定,本发明的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预设的阈值范围动态调整充电电压,具体的,根据仿真模拟确定充电效率最高时的充电电压,那么将阈值范围设为,在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后,当无线充电控制系统读取到的充电电压超出时,无线充电控制系统通过降低向第一NFC线圈130输送第一交变电流,以降低第二NFC线圈160生成第二交变电流,进而降低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当充电电压低于时,调整方法类似;当充电电压满足时,维持当前状态。通过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使充电电压一直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解决了因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轮询检测充电模块,当NFC读卡器120与充电模块的NFC标签建立通信后,结束轮询。
参照图3,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110、与调压供电单元110连接的NFC读卡器120、与调压供电单元110连接的第一NFC线圈130;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150、第二NFC线圈160、整流采集单元140,整流采集单元140的输入端与第二NFC线圈160连接,整流采集单元140的输出端与NFC标签150连接;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磁感应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10、实时采集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为第二NFC线圈160与第一NFC线圈130磁感应连接生成的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对应的电压。
步骤S320、将充电电压存储至NFC标签150,以使NFC读卡器120读取充电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集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之间的磁感应连接使第二NFC线圈160感应生成第二交变电流的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是实际提供给充电模块用于电能转化的电压,并将充电电压存储至NFC标签150,以使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120能够从NFC标签150读取到充电电压,并根据充电电压通过调压供电单元110调整第一NFC线圈130与第二NFC线圈160之间的磁感应,进而调整第二交变电流,进而实现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与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从而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整流采集单元140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用于对第二交变电流整流。步骤S310、实时采集充电电压,包括:获取ADC采集指令;根据ADC采集指令采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单元使用ADC芯片,ADC采集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的优点,能够提高采集充电电压的准确率还能提高充电效率。
参照图4和图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以及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供电模块开始工作,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120开始轮询检测充电端,当NFC读卡器120与充电模块的NFC标签150建立通信后,结束轮询,RXMCU(充电模块的采集单元)启动,RXMCU的ADC采集端采集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并将充电电压写入NFC标签150,NFC读卡器120读取NFC标签150存储的充电电压,TXMCU(供电模块的单片机)定时获取NFC读卡器120读取的充电电压,并判断充电电压是否在阈值范围内,当充电电压超出阈值范围时,TXMCU输出降压信号至升降压系统(调压子单元),以控制调压子单元降低输送至交变电路的调整电压,当充电电压低于阈值范围时,TXMCU输出升压信号至升降压系统(调压子单元),以控制调压子单元升高输送至交变电路的调整电压,当充电电压处于阈值范围时,TXMCU控制升降压系统(调压子单元)维持输送至交变电路的调整电压,从而实现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其中,RXMCU执行步骤S210至步骤S220,以实现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根据充电电压动态调整第一交变电流;TXMCU执行步骤S310至步骤S320,以实现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对整流后的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的采集,并将充电电压传输至供电端,进而实现对充电电压的动态调整。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信号,计算机可执行信号用于执行如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任一项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或如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任一项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步骤S22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步骤S320。
由于第四方面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本申请第一方面和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所有有益效果。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可读介质上,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信号、数据结构、指令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信号、数据结构、指令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
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二NFC线圈与所述第一NFC线圈磁感应连接以生成第二交变电流,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并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存储;所述NFC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NFC标签存储的所述充电电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充电电压调整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的第一交变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包括交变电路,所述交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FC线圈连接,所述交变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采集单元包括:
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进行整流;
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的采集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并将所述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
4.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所述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一NFC线圈与所述第二NFC线圈磁感应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所述NFC读卡器中获取充电电压;所述充电电压为所述NFC读卡器从所述NFC标签中读取得到;
将所述充电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输送至所述第一NFC线圈的第一交变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包括交变电路和调压子单元;
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输送至所述第一NFC线圈的第一交变电流,包括:
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子单元向所述交变电路输出的调整电压,所述调整电压用于使所述交变电路产生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压子单元向所述交变电路输出的调整电压,包括:
判断所述充电电压超出所述阈值范围时,向所述调压子单元输出降压信号,以降低所述交变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判断所述充电电压低于所述阈值范围时,向所述调压子单元输出升压信号,以增大所述交变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判断所述充电电压处于所述阈值范围时,向所述调压子单元输出维持信号,以维持所述交变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交变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轮询检测所述充电模块,当所述NFC读卡器与所述充电模块的NFC标签建立通信后,结束轮询。
8.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所述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一NFC线圈与所述第二NFC线圈磁感应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充电电压,其中,所述充电电压为所述第二NFC线圈与第一NFC线圈磁感应连接生成的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对应的电压;
将所述充电电压存储至所述NFC标签,以使所述NFC读卡器读取所述充电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采集单元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
所述实时采集充电电压,包括:
获取ADC采集指令;
根据所述ADC采集指令采集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信号,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信号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4至7和/或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6447.5A CN114744776A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6447.5A CN114744776A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44776A true CN114744776A (zh) | 2022-07-12 |
Family
ID=8227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96447.5A Pending CN114744776A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4477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39007A (zh) * | 2023-08-11 | 2023-09-12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及信号能量等级判定的读卡器保护装置 |
-
2022
- 2022-03-01 CN CN202210196447.5A patent/CN11474477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39007A (zh) * | 2023-08-11 | 2023-09-12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及信号能量等级判定的读卡器保护装置 |
CN116739007B (zh) * | 2023-08-11 | 2023-10-20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及信号能量等级判定的读卡器保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0087B (zh) | 无线电池充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EP3719956B1 (en) | Device to be charged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system | |
EP3609038B1 (en) | Device to be 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system | |
CN110867937A (zh) | 无线电池充电期间的带外通信 | |
EP4024663B1 (en) |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device to be charged,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US9780598B2 (en) | Power-receiving device, receiving power regulation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 |
KR20130105412A (ko) | 와이어리스 충전 회로, 와이어리스 충전 시스템 및 반도체 장치 | |
CN107769306A (zh) | 无线充电方法、发射端、接收端及电源管理芯片 | |
KR20190087995A (ko) | 무선 충전 방법, 송신기, 수신기, 전원 관리 모듈,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 |
JP6381304B2 (ja) | 電子機器 | |
WO2020124549A1 (zh)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电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44776A (zh) | 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
CN217692812U (zh) | 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 | |
JP2019047714A (ja) | 電源供給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カード | |
US11190053B2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 |
US20240072574A1 (en) |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9728652A (zh) | 无线充电方法、发射端、接收端及电源管理芯片 | |
CN112398209B (zh) | 无线充电装置、系统、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2405394B1 (ko) | 이중 주파수 hf-uhf 식별 집적회로 | |
CN108649814A (zh) | 智能卡、智能卡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5515115A (zh) | 频分复用式超高频rfid标签及其响应方法 | |
KR20080058052A (ko) | 비접촉 카드의 전원 공급 장치 | |
US20250202284A1 (en) |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803560A (zh) | 无线充电装置、待充电设备、充电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 |
CN221946507U (zh) | 可视卡的电路以及可视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